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1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2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3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4页
大学宏观经济学第一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

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学习要求:任何课程的知识都具有连贯性,所以不要经常逃课,更不能让教材“一尘不染”。听课时要多作笔记,笔记是知识的框架,教材是对知识的充实。二者缺一不可。对于老师布置的习题,要认真完成,以巩固所学的知识。通过媒体关心我国和其他国家的宏观经济问题。学习时要搞清理论,特别要注意结论成立的条件。2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学习和参考书目初级高鸿业:宏观经济学,高教出版社(第四版)(主要教材)宋承先: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复旦大学出版社梁东黎:宏观经济学,南京大学出版社萨缪尔森:经济学(下)版本很多中级梁小民:高级宏观经济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多恩布什和费希尔: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部分)/宏观经济学,机械工业出版社3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什么是经济学?“经济”——“一个管理家庭的人”(最早来源于希腊语)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的基本理论。4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讲

宏观经济学导论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讲宏观经济学导论1.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问题1.2宏观经济变量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4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1.5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1.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7宏观经济运行的流程6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1.1.2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研究厂商,消费者行为等个量对象相对应,宏观经济学是研究国民经济的总量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研究的问题主要有:国民收入(总产出)经济增长问题经济周期(国民收入波动)就业/失业问题(资源的充分利用问题)通货膨胀(物价问题)国际收支与汇率(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核心问题:国民收入7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美国1900-2000年失业率

8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

出口商品总额增长率(%)年平均增长率14.15%中国出口状况中国出口商品总额(亿美元)

1990 620.9000 1991 718.4000 1992 849.4000 1993 917.4000 1994 1210.100 1995 1487.800 1996 1510.500 1997 1827.900 1998 1838.100 1999 1949.300 2000 2492.000 20012661.0000102030409091929394959697989900019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1978年以前,失业和通膨都是隐性的;改革开放后,失业和通膨成为中国宏观经济中的一对主要矛盾。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年=100)

城镇登记失业率(%)中国失业与通货膨胀951001051101151201257880828486889092949698001.52.02.53.03.54.078808284868890929496980010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1.2宏观经济变量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宏观经济总量,可能是个量相加得到的总和,如总消费是每个消费者消费量的总和,总投资是每个厂商投资的总和。也可能是个量的平均量,如价格水平是各种商品价格的平均数。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消费量,投资量,储蓄率,货币存量,政府预算,失业率,通货膨胀率,利率,汇率等等。11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研究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个体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及其后果,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后果。两者供求曲线及交点所表示的含义不同:微观经济学中,供求曲线是个体经济的供求曲线,交点决定的是个体商品的价格(包括产品和要素)和成交量。宏观经济学中,供求曲线是整个社会的供求曲线(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交点决定的价格和产出是整个社会的价格水平和社会产出总值。12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4)微观经济学:以单个企业或家庭的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供求行为与价格变动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是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情况以及政府如何运用经济政策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的运作。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合成谬误(FallacyofComposition):有些在个体或微观成立的道理,不能因此断定在在整体或宏观同样成立,否则会出现合成推理的谬误。(节俭反论、单个厂商工资与总体)13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1.4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国民收入短期决定及对策总需求曲线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总供给曲线——劳动市场(和总量生产函数)长期决定及对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有关国民收入的短期决定的不同意见和对策14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经济大危机

1929-1933年期间美国农场主销毁“过剩”牛奶

1929-1933排队领取食品的美国饥民15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5页!人物简介:J.M.Keynes(1883—1946)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简称《通论》,(经济学中的三部“圣经”之三)是国家干预主义的开山之作,标志着现代宏观经学的产生注:所谓三部“圣经”就是:《国富论》《资本论》《通论》16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6页!人物简介:RobertE.Lucas199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理性预期货币中性理论转型经济分析

17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7页!1.6.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分析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侧重于“是什么”,强调客观分析,不涉及研究者的价值观,不存在“好或坏”,“应该或不应该”的评价。规范分析则探讨“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分析结果不可避免受到研究者的主观特征。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在宏观经济学中会经常遇到规范分析问题。18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8页!1.6.3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静态分析重点刻画均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形成均衡状态的条件。比较静态研究两个均衡状态之间的联系,揭示一个均衡会沿着哪个方向过渡到另一个均衡状态。动态分析把经济变量的调整放到时间纬度中去研究。19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9页!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2)微观经济学则以个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分析单个厂商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单个居民户如何得到最大满足。如单个商品的效用、供求量、价格等如何决定;单个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产出量、成本、收益和利润等如何决定以及这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加总VS合成谬误20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0页!1.6.6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1)flow是指一定时期测算出来的量值Stock则是指一个时点测算出来的量值流量来自于存量,流量又归于存量之中人口总数是个存量,它表示一个时点上人口数;而人口出生数是流量,它表示一个时期内新出生人数。一定的人口出生数来自于一定的人口数,而新出生的人口数又计入人口总数。同理,一定的国民收入来自于一定的国民财富,而新创造的国民收入又计入国民财富中。21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1页!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3)22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2页!1.7.1简单经济的情况这个经济体系只有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而且部门内部不发生交换活动的情况。其中:家庭是要素的供给者,商品的需要者。企业是要素的需要者,商品的供给者。二者通过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联系起来。要素成本=要素收入=消费支出=销售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家庭把全部收入用来购买商品,则家庭部门的总支出就可以衡量总产出。家庭的支出又等于总收入,则总产出也等总收入。23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3页!1.7.1两部门经济流程—漏出与注入漏出(leakage):两部门经济中,实际上家庭不一定把全部要素收入用于消费支出,会多少有一部分用于储蓄,即漏出。从而使商品市场上一部分商品销售不出去。注入(injection):在家庭有漏出的情况下,就需要建立资本市场,使储蓄转化为投资,注入相应的销售收入。只要厂商的投资等于家庭的储蓄,注入等于漏出,整个国民经济仍然可以达到平衡。24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4页!1.7.2包括政府部门的情况(1)现代经济中,政府部门起着非常大的作用,三部门经济就是把政府部门的经济行为加入进来。政府部门的主要经济行为有:从家庭和厂商部门货币流以税收(直接税、间接税)的形式流入政府;以公债的形式从资本市场流入。货币流流出方面:购买厂商商品支出;向家庭转移支付;向资本市场发行货币。最终仍然会保持宏观经济的均衡。25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5页!三部门经济流程图(2)三部门经济中的注入和漏出::注入---企业投资;漏出---居民储蓄第二:注入---政府支出;漏出---政府税收26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6页!1.7.3包括国外部门的情况(1)四部门经中把国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纳入进来,国外的经济影响主要有:家庭进口厂商与国外的商品往来于资本往来政府直接进口国外商品以及对进口征收关税27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7页!1.7.3四部门经济流程图要素市场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商品市场商品流货币流资本市场储蓄证券投资政府部门要素收入要素成本消费支出销售收入直接税间接税转移支付政府购买公债发行货币发行国际市场居民进口进出口资本往来政府进口关税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28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8页!为什么学习经济学?经济学有助于了解你生活的世界经济学将使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经济学使你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与局限性29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9页!讲宏观经济学导论导论部分将对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主要研究问题、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进行提要性介绍,从而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初步了解和认识。30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0页!1.1.1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是在1933年由挪威的经济学家拉格纳.弗里希首次提出。与微观经济学相比,宏观经济学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研究对象,或是说它研究经济世界时的独特视角。以研究对象来定义,宏观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总体情况与趋势的基本理论。(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的基本理论)以研究视角来定义,宏观经济学是把一个社会视为一个经济运行的整体,来考察该经济体的总量指标。31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1页!美国1900-2000年人均实际GDP

32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2页!美国1900-2000年通货膨胀率

33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3页!年份中国宏观经济增长与波动

国民收入增长率(%)-30-20-100102030505560657075808590950034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4页!周期成分增长速度趋势成分78808284868890929496980020

151050–5–10中国的经济周期变化35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5页!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两者根本目标都是要在既定的经济制度下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两者都是通过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来决定价格和产量,且拥有相同的供求曲线形状,交点决定着价格和产量。36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6页!1.3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3)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论依据新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基本假设资源稀缺、充分就业需求不足、存在失业分析方法个量分析总量分析分析对象家庭、企业、市场国民经济总体研究中心市场价格国民收入主要目标个体利益最大社会福利最大37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7页!1.4宏观经济学基本框架讲宏观经济学导论第二讲国民收入核算理论第三讲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5度线模型)第四讲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第五讲宏观经济政策分析第六讲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第七讲总需求—总供给模型(AD

-AS模型)第八讲失业与通货膨胀第九讲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第十讲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第十一讲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第十二讲宏观经济学在目前的争论和共识理论主体38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8页!1.5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古典宏观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偏爱自由放任亚当·斯密(Smith:1723-1790)集其大成《国民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1776)——看不见的手现代宏观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政府干预主义经济大萧条与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危机凯恩斯革命:《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年)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自由主义货币主义、供给学派与理性预期货币主义(弗里德曼)供给学派(拉弗)理性预期(卢卡斯)39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9页!古典宏观经济模型<边际分析法>

货币主义、供给学派、理性预期学派凯恩斯模型产品市场的均衡货币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的均衡新古典综合派AD曲线(凯恩斯的)AS曲线(工资刚性)菲利普斯曲线宏观经济政策解释经济运行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来源40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0页!人物简介:MiltonFriedman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研究领域:消费货币史与货币政策稳定性政策的混合使用41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1页!1.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6.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1.6.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1.6.3静态、比较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1.6.4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1.6.5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1.6.6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42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2页!1.6.2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方法均衡分析,在经济学中主要描述三种情况:经济当事人利益最大化状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均衡市场供给与需求非均衡保持不变总体上,均衡指一种“保持不变”的状态。非均衡分析,是探讨在经济体无法实现均衡的情况下,经济体发展变化的具体过程是什么。如失业的长期存在。43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3页!1.6.4总量分析与个量分析(1)宏观经济学以总体经济活动为对象,它必须描绘社会经济活动的总图景,分析影响就业与经济增长的总量以及相互关系。如社会总供求、均衡的国民收入、总就业量、物价水平、经济增长率等如何决定;总消费、总储蓄、总投资、货币供求量、利息率、汇率等如何决定,以及它们的相互依存关系。44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4页!1.6.5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研究市场经济离不开需求分析和供给分析,宏观经济学也不例外。不过宏观经济学的需求和供给分析有其自身特点:经济萧条时侧重于需求分析;经济高涨时侧重于供给分析。短期内侧重于需求分析;长期内侧重于供给分析。45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5页!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2)投资是流量,资本是存量。国民收入是流量,财富是存量。一个国家的劳动力人数、受雇佣的人数是存量,而一定时间内新找到工作的人数或丢掉工作的人数是一个流量。货币供应量是存量,而货币流通量是流量储蓄是流量,而储蓄额则是存量消费是流量,而消费总额是存量46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6页!1.7宏观经济运行的流程宏观经济运行概况的了解。1.7.1简单经济的情况(两部门经济流程)1.7.2包括政府部门的情况(三部门经济流程)1.7.3包括国外部门的情况(四部门经济流程)47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7页!1.7.1两部门经济流程要素市场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商品市场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商品和服务商品流货币流要素收入要素成本消费支出销售收入总产出=总支出=总收入48大学宏观经济学章共53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8页!1.7.1两部门经济流程—漏出与注入要素市场家庭部门厂商部门商品市场劳动、土地、资本、企业界才能商品和服务商品流货币流要素收入要素成本消费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