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
--從西亞到回教的征服林庭如R93628607指導老師林晏州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1地理環境Environment地理環境Environment2地理環境地球上的人類自「狩獵」演進至「農耕」,可能是源於西元前八千年的安那托利亞(Anatolian)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部的丘陵地;後來向下延伸至底格里斯河(Tigris)及幼發拉底河(Euphrates)的三角洲,並以灌溉排水的方式改善了原本並不肥沃的沖積淤泥,使其更適於栽種野生小麥和大麥,同時也開始訓養野狗、山羊…等牲畜起初的景色是荒涼蕭瑟的,寒冷多雨的北部中央山脈生長著灌木橡樹等諸如此類的植物,只有柳樹生長在北邊的河川平原上而棗椰樹則長在三角洲多岩石的沙漠鄰接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盆地的西側,向東是茲格洛斯山脈(Zagros),北方是起起伏伏且富石膏的土地,南方則為平坦富含鹽分的沼澤,除兩條流向難以預料的河川之外此處是缺乏景致的,這一地區除大規模暴雨和洪水氾濫之外沒有規律性的降雨。就在這樣的開端後的四千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文字的文明,稱之為—蘇美爾(Sumerian)地理環境地球上的人類自「狩獵」演進至「農耕」,可能是源於西元3社會歷史SocialHistory社會歷史SocialHistory4社會歷史蘇美人的社會結構源於一個需求--控制難以預測的幼發拉底河,利用規模遠大於家庭、民族組織的「水利灌溉」工作,由此產生了城邦進而結合成單一帝國,並在西元前2250年建都於巴比倫(Babylon)。同時,書寫在黏土上的楔形文字也被蘇美人發明,並發行了第一部的法典。其社會結構是文明的,有秩序且有階級的,其中包含一位最高階層的國王和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祭司,西元前1275年巴比淪落入軍事獨裁的亞述人之手,因此遷都到尼尼微(Nineveh),尼尼微在西元前606年又被摧毀因而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首都便重新遷回巴比倫。隨後在西元前538年波斯人展開征討,波斯帝國成為西方世界最為人熟知的最大帝國,在地理上波斯位於古希臘及中國的中間,並幾乎同時和這兩個國家達到發展的顛峰!其首都在西元前333年毀於亞歷山大之手,在這之後超過五世紀的時間都受到古希臘文化的影響西元226年,薩珊人(Sassanids)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直到西元637年被回教所征服為止社會歷史蘇美人的社會結構源於一個需求--控制難以預測的幼發拉5哲學Philosophy哲學Philosophy6哲學原始叢林人想像神是存於所有可觸及,不論是有生命獲沒有生命的物體當中。由於這種對於天堂的冥想而產生了兩種重要的概念:一為諸神概念,另一為人人都想達到的不可見之永恆世界。這兩種概念皆受制於人類的想像力,其中之一反映人們天性中的理想,另一個則反映物質環境的理想。每一個城邦都有自己的神,其在地上的住所要盡可能的接近天堂,並且高於國王,而國王以神權統治,但他自己並不是神生活的不穩定必然產生這樣的哲學,一方面展現出對過去時光的享受,另一方面則展現對未來寧靜生活的沉思
哲學原始叢林人想像神是存於所有可觸及,不論是有生命獲沒有生命7表現Expression表現Expression8表現金字塔神殿(ziggurat)是人類決心在土地上留下印記的早期表現,是由勞動者在農閒之時所建造,它也是一作聖山,頂端居住著神靈;同時也是一座天文演算及觀察的觀象台。金字塔神殿包含通天塔(TowerofBabel)的傳說在亞述及波斯人統治時期消失了,其天際線隨後被半球型穹頂及清真寺尖塔所取代伊甸園(ParadiseGarden)則有較持久在形而學上的表現。第一座這樣的花園是位在巴比倫的北邊,其起源可以在舊約全書當中找到。一般人在敘述西洋造園歷史變遷多以古埃及為起點,但聖經的『舊約全書』是西洋最古老的歷史著作,當中許多的記事隨著考古學的快速發展逐漸的被確認,而其中有關造園的記載中,多少能為我們提供一些當時造園情況的線索表現金字塔神殿(ziggurat)是人類決心在土地上留下印記9建築Architecture建築Architecture10建築由於尼羅河流域缺乏用於建築及雕塑的易碎石頭,因此,巴比倫的建築多以用黏土燒結成的磚砌築而成。結構通常是低矮的、水平的,重要的建物多置於敦座之上用以防範洪水及昆蟲的侵擾。其屋頂通常是平坦的,因而產生了屋頂花園,並且從幼發拉底河引水進入花園當中。在巴比倫出現了拱及拱頂,由於在拱腋中可以填加泥土,因此這可能是傳說中「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的基礎。宮殿規模龐大,通常具有方型的內庭,而其可能超過一百英尺的高度正好與金字塔神殿形成對比。通達金字塔神殿頂端的儀式通道可說是賞景階梯的鼻祖。在波塞玻利斯(Persepolis),亞述及波斯征服者的建築達到顛峰,它反映了埃及和希臘大跨度的樑—柱結構,這樣的大跨度結構由可能是來自黎巴嫩的杉木所構成,而且建物仍舊建立在方形組合之平面基礎上。伊朗人所保留之建築思源在希臘文化中被淹沒,但在薩珊文化期間重新出現,然而早期出現在方形平面上的拱頂卻開始演變成穹頂建築由於尼羅河流域缺乏用於建築及雕塑的易碎石頭,因此,巴比倫11景觀Landscape景觀Landscape12景觀概說最初經過設計的庭園是源於人們對於灌溉在荒蕪世界上的神奇效果之冥想。一塊完全依照農業科學家以模式化的且充滿豐富綠色的綠洲,像片巨大的地毯延展在底格里斯及幼發拉底兩河流域之間。所有的庭園都是這種景象理想化的再現,它們通常是以幾何的方式加以佈局且在庇護用的圍牆之內,其主要的內容就是灌溉用水道及可以斜倚其下的樹木,樹木通常是崇敬的對象。就伊甸園的單純性來說,它就是一塊被圍住的四方形平面用以抵抗外面敵對的世界,同時被象徵天國四條河流的水道所穿越,而且理論上包含所有世上的水果在庭園當中。在亞述人統治期間,隨著馬匹的訓養因而產生了第一座的「獵苑」(hunting-park),也是人類最早將景觀延伸進環境的表現,庭園是以從遠方引進的樹木佈置成幾何形式;野生的動物也被引入,而狩獵用的崗亭(hunting-box)便演進為最初的賞景亭台。波斯人征服期間,這方面的概念及實行一直被延續下去,波塞玻利斯城就是建築在巨大的基座上,從山巒向外延伸以控制下方的平原。在波斯景觀中唯一可見的宗教儀式就是在高地上的火祭,且在薩珊王朝期間這些儀式仍延續不斷景觀概說13中部文明中最初經過設計的景觀位於南美索不達米亞,它的出現是由於環境的極端嚴酷及困難。就在十萬年前接近第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時,苑囿土地(Parkland)繁華似錦的景象豐富了當時波斯灣荒蕪的景觀,這是一座伊甸樂園,獅子…等動物和少數北部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漫遊其中,從這向北推進的酷熱似乎將人類及動物驅逐了出去,這樣的酷熱正是傳說中天使對亞當及夏娃所下達的有形驅逐令中部文明中最初經過設計的景觀位於南美索不達米亞,它的出現是由14在創世紀第二章第8、9節中記述的伊甸園:“耶和華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這是對伊甸園最初的記述,接下來還有對園林的描寫:“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朏拉全地的…。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上述四條河中伯拉河即現在的幼發拉底河,希底結合就是現今的底格里斯河。若哈朏拉是今中央阿拉伯以北的地方,而古實就是被稱為卡西休的古巴比倫以東的伊拉姆國的話,那麼伊甸可能就位在波斯灣頭一帶;根據考證,在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从西亚到回教的征服课件15所謂「伊甸」(Eden)根據日本基督教出版局『聖經辭典』的解釋,就是「喜悅」、「樂趣」的意思;在古代幼發拉底河下游希伯來人的語言中,還意為「平地」的來歷根據舊約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想像到以樹木為主的庭園景觀。古代東方的庭園,都要求有陰涼地、芳香和水,尤其是水,其為東方樂園的靈魂。而伊甸園確實是一座位在灌溉豐富的土地上之庭園,同時更是一座觀賞價值及實用價值兼備的庭園所謂「伊甸」(Eden)根據日本基督教出版局『聖經辭典』的解16在後冰河時期,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依靠幼發拉底河也有豐富的物產。也就是創世紀中所提到的四條河川中之一條在美索不達米亞,由於水災常在作物長成之後到來,因此防洪排水便和灌溉一樣重要。淤積的泥土使三角洲的土地肥沃,卻也同時提高了河床使其高於周圍土地,因此需要大量的勞力來提升灌溉排水的水道。巴比倫人將河道用作交通與北方交易。農業靠著野生的大麥及小麥發展起來,在最初之時,對待它們不像農作糧食而是像庭園藝術一般細心照顧,並將它們變成裝飾的主題基調。在烏魯克(Uruk)雕刻花瓶上就有此裝飾主題,烏魯克是兩河三角洲第二個誕生的城市,在西元前兩千年的蘇美格里格木施(Gilgamesh)史詩中有以下的描述:城邦中三分之一是城市,三分之一是花園,另外三分之一是田野,同時還有女神阿詩塔(Ashtar)的住所,詩中還敘述道由柳樹及黃楊木所構成之“平原上的小叢林”,以及山丘上覆蓋著“向四方綿延成千上萬種樹種的森林”在後冰河時期,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依靠幼發拉底河也有豐富的物產。17烏爾神塔(TheZigguratofUr)蘇美文明所遺留下來的最大遺址,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天國之山”(HillofHeaven),大約是在西元前2250年所建,是用以祭祀月神南娜(Nanna)的根據倫納德.伍利爵士的復原圖,這座神殿高六十八英尺,建築在高於城市十英尺的平台上,平台上種有樹木,這樣的處理使得其崇高而穩固的形象更為突顯神殿的外牆是由焙乾的磚砌築而成包裹著裡面的泥磚核心,在後期牆面進行了著色處理:低層塗黑色,最高層紅色,神殿本身則藍色釉面磚所覆蓋,頂部則為塗成金色的穹頂。依照伍利的說法,這些顏色各具其代表意義,分別代表黑暗的地獄,可居住的地球及天國和太陽烏爾神塔(TheZigguratofUr)18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从西亚到回教的征服课件19西元前3000年,巴比倫隨著幼發拉底河支流之一的改變而逐漸強大起來,在西元前十七世紀後不久,這條支流便有了現在這樣的流向。根據哈特吐斯(Herodutes)的研究,巴比倫人基於軍事上的原因,挖了三個人工灣和一個在河上游的大湖依照伊.伍格爾(E.Unger)所繪的西元前六百年晚期巴比倫城的平面圖可以看出,巴比倫可說是繁育園林藝術的發源地。通天塔的基礎現在仍可以尋覓到,西元前604到562年建起了空中花園的平台,此平台是逐漸升高的一直到達到75英尺。結構利用瀝青、燒磚和鉛為材料進行了防水處理,同時覆蓋上為了種植樹木的土壤,而土壤的厚度是利用拱之間的樑腋所得到的。水似乎是從井裡汲取,井的位置在兩排拱頂房屋之間。因為在這裡還有三個彼此接近的柱礎可能是用於安裝鏈條以便以輪軸取水,這種方式與線在當地仍舊沿用的特爾勃(Dolab)相似西元前3000年,巴比倫隨著幼發拉底河支流之一的改變而逐漸強20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从西亚到回教的征服课件21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或稱懸空園)附屬於巴比倫城牆,堪稱自古以來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雖仍有少數人質疑其存在之真實性,但大部分的造園史學家都認為它確實存在過,如現在的「阿利酋長之丘」(Tel-ibn-Ali)就被看作是古代空中花園所遺留下來的輪廓。所謂「空中花園」實際上就是建築在「梯形高台」上的花園。希臘文paradeisos(空中花園)後來蛻變為英文paradise(天堂)。其地理位置估計位於距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約一百公里附近,於幼發拉底河東面。關於其建造者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塞米那蜜斯王妃說、某亞述王說及尼布甲尼撒說。在英國學者研讀磚上的楔形文字之後證實尼布甲尼撒說是較為正確的,相傳尼布甲尼撤王(公元前604-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的。但不論由誰創建,完成空中花園的一定是古巴比倫的平民。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22空中花園已不存在,其形式只能由希臘羅馬等地之歷史學者的記述得知。據說空中花園整體是金字塔型的台地層(4層或更多),形狀可能是邊長120米的方形土地,高23米或更高,台地由塗有瀝青的磚牆所阻擋,並非所有台地都以牆阻擋有的外部是拱廊;露台地的四邊堆土種植樹木,使整體看來都像被林木覆蓋著而呈小山的景象。且利用唧筒抽取幼發拉底河的河水至台地空中花園已不存在,其形式只能由希臘羅馬等地之歷史學者的記述得23自西元前1350年起,亞述人逐漸在軍事上取得統制地位,北部美索不達米亞更加寒冷而濃密的森林景觀也鼓舞著這樣的軍事追求,另一方面也鼓舞了和平時期景觀藝術上的發展。從葡萄藤到獵苑,透過種植雪松及黃楊樹等,以及引入從征服地區所帶回的奇珍異獸來使其更加豐富。在尼尼微,沿著宮殿牆面雕刻的畫像展示了當時的情景,西元前715年,於霍拉散伯特(Khorsabad)上面刻有神廟及人工假山,它也就是西方世界最早的連環畫式的景觀之一自西元前1350年起,亞述人逐漸在軍事上取得統制地位,北部美24獵苑之景象獵苑之景象25獵苑(hunting-park)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在年代上幾乎是對等的,但其在園林文化方面的文獻及繪畫等資料出現時間遠比埃及來的晚,且因氣候及風俗不同於埃及,因此產生了和埃及不同風格之園林。由於和埃及的沙漠地帶條件不同,位在兩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發展了以森林為主體、富於自然趣味的造園,即以狩獵為目的的「獵苑」獵苑(hunting-park)26由於森林是躲避洪水的最佳場所,同時,當時的人們對樹木是崇敬的,因此獵苑和人的生活非常密切,它與自然林間沒有界線,是粗獷而實用的場地。其中除訓養牛、鹿等動物之外,征服者也會從征戰之中掠奪植物用來裝飾自己國家的獵苑關於獵苑的景觀記載最早是出現在巴比倫的敘事詩中,但有關的繪畫資料卻很少。直到西元前8世紀後半期,亞述諸王不僅以文字記載獵苑的情況,更以浮雕的形式表現在宮殿的牆上,從各種狩獵、宴會等各種圖中我們可以得知亞述人對人工山崗及台地的喜愛。大山崗上建有宮殿,獵苑內的小山崗上有禮拜堂和神殿,建物多半附有小型無頂的列柱廊,附近有河流,山上則整齊的栽種松樹和柏樹由於森林是躲避洪水的最佳場所,同時,當時的人們對樹木是崇敬的27西元前540年,居魯士大王(CyrusofGreat)按照傳統選擇波塞玻利斯(Persepolis)這地方作為世界的中心,它是一塊躺臥在山腳下的幾何型台地。一開始由大流士一世(DariusΙ)所建造並由薛西斯一世(XerxesΙ)及阿塔薛西斯一世(ArtaxerxesΙ)所續建完成。他們並不需要巨大的要塞來顯示跨國實力,但是從山中呈現出六十英尺高的巨大台基已展現了這個事實。薛西斯衛城(propylaeaofXerxes)通往平台的台階一部分是石塊,一部分是巨石,將其置於衛城上,創造出延伸入景觀的新感受。這種景觀感受激發了後來的印度莫臥兒時期的城堡宮殿建築靈感。這組建築佔地33英畝,是由許多方形平面組成的複合體,其中包含接待宮、王室和行政宮…等。王城位在台基下方,透過雙層圍牆和護城河保護著,附帶花園的薛西斯私人官邸也在王城裡,其花園是由裝飾性作用的湖和大量樹木花草所組成,特別是玫瑰,尤其受到所有波斯人的喜愛西元前540年,居魯士大王(CyrusofGreat)按28ABCDEFGABCDEFG29古伊朗傳統風格曾經一度因為亞歷山大鼓吹的“希臘化”而中斷,這之後伊拉克古都特西芬(Ctesiphon)的興建標記了古伊朗傳統風格的回歸。薩珊王朝控制了古老波斯帝國絕大部分欲和大流士及薛西斯王朝結盟。這樣的情況下,考斯羅斯一世(ChosroesΙ)宮的大殿及半個立面仍得以倖存,它是有名的世界跨度最大的無加固磚砌單跨拱建築,和金字塔神殿同樣著名。古伊朗傳統風格曾經一度因為亞歷山大鼓吹的“希臘化”而中斷,這30薩珊王朝崇拜夜空,因此在甘地加(Gandjak)的考斯羅斯二世王座上方就懸有黃金和寶石的華蓋,繡著象徵天空和星辰的圖案及黃道符號,與公店內的天象館一起,反映出波斯人對天國長期以來的敬畏,且波斯人用表現天堂的圖案裝飾皇家帳蓬的環形天幕皇帝早朝之日,拱頂下的地板舖有地毯,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考斯羅斯春之毯」(SpringCarpetofChosroes),它也是特西芬的榮耀之一。根據記載這塊毯子有一百平方英尺,並用絲綢、金線及珠寶描繪了一個有水道、花卉和樹木的庭園,這些圖案以波斯伊甸園為藍本。後期一些以花園為主題的地毯皆是以考斯羅斯春之毯為基礎發展而來。寬波浪型線代表水道也象徵著生命的四條河,水道將庭園切城四小塊,兩條水道交接處得渦型裝飾物表示亭子或蓄水池,種在主水道兩側的柏樹象徵死亡和永恆,果樹則象徵生命及繁衍薩珊王朝崇拜夜空,因此在甘地加(Gandjak)的考斯羅斯二31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
--從西亞到回教的征服林庭如R93628607指導老師林晏州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32地理環境Environment地理環境Environment33地理環境地球上的人類自「狩獵」演進至「農耕」,可能是源於西元前八千年的安那托利亞(Anatolian)高原和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東部的丘陵地;後來向下延伸至底格里斯河(Tigris)及幼發拉底河(Euphrates)的三角洲,並以灌溉排水的方式改善了原本並不肥沃的沖積淤泥,使其更適於栽種野生小麥和大麥,同時也開始訓養野狗、山羊…等牲畜起初的景色是荒涼蕭瑟的,寒冷多雨的北部中央山脈生長著灌木橡樹等諸如此類的植物,只有柳樹生長在北邊的河川平原上而棗椰樹則長在三角洲多岩石的沙漠鄰接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盆地的西側,向東是茲格洛斯山脈(Zagros),北方是起起伏伏且富石膏的土地,南方則為平坦富含鹽分的沼澤,除兩條流向難以預料的河川之外此處是缺乏景致的,這一地區除大規模暴雨和洪水氾濫之外沒有規律性的降雨。就在這樣的開端後的四千年,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具有文字的文明,稱之為—蘇美爾(Sumerian)地理環境地球上的人類自「狩獵」演進至「農耕」,可能是源於西元34社會歷史SocialHistory社會歷史SocialHistory35社會歷史蘇美人的社會結構源於一個需求--控制難以預測的幼發拉底河,利用規模遠大於家庭、民族組織的「水利灌溉」工作,由此產生了城邦進而結合成單一帝國,並在西元前2250年建都於巴比倫(Babylon)。同時,書寫在黏土上的楔形文字也被蘇美人發明,並發行了第一部的法典。其社會結構是文明的,有秩序且有階級的,其中包含一位最高階層的國王和具有相當影響力的祭司,西元前1275年巴比淪落入軍事獨裁的亞述人之手,因此遷都到尼尼微(Nineveh),尼尼微在西元前606年又被摧毀因而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時期首都便重新遷回巴比倫。隨後在西元前538年波斯人展開征討,波斯帝國成為西方世界最為人熟知的最大帝國,在地理上波斯位於古希臘及中國的中間,並幾乎同時和這兩個國家達到發展的顛峰!其首都在西元前333年毀於亞歷山大之手,在這之後超過五世紀的時間都受到古希臘文化的影響西元226年,薩珊人(Sassanids)重新建立了自己的王朝,直到西元637年被回教所征服為止社會歷史蘇美人的社會結構源於一個需求--控制難以預測的幼發拉36哲學Philosophy哲學Philosophy37哲學原始叢林人想像神是存於所有可觸及,不論是有生命獲沒有生命的物體當中。由於這種對於天堂的冥想而產生了兩種重要的概念:一為諸神概念,另一為人人都想達到的不可見之永恆世界。這兩種概念皆受制於人類的想像力,其中之一反映人們天性中的理想,另一個則反映物質環境的理想。每一個城邦都有自己的神,其在地上的住所要盡可能的接近天堂,並且高於國王,而國王以神權統治,但他自己並不是神生活的不穩定必然產生這樣的哲學,一方面展現出對過去時光的享受,另一方面則展現對未來寧靜生活的沉思
哲學原始叢林人想像神是存於所有可觸及,不論是有生命獲沒有生命38表現Expression表現Expression39表現金字塔神殿(ziggurat)是人類決心在土地上留下印記的早期表現,是由勞動者在農閒之時所建造,它也是一作聖山,頂端居住著神靈;同時也是一座天文演算及觀察的觀象台。金字塔神殿包含通天塔(TowerofBabel)的傳說在亞述及波斯人統治時期消失了,其天際線隨後被半球型穹頂及清真寺尖塔所取代伊甸園(ParadiseGarden)則有較持久在形而學上的表現。第一座這樣的花園是位在巴比倫的北邊,其起源可以在舊約全書當中找到。一般人在敘述西洋造園歷史變遷多以古埃及為起點,但聖經的『舊約全書』是西洋最古老的歷史著作,當中許多的記事隨著考古學的快速發展逐漸的被確認,而其中有關造園的記載中,多少能為我們提供一些當時造園情況的線索表現金字塔神殿(ziggurat)是人類決心在土地上留下印記40建築Architecture建築Architecture41建築由於尼羅河流域缺乏用於建築及雕塑的易碎石頭,因此,巴比倫的建築多以用黏土燒結成的磚砌築而成。結構通常是低矮的、水平的,重要的建物多置於敦座之上用以防範洪水及昆蟲的侵擾。其屋頂通常是平坦的,因而產生了屋頂花園,並且從幼發拉底河引水進入花園當中。在巴比倫出現了拱及拱頂,由於在拱腋中可以填加泥土,因此這可能是傳說中「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的基礎。宮殿規模龐大,通常具有方型的內庭,而其可能超過一百英尺的高度正好與金字塔神殿形成對比。通達金字塔神殿頂端的儀式通道可說是賞景階梯的鼻祖。在波塞玻利斯(Persepolis),亞述及波斯征服者的建築達到顛峰,它反映了埃及和希臘大跨度的樑—柱結構,這樣的大跨度結構由可能是來自黎巴嫩的杉木所構成,而且建物仍舊建立在方形組合之平面基礎上。伊朗人所保留之建築思源在希臘文化中被淹沒,但在薩珊文化期間重新出現,然而早期出現在方形平面上的拱頂卻開始演變成穹頂建築由於尼羅河流域缺乏用於建築及雕塑的易碎石頭,因此,巴比倫42景觀Landscape景觀Landscape43景觀概說最初經過設計的庭園是源於人們對於灌溉在荒蕪世界上的神奇效果之冥想。一塊完全依照農業科學家以模式化的且充滿豐富綠色的綠洲,像片巨大的地毯延展在底格里斯及幼發拉底兩河流域之間。所有的庭園都是這種景象理想化的再現,它們通常是以幾何的方式加以佈局且在庇護用的圍牆之內,其主要的內容就是灌溉用水道及可以斜倚其下的樹木,樹木通常是崇敬的對象。就伊甸園的單純性來說,它就是一塊被圍住的四方形平面用以抵抗外面敵對的世界,同時被象徵天國四條河流的水道所穿越,而且理論上包含所有世上的水果在庭園當中。在亞述人統治期間,隨著馬匹的訓養因而產生了第一座的「獵苑」(hunting-park),也是人類最早將景觀延伸進環境的表現,庭園是以從遠方引進的樹木佈置成幾何形式;野生的動物也被引入,而狩獵用的崗亭(hunting-box)便演進為最初的賞景亭台。波斯人征服期間,這方面的概念及實行一直被延續下去,波塞玻利斯城就是建築在巨大的基座上,從山巒向外延伸以控制下方的平原。在波斯景觀中唯一可見的宗教儀式就是在高地上的火祭,且在薩珊王朝期間這些儀式仍延續不斷景觀概說44中部文明中最初經過設計的景觀位於南美索不達米亞,它的出現是由於環境的極端嚴酷及困難。就在十萬年前接近第一次冰河時期結束時,苑囿土地(Parkland)繁華似錦的景象豐富了當時波斯灣荒蕪的景觀,這是一座伊甸樂園,獅子…等動物和少數北部舊石器時代的人類漫遊其中,從這向北推進的酷熱似乎將人類及動物驅逐了出去,這樣的酷熱正是傳說中天使對亞當及夏娃所下達的有形驅逐令中部文明中最初經過設計的景觀位於南美索不達米亞,它的出現是由45在創世紀第二章第8、9節中記述的伊甸園:“耶和華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裡。耶和華使各樣的樹從地裡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做食物,園子當中又有生命樹和分別善惡的樹。”這是對伊甸園最初的記述,接下來還有對園林的描寫:“有河從伊甸流出來滋潤那園子,從那裡分為四道。第一道名叫比遜,就是環繞哈朏拉全地的…。第二道河名叫基訓就是環繞古實全地的。第三道河名叫希底結,流在亞述的東邊。第四道河就是伯拉河。”上述四條河中伯拉河即現在的幼發拉底河,希底結合就是現今的底格里斯河。若哈朏拉是今中央阿拉伯以北的地方,而古實就是被稱為卡西休的古巴比倫以東的伊拉姆國的話,那麼伊甸可能就位在波斯灣頭一帶;根據考證,在今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从西亚到回教的征服课件46所謂「伊甸」(Eden)根據日本基督教出版局『聖經辭典』的解釋,就是「喜悅」、「樂趣」的意思;在古代幼發拉底河下游希伯來人的語言中,還意為「平地」的來歷根據舊約的描述,我們大致可以想像到以樹木為主的庭園景觀。古代東方的庭園,都要求有陰涼地、芳香和水,尤其是水,其為東方樂園的靈魂。而伊甸園確實是一座位在灌溉豐富的土地上之庭園,同時更是一座觀賞價值及實用價值兼備的庭園所謂「伊甸」(Eden)根據日本基督教出版局『聖經辭典』的解47在後冰河時期,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依靠幼發拉底河也有豐富的物產。也就是創世紀中所提到的四條河川中之一條在美索不達米亞,由於水災常在作物長成之後到來,因此防洪排水便和灌溉一樣重要。淤積的泥土使三角洲的土地肥沃,卻也同時提高了河床使其高於周圍土地,因此需要大量的勞力來提升灌溉排水的水道。巴比倫人將河道用作交通與北方交易。農業靠著野生的大麥及小麥發展起來,在最初之時,對待它們不像農作糧食而是像庭園藝術一般細心照顧,並將它們變成裝飾的主題基調。在烏魯克(Uruk)雕刻花瓶上就有此裝飾主題,烏魯克是兩河三角洲第二個誕生的城市,在西元前兩千年的蘇美格里格木施(Gilgamesh)史詩中有以下的描述:城邦中三分之一是城市,三分之一是花園,另外三分之一是田野,同時還有女神阿詩塔(Ashtar)的住所,詩中還敘述道由柳樹及黃楊木所構成之“平原上的小叢林”,以及山丘上覆蓋著“向四方綿延成千上萬種樹種的森林”在後冰河時期,這塊貧瘠的土地上依靠幼發拉底河也有豐富的物產。48烏爾神塔(TheZigguratofUr)蘇美文明所遺留下來的最大遺址,是一座人工建造的“天國之山”(HillofHeaven),大約是在西元前2250年所建,是用以祭祀月神南娜(Nanna)的根據倫納德.伍利爵士的復原圖,這座神殿高六十八英尺,建築在高於城市十英尺的平台上,平台上種有樹木,這樣的處理使得其崇高而穩固的形象更為突顯神殿的外牆是由焙乾的磚砌築而成包裹著裡面的泥磚核心,在後期牆面進行了著色處理:低層塗黑色,最高層紅色,神殿本身則藍色釉面磚所覆蓋,頂部則為塗成金色的穹頂。依照伍利的說法,這些顏色各具其代表意義,分別代表黑暗的地獄,可居住的地球及天國和太陽烏爾神塔(TheZigguratofUr)49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从西亚到回教的征服课件50西元前3000年,巴比倫隨著幼發拉底河支流之一的改變而逐漸強大起來,在西元前十七世紀後不久,這條支流便有了現在這樣的流向。根據哈特吐斯(Herodutes)的研究,巴比倫人基於軍事上的原因,挖了三個人工灣和一個在河上游的大湖依照伊.伍格爾(E.Unger)所繪的西元前六百年晚期巴比倫城的平面圖可以看出,巴比倫可說是繁育園林藝術的發源地。通天塔的基礎現在仍可以尋覓到,西元前604到562年建起了空中花園的平台,此平台是逐漸升高的一直到達到75英尺。結構利用瀝青、燒磚和鉛為材料進行了防水處理,同時覆蓋上為了種植樹木的土壤,而土壤的厚度是利用拱之間的樑腋所得到的。水似乎是從井裡汲取,井的位置在兩排拱頂房屋之間。因為在這裡還有三個彼此接近的柱礎可能是用於安裝鏈條以便以輪軸取水,這種方式與線在當地仍舊沿用的特爾勃(Dolab)相似西元前3000年,巴比倫隨著幼發拉底河支流之一的改變而逐漸強51WesternAsiatotheMuslimConquest从西亚到回教的征服课件52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巴比倫的「空中花園」(或稱懸空園)附屬於巴比倫城牆,堪稱自古以來的世界七大奇觀之一。雖仍有少數人質疑其存在之真實性,但大部分的造園史學家都認為它確實存在過,如現在的「阿利酋長之丘」(Tel-ibn-Ali)就被看作是古代空中花園所遺留下來的輪廓。所謂「空中花園」實際上就是建築在「梯形高台」上的花園。希臘文paradeisos(空中花園)後來蛻變為英文paradise(天堂)。其地理位置估計位於距離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大約一百公里附近,於幼發拉底河東面。關於其建造者有三種不同的說法:塞米那蜜斯王妃說、某亞述王說及尼布甲尼撒說。在英國學者研讀磚上的楔形文字之後證實尼布甲尼撒說是較為正確的,相傳尼布甲尼撤王(公元前604-公元前562)為了安慰患上思鄉病的王妃安美依迪絲,仿照王妃在山上的故鄉而興建的。但不論由誰創建,完成空中花園的一定是古巴比倫的平民。空中花園(hanginggarden)53空中花園已不存在,其形式只能由希臘羅馬等地之歷史學者的記述得知。據說空中花園整體是金字塔型的台地層(4層或更多),形狀可能是邊長120米的方形土地,高23米或更高,台地由塗有瀝青的磚牆所阻擋,並非所有台地都以牆阻擋有的外部是拱廊;露台地的四邊堆土種植樹木,使整體看來都像被林木覆蓋著而呈小山的景象。且利用唧筒抽取幼發拉底河的河水至台地空中花園已不存在,其形式只能由希臘羅馬等地之歷史學者的記述得54自西元前1350年起,亞述人逐漸在軍事上取得統制地位,北部美索不達米亞更加寒冷而濃密的森林景觀也鼓舞著這樣的軍事追求,另一方面也鼓舞了和平時期景觀藝術上的發展。從葡萄藤到獵苑,透過種植雪松及黃楊樹等,以及引入從征服地區所帶回的奇珍異獸來使其更加豐富。在尼尼微,沿著宮殿牆面雕刻的畫像展示了當時的情景,西元前715年,於霍拉散伯特(Khorsabad)上面刻有神廟及人工假山,它也就是西方世界最早的連環畫式的景觀之一自西元前1350年起,亞述人逐漸在軍事上取得統制地位,北部美55獵苑之景象獵苑之景象56獵苑(hunting-park)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埃及文明在年代上幾乎是對等的,但其在園林文化方面的文獻及繪畫等資料出現時間遠比埃及來的晚,且因氣候及風俗不同於埃及,因此產生了和埃及不同風格之園林。由於和埃及的沙漠地帶條件不同,位在兩河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贵州师范大学《运动生物力学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康复心理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铁道大学《病原生物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重庆文理学院《地下空间规划与设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建筑施工图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售楼部主体施工合同
- 房屋装修木工合同
- 医疗器械代加工合同
- 商业住房买卖合同
- GB/T 6081-2001直齿插齿刀基本型式和尺寸
- GB/T 3717-1983测长机
- GB/T 19189-2011压力容器用调质高强度钢板
- 【农业养殖技术】花鲈淡水池塘标准化养殖技术
- 政治学基础课件全部终稿
- 一园青菜成了精-课件
- 酒店运营管理课件
- 中国古代建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与答案
- 山东省青岛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绿色建筑评价评分表
- 接触网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