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则习习题_第1页
《论语》八则习习题_第2页
《论语》八则习习题_第3页
《论语》八则习习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八则习题汇总一、文学常识1、本文选自,《论语》是记录的书,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共篇,493章,家和家。是家学派创始人,被后人尊称为,他首开私人讲学的风气,相传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是。他的教学思想有。孔子曾周游列国,终不再仕,晚年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称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儒家另大多是孔子回答弟子们提问后所做的记录。《论语》的体裁是:2、孔子,名,字,国人,末期著名一位代表人物是孟子,被尊称为。后人把他和孔子合称为。3、“论语”的意思是。4、1)“四书”指的是:2)“五经”指的是:二、解释加点词语的含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诲汝知之乎是知也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不患人之不己知见贤思齐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三、理解性默写:1、孔子要求我们学了新东西要及时复习的句子是:2、表明见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就很快乐的句子是:3、表明君子应具有的品质的句子是:4、文中论述学习和思考要紧密结合句子是:5、曾子认为每天都在哪些方面“三省吾身”6、文中认为应该虚心求教,博采众长的句子是:7、某同学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收获很大,他对文中“,”这句话体会得更深了。8、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会见台湾的国民党主席连战时,引用了孔子话“”,表达了他见到远道而来的朋友的喜悦之情。9、《论语》中告诫人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而且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10、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语句是:11、暗含取长补短意思的句子是:12、从《孔子语录》中演化而来,表现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将他人的不足之处引以为戒的成语是:13、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联想到本文中的:14、启发人们要加强自律,热爱学习的语句是:15、曾子教育学生要以诚信为本,不断反省自己的语句是:16、《论语》十则告诉人们,只要虚心好学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是:17、告诉我们无论对待任何事,都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的句子是:18、强调培养宽广胸襟的句子是:19、关于学习方法的句子有:20、关于学习态度的句子有:21、关于修身做人的句子有:22、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句子是:三、整体把握:1、概括文章主题:本文通过阐述治学的方法和态度以及做人的品德与修养,告诉我们学习也是律己修身的过程,做人和做学问是统一的。2、写作借鉴:1)通过多次使用反问、对偶、排比等修辞是语言精炼、生动。2)思想深刻、丰富。课文所选八则一方面阐述了治学的方法和态度,另一方面阐述了做人的品德和修养。有些还逐步发展成格言或成语,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四、具体问题:1、《论语》八则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这两部分各侧重些什么有什么关系1)第一部分(前四则)主要写做学问,第二部分主要写修身做人。2)这两部分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为学引申做人的道理,修身落实为学的道理,为学也是律己修身的过程,做人和做学问是统一的。2、《论语》中阐明了什么样的态度是对待学习的最佳态度真诚坦白。承认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或困难和表现在学习上的付出与收获同样重要。不懂装懂是耍小聪明,不懂时马上提问尽快弄懂才是大智慧,因真诚坦白而不断进步的好学者才是真正的智者。3、孔子说:“杰出的人是学习的对象,普通人也是学习的对象。”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看法。与贤者看齐,需要有勇气和胆识,也需要恒心和毅力,能像普通人学习,则需要有谦逊的美德。杰出者和普通人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学众人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才真正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4、文中的“有朋自远方来”的意思和我们今天的理解有什么不同孔子所说的指的是“能与学问和思想上的知音相会”,“朋”特指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人们引用这句话,多用来表达对远道而来的客人的尊敬和欢迎之意。词义已经扩大,在一些特殊场合,可感悟到主人对客人达成共识、愉快交流的美好期待。5、“有朋自远方来”中的“朋”指的是什么人可看出孔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表达了孔子怎样的思想1)“朋”指志同道合的人。2)孔子把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学问看作是人生的一大乐趣,可以看出孔子是热爱知识,愿意与切磋的人。3)在孔子看来,有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一起探讨学问是一种乐趣,更有利于完善并实现自己“仁”的学说更有利于增长自己的知识和见识,表现了他虚心好学的思想。6、孔子推崇的做人之道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律己和爱人。严格要求自己温良恭俭,坚守孝悌,忠诚友善,仁爱待人。7、课文中含有孔子那些为学思想对你来说,最现实的是哪一方面文中含有注重实践、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兴趣等为学思想。其现实意义因人而异,对学生而言,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思考,不机械地接受老师与书本传授的知识,更多的体现自主学习,真诚坦白,不不懂装懂,让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及时得到修正和补充是最重要的。8、从曾子“一日三省”的做法中,你悟出了怎样的成才之道曾子“一日三省”,问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要求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要尽心尽力,这是很高的自身行为规范。曾子所以成才,应该归功于这种严于律己的生活态度。成才的因素有很多,自身实力是核心因素,如何让自己实力过人呢不断自省和及时改过是非常必要的,盲目的自信带来的只能是行为过当和虑事不周。9、写出出自《论语》八则的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择善而从。10、《论语》中是怎样讲述学习的意义和乐趣的“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是三种为学体验。“学而实习”是将所学加以运用,从中体验到实践的乐趣。“有朋自远方来”说明可以把自己的所学所惑与之交流、论辩和吸纳,体验到分享的乐趣,有人喝彩可喜,无人喝彩也无妨。“人不知而不愠”就是在不被人认可、不被人尊重的寂寞中保持豁达平静的心态,悠然自得,体会孤独的乐趣。11、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在现实生活中怎样的人可称为君子君子指品德高尚,追求完善人格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有知识、有涵养、有爱心、讲文明、胸怀宽阔的人可称为君子。1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在阐明什么君子应该具有怎样的风范1)意在阐明我们应该加强个人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胸襟豁达的人。2)宽容大度,不因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恼怒生气。13、“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做人之本是什么2)重视品德修养,避免学习与生活中的缺漏与失误。1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历来被封为谦虚好学的格言,但在今天看来是否太虚伪了是否对自己的知识能力太不自信了请联系实际谈谈。不是太虚伪,也不是不自信。我们学习的不是别人的全部,而是学习他人的长处,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使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完善。15、用简明的语言说说“见贤思齐”和“择善而从”的大意,并总结这两章反应孔子怎样的学习态度。1)向有知识、品行高的人看齐,虚心学习他的长处。2)反应孔子谦虚好学、明辨优劣的学习态度。16、从第五则中可看出曾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是一个对待自己在做事、做人、做学问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成为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人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述了学习上谦虚求实的必要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该句的理解。学习一定要实事求是,绝不能不懂装懂,如果不懂也不发问,那疑难就得不到解答,就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18、“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的方法,讲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你认为学与思有必要联系起来吗有必要。因为“学”是接纳知识的过程,不思考就是死学。不能运用知识。“思”是反思的过程,不断地总结经验,才能使学习更有计划性。所以“学”与“思”的结合是必要的。19、“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则语录使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启示20、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对学习为什么会感到愉快呢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曾有过这样的体验吗谈一谈自己的感受。1)因为他从学习中得到乐趣。2)有。我在读文学作品时,看到了不同的世界,不同的人物,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21、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可看出孔子对学习有怎样的的态度热爱学习,把学习和按时复习当做人生的一大乐趣。22、孔子教导子由时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他说这话的意图是什么告诫弟子做学问要实事求是,谦虚诚恳,来不得半点虚假。25、孔子对弟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目的是什么告诫弟子要善于发现并学习别人的长处。五、中考在线:(2010年吉林省中考试题节选)1、《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1分)2、下列加点词读音和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4)(2分)1)学而时习之/学如不及2)吾日三省吾身/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诲汝知之乎/诲人不倦4)是知也/日知其所亡3、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吾日三省吾身”的具体内容。(2分)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