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章绪论、细胞学一、填空题1、HE染色是指对组织切片利用和两种染料进行染色,若使组织细胞内物质染成红色,则称该物质染色特性为嗜性,染成蓝色则为嗜性。2、扫描电镜术观察到的是,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到的是。3、细胞膜主要由、和3种分子构成。4、在光学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在电子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结构称为;后者又包括电子显微镜观察法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法。二、单项选择题1、PAS反应显示组织或细胞内的A、核酸B、脂类C、多糖D、蛋白水解酶2、一般光镜的分辨率是A、2.0nmB、0.2nmC、0.2umD、2.0um3、透射电镜最高分辨率是A、2.0nmB、0.2nmC、0.2umD、0.04umE、10nm4、关于细胞间质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包括基质和纤维B、血浆、淋巴液、组织液等体液不属于细胞间质C、不同组织的细胞间质成分是不同的D、细胞间质具有支持、联系、保护、营养细胞的作用E、参与构成细胞生存的微环境5、免疫组织化学术常用于检测组织、细胞中的A、肽类、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B、脂类;C、抗原;D、多糖6、下列哪种成分为细胞的内含物()。A、核糖体;B、糖原;C、溶酶体;D、微体;7、下列哪种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A、成纤维细胞;B、体细胞;C、生殖细胞;D、上皮细胞;8、下列哪种细胞只有细胞器,却没有细胞核()A、白细胞;B、血小板;C、红细胞;D、淋巴细胞9、细胞大小一般为()。A、1~4μm;B、4~100μm;C、1~4nm;D、4~100nm三、多项选择题1、细胞质包括()。A、细胞器;B、胶原纤维等3种纤维C、基质;D、染色质;E、内含物2、下列哪些结构为具膜细胞器。()A、核糖体;B、内质网;C、线粒体;D、溶酶体;E、高尔基复合体3、下列哪些结构构成了细胞质骨架。()A、高尔基复合体;B、微丝;C、微管;D、中间丝;E、内质网4、下列可能具有多个细胞核的细胞有()。A、心肌细胞;B、破骨细胞;C、肝细胞;D、骨骼肌细胞;E、足细胞5、下列哪些结构是一完整的细胞()。A、神经纤维;B、神经原纤维;C、肌纤维;D、肌原纤维;E、神经元四、判断题1、细胞器及内含物的数量和形态均随细胞的类型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发生变化。()2、机体中的细胞种类繁多,但总体来说分为含2N的体细胞和1N的生殖细胞。()3、机体内只有上皮细胞间才具有连接结构,其他细胞间无连接复合体存在。()五、名词解释1、H-E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2、组织3、生物膜(biomembrane):4、质膜:5、内膜系统:6、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六、问答题1、简述透射电镜技术的特点。第一章绪论、细胞学答案一、填空题1、苏木精,伊红,酸,碱2、物体表面的立体结构,细胞内较细微的结构3、磷脂分子,蛋白质,糖类。4、显微,超微,透射,扫描。二、单项选择题1、C;2、C;3、B;4、B;5、A;6、B;7、C;8、B;9、B;三、多项选择题1、ACE;2、BCDE;3、BCD;4、ABCD;5、CE;四、判断题1、√;2、√;3、×;五、名词解释1、H-E染色:①是用苏木精和伊红进行联合染色的方法,组织学、病理学最常用的染色方法。②H代表苏木精(hematoxylin),为兰色碱性染料,能将酸性物质染为紫兰色。③E代表伊红(eosin),为红色酸性染料,能将碱性物质染为红色。2、组织:由来源相同、结构和机能相似的细胞群和细胞间质共同组成的结构,是构成机体各种器官的基本成分。一般可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这四大基本组织。3、生物膜(biomembrane):是细胞膜、细胞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的统称,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和组成-电镜下可见的由内、外深暗,中间层明亮的3层结构组成,即“两暗夹一明”,具有选择通透性。4、质膜:即细胞膜,是细胞表面一层连续而封闭的生物膜,维持着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同时能调节细胞的物质交换(如钠-钾泵载体蛋白)、代谢活动(如酶)、信息传递和细胞识别(如表面抗原或受体蛋白)等功能。5、内膜系统:各细胞器的膜与细胞核膜统称为内膜系统。6、细胞骨架(cytoskeleton):常指细胞质骨架,指细胞质中由微丝、微管、中间丝等网络组成的一种错综复杂、相互连接、高度有序的结构,作为细胞的支架,维持细胞的形态,并参与细胞的分裂、变形运动、鞭毛和纤毛的摆动等生命活动过程。六、问答题1、透射电镜技术的特点:①电子束代替可见光(电子束穿透力差)②磁透镜取代玻璃透镜(磁场为放大系统)③超薄切片(50~80nm)④重金属盐染色(醋酸铀、柠檬酸铅/硝酸铅)⑤分辨率:0.1~0.2nm(L.M:0.2um)第二章上皮组织一、填空题1、上皮细胞的极性是指,内皮是指,间皮是指。2、上皮细胞基底面的特化结构有、和。二、单项选择题1、变移上皮分布于()。A、子宫粘膜;B、肠管粘膜;C、膀胱粘膜;D、输精管粘膜;2、关于上皮组织下列哪种叙述正确()。A、细胞成分少,细胞间质成分多;B、细胞成分多,细胞间质成分少;C、细胞成分少,纤维成分多;D、细胞与细胞间质成分各占一半。3、内皮可分布于机体下列哪个部位()。A、脏器表面;B、体腔内表面;C、心腔内表面;D、胃肠道内表面4、间皮可分布于机体下列哪个部位()。A、脉管内表面;B、体腔内表面;C、心腔内表面;D、胃肠道内表面5、下列哪个部位是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A、阴道粘膜;B、口腔粘膜;C、肛门粘膜;D、皮肤6、下列哪种上皮细胞一般具有明显的突起结构。()A、内皮;B、间皮;C、单层立方上皮;D、单层柱状上皮7、关于单层扁平上皮描述错误的是A、细胞多,间质少,排列紧密B、细胞边界平整,无细胞间连接C、核位于细胞中央D、细胞扁薄,利于物质交换E、形成光滑面,阻力小8、人体中最耐摩擦的上皮是A、复层扁平上皮B、变移上皮C、单层柱状上皮D、单层立方上皮9.被覆上皮的分类依据是:A.上皮的厚度B.上皮的功能C.组成细胞的形态及排列层次D.上皮的分布部位10.哪一项不是变移上皮的特点?A.分布于大部分泌尿管道的腔面B.属于复层立方上皮C.上皮形态常随所在器官的功能状态而变化D.上皮各处厚薄不一,因其与结缔组织的连接面常起伏不平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外分泌腺的有()。A、肾上腺;B、肝脏;C、杯状细胞;D、甲状腺;E、十二指肠腺2、下列哪些部位分布有单层立方上皮()。A、肾小管管壁;B、肺泡壁;C、肾小囊内层;D、甲状腺腺泡壁;E、子宫粘膜上皮3、下述结构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的有()。A、肾小管细段管壁;B、肺泡壁;C、甲状腺腺泡壁;D、肾小囊外层;E、子宫粘膜上皮4、下述结构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的有()。A、子宫粘膜;B、呼吸道粘膜;C、胃粘膜;D、肠道粘膜;E、膀胱粘膜5、构成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为()。A、上皮组织;B、淋巴组织;C、神经组织;D、肌肉组织;E、结缔组织。6、下列哪些结构属于特殊上皮()。A、视网膜;B、嗅上皮;C、味蕾;D、黄体;E、生殖上皮四、判断题1、乳腺分泌部细胞的形态和结构随乳腺的生理状况而变化,所以该细胞属于变移上皮。()2、上皮组织中细胞比细胞间质成分多,而结缔组织中细胞间质比细胞成分多。()3、外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其产生的分泌物渗透进入腺细胞间毛细血管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细胞)去发挥作用。()4、变移上皮主要分布于皮肤的表层及口腔、食管、肛门和阴道,具有耐摩擦和保护功能。()5、单层立方上皮见于血管内膜。()6、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其产生的分泌物渗透进入腺细胞间毛细血管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细胞)去发挥作用。()7、腺上皮是以分泌为主要功能的上皮。()8、构成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为上皮组织、淋巴组织、网状组织和肌肉组织。()9、腺体内只有腺上皮,却无其他组织成分。()五、名词解释1、内分泌腺:2、外分泌腺:3、连接复合体:4、内皮:5、间皮:6、微绒毛(microvilli):六、问答题1、试述上皮细胞的特化结构及其意义。第二章上皮组织答案一、填空题1、细胞两端按结构和功能的差别分游离面和基底面2个面,分布于心脏、血管等脉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体腔及某些脏器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2、基膜,质膜内褶,半桥粒。二、单选题1、C;2、B;3、C;4、B;5、D;6、D;7、B;8、A;9、C;10、D;三、多选题1、BCE;2、AD;3、ABD;4、ACD;5、ACDE;6、ABCE四、判断题1、×;2、√;3、×;4、×;5、×;6、√;7、√;8、×;9、×五、名词解释1、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和形成过程中,腺体与表面上皮脱离,即不形成导管,腺体内细胞呈团索状,腺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腺体分泌物(也称为激素)通过渗透进入血液或淋巴并运送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发挥作用,称此为内分泌腺,也称为无管腺。2、外分泌腺:上皮细胞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和形成过程中,腺体未与表面脱离而形成导管,腺体产生的分泌物可经导管排送到器官腔面或体表面,称此种腺体为外分泌腺,也称有管腺。3、连接复合体: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缝隙连接四种细胞连接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则称为连接复合体。4、内皮:指分布于血管、心脏及淋巴管等脉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结构薄而表面光滑,可以减少管内液体物质流动时的阻力及有利于脉管内外物质的交换。5、间皮:指分布于体腔及某些脏器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其表面光滑,可以减少脏器运动时的相互摩擦,起保护脏器的作用。6、微绒毛(microvilli):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主要分布于小肠纹状缘、肾小管刷状缘,其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六、问答题1、上皮细胞的游离面:(1)细胞衣,由构成细胞膜的糖蛋白和糖酯的糖链部分和吸附于膜表面的蛋白多糖构成,功能:粘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及识别;(2)微绒毛:上皮细胞游离面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吸收;(3)纤毛:是指细胞游离面伸出的细长突起,具有一定方向节律性摆动的能力,可以将细胞表面的异物向一定方向排出。2、上皮细胞的侧面有紧密连接、中间连接、桥粒和缝隙连接,这些侧面结构使相邻细胞间相互连接成一有机整体,保护了上皮深层组织不受外界侵害及上皮深层液体成分不会流失,并保证了上皮组织的完整性。3、基底面有基膜、质膜内褶和半桥粒,这些结构使上皮细胞与深层组织紧密连接成一有机整体,同时保证了上皮细胞的营养供应。第三章结缔组织一、填空题1、软骨分为、和3种。骨的发生包括和2种方式,两者基本过程相似。2、网状组织的细胞成分是,纤维成分是,细胞间质的基质成分是。3、血液中1-2叶核的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称为,表示,4-5叶核的嗜中性粒白细胞增多称为,表示。4、嗜酸性粒细胞在状态下,可在外周血中数量增加。嗜碱性粒细胞和细胞的功能相似,参与机体的反应。5、骨组织的细胞成分包括、、和。6、哈(弗)氏系统营养通路:、、、,最后运送到骨细胞。二、单项选择题1、血液约占体重的()。A、5%;B、7%;C、10%;D、12%2、、血液属于下列哪种组织。()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神经组织;D、肌肉组织3、蜂窝织炎是指下列哪种组织被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广泛性炎症。()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疏松结缔组织;D、致密结缔组织4、肌腱属于下列何种组织()。A、软骨组织;B、疏松结缔组织;C、规则致密结缔组织;D、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5、透明软骨可见于()。会厌;B、耻骨联合;C、耳朵;D、关节软骨6、下列不属于结缔组织的有()。A、骨;B、脑;C、脂肪;D、肌腱7、结缔组织中的纤维由下列哪些细胞产生。()A、间充质细胞;B、纤维细胞;C、成纤维细胞;D、组织细胞8、分布在真皮的组织()。A、是致密结缔组织;B、是不规则致密结缔组织;C、是规则致密结缔组织;D、以弹性纤维为主的组织9、疏松结缔组织中浆细胞来源于()。A、间充质细胞;B、纤维细胞;C、成纤维细胞;D、B淋巴细胞;10、透明软骨组织在HE染色切片中难分辨纤维的主要原因是()。A、纤维平行排列;B、纤维少;C、纤维与基质的折光率相同;D、纤维短小11、骨组织坚硬的原因是()。A、骨细胞不断分泌骨质;B、胶原纤维粗大且平行排列C、骨组织含大量的骨盐;D、骨组织呈板层状12、相邻骨细胞突起之间有()。A、紧密连接;B、中间连接;C、缝隙连接;D、桥粒连接13、关于成骨细胞哪项是错误的。()A、细胞矮柱状或椭圆形;B、分布于骨组织表面;C、高尔基符合体发达;D、胞质嗜酸性14、破骨细胞的主要特点是()A、呈梭形,细胞质弱嗜碱性;B、不断分裂成多核细胞C、降钙素能增强其活动;D、溶解和吸收骨质15、红细胞能携带O2主要是因为()。A、内含丰富的血红蛋白;B、膜为半透膜,允许O2通过C、膜上有相应的受体;D、通过糖酵解产生ATP16、关于白细胞的描述错误的是()。A、比红细胞大;B、胞核圆形,染色质团块状C、可做变形运动,具有吞噬功能;D、核可分为1至5叶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结缔组织的有()。A、骨;B、血液;C、脂肪;D、肌腱;E、味蕾2、疏松结缔组织中具有下列哪些细胞。()A、脂肪细胞;B、成纤维细胞;C、浆细胞;D、间充质细胞;E、肥大细胞3、下列哪些细胞质中的颗粒释放物可引起过敏反应。()A、浆细胞;B、嗜酸性粒白细胞;C、嗜碱性粒白细胞;D、肥大细胞;E、嗜中性粒白细胞4、骨密质常分布于下列哪些部位。()A、长骨表面;B、长骨两端;C、短骨表面;D、扁骨表面;E、扁骨内部四、判断题1、疏松结缔组织中浆细胞来源于T淋巴细胞。()2、疏松结缔组织中组织细胞来源于血液中单核细胞。()3、骨内膜与骨组织间的间隙中所含的细胞同骨外膜与骨组织间的间隙中所含的细胞,即均含有骨祖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4、软骨组织中只有半固态基质,却没有纤维。()5、浆细胞的核呈车轮状,核旁有浅染区。()6、骨松质常与骨髓腔相通。()五、名词解释1、哈弗斯系统(骨单位):2、网织红细胞:3、同源细胞群:4、软骨囊:5、组织液:6、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六、问答题1、简述长骨骨干的组织结构。2、简述骨发生基本过程。第三章结缔组织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透明软骨、弹性软骨、纤维软骨、骨膜内成骨、软骨内成骨。2、网状细胞、网桩纤维、淋巴液。3、核左移;细菌感染后转好,机体抵抗力旺盛,预后良好;核右移;衰老,造血功能障碍,预后不良。4、过敏及寄生虫感染、肥大细胞、过敏反应。5、骨祖细胞、骨细胞、破骨细胞、成骨细胞。6、福尔克曼穿通管、哈氏中央管、骨小管、骨陷窝二、单选题:1、B;2、B;3、C;4、C;5、D;6、B;7、C;8、B;9、D;10、C;11、C;12、C;13、D;14、D;15、A;16、B;三、多选题:1、ABCD;2、ABCDE;3、CD;4、ACD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哈弗斯系统(骨单位):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指以一个中央管(哈氏管)为轴心作同心圆平行排列的数层骨板结构;2、网织红细胞:新生红细胞从骨髓释放入血后,细胞内残留的部分核糖体经煌焦油蓝染成细网状或者颗粒状,称之为网织红细胞,成人约占RBC的0.5~1.5%,其在血液中的比例反映骨髓的造血能力,入血1~3天成熟。3、同源细胞群:由一个软骨细胞分裂而来的2-8个软骨细胞,同时存在于一个软骨陷窝中,这些细胞称为同源细胞群。4、软骨囊:软骨C周围的基质成分浓缩,并呈强嗜碱性,形似囊状,此区域称为软骨囊。5、组织液①来源:是结缔组织中毛细血管动脉端渗透出来的液体;②去向:由毛细血管静脉端和毛细淋巴管回流;③功能:参与组织细胞的营养及代谢物质交换;④异常:a.来源增多或回流受阻—组织水肿;b.来源减少—组织脱水。6、造血干细胞(hemopoieticstemcell):又称多能干细胞,可生成各种血细胞;源于人胚第3周初的卵黄囊的血岛,在3-6月岭胚时,该细胞定居迁移于肝、脾,而在出生后定居红骨髓。造血干细胞的特性:①很强增殖潜能,一定条件下可大量增殖;②多向分化能力,能分化成不同的祖细胞;③自我复制能力,可终身保持恒定的数量。六、问答题1、简述长骨骨干的组织结构。答:主要由密质骨构成,骨干从外到内由下列结构排列而成:(1)外环骨板:由10-40层骨板规则、整齐的环绕骨干外表面排列,其最外层与骨外膜紧密相贴。(2)哈弗斯系统:介于内、外环骨板之间。是骨干中主要的骨板结构,每个哈弗斯系统又称为一个骨单位,是以一个中央管(哈氏管)为轴心作同心圆平行排列的数层骨板结构(3)间骨板:在哈氏系统之间不规则排列,是哈氏系统生长发育中的残余骨板,内无哈氏管。(4)内环骨板:在骨干最内层,与骨内膜相连,结构与外环骨板相同。2、简述骨发生基本过程。答:骨发生的方式包括2种,即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两者的基本过程相同,包括胚胎期由间充质细胞分化成骨祖细胞,后者再分化成成骨细胞,由成骨细胞分泌含胶原纤维和基质的类骨质,成骨细胞本身包埋其中后转变成骨细胞,而类骨质经钙化后形成骨。第四章肌肉组织一、填空题1、骨骼肌细胞的收缩由向内平行滑动完成,收缩时构成肌原纤维的带未变化,但带和带变窄。闰盘是指。2、肌浆就是,肌浆网是指,肌膜是指,肌纤维是指,肌原纤维是指。3、肌外膜是指。肌束膜是指。肌内膜是指。肌膜是指。二、单选题1、下列属于随意肌的有()。A、横纹肌B、平滑肌C、心肌D、骨骼肌2、下列关于肌肉组织的叙述哪项正确。()A、由胚胎期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多,细胞间质成分少。B、由胚胎期外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多,细胞间质成分少。C、由胚胎期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少,细胞间质成分多。D、由胚胎期中胚层分化而来,主要分布于能产生运动的器官内,细胞少,细胞间质成分多。3、下列关于肌节的叙述哪项正确。()A、指位于2条M线之间的肌原纤维段B、指位于2条Z线之间的肌原纤维段C、指位于2条H带之间的肌原纤维段D、指位于2条A带之间的肌原纤维段4、细肌丝向粗肌丝内作“刀入鞘”式的平行滑动结果引起下列何种变化。()A、A带未变,仅H盘和I带变窄;B、H盘未变,仅A带和I带变窄C、I带未变,仅H盘和A带变窄;D、A带、H盘和I带均变窄 5、骨骼肌纤维的横小管由:A.滑面内质网形成;B.粗面内质网形成C.肌膜向肌纤维内凹陷形成;D.肌浆网形成6、肌节是由:A.1/2I带+A带+1/2I带组成;B.A带+I带组成C.A带+A带组成;D.1/2I带组成7、三联体是指()。A、横小管和一侧的终池和纵小管;B、纵小管和两侧的终池;C、终池和两侧的横小管;D、横小管和两侧的终池三、多选题1、下列属于不随意肌的有()。A、横纹肌;B、平滑肌;C、心肌;D、骨骼肌;E、无纹肌2、下列哪些叙述是正确的。()A、粗肌丝位于肌节中央;B、细肌丝位于肌节中央;C、A带位于肌节中央;D、I带位于肌节中央;E、H带位于肌节中央四、判断题1、骨骼肌细胞中终池与T小管组成二联管,而心肌中两者构成三联管。()2、平滑肌横断面一般可见到细胞核,但骨骼肌横断面的细胞核可见可不见。()3、骨骼肌细胞中明、暗交替的横纹比心肌的要明显。()4、平滑肌纤维中因无粗、细肌丝之分,所以无可见的横纹。()5、心肌纤维的横小管位于肌原纤维明带与暗带交界处的同一水平面,而骨骼肌的横小管位于肌原纤维Z线处的同一水平面。()6、肌纤维就是指肌细胞中呈纤维状的细胞器。()五、名词解释1、肌原纤维:2、肌节:六、问答题1、简述骨骼肌收缩机制。第四章肌肉组织答案一、填空题1、细肌丝,粗肌丝,暗带,明带,H带,相邻心肌细胞间深染的线状或阶梯状结构。2、肌细胞的细胞质;肌细胞的滑面内质网;肌细胞膜;肌细胞;是细胞内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两种蛋白质构成的肌微丝,与肌纤维纵轴平行成束排列,是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3、每块肌肉表面的结缔组织膜,每束肌纤维表面的结缔组织膜,每条肌纤维表面的结缔组织膜,每个肌细胞的细胞膜。二、单选题1、D;2、A;3、B;4、A;5、C;6、A;7、D三、多选题1、BCE;2、ACE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肌原纤维:是细胞内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两种蛋白质构成的肌微丝,与肌纤维纵轴平行成束排列,是肌肉收缩的物质基础。2、肌节:两条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为1个肌节,组成为1/2I带+A带+½I带,由肌节递节重复形成肌原纤维,因此肌节是骨骼肌纤维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六、问答题1、简述骨骼肌收缩机制。答:肌细胞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沿T小管传至终池,引起终池膜对Ca离子通透性发生改变,使终池内Ca离子向肌浆中扩散而触发细肌丝中肌钙蛋白的结构发生改变,从而触发细肌丝向粗肌丝内作“刀入鞘”式的平行滑动,最后引起肌原纤维、乃至整条肌纤维的收缩;收缩时,A带未变,仅H盘和I带变窄。第五章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一、填空题1、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和。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和。2、神经组织是由和组成。3、在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部位由、和构成,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为。4、反射弧一般由个以上神经元组成,构成反射弧的5个组成部分包括,,,和。二、单选题1、不参与组成血-脑屏障的结构是()。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内皮外基膜;C、星形胶质细胞的突起(脚板);D、足细胞及其突起2、形成中枢神经系统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的胶质细胞是()。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施万细胞3、形成周围神经纤维髓鞘的神经胶质细胞是()A、卫星细胞;B、小胶质细胞;C、室管膜细胞;D、神经膜细胞4、神经系统中的巨噬细胞是()。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室管膜胶质细胞三、多选题1、神经细胞的细胞质中所含的特殊细胞器有()。A、线粒体;B、内质网;C、溶酶体;D、高尔基复合体;E、微丝和微管2、下列属于外周神经系统神经胶质细胞的有()。A、星形胶质细胞;B、小胶质细胞;C、少突胶质细胞;D、卫星细胞;E、施万细胞3、组成血-脑屏障的结构包括()。A、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内皮外基膜;C、内皮外胶质细胞及其突起;D、支持细胞;E、足细胞及其突起4、下列哪些结构属于感觉神经末梢。()A、触觉小体;B、环层小体;C、肌梭;D、运动终板;E、游离神经末梢四、判断题1、神经细胞的胞体仅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而周围神经系统中只有神经细胞的突起,却无神经细胞的胞体存在。()2、小脑中体积最大的神经细胞是蒲肯野细胞。()3、大脑中神经细胞分层不如小脑中神经细胞分层明显。()4、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一样具有突起,这些突起同样具有传导神经冲动的功能。()5、感觉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6、神经细胞一般具有突起,其中树突起传出神经冲动的作用,而轴突起传入冲动的作用。()五、名词解释1、雪旺氏细胞(或施万细胞):2、卫星细胞:3、神经原纤维:4、血-脑屏障:5、尼氏体:6、化学性突触:7、神经纤维:第五章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神经膜细胞,卫星细胞;2、神经细胞,神经胶质细胞;3、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突触前成分向突触后成分方向传导。4、两,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二、单选题1、D;2、C;3、D;4、B;三、多选题1、BE;2、DE;3、ABC;4、ABCE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雪旺氏细胞(或施万细胞):指包裹在神经纤维外围的薄膜状神经胶质细胞,可形成髓鞘,与轴突共同形成神经纤维,功能是参与周围神经系统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的形成,也可分泌神经营养因子。2、卫星细胞:是脊神经节中神经元胞体周围的一圈扁平或立方形神经胶质细胞,是PNS神经胶质C之一,对神经节中神经元起支持、营养和保护作用。3、神经原纤维:是NC胞质中的微丝和微管,其在神经浆(即胞质)中聚集成束,呈黑色细丝状交织成网并伸向胞突内,起支持细胞和参与物质运输作用。4、血-脑屏障:中枢神经系统中毛细血管及血管外胶质细胞可阻挡血液中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脑内,这种保护性屏障叫血-脑屏障,结构包括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外基膜、内皮外胶质细胞及其突起。5、尼氏体:是胞质中呈块状或颗粒状的粗面内质网及游离核糖体,主要分布于胞体内和树突及其基部胞质内,轴突及其基部则没有,功能是合成蛋白质如神经递质、神经调质和激素。6、化学性突触:以释放化学性物质为传递媒介的突触,其组成包括三部分,即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其功能是单向传递神经冲动。7、神经纤维是N元长的突起远端(称轴索)与包裹在其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共同构成的索状结构,据N胶质细胞是否产生髓鞘包裹于轴索外围将NF分为有髓和无髓两种,其功能是传送神经冲动。组织各论第六章皮肤、眼和耳一、填空题1、皮肤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由和构成。2、位于皮肤表皮下方的真皮分为层和层。3、器官一般可分为、和。二、单项选择题1、厚皮肤由浅至深可分为()。A、角质层、透明层、棘层、颗粒层、基底层B、基底层、透明层、棘层、颗粒层、角质层C、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D、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2、与厚皮相比,薄皮少了哪层。()A、透明层;B、颗粒层;C、角质层;D、棘层3、关于梅克尔细胞描述错误的是()。A、属非角质细胞;B、数量较多;C、散在分布于基底细胞之间;D、有感觉功能4、汗腺属于()。A、单泡状腺;B、复泡状腺;C、单管泡状腺;D、单曲管状腺5、关于毛乳头描述错误的是()。A、毛囊基部突入毛球的结构;B、属上皮组织的根鞘部分C、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D、血管和神经末梢丰富6、巩膜静脉窦位于()。睫状体;B、巩膜;C、角膜与巩膜交界处;D、虹膜7、听觉感受器是下列哪种结构()。A、骨迷路;B、螺旋器;C、椭圆囊斑;D、球囊斑三、多项选择题1、皮肤的功能包括()。A、保护深层组织;B、排出某些代谢废物;C、感觉;D、调节体温;E、防止水分蒸发2、下列哪些结构属于由皮肤演变而来的皮肤衍生物。()A、体毛;B、指(趾)甲;C、汗腺;D、皮脂腺;E、乳房3、下列结构哪些属于膜性器官。()A、皮肤;B、子宫;C、胸膜;D、膀胱;E、腹膜四、判断题1、皮肤厚薄一般根据人的年龄、性别、环境及机体不同部位而存在差别。()2、皮脂腺一般比汗腺分布较浅。()3、皮肤有毛部位的汗腺比无毛部位分布更丰富。()五、名词解释1、真皮乳头2、毛乳头3、器官4、系统第六章皮肤、眼和耳答案一、填空题1、表皮,真皮2、乳头层,网织层3、实质性器官,中空性器官,膜性器官二、单项选择题1、C;2、A;3、B;4、D;5、B;6、C;7、B三、多项选择题1、ABCDE;2、ABCDE;3、ACE四、判断题1、√;2、√;3、×五、名词解释1、真皮乳头:指紧靠表皮的真皮内薄层疏松结缔组织向表皮突出形成的乳头状结构;2、毛乳头:指结缔组织突入毛球基部的结构,其中含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毛的生长起诱导和营养作用。3、器官:由几种不同组织按一定的比例、数量及方式组合成的执行特定功能的独立结构;4、系统:由共同完成一系列关系密切的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所构成的体系;第七章循环系统一、填空题1、毛细血管分为三类,即,和;一般来说,毛细血管管壁由、和组成。2、动、静脉血管管壁由、和组成。3、心脏壁由、和组成。4、微循环是组织器官内血液与细胞或组织液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由、、、、和组成3条血液通路。5、微循环的3条通路即、和,它们分别在组织处于、和状态时是主要流通途径。6、中动脉的中膜主要由构成,大动脉的中膜主要由构成。二、单项选择题1、血管壁的一般结构可分为()A、内皮、中膜、外膜;B、内膜、中膜、外膜C、内弹性膜、中膜、外膜;D、内皮、内弹性膜、外膜2、以下称弹性动脉的是A、大动脉;B、中动脉C、小动脉;D、微动脉3、动脉中膜中不含A、成纤维细胞;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平滑肌纤维4、中动脉中膜中的主要成分是A、神经纤维;B、胶原纤维C、弹性纤维;D、平滑肌纤维5、有关心脏传导系统的描述错误的是A、是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B、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束支C、均位于心内膜下层;D、功能是协调心房、心室按一定节律收缩三、多项选择题1、中型动脉与中型静脉相比()。A、内、中、外3层在动脉更明显;B、静脉中内外弹性膜不明显;C、动脉的中膜更厚;D、静脉的外膜中无自养血管;E、静脉的外膜更厚2、三种毛细血管管壁结构相比()。A、连续毛细血管中的内皮间无孔或无间隙;B、血窦中无基膜或基膜不完整;C、连续毛细血管的基膜外一般有周细胞;D、血窦能容纳更多的血液、通透性更强;E、血窦的基膜外一般有周细胞四、判断题1、心脏壁的心肌膜是由2层走向不同的心肌纤维交错排列而成。()2、心房结构与心室相比,心房无心肌膜,只有心内膜和心外膜。()3、心瓣膜中也含有内皮细胞。()4、心脏内膜中内皮细胞与血管内膜中内皮细胞是相延续的。()五、名词解释1、血窦2、蒲肯野纤维六、问答题1、中动脉的管壁结构与功能2、简述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结构异同点。第七章循环系统答案一、填空题1、内皮、基膜、周细胞2、内膜、中膜、外膜3、心内膜、心肌膜、心外膜4、微动脉、毛细血管前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真毛细血管、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微静脉5、直捷通路,动静脉吻合,真毛细血管,静息状态,应急状态,功能活跃状态6、平滑肌,弹性膜二、单项选择题1、B;2、A;3、A;4、D;5、C三、多项选择题1、ABCE;2、ABCD四、判断题1、×;2、×;3、√;4、√五、名词解释:1、血窦:也称窦状隙或不连续毛细血管,是一管腔扩大的毛细血管,管壁内皮及基膜均不完整,偶见周细胞,因管腔大而不规则,能容纳较多的血液,血流缓慢,有利于血液的储存和物质交换。分布于肝、脾、骨髓及内分泌腺。2、蒲肯野纤维:指分布于心内膜下层中一种特殊的心肌细胞,比心肌纤维粗,染色比心肌纤维浅,具有将冲动传导给心肌纤维的功能。六、问答题1、中动脉又名肌性动脉,分三层:(1)内膜:薄内皮:单扁上皮内皮下层:很薄的一层疏松结缔组织层。内弹性膜:明显,波浪状,粉红色。(2)中膜:厚,10-40层环平滑肌构成。(3)外膜主要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外弹性膜较明显,有较小的营养血管。功能:调节器官的血流量。2、与毛细血管相比,毛细淋巴管管壁也是由1层内皮细胞围成,不同点有3:1)毛细淋巴管管壁外无周细胞,且基膜不连续,使其通透性较大;2)起始于盲端;3)管腔内无红细胞,只有含白细胞的淋巴。第八章免疫系统一、填空题1、淋巴结的淋巴通路为、、、,最后由流出淋巴结。2、免疫系统由、和构成。3、免疫细胞包括、和三大类。4、T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而B淋巴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5、淋巴结的髓索是指,髓窦是指。二、单项选择题1、脾的白髓包括动脉周围淋巴鞘和()。A、脾小体;B、脾血窦;C、脾索;D、边缘区2、下列无淋巴小结的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B、胸腺;C、脾脏;D、扁桃体3、扁桃体的粘膜上皮是()。A、单层扁平上皮;B、单层柱状上皮;C、复层扁平上皮;D、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4、胸腺细胞是指()。A、胸腺上皮细胞;B、网架状胸腺上皮细胞网眼中的淋巴细胞;C、胸腺小体中的细胞;D、血管周隙中的巨噬细胞5、胸腺内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通道在下列哪个部位。()A、皮质;B、髓质;C、胸腺小体;D、皮质与髓质交界处6、不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有()。A、肺中尘细胞;B、肝中库普弗细胞;C、神经组织中小胶质细胞;D、血液中白细胞;三、多项选择题1、属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有()。A、肺中尘细胞;B、肝中库普弗细胞;C、神经组织中小胶质细胞;D、血液中白细胞;E、疏松结缔组织中组织细胞2、关于淋巴细胞再循环,下列哪些叙述正确。()A、指在淋巴与血液间进行淋巴细胞的交换与循环;B、其通道是毛细血管后微静脉;C、是淋巴细胞在各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间通过血液进行周而复始的循环;D、进入淋巴结的通道在深层皮质中(副皮质区);E、进入脾脏的通道在边缘区。3、下列哪些属于外周淋巴器官。()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脏;E、扁桃体4、关于胸腺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A、胸腺小叶间完全分离;B、每个胸腺小叶的髓质在中央,皮质完全包围髓质;C、胸腺小体在髓质中;D、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通道在皮质中;E、淋巴细胞再循环的通道在髓质中。四、判断题1、胸腺与其他淋巴器官相比,其主要的组织结构特点是构成胸腺的皮质中具有淋巴小洁。()2、淋巴组织是指含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免疫细胞的网状组织。()3、无生发中心的初级淋巴小结受到抗原刺激后转变成为含生发中心的次级淋巴小结。()4、胸腺细胞就是指构成胸腺支架的星形、多突起网状胸腺上皮细胞。()5、脾小体就是脾脏白髓中的淋巴小体。()6、脾脏红髓染成红色是因为该区域中分布有大量毛细血管,且淋巴组织构成的髓索中含大量血细胞。()五、名词解释1、血-胸腺屏障:2、淋巴细胞再循环:3、胸腺小体:六、问答题1、简述脾脏的组织结构。第八章免疫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输入淋巴管、被膜下窦、小梁周窦、髓窦、输出淋巴管2、淋巴器官、淋巴组织、淋巴细胞3、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抗原提呈细胞4、细胞,体液5、淋巴结髓质中排列成索网状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巨噬细胞,髓索之间管腔不规则的毛细淋巴管。二、单项选择题1、A;2、B;3、C;4、B;5、D;6、D三、多项选择题1、ABCE;2、ABCDE;3、CDE;4、ABDE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血-胸腺屏障:在胸腺皮质中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能阻止血液中大分子抗原物质进入胸腺内以保证胸腺细胞的正常发育,这种屏障结构叫血-胸腺屏障,由血管内皮细胞、内皮外基膜、皮质内胸腺上皮细胞(即上皮性网状细胞)、上皮细胞内基膜、两层基膜间血管周隙及其中的巨噬细胞所构成。2、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器官中的淋巴细胞流经淋巴管并汇入血液,输送到全身后再经毛细血管后微静脉进入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内,这种淋巴细胞在淋巴器官与淋巴组织间周而复始的循环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3、胸腺小体:胸腺髓质有的上皮细胞角质化或变性、破碎并被其他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包绕成一种能诱导培育出T淋巴细胞的特殊结构。六、问答题脾脏由表面的被膜和被膜所包裹的实质构成,其中1、被膜:为富含弹性纤维和平滑肌纤维的结缔组织膜,被膜伸入脾脏实质形成脾小梁,后者构成脾脏支架。2、实质(1)白髓(散在分布,相当于淋巴结皮质)a.脾小体(即脾内的淋巴小结)b.动脉周围淋巴鞘相当于淋巴结副皮质区(2)红髓(相当于淋巴结的髓质)a.脾索:相当于淋巴结的髓索,含血细胞b.脾窦:位置上相当于淋巴结髓窦,但本质为血窦,窦壁为:长杆状内皮,窦腔为:血液。(3)边缘区:白髓与红髓交界处的狭窄区域,是淋巴细胞再循环和血液进入脾脏的重要通道。第九章内分泌系统一、填空题1、甲减是指,甲亢是指。2、甲状腺的细胞合成甲状腺素,细胞合成降钙素,而细胞合成可以升高血钙浓度的。3、甲状腺滤泡由细胞围成,滤泡腔内充满。4、肾上腺皮质由外向内分三带,带分泌,带分泌,带分泌。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腺体分泌的激素不足会引起血钙浓度降低。()A、甲状旁腺;B、甲状腺;C、肾上腺;D、胰腺2、下列哪种腺体分泌的激素不足会引起侏儒症。()A、甲状旁腺;B、甲状腺;C、肾上腺;D、脑垂体3、促性腺激素FSH和LH主要由下列哪种腺体分泌的。()A、甲状旁腺;B、甲状腺;C、肾上腺;D、脑垂体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些腺体可以产生激素。()A、垂体;B、肝脏;C、甲状腺;D、胰腺腺泡;E、肾上腺2、关于甲状腺素的功能,下列哪些叙述正确。()A、促进新陈代谢,使机体的基础代谢增强;B、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C、促进骨骼的生长;D、分泌不足引起呆小症;E、分泌不足引起侏儒症3、下列哪些腺体分泌的激素不足可引起血钙浓度降低。()A、甲状旁腺;B、甲状腺;C、肾上腺;D、胰腺;E、脑垂体4、脑垂体嗜碱性细胞分泌的FSH的靶器官有()。A、卵巢;B、甲状腺;C、肾上腺;D、睾丸;E、丘脑四、判断题1、肾上腺皮质部从外到内分为束状带、球状带和网状带3个区域。()2、青春期前甲状腺素分泌不足会引起机体生长受阻,最终造成机体出现侏儒症。()3、甲状腺滤泡旁细胞产生的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血钙浓度,而甲状旁腺的主细胞产生的激素则可升高血钙浓度。()4、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分泌激素受垂体激素ACTH的调节,而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却不受ACTH的调节。()5、垂体嗜酸性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不足可引起机体出现侏儒症。()6、由垂体释放的激素均由构成垂体的细胞所分泌。()7、脑垂体神经部释放的激素并非其自身结构产生,而是由丘脑下部的神经细胞产生后释放并运送到垂体的。()8、内分泌腺又称无管腺,其产生的分泌物渗透进入腺细胞间毛细血管而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靶器官(或细胞)去发挥作用。()五、名词解释1、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2、内分泌腺:3、旁分泌:六、问答题1、论述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第九章内分泌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甲状腺功能降低引起的大脖子病,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造成机体基础代谢高于正常所需引起的以食欲增加、体重减少为主要特征的疾病。2、滤泡上皮细胞,滤泡旁细胞,甲状旁腺主细胞,甲状旁腺激素3、单层立方上皮,酸性胶体物4、球状带,盐皮质激素,束状带,糖皮质激素,网状带,雄激素、少量雌激素和糖皮质激素。二、单项选择题1、B;2、D;3、D三、多项选择题1、ACE;2、ABCD;3、BE;4、ADE四、判断题1、×;2、×;3、√;4、√;5、√;6、×;7、√;8、√五、名词解释1、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指大量分散存在于各系统中的单个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生理性调节体系,包括神经系统内具有分泌功能的神经元(如下丘脑室旁核与视上核的神经内分泌系统)和消化管及呼吸道中的内分泌细胞(APUD:摄取胺前体脱羧细胞),两者统称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2、内分泌腺:上皮细胞向深层结缔组织生长和形成过程中,腺体与表面上皮脱离,即不形成导管,腺体内细胞呈团索状,腺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腺体分泌物(也称为激素)通过渗透进入血液或淋巴并运送到机体各组织器官发挥作用,称此为内分泌腺,也称为无管腺。3、旁分泌:指有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可直接作用于邻近的细胞,不对其功能实施调控,称此分泌方式为旁分泌。六、问答题1、论述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答:神经系统与内分泌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均有不可分割的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1)神经垂体通过神经纤维与下丘脑直接发生联系,因此神经垂体是下丘脑的延伸部分,两者是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整体;(2)腺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无组织结构上的直接关系,只是通过血管-神经突触联系发生间接联系;血管指垂体门脉系统的初级毛细血管。垂体上动脉进入垂体后在漏斗处分支形成血窦-即初级毛细血管,后者再汇集成垂体门微静脉进入腺垂体,门静脉在腺垂体远侧部再次分支成为毛细血管网-即次级毛细血管,由初级毛细血管、门静脉和次级毛细血管共同构成垂体门脉系统,下丘脑的弓状核中神经细胞发出的NF末梢与漏斗处的初级毛细血管形成神经-内皮细胞突触联系,弓状核神经细胞释放的激素(包括促释放激素和释放抑制激素两类)则沿NF到达漏斗处并经突触联系释放进入初级毛细血管,而通过门脉系统的血液循环进入腺垂体内并对腺垂体激素的分泌活动进行调节,反之,腺垂体分泌的激素反馈调节下丘脑弓状核的分泌活动。下丘脑与垂体的这种密切关系称为丘脑下部-垂体系统。从此可以看出,神经细胞不仅与肌肉、腺体细胞发生突触联系而实现神经系统对机体的神经调节,而且还与血管内皮发生突触联系实现神经系统对内分泌系统的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第十章消化系统一、填空题1、消化管壁分四层,即,,和。2、小肠的三级放大结构,即,和3、肝门管区的结缔组织中有三种管道,即,,_。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何段消化管的粘膜下层中具有消化腺()。A、结肠;B、胃;C、十二指肠;D、回肠2、下列何段消化管粘膜固有层的消化腺中所含的杯状细胞最为丰富()。A、空肠;B、胃;C、十二指肠;D、结肠3、胃底腺主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盐酸和内因子;C、胃蛋白酶;D、溶菌酶4、关于肝门管区内的结构哪项错误?()A、小叶间动脉;B、小叶间静脉;C、小叶间胆管;D、小叶下静脉5、胆小管位于()。A、肝板间;B、肝细胞与血窦内皮间;C、肝板内肝细胞间;D、肝板与血窦间6、下列何种结构不是食道和气管共同具有()。A、粘膜;B、粘膜下层;C、管壁肌层;D、外膜层7、胃底腺壁细胞分泌()。A、胃蛋白酶原;B、盐酸和内因子;C、胃蛋白酶;D、溶菌酶8、胰岛中下列哪种细胞数量最多。()A、A细胞;B、B细胞;3、D细胞;4、PP细胞9、下列哪种腺体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A、胃底腺;B、唾液腺;C、胰腺;D、肝脏三、多项选择题1、食道和气管共同具有下列何种结构()。A、粘膜;B、粘膜下层;C、管壁肌层;D、外膜层;E、粘膜肌层2、胰岛由下列哪些细胞组成()。A、A细胞;B、B细胞;C、D细胞;D、腺泡细胞;E、PP细胞3、下列何段消化管的粘膜下层中具有消化腺()。A、食道;B、胃;C、十二指肠;D、回肠;E、空肠4、关于食道壁的结构下列哪些叙述错误。()A、粘膜上皮为角质化复层扁平上皮;B、食道腺存在于粘膜下层中;C、食道腺存在于固有层中;D、无粘膜肌层;E、食道上、中、下段的肌层分别为平滑肌、混合肌和骨骼肌。5、下列何段消化管粘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A、口腔;B、食道;C、胃;D、肠;E、肛门后端四、判断题1、消化管的管壁由四层构成,由内向外分别是肌层、黏膜、黏膜下层和外膜。()2、胰脏中胰岛产生的分泌物并不通过胰腺腺泡的导管向外输送。()3、阑尾无绒毛()4、十二指肠腺就是十二指肠粘膜层中的肠腺。()5、胃的管壁肌层由内斜、外纵2层平滑肌组成。()6、消化管内平滑肌除了分布于管壁肌层外,粘膜层中也有分布。()7、消化管两端的外膜一般是纤维膜。()五、名词解释1、浆膜:2、纤维膜:3、胰岛:4、胃底腺:5、壁内腺:六、问答题1、简述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5分)2、试述十二指肠肠壁组织结构。(10分)3、简述肝脏组织结构。(6分)4、试述胰腺组织结构及其各细胞的功能。第十章消化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外膜2、皱襞、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微绒毛3、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二、单项选择题1、C;2、D;3、A;4、D;5、C;6、C;7、B;8、B;9、D;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CE;3、AC;4、ACE;5、ABE四、判断题1×;2√;3√;4×;5×;6√;7√五、名词解释1、浆膜:指被覆于器官表面、由结缔组织纤维膜与纤维膜外面的间皮共同组成的外膜,如胃肠道大部分的外膜。2、纤维膜:指覆盖于器官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膜,如食管的外膜。3、胰岛:指散在于胰腺外分泌部间的内分泌细胞团,由4种细胞构成①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升高血糖;②B细胞:分泌胰岛素(insulin),降低血糖;③D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作用于A、B或PP细胞,抑制其分泌功能;④PP细胞:分泌胰多肽。4、胃底腺:指分布于胃底和胃体粘膜层中的分支管状腺,分颈、体、底三部;由五种细胞组成,即主细胞、壁细胞、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和未分化的干细胞。5、壁内腺:由消化管粘膜上皮细胞下陷至结缔组织中形成,且参与了消化管管壁结构的组成,称此种腺体为壁内腺,如肠腺、胃腺、食道腺等。六、问答题1、消化管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如下:除口腔和咽外,其他消化管各段管壁均由以下4层结构构成:(1)粘膜:又包括3层粘膜上皮:指消化管内表面的上皮组织,该层在消化管两端为具有保护深层结缔组织作用的复层扁平上皮,其他段为单层柱状上皮;固有层:为LCT,有血管、淋巴管、神经、淋巴组织和由粘膜上皮下陷形成的壁内腺(如胃、肠腺),常与粘膜上皮一起向肠腔突起形成绒毛(如小肠绒毛);粘膜肌层:薄层平滑肌;(2)粘膜下层:为一层LCT,内含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神经丛等,常与粘膜层一起向管腔突起形成皱襞(如食道、胃、小肠)。(3)(管壁)肌层:一般分为内环行、外纵行2层,除食道上段与肛门处有骨骼肌外、其他各段均为平滑肌;肌层间有神经丛。(4)外膜:除食管、十二指肠前段和大肠末段的外膜是纤维膜外,其他段均为浆膜。2、十二指肠肠壁组织结构:(1)粘膜:①上皮——三大特点:a单层柱状上皮,含吸收细胞(最多,高柱状);杯状细胞(从十二指肠→回肠逐渐增多);及少量内分泌细胞。b柱状上皮游离面有深色带状结构——纹状缘,E.M下为密集的微绒毛。c上皮和固有层一起向肠腔突起形成小肠绒毛②固有层:为结缔组织层,其中含小肠腺和淋巴组织;③粘膜肌:内环、外纵两薄层平滑肌。(2)粘膜下层:为较发达的疏松结缔组织层,常与粘膜层一起向管腔突起形成皱襞,十二指肠的粘膜下层内有十二指肠腺。(3)肌层: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4)外膜:部分十二指肠的外膜为纤维膜,其余为浆膜。3、肝脏组织结构分为两部分:是体内最大的消化腺,由表面被膜与实质肝实质包括肝小叶与肝门管区两大部分,以肝小叶为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1)肝小叶: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呈多棱柱体,由中央静脉、肝板、肝血窦、窦周隙、胆小管组成,但肝小叶间分界不清楚。①中央静脉:位于肝小叶长轴的中央;为小静脉;静脉管.壁上有肝血窦的开口,故管壁不完整。②肝板(索):由肝细胞组成的板状结构;围绕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排列;板上有分支,并互相吻合成网;板上有孔,使相邻肝血窦相通.③肝血窦:肝板之间,腔大不规则;内皮不连续,基膜不明显,内皮上有孔,孔上无隔膜;腔内为血液,含巨噬细胞。④窦周隙:位于肝血窦内皮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约0.4μm。由血浆、肝细胞微绒毛和贮脂细胞组成。⑤胆小管:相邻肝细胞的质膜局部凹陷而成的微细管道,周围相邻肝细胞膜之间有紧密连接。其特点:内有微绒毛,相邻胆小管吻合呈网,肝细胞合成的胆汁直接注入胆小管内。(2)肝门管区:相邻肝小叶间呈三角形或不规形的结缔组织区域。其间有三种管道的横断面,即小叶间静脉,为门静脉的分支;小叶间动脉,为肝动脉的分支;小叶间胆管,由胆小管汇聚而成,管壁由单立或单柱上皮围成。第十一章呼吸系统一、填空题1、肺的呼吸部包括___,___,___,___2、肺的导气部包括___,___,___。3、肺泡上皮细胞包括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气-血屏障的结构有()。A、肺泡表面液体层;B、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C、Ⅱ型肺泡上皮细胞;D、薄层结缔组织;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基膜2、管壁呈结节状膨大的结构()。A、呼吸性细支气管;B、肺泡管;C、肺泡囊;D、肺泡3、关于肺泡隔描述错误的是()A、相邻肺泡间的薄层结缔组织;B、与肺气体交换无直接关系;C、含丰富的弹性纤维和连续性毛细血管,少量的胶原纤维、网状纤维;D、含巨噬细胞、浆细胞、肥大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多;4、下列何种结构不是食道和气管共同具有()。A、粘膜;B、粘膜下层;C、管壁肌层;D、外膜层5、气管粘膜是()A、复层扁平上皮;B、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C、变移上皮;D、单层柱状上皮6、在支气管树中下列哪个部位开始出现单层扁平上皮。()A、小支气管;B、细支气管;C、终末细支气管;D、呼吸性细支气管三、多项选择题1、食道和气管共同具有下列何种结构()。A、粘膜;B、粘膜下层;C、管壁肌层;D、外膜层;E、粘膜肌层2、下列属于肺导管部的结构有()。A、细支气管;B、呼吸性细支气管;C、终末细支气管;D、肺泡管;E、肺泡囊3、关于支气管树,下列哪些叙述错误。()A、随管径变细,外膜中的软骨逐渐变少B、随管径变细,外膜中的平滑肌逐渐变多C、随管径变细,粘膜下层中的腺体逐渐变多D、随管径变细,粘膜上皮细胞逐渐变高E、随管径变细,管腔粘膜逐渐变得平整4、下列属于气-血屏障的结构有()。A、肺泡表面液体层;B、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C、Ⅱ型肺泡上皮细胞;D、薄层结缔组织;E、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基膜四、判断题1、在支气管树中,随管径变细,外膜中的软骨逐渐变少。()2、在支气管树中,随管径变细,外膜中的平滑肌逐渐变少。()3、在支气管树中,随管径变细,粘膜下层中的腺体逐渐变少。()4、在支气管树中,随管径变细,粘膜上皮细胞逐渐变矮。()5、在支气管树中,随管径变细,管腔粘膜逐渐变得光滑、平整。()6、支气管的外膜是一层结缔组织纤维膜。()五、名词解释1、尘细胞2、气-血屏障3、支气管树六、问答题1、试述气管与食管两者管壁组织结构的异同点。第十一章呼吸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囊,肺泡2、大、中、小支气管,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3、Ⅰ型肺泡上皮细胞,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二、单项选择题1、C;2、B;3、B;4、C;5、B;6、D;三、多项选择题1、ABD;2、AC;3、ACD;4、ABDE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尘细胞:指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即肺泡隔中的肺巨噬细胞进入肺泡腔内吞噬灰尘颗粒后称为尘细胞;2、气-血屏障:指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时所通过的屏障结构,包括肺泡表面液体层、Ⅰ型肺泡上皮细胞及其基膜、薄层LCT、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基膜。3、支气管树;气管分支成左、右两条主支气管而进入肺后再反复分支成各级支气管,从而形成一个树枝状的管道系统,称为支气管树。六、问答题答:两者管壁组织结构的相同点:管壁均含粘膜、粘膜下层、外膜;粘膜下层均有腺体。不同的是:(1)粘膜①上皮:气管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食管为复层扁平上皮。②固有层:均为结缔组织层,气管固有层中含较多弹性纤维和免疫细胞;食管下段该层中有食管-贲门腺。③粘膜肌层:食管为一层纵行平滑肌束,气管无该层。(2)粘膜下层:均含有腺体的结缔组织层。(3)肌层:在食道上1/3段为骨骼肌,中1/3段为骨骼肌与平滑肌混杂在一起的混合肌,下1/3段为平滑肌;气管管壁无该层。(4)外膜:食道为纤维膜,气管的外膜为16-20个“C”形的透明软骨环由软骨环间含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韧带和软骨环背侧缺口处的平滑肌束组成,构成管壁的支架。第十二章泌尿系统一、填空题1、膀胱壁与子宫壁组织结构相似,均由、和3层结构构成。2、球旁复合体由、和组成,其中是一种化学感受器,可以感受远端小管中钠离子浓度的变化。3、肾小体由和_组成。4、近曲小管上皮细胞腔面有,电镜下由整齐排列的组成,该结构扩大了细胞游离面的,从而增强了该段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5、肾小体有两极,即和,前者是入球动脉和出球动脉出入处,后者与相连。二、单项选择题1、肾单位的组成是()。A、肾小体、肾小囊和肾小管;B、肾小体和肾小管;C、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小管系;D、肾小体、近端小管2、不参与构成血-尿屏障(原尿滤过屏障)的结构是()。A、有孔内皮细胞;B、内皮细胞外基膜;C、肾小囊壁层细胞裂孔膜;D、肾小囊脏层细胞裂孔膜;3、下列属于泌尿器官的是()。A、肾;B、输尿管;C、膀胱;D、尿道4、下述管道的管壁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的是()。A、近端小管;B、细段;C、远端小管;D、集合管5、下列何段管道的管壁细胞游离面有微绒毛形成刷状缘。()A、近端小管;B、细段;C、远端小管;D、集合管6、下列何段管道的管壁细胞重吸收功能最强。()A、近端小管;B、细段;C、远端小管;D、集合管7、一个成年人的肾脏一昼夜可以形成的原尿量为()。A、8L;B、80L;C、180L;D、360L三、多项选择题1、构成血-尿屏障(原尿滤过屏障)的结构包括()。A、有孔内皮细胞;B、内皮细胞外基膜;C、肾小囊壁层细胞裂孔膜;D、肾小囊脏层细胞裂孔膜;E、肾小囊外基膜2、肾脏皮质包括()。A、皮质迷路;B、髓放线;C、肾乳头;D、肾锥体;E、肾柱3、下列属于泌尿器官的是()。A、肾;B、输尿管;C、膀胱;D、尿道;E、肾盂4、下列属于肾脏皮质部的结构有()。A、皮质迷路;B、肾柱;C、髓放线;D、肾锥体;E、肾乳头四、判断题1、肾小管中近端小管与远端小管相比,管腔更明显,管径更细。()2、肾小管中远端小管比近端小管管腔更明显,管径更细。()3、肾小管中越远离肾小囊的管道重吸收功能越强。()4、肾小管中细段主要在髓质部,由单层扁平细胞围成。()5、球旁细胞是指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衍变成立方形上皮样细胞,可分泌肾素。()6、球外系膜细胞指致密斑与肾小体血管极间三角区内的细胞,与其他细胞间有缝隙连接,可传递信息给其他细胞。()五、名词解释1、血-尿屏障(原尿滤过屏障):2、足细胞:3、致密斑:4、肾单位:六、问答题1、简述球旁复合体的组成、结构、功能第十二章泌尿系统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粘膜、肌层、外膜2、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致密斑3、肾小囊、血管球4、刷状缘、微绒毛、表面积5、血管极、尿极、近曲小管二、单项选择题1、B;2、C;3、A;4、B;5、A;6、A;7、C三、多项选择题1、ABD;2、ABE;3、BCD;4、ABC四、判断题1、×;2、√;3、×;4、√;5、√;6、√五、名词解释1、血-尿屏障(原尿滤过屏障):指血液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滤出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时所经过的结构,包括有孔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外基膜和肾小囊内层细胞(即足细胞)裂孔膜3层结构,称这3层结构为血-尿屏障。2、足细胞:指构成肾小囊内层的多突起扁平细胞,其突起分为初级突起和次级突起,常以次级突起紧贴于血管球基膜外;与血管内皮及其基膜一起参与血—尿屏障(原尿滤过膜)的组成。3、致密斑: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演变成高柱状细胞,排列致密,为钠离子感受器,可以感知远曲小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4、肾单位:是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构成,与集合管共同行使泌尿功能。六、问答题答:球旁复合体也称肾小球旁器,由球旁细胞、致密斑、球外系膜细胞三种细胞组成,其中、球旁细胞是指入球微动脉管壁平滑肌衍变成立方形上皮样细胞,其分泌的肾素可调节机体血压、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致密斑为远曲小管近血管极侧的上皮演变成高柱状细胞,排列致密,为钠离子感受器,可以感知远曲小管内钠离子浓度的变化;球外系膜细胞指致密斑与肾小体血管极间三角区内的细胞,与其他细胞间有缝隙连接,可传递信息给其他细胞。第十三章生殖系统一、填空题1、睾丸曲细精管管壁由基膜、各级生精细胞和支持细胞构成,其中各级生精细胞包括、、、和,2、生精小管之间的结构称为,直精小管管壁则由上皮构成,支持细胞为上皮细胞。3、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和外生殖器组成,它们的功能分别是、、、和。4、卵泡的发育阶段分为、、和;卵母细胞的发育阶段则分为、和三个阶段。5、子宫壁由、和3层构成,其中层的表层结构伴随卵巢的周期性功能活动呈现周期性变化,称之为月经周期。6、子宫粘膜为上皮,阴道粘膜为上皮,输卵管粘膜为上皮。7、排卵时,卵巢内的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10课《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实录 华东师大版
- 唐山市滦县二中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总结
- 热力公司工作总结
- 医院检验科个人工作总结
- 2025上海市商业店铺租赁合同(合同版本)
- 二零二四年第一季度种鸽交易电子合同模板本回滚预案
- 2025健身中心结构性钢网架建设施工合同
- 2025个人消费类抵押贷款合同
- 办公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国开经济学(本)1-14章练习试题及答案
- 水平定向钻施工技术培训讲义PPT84
- 接触网隔离开关检调课件
- 申请实习指导律师申请表
- 三年级下册数学课件-4.1 整体与部分 ▏沪教版 (15张PPT)
- 卵巢癌的手术治疗PPT通用课件
- 癌痛规范化的全程管理
- 10kV共箱封闭铜母线桥采购合同
- CAD进阶练习100题
- 枫香精油(征求意见稿)
- 电镀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