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_第1页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_第2页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_第3页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_第4页
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州市勤业中学刘霞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为学生构建学习思维递进发展的阶梯常州市勤业中学刘霞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1第一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一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2课前交流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你平常怎样做教学设计?课前交流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3备课的三层次对课标和教材的整体把握独立试备在广泛浏览同类备课资料的基础上,自我反省和修正。备课的三层次4怎么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怎么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5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既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更是师生交往的教学工具,学生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以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官论坛)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6

数字化学习通过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是课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使课程更具生命活力数字化学习通过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7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的设计。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工作课程是一种过程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8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真实的教育是由思维习惯和高级思维技能构成的。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Grant.Wiggins,《通过设计来理解》,2001年黎加厚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真实的教育是由思维习9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思维情感态度为什么活动?为什么收集信息?为什么完成任务?为什么使用技术?信息=知识技术=教学活动=理解任务=智慧如何判断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黎加厚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思维情感态度为什么活动?为什么收10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加里.D.鲍里奇)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导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5、确保学生学习成功任务问题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加里.D.鲍里奇)1、清晰授课任务11怎么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怎么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12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从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开始备课准备教学资源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练习、作业、考试、教学评价课后反思与总结黎加厚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从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开始备13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备课准备教学资源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练习、作业、考试、教学评价课后反思与总结信息技术黎加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备课准备教学资源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活14整合的教学设计:在信息环境下上出一堂好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目标之一:整合的教学设计:在信息环境下上出一堂好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5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沈斌】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2.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

3.应用什么媒体?4.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活动如何展开?5.怎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6.这节课怎么达到优化?所有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反馈设计、作业设计是否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为什么上?怎么上?上到什么样?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沈斌】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要达16教学设计流程:1.教学目的设计(核心问题设计)2.教学目标设计(单元问题设计)3.情境设计(内容问题设计)4.媒体设计5.设计师生双边活动6.评价方式设计7.整体统筹,系统优化为什么上?怎么上?上到什么样?教学设计流程:1.教学目的设计(核心问题设计)为什么上?怎17

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在学科教学目标的框架下,分解到每节课,形成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首要程序:问题分析与设计各位老师谈你对你所任学科教学目的的认识问题

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18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19一:分析学科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科基本教学理念之间关系(核心问题的设计)各位老师谈你对你所任学科教学目的的认识一:分析学科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科基本教学20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点的知识内容是属于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等哪一类别。

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单元问题设计)谈谈你对单元问题的认识问题2.怎么确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21(1)

理清课文思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鲁迅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从而认识鲁迅为民族为真理的奋斗精神。(2)(2)

要体会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从而认识鲁迅性格中生动鲜活的另一面。(3)

学会制作、上传和展示电子作品。

语文老师点评该教学目标:你认为合理吗?需要改进吗?怎么改?(1)

理清课文思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鲁迅是怎样22横轴代表各学科内容的分类,纵轴代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各个水平层次。

横轴代表各学科内容的分类,纵轴代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各个水23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须考虑到如下的因素:

1、社会的需要

2、学生的特征

3、学科的特点

我们要考虑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等特点,使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体现出各自的学科特色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须考虑到如下的因素:

1、社会的需要

224

三: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

媒体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软件和硬件。要点:适切性、针对性问题3.选择什么媒体?变阻器

三: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

媒体25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问题4.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26

A.教学情境的类型

(1)问题情境

(2)真实情境

(3)模拟真实情境

(4)合作性教学情境

(5)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

A.教学情境的类型

(27B、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2)情境创设与学习者的特征的关系

(3)情境创设与客观现实条件的关系,——即情境创设的可行性

视频:变阻器讨论:说一说你在教学中创设的成功情境或失败情境。B、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28

5.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五、指导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

5.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五、指导自主学习,29

(一)自主学习的设计

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常用的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学习等。协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一)自主学习的设计

30

(1)抛锚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在抛锚式教学中,要根据事先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支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即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1、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法

(1)抛锚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在抛锚式教学中,要根31(2)支架式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要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支架式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32(3)随机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若要随机进入教学,则要能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景去学习。

(3)随机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若要随机进入教学,则要能332、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能实现自我反馈。

(3)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

2、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设计中,应遵循34(二)协作学习的设计

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构极其重要。它主要通过协商与会话的形式,使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促进此学习群体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达到真正完成意义建构。(二)协作学习的设计

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35

1、协作学习的设计方法

(1)学习主题已知下的协作学习设计

A、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议的初始问题;

B、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问题;

C、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的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D、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1、协作学习的设计方法36(2)学习主题未知下的协作学习设计

由于事先并不知道学习主题,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2)学习主题未知下的协作学习设计

由于事先并不知道学习37

2、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要建立起协商群体

(2)教师提出问题要具有可争论性(3)学习过程可控,讲究学习效率

2、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383、设计协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讨论过程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引导;

(2)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3)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指出(切忌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

(4)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5)在讨论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通过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设计,可营造出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3、设计协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讨论过程39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科学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三)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科学的问题(三)探究式学习40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1961年提出:-不把知识当作绝对真理交给学生,应当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呈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教师应当用探究的方式教授知识,学生在学习概念原理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解释;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1961年提出:41明确问题确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学生作品师生讨论得出结论明确问题42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构成、目标设立、个人职责、成功机会均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辩论问卷游戏漫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构成、目标设立、个人职责43-采访竞赛图片分析案例研究调查小品音乐诗歌-采访44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组成的。根据系统科学理论,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形成最佳的组织结构,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结构设计。

五、整合教学要素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组45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时间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空间关系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等。课堂教学结构的这种空间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46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47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地球自转电脑:三维动画模拟演示打分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地球自转电脑:三维动画模拟演示打分485.怎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设计测量工具,进行学习评价

5.怎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491、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1、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502、设计态度量表(问卷调查)

2、设计态度量表(问卷调查)

51

3、设计形成性练习

”)知识点学习水平题目内容什么是浮力?施力物体是什么?受力方向如何?识记判断题(对的请打“A、木块在水中上浮时受到力,铁钉在水中下沉时没有受到力();B、从井里提水,觉得水桶离开水后比水桶在水里时重,这是因为水桶在水里时受到浮力的作用()。

3、设计形成性练习

”)知识点学习水平题524、设计总结性测验

测验内容学习水平小计识记理解应用地球的内部圈层

组成地壳物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小计5

5

10

15

350

10

12

18

400

10

8

7

255

25

30

40

总分1004、设计总结性测验

测验内容学习水平小计识记理解应53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54教学目标的任务化和问题化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和使用教学目标的任务化和问题化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的55检查理解状况用的问题问题(ques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具有询问形式或功能的句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做出的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提示”。返回检查理解状况用的问题问题(ques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56讨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作用

为什么要设计问题?

(一)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二)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去应用所学的有关事实的知识。讨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作用

为什么要设计问题?

(一)

57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58

1、什么是问题?当你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

2.真正的问题:好奇但不知道答案。

3.作为检测理解状况的问题,

1、什么是问题?当你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59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分类

1.根据能否激发学生的回应,可将问题分为有效问题和无效问题两类。其中能引起学生积极回应并使之参与到学习中的问题属于有效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文本,还取决于情境、问题的对象和呈现方式。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分类

1.根据能否激发学生的回应,可60

2.从语义的清晰度看,清晰型问题结构简单、意义单一、容易理解;含混型问题,结构复杂、叠床架屋、个人倾见。

2.从语义的清晰度看,清晰型问题结构简单、意义单一、容61

3.从答案的固定性看,内容问题是直接的、低层次的、聚合的、闭合的、事实的;过程问题是间接的、高层次的、发散的、开放的、概念的。

3.从答案的固定性看,内容问题是直接的、低层次的、聚合的、62

4.根据回答问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看A.认知--记忆问题是问题域狭窄、封闭,要求学生对信息回忆或再认。学生再认、回忆、下定义、复述、重复、摘录、鉴定或回答是与不是;B.聚合思维类问题是问题域范围狭小,要求学生对记起的东西进行分析和综合。学生翻译、说明、叙述、解释、比较、对比、分析、联想、下结论或概括;C.发散思维类问题是问题域范围广阔、开放,要求学生丰富已有的信息或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主题。学生假设、推测、设计、推论、预测、暗示、综合或解决;D.评价思维类的问题是问题域范围广阔、开放,要求学生根据内部的或外部的原始材料进行判断、评价或维护自己的选择。学生依据一种明确的标准发表意见、判断、评价或者做出并捍卫一种选择。

4.根据回答问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看63课程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类型封闭型问题:3+4=?开放型问题:?+?=7错构问题(劣构问题):7是什么?问题设计黎加厚课程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类64评价综合分析运用理解知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问题设计复述回忆推论加工创意判断简单问题基础问题复杂问题黎加厚评价综合分析运用理解知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复述推论加65教学设计:

以课程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容问题ContentQuestions黎加厚教学设计:

以课程问题设计来引导学生的思维基本问题单元问题内66基本问题(EssentialQuestions)“基本问题”:是引导学生致力于揭示各学科核心位置的重要的基本概念的问题,它不是针对具体知识点的学科问题(现在许多教科书上的问题),而是指向学科核心思想和深层次理解的,能够揭示学科内涵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问题。黎加厚基本问题(EssentialQuestions)“基本67单元问题(UnitQuestions)“单元问题”结合单元教学展开的活动,为基本问题提供了结合学习主题的具体通道,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与单元学习或特定的主题相联系;支持和继续一个基本问题的学习。黎加厚单元问题(UnitQuestions)“单元问题”结68内容问题(ContentQuestions)内容问题不同于单元问题和基本问题:内容问题大多涉及的是事实内容问题都有明确的答案例:火山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光合作用?为什么冬天太阳照着我们还是觉得冷?什么是寓言?你怎样解出该方程式中未知数的值?更多的例子黎加厚内容问题(ContentQuestions)内容问题不同于69构建推动学习思维递进型发展的阶梯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构建推动学习思维递进型发展的阶梯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70

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去应用所学的有关事实的知识。

此外:1、激励学生参与2、发动学生回顾以前所学的或所读的材料3、发动学生运用过去所学讨论某一话题、论题或问题4、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5、诊断学生的能力6、估计学生对某一任务的准备情况7、确定目标已达到的水平8、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9、控制学生的行为10、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贡献返回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和使学生运71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三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72思考问题:

1)

视频案例中信息技术是否适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学习者和教学目标的需要?

教学内容是否一定需要引入信息技术?

学习者的已有认知结构是否满足本课学习需要(包括信息技术能力)?

思考问题:

1)

视频案例中信息技术是否适合当前的教学内容73

2)本视频案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展示事实;B.创设情景;C.提供示范;D.呈

现过程,解释原理;E.设疑思辨,解决问题;F.其他。

网络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提供个别学习和自主学习环境,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2)本视频案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媒体在教学中74

3)本视频案例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潜在的不利影响,应如何避免?信息量过大后造成的迷航现象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造成课堂管理困难

提供广泛资源的情境,而学生的分析、提炼能力有限,完成不了任务

3)本视频案例中应用信息技术时可能会出现哪些潜在的不利影响754)你认为本视频案例应当如何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你还可以提出更多的整合方式吗?

你在以前的教学中是否有过类似的设计经历?请陈述一下。4)你认为本视频案例应当如何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

你76

5)案例中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请你从资源、辅导等方面考虑是否合理?

5)案例中教师是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请你从资源、辅77享受学习享受工作享受学习享受工作78用教育的智慧塑造智慧的教育把教育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教育用教育的智慧塑造智慧的教育把教育的理想变成理想的教育79谢谢各位敬请指正Qyzlx@谢谢各位敬请指正Qyzlx@80

分析学习任务分析

编写测试项目

策略设计

教学评价*组织策略*传递策略*管理策略编写与制作教学资料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

策略设计

*教学活动过程*学习任务情境*学习支持因素制定出教学方案

教学评价试行教学方案,进行形成性评价修改教学方案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背景分析

分析学习任务分析

编写测试项目学习者特征分析学习背景分析

图1史密斯—雷根模式图2某教学方案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分析学习任务分析编写测试项目

81常州市勤业中学刘霞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为学生构建学习思维递进发展的阶梯常州市勤业中学刘霞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82第一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第一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83课前交流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你平常怎样做教学设计?课前交流你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84备课的三层次对课标和教材的整体把握独立试备在广泛浏览同类备课资料的基础上,自我反省和修正。备课的三层次85怎么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怎么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

86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李克东)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从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既是学生的学习对象,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更是师生交往的教学工具,学生在数字化的环境中,利用数字化资源,以数字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美国教育技术首席执行官论坛)从转变教师教学方式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87

数字化学习通过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数字化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体是课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使课程更具生命活力数字化学习通过课程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88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师不仅是知识传授者,而且还是教学情境的创造者。因此,教师必须依照特定的教育教学情境,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与身心特点,合理地进行教学的设计。

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工作课程是一种过程课程实施过程是一个师生交互并生成意义的过程。

课程本质上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一种探究,教89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真实的教育是由思维习惯和高级思维技能构成的。现代课程的基本单位是“问题”,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是“重新组织”课程,通过问题设计来组织课程内容。——Grant.Wiggins,《通过设计来理解》,2001年黎加厚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教育?智慧比知识更重要。真实的教育是由思维习90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思维情感态度为什么活动?为什么收集信息?为什么完成任务?为什么使用技术?信息=知识技术=教学活动=理解任务=智慧如何判断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黎加厚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思维情感态度为什么活动?为什么收91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加里.D.鲍里奇)1、清晰授课2、多样化教学3、任务导向4、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5、确保学生学习成功任务问题有效教学的五种关键行为

(加里.D.鲍里奇)1、清晰授课任务92怎么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怎么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93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从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开始备课准备教学资源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练习、作业、考试、教学评价课后反思与总结黎加厚如何提高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性

——从优化课堂教学各个环节开始备94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备课准备教学资源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活动学生练习、作业、考试、教学评价课后反思与总结信息技术黎加厚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活动结合备课准备教学资源讲课组织学生学习活95整合的教学设计:在信息环境下上出一堂好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培训目标之一:整合的教学设计:在信息环境下上出一堂好课?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96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沈斌】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2.要达到什么教学目标?

3.应用什么媒体?4.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具体问题?活动如何展开?5.怎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6.这节课怎么达到优化?所有的问题设计、活动设计、反馈设计、作业设计是否都是围绕教学目标的?为什么上?怎么上?上到什么样?关于教学设计的问题:【沈斌】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这节课要达97教学设计流程:1.教学目的设计(核心问题设计)2.教学目标设计(单元问题设计)3.情境设计(内容问题设计)4.媒体设计5.设计师生双边活动6.评价方式设计7.整体统筹,系统优化为什么上?怎么上?上到什么样?教学设计流程:1.教学目的设计(核心问题设计)为什么上?怎98

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在学科教学目标的框架下,分解到每节课,形成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在关于学科基本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课堂教学核心问题的设计)首要程序:问题分析与设计各位老师谈你对你所任学科教学目的的认识问题

1.为什么要上这节课?为什么要上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的?99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100一:分析学科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科基本教学理念之间关系(核心问题的设计)各位老师谈你对你所任学科教学目的的认识一:分析学科内容,确定教学目的明确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科基本教学101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多的知识点,分析这些知识点的知识内容是属于事实、概念、技能、原理、问题解决等哪一类别。

二:分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

(单元问题设计)谈谈你对单元问题的认识问题2.怎么确定教学目标?

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进一步根据学科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许102(1)

理清课文思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鲁迅是怎样一步一步走上文学创作道路的,从而认识鲁迅为民族为真理的奋斗精神。(2)(2)

要体会鲁迅独特的语言风格,从而认识鲁迅性格中生动鲜活的另一面。(3)

学会制作、上传和展示电子作品。

语文老师点评该教学目标:你认为合理吗?需要改进吗?怎么改?(1)

理清课文思路,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鲁迅是怎样103横轴代表各学科内容的分类,纵轴代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各个水平层次。

横轴代表各学科内容的分类,纵轴代表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各个水104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须考虑到如下的因素:

1、社会的需要

2、学生的特征

3、学科的特点

我们要考虑该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基本规律、基本法则等特点,使所制定的教学目标能体现出各自的学科特色在确定教学目标时须考虑到如下的因素:

1、社会的需要

2105

三: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

媒体的选择,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软件和硬件。要点:适切性、针对性问题3.选择什么媒体?变阻器

三:根据教学目的选择教学媒体教学媒体的选择

媒体106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现实环境。“知识具有情境性,而且是被应用的文化、背景及活动的部分产物。知识是在情境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一个优化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指创设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主题意义进行理解的情境,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四、根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问题4.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情境,又称教学情境或学习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具体的107

A.教学情境的类型

(1)问题情境

(2)真实情境

(3)模拟真实情境

(4)合作性教学情境

(5)具有丰富学习资源的情境

A.教学情境的类型

(108B、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2)情境创设与学习者的特征的关系

(3)情境创设与客观现实条件的关系,——即情境创设的可行性

视频:变阻器讨论:说一说你在教学中创设的成功情境或失败情境。B、情境创设中应注意的问题(1)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109

5.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五、指导自主学习,组织协作活动

5.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具体问题?

五、指导自主学习,110

(一)自主学习的设计

自主学习即让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探讨。常用的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学习等。协作学习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一)自主学习的设计

111

(1)抛锚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在抛锚式教学中,要根据事先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支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即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1、自主学习的设计方法

(1)抛锚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在抛锚式教学中,要根112(2)支架式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要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以便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向上攀升。

(2)支架式教学中的教学设计

支架式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113(3)随机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若要随机进入教学,则要能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多种情境,以便供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景去学习。

(3)随机教学中的自主学习设计

若要随机进入教学,则要能1142、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设计中,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要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学生的首创精神。

(2)要让学生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来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即能实现自我反馈。

(3)要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情境下去应用他们所学的知识,即将知识外化。

2、自主学习的设计原则

在进行自主学习的设计中,应遵循115(二)协作学习的设计

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构极其重要。它主要通过协商与会话的形式,使学习者与周围环境相互交流,促进此学习群体对当前所学知识深刻而全面的理解,达到真正完成意义建构。(二)协作学习的设计

协作学习对学习者的自身知识意义建116

1、协作学习的设计方法

(1)学习主题已知下的协作学习设计

A、围绕已确定的主题设计能引起争议的初始问题;

B、设计能将讨论一步步引向深入的问题;

C、教师要考虑如何站在稍稍超前的学生智力发展的边界上(即稍稍超前于最邻近发展区),通过提问来引导讨论,切忌直接告诉学生应该做什么(即不能代替学生思维);

D、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教师要适时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

1、协作学习的设计方法117(2)学习主题未知下的协作学习设计

由于事先并不知道学习主题,这样的协作学习环境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可依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

(2)学习主题未知下的协作学习设计

由于事先并不知道学习118

2、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1)要建立起协商群体

(2)教师提出问题要具有可争论性(3)学习过程可控,讲究学习效率

2、协作学习的设计原则

协作学习设计应遵循以下三个1193、设计协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讨论过程应认真、专注地倾听每位学生的发言,仔细注意每位学生的神态及反应,以便根据该生的反应及时对他提出问题或对他进行正确引导;

(2)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中的积极因素(哪怕只是萌芽),并及时给予肯定鼓励;

(3)要善于发现每位学生通过发言暴露出来的,关于某个概念或认识的模糊或不正确处,并及时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指出(切忌使用容易挫伤学生自尊心的词语);

(4)当讨论开始偏离教学内容或纠缠于枝节问题时,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

(5)在讨论末尾,应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对整个协作学习过程作出小结。

通过对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设计,可营造出一种更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进行知识的意义建构。3、设计协作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在讨论过程120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科学的问题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说或猜想收集证据解释评估交流和推广(三)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提出科学的问题(三)探究式学习121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1961年提出:-不把知识当作绝对真理交给学生,应当作为有证据的结论;-教学内容应呈现学科特有的探究方法;-教师应当用探究的方式教授知识,学生在学习概念原理前,先进行探究活动,再根据自己的探究提出科学解释;美国芝加哥大学施瓦布1961年提出:122明确问题确定探究方向组织探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制作学生作品师生讨论得出结论明确问题123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构成、目标设立、个人职责、成功机会均等头脑风暴角色扮演辩论问卷游戏漫画探究式学习的主要活动方式小组活动--构成、目标设立、个人职责124-采访竞赛图片分析案例研究调查小品音乐诗歌-采访125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组成的。根据系统科学理论,要使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形成最佳的组织结构,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结构设计。

五、整合教学要素关系,形成教学过程结构

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及教学媒体等要素组126

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时间关系主要是指教师与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先后顺序课堂教学结构中各要素的空间关系则主要是指教学内容的层次关系、课堂教学的逻辑关系等。课堂教学结构的这种空间关系,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模式和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包括两方面的含义,即各要素的时间关系127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学内容的组织、教学媒体的运用等方面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教师的主导活动、学生的参与活动、教128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地球自转电脑:三维动画模拟演示打分课堂教学结构流程图地球自转电脑:三维动画模拟演示打分1295.怎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五:设计测量工具,进行学习评价

5.怎样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和怎样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

1301、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1、设计结构化观察表格

1312、设计态度量表(问卷调查)

2、设计态度量表(问卷调查)

132

3、设计形成性练习

”)知识点学习水平题目内容什么是浮力?施力物体是什么?受力方向如何?识记判断题(对的请打“A、木块在水中上浮时受到力,铁钉在水中下沉时没有受到力();B、从井里提水,觉得水桶离开水后比水桶在水里时重,这是因为水桶在水里时受到浮力的作用()。

3、设计形成性练习

”)知识点学习水平题1334、设计总结性测验

测验内容学习水平小计识记理解应用地球的内部圈层

组成地壳物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小计5

5

10

15

350

10

12

18

400

10

8

7

255

25

30

40

总分1004、设计总结性测验

测验内容学习水平小计识记理解应134基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设计漫谈课件135教学目标的任务化和问题化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的问题设计和使用教学目标的任务化和问题化个性化教学和有效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的136检查理解状况用的问题问题(ques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任何具有询问形式或功能的句子。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可以理解为教师对学生做出的教学提示或“传递所学内容原理的刺激或要求他们做什么以及怎样做的提示”。返回检查理解状况用的问题问题(question),从广义上讲是指137讨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作用

为什么要设计问题?

(一)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二)确定学生对特定内容的基本事实的理解和使学生运用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技巧去应用所学的有关事实的知识。讨论:课堂教学中问题的作用

为什么要设计问题?

(一)

138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学生学习同样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问题意识还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创造和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就不可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更不可能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总之,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特别是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139

1、什么是问题?当你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应付情况时,你就遇到了问题。

2.真正的问题:好奇但不知道答案。

3.作为检测理解状况的问题,

1、什么是问题?当你碰到不作进一步心理上的努力就不能有效地140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分类

1.根据能否激发学生的回应,可将问题分为有效问题和无效问题两类。其中能引起学生积极回应并使之参与到学习中的问题属于有效问题。问题的有效性不仅仅取决文本,还取决于情境、问题的对象和呈现方式。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分类

1.根据能否激发学生的回应,可141

2.从语义的清晰度看,清晰型问题结构简单、意义单一、容易理解;含混型问题,结构复杂、叠床架屋、个人倾见。

2.从语义的清晰度看,清晰型问题结构简单、意义单一、容142

3.从答案的固定性看,内容问题是直接的、低层次的、聚合的、闭合的、事实的;过程问题是间接的、高层次的、发散的、开放的、概念的。

3.从答案的固定性看,内容问题是直接的、低层次的、聚合的、143

4.根据回答问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看A.认知--记忆问题是问题域狭窄、封闭,要求学生对信息回忆或再认。学生再认、回忆、下定义、复述、重复、摘录、鉴定或回答是与不是;B.聚合思维类问题是问题域范围狭小,要求学生对记起的东西进行分析和综合。学生翻译、说明、叙述、解释、比较、对比、分析、联想、下结论或概括;C.发散思维类问题是问题域范围广阔、开放,要求学生丰富已有的信息或从新的角度来认识主题。学生假设、推测、设计、推论、预测、暗示、综合或解决;D.评价思维类的问题是问题域范围广阔、开放,要求学生根据内部的或外部的原始材料进行判断、评价或维护自己的选择。学生依据一种明确的标准发表意见、判断、评价或者做出并捍卫一种选择。

4.根据回答问题对学生的认知水平的要求看144课程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类型封闭型问题:3+4=?开放型问题:?+?=7错构问题(劣构问题):7是什么?问题设计黎加厚课程问题的设计

——问题的类145评价综合分析运用理解知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问题设计复述回忆推论加工创意判断简单问题基础问题复杂问题黎加厚评价综合分析运用理解知识基于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复述推论加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