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页,共36页。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页,共36页。新课导入
在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旅行,甚至可以穿越地心。但就目前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人类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第二页,共36页。新课导入在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科幻小说《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方式一:人工钻井苏联卡拉井1970年,开钻1989年,井深12262米1991年,钻至12869米,至今保持世界最深纪录
第三页,共36页。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人工震源车:给地球做”CT”方式二: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第四页,共36页。人工震源车:给地球做”CT”方式二: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地球的内部圈层第五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第五页,共36页。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主要依靠地震波为划分依据。第六页,共36页。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震波横波(S)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震中地面人的感受——水平晃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震中地面人的感受——上下颠簸震源震源破坏较大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第七页,共36页。地震波横波(S)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质地震波的类型传播速度能够通过的物质形态共同点纵波(P波)横波(S波)快慢固、液、气固态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第八页,共36页。地震波纵波横波快慢固、液、气固态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会有什么感觉呢?课堂思考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受到的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海洋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第九页,共36页。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地壳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第十页,共36页。地壳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第十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2900km
读图思考:(1)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2)地震波的波速突然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分别在哪?第十一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2900km地球的内部圈层第十二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第十二页,共36页。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地壳的结构歌诀记忆地壳厚薄: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高山厚,平原薄(地形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地壳地壳是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地壳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第十三页,共36页。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大陆地幔900KM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它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900千米。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第十四页,共36页。地幔900KM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岩石圈请观察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岩石圈不包括软流层第十五页,共36页。岩石圈请观察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地核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米。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主要组成物质为铁和镍。第十六页,共36页。地核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壳:固态地壳厚薄不一,洋壳一般为5-10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5千米,最后可达70千米(高大山脉)。占地球总体积的80%。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并与地壳组合成岩石圈。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固体金属球,具有超强的压力。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第十七页,共36页。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壳:固态地壳厚薄不一,洋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水圈第十八页,共36页。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水圈第十八页,共36页。思考
1.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内部圈层?2.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有哪几层?各自的范围和特征是什么?
岩石圈大部分范围属于内部圈层的组成部分,与外部圈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可见,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具有过渡性。第十九页,共36页。思考1.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内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指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第二十页,共36页。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指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主大气圈的作用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不仅避免了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而且削弱了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第二十一页,共36页。大气圈的作用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不仅避水圈的组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主要由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组成的。海洋是水圈的主体。水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第二十二页,共36页。水圈的组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水体的分类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水体水圈的主体陆地淡水的主体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为主第二十三页,共36页。水体的分类海洋水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水体水圈的主水圈的作用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使地球成为“蓝色星球”。通过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促进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等。第二十四页,共36页。水圈的作用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使地球成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不独占任何空间,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厚约20KM。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第二十五页,共36页。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属于一种大气污染。酸雨对水环境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水体酸化,水体酸化引起鱼类死亡、正常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酸雨具有腐蚀性,导致岩石变得松散和脆弱;酸雨还可导致土壤酸化,致使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面这段话中涉及到哪几个地球的圈层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二十六页,共36页。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第二十七页,共36页。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概念和作用生物圈概念和特点地壳、地幔、地核水圈概念和作用外部圈层结构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地震波不连续面:莫霍面、古登堡面知识体系第二十八页,共36页。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概念和作用生物圈概念和特点地壳、地幔、地上图为一幅自然景观图,图中体现出哪些地球圈层?你能找出代表它们的主要地物吗?你能说出这些圈层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吗?课堂练习第二十九页,共36页。上图为一幅自然景观图,图中体现出哪些地球圈层?你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B大气圈A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第三十页,共36页。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例1: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下图,完成1-2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橫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答案】1.B2.A【解析】1.“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所以本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80-400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故B正确。故选B。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三十一页,共36页。例1: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4.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 B.岩石圈上部 C.地壳下部 D.软流层第三十二页,共36页。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第三十二页,共36页。5.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内部圈层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组成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其中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圈层。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第三十三页,共36页。5.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地球是一个具有圈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3~5题。3.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③只能通过液体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4.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5.从地壳到地心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第三十四页,共36页。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3~5题。3.关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形成了pH小于5.请观察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DB.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内部圈层?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酸雨还可导致土壤酸化,致使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高山厚,平原薄(地形差异)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壳厚薄不一,洋壳一般为5-10千米;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大气圈指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酸雨还可导致土壤酸化,致使植物中毒甚至死亡。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1989年,井深12262米据图及所学有关地理原理,完成6~8题。6.b圈层的主体是A.河流B.湖泊C.冰川D.海洋7.a、b、c、d四圈层中不断转化和循环运动最明显的是A.DB.bC.aD.c8.岩石圈的下界在A.莫霍界面 B.古登堡界面C.软流层上界 D.下地幔上界第三十五页,共36页。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9.读右图,回答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____,A和B+C是________,D是________,C+D+E是______的一部分。(2)不连续界面:F为___________。(3)地震波在经过F时速度发生的变化是(4)A和B厚度不均的原因是地壳岩石圈软流层地幔莫霍界面地震波(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地壳的厚度不均,A是大陆地壳,B是大洋地壳,大洋地壳比大陆地壳薄第三十六页,共36页。9.读右图,回答问题。(1)地球内部圈层的名称:A和B是__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页,共36页。地球的圈层结构第一页,共36页。新课导入
在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旅行,甚至可以穿越地心。但就目前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人类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认识地球的内部结构呢?地球的内部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呢?第二页,共36页。新课导入在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长篇科幻小说《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钻井深度15250米方式一:人工钻井苏联卡拉井1970年,开钻1989年,井深12262米1991年,钻至12869米,至今保持世界最深纪录
第三页,共36页。我国“蓝鲸2号”
全球最先进超深水双钻塔半潜式钻井平台
最大人工震源车:给地球做”CT”方式二: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第四页,共36页。人工震源车:给地球做”CT”方式二:利用地震波(人工、天然)地球的内部圈层第五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第五页,共36页。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主要依靠地震波为划分依据。第六页,共36页。地球内部圈层划分依据:地震波地震波:地震发生时地震波横波(S)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震中地面人的感受——水平晃动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一致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震中地面人的感受——上下颠簸震源震源破坏较大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第七页,共36页。地震波横波(S)纵波(P)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垂直。质地震波的类型传播速度能够通过的物质形态共同点纵波(P波)横波(S波)快慢固、液、气固态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第八页,共36页。地震波纵波横波快慢固、液、气固态波速都随传播介质的改变而发生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在海洋上的航行者会有什么感觉呢?课堂思考陆地上的人首先感受到的是上下颠簸,然后是左右摇晃;而海洋上的人只能感受到上下颠簸。因为纵波传播速度快,可在固、液、气三态物质中传播,而横波只能在固态中传播。第九页,共36页。当发生地震时,陆地上的人们会有什么感觉?如果是地壳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第十页,共36页。地壳地球的内部圈层地核地幔第十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2900km
读图思考:(1)纵波、横波有几次明显的变化?在什么深度上有明显的变化?(2)地震波的波速突然发生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3)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分别在哪?第十一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莫霍界面33km古登堡界面2900km地球的内部圈层第十二页,共36页。地球的内部圈层第十二页,共36页。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大陆地壳:双层大洋地壳:单层莫霍界面上层:硅铝层下层:硅镁层地幔地壳■地壳的结构歌诀记忆地壳厚薄:大陆厚,大洋薄(海陆差异)高山厚,平原薄(地形差异)高处厚,低处薄(海拔差异)地壳地壳是地面以下,莫霍界面以上,由各种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
地壳厚度不一。大陆部分较厚,大洋部分较薄。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第十三页,共36页。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大陆地幔900KM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的圈层。它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约2900千米。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第十四页,共36页。地幔900KM地幔是地球内部介于地壳和地核之间岩石圈请观察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岩石圈=地壳+上地幔顶部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岩石圈不包括软流层第十五页,共36页。岩石圈请观察软流层的位置和岩石圈的范围地核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米。地核可分为外核和内核。
内核为固态,外核为液态。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很大。主要组成物质为铁和镍。第十六页,共36页。地核地核位于古登堡界面以下,厚度约3400千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壳:固态地壳厚薄不一,洋壳一般为5-10千米;陆壳平均厚度35千米,最后可达70千米(高大山脉)。占地球总体积的80%。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存在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并与地壳组合成岩石圈。科学家认为,外核液态物质的运动形成了地球的磁场。固体金属球,具有超强的压力。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第十七页,共36页。地幔:熔融状态外核:液态内核:固态地壳:固态地壳厚薄不一,洋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水圈第十八页,共36页。大气圈地球的外部圈层生物圈水圈第十八页,共36页。思考
1.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内部圈层?2.地球外部圈层主要有哪几层?各自的范围和特征是什么?
岩石圈大部分范围属于内部圈层的组成部分,与外部圈层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相互影响,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可见,岩石圈是介于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之间的一个圈层,具有过渡性。第十九页,共36页。思考1.你认为岩石圈是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还是内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指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主要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第二十页,共36页。大气圈的组成大气圈指环绕地球外部的气体圈层。主大气圈的作用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不仅避免了大多数流星体对地球的撞击,而且削弱了紫外线对地球生物的影响,从而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第二十一页,共36页。大气圈的作用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它不仅避水圈的组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主要由固态水、液态水、气态水组成的。海洋是水圈的主体。水是最活跃的自然环境要素之一。第二十二页,共36页。水圈的组成水圈是由地球表层各种水体组成的连续水体的分类海洋水
陆地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水体水圈的主体陆地淡水的主体生产生活用水主要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为主第二十三页,共36页。水体的分类海洋水地表水——河流、冰川、湖泊、沼泽水体水圈的主水圈的作用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使地球成为“蓝色星球”。通过水循环可以塑造地表形态,促进地表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等。第二十四页,共36页。水圈的作用地球表面覆盖着大量的液态水,使地球成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不独占任何空间,它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上部,厚约20KM。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第二十五页,共36页。生物圈的组成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形成了pH小于5.6的酸性降水。属于一种大气污染。酸雨对水环境的破坏具体表现为水体酸化,水体酸化引起鱼类死亡、正常的生态平衡严重失调等问题;酸雨具有腐蚀性,导致岩石变得松散和脆弱;酸雨还可导致土壤酸化,致使植物中毒甚至死亡。酸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上面这段话中涉及到哪几个地球的圈层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第二十六页,共36页。酸雨:雨、雪等在形成和降落过程中,吸收并溶解了空气中的SO2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地球的自然环境第二十七页,共36页。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之间,相互联系、相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概念和作用生物圈概念和特点地壳、地幔、地核水圈概念和作用外部圈层结构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依据:地震波不连续面:莫霍面、古登堡面知识体系第二十八页,共36页。地球的圈层结构大气圈概念和作用生物圈概念和特点地壳、地幔、地上图为一幅自然景观图,图中体现出哪些地球圈层?你能找出代表它们的主要地物吗?你能说出这些圈层的作用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吗?课堂练习第二十九页,共36页。上图为一幅自然景观图,图中体现出哪些地球圈层?你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
B大气圈A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第三十页,共36页。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的示意图分析A、B、C分别代表什么圈层?例1: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下图为震中所在区域图,●为震中。读下图,完成1-2题。1.本次地震的震源位于A.地壳 B.上地幔 C.下地幔 D.软流层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波速变化是A.纵波、橫波波速均变小 B.纵波波速变大、横波波速变小C.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大 D.纵波波速变小、横波波速变大【答案】1.B2.A【解析】1.“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因为海洋的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为6千米,所以本题地震的震源不在地壳,而是在地壳以下。软流层的深度大约为80-400千米,可见震源在软流层以上,地壳以下的上地幔,故B正确。故选B。2.本次地震发生时,地震波自下而上传播,所以在传播过程中经过莫霍面时纵波、横波波速均变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第三十一页,共36页。例1:北京时间2020年5月24日,希腊克里特岛附近海域发生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C.ABCD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速度减为04.地球上岩浆的发源地一般认为是在A.外地核 B.岩石圈上部 C.地壳下部 D.软流层第三十二页,共36页。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第三十二页,共36页。5.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壳是厚度最大的内部圈层B.生物圈属于地球的内部圈层C.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D.岩石圈由地壳和地幔组成地球是一个具有圈层结构的天体,其中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构成人类赖以生存的四大圈层。下图为某同学手绘的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第三十三页,共36页。5.图中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地球是一个具有圈下图是“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据图完成3~5题。3.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A.④能通过固体、液体,③只能通过液体B.④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4.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石家庄人民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市场营销综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合同之房屋独家代理合同
- 饲料添加剂购销合同
- 物流运输合同
- 商铺销售代理合同
- 门禁安装工程合同
- 合伙创业合作协议合同
- 场临时摊位租赁合同书
- 设备验收练习试题及答案
- 道路环境整治合同范本
- 消化道肿瘤防治知识讲座
- 头疗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 产科输血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 综合实践活动《我和水果交朋友》55
- 关羽单刀赴会
- 历史 小钱币大历史教学设计
- 2020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公共基础组-市级一等奖-(生态文明教育)实施报告
- 论王安忆小说《米尼》的女性悲剧
- 认识交通标志-课件
- 暂缓执行申请书
- 国际海事组织标准航海通信用语中英文对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