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培优作 人教版必修高中历史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培优作 人教版必修高中历史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培优作 人教版必修高中历史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培优作 人教版必修高中历史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培优作 人教版必修高中历史2019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培优作业一、选择题1.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在1222年成立时,只有宗教法、民法、医学三种科目。1399年帕多瓦大学分化为两所大学:一所主要教授民法、宗教法和神学,另一所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这反映了该时期 ()A.神学不再占据统治地位B.城市经济空前繁荣C.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D.人文精神开始勃兴2.有学者指出:“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又收服了德国的资产阶级,从而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甘心接受普鲁士式的宪政安排。”对此解读合理的是()A.德国政治变革背离世界潮流B.国家统一是政治转型的前提C.美国民主宪政模式日趋落后D.现实国情决定德国政治形态3.伏尔泰在《风俗论》著作中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以欧洲史代替世界史的“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伏尔泰认为“如果中国的历史纪年是真实的,基督教的纪年就是假的,梵蒂冈就是在骗人,欧洲的历史也就是一部充满谎言的历史”。这反映出()。A.中国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B.思想解放促使宗教改革兴起C.中国文化传播影响欧洲社会发展D.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4.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旧的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然而,这一启蒙运动除了自由而外并不需要任何别的东西。”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的本质就是寻求()。A.人身自由 B.推翻专制C.思想自由 D.主权在民5.1788年7月10日,纽约某报纸以《船讯号外》为题发布通告:万世联合船主的幸福船,已载着十三包“联合、和平和友谊”进港,……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这则通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美国制宪会议的开始B.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C.美国第一届总统的选举D.美国联邦宪法生效6.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史实结论A1723年沃波尔拒绝了英王授予的贵族爵位,因为他接受封爵就必须放弃在下院的席位说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B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反映出民众普遍接受自由、平等思想C1871年巴黎公社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D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颁布《司法章程》,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使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7.1874年,明治政府将官办的“邮政蒸汽船会社”与13艘轮船无偿赠与私人企业三菱公司;并从1875年起,连续15年每年向其提供25万日元特殊补贴,补偿其因同外国公司竞争所带来的损失。之后,三菱公司日渐壮大,先后击败美国、英国公司,独占日本至上海的航线。这说明日本()A.大力扶植私人企业增强竞争力B.通过指令性计划推动经济发展C.工业化水平迅速超过欧美等国D.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8.18世纪,在波士顿、纽约和费城,各种各样的俱乐部纷纷涌现,富有知识的公民们就公共问题进行有组织的讨论、辩论。一位牧师曾评论道,一个赤贫的劳工也认为他在宗教或政治事务方面拥有与一个绅士或学者同等的表达自己感想的自由权利。这表明()A.美国民主制度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B.北美取代欧陆成为启蒙运动中心C.北美殖民地就政治独立达成了共识D.政党政治的雏形在美国基本形成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只有众议院具有提出弹劾案的权力,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总统有权批准关于背叛合众国的罪犯的缓刑和赦免,惟弹劾案不在此限。一切罪案,除弹劾案外,应由陪审团审判。”该宪法中关于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的规定反映了()A.最高法院作为弹劾案最终审理机关B.立法机关主导性与民意代表性相连C.弹劾案的开展加剧了美国党派斗争D.弹劾案的通过违背了美国宪法原则10.1867年美国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规定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但五十多年后这一法案被最高法院裁决违宪。美国最高法院做出这一裁决的依据可能是,该法案()A.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违反了民主共和的原则C.违反了联邦制的原则D.违反了权利平等的原则11.法国大革命前十年,谈论卢梭和阅读其著作的人数已经远远超过了伏尔泰等启蒙运动主流派别著作的人数。法国大革命期间,革命的激进派奉卢梭为祖师,罗伯斯庇尔等把《社会契约论》当作《圣经》天天诵读。下列属于卢梭思想的是()A.三权分立B.主权在民C.开明专制D.君主立宪12.孟德斯鸠认为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这一思想渗透的核心政治理念是()A.民主 B.共和C.分权 D.平等13.宗教改革之前,人们普遍认为依靠祈祷可以战胜疾病。1532年,马丁·路德提出“所有严重的疾病都是魔鬼带来的……医生是我们的主上帝派来的身体修理工,就像神学家是灵魂的治疗师”。该观点()A.背离了因信称义的主张B.维护了封建神学的权威C.有助于医学观念的进步D.迟滞了近代科技的发展14.改革是落后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梁。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A.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B.都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实现了工业化C.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D.都实现了政治民主化15.如同千年前模仿唐朝长安建造奈良一样,明治时期,日本人在东京银座建起了西化一条街。这里仿照欧美街市,盖起两层楼的洋式砖瓦房,街道上电车穿梭,夜幕降临时煤气灯就会点亮。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国外建筑风格B.唐朝文化对明治维新文明开化起奠基作用C.明治维新受西欧和工业革命热潮影响深远D.明治维新时日本城市出现了楼房和街道16.据美国1787年宪法,联邦政府“除非按照本宪法所规定的人口调查或统计之比例,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对各州输出之货物,不得课税”。上述规定()A.维护了地方治理的自主性B.实现了各州地位平等C.消弭了南北方的贸易争端D.削弱了中央政府权威17.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是()A.伏尔泰 B.洛克C.休谟 D.亚当·斯密18.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认为人的灵魂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烦琐的宗教仪式;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这一主张带来的实际效果是()A.调整了人与教会的关系 B.调整了人与上帝的关系C.调整了人与人的关系 D.调整了人与社会的关系19.在14世纪四五十年代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封建地主发现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已经无法再继续下去了;以节省人力为目的的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重视。天主教信仰也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在佛罗伦萨被点燃。这次欧洲瘟疫 ()A.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B.一定程度促进了社会转型C.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产生D.推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20.“它在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的同时,还以批判、求实的精神,勇敢地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材料中的“它” ()A.萌发了西方人文主义精神B.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C.摧毁了罗马教会神权统治D.设计出资本主义社会蓝图21.15世纪中叶,西尔维乌斯在《论自由教育》一文中,强调培养身心俱健的人,要求通过体育、军事训练与合理饮食来强健身体,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这一主张 ()A.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B.重申了启蒙运动的思想内容C.强调信仰对教育的决定作用D.奠定了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22.15世纪初,在意大利基于新一轮经济繁荣所体现出的“市民美德”,使人们的世界观日益脱离“天国的幻想”,而转入链接社会现实。据此可知,当时的“市民美德” ()A.提高了市民阶层道德修养B.体现了反神学的唯物思想C.具有批判现实的浪漫精神D.具有追求世俗生活的趋向23.下面为某书目录局部,此部分涉及的内容是 ()二、50-60年代的统一形势 …………(157)三、俾斯麦其人 …………(168)四、铁血宰相 …………(192)五、王朝战争与第二帝国的建立 …………(202)A.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B.美国两党制形成和发展C.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D.普鲁士完成德意志统一24.1701年英国议会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英国王位不能传给天主教徒,英国国王必须参加英国国教会,依附国王的人不能担任下院议员,法官的任免权归议会。据此可知英国 ()A.权力斗争延伸到宗教领域B.实现了国王“统而不治”C.国王和议会斗争仍在延续D.司法权由议会下院掌握25.“宇宙是一个完美的、以无数恒星为外壁、不动的大天球;太阳位于其中心起照明作用,其周围有一些透明的同心天球,行星和地球分别由这些同心天球运载着作匀速圆周运动。”这一理论最早应出自()A.哥白尼B.牛顿C.达尔文D.爱因斯坦二、非选择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在专制王权下的法国,国王曾自视为民族的代表,路易十四声称“朕即国家”“朕即民族”。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一个民族可以没有国王而将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相反,一个国王若无国民则不存在,更不必说治理国家了,甚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在法国大革命中,人们认为法兰西民族的成员不仅居住在同一地域、使用相同的语言,且相互之间是平等的,全体法国人组成法兰西民族。一般认为,法国大革命是法兰西民族诞生和民族主义形成的标志。——摘编自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以及其对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促进作用。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定理——因此,要防止滥用权力,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法]孟德斯鸠材料二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法]伏尔泰材料三然则,哪些限制是有碍启蒙的,哪些不是,反而是足以促进它的呢?我回答说:必须永远有公开运用自己理性的自由,并且唯有他才能带来人类的启蒙。——[德]康德(1)根据材料一,孟德斯鸠提出的国家学说是什么?这一学说的核心是什么?(2)材料二、材料三中两位思想家的相同主张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启蒙运动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若是把他们看成乌托邦分子或者集权主义者,这在哲学上是错误的,从历史而言则是荒谬的。事实上,他们实事求是地看待世界,试图以求实际、讲原则的方式解决问题……启蒙运动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种榜样供当代知识分子奋力追赶,也展示了一种与压迫性制度、不公正的特权和不合时宜的文化实践作斗争的样板。——[美]斯蒂芬·埃里克·布隆纳《重申启蒙——论一种积极参与的政治》材料二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如果现在有人问:“我们目前是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那么回答就是:“并不是,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摘编自[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材料三启蒙哲人对批判的推崇及其对形而上学的正当批判明显地表明,启蒙运动不是理性的时代,而是一次对理性主义的造反。这场造反表现为两种相互关联的方式:一方面反对把理性说成是唯一的,甚至主导的行动精神的论断,另一方面否定那种认为世界上的所有神秘现象都可以通过研究而得到阐明的观点。主张批判至上,绝不意味着主张理性万能。这是一项要求有权质疑一切的政治主张,而不是要求宣称一切都能被理性了解和驾驭。——[美]彼得·盖伊《启蒙时代》(1)根据材料一,概括启蒙思想家判断问题的标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他们针对“压迫性制度”提出的政治主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德提出的“不是生活在一个启蒙了的时代”的原因,并解释“但确实是在一个启蒙的时代”的理由。(3)概括材料三的主要观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该观点的认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当时专断的教皇朱利乌斯二世把米开朗琪罗、拉斐尔和布拉曼特都带到罗马来工作,其间相距不过几十米。其中米开朗琪罗负责绘制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拉斐尔为教皇在梵蒂冈的宅屋创作壁画;而布拉曼特则负责建造新的圣彼得教堂,并且将梵蒂冈和贝尔维德勒别墅相连,从而创造了文艺复兴时期园艺的典范。材料二这些人如同他们文艺复兴时期的前辈一样易怒、好辩,相互之间进行着辩论。然而就像他们自己所说的“家人”一样,他们同样可以随时团结起来,勠力同心地支持他们共同的事业——创建一个人道、世俗、自由、开明,公民有权质询与批评,并且不受政府和教会的干涉与威胁的“新”的世界。——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与教会的关系以及形成此关系的原因。(2)材料二中的他们指的是哪些人?他们和教会的关系如何?新的世界指的是什么?(3)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人物分别如何发展人文主义。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摘编自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三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摘编自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成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解析】1399年意大利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但当时的意大利神学依旧占据着统治地位,A项排除;帕多瓦大学的分化无法体现当时意大利城市经济的空前繁荣,更不能说明近代自然科学已经产生,B、C两项均排除;根据材料“主要教授医学、哲学、文法、辩证法、修辞学和天文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一时期意大利人文精神已经开始勃兴,故选D项。2.D【解析】由材料及所学,可知德意志统一之后的政治形态决定了国家政体的选择,故选D项;“普鲁士完成了德意志帝国重新统一的历史任务”是顺应历史潮流的,排除A项;国家统一只是作为因素之一来对待的,排除B项;“改变了他们对美国式宪政的偏好和追求”可见美国式民主在世界上有很大吸引力,而不是落后的东西,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3.C【解析】由题干“伏尔泰……第一次把整个中国文明史纳入世界文化史之中,从而打破了……‘欧洲中心主义’的史学观”并全面抨击欧洲历史的虚假性,可知中国文化传播对欧洲社会发展产生影响,故选C项;A项在题干中无法反映,且在伏尔泰生活的时期中国科技已经落后,排除A项;伏尔泰是启蒙运动时期的代表人物,排除B项;世界各地文明开始会合交融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D项。4.C【解析】从材料中“思想方式”“缺少思想”等关键信息可知,康德所强调的是思想上的自由,所以答案选C项。5.D【解析】材料“十三包”“愚蠢船主的船已载着地方偏见、不和的种子等出港”可知,美国1787年宪法确定的联邦制,有利于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克服邦联制下地方松散的弊端。故选D项;制宪会议是1787年,排除A项;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是1783年,排除B项;美国第一届总统的选举是1789年,排除C项。6.C【解析】根据材料“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禁止任意克扣工人工资,废除面包工人夜班制,实行八小时工作制”可知,巴黎公社对工人的工资工时都作了一定规定,体现了对工人阶级经济权益的保障,故选C项;沃波尔不愿放弃下院席位而拒绝贵族爵位,与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没有直接联系,且此时下院的权力已经超过上院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中“史学家发现杰斐逊在《独立宣言》手稿中,将‘臣民’修改为‘公民’”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但选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中“规定所有人都在同一法院,按照同一法律,遵照同一司法程序受审”体现了司法平等,与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无关,排除D项。7.A【解析】通过题干内容可知,日本政府“将官办的‘邮政蒸汽船会社’与13艘轮船无偿赠与私人企业三菱公司”“并从1875年起,连续15年每年向其提供25万日元特殊补贴,补偿其因同外国公司竞争所带来的损失”所以出现了三菱公司先后击败美国、英国的公司,据此可以充分证明,明治政府通过大力扶植私人企业来增强本国与他国的竞争力,故选A项;题干所述明治政府的做法不属于“指令性计划”的范畴,它属于国家扶植私人企业的范畴,排除B项;题干仅是述及三菱公司通过国家的大力扶植之后,其实力大幅度增长,但不能就此扩大为“工业化水平迅速超过欧美等国”,并且“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工业化水平迅速超过欧美等国”的表述也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题干仅是述及明治政府大力扶植三菱公司,但是没有涉及“向西方学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问题,排除D项。8.A【解析】由材料“富有知识的公民们就公共问题进行有组织的讨论、辩论。一位牧师曾评论道,一个赤贫的劳工也认为他在宗教或政治事务方面拥有与一个绅士或学者同等的表达自己感想的自由权利”可知美国民众积极参与公共事务,并拥有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自由权利,使得美国的民主制度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故选A项;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排除B项;材料并未提及美国的政治独立,排除C项;美国的两党政治形成于19世纪,排除D项。9.B【解析】美国宪法规定,弹劾案必须由众议院提出、参议院审理,总统不能批准关于弹劾案的缓刑和赦免,美国总统弹劾制度的规定反映了立法机关主导性与民意代表性相连,故选B项;材料“所有弹劾案只有参议院有权审理”,最高法院并非最终审理机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出弹劾案的程序,没有体现出其影响,排除C项;弹劾案的通过遵循了分权制衡的美国宪法原则,排除D项。10.A【解析】由材料“国会通过任职期限法案,总统不得从政府机关中罢免任何经过参议院提名和同意后而被任命的联邦官员”可知总统权力受到国会极大地制约,违反了三权分立的原则,故选A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间的平衡,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权力均衡而非联邦制,排除C项;“权利平等”不是政治体制体现的原则,排除D项。11.B【解析】三权分立为孟德斯鸠的思想,A不合题意;卢梭主张主权在民,故选B。12.C【解析】民主是一种决策方式,主张少数服从多数,故A项错误;共和制与君主制相对应,是一种无贵族的政体,故B项错误;材料中“立法权由贵族团体和由选举产生的代表平民的团体共同拥有,二者有各自的议会,各自的考虑,也有各自的见解和利益”,体现了分权思想,故C项正确;平等与等级制度相反,材料未提及平等问题,故D项错误。13.C【解析】据材料马丁·路德宣扬医生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民众对于医学的认知,推动医疗观念革新,故选C项;因信称义是马丁·路德提出的宗教信仰理念和行为指导,排除A项;医学属于自然科学,提倡医学有利于打破封建神学迷信,促进近代科技发展,排除B.D项。14.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正确;俄国农奴制改革是沙皇领导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故A错误;俄国农奴制改革没有实现工业化,故B错误;两国改革都未实现政治民主化,故D错误。15.C【解析】由材料可知,明治时期,日本在最繁华的商业区建起了完全西化的街道,而且街道上的基础设施均是工业革命的成果,说明明治维新深受西欧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故C项正确。明治维新的核心内容是“殖产兴业”,不是学习国外建筑风格,故A项错误;西方文化对明治维新文明开化起奠基作用,故B项错误;明治维新之前的日本城市早就出现了楼房和街道,故D项错误。16.A【解析】根据材料“联邦政府……不得征收任何人口税或其他直接税……不得课税”,可知这有利于维护地方治理的自主性,故A项正确;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并非各州之间的关系,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南北方贸易争端问题,故C项错误;1787年宪法的规定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故D项错误。17.D【解析】亚当·斯密被尊为“现代经济学之父”,他认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和衡量价值的尺度,主张自由竞争。18.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和与上帝直接进行对话,打破了教会的权威,实现了人们精神上的救赎,重新调整了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B项正确,排除A、C、D三项。19.B【解析】在14世纪四五十年代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后,过去的耕种方式、土地所有权方式发生了变化;新制度与新技术被空前重视;天主教信仰遭受重创,文艺复兴兴起。由此可知,这次欧洲瘟疫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转型,故B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故A错误;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产生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错误;这场瘟疫冲击了罗马天主教的统治,并不是推翻,故D说法错误。20.B【解析】材料中“注重重新审视、发现和弘扬古典文学艺术”“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反映了文艺复兴运动,鼓吹人性解放和思想自由,故选B;萌发西方人文主义精神是古希腊时期,与材料中“向古代权威和基督教神学挑战”不符,排除A;即使是后来的宗教改革,只是打击了而非摧毁了罗马天主教会在欧洲的神权统治,排除C;D是启蒙运动的作用,排除。21.A【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15世纪中叶”“通过文学、哲学和文艺的学习来丰富精神世界,使人拥有信仰、美德、知识和智慧”可以判断出西尔维乌斯这一主张丰富了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故A正确;启蒙运动发生的时间是17-18世纪,故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人文主义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未涉及信仰对教育的作用,故C错误;宗教改革的理论基础是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的主张,故D错误。22.D【解析】根据材料“使人们的世界观日益脱离‘天国的幻想’,而转入链接社会现实”可知,当时的“市民美德”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具有追求世俗生活的趋向,故选D。23.D【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五六十年代,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已得到迅猛发展,德意志已从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化国家。国家的分裂状况已成为阻碍德意志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严重障碍。在统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