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河南.平顶山
工程名称: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建设单位: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法人代表:仵自连目录TOC\o"1-3"\h\z第一局部建设根底 1一、建设环境好支持力度大 2二、领导能力强管理水平高 2三、综合水平高社会评价好 3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培养人才素质高 8五、专业建设效果显著 8六、社会效劳赢得信誉 10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12第二局部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 13一、指导思想 13二、建设思路 13第三局部建设目标 15第四局部建设内容 18一、学院整体水平建设 18二、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 22三、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 27〈一〉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7〈二〉矿井通风与平安专业建设方案 57〈三〉矿山机电专业建设方案 81〈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07〈五〉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33〈六〉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156〈七〉非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会计电算化专业建设方案 184四、社会效劳能力建设 205五、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 207第五局部进度安排 209第六局部保障措施 211一、组织保障 211二、思想保障 213三、政策保障 213四、经费保障 214五、制度保障 214六、环境保障 215第七局部预期效果 216第八局部资金预算 217第九局部专业工程建设监测一览 224第十局部附件:实验实训条件建设设备清单 256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学院根底能力建设,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效劳经济社会开展的能力,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特制定本方案。第一局部建设根底我院是一所具有30多年办学历史的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由河南省教育厅主管、平顶山煤业集团主办。学院占地面积865亩,建筑面积30.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1亿元。教职工721人,高职在校生9506人。开设高职专业〔专业方向〕35个,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车间〕67个、校外实训基地56个,图书馆藏书40.38万册。学院先后被评为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单位、中国职业教育优秀培训机构、省高校就业先进集体、省高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科技兴企先进单位;2004年首批通过河南省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被评为“优秀职业学院〞;连续15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2005年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平顶山市“先进党组织〞等多项荣誉称号。一、建设环境好支持力度大河南省政府十分重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工作,在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开展规划中,把我院列入重点建设的高职院校之一;中国煤炭教育协会将我院确定为全国煤炭行业紧缺人才培训基地;2006年,中央财政列支150万元,支持我院国家煤矿平安实训基地建设;河南省政府和平煤集团分别投入专项资金200万元和400万元,建设瓦斯防治实验室;河南省煤管局逐年增加办学经费,财政拨款年均在746万元以上。平顶山煤业集团是国家十三个特大型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企业雄厚的资源根底和领导的大力支持,为学院建设和开展提供了强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保障。几年来,平煤集团调拨仪器、设备1237台(套),总价值6200多万元,用于实验实训室建设,并划拨土地291.5亩,用于扩建实习工厂和开展校办产业。同时,在保障年均1800万元正常经费的根底上,年均拨付3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学院根底设施建设和办学条件改善。二、领导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学院领导班子办学理念先进,团结务实,具有很强的开拓创新精神、科学决策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执行力,屡次被集团公司党委授予“好班子〞称号。院长仵自连同志年富力强,具有超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魄力,率先提出“高定位起步,高水平办学,办特色,创名校〞的办学思想。团结带着全院教职工开拓创新、奋力拼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三项制度改革,形成了“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实施了“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构建了“三三管理〞模式,实现了学院的跨越式开展,在师生中享有很高威望。他先后被授予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全国煤炭教育先进工作者〞、“河南省职业教育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三、综合水平高社会评价好1、办学理念先进,教学中心地位突出学院“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创新“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实施了“订单教育零学费培养〞、“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学院开展是第一要务,教职工生是第一牵挂,教学质量是第一责任,学生成才是第一目标,用人单位满意是第一标准,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近期工作的第一追求〞;彰显了依托特大型企业办高职教育的独特优势,实现了学院跨越式开展。学院先进的办学思想、教育理念,在全省乃至全国高等职业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得到了较高的评价。2006年5月19日,河南省副省长王菊梅在河南?政务要闻?“重要情况专报〞第171期关于我院的报道上批示: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半工半读,效劳企业办学模式值得推广〞;2006年5月18日,?中国教育报?以?把课堂“搬〞到煤炭企业?为题发表长篇通讯,报道学院半工半读的做法;?河南教育?杂志以?以煤为本,为煤效劳?为题,介绍学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经验,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学院确立了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资金管理、收入分配、人员引进等方面向教学倾斜。实行“保教学一线,保重点工程,保教师工资增长比例,控制其他经费支出〞的“三保一控〞管理方法,确保了教学经费支出在学院各项支出中的优先地位。在分配政策上,加大向教师倾斜力度,在同职称、同学历的条件下,教师收入高于其他职工10%以上;在引进人才上,学院制定了一系列教师引进、培养、聘任的优惠政策,努力营造尊师重教、依靠教师办学的良好气氛。2、师资队伍建设制度健全、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高学院确立了“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的办学方针,制定了“十一五〞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健全了师资队伍管理制度。几年来共引进教师125名,采取优惠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对取得硕士学位的一次性补助3万元、取得博士学位的一次性补助6万元;113名教师先后被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录取为研究生。选送教师139人次到国内重点高校进修提高,其中4名教师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分别到复旦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课题研究。为了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学院给中级职称以上教师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通过各项政策和鼓励机制的建立,使教师在学历、科研能力、教学水平等方面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目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87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4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0.6%,“双师素质〞教师251人,占专业根底课和专业课教师的71%;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的93人,占青年教师的42.5%;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省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聘请复旦大学等25名教师为客座教授,聘请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123人为兼职教师,已根本形成了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建设,制定了?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那么?,大力弘扬“求实创新,敬业勤奋〞的校风,加强“严谨求精,厚德爱生〞的教风建设和“勤奋博学,立德进取〞的学风建设,把“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注重以教风带学风,以学风促教风。广阔教师自觉地把学生“成人〞与“成才〞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人人争做教书育人的表率,受到学生及社会的高度评价。在每学年教务处开展的学生评教活动中,学生满意率达98%以上。贾玉景副教授等8人被评为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高等学校百名师德建设先进个人、省优秀教师等荣耀称号。学院依托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运行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近几年共立项教科研课题56项,其中省级研究工程9个、部级子工程3个;先后完成省级教科研工程15项、地市〔公司〕级教科研工程31项。2项应用技术获国家专利,煤矿防尘系列产品、煤矿机电产品已批量生产,为煤矿平安生产做出了积极奉献。3、根底设施完善,经费有保障、融资能力强学院根底设施完善、功能齐全。教室总面积3.17万平方米,建有多媒体教室51个、配备计算机1290台;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097万元,其中重点专业的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数量和先进性均位于全国煤炭行业同类院校前列;图书馆面积1.01万平方米;建有两座可承办国际赛事能力的综合体育馆和400米标准塑胶田径场等,完全能够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的需要。学院正常办学经费来源于地方财政拨款、企业投资和自主创收三个渠道。省财政拨款746万元,主办企业平均每年投资4800万元,学院自主创收4330余万元,年均办学经费9800万元以上。在资金的管理上,成立由督导处、财务处、监察处、总务处等部门组成的经费管理办公室,负责学院所有经费支出及每月经费的审核、登记、统计和汇总。由督导处牵头集中控制和平衡月度收支方案。通过对经费支出的严格控制和动态监控,保证了经费的合理使用。几年来学院从多渠道自筹资金达1.5亿元用于学校建设,办学效益居河南省同类高职高专院校先进水平。4、教学管理科学标准,质量监控效果显著学院本着“以人为本,从严治学〞的教学管理思路,建立了由“学院、教务处、教学系〔部〕、教研室〞组成的四级教学管理体系,狠抓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和规章制度的执行与落实。相继制定了?教学管理暂行规定?等80多项教学管理制度,并严格各项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和责任追究,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教学事故或管理事故,认真查处,严肃处理,确保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制定了?“四评、两查、一考核〞工作方案?,出台了?教师教学工作标准?和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的质量评价与考核标准,对各教学环节进行科学、客观、系统的质量评价与考核,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充分运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教务管理系统〞,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学院从严治教、科学管理的先进经验,屡次在全国煤炭系统及河南省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交流,2004年被评为河南省“教育管理年先进单位〞,2005年荣获中国煤炭教育学会“全国煤炭职业教育教务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5、就业质量高,社会评价好近三年来,第一志愿报考上线率平均为184.7%;新生报到率平均为96.5%;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平均为91%,行业专业就业率达100%。办学30多年来,为全国煤炭行业和社会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满意率均在97%以上。2004年在?河南日报?举办的“考生心目中理想的高校〞评选活动中列高职高专院校第一名;2006年在河南日报组织的评选中,学院荣登“全省最具影响力的十佳职业学院〞榜首;2005-2006年连续荣获“河南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四、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培养人才素质高学院根据平煤集团和平顶山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需求状况设置专业,依据岗位群要求开设课程,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零学费订单教育〞、“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人才培养模式。行业专业实施了“订单式教育〞,与平煤集团签定订单协议2607人,其中“零学费培养〞180人,企业承当全部学费260万元,学生顶岗实习,企业支付一定报酬,减轻了学生学费负担,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2005级学生朱帅获全国首届三维数字建模大赛一等奖;韦汝勤等3名毕业生先后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岗位能手〞;毕业生张彬在美国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上获得冠军;今年在我院举行的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竞赛上,以我院6名毕业生为主的中国代表队获得团体第一名;毕业生范平成为全国煤炭系统一流的矿压专家,在平煤集团的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我院毕业生占58%,其中地厅级领导干部3人,矿处级领导干部286人,科队级干部3000多人。由于学院为企业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技术支撑,平煤集团连续12年保持了平安生产的良好局面。五、专业建设效果显著1、专业建设水平高在专业布局上,始终坚持“以煤炭和相关行业为主,兼顾地方经济和社会开展〞的原那么,开设企业和社会急需的专业〔专业方向〕。形成了煤炭及煤炭相关专业占60%,社会专业占40%的专业格局。在专业建设上,制订了?平职学院专业建设工作方案?、?平职学院重点专业遴选方法?、?关于对重点专业资金投入的决定?等,对于重点专业,提供专项资金30万元的建设费用,从政策和资金上保证专业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各专业成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对专业设置、教学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重要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研究。重点专业形成了以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和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带头人、课程带头人为骨干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为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提供了保障。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平安、矿山机电等7个专业被批准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课程建设效果明显在课程建设上,制定了?课程建设规划?和?课程建设实施方法?,打破了传统的的课程设置模式,构建了公共课、职业根底课、职业技术课、职业技能课、选修课五大课程模块,并把职业资格取证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将理论和实践融为一体,突出学生能力培养。?煤矿开采技术?、?煤矿供电?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主编、参编教材43本,其中有8本专业课教材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职业素质教育富有成效建立有41个工种技能培训与鉴定的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所,申办有中高级制图员职业资格、数控工艺员等16个培训考核点,覆盖了学院75%以上的专业。近三年,学生双证获取率80%。积极开展各种社会实践和文体活动,组建了多种形式的“课程学习兴趣小组〞、专业技术研讨小组、“三小〞活动小组等,为学生的个性化开展搭建平台。通过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书法竞赛一等奖、全国“中华魂〞主题读书教育活动三等奖、全国第二届“数控技术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团体突出奉献奖、首届中国大学生3D/VR游戏设计大赛与清华北大等名校同场竞技获第六名;荣获首届中国三维数字建模大赛一等奖,学院获得河南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奉献奖。六、社会效劳赢得信誉1、教育培训效劳质量高,效益好依托煤炭技师学院和职业培训考核点,积极进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功能的培训效劳,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达12000人次,综采综掘成建制队培训36个,中高级工商管理干部培训1771人次,中高级技师培训812人次,每年技能鉴定2500人次以上。面向社会开展再就业等培训,每年达4000人次以上。各类培训经济效益达1800多万元,荣获教育部职成司颁发的“中国职业教育优秀培训机构〞称号。2、科技效劳效益突出学院充分发挥与平煤集团共建的国家级技术中心的作用,先后完成了?矿井瓦斯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研究?、?十二矿高突煤层长走向大采长综采面高产高效研究?、?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可行性研究与实施?3个国家“九五〞攻关工程和?采煤机负压降尘装置研制及综合降尘技术应用?等4个省部级科研工程,其中?矿井瓦斯治理示范工程配套技术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煤炭固体废物大宗循环利用与平安填充处置技术研究?获中国煤炭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研制的“高压水射流风机〞和“风流净化水幕装置〞获得国家创造专利,与之配套的煤矿防尘系列产品、煤矿机电产品已批量生产,近三年科技效劳平均到款额339.16万元。3、辐射带动作用效果明显学院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已在全省和全国高职院校中产生了较大影响。几年来,先后有40多所省内外高校到我院参观学习,2005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在我院专门召开了全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经验交流会,2005年、2006年全国煤炭院校长论坛两次专题介绍我院的办学经验。学院积极开展扶贫助困活动,每年拿出10万余元并选派优秀教师到豫西南国家级贫困县——鲁山县住村扶贫助教,为当地教育开展做出了积极奉献。搭建平顶山地区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实现了高校之间的教师互聘、实验实训设施、电子图书等教学资源共享。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聘请美籍教授爱德华、喀麦隆教授艾斯布郎斯来校任教和讲座。学院领导赴美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国家考察职业技术教育并进行学术交流,参加北京国际校长论坛,并在大会发言。选派教授、系主任到香港理工大学、澳门大学进行学习和学术交流。第五届国际矿山救援竞赛在我院举行期间,举办国际矿山救援技术研讨会。通过国际间学习和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促进了学院的教育改革与开展。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目前,我院既面临着企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快速开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挑战,也面对着创立全国示范院校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一是煤炭行业一线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平安形势依然严峻,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数量还不能满足企业开展的需求。二是随着煤炭企业产业链的延伸,专业结构需要进一步调整,专业建设需要不断加强。三是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数量不能适应学院快速开展的需要。同时,我院也面临着难得的开展机遇:一是河南省政府十分重视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建设工作,把我院列入河南高等职业教育“十一五〞开展规划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我院创立全国示范院校增添了巨大的动力。二是长期的办学实践所形成的办学理念和文化积淀以及平煤集团的大力支持,为学院未来开展奠定了坚实的根底,具有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工程建设单位的独特优势。三是较强的办学实力、优良的实验实训条件和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为创立示范院校提供了有力保证,在行业高职院校改革、开展、管理上具有了示范作用。我院决心以创立全国示范性高等职业学院为契机,抓住机遇,开拓进取,谱写学院改革开展新的篇章。第二局部指导思想和建设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开展观为指导,以?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开展的意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假设干意见?为依据,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培养面向企业一线需要的德才兼备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坚持“立足煤炭企业,兼顾相关行业,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开展效劳〞的办学定位;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让每个学生走向成功〞的办学理念;深化“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以重点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把实践性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内涵建设和特色建设,创新管理机制,建设和谐校园,整体提升办学水平和效益,建成行业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二、建设思路抓住创立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工程建设的机遇,按照国家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的总体要求,遵照中央财政引领,地方财政和企业投入为主的原那么进行重点工程建设。建设期内总投入一亿元:中央财政2500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内涵建设等1253万元,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247万元;地方财政2500万元,用于专业群和教学根底设施建设;主办单位平顶山煤业集团投入5000万元,主要用于学院根本建设。进一步完善特大型企业办高职的“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继续实施“工学交替〞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主办企业的设备资源,校企一体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制度,让学生以员工身份采取分散或轮流顶岗的方式,参加真实工作的实习实训,严格实习过程管理,明确校企双方管理职责,强化企业考核,确保学生顶岗实习时间半年以上。根据企业需要设专业,根据用人单位或岗位需要设课程。依据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平安、矿山机电等七个煤炭及相关行业专业职业岗位〔群〕的标准,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实施“任务驱动、工程导向〞教学模式;通过国内外进修、企业顶岗实践等方式,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加大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兼职教师比例,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办特色,创一流,引领带动全国同类院校整体水平提高。第三局部建设目标通过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方案,煤炭行业专业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2学年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生产性实习等,最后1学年按照与企业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相关专业实行工学交替“233〞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分为2个学习学期,第二学年分为3个学期,工作学期〔暑假顶岗实习〕→学习学期→学习学期,第三学年分为3个学期,工作学期〔暑假顶岗实习〕→学习学期→工作学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通过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更加完善,以采煤、掘进、机电、运输、通风等工作过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更加贴近煤矿生产实际,煤炭行业特色更加突出;做大做强煤炭主体专业,做优做精与本地区经济开展相关的煤化工等专业;学院在办学实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办学效益、辐射能力等方面显著增强,建成行业领先,全国一流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1、专业建设根据行业和区域经济开展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重点建设煤矿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平安、矿山机电、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会计电算化七个煤炭及相关专业,带动学院整体专业共同开展。依托平煤集团,引进矿机维修车间,将煤炭主体专业矿山机电建成“专业+车间〞的专业建设模式,打造具有煤炭行业特色的名牌专业,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提升职工整体素质,提高煤矿生产平安水平。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以煤炭企业职业岗位〔群〕标准为依据,与企业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开发课程,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精选教学内容;根据职业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在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上,建成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23门;建设国家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2门,建成院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19门;编写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工学结合教材26本,制作优质核心课程等多媒体课件33个。3、师资队伍建设利用特大型企业办高职的人才资源优势,组建由企业工程技术专家、技术能手和专业带头人为主的专业建设精英团队。创新“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使用和鼓励机制,实行教师到企业下现场顶岗实践,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学校任教;建设好“高校教师互动人才库、外聘教师人才库、专任教师后备人才库〞,管理和使用好兼职教师队伍。引进和培养专业带头人17人,骨干教师39人,“双师型〞教师46人,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兼职教师59人,打造一支具有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4、实验实训条件及内涵建设按照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要求,校企共建16个、扩建13个具有真实工作场景的实验实训室〔车间〕,营造“实训如同在现场,管理严格似厂矿〞的职业气氛,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建立校内生产性实习实训标准和实习实训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占实践教学学时的80%以上;新建校外实习基地24个,学院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确保学生顶岗实习半年以上;发挥平煤集团产学研合作委员会的作用,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校企共建共管的运行机制,创新校企一体实践教学管理制度,提升实习实训管理水平,确保实践教学质量。5、社会效劳发挥“平顶山煤炭技师学院、河南省再就业培训资格院校〞等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为煤炭企业和本地区培训各类人员6800人次〔年均〕以上;依托煤矿降尘研发中心和平煤集团国家级技术中心与我院共建的降温制冷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基地,为煤矿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和开展技术攻关10项;与西部地区的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3所院校开展对口支援,促进同类院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6、根本建设到2021年,学院占地到达1000亩以上,新增建筑面积5.71万平方米,满足学院整体开展的需要。第四局部建设内容学院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院整体水平建设、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重点专业领域建设、社会效劳能力和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五个局部。一、学院整体水平建设建设思路以学院“十一五〞开展规划为蓝图,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要求为目标,加大学院根本建设力度,加强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产学研相结合,积极推进国内外合作与交流,建成适合学院实际的、先进的数字化校园,提高学院整体建设水平。建设内容1、学院根本建设和教学根底设施建设按照学院“十一五〞开展规划,学院占地面积到达1000亩以上,到2021年,新增校舍面积5.71万m2,其中图书信息楼1.01万m2,学生生活用房4.7万m2,新增图书20万册,满足高职学生10000人学习和生活需要。按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新建校外实训基地24个,新建实验实训室16个,营造具有真实工作场景或模拟仿真效果,使生产性实习占实践教学学时的80%以上。每年列支260万元用于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保证仪器设备有足额的运转维护费用,设备完好率95%以上。建设成具有先进水平的集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科研和技术效劳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使学生在实训基地接受高质量的实践训练。2、师资队伍建设1〕注重师德建设。坚持年度师德考核,对不合格教师,严格实行“一票否决〞,终止聘任。切实把好准入、管理、教育等各个环节,不断提高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增强事业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关心保护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2〕建立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培养运行机制。进一步完善双师素质教师资格认证制度,按照双师素质标准,每年评选一次,颁发双师素质证书;鼓励教师参加实验室建设及实验实训工程的开发,主动与企业联合申报科研课题,参加工程设计;安排教师到专业对口企业顶岗实践;鼓励教师参加高职师资培训、考取行业职业资格证书,把技能考核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表达高职教育对双师教师素质的要求;制定双师素质教师的鼓励奖励政策,在晋升职称、出国培训、工资津贴等方面有相对优厚的待遇,保证双师素质队伍的稳定。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确保“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75%。3〕注重青年教师培养。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鼓励青年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到生产厂矿进行顶岗实践;聘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讲学或讲座;开展青年教师高职教学能力达标活动;选派青年教师到职业教育兴旺国家进行学术交流、学术研修,参与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和教学改革工程,尽快提高业务水平,成为教学骨干。4〕发挥平煤集团人才资源优势,引进具有两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工程技术人员为专任教师,聘请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指导实践教学,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发挥高校教师互动人才库、教师引进人才库、兼职教师人才库的作用,建设高水平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3、产学研紧密结合,吸纳社会资源共建依托企业办高职的资源优势,进一步发挥平煤集团产学研合作工作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作用,建立产学研合作运行机制,在专业设置与调整、培养目标设定、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环节安排、实习基地建立等方面密切合作,形成命运共同体;发挥学院数控加工中心、煤矿瓦斯灾害治理研发实验室、软件技术实训室的作用,创办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实体或与企业共同开展应用技术研究。依托专业开展产业,以产业开展促进专业建设,使教学与应用性工程开发紧密结合,面向市场进行科技成果转化,为教学效劳,为社会经济开展效劳。争取和引进更多的校外资源。依托平煤集团,坚持合作与共建,同时,争取上级部门和平顶山市政府的支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学院建设,获取更多的开展资源;通过广泛开展教育、科技和文化交流等实质性合作,争取更多研究和开展资金;通过银行贷款、社会捐助、校办产业创收,广泛吸纳社会各方资金、物质与人力资源参与学院建设,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提高支撑学院开展的能力。4、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提升学院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结合专业建设方向、科研工作重点和人才培养规划,有目的、有重点地推进国际合作与交流,与澳大利亚墨尔本霍姆斯格兰理工学院联合办学,建立互派教师、互派学生的合作制度;选派3~5名高水平教师到德国、美国、加拿大等职业教育先进的国家进行学习,邀请外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授课或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创造条件积极承办国际性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学院在国际上的知名度,搭建起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继续加强与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国内重点院校合作,开展高层次科研合作与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学术水平。5、建设数字化校园,搭建现代化教育教学平台将信息化应用到教育及管理的全过程,促进教学质量、科研和管理水平、效率的提高。对学院现有校园计算机网络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率,同时为移动教学接入的需要,架设无线网络系统。建成大容量的教育资源库及管理平台,满足学院教学、科研和管理的需要,为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坚实的根底。1)信息化根底建设。完善网络根底设施建设,新建建筑综合布线、无线接入设施,网络中心硬件平台及网络根底效劳系统的升级和改造。学院内部楼宇之间实现网络带宽达万兆。进一步加强校园网络平安管理,增强防病毒过滤功能、抗干扰和风险能力,优化信息流量管理,实现网络信息的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信息资源。2)数字图书阅览室建设。建设700台计算机的数字图书阅览室,并对数字图书存储设备及效劳平台升级、改造。实现图书数字化信息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文献信息资源的作用,为煤炭企业和区域经济建设效劳。3)教学资源管理平台建设。搭建共享型专业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教学资源中心,实现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应用。使文献资料库、专题特色资源库、资源目录索引等优质资源共享,形成系统完整的教育资源管理和效劳体系。二、教学建设和教学改革建设思路以区域经济开展为导向,立足煤炭行业,科学规划专业布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学改革,建设优质核心课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建设内容1、紧贴市场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布局1〕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开展走向及行业人才需求现状,科学地规划专业布局,建立专业设置、招生规模的方案与调整机制。使学院高职专业的种类、专业的培养规模与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本平衡。2〕随着平煤集团实施“一本两翼、拉长三条产业链〞开展战略和煤盐联合化工园的建设,产业结构将进行进一步调整,学院的专业结构也要与之相适应。在做优、做精煤炭开采技术、矿井通风与平安、矿山机电等煤炭主体专业的同时,做大、做强煤炭深加工与利用、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煤炭相关专业,并根据煤盐联合化工园对人才的需求,增设盐化工等新的专业。对高危行业的煤炭主体专业,采取优惠政策,订单培养,鼓励学生报考,扩大招生规模,适应煤炭行业人才需求;对生源少、就业渠道不畅的专业,限制招生或停止招生。3〕重点建设煤炭主体专业和有优势的特色专业,通过重点投资、重点建设,以点带面,带动其它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高。4〕建立专业评估机制和专业需求预警机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这个主线贯穿专业建设始终,根据企业和社会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和专业方向,使专业布局更贴近市场、更趋于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符合区域经济开展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布局,保障专业的可持续开展。5〕按照稳定规模、适度开展的原那么,每年增设2~3个新专业〔含专业方向〕,2021年专业〔含专业方向〕数量到达41个,形成以煤炭行业及相关产业专业占60%,其它专业占40%的“六四〞格局。2、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两课〞和形势与政策教育,把学院建成省级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示范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通过勤工俭学、社会调查、顶岗实习、青年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将自己所学知识效劳于社会,为学生全面成才打下坚实的根底。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煤炭行业专业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2学年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生产性实习等,最后1学年按照与企业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社会专业实行“233〞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分为2个学习学期,第二学年分为3个学期,工作学期〔暑假顶岗实习〕→学习学期→学习学期,第三学年分为3个学期,工作学期〔暑假顶岗实习〕→学习学期→工作学期〔顶岗实习与毕业设计〕。建立学生在工学结合顶岗实习期间校企管理与考评机制,构建独具特色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积极探索以弹性学制为主要内容的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适应教学模式改革的需要,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4、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按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参照职业岗位要求,以就业为导向,以满足岗位〔群〕要求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标准,借鉴国外先进职业教育课程理论和课程开发技术,结合我院的实际,进行课程改革实践,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取得较大突破。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标准课程教学根本要求,构建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作为配置课程的根底,突出课程的职业性和开放性,把生产现场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充实到到教学内容中,保持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先进性。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将职业资格考核内容融入教学方案中,将取证考核与课程考核相衔接,确保学生“双证率〞90%。5、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设在实训车间,实施工程引导、任务驱动教学方法,把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突出学生能力培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计算机教学软件和多媒体教学课件、模型、实物、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改革课程考试和评价方式积极推行课程考试方式改革,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考试考核体系。公共课和职业根底课实行教考别离,优质核心课程建立试题库,采用口试、笔试、实际操作、现场辩论相结合的考核方法,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评价。建立“以人为本,促进开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企业评价“四位一体〞的评价方式,认真对课程内容、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等情况进行准确评价,搞好课程改革,促进质量提高。7、教材建设支持和鼓励教师积极主编或参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特别注重编写与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相配套的立体化教材。建立教材评价选用机制,严格执行教材选用方法,优先选用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优先选用与职业岗位知识紧密结合的教材,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8、加强教学管理,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学院开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工作,制定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使学院的教学管理水平到达国内同类院校的一流水平。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素质优良的教学管理队伍,以适应现代教育管理的要求;建立二级管理机制,管理工作重心下移,充分调动各教学单位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继续坚持领导干部听课和常规教学检查制度,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教学评估制度,并根据教学管理体制的变化,加大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加大执行力度,使教学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和科学化。建立教学督导、教学评估、教学检查、学生评教为主体的质量监控运行机制,完善由“制度保障、过程监控、评价体系〞构成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使学院教学质量得到全面、全程、及时有效的监控。9、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加强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创新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的运行、管理机制,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改革实验实训内容和方式,根据不同专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实习实训标准,开发研制实验实训指导手册,保证实验实训基地的良好运行。三、重点专业及专业群建设本着以效劳区域经济和社会开展为目标,选择一批专业根底好、课程建设效果显著、产学研结合紧密、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社会效劳能力强的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并以此为龙头,引领和带动相关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高。重点建设的专业及专业群见下表:重点建设的专业及专业群序号重点建设专业专业群相关专业1煤矿开采技术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矿山测量、煤炭深加工与利用2矿井通风与平安矿井瓦斯治理、矿山救援3矿山机电矿山电器维修技术、矿山机电技术、电厂设备运行与维护4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电气控制技术、煤矿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5电气自动化技术PLC技术应用、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电子设备与运行管理、应用电子技术6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软件技术7会计电算化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一〉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专业负责人:王永祥张登明1、专业建设背景分析1〕行业背景煤炭是我国最主要的能源。2005年,煤炭在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别占75.6%和67.7%,是国民经济开展的重要根底。=1\*GB2⑴目前煤炭职工队伍素质状况全国煤炭行业从业人员552.4万人。其中,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从业人员402.3万人;原国有重点煤矿职工255.99万人。在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从业人员中,具有研究生以上、大学本科、专科、高中、初中以下学历的人员分别占0.4%、3.7%、8.6%、32.8%和54.5%。高中以上人员分别低于全国单位就业人员的0.7%、8.0%、15.7%、33.6%的相应比例。具有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资格证书的人员分别占2.1%、6.2%、24.3%和63.4%。专业技术人员29.4万人,占职工总数的7.3%。=2\*GB2⑵煤炭生产建设开展的需要按照煤炭工业“十一五〞开展规划,到2021年煤炭产量到达24亿吨。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形成5至7个亿吨级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小煤矿减少到1万个左右;全国原煤入洗率到达50%以上,非煤产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到达30%以上。平安健康状况明显好转,百万吨死亡率下降到1.6以下,矿工职业病新增发病率明显下降。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大、中型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分别到达95%、80%以上,平均劳动效率比2005年提高50%,矿井资源回收率到达40%以上。所有这些目标和任务,都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2〕人才需求预测分析=1\*GB2⑴煤炭职工队伍素质存在的问题人才总量缺乏。煤炭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地矿类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技能操作人员严重短缺。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专业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为7.3%,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12.7%的平均水平,88%的煤炭企业缺乏采矿专业技术人才。专业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根据对12个原有煤炭企业的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采掘工人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13.9%、初中的占55.9%、高中及中专的占27.9%、大专及以上的占2.1%。人才流失严重。2001—2004年,国有重点煤炭企业流出人才占引进人才的54%,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员流失严重,占流失人才总数的70%,使煤炭生产一线出现专门人才极度短缺的局面。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职工受教育平均年限为9年,少于其他工业行业平均年限。农民工比例大,在采掘工人队伍中农民工比例平均为40%,且接受继续教育和系统专业培训时机少。=2\*GB2⑵人才需求状况按照国家到2021年煤炭产量比2000年翻两番的要求测算,今年煤炭行业就需要增加各类人才约4.2万人;到2021年,共需要人才约12万人;到2021年,共需要人才约40万人。国有重点煤矿在今后15年内,每年需要引进补充各类中、高等人才2万多人,而目前企业引进补充的数量缺乏需求的40%。煤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短缺,必然造成煤炭行业职工队伍的整体水平下降,不仅制约了煤炭工业的开展,也是诱发煤矿事故多发的主要因素。综上所述,煤炭行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煤炭工业要实现持续开展战略,对人才的需求将是长期的,数量也是巨大的。2、专业建设根底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已有30多年的办学历史,具有良好的建设根底:2003年被学院授予院级重点专业;2004年被平煤集团公司授予重点专业;2005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师资条件根底专业根底课和专业课教学的专任教师18人,其中专业带头人1人、骨干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6人;高级职称7人,占38.9%;中级职称7人,占38.9%;硕士研究生5人,占27.8%;兼职教师8人。该专业已形成一支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爱岗敬业的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2〕课程条件根底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采掘一线生产和技术管理的核心能力,精选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了实践教学,课程讲授采取“一体化〞教学方式,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课程考核采取教考别离或实际操作及“以证代考〞的方式;每门课程制定有详细、标准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标准;注重教学过程管理,严格执行“四评两查一考核〞质量监控工作方案,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出版教材6本,已列入编写方案、待出版的教材8本;其中?煤矿开采方法?和?采煤概论?被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06年煤矿开采方法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对相关课程建设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3〕实训实习工程根底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是以认识实习─课程设计、实训、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职业技能鉴定为构成要素,合理安排了煤矿认识实习、煤矿地质实习、矿山测量实训、普通电工实训、矿井通风与平安实训、矿山电工实训、采掘机械实训、综合实训等26个实习实训工程。在综采综掘实训车间开设有采煤机、刮板输送机、液压支架、乳化液泵站、掘进机的使用与操作;液压支架、乳化液泵站、掘进机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液压支架主要液压元件维修9个实习实训工程,这些实习实训工程的开设,保证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4〕人才培养模式根底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积极推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4.5+1.5〞分段式和“订单〞式培养模式。04级毕业生在平煤集团三环公司和香山公司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共同管理,企业支付每月800元的劳动报酬。2006年10月,该专业被河南省教育厅批准为“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试点专业。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学研究,2004年“采矿工程专业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与实施方案的研究〞获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方案与研究〞、“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和“煤炭专业两年制高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研究〞、“两年制高职煤炭开采技术专业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研究〞4个教研工程已被河南省教育厅和教育部立项,将为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起到极大地指导和促进作用。5〕毕业生能力根底30多年的办学历史,积淀了丰富的办学经验。目前,该专业毕业生累计已到1000余人。95%以上的毕业生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有2人走上了厅局级领导岗位,110人成为矿处级领导干部。近几年来,该专业强化技能训练,注重职业素质的培养,坚持“双证书〞制度,毕业生“双证率〞到达了82%,一次就业率达92%,企业的满意率达97%,毕业生因动手能力强,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送。6)实验实训设备与条件根底该专业紧紧依托平煤集团公司,建立了综采综掘实训车间、采矿技术、地质、测量、矿井通风仿真系统6个实验实训室,主要设备达500多台〔套〕,总面积达1400多m2,仪器设备总值达2000多万元,各实验实训室根本情况如下:〔1〕综采综掘实训车间:主要有采煤机、掘进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乳化液泵站等27台〔套〕,面积800m2,可容纳40名学生实习实训。〔2〕采矿技术实训室:主要有矿井生产系统模型、综掘工作面模型、综采工作面模型、各种巷道布置方式模型及矿压测定仪器仪表42台〔套〕,面积100m2,可容纳50名学生实习实训。〔3〕测量实训室:主要有平板仪、DJ2经纬仪、J6经纬仪、水准仪、全站仪、GPS等36台〔套〕,面积80m2,可满足40名学生测量实训。〔4〕地质实训室:主要有矿物标本、岩石标本、地貌模型、显微镜、流速仪等200多件〔套〕,面积80m2,可容纳40名学生实习实训。〔5〕矿井通风仿真实训室: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对旋风机、矿用风速仪表自动鉴定系统、主通风机性能测定系统、测风仪、湿度计、气压计等60台〔套〕,面积260m2,可容纳50名学生实习实训。〔6〕平安技术实训室:瓦斯抽放演示装置、灾变风流逆转演示装置、瓦斯突出演示装置、风电瓦斯电闭锁演示装置、煤矿平安监控系统等66台〔套〕,面积100m2,可容纳50名学生实习实训。建立了平煤一矿、四矿等8个校外实习基地,可满足学生分散顶岗实习的需要,为全面实施工学结合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有利条件。3、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坚持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平台,深化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实训硬件建设,充实实验实训内涵建设,以本专业为龙头,带动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矿山测量、煤炭深加工与利用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高,为煤炭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紧缺人才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4、专业建设目标1〕总体目标按照创立国家示范职业院校的总体要求,建设具有真实生产场景和模拟仿真效果的实验实训室;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改革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和方法;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知识、能力和态度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建设表达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增强社会效劳能力,将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建设成为全国行业一流,同类高校先进,并具有示范作用,引领和带动全国同类院校专业建设健康开展。2〕具体目标=1\*GB2⑴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的根底上,扩建综采综掘实训车间,新增生产效劳性实训设备,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新增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采掘机械运行状态检测,主要液压元件性能测试,液压油污染度检测,单体液压支柱检修6个实习实训工程。=2\*GB2⑵培养专业带头人2名、骨干教师4名、“双师型〞教师6名,聘请10名煤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3\*GB2⑶通过更深入地课程改革,建设3门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建设1门国家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3门院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4\*GB2⑷毕业生“双证率〞达90%,其中高级工取证率到达20%以上;“工作经历证书〞率达90%以上;一次就业率达95%;企业的满意率达98%。=5\*GB2⑸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开展社会效劳。每年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项,为现场进行各种技术培训400人次,职业技能鉴定500人次,对口支援同类院校3所。⑹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构建工学结合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制定实习标准,开发研制3门实训指导手册。⑺新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个。5、专业建设内容1〕实验实训条件建设=1\*GB2⑴建设思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设具有生产效劳性、真实性的校内实训基地和工学结合的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合理有效的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及教学标准。更新、完善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增加模拟和仿真实训条件,建设有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车间。建成配套设施完善,工位充足,集教学、培训、科研、技术效劳与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综合实训基地。=2\*GB2⑵建设内容=1\*GB3①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建立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校企双方共建、共享、共管的管理模式,突出学生实践技能训练,营造真实的工作场景,在原有实验实训条件的根底上,扩建综采综掘实训车间,面积达1000m2,新增电牵引采煤机等生产效劳性、真实性设备,新增工位40个。从平煤集团公司引进单体支柱维修车间,使学生在实际的操作中学习真技术、增长真本领。通过建设综采综掘实训车间新增采煤机、刮板输送机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采掘机械运行状态检测,主要液压元件性能测试,液压油污染度检测,单体液压支柱检修6个实习实训工程。同时,利用本专业建设充实完善的实验实训条件,与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矿山测量、矿井通风与平安、矿山机电等专业实现实践教学资源共享。新建、扩建实验实训室的根本情况见表1-1。设备清单见附件1。煤矿开采技术专业新建、扩建实验实训室根本情况表1-1序号实验实训室名称新(扩)建主要设备实训工程及功能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万元〕〕合计06年07年08年小计06年07年08年小计1综采综掘实训车间扩建电牵引采煤机1台、刮板输送机1部、综采工作面模拟装置1套、乳化液泵站1套、支柱试验机1台、拆柱机1台、智能轴承故障分析仪3台、便携式油品污染度测试仪3台、乳化液浓度计10件、机械状态综合检测仪1套、水射流清洗机1套、台虎钳30台=1\*GB3①采煤机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2\*GB3②刮板输送机维护与常见故障处理=3\*GB3③采掘机械运行状态检测=4\*GB3④主要液压元件性能测试=5\*GB3⑤液压油污染度检测=6\*GB3⑥单体液压支柱检修具有真实性、生产效劳性功能1901101031018030210520合计1901101031018030210520=2\*GB3②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煤矿生产主要是地下作业,工作地点分散,工作场所多变。鉴于煤矿生产的特殊性,煤矿开采技术专业的顶岗实习,需安排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为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锻炼,将学生分别安排在采煤机司机、支架工、综采维修钳工、巷道维修工、锚喷工等岗位轮流实习,顶岗期间教师同时下现场与企业共同管理,共同考核〔以现场指导教师为主,学校指导老师为辅进行考核,联合签发“工作经历证书〞〕,实习者既是员工,又是学生,可获得一定的报酬。在稳固现有8个校外实习基地的根底上,在平煤集团以外再建立2个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3\*GB3③实验实训内涵建设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硬件是根底,内涵是关键。一是建立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引进的单体支柱维修车间,由学院提供场地,企业投入设备,签订共建协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建设规划,共同开发实训工程,积极营造企业化的职业气氛;建立健全保障实践教学的各项规章制度。二是深化实验实训教学改革。建立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开发综合性的工程式实验实训课题,将课堂设到车间或实验实训室,融“教、学、做〞于一体。三是制定实习实训标准。凡教学方案中独立设置的实习实训环节,都应有相对应的实习实训标准和明确的技能培养目标;开发研制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巷道施工技术三本课程实训指导手册,为学生自主操作提供方便,确保工学结合的实习实训标准化、制度化、标准化。实验实训内涵建设情况见表1-2。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实验实训内涵建设情况表表1-2序号内涵建设工程中央财政〔万元〕地方财政〔万元〕合计06年07年08年小计06年07年08年小计1实训基地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33612122实验实训教学改革77152929合计1010214141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1\*GB2⑴建设思路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切入点,以职业岗位技能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以工学结合优质核心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以教学质量提高为根本,以综合素质培养为目的,制定课程标准;探索任务驱动、工程导向的教学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完善教学考核体系,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国内同类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2\*GB2⑵建设内容=1\*GB3①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订单式“2+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2学年在校内进行课堂教学、实验实训教学及生产性实习等,最后1学年按照与企业签订的人才培养订单协议,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校外顶岗实习不低于半年,顶岗实习学生达90%以上。实行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一体化的运作方式,将学生分散安排到各实习基地,聘请煤矿企业能工巧匠和采掘区队高级技术人员为指导教师,签订师徒培养合同,采取“双岗〞与“轮岗〞制,使顶岗实习和“真实的工作〞真正地联系起来,以获得最正确的实习效果。实习结束后,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学校指导教师根据考核标准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的学生可获得“工作经历证书〞。逐步试行与工学结合相适应的弹性学制,以利于顶岗实习落到实处,为学生学习与工作创造一个宽松环境。②课程设置。打破传统模式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重构课程体系,建立突出煤矿采掘一线职业能力培养的模块化的课程模式。聘请煤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按照本专业学生毕业所从事工作岗位标准进行“工作能力分析〞,分层次逐级分解能力,筛选出满足能力要求应具备的知识点、技能点与态度点,将其组合起来,形成课程与工程,实现课程内容的整合与重组,建立起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工程体系,完成课程内容的组织工作。标准课程名称,表达能力本位和工学结合的内涵。课程开发组织示意图,见图1-1。结合本专业学生从业的工作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标准以及毕业生现场工作反响意见,及时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改革与更新,保持课程体系与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与先进性。课程目标=3\*GB3③建设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核心能力是:具有采区巷道布置方案设计、局部工程施工设计能力;合理选择采掘工艺、编制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和生产组织施工管理能力;具备采掘机械的使用和维护保养能力。课程目标能力―能力―1能力―2能力―3课程A课程Bizhshdian课程体系实训工程知识-1技能-1态度-1知识-2技能-2态度-2知识-3技能-3态度-3…………实训A图1-1课程开发组织示意图根据以上能力要求,将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巷道施工技术三门课程作为该专业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进行建设。其根本标准是:表达岗位技能要求;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注重学生个性开展。2007年启动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巷道施工技术3门精品课程的建设;2021年将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巷道施工技术建成院级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在院级精品课程的根底上,将煤矿开采方法建设为国家工学结合的精品课程。课程建设内容情况见表1-3。课程建设内容情况表表1-3序号类别课程名称主要责任人备注1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煤矿开采方法张登明2021年完成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查丁杰2021年完成巷道施工技术田华敏2021年完成2精品课程煤矿开采方法张登明2021年院级巷道施工技术田华敏2021年院级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查丁杰2021年院级煤矿开采方法张登明2021年国家级④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要充分表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改变课堂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把课堂搬到实训室(车间),采用任务驱动、工程导向的教学方式,融“教、学、做〞于一体,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5\*GB3⑤改革课程考核和评价方式。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建立试题库,实行教考别离,随机抽题,采取笔试、口试、实际操作、现场辩论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顶岗实习期间,校企共同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严格管理,严把教学质量关,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6\*GB3⑥加强职业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加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能够刻苦学习,树立从事煤矿艰苦工作的专业思想,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见表1-4。3〕师资队伍建设=1\*GB2⑴建设思路紧紧围绕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以培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为重点,加强双师结构教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情况表表1-4序号项目内容资金预算〔万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合计06年07年08年小计06年07年08年小计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构建8101331224352工学结合的优质核心课程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巷道施工技术13154371246773精品课程国家级:煤矿开采方法661212院级:煤矿开采方法采掘机械使用与维护巷道施工技术4488合计212556102141630132师队伍建设,聘请煤矿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形成一支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在国内煤炭行业同类院校处于领先水平,具有“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2\*GB2⑵建设内容=1\*GB3①专业带头人培养。通过到国外采煤技术先进的国家考察学习、国内重点大学进修、培训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将张登明、刘先玉两位教师培养为专业带头人。培养标准:高级职称,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及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掌握采矿专业技术前沿知识和科技开展动态,主持应用技术研究,带着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在同类院校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双师型〞教师。=2\*GB3②骨干教师培养。采用现场实践锻炼、师资培训、国内重点大学进修等方式,培养查丁杰、刘春林、王培强、牛道庆4名专业教师成为骨干教师,使本专业骨干教师到达7人。骨干教师标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丰富的现场经验,掌握采矿专业科技开展动态,能承当应用技术研究,开展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在学术方面有一定特长,具备“双师型〞资格的中青年教师。=3\*GB3③“双师型〞教师培养。制定“双师〞培养方案,采取现场实践锻炼、职业资格证书考取等方式,培养6名“双师型〞教师,分别为采矿方向2人、矿建方向1人、矿机方向1人、测量方向1人、地质方向1人。④聘请6名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4名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其标准是:具有高级技术职称,有10年以上现场工作经历,在专业技术方面有较高造诣或在技能方面有突出特长。进一步加大兼职教师聘请力度,使专兼教师比例到达1:1以上,形成一支高水平“双师〞结构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根本情况见表1-5。4〕专业群建设以煤矿开采技术专业为龙头,将综合机械化采煤、矿井建设、矿山测量、煤炭深加工与利用等专业或专业方向共同组成专业群,在师资、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煤矿开采技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情况表表1-5序号项目人数培养方向及主要途径资金预算(万元)中央财政地方财政合计06年07年08年小计06年07年08年小计1教师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2培养2人〔采矿〕;参加科研、访学、培训4481645925骨干教师培养4培养4人〔采矿2人、矿机1人、测量1人〕;师资培训、现场实践、考取证书35816551026“双师型〞教师培养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班安全防雷电
- 休假安全条约解读
- 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大学生实习报告模板汇编六篇
- icu每月工作总结
- 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演讲稿范文
- 设计师工作总结(15篇)
- 初中毕业演讲稿
- 学生个人世界环境日演讲稿例文8篇
- 员工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范本8篇
- 小学六年级数学100道题解分数方程
- 入团志愿书(2016版本)(可编辑打印标准A4) (1)
- 星巴克案例分析
- 工业区位和区位因素的变化(以首钢为例)
- 物业管理搞笑小品剧本 搞笑小品剧本:物业管理难啊
- 《木偶兵进行曲》教案
- 五四制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水》全部教案
- GB∕T 39757-2021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 混凝土泵和泵车安全使用规程
- 组织架构图PPT模板
- 外研版七年级上ModuleUnit教学反思
- 阑尾炎病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