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骨伤科学》南阳医专针灸骨伤系骨伤教研室《中医骨伤科学》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中医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自一百多万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为了生存,采取了各种预防的措施,原始人在烤火中发现了热熨疗法;在受伤后对疼痛、肿胀处按摩可减轻症状,经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等涂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的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中医伤科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自一百多万年以来,我们中医伤科的萌芽夏代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有了人工酿酒且可用来治疗创伤疾病。商代医疗工具改进,出现了金属刀针,汉字发展基本成熟,并开始应用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西周、春秋时期
出现了我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分科文献记载《周礼》,采用了内外治法结合的骨折治疗方法。中医伤科的萌芽夏代骨针与装饰品骨针与装饰品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1995年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具距今5000年的人类骨骼。颅骨右侧顶骨有圆洞,周围有组织修复迹象―开颅手术。1995年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具距今5
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战国时期医学出现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部中医经典箸作,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中医发展的基础,《五十二病方》最早对破伤风进行记载,《吕氏春秋》为今天伤科动静结合的理论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著名的外科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施行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战国时期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原始农业发明者。教人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向农业经济转变发展,三皇之一“炎帝”。旧时药铺常挂其画像,浓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手执草药就是“神农氏”。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伏羲黄帝伏羲黄帝导引术导引术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隋唐五代医学发展趋向专科化,伤科成为独立学科。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并首先记载了使用夹板固定骨折。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探查诸病之源,对骨折创伤有很多深入的论述。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一本伤科专书,它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扳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隋唐五代中医伤科的发展宋代
《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书。元代
《永类铃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并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方法。《世医得效方》在世界上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中医伤科的发展宋代
中医伤科的兴盛明代:在总结前代成就基础上,伤科理论得到不断充实提高,《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肢体损于外,而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王肯堂《疡医准绳》主要贡献是对创伤的方药疗法进行了整理其方药治疗的原则及处方一直为后世所遵循。清代:吴学谦《医宗金鉴》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伤筋疾患。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
中医伤科的兴盛明代:在总结前代成就基础上,伤中医伤科学的危机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著作较少,中医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很难发展。中医伤科学的危机中医伤科的新生
逐渐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骨伤科研究所,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中医伤科的新生第二章
分类与病因病机第二章目的与要求了解损伤的分类及意义熟悉损伤的病因(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掌握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了解损伤与五脏的关系了解损伤与津液的关系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损伤中肝肾与筋骨的关系损伤中气血病理变化讲课形式:面授结合自学学习重点与难点第一节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床思维的第一步第一节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脉损伤。可根据受伤的部位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外伤和内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病症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新伤与陈伤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新伤与陈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口侵入,发生感染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等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可分为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和运动损伤等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卧床颈部过度屈曲看书、长期低头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可分为生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生物损伤等。物理损伤包括外力、高热、冷冻、电流等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外力因素引起的损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第二节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才能循因辨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节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主要是外力的伤害与邪毒感染、外感六淫等也有关系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一)外力因素直接暴力: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挫伤、骨折)间接暴力: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跌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引起的髌骨骨折)持续劳损: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使肢体某部位之筋骨受到持续或反复多次的慢性牵拉、摩擦等损伤的病因-外因(一)外力因素直接暴力: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挫伤、骨折)损伤(二)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若太过或不及,引起人体发病者,称之为“六淫”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说明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失枕等疾患
损伤的病因-外因(二)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三)邪毒感染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人,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损伤的病因-外因(三)邪毒感染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人,郁而化损伤的病因-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素所致,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病规律,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损伤的病因-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一)年龄因素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不一样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外力作用相同,但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祖隆间骨折的发病年龄又相对高些,而青少年则较少发生小儿因骨骼柔软,尚未坚实,所以容易发生骨折,但其骨膜较厚而富有韧性,骨折时多发生不完全性骨折
损伤的病因-内因(一)年龄因素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不一样损伤的病(二)体质因素体质的强弱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体壮、气血旺盛、肾气充足、筋骨坚固者不易发生损伤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肝肾亏虚、骨质疏松者容易发生损伤,如突然滑倒,臀部着地,外力虽很轻微,也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损伤的病因-内因(二)体质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三)解剖结构损伤与其局部解剖结构也有—定的关系传达暴力作用于某一骨筋时,骨折常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如:桡骨下端骨折好发于桡骨下端2—3M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损伤的病因-内因(三)解剖结构损伤的病因-内因(四)先天因素损伤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也有密切关系如S1骶椎的隐性裂,因棘突缺如,棘上与棘间lig失去依附,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劳损先天性脆骨病:可造成骨组织脆弱,易产生骨折损伤的病因-内因(四)先天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五)病理因素伤病的发生还与组织的病变关系密切内分泌代谢的障碍可影响骨的成分骨组织的疾患如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均可破坏骨组织,导致局部结构的破坏损伤的病因-内因(五)病理因素伤病的发生还与组织的病变关系密切损伤的病因-内(六)职业工种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的关系手部损伤:多发生在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下工作的机械工人慢性腰部劳损:多发于经常弯腰负重操作的工人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低头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损伤的病因-内因(六)职业工种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的关系损伤的病因-内(七)七情内伤内伤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变化的关系密切慢性的骨关节痛:如果情志郁结,则内耗气血,可加重局部的病情在刨伤骨折患者中: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者,有利于创伤修复;如果意志薄弱,忧虑过度,则加重气血内耗,不利于康复,甚至加重病情中医伤科历来重视精神调养损伤的病因-内因(七)七情内伤内伤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变化的损伤的病因小结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视机体的内因损伤的病因小结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第三节损伤的病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津液,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它们之间保持着平衡、联系、依存、制约,生理、病理变化不可分割的联系整体观念分析:辨治局部皮肉筋骨外伤同时,重视外伤引起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的病理变化,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是伤科治疗损伤疾患的原则第三节损伤的病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津液,通过(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1)伤皮肉
机理:外邪侵入、局部皮肉组织受邪毒感染,营卫运行机能受阻,气血凝滞症状:局部红、肿、热、痈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1)伤皮肉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2)伤筋
凡跌打损伤,筋首当其冲久行过度疲劳,可致筋的损伤临床上筋伤机会甚多,其证候表现、病理变化复杂多端,如筋急、筋缓、筋缩、筋挛、筋痞、筋结、筋惕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2)伤筋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3)伤骨包括骨折、脱位;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引起凡伤后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因骨折位置的改变出现:畸形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3)伤骨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1)伤气(用力过度、击撞胸部)①气滞:胸胁胀闷疼痛②气虚:伤痛绵绵不休③气闭:晕厥、不省人事、窒息④气脱:昏迷、呼吸浅促、二便失禁⑥气逆:暖气频频、作呕欲吐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1)伤气(用力过度、击撞胸部)损(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2)伤血(跌打、挤压、挫按伤及血脉)①血瘀:肿胀青紫、疼痛(刺割,痛点固定)②血虚: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爪甲唇舌淡③血脱:四肢冰冷、大汗淋漓、晕厥④血热:发热、口渴心烦、舌红、脉数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2)伤血(跌打、挤压、挫按伤及血(三)损伤与津液的关系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律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使于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损伤的病机(三)损伤与津液的关系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肝主筋、肝藏血: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损伤,恶血留内,从其所属,疼痛多发生在胁肋少腹处肾主骨,主生髓:肾精不足、骨软无力、囱门迟闭、骨筋的发育畸形损伤的病机(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肝主筋、肝藏血:肝血不足,(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对损伤后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心主血,肺主气:心肺调和,气血正常输布,筋骨损伤得到痊愈经络是营卫气血循行的通路:脏腑的损伤病变可以累及经络,经络损伤病受又可内传脏腑而出现症状损伤的病机(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气血课程小结损伤分类(七种分类)损伤的病因(外、内因)损伤的病机(损伤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的病理变化)重点损伤: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课程小结损伤分类(七种分类)
第三章临床诊查第三章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 轻微损伤一般无全身症状体征,较重损伤之后,由于气血瘀滞等原因而出现全身症状体征。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3.功能障碍二、局部症状体征(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盂空虚5.弹性固定(二)特殊症状体征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一、全身症状体征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3.功能障碍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肌萎缩3.筋肉挛缩4.肿块5.疮口与窦道(二)特殊症状体征第三节四诊
伤科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在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损伤的病因、部位、程度进行分析,并以脏腑、气血、经络、皮肉、筋骨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分析。第三节四诊一、望诊(一)望全身1.望神色2.望形态(二)望局部
1.望畸形
2.望肿胀、瘀斑
3.望创口
4.望肢体功能(三)望舌苔一、望诊二、闻诊1.听骨擦音2.听骨传导音3.听入臼声4.听筋的响声(1)关节摩擦声(2)腱鞘炎与腱周围炎的摩擦音(3)关节弹响声
二、闻诊
5.听啼哭声6.听创伤引起的皮下气肿的摩擦音7.闻气味5.听啼哭声三、问诊为了获得正确的诊断,就得重视调查研究,问诊是伤科辩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一般情况(二)发病情况
1.主诉
问患者主要症状及发生时间。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包括错位、挛 缩、肿物)。三、问诊2.发病过程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和变化的缓急,受伤的部位、受伤的过程,受伤原因及体位,医治经过和效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2.发病过程3.伤情
(1)疼痛(2)肿胀
(3)肢体功能(4)畸形
(5)创口
3.伤情(三)全身情况
1.问寒热
2.问汗
3.问饮食
4.问二便
5.问睡眠(三)全身情况(四)其他情况
1.过去史
问过去的疾病可能与目前的损伤有关的内容。
2.个人史
3.家族史
问家庭成员或经常接触的人有无慢性传染性疾病
(四)其他情况四、切诊(一)脉象(二)伤科脉诊纲要
四、切诊第四节骨与关节检查法一、检查方法和次序方法:首先要熟悉被检查部位的解剖关系和 生理功能,明确每项检查的目的,经常要反复及在不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查,检查时应遵循“对比”原则。第四节骨与关节检查法次序: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关节活动→测定肌力→测量→特殊试验或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次序:二、测量检查(一)肢体长度测量法①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 指尖。②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③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 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
二、测量检查④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 脐至内踝下缘。⑤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⑥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或腓 骨小头至外踝下缘。④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 脐至内(二)肢体周径测量法 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大腿周径:髌上10—15CM。小腿周径:髌下10—15CM。1.粗于健侧—
骨折、脱位、伤筋肿胀。2.细于健侧—
陈伤、肌萎缩、神经疾患。(二)肢体周径测量法(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
1.中立位0°法
2.邻肢夹角法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四)测量注意事项
1.注意有无先、后天畸形,防止 混淆。
2.双侧对比,同一体位。
3.定点准确,做好标记。(四)测量注意事项三、肌力检查(一)检查内容1.肌容量
观察肢体外形有无肌肉萎缩、挛缩、畸形。2.肌张力
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的一定程度的紧张度。三、肌力检查(二)肌力
1.肌力检查
2.肌力测定标准
(1)0级:肌肉无收缩。(2)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移 动关节。(二)肌力(3)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 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4)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 能抵抗阻力。(5)Ⅳ级: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但较正 常弱。(6)Ⅴ级:正常肌力。(3)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 动四、临床检查法(一)摸法1.主要用途⑴摸压痛⑵摸畸形⑶摸肤温⑷摸异常活动⑸摸弹性固定⑹摸肿块四、临床检查法2.常用手法(1)触摸法(2)挤压法(3)叩击法(4)旋转法(5)屈伸法(6)摇晃法2.常用手法(二)特殊检查法1.颈部(1)分离试验(2)颈椎间孔挤压试验(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二)特殊检查法2.腰背部(1)直腿抬高试验(2)拾物试验(3)仰卧挺腹试验(4)背伸试验2.腰背部3.骨盆
(1)骨盆挤压试验(2)骨盆分离试验
(3)骨盆纵向挤压试验(4)屈膝屈髋试验
(5)梨状肌紧张试验(6)“4”字征
(7)斜板试验3.骨盆4.肩部(1)搭肩试验(2)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3)直尺试验(4)疼痛弧试验(5)冈上肌腱断裂试验4.肩部5.肘部(1)腕伸肌紧张试验(2)叩诊试验6.腕和手部(1)握拳试验(2)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3)舟状骨叩击试验(4)指浅屈肌试验(5)指深屈肌试验5.肘部7.髋部(1)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2)髋关节过伸试验(3)“望远镜”试验(4)蛙式试验(5)下肢短缩试验7.髋部8.膝部(1)回旋挤压试验(2)挤压研磨试验(3)抽屉试验(4)侧方挤压试验(5)浮髌试验9.踝部(1)踝关节背伸试验(2)伸踝试验8.膝部第五节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一)X线检查应用原理利用X线对骨、软组织及空气的穿透性不同所拍摄成的黑、灰、白的X线片进行诊断。第五节影像学检查(二)X线检查在伤科的应用
1.X线检查的位置选择
(1)正位(2)侧位(3)斜位(4)开口位(5)脊柱运动检查(6)断层摄影检查(二)X线检查在伤科的应用2.X线片的阅读技能(1)X线片的质量评价(2)骨骼的形态及大小比例(3)骨结构(4)关节及关节周围软组织(5)儿童骨骺(6)脊椎2.X线片的阅读技能二、CT(一)CT图像形成的原理(二)CT在伤科中的应用
1.脊柱2.椎管及椎管内软组织
3.椎间盘突出症4.椎管狭窄
5.软组织及骨肿瘤6.脊柱结核
7.骨折二、CT三、磁共振(MRI)(一)磁共振成像术(二)MRI在伤科的应用
1.骨折2.脊柱
3.椎间盘疾患4.椎管狭窄症
5.椎骨或椎间盘的感染6.脊髓内、外肿瘤
7.膝关节三、磁共振(MRI)四、放射性核素(一)放射性核素应用原理(二)放射性核素在伤科的应用
1.骨骼系统疾病2.原发性恶性肿瘤
3.骨转移灶4.骨病
5.确定移植骨的血液供应及存活情况四、放射性核素第四章治疗方法第四章伤科疾病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动静结合、内外兼治、筋骨并重、医患合作的治疗原则。伤科疾病的治疗,应以辨证论治为基础,贯彻动静结合、内外兼治、
第一节手法治疗
手法治疗是中医伤科治疗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历代均有发展和总结,尽管流派不同,手法不一,但其原理和目的是一致的《医宗金鉴》总结为“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第一节手法治疗
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一)明确诊断(二)密切注意全身情况变化(三)掌握复位标准(四)抓住整复时机(五)选择适当麻醉(六)作好整复前准备(七)整复人员精力要集中(八)切忌使用暴力(九)尽可能一次复位成功(十)避免X线伤害一、正骨手法的注意事项
二、正骨手法操作要领(一)拔伸(二)旋转(三)屈伸(四)提按(五)端提(六)摇摆(七)触碰(八)分骨(九)折顶(十)回旋(十一)蹬顶(十二)杠杆二、正骨手法操作要领
第二节固定良好固定方法的标准:①有良好的固定作用,无损伤,能保持损伤处正常血运,不影响骨折的正常愈合。②能有效地固定骨折,消除旋转、剪切和成角外力,使骨端稳定,为骨折的愈合创造有利的条件。③对伤肢关节约束少,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④对骨折整复后的残留移位有矫正作用。第二节固定
一、外固定(一)夹板固定
1.夹板固定的作用原理(1)扎带、夹板、压垫的外部作用力。(2)肌肉收缩的内在动力。(3)伤肢置于与移位倾向相反的位置。一、外固定
2.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适应症:①四肢闭合性骨折。②创口小或经处理闭合伤口的四肢开放性骨折。③陈旧性四肢骨折运用手法整复者。2.夹板固定的适应症和禁忌症(2)禁忌症①较严重的开放骨折。②难以整复的关节内骨折。③难以固定的骨折。④肿胀严重伴有水泡者。⑤伤肢远端脉搏微弱,及伴有动静脉损伤者。(2)禁忌症
3.夹板的材料与制作要求材料要求:(1)可塑性(2)韧性(3)弹性(4)吸附性和通透性(5)质地轻(6)能透X线3.夹板的材料与制作要求
常用材料:杉树皮、柳木板、竹板、厚纸板、胶合板、金属铝板、塑料板。制作要求:一般为4~5块,长、宽、厚度要合适,固定要舒适、牢靠。常用材料:
4.固定垫(1)固定垫种类
①平垫②塔形垫③梯形垫④高低垫⑤抱骨垫⑥葫芦垫⑦横垫⑧合骨垫⑨分骨垫⑩大头垫4.固定垫(2)固定垫使用方法①一垫固定法②二垫固定法③三垫固定法5.扎带捆扎后要求能提起扎带在夹板上下移动1cm。6.夹板固定的操作步骤
外敷药物→放置压垫→安放夹板→捆绑扎带(2)固定垫使用方法7.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1)抬高患肢,以利消肿。(2)密切观察伤肢的血运情况。(3)防止骨突处发生压迫性溃疡。(4)注意经常调节扎带的松紧度。(5)定期X线检查。(6)指导患者进行合理的功能锻炼。7.夹板固定后的注意事项8.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后夹板可以解除。(二)石膏固定1.石膏绷带的用法2.石膏绷带内的衬垫3.石膏绷带操作步骤4.石膏固定后注意事项8.解除夹板固定的日期
(三)牵引疗法1.皮肤牵引
(1)适应症:骨折需要力量不强的持续牵引。禁忌症:皮肤有损伤、对胶布过敏,肢体血运差,骨折严重移位。
(2)牵引方法:胶布粘贴,绷带缠裹。(3)注意事项:经常检查,骨突要保护。(三)牵引疗法
2.骨牵引(1)适应症:需要牵引的力大,时间长者。(2)禁忌症:牵引处有炎症等病变者。2.骨牵引(3)操作方法
①颅骨牵引②尺骨鹰嘴牵引③股骨下端(髁上)牵引④胫骨结节牵引⑤跟骨牵引⑥肋骨牵引注意:进行骨牵引前要定好位,严格消毒,并把握好进针方向。(3)操作方法注意:进行骨牵引前要定好位,严格
3.布托牵引(1)颌枕带牵引(2)骨盆悬吊牵引(3)骨盆牵引带牵引3.布托牵引
4.注意事项(1)牵引针两端多余部分剪去,套上小瓶保护。(2)注意牵引针两侧有无阻挡,以免减轻牵引力。(3)经常检查针眼处有无感染,并隔日酒精消毒。(4)注意牵引针有无滑动或皮肤拉割。(5)注意肢体有无溃疡。(6)鼓励患者功能锻炼。(7)每天测量肢体的长度。4.注意事项
(四)外固定器固定
1.外固定器的类型(1)单边架(2)双边架(3)三角形架(4)半圆形架(5)环形架(6)梯形架(7)平衡固定牵引架(四)外固定器固定
2.外固定器的适应症(1)严重的开放性骨折。(2)各种不稳定的新鲜骨折。(3)软组织损伤、肿胀严重的骨折。(4)多发性骨折以及骨折后需要多次搬动的患者。(5)长管骨骨折畸形愈合、延迟愈合或不愈合。(6)关节融合术、畸形矫正术。(7)肢体延长术。2.外固定器的适应症
3.操作方法每一类型的外固定器的操作有所不同,关键是要避开重要的神经及血管。3.操作方法
二、内固定1.切开复位内固定的适应症
(1)手法复位外固定未能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并影响功能。(2)骨折端有肌肉、肌腱等软组织嵌入。(3)某些血液供应较差的骨折,而闭合复位外固定不能维持。
二、内固定
(4)关节内骨折,手法不能达到满意复位。(5)撕脱性骨折移位大。(6)骨折伴有神经、血管损伤。(7)开放性骨折。(8)多发骨折和多段骨折。(9)骨折畸形愈合及不愈合。(10)骨折伴有关节脱位,手法复位失败。(11)骨折伴有肌腱和韧带完全断裂。(4)关节内骨折,手法不能达到满意复位。2.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1)加重损伤,影响愈合。(2)造成粘连。(3)有可能感染。(4)有可能发生电解。(5)技术要求高。(6)需二次手术。2.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缺点
3.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能相容,能抗酸抗碱不电解,无磁性,强度大,不老化。4.内固定的器材和种类(1)简单系列:钢丝、克氏针、螺钉。(2)髓外系列:钢板。(3)髓内系列:髓内针。3.内固定物的材料要求第三节练功一、练功疗法分类(一)按照锻炼的部位分类
1.局部锻炼
2.全身锻炼(二)按有无辅助器械分类
1.有器械锻炼
2.无器械锻炼第三节练功二、练功疗法的作用(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二)濡养患肢关节筋络。(三)促进骨折迅速愈合。(四)防治筋肉萎缩。(五)避免关节粘连和骨质疏松。(六)扶正祛邪。二、练功疗法的作用三、练功注意事项(一)制定练功计划,掌握内容和运动强度(二)鼓励患者自觉地进行锻炼,掌握动作要领(三)指导功能锻炼(四)循序渐进(五)持之以恒(六)其他注意事项四、全身各部位练功法见教材三、练功注意事项练功总原则:
自动为主被动为辅正确锻炼循序渐进练功总原则:自动为主第四节药物一、内治法(一)骨伤内治法(二)骨病内治法
第四节药物(一)骨伤内治法1.损伤三期辨证治法
(1)初期治法①攻下逐瘀法
适用于损伤孕早期蓄瘀、便秘、腹胀、 苔黄脉数体实者。代表方:桃核承气汤;鸡鸣散;大成 汤等。(一)骨伤内治法
②行气活血法适用于气滞血瘀,无里实热证,或宿伤而有瘀血内结及不能急 攻猛下者。代表方:复元活血汤、柴胡疏肝汤等。②行气活血法
③清热凉血法本法包括清热解毒及凉血止血 两法。适用于损伤引起之错经 妄行,创伤感染、火毒内攻、热邪蕴结或瘀久化热或壅聚成 毒之证。代表方:犀角地黄汤、五味消毒饮。③清热凉血法
④开窍活血法本法是用辛香开窍、活血化瘀、镇心安神的药物,以治疗跌仆损伤后气血逆乱、气滞血瘀、瘀血攻心、神昏窍闭等危急重症的一种救急方法。适用于头部损伤或跌打重症神志昏迷者。但仅用于闭证。代表方:黎洞丸、苏合香丸。④开窍活血法(2)中期治法
①和营止痛法适用损伤中期,仍有瘀凝、气滞,肿痛尚末尽除而继续用攻下之法又恐伤正气者。代表方:和营止痛汤、定痛和血汤。(2)中期治法
②接骨续筋法适用于损伤中期、骨位已复、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结但未结实,尚有瘀血未去。主要使用接骨续筋药,佐以活血祛瘀。代表方:续骨活血汤,新伤续断汤。②接骨续筋法
③舒筋活络法适用于损伤中期、骨位已复、筋已理顺,筋骨已有连结但未结实,尚有瘀血未去,组织粘连,或兼有风湿,或受伤之处筋络发生挛缩、强制关节屈伸不利。主要使用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药。代表方:舒筋活血汤,活血舒筋汤蠲痹汤等。③舒筋活络法(3)后期治法①补气养血法适应于气血虚弱、气血耗损、 筋骨萎软、迟缓愈合。代表方:四君子汤、四物汤、八珍汤。(3)后期治法
②补养脾胃法
适用于损伤日久,耗伤正气、脾胃虚弱、运化失积、形体虚赢、 肌肉萎缩。代表方:参苓白术散、归脾汤。②补养脾胃法
③补益肝肾法适应于年老体弱、骨折迟缓愈合、骨质疏松。代表方:左归丸、右归丸、虎潜丸。③补益肝肾法④舒筋活络法
适应于损伤中期仍有瘀血凝滞、筋膜粘,或兼风湿筋络挛缩、关节屈伸不利。
代表方:舒筋活血汤,舒筋汤,蠲痹汤。④舒筋活络法2.损伤部位辨证治法(1)按部位辨证用药(2)主方加部位引经药2.损伤部位辨证治法(二)骨病内治法
1.清热解毒法
2.温阳驱寒法
3.祛痰散结法
4.祛邪通络法(二)骨病内治法二、外治法
(一)敷贴药
1.药膏(软膏)(1)药膏的配制将药粉碾成极细未,选加蜜糖、饴糖、水或醋、童便、凡士林或鲜草药汁等调匀成稠糊成软膏状,直接敷贴于损伤部位。二、外治法
(2)药膏的种类①消瘀退肿止痛类:消瘀止痛膏、定痛膏、双柏膏、五方膏。②舒筋活血类:舒筋活络膏、活血散。③接骨续筋类:接骨续筋膏、驳骨散。④温经通络类:温经通络膏。⑤清热解毒类:金黄膏、三黄膏。⑥生肌拔毒长肉类:生肌玉红膏。(2)药膏的种类(3)药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①将药摊在棉垫或纱布上。②换药时间随机而定。③随调随用。④一旦过敏,及时停药。(3)药膏临床应用注意事项2.膏药(1)膏药的配制将药物碾成细末配用香油、蜂蜡 等炼制而成。①熬膏药肉②摊膏药③掺药法2.膏药
(2)膏药的种类
①治损伤与寒湿类:狗皮膏、万灵膏。②提腐拔毒生肌类:太乙膏。(3)膏药临床使用注意事项①膏药有较多的药物组成,适用多种疾患。
②含有丹类药物的膏药,X线不能穿透。(2)膏药的种类
3.药散(掺药)
将药物碾成细末后直接掺于创部。①止血收口类:桃花散、云南白药。②祛腐拔毒类:九一丹、七三丹。③生肌长肉类:生肌八宝丹。④温经散寒类:丁桂散。⑤散血止痛类:四生散。⑥取嚏通经类:通关散。3.药散(掺药)(二)搽擦药搽擦药可直接涂搽于伤处或在施行理筋手法时配合外用。
1.酒剂:指外用药酒或外用伤药水、用药与白酒、醋浸制而成。酒与醋之比多为8:2。
2.油膏与油剂:用香油把药物熬煎去 渣后制成油剂。或加黄蜡收膏而成油膏。(二)搽擦药(三)熏洗湿敷药
1.热敷熏洗:海桐皮汤、舒筋活血汤。
2.湿敷洗涤:野菊花汁、黄柏水。
(三)熏洗湿敷药(四)热熨药
1.坎离砂:铁砂加热后与醋水煎成的药汁搅拌后制成。
2.熨药:将药置于布袋中,在锅中加热后热熨患处。
3.其他:粗盐、黄砂、米糠。(四)热熨药
第五节其他疗法第五节一、针灸疗法二、局部药物治疗三、小针刀疗法四、物理疗法(一)电疗法(二)磁疗法(三)光疗法(四)超声疗法(五)热导疗法一、针灸疗法《中医骨伤科学》南阳医专针灸骨伤系骨伤教研室《中医骨伤科学》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第一章中医骨伤科发展简史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中医伤科学是一门防治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与疾病的学科。
中医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筋骨疾患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具有丰富的学术内容和卓著的医疗成就,是祖国医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和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医伤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华各族人民长期与损伤及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自一百多万年以来,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为了生存,采取了各种预防的措施,原始人在烤火中发现了热熨疗法;在受伤后对疼痛、肿胀处按摩可减轻症状,经长期实践摸索出一些简易的理伤按摩手法;对伤口则用树叶、草茎等涂敷,逐渐发现具有止血、止痛、消肿、排脓的药物,这便是外治法的起源。中医伤科的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自一百多万年以来,我们中医伤科的萌芽夏代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用以治病的针是石针、骨针。有了人工酿酒且可用来治疗创伤疾病。商代医疗工具改进,出现了金属刀针,汉字发展基本成熟,并开始应用活血药内服治疗跌打损伤。西周、春秋时期
出现了我国现有最早的医学分科文献记载《周礼》,采用了内外治法结合的骨折治疗方法。中医伤科的萌芽夏代骨针与装饰品骨针与装饰品中医骨伤科学总论课件1995年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具距今5000年的人类骨骼。颅骨右侧顶骨有圆洞,周围有组织修复迹象―开颅手术。1995年山东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出土一具距今5
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战国时期医学出现了很大进步,出现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部中医经典箸作,确立了中医理论体系,奠定了我国中医发展的基础,《五十二病方》最早对破伤风进行记载,《吕氏春秋》为今天伤科动静结合的理论奠定了基础。秦汉时期:著名的外科医学家华佗发明了麻沸散,施行剖腹术、刮骨术,创立了五禽戏。。伤科基础理论的形成战国时期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原始农业发明者。教人开垦土地,播种五谷,带动原始社会后期由渔猎畜牧向农业经济转变发展,三皇之一“炎帝”。旧时药铺常挂其画像,浓眉大眼、笑容可掬、腰围树叶、手执草药就是“神农氏”。神农“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伏羲黄帝伏羲黄帝导引术导引术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隋唐五代医学发展趋向专科化,伤科成为独立学科。晋代葛洪著《肘后救卒方》记载了世界上最早的颞颌关节脱位手法,并首先记载了使用夹板固定骨折。南北朝龚庆宣著《刘涓子鬼遗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外伤科专书。隋代巢元方著《诸病源侯论》探查诸病之源,对骨折创伤有很多深入的论述。唐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是我国现存最早一本伤科专书,它阐述了骨折的治疗原则为复位、夹扳固定、功能锻炼和药物治疗。伤科诊疗技术的进步隋唐五代中医伤科的发展宋代
《洗冤集录》是我国第一部法医学专书。元代
《永类铃方》首创过伸牵引加手法复位治疗脊柱屈曲型骨折,并提出“有无粘膝”体征作为鉴别髋关节前后脱位的方法。《世医得效方》在世界上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柱骨折。中医伤科的发展宋代
中医伤科的兴盛明代:在总结前代成就基础上,伤科理论得到不断充实提高,《金疮秘传禁方》记载了骨擦音作为检查骨折的方法。薛己《正体类要》重视整体疗法:“肢体损于外,而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王肯堂《疡医准绳》主要贡献是对创伤的方药疗法进行了整理其方药治疗的原则及处方一直为后世所遵循。清代:吴学谦《医宗金鉴》把正骨手法归纳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并运用手法治疗腰腿痛等伤筋疾患。使用攀索叠砖法整复胸腰椎骨折脱位。
中医伤科的兴盛明代:在总结前代成就基础上,伤中医伤科学的危机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中医受到歧视,伤科著作较少,中医伤科的延续以祖传或师承为主,很难发展。中医伤科学的危机中医伤科的新生
逐渐建立了中医学院、中医院、骨伤科研究所,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原则。中医伤科的新生第二章
分类与病因病机第二章目的与要求了解损伤的分类及意义熟悉损伤的病因(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掌握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了解损伤与五脏的关系了解损伤与津液的关系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与难点外力因素的致病特点损伤中肝肾与筋骨的关系损伤中气血病理变化讲课形式:面授结合自学学习重点与难点第一节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肉、筋骨、脏腑等组织结构的破坏,及其带来的局部和全身性反应对疾病(症候群)进行分类:是进入临床思维的第一步第一节损伤的分类损伤是指人体受到外界各种创伤性因素引起的皮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外伤和内伤外伤是指皮、肉、筋、骨、脉损伤。可根据受伤的部位分为骨折、脱位与筋伤内伤是指脏腑损伤及损伤所引起的气血、脏腑、经络功能紊乱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外伤和内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
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急性损伤是指由于急骤的暴力所引起的损伤慢性劳损是指由于劳逸失度或体位不正确而使外力长期累积作用于人体所致的病症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急性损伤与慢性劳损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新伤与陈伤新伤是指近期(2—3周以内)的损伤,或发病后立即就诊者陈伤又称宿伤,是指新伤失治,日久不愈,或愈后又因某些诱因,隔一定时间在原受伤部位复发者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新伤与陈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闭合性损伤是指受钝性暴力损伤而外部无创口者开放性损伤是指由锐器、火器或钝性暴力作用使皮肤或粘膜破损而有创口,深部组织与外界环境沟通者皮肤破损,外邪可以从伤口侵入,发生感染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分为闭合性与开放性损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与重伤损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致伤因素的性质、强度,作用时间的长短,受伤的部位及其面积的大小、深度等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受伤的程度不同可分为轻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可分为生活损伤、工业损伤、农业损伤、交通损伤和运动损伤等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卧床颈部过度屈曲看书、长期低头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根据患者的职业特点可分为生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按损伤性质分类按受伤时间分类按受伤部位破损的时间分类按受伤程度分类按受伤职业特点分类按照致伤因素的理化性质分类
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理损伤、化学损伤和生物损伤等。物理损伤包括外力、高热、冷冻、电流等中医伤科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外力因素引起的损伤第一节损伤分类按损伤部位分类根据致伤因素的性质可分为物第二节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为损伤的致病因素掌握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的病因,才能循因辨证,审因论治,对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做出正确的估计,对损伤的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第二节损伤的病因损伤的病因是指引起人体损伤发病的原因,或称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主要是外力的伤害与邪毒感染、外感六淫等也有关系损伤的病因-外因损伤外因是指外界因素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损伤,(一)外力因素直接暴力: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挫伤、骨折)间接暴力:在远离外力作用的部位(如传达暴力、扭转暴力可引起相应部位的骨折、脱位)肌肉过度强烈收缩:(如跌仆时股四头肌强烈收缩引起的髌骨骨折)持续劳损:长时间劳损或姿势不正确,使肢体某部位之筋骨受到持续或反复多次的慢性牵拉、摩擦等损伤的病因-外因(一)外力因素直接暴力:在外力直接作用部位(挫伤、骨折)损伤(二)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化,若太过或不及,引起人体发病者,称之为“六淫”外感六淫可引起筋骨、关节疾患,导致关节疼痛或活动不利《伤科补要》曰:“感冒风寒,以患失颈,头不能转。”说明感受风寒湿邪还可致失枕等疾患
损伤的病因-外因(二)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是自然界六种不同的气候变(三)邪毒感染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人,郁而化热,热盛肉腐,附骨成脓,脓毒不泄,蚀筋破骨,则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感染,出现各种变证。开放性骨折处理不当,可引起化脓性骨髓炎损伤的病因-外因(三)邪毒感染外伤后再感受毒邪,或邪毒从伤口乘虚而人,郁而化损伤的病因-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损伤主要是由于外力伤害等外在因素所致,但也都有各种不同的内在因素和一定的发病规律,如年龄、体质、局部解剖结构等损伤的病因-内因是指由于人体内部变化的影响而致损伤的因素(一)年龄因素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不一样如跌倒时臀部着地,外力作用相同,但老年人易引起股骨颈骨折或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中股骨祖隆间骨折的发病年龄又相对高些,而青少年则较少发生小儿因骨骼柔软,尚未坚实,所以容易发生骨折,但其骨膜较厚而富有韧性,骨折时多发生不完全性骨折
损伤的病因-内因(一)年龄因素年龄不同,伤病的好发部位及发生率不一样损伤的病(二)体质因素体质的强弱与损伤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年轻体壮、气血旺盛、肾气充足、筋骨坚固者不易发生损伤年老体弱、气血虚弱、肝肾亏虚、骨质疏松者容易发生损伤,如突然滑倒,臀部着地,外力虽很轻微,也可能发生股骨颈骨折损伤的病因-内因(二)体质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三)解剖结构损伤与其局部解剖结构也有—定的关系传达暴力作用于某一骨筋时,骨折常常发生在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如:桡骨下端骨折好发于桡骨下端2—3M松质骨与密质骨交界处损伤的病因-内因(三)解剖结构损伤的病因-内因(四)先天因素损伤的发生与先天禀赋不足也有密切关系如S1骶椎的隐性裂,因棘突缺如,棘上与棘间lig失去依附,降低了腰骶关节的稳定性,容易发生劳损先天性脆骨病:可造成骨组织脆弱,易产生骨折损伤的病因-内因(四)先天因素损伤的病因-内因(五)病理因素伤病的发生还与组织的病变关系密切内分泌代谢的障碍可影响骨的成分骨组织的疾患如骨肿瘤、骨结核、骨髓炎均可破坏骨组织,导致局部结构的破坏损伤的病因-内因(五)病理因素伤病的发生还与组织的病变关系密切损伤的病因-内(六)职业工种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的关系手部损伤:多发生在缺乏必要的防护设备下工作的机械工人慢性腰部劳损:多发于经常弯腰负重操作的工人运动员及舞蹈、杂技、武打演员容易发生各种运动损伤经常低头工作者容易患颈椎病损伤的病因-内因(六)职业工种损伤的发生与职业工种有一定的关系损伤的病因-内(七)七情内伤内伤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变化的关系密切慢性的骨关节痛:如果情志郁结,则内耗气血,可加重局部的病情在刨伤骨折患者中:性格开朗、意志坚强者,有利于创伤修复;如果意志薄弱,忧虑过度,则加重气血内耗,不利于康复,甚至加重病情中医伤科历来重视精神调养损伤的病因-内因(七)七情内伤内伤与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变化的损伤的病因小结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外因,可以引起不同的损伤疾患同一外因作用于不同内因的个体,损伤的种类、性质与程度又有所不同损伤疾患的发生,外因虽然很重要,但亦不要忽视机体的内因损伤的病因小结人是一个内外统一的整体损伤的发生发展是内外因第三节损伤的病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津液,通过经络联系全身的皮肉筋骨等组织,它们之间保持着平衡、联系、依存、制约,生理、病理变化不可分割的联系整体观念分析:辨治局部皮肉筋骨外伤同时,重视外伤引起的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的病理变化,认识损伤的本质和病理现象的因果关系局部与整体的统一,是伤科治疗损伤疾患的原则第三节损伤的病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气血-津液,通过(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1)伤皮肉
机理:外邪侵入、局部皮肉组织受邪毒感染,营卫运行机能受阻,气血凝滞症状:局部红、肿、热、痈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1)伤皮肉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2)伤筋
凡跌打损伤,筋首当其冲久行过度疲劳,可致筋的损伤临床上筋伤机会甚多,其证候表现、病理变化复杂多端,如筋急、筋缓、筋缩、筋挛、筋痞、筋结、筋惕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2)伤筋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3)伤骨包括骨折、脱位;多因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引起凡伤后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因骨折位置的改变出现:畸形损伤的病机(一)损伤与皮肉筋骨的关系(3)伤骨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1)伤气(用力过度、击撞胸部)①气滞:胸胁胀闷疼痛②气虚:伤痛绵绵不休③气闭:晕厥、不省人事、窒息④气脱:昏迷、呼吸浅促、二便失禁⑥气逆:暖气频频、作呕欲吐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1)伤气(用力过度、击撞胸部)损(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2)伤血(跌打、挤压、挫按伤及血脉)①血瘀:肿胀青紫、疼痛(刺割,痛点固定)②血虚:面色不华、头晕、心悸、爪甲唇舌淡③血脱:四肢冰冷、大汗淋漓、晕厥④血热:发热、口渴心烦、舌红、脉数损伤的病机(二)损伤与气血的关系(2)伤血(跌打、挤压、挫按伤及血(三)损伤与津液的关系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津液,可使律液出现一时性消耗过多,而使滋润作用不能很好发挥出现口渴、咽燥、大使于结、小便短少、舌苔黄而干燥等症损伤的病机(三)损伤与津液的关系损伤而致血瘀时,由于积瘀生热,热邪灼伤(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肝主筋、肝藏血:肝血不足,血不养筋,则出现手足拘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等症;损伤,恶血留内,从其所属,疼痛多发生在胁肋少腹处肾主骨,主生髓:肾精不足、骨软无力、囱门迟闭、骨筋的发育畸形损伤的病机(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1)肝主筋、肝藏血:肝血不足,(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对损伤后的修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心主血,肺主气:心肺调和,气血正常输布,筋骨损伤得到痊愈经络是营卫气血循行的通路:脏腑的损伤病变可以累及经络,经络损伤病受又可内传脏腑而出现症状损伤的病机(四)损伤与脏腑、经络的关系(2)胃主受纳、脾主运化:为气血课程小结损伤分类(七种分类)损伤的病因(外、内因)损伤的病机(损伤与皮肉、筋骨、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功能的病理变化)重点损伤: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课程小结损伤分类(七种分类)
第三章临床诊查第三章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一、全身情况 轻微损伤一般无全身症状体征,较重损伤之后,由于气血瘀滞等原因而出现全身症状体征。第一节损伤的症状体征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青紫3.功能障碍二、局部症状体征(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骨擦音3.异常活动4.关节盂空虚5.弹性固定(二)特殊症状体征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一、全身症状体征二、局部症状体征(一)一般症状体征1.疼痛2.肿胀3.功能障碍第二节骨病的症状体征(二)特殊症状体征1.畸形2.肌萎缩3.筋肉挛缩4.肿块5.疮口与窦道(二)特殊症状体征第三节四诊
伤科辨证就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结合实验室和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在收集临床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损伤的病因、部位、程度进行分析,并以脏腑、气血、经络、皮肉、筋骨等理论为指导,根据它们的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分析。第三节四诊一、望诊(一)望全身1.望神色2.望形态(二)望局部
1.望畸形
2.望肿胀、瘀斑
3.望创口
4.望肢体功能(三)望舌苔一、望诊二、闻诊1.听骨擦音2.听骨传导音3.听入臼声4.听筋的响声(1)关节摩擦声(2)腱鞘炎与腱周围炎的摩擦音(3)关节弹响声
二、闻诊
5.听啼哭声6.听创伤引起的皮下气肿的摩擦音7.闻气味5.听啼哭声三、问诊为了获得正确的诊断,就得重视调查研究,问诊是伤科辩证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一般情况(二)发病情况
1.主诉
问患者主要症状及发生时间。主要有三个方面, 即运动功能障碍、疼痛、畸形(包括错位、挛 缩、肿物)。三、问诊2.发病过程询问患者的发病情况和变化的缓急,受伤的部位、受伤的过程,受伤原因及体位,医治经过和效果,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2.发病过程3.伤情
(1)疼痛(2)肿胀
(3)肢体功能(4)畸形
(5)创口
3.伤情(三)全身情况
1.问寒热
2.问汗
3.问饮食
4.问二便
5.问睡眠(三)全身情况(四)其他情况
1.过去史
问过去的疾病可能与目前的损伤有关的内容。
2.个人史
3.家族史
问家庭成员或经常接触的人有无慢性传染性疾病
(四)其他情况四、切诊(一)脉象(二)伤科脉诊纲要
四、切诊第四节骨与关节检查法一、检查方法和次序方法:首先要熟悉被检查部位的解剖关系和 生理功能,明确每项检查的目的,经常要反复及在不同的体位下进行检查,检查时应遵循“对比”原则。第四节骨与关节检查法次序:望诊→触诊→叩诊→听诊→关节活动→测定肌力→测量→特殊试验或检查→神经功能→血管检查。次序:二、测量检查(一)肢体长度测量法①上肢长度:肩峰至桡骨茎突尖或中 指尖。②上臂长度:肩峰至肱骨外上髁。③前臂长度:肱骨外上髁至桡骨茎突, 或尺骨鹰嘴至尺骨茎突。
二、测量检查④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 脐至内踝下缘。⑤大腿长度:髂前上棘至膝关节内缘。⑥小腿长度:膝关节内缘至内踝,或腓 骨小头至外踝下缘。④下肢长度:髂前上棘至内踝下缘,或 脐至内(二)肢体周径测量法 两肢体取相应的同一水平测量,测量肿胀取最肿处,测量肌萎缩时取肌腹部。大腿周径:髌上10—15CM。小腿周径:髌下10—15CM。1.粗于健侧—
骨折、脱位、伤筋肿胀。2.细于健侧—
陈伤、肌萎缩、神经疾患。(二)肢体周径测量法(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
1.中立位0°法
2.邻肢夹角法
(三)关节活动范围测量法(四)测量注意事项
1.注意有无先、后天畸形,防止 混淆。
2.双侧对比,同一体位。
3.定点准确,做好标记。(四)测量注意事项三、肌力检查(一)检查内容1.肌容量
观察肢体外形有无肌肉萎缩、挛缩、畸形。2.肌张力
静止状态时肌肉保持的一定程度的紧张度。三、肌力检查(二)肌力
1.肌力检查
2.肌力测定标准
(1)0级:肌肉无收缩。(2)Ⅰ级:肌肉有轻微收缩,但不能移 动关节。(二)肌力(3)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 动,但不能对抗地心引力。(4)Ⅲ级:能对抗地心引力移动关节,但不 能抵抗阻力。(5)Ⅳ级:能抵抗一定强度的阻力,但较正 常弱。(6)Ⅴ级:正常肌力。(3)Ⅱ级:肌肉收缩可带动关节水平方向运 动四、临床检查法(一)摸法1.主要用途⑴摸压痛⑵摸畸形⑶摸肤温⑷摸异常活动⑸摸弹性固定⑹摸肿块四、临床检查法2.常用手法(1)触摸法(2)挤压法(3)叩击法(4)旋转法(5)屈伸法(6)摇晃法2.常用手法(二)特殊检查法1.颈部(1)分离试验(2)颈椎间孔挤压试验(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二)特殊检查法2.腰背部(1)直腿抬高试验(2)拾物试验(3)仰卧挺腹试验(4)背伸试验2.腰背部3.骨盆
(1)骨盆挤压试验(2)骨盆分离试验
(3)骨盆纵向挤压试验(4)屈膝屈髋试验
(5)梨状肌紧张试验(6)“4”字征
(7)斜板试验3.骨盆4.肩部(1)搭肩试验(2)肱二头肌抗阻力试验(3)直尺试验(4)疼痛弧试验(5)冈上肌腱断裂试验4.肩部5.肘部(1)腕伸肌紧张试验(2)叩诊试验6.腕和手部(1)握拳试验(2)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3)舟状骨叩击试验(4)指浅屈肌试验(5)指深屈肌试验5.肘部7.髋部(1)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2)髋关节过伸试验(3)“望远镜”试验(4)蛙式试验(5)下肢短缩试验7.髋部8.膝部(1)回旋挤压试验(2)挤压研磨试验(3)抽屉试验(4)侧方挤压试验(5)浮髌试验9.踝部(1)踝关节背伸试验(2)伸踝试验8.膝部第五节影像学检查一、X线检查(一)X线检查应用原理利用X线对骨、软组织及空气的穿透性不同所拍摄成的黑、灰、白的X线片进行诊断。第五节影像学检查(二)X线检查在伤科的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河北客运安全员考试题库
- 年产800万吨煤矿隧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实践基地教师发言稿
- 小区小院改造饭店合同模板
- 乡村振兴:特色产品走四方
- 广东租房简约合同范例
- 建材预购合同范例
- 临时安全施工合同范例
- 工作合同范例 英文
- 原材料合同模板格式
- 传染病实验室检查的质量控制
- 广东开放大学2024年秋《国家安全概论(S)(本专)》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 期中测试卷(1~3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四川省成都市2024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附答案】
- 期中易错密押卷(第1-5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咸宁房地产市场月报2024年08月
- 天然气管道保护施工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艾草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 GB/T 37342-2024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指标
- 北京市海淀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古诗三首《江南春》+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教学阐释+素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