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书籍刊印 高考历史主观题 (第1期)_第1页
专题10 书籍刊印 高考历史主观题 (第1期)_第2页
专题10 书籍刊印 高考历史主观题 (第1期)_第3页
专题10 书籍刊印 高考历史主观题 (第1期)_第4页
专题10 书籍刊印 高考历史主观题 (第1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0书籍刊印一、中国古代印刷业发展1、原因:①政府(统治者)重视答题术语:政府(统治者)重视②印刷术的发展(或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答题术语:*****的发展③经济发展(商品经济)推动印刷业发展答题术语: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④市民阶层壮大与市民文化的发展需求答题术语:市民阶层壮大与市民文化的发展需求(经常用)⑤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答题术语:教育的发展及科举考试的影响2、特点:①印刷业分布广泛答题术语:*****分布广泛②形式上官办(殿本)、私办(书坊)均有答题术语:形式多样化③印刷内容覆盖面广答题术语:领域覆盖面广④印刷水平(印刷技术)高超答题术语:*****技术的高超3、影响:①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答题术语:促进了*****②保存和传承了传统文化答题术语:保存、传承和弘扬了传统文化③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答题术语:扩大了*****的影响④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答题术语:推动了*****的发展二、近代欧洲印刷业发展1、新特点①与思想解放运动相生相伴答题术语:与*****相生相伴、与*****同期。同行、相结合②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影吸巨大答题术语:在*****影响巨大③文化传播的阶层广泛答题术语:******的广泛④新书市场和职业作家群体出现答题术语:****出现⑤资本化的印刷商出现并壮大答题术语:*****的出现2、原因:①印刷技术的进步与广泛传播答题术语:*****技术的进步和广泛传播②欧洲民众宗教、生活的需求答题术语:****的需求③印刷商、书商营生图利的需求答题术语:*******的需要。需求的增加④文艺复兴运动的需要与推动答题术语:*****的需要和推动三、中国古代版权意识1、发展原因:①私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答题术语:*****占主导地位②商品经济的发展答题术语:商品经济的发展③雕版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展答题术语:*****技术的发展④宋朝重文,教育和科举考试向社会下层发展答题术语:*****向*****的发展2、特点:①以禁令形式保护版权,立法滞后答题术语:以****的形式、*****滞后或者超前②国人没有形成普遍的版权保护意识答题术语:没有******意识(如民主、民族意识)3、不发达原因:①专制统治下法制意识淡泊答题术语:法制意识②商品经济不发达答题术语:商品经济(不)发达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答题术语:重义轻利、儒家思想的影响四、印刷术的历史作用①普及文化教育;促进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发展(或答推动社会变革)答题术语:促进了*****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或者转型②有利于解放思想(或答向权威挑战)答题术语:有利于解放思想③满足市民阶层需要(或答满足人们文化生活需要)答题术语:满足*****需要④促进资本主义发展答题术语:促进资本主义发展1.(2020·河南漯河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刊印的书籍,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而且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明代发明了便于刊刻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如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欧洲在15、16世纪进入印刷时代之后,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识字人口大量增加。许多出身卑微的人通过阅读和教育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正是这些草根大众成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其时,许多人文主义者聚集在一起,审视、修订大量的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手稿。经过他们整理的古代经典很快成为印刷商的盛筵。这些印刷书不再是古登堡圣经那样大开本的豪华藏品,而是每个人都买得起的小开本口袋书,因而得到最广泛阶层的欢迎。在16世纪上半叶,医生的平均藏书量从26本增加到62本,律师从25本增加到55本,商人从4本增加到10本,纺织工匠从过去的1本书变成了4本书。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书市场,同时也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在传统时代以个人身份资助作家的贵族不再是写作的必需前提,资本化的印刷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典型形态,书籍印刷出版业从肇兴伊始,就是“在富有的资本家控制下的伟大产业”。——据曹顺仙《世界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书籍刊印业较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印刷业所体现出的新特点。(3)谈谈上述中外书籍刊印发展史对我国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2.(2020·宁夏银川一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代刊印的书籍,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而且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明代发明了便于刊刻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如意大利学者利玛窦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欧洲在15、16世纪进入印刷时代之后,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识字人口大量增加。许多出身卑微的人通过阅读和教育改变了他们的社会地位,正是这些草根大众成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其时,许多人文主义者聚集在一起,审视、修订大量的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手稿。经过他们整理的古代经典很快成为印刷商的盛筵。这些印刷书不再是古登堡圣经那样大开本的豪华藏品,而是每个人都买得起的小开本口袋书,因而得到最广泛阶层的欢迎。在16世纪上半叶,医生的平均藏书量从26本增加到62本,律师从25本增加到55本,商人从4本增加到10本,纺织工匠从过去的1本书变成了4本书。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书市场,同时也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在传统时代以个人身份资助作家的贵族不再是写作的必需前提,资本化的印刷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作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典型形态,书籍印刷出版业从肇兴伊始,就是“在富有的资本家控制下的伟大产业”。——据曹顺仙《世界文明史》等(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书籍刊印业的特点,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与明朝印刷出版业的发展相比较,15、16世纪欧洲印刷业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分析这些变化所产生的影响3.(2020·贵州贵阳一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明代发明了便于刊朝而又不失美观的宋体字,发履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蔾书和宋体守彩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在日本和韩国,宋体字至今仍被称为“明朝体”。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知意大利学者利玛在明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在中国学者徐光启的帮助下将《几何原本》翻译为汉文,并刊行于世。此明刻本后又流传到意大利,今罗马中央图书馆有藏。甚至19世纪欧洲出版的书籍中使用的汉字也是宋体字。——据白寿彝《中国通史》等材料二大学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除了课程研究,考试制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对课本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当时书十分稀有,由人工手抄而成……只有贵族和富商才可能拥有少量的书籍。1450年,欧洲约有1亿人口,而藏书量却只有几万册…印刷术发明以后,更多的人可以拥有书本,拥有更多的机会学习认字、写字。文官率也有所下降。1650年英国的文官率是70~90%,到了1700年降至55~75%,1750年降至40—60%。欧洲的学术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宗教改革之前,普通百姓并不读圣经,更确切地说他们不能读圣经。神父的言语就代表了圣经………宗教改革人士开始将圣经翻译成各种地方语言。这样人们就可以阅读圣经,跨过神父与上帝直接交流。在印刷术的帮助下,1517年至1520年间,路德的30部著作在欧洲售出了30万册。印刷术出现后的两个世纪内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简述中国印刷术对外传播的历程及影响》(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书籍刊印业迅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欧洲印刷术发展呈现的特点。4.(2020·广东高三月考)(24分)书籍史是研究、揭示书籍发生、发展及其演变规律的专门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50年~1956年全国图书出版统计表[种数:种;印数:万册(张);印张数:千印张]年份

种数印数印张数

合计其中:新出195012153704927463590988195118300137257033012625861952136927940785661698351195317819992575421213434719541776010685939132509035195521071131871079142798277195628773188041784374316681——据彭俊玲、曾辉《从版本图书看中国五十年代的图书出版业》(1)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为后世书籍印刷树立了楷模风范。简要说明宋代书籍印刷发展的原因。(4分)(2)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重要时期。简述这一时期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的条件。说明这一时期书籍印刷发展对社会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图书出版发展的总体趋势,并分析这一趋势出现的原因。(6分)(4)当前书籍印刷面临怎样的挑战?简要谈谈你的认识。(4分)5.(2020·北京高三)商书明代刊印《一统路程图记》共辑录水陆路引(路程指引)144条,还涉及水马驿站、行程里距、山川险夷、沿途物产风情、名胜古迹等多方面内容。明代刊印《三台万用正宗·商旅门》强调商人要讲求诚信,童叟无欺;商业经营要合乎规范,要有官府核准的票引,“必须合契”,“公道随乡”;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戒骄戒奢,勤俭朴素。乾隆后期刊印《商贾便览》《算法摘要》篇讲授算盘定式、变算口诀等常规的算法知识外,还另有钱钞名数、丈尺、斤两、等与经商直接相关的算法知识,口诀通俗易懂,朗朗上口。《辨银要谱》篇除了有各成色银的鉴别口诀之外,还对可能掺假银的各种银色,予以详细介绍;对十足成色银的特征也有详细说明。《工商切要》篇:“习商贾者,其仁、义、礼、智、信,皆当教之焉,则及成自然生财有道矣。……虽能生财,断无从道而来,君子不足尚也”。乾隆后期手抄本《生意世事初阶》书前序中指出“出而欲国,与入而居家,无不以理财急务”,表达了手抄此书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将此抄本寄给远在他地的“儿曹”、“子侄”,鼓励他们学习“挟本居寄,无微不入”的经商本领。明朝后期,由商人编撰的大批传授商业知识的出版物——商书开始出现,乾隆年间发行量剧增。依据表格概括明清商书的主要内容,概述商书反映的明清社会状况。6.(2020·武邑宏达实验学校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朝中后期,政府对书坊刊印书籍的管理相对宽松。出版物的消费也从士大夫向社会各阶层扩散,出版人积极回应,开创了近代以前出版业的黄金时代。明代出版物一改传统风气,改用更易推广的匠体字,即今天的宋体字,并以方册式来进行装订,更便于印刷装帧。明代的书坊以营利为目的,非常看重畅销书。书坊主雇佣了一批文人,如冯梦龙等佼佼者加入民营出版业。由于贴近市场,书坊主导的坊刻逐渐超过官府经营的官刻和文化精英主持的私刻,成为最有生机的一个。为了更好的销售,书商们在销售中使用了广告宣传的手段,版权意识也逐渐形成,不少书坊主在书上印明自己的商标,并申明翻刻千里必究。正是如此,明后期的出版业效率极高,印制了数万种的书籍。——摘編自李伯重《挑战与应对:明代出版业的发展》材料二:尽管传统出版还有相当的市场,但是随着机器方式出版的流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出版机构的相继出现,近代中国出版最终完成了向民营新出版方向的演进。一时间民间商办出版机构如雨后春笋出现,新出版日益占据主流地位,以出版内容为例,从1902年到1904年,出版的译书多达533种。——摘编自王建辉《中国出版的近代化》(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代出版业发展的特点及其影响。(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出版业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7.(2020·安徽省郎溪中学高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以下为1896——1945年中日两国互译书籍出版的情况。(材料选自关捷《1896——1945年中日间书籍翻译之考察》)表1:1896——1945年中译日书籍表年代总类哲学宗教自然科学应用科学社会科学中国史地世界史地语文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6-19118326838936663175133395863.861912-1937206219249243660867531233175970.361938-19452312318428932214020.00合计3097263553501068157259477382857占总数%1.103.400.9012.4012.3037.405.509.1016.701.30100.00表2:1896—1945年日译中书籍表年代总类哲学历史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产业社会科学语文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6-1911122002306161.061912-19373397561625163514680232.081938-19452115611260111203911660886.85合计254141191366138369142681426占总数%1.7529.038.350.914.639.7025.880.9818.79100.00对中日之间相互译书的信息进行比较可得出多种结论,选择两种结论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9.(2020·福建高三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四库全书》是清乾隆时期编纂的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据《四库全书总目》统计,它总计收录书籍10254种,共172860卷,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在纂修过程中,乾隆帝亲自制定采辑著录标准,把全部书籍分成应刊、应抄、应存、应删等不同类别。《四库全书》各部书目举例经(收录儒家“十三经”及相关著作)卷二十九经部二十九春秋类四《春秋繁露》(董仲舒著)史(收录史书)卷四十五史部一正史类一《史记》子(收录诸子百家著作和类书)卷九十九子部九兵家类《武经总要》(前集·卷十五:“或出指南车及指南鱼以辩所向。”)集(收录诗文词总集和专集等)卷一百七十六集部二十九别集类存目三《王阳明集》从《四库全书》“书目举例”的书籍(或经史子集四部中的其他书籍)中任选书,自拟论题,并闸述你选择该书的理由。(要求:写出书名,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0.(2020·四川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表(部分)年代总类哲学、宗教自然、应用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合计年平均数1895年114123121896—191183817236623813695863.861912—19372081492660161345175970.361938—1945244142173414020.00合计3112470910694185182869从如表中提取一个有关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信息,并简要加以说明。11.(2020·福建厦门一中高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节选自邓蜀生《影响世界的100本书》(2004年出版)请从以上书单中选取一本或一类书籍,拟定一个论题,写一个简短的书评。(要求:主题明确,持之有据。)12.(2020·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高三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明后期到清初和晚清时期书籍翻译对比时期明后期到清初晚清时期(1840年后)翻译者西方传教士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中国士大夫徐光启、李之藻等林则徐(钦差大臣),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上海同文馆(均为清政府所办),大同译书局(梁启超自办)译书出版社(留日学生自办)等内容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学、军事技术、舆地学、生物学、医学、文学等领域。代表作有《坤舆万国全图》、《欧几里德几何》、《几何原本》(利玛窦、徐光启合译)《泰西水法》、《奇器图说》、《万国全图》等等。中国的《老子》、《易经》也有了第一批欧洲译本。涉及工程、农学、矿学、工艺、商学、格致、算学、电学、化学、声学、光学、天学、地学、医学类即有70多种。其中《万国公法》、《星轺指掌》、《公法便览》、《公法会通》、《国际法》公法类书籍达40部以上。还包括《天演论》(赫胥黎著)《原富》(亚当·斯密著),《万法精理》(孟德斯鸠著),《卢梭民约论》请回答:比较两个时期书籍翻译,指出其中一处不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出现这种不同的原因。(所指出的不同之处明确清楚;原因可以多个角度进行分析)13.(2020·广东高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近代部分机构译书情况统计时间机构名称性质编译出书概况19世纪40-50年代墨海书馆英国伦敦会(新教)自办出版机构翻译出版宗教读物为主,19世纪50年代陆续翻译出版少量的科技书刊约30余种。1860-1913年美华书馆美国长老会(新教)自办出版机构翻译发行书40万册,宗教书籍和科技书籍为主,多为教会学堂采用为教材。1868-1908年江南制造局翻译馆清廷官方译书机构译书158种,其中史志、公法、教育等18种,军事32种,商学书8种,科技书90种。1901-1904年译书汇编社、科学书译辑社、湖南译书社留日学生译书机构译书533种包括各国史志以及哲学、法政、教育、外交、兵制、农政、矿务、工商、理化、卫生等;其中政治较多,有《民约论》、《万法精神》《代议政治论》等。——据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等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4.(2020·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畅销书是指一定时期内,在同类书中销量最大、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它是时代的符号和标志,是反映历史特征、历史主题的载体,是记录时代精神、大众心态的媒介。1949年10月至1957年5月的部分畅销书统计表——据易图强《新中国畅销书历史擅变及其与时代变迁关系研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历史活动课堂讨论话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话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参考答案1.(1)原因: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刊印技术进步;市民阶层等阅读群体的增多;宋元文化的积淀。(任意三点即可)影响: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保存和传承了传统文化;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任意三点即可)(2)新特点:与思想解放运动相生相伴;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影咧巨大;文化传播的阶层广泛;新书市场和职业作家群体出现;资本化的印刷商出现并壮大。(任意四点即可)(3)启示:加快创新发展文化产业的相关技术和经营方式;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注意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构建社会效益为先并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运行管理体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详解】(1)原因:根据“明代刊印的书籍”分析得出刊印技术进步;联系所学,从经济发展、阅读群体增多、宋元文化的积淀等角度分析总结。影响:根据“明代刊印的书籍,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明刻本在欧美也有广泛收藏”“经过他们整理的古代经典很快成为印刷商的盛筵”“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提炼概括。(2)新特点:根据“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概括得出与思想解放运动相生相伴;依据“正是这些草根大众成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得出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影响巨大,文化传播的阶层广泛;依据“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书市场,同时也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得出新书市场和职业作家群体出现;根据“资本化的印刷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概括得出资本化的印刷商出现并壮大。启示:综合材料,可从创新文化产业技术和经营方式、推动中外文化交流、注重社会效益、丰富群众性文化等角度分析解答。2.(1)特点:①规模大,数量多,发展快。②承上启下,在中国出版印刷史上地位突出。③文化影响广泛而深远。原因:①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②刊印技术进步;③市民阶层等阅读群体的增多;④宋元文化的积淀;⑤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强。(2)变化:①与思想解放运动相生相伴;②消费群体阶层广泛;③新书市场和职业作家群体出现;④资本化的印刷商出现并壮大。影响:①提高了欧洲各国各民族文化素质。②推动了思想解放和欧洲近代科技文化的发展。③培育了文化出版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④为欧洲近代工业文明向全球传播创造了条件。【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从存世情况来看,其数量远超宋元本,而且大多数的宋元本都有明代的翻刻、重刻本;许多清代书籍也都是以明本书为底本重刻的”“宋体字,发展演变为今天最常用的印刷体汉字”“明代的线装书和宋体字影响到中国周边的日本、朝鲜半岛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可以概括出明代书籍刊印业的特点。第二问原因,根据“明代刊印的书籍”分析得出刊印技术进步;联系所学,从经济发展、阅读群体增多、宋元文化的积淀等角度分析总结。(2)第一小问变化,根据“大规模印刷的廉价书籍特别是《圣经》刺激了大众教育”概括得出与思想解放运动相生相伴;依据“正是这些草根大众成为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得出在推动社会变革方面影响巨大,文化传播的阶层广泛;依据“印刷技术创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书市场,同时也催生了职业作家群体”得出新书市场和职业作家群体出现;根据“资本化的印刷商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概括得出资本化的印刷商出现并壮大。第二小问影响,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民族文化素质、思想解放、科技进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工业文明的传播等方面来分析。3.(1)原因:明代出现工商皆本的思想;封建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等阅读群体的增多;宋字体的发明创新使刊印技术进一步发展;唐、宋、元等前代科技文化的积淀。影响:促进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保存和传承了传统文化;扩大了中华文明的世界影响,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2)特点:伴随着学校教育和学术研究发展而发展;与宗教改革、反对教会专制思想解放同步;印刷术发展推动欧洲社会进步。(书籍增多,文化进步,文盲率下降等)【详解】(1)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书籍刊印业迅速发展的原因需要从商品经济发展、市场需求的扩大、明清时期新思想的发展、印书技术的发展及技术积累等方面进行分析。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书籍刊印业迅速发展的需要从传播文化、经济交流、文明交流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2)特点:根据材料“大学诞生于12世纪的欧洲,除了课程研究,考试制度也在同一时期兴起。对课本的需求也随之增长”、“欧洲的学术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归纳出特点是伴随着学校教育和学术研究发展而发展;根据材料“在印刷术的帮助下,1517年至1520年间,路德的30部著作在欧洲售出了30万册”可归纳出特点是与宗教改革、反对教会专制思想解放同步;根据材料“印刷术出现后的两个世纪内欧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归纳出特点是印刷术发展推动欧洲社会进步。4.(1)原因: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书籍印刷提供了物质基础;雕版印刷技术的进步,为书籍印刷提供了技术保证;宋代教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市民文化的兴盛等因素刺激了书籍印刷(业)的发展。(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2)条件:晚清时期专制统治被削弱;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新式印刷机器的传入和西方技术人才的引进;新式学堂、新式传媒(报纸等)的大量出现;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等。(4分,答出2点即可,每点2分,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影响:促进了近代科学技术的传播;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变革;推动了近代教育的发展;促使社会生活习俗变化。(6分,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3)总体趋势:上升。(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原因: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双百方针”的提出,提供了宽松的社会环境;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群众基础。(4分,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其他表述,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4)挑战:电子书等数字媒体的冲击。(2分,其他表述,可酌情给分)认识:按以下两个层次给分,本问总分2分。第一层次:能作出简单、表面的描述。(1分)第二层次:能作出恰当的、概括性的评述。(1分)【解析】第⑴小题:题中信息为“宋代是我国书籍印刷史上的极盛时期”,要求找出原因,则可以联系宋代的时代背景从社会的各个方面,如经济发展、教育传播、考试制度、市民阶层壮大以及北宋印刷术的改进等多个方面加以概括。第⑵小题:该题的关键信息是“晚清时期是中国书籍印刷走向近代化”,要求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列举实现近代化的条件。根据史实,比如晚清时期专制统治被削弱;近代经济发展;新式印刷机器的传入;知识分子的积极推动等。至于影响也应当从近代社会发展的角度加以阐述。第⑶小题: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趋势是不断上升的。第二小问的原因则必须联系建国初期的国家发展表现,主要有:民主政治建设,“双百方针”的提出,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创造了物质条件;文化教育的发展等方面。第⑷小题:该小题属于根据材料以及相关问题谈主观认识的类型,表达式切忌脱离材料和已经回答过的问题,同时要结合当今社会的各个主要方面来谈冲击和挑战,比如说电子书等数字媒体的冲击。至于个人认识则比较主观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印刷术;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双百方针”5.主要内容:商人的职业道德规范,经商业务知识,全国各地水陆交通及沿途情况。社会状况: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商帮出现、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社会上对经商相关知识的需求增加;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商人经商理念与中国儒家义理相结合;印刷出版业发展,以商人为主体的新阅读群体的形成;社会上经商风气较盛,部分地区商人地位较前代有所提高。【详解】根据“涉及水马驿站、行程里距、山川险夷、沿途物产风情、名胜古迹等多方面内容”、“强调商人要讲求诚信,童叟无欺;商业经营要合乎规范,要有官府核准的票引”、“除了有各成色银的鉴别口诀之外,还对可能掺假银的各种银色,予以详细介绍”等内容可知,明清时期商书的内容主要涉及商人的职业规范、经商的业务知识和全国的交通地理状况。商书的出现说明明清时期商业经济繁荣,长途贩运和商帮出现,白银开始成为主要货币。社会对于商业知识的需求增加。而且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商人经商理念与中国儒家义理相结合,印刷出版业发展和经商风气的盛行都推动了商书的出现和发行量的增加。6.(1)特点:政府管理相对宽松,读者由精英走向大众,印刷等出版技术有所发展,出版业结构发生变化,民营出版业发展迅速,重视广告营销版权意识增强成就巨大。影响:促进出版业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明朝后期文化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变化:机器印刷取代传统手工生产,近代民营出版机构出现,出版内容转向西方科学技术。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的冲击,近代社会变迁和教育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有识之士投资近代出版业。【详解】(1)第一小问“特点”,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明朝出版业发展的特点主要有政府管理相对宽松,读者由精英走向大众,印刷等出版技术有所发展,出版业结构发生变化,民营出版业发展迅速,重视广告营销版权意识增强成就巨大。第二小问“影响”,结合明朝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材料内容可以看出,明朝出版业的发展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了明朝后期文化繁荣和商品经济的发展。(2)第一小问“变化”,从上述材料和内容可以看出,近代机器印刷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业生产,近代民营出版机构出现,出版内容转向西方科学技术。第二小问“原因”,外受到了鸦片战争以后西方文明的冲击,除此之外,还包括近代社会的变迁和教育文化事业的影响,以及一些有识之士投资出版业的影响。7.本题结论正确,解释合理即可得分。以下为示例答案。示例结论一:1896-1911年,中译日书数总量多,日本译中书总量少(相差近一倍)。中国知识分子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急于从日本寻求强盛之道,其中通过译书,向中国人介绍强盛的经验。而日本甲午战争胜利后,日本人增强了“自尊心”,对中国文化有所藐视,出现一股“脱亚入欧”风潮。示例结论二:双方译书的重点不同:中译日书的重点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语文;日译中书主要在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很少。中国是弱国,又面临民族危机,主要是救亡图存与发展问题,所以多翻译日本在政治、科学方面的书籍。中国国学对日本影响深远、已久,中国在科学、工程方面落后,引不起日本注意。示例结论三:中日译书随着时间的发展,中译日书有减少的趋势,而日译中书有增多趋势。全面抗战,译者忙于抗战,或无安定环境,无法翻译日书,战争期间出书条件(缺纸、印刷紧张)十分艰难。日本通过翻译,获得中国政治、军事等情报;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学者,依然从事翻译中书。【解析】本题据材料表格“1896——1945年中日两国互译书籍出版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译日书籍表、日译中书籍表两个方面对中日之间相互译书的信息进行比较,再选择两种结论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例如:1896-1911年,中译日书数总量多,日本译中书总量少。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从中国受甲午战败的刺激急于从日本寻求强盛之道、日本甲午战争胜利后“脱亚入欧”等方面予以说明。注意结论正确、解释合理、史论结合即可。9.评分标准:书目:考生写出书籍。论题:考生能根据选择该书籍的理由提炼出具体论题。阐述:运用史实:考生引用史实准确,选取运用恰当。论证逻辑:考生能围绕论题加以论证,不偏离论题,逻辑性较强。示例:书目:《春秋繁露》论题: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理由:西汉中期,王国问题基本解决,社会经济恢复发展,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基本定型,以汉民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为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著《春秋繁露》。《春秋繁露》记载了董仲舒“春秋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的需要,被汉武帝采纳,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随着儒学不断丰富发展,成为后世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详解】按照题目要求,首先从《四库全书》书目条例中选出一部书籍,如“《春秋繁露》”、“《王阳明集》”、“《史记》”或者“《武经总要》”,然后根据所选书籍,提炼出与此相关的传统文化内容,拟定主题,比如以董仲舒《春秋繁露》归纳出西汉时期儒家思想统治地位的确立等,接着结合所学知识,从这一书籍的背景、核心内容和影响等,进行说明论证,论述过程中注意按照步骤,写出书名,明确论题,史论结合,条理清晰。10.要点】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一信息:甲午战后翻译日本书籍以社会科学类为多。说明:甲午战争的失败,先进的中国人将学习的重点转向政治制度,对社会科学的研究大大加强;日本明治维新的启发;戊戌变法的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翻译大量西方书籍。示例二信息:译书的数献与时局有关。说明:1912一1937年期间译书总数、年平均翻译数量最多。民国建立,激发了知识分子的爱国参政热情,他们感到国家全面改革的必要1937一1945年期间译书量大幅减少。日本全面侵华,时局动荡;战争期间出书条件困难;反日民族情绪的影响示例三信息:甲午战争前中国翻译日本书籍很少;甲午战后,数量大大增加。说明:甲午战前,中国轻视日本。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战败,促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转向日本寻求救亡道路;留日学生大员增加;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的影响;明治维新后日本翻译大量西方籍。【解析】本题是论文撰写题型,解题中首先要通过材料解读提取有效信息,如翻译日本书籍种类、译书的数量与时局关系、甲午前后中国翻译日本书籍的对比等;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提取的信息进行论述,做到史论结合,逻辑有序。11.示例1:论题:社会主义运动的指明灯一《共产党宣言》书评:19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工人运动兴起:一些思想家提出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但最终失败。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宜言从哲学、经济学的角度揭示了资本主义具有自身不可克服的弊端,必将被社会主义取代,宣告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即推翻资本主义,实现世界无产阶级的联合,解放全人类。《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一理论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对人类文明的进程产生深远影响:成为了俄国和中国等国家革命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指南。总结: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现代化建设的科学理论、是现代化实践的理论: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示例2:论题: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促进欧洲思想解放。书评: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神学思想占统治地位,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文艺复兴运动兴起,促进入文主义的传播,不断冲击封建神学,促进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16世纪,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闸述了“日心说“理论,否定了天主教宣传的地心说":17世纪,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阐述了牛顿三大定律,搭建了经典力学体系。这些科学成就,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形成:推动理性主义的传播和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总结:就唯物史观而言,科学技术不仅是对物质世界规律的探寻和改造,反之又推动了人类世界观、价值观的变化,推动了人类思想解放。示例3:论题:启蒙运动相关书籍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书评:十七十八世纪,封建君主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和近代科学的发展,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18世纪中期,启蒙运动在法国进入高潮。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提出社会契约学说,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理念,弘扬了理性精神,描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理想形态。这类书籍的诞生与宣传,极大地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完善,为此后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启蒙书籍向全世界传播,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思想解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是推动人类思想近代化的宝贵精神财富。总结:就唯物史观而言,思想来源于社会存在,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思想人类文明进程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现代化建设要构建社会主义思想价值体系,以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为引领。【详解】材料中所涉及的书很多,随意选择一本进行阐述即可。如《共产党宣言》这一本。标题则可以从《共产党宣言》的影响角度拟定,社会主义运动的指明灯——《共产党宣言》。论述时则从《共产党宣言》产生的背景、内容、影响角度概括即可。也可以选择《十日谈》,指出其对思想解放、宣传人文主义的作用,论述时则从文艺复兴的背景、《十日谈》的内容和影响等角度概括即可。12.示例(1)不同:明末清初主要翻译西方科技书籍。晚清时期主要为外国法学著作、西方政治制度书籍;原因: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及殖民扩张,西方传教士积极传播基督教与推介欧洲先进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统治者的需要和重视;明末清初时知识分子注重经世致用,提倡实学。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严峻,先进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鸦片战争后,随着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清政府面临大量的国际交涉;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的推动;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西方启蒙运动的发展和影响。示例(2)不同:明末清初译书具有双向性交流的特点;晚清时期,则主要是国人翻译西方书籍。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宣传介绍西方,同时向西方介绍中国;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危机加深,先进中国人积极学习西方。示例(3)不同:明末清初时,以西方传教士为主,他们与中国士大夫合作译书;晚清以来,以知识分子为主体,官方和民间译书结合。原因:传教士在中国为推广教义,进行殖民扩张;统治者的需要和重视;明末清初时知识分子注重经世致用,提倡实学。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晚清知识分子为救亡图存、强国御侮;洋务运动及戊戌变法的推动;晚清知识分子爱国心的驱使。【解析】【详解】本题为论述题,考查不同时期中西文化交流。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明末清初时期和晚清以来书籍翻译的不同,体现在翻译内容上的差异、译书交流由双向到单向的差异、译者群体的差异。具体论证过程应当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论证。本解析以翻译内容上的差异为例进行解析。差异:根据表格中译书内容一栏可知,明末清初时期翻译的著作“涉及宗教、天文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