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部编教材语文教案1单元_第1页
五年级部编教材语文教案1单元_第2页
五年级部编教材语文教案1单元_第3页
五年级部编教材语文教案1单元_第4页
五年级部编教材语文教案1单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总第(1)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白鹭》(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认识“鹭、嫌”等8个生字,会写“素、宜”等11个字。掌握“精巧、配合”等18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教材分析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板书设计示意框图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外形美白鹭(精巧的诗)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韵在骨子里的散图画美---清田独钓图文诗)---喜爱悠然美---清晨望哨图赞美清澄美---黄昏低飞图学情分析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谜语引入,介绍资料。1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入:大家猜一则谜语,这是一首古诗。“霜衣雪花青玉嘴,群捕鱼儿溪水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对,是白鹭,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白鹭(出示白鹭的图片)今天我们就学习现代杰出文学家郭沫若的《白鹭》这篇课文,同学们知道郭沫若吗(板书:白鹭)2展示交流有关郭沫若的资料。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四川乐山人。1914年赴日本留学。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剧本《屈原》、《蔡文姬》等。本文选自《郭沫若全集·文学篇》,写于1942年10月31日。《白鹭》也作《鹭鸶》。白鹭就是鹭鸶,它是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长,能涉水捕鱼虾等。3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1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2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带着以下问题默读课文:(1)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作者描绘了几幅图分别给这几幅图取一个名字。(3)作者对白鹭是怎样的情感你能找出相应的句子吗(4)你能给课文分成几部分每部分的内容是什么四、交流自学成果,解决问题。师:这篇课文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希望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总结出来。(板书:白鹭-----外形美)作者描绘了几幅图你分别给它们取了什么名字(板书:清田独钓图。清晨望哨图黄昏低飞图。我们可以给课文分成几部分生给课文划分段落,并概括段落大意。师总结:这篇散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总体介绍白鹭的美。第二部分(2-10)从不同方面介绍白鹭的美。第三部分(11)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再次表达对白鹭的赞美之情。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白鹭,明白了白鹭的美,体会到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可以说,这一课是很有收获的。六、布置作业。1掌握课后生字词。2背诵课文。

教学后记总第(2)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白鹭》(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复习生字,复习课文的主要内容。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明白作者的情感。3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本课通过对比的手法和从多角度描写白鹭的美。理解“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的含义。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板书设计示意框图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外形美白鹭(精巧的诗)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韵在骨子里的散图画美---清田独钓图文诗)---喜爱悠然美---清晨望哨图赞美清澄美---黄昏低飞图学情分析学习作者通过对比、直接描绘等方法体现白鹭的美,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白鹭》这篇文章。(板书:白鹭)2听写词语,订正。(出示课件12)精巧色素配合身段生硬寻常常见忘却流线型结构青色清晨安稳悠然黄昏恩惠美中不足散文诗3抽查背诵。二、深读课文,体会情感。师:在上一节课的教学中,我们已经知道这篇文章描写了白鹭的美,那么,作者是如何体现白鹭的美的就让我们深入阅读课文,去感受一下。重点句子解析。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运用比喻句,从总体上赞美白鹭的美。用“诗”来比喻,新奇,贴切,耐人寻味。板书:精巧的诗鹭“色素的配合”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色素美:雪白铁色青色评价: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句话说明了白鹭颜色的恰到好处。鹭“身段的大小”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作者对此是如何评价的(出示课件14)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板书:身段美:流线型结构,长喙,脚。评价: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这句话说明了白鹭身段美得恰到好处。④白鹤、朱鹭、苍鹭与它相比呢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白鹤:太大而嫌生硬。朱鹭、苍鹭:太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这是把白鹭和白鹤、朱鹭、苍鹭进行了对比,写出了白鹭无论色素的配合,还是身段的大小,都很适宜的特点,突出了白鹭的美。⑤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作者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出示课件15)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总结:美往往蕴含在生活中,蕴含在我们常见的事物中,只要我们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寻常事物中那独特的美。⑥现在我们认真品味描绘白鹭的三幅图,看看作者是怎样直接描绘白鹭的美的。(出示课件18-20)图画之美:清田独钓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图画美”的(板书:图画美)师生共同总结:借助插图,我们可以感受到图画之美。田为镜匣,白鹭为主体,好一幅水墨丹青。悠然之美:清晨望哨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白鹭的“悠然之美”的(板书:悠然美)师生共同总结:描绘的背景----清晨;描绘的状态----悠然,这是其他鸟儿没有的,是白鹭独特的。清澄之美:黄昏低飞图生讨论:作者是怎样描绘白鹭的“清澄之美”的(板书:清澄美)师生共同总结:背景---黄昏状态----低飞感觉:乡居生活的一种恩惠合作探究,把握主旨。(学生讨论总结,教师引导指正)1课文的开头和结尾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不同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板书: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喜爱赞美开头句的比喻旨在点出作者的发现,引出下文;结尾的两个比喻是对全文的总结,在上文描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出白鹭美的本质。2通读课文。这篇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出示课件22)这篇散文通过对白鹭的歌颂,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板书:喜爱赞美3从这个感悟中,你在生活中能发现常见的美吗四、小结。郭沫若先生的这篇文章清纯自然,富有情趣。作者通过对形象和色彩的刻画,描写出白鹭独特的美,同时运用新颖、贴切的比喻,使白鹭的形象鲜明生动,使文章清丽悠远,富有浓浓的诗情画意。教学后记总第(3)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落花生》(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认识“榴”等·6个生字,会写“亩、播”等8个生字;掌握“便”这个多音字,理解“便宜、爱慕”等词语的意思。2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重点、难点)教材分析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板书设计示意框图收花生落花生品花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学情分析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激趣导入1.谜语导入: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打一物)同学们,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生猜谜语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落花生)3作者简介:许地山,(1894年2月3日-1941年8月4日),名赞堃(ūn),字地山,笔名落华生(古时“华”同“花”,所以也叫),籍贯广东揭阳。生于一个爱国志士家庭。许地山是中国著名、、“五四”时期新文学运动先驱者之一。主要著作有《危巢坠简》《》《道教史》《达衷集》《印度文学》;译著有《二十夜问》《太阳底下降》《孟加拉民间故事》等4.“落花生”就是我们平时常见常吃的花生,可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资料,谁来谈一谈(出示课件2)5.过渡:课文围绕花生讲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3)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检查,纠正读错或读破句的地方。3.借助多媒体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可指名读、齐读、分行、分组比赛读)。4.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指名读指定的段落,评议读的情况。(出示课件4)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花生讲了哪些事(①种花生、收花生。②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收获节做了准备。③吃花生时的议论。)教师:按照课文讲的这三件事,我们把课文分成三部分来理解。生讨论,并回答,师总结:第一部分(1)写“我们”按照母亲的吩咐开辟空地种花生,居然收获了。第二部分(2)写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定下过节的地点。第三部分(3—15)写“我们”和父亲吃花生、议花生的过程。三、学习课文的第一、二部分(出示课件5)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汇报交流。(出示课件6)(1)说一说你都读懂了什么(2)质疑、解疑。①“开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说“开发”出一块空地②“居然”一词怎么理解你能找一个和它意思相近的词吗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布置作业1会写课后10个生字。2.熟读课文。3.预习课文的第三部分。教学后记总第(4)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落花生》(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句,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表达中的作用。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重点、难点)教材分析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板书设计示意框图收花生落花生品花生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评花生——对比(桃子、石榴等)学情分析分角色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学习对比手法在文中的作用。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精神,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二、深入探究课文的第三部分(出示课件7)1.默读课文,想一想:这部分课文讲了几层意思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3-11自然段)讲议论花生的好处。第二层(12-15自然段)讲从谈花生到论人生。2.自读课文,画出父亲说的话,谈谈你的理解,体会文中对花生好处的议论以及从谈花生怎么到论人生。(出示课件8)3.小组讨论交流。4.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出示课件9)()体会第一层意思(重点理解父亲的话)①出示父亲的话。②指名读父亲的话,然后完成如下填空:(出示课件10)父亲的话中提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一见就________,但是和________相比,还是_______最可贵。③分析父亲的话,学生议答。(出示课件11)a.“爱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爱慕之心”b.父亲有没有产生爱慕之心父亲对什么产生了爱慕之心你是从哪个词看出来的c.什么是“最可贵”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板书:默默无闻地奉献最可贵)(引导学生理解苹果、桃子、石榴高挂枝头,炫耀自己,而花生踏踏实实、默默无闻地奉献自己,具有藏而不露的美德。)d.学生再次读父亲的话,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判断以下句子是否正确,并说出理由。(出示课件12)(a)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b)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挂在枝头上的东西都是不好的。()(c)我们不需要外表美。()板书:对比的手法:落花生和桃子、石榴等对比。师: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出示课件13)④教师:本课中父亲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是仅就果实是否露在外面这一点来比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献的品格,并不是说那三种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没有实际用处。⑤生活中有没有其他事物让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的有没有其他事物具有花生这样的品质你能用上“爱慕”一词说一说吗(2)体会第二层意思过渡:父亲给我们点出了花生有别于桃子、石榴、苹果的特点,父亲仅仅是说花生吗(出示课件14)①出示父亲的话。②学生齐读,谈理解。(父亲引导孩子谈花生的目的是论人生,他赞美花生的品格也是为了说明做人应该做怎样的人;父亲教育孩子们要学习花生的优秀品格,注重实际,不炫耀自己,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对别人有用的人。)③教师: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了吗从哪儿看出来④理解“我”说的话:a.齐读b.讨论交流“体面”什么意思什么叫“只讲体面”什么是“有用的人”“有用的人”和花生有什么联系c.你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d.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5.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三部分。三、分清课文的主次1.按课文叙述的顺序填空,再说说其中哪部分是主要的。(思考练习2)(出示课件15)种花生→()→()→()(板书:收花生品花生评花生)2.思考: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四、总结全文1.分角色朗读课文。2.读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3.总结:课文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经过,通过收获节上对花生好处的谈论,说明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课文在讲述的时候主次分明,把次要内容写得比较简略,把主要内容写得比较详细。正是由于围绕主要意思来写,所以文章篇幅虽短,却给人以清晰明了的印象,使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了耐人寻味的哲理。今后我们在读文章或写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分清文章的主次。五、延伸拓展人们常常从某种事物的特点上,体会到一些做人的道理。你能以一种常见的事物为例,说说你体会到的道理吗教学后记总第(5)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桂花雨》(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认识“箩、杭”这两个生字,会写“懂、兰”等10个生字,理解“至少、完整”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3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趣。(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板书设计示意框图板书: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摇桂花——桂花盛开,香气四溢摇落桂花,如雨飘下一年四季,香甜生活充满欢乐思桂花——杭州赏桂花给母亲带桂花又现故乡桂花情深埋心中学情分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李白的诗《静夜思》(出示课件2),我们知道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通过“月”这件事物来表达思乡之情。是啊,人们往往把思乡之情寄托于一件事物,今天,我们就看看作者琦君是怎样把思乡之情寄托于“桂花雨”的吧!(板书:桂花雨)(出示课件3)作者简介:琦君(1917-202X),名潘希真,浙江温州市人。有散文集、小说集及儿童文学作品40余本,主要著作有《》《》《》《》等。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4)1学生读课文,读准字音。圈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其含义。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通过“桂花雨”表达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三、整体感知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哪些事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部分(出示课件5)2小组交流、讨论。师:请同学们展示交流、讨论的成果。过渡语:要想整体把握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把握这篇文章的结构。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部分:(出示课件6)第一部分介绍桂花开放的时间,描写桂花树的样子。第二部分具体回忆了家乡院子里桂花开放的情形,细致地描写了“我”和母亲摇桂花的情景。第三部分描写了杭州一座小山上的桂花,将它与家乡的院子里的桂花比较,再次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过渡语: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课件7)课文主要写了“摇桂花”这件事。(板书:爱桂花——摇桂花——思桂花)四、从具体事件入手,详细把握课文内容。师: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课文。1作者写爱桂花,喜爱它的什么2作者写摇桂花过程中,主要介绍了什么里面包含了怎样的感情3作者又是通过哪几件事体现思桂花的生答,师总结教学后记总第(6)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桂花雨》(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把握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作者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通过把握语言描写,体会人们思乡的情怀。(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板书设计示意框图爱桂花--------喜欢它迷人的香气桂花盛开,香气四溢摇桂花摇落桂花,如雨飘下充满欢乐一年四季,香甜生活点点桂花雨桂花雨片片思乡情杭州赏桂花思桂花给母亲带桂花深埋心中又现故乡桂花情学情分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述的情景。体会作者留恋童年,思念家乡的思想情感。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体会思乡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复习导入1《桂花雨》这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这篇课文承载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二听写生字词。桂花木兰花台风糕饼至少完整茶叶箩筐婆婆浸入尤其缠着(请小组长看小组同学的听写情况并向老师汇报。)三、精读课文,深入领悟。(出示课件12)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并画出有关的词句。2、将你找出的句子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3、重点品味摇桂花的乐趣。(出示课件13)思考:(1)为什么说“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2)理解“总是”。生答,师总结:“总是”一词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生答,师总结:“乐”字体现出“我”对摇桂花的喜爱之情;“使劲”写出了“我”摇桂花的状态。这句话是“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的具体化。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边自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指名读,其他学生闭眼想象。指名说说想象的情景。再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老师随机指导)齐读。引导学生理解:摇桂花带给“我”的乐趣,以及长大后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四、对比阅读,反复体会1、反复读读“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同桌讨论一下对这句话的理解。生答,师总结:这是母亲内心的感受,因为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和母亲朝夕相处,母亲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母亲是用感情体味两地桂花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受。2、浏览全文,找理由说说:你认为家乡桂花香还是杭州桂花香品读,体会家乡桂花的香。

生答: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师总结:这些句子具体描写了故乡桂花的香。觉得故乡桂花香,是因为“我”的母亲对故乡院子里的桂花有感情,所以觉得它更香一些。(1)哪个字突出地说明桂花的香气呢(2)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3、杭州的桂花香,找出相关的句子。4、

事实上,桂花的香气是一样的,甚至,杭州小山因为桂树多,更显得香气浓郁些。而母亲为什么还要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生答,师总结:母亲这句朴素的话,与“月是故乡明”如出一辙。母亲每年都闻着桂花的香气;关注桂花,收获桂花,体验着馈赠桂花的快乐;吃着桂花食品,喝着桂花茶……桂花已充盈了她全部的生活。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是母亲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还有什么可以替代它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家乡在母亲心中的分量。这里运用对比的写法,体现出母亲对家乡的热爱和怀念。5、母亲的这种情感,这份情怀,无疑也感染了作者。体会“于是,我又想起了我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生答,师总结作者通过回忆“摇花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回忆,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板书:点点桂花雨片片思乡情五、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重点词语和重点句子,体会了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这种思乡之情令我们感动。六、布置作业。1把喜欢的句子、段落背一背,并抄下来。2写一写,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记录下难以忘怀的人或事。教学后记总第(7)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珍珠鸟》(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认识“蔓、幽”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挨”。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板书设计示意框图珍珠鸟怕喜近亲爱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学情分析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提高默读能力,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激发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激趣导入。哪些同学家里养了小动物谁来说说你和家中的小动物是怎样相处的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只珍珠鸟。(出示课件1)小小的珍珠鸟可爱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叫《珍珠鸟》。(板书:珍珠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出示课件4)1学生默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正确认读10个生字。2浏览课文,思考:从哪里可以看出怕人的珍珠鸟后来会一点都不害怕人,而且和作者相处得非常好这些变化是怎么来的从哪里体现了“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文章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三、品读课文,尝试回答前面3个问题。(出示课件5)1.读课文,说一说:珍珠鸟在“我”的照料和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珍珠鸟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2.找出文中重点,深入体会“我”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四、合作,探究。(出示课件6)1.提出参考方向,学生们通过分组合作,讨论探究某一方面,解决文中的难点、疑点。(1)为什么文章在起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2)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了哪些变化(3)为什么写小珍珠鸟啄那些大文豪的名字这有何用意(4)珍珠鸟开始怕人后来不怕人,这是一种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5)“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对全文有什么作用2.小组推荐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回答其他组提问,全班讨论。师总结:珍珠鸟对人的情感经历了怕——喜——近——亲——爱这个过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小珍珠鸟对人的情感变化,而这一变化来自于“信赖”。(板书:怕——喜——近——亲——爱)五、回顾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体会语言特色。六、联系生活实际,再次理解课文重点句。(出示课件8)板书:“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师生交流。作业布置(出示课件9)结合生活实际,把你对“信赖创造美好的境界”的理解写下来。教学后记总第(8)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口语交际制定班级公约(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建设团结友爱的班集体。2引导学生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3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板书设计示意框图学情分析清楚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听取别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发挥主动性制定班级公约,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培养学生的班集体意识。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激趣导入。(出示课件2)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为了把我们班建设成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温馨的大家庭,今天,我们就一起制定一个班级公约,让大家一起遵守,让我们班呈现出崭新的面貌。(板书:制定班级公约)二、合作探究。同学们,我们分小组活动制定班级公约。(板书设计: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全班讨论班级想要达到的目标。1班级公约要根据我们班的实际情况来制定。2制定的公约要切实可行,不能好高骛远。3每个同学先在纸条上写出两三条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公约内容,然后再小组讨论。每个小组制定一份,进行全班交流。4选择最合适的班级公约,大家共同遵守。三、小组汇报,形成公约。现在,每个小组把自己制定的公约向大家展示,注意发言要控制时间,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读出来。大家做好笔记,把自己认为好的内容记下来。最后大家讨论,既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四、大家总结,形成公约。现在,我们班的公约已经形成,希望大家共同遵守,让我们班成为一个学习环境良好、大家团结友爱的大家庭。现在老师把班级公约公布如下:(板书设计:学习方面):1按时上学,不迟到。2上课专心听讲,大胆发言。回答问题声音响亮。3课间休息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不打闹。4课后认真复习,按时完成作业。(板书设计:纪律方面):(出示课件7)5放学按时回家,少看电视,不玩无益的电脑游戏。6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保持教室和包干区的整洁。7爱护公物,损坏公物要照价赔偿。8保持教室安静。自习课或老师不在的时候,要保持教室安静,讨论问题要小点声,不能打扰到别人。(板书设计:卫生方面):(出示课件8)9值日生每天早晨和中午打扫卫生,保持教室清洁干净。10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总结:师:我们齐心协力制定了班级公约,希望同学们认真遵守,把我们班变成一个文明、干净、学习氛围浓厚的班级。教学后记总第(9)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习作我的心爱之物(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根据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围绕自己的心爱之物去写习作。2、一期“我的心爱之物”习作专栏,贴上习作和图片,引导学生之间互相分享交流。(重点、难点)教材分析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板书设计示意框图心爱之物的外形我的心爱之物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学情分析能写清楚心爱之物的外形,得到心爱之物的过程,以及成为自己心爱之物的原因。能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写法去写习作。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创设情境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别钟爱的东西,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呢是生日时爸爸送的玩具熊,还是妈妈送的小白兔是爷爷奖励你的旱冰鞋,还是妈妈在寒冷的冬夜为你赶织的毛衣……今天,我们的习作就是围绕“心爱之物”来写的。现在就让我们写一写“我的心爱之物”吧。二、审题指导(出示课件2)1读题目,你都了解到了什么(板书:心爱之物)2你认为这次习作的重点应在什么上下功夫(板书:心爱之物的外形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三、组织材料。(出示课件3,4)1想想什么是自己的心爱之物,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它产生这样的感情。按要求准备。要求:(1)说一说它是什么。(2)说一说你的心爱之物是什么样子的,你和它之间发生过怎样动人的故事。2汇报自己的选材。(1)请习作较好的同学先汇报,其他同学认真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价。(2)再请中等和有一定困难的学生进行汇报。同学和老师之间进行及时评价,友善地提出不足之处。四、突破难点(出示课件5)1刚才我们已经说过,要写好这篇文的章重点是写清心爱之物的样子、得到的过程以及你和它之间发生的故事。怎样把这些写下来,形成一篇文章呢2就刚才同学们的故事,大家提出修改方案。小组进行讨论,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描写心爱之物样子的时候,我们要抓住它的外形特点进行描写;简要介绍得到它的过程;详细介绍你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板书设计:心爱之物得到的过程(略写)我和心爱之物之间发生的事(详写))五、动笔练习(出示课件6)根据你刚才的材料进行写作练习,注意要把过程写得生动具体。小结:(出示课件7)这节习作课,我们学习了写“我的心爱之物”这样的文章,我们在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的时候,要抓住特点,详略得当,做到中心突出,感情真挚。教学后记总第(10)课时科目语文年级五班级时间年月日课题语文园地一(知识、能力、品德)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2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3积累古诗词。(重点、难点)教材分析1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2积累古诗词。3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板书设计示意框图完成填空语文园地一对比的写作手法相同词语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情感学情分析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写事物。积累古诗词。根据语境理解相同词语的不同意思,并会写句子时序教学操作过程设计(重点写怎么教及学法指导,含课练、作业安排)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一,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板书设计:语文园地一)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同学们,学习了这一单元,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设计:完成填空)。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