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1.gif)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2.gif)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3.gif)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4.gif)
![牛和鹅教学设计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aaa326a70a0599ed68d0bee3ec649b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和鹅教学设计教学前思:
文章内容涉及到动物,会受到学生的宠爱。是以孩子的眼光写了他小时侯的事,便于学生与心灵对话,产生情感共鸣。由于“我”看问题的角度变了,与牛和鹅的接触的情形前后比拟变化明显,学生易于理解。从本文获得的启发学生可能分析不透,需要教师点拨,同学间相互沟通启发的根底上完成。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熟悉到对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2、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
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特殊是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理解语言、体会文章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领悟到“要敬重事实,不要被固有思想左右;”和“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预备:
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神话故事导入,激发兴趣。(5分)
1.(板题)同学们喜爱听神话故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听一个神话故事。课件出示《牛鹅换眼》的故事。
之所以有了这个神话故事里的说法,于是大家都说: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课件出示(指名一人读)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能不能用“由于……所以……”来表达。
3、是呀,由于大家都这么说,所以我们(都很信任这句话),课件出示。指导读,你读出了什么?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我们对这句话确实信吗?(深信不疑……)
我们对这种信任表达在哪呢?我们来连续学习课文。请同学们看今日的阅读导航。
二、阅读导航。课件出示(20分)
1.仔细读读课文的3、4自然段,找出孩子们对待牛和鹅态度的词。
2.后来对牛的态度怎样?你从哪段看出来的?
3.阅读5-11段你看到了几幅画面?把描写“我”、鹅和金奎叔语句分别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思索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
三、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一)抓住不同态度,感悟孩子们的心理(3、4自然段)
1.阅读导航1:
(1)描写牛:关注孩子们的心理“一点都不怕”、动作“拍、摸、触、刮、扳、骑”这些词语的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不能。拍,摸、触等说明孩子们对牛的态度越来越放纵。程度一点一点加深,假如调换就不能很好说明孩子们欺侮牛的程度)板书:欺。
对鹅:远远地……才……绕个大圈子。说明什么?孩子们心里的确特别恐惊。
(2)在读这两段时应当怎么处理呢,应当抓住什么去读?(放纵和恐惊的心理)指导学生抓住不同的心理读好3、4两个自然段。
2、看阅读导航2.
(1)后来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出示第12自然段)从这段中你读出了什么?(不再怕鹅、不再欺侮牛)
(2)读到这里,同学们心中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3)是啊,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变化呢?让我们带着问题再次走入的回忆,去感受那一段经受。请同学们看阅读导航3。快速扫瞄5——11自然段,你看到了几幅画面?(被鹅追逐、金奎叔赶鹅、与金奎叔的对话)分别在哪几段描写的?(5——7、8、9——11)
3.请同学们默读这局部文字,边读边想象这几个场景,将描写“我”、鹅和金奎叔语句分别画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围绕问题“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绽开争论。
4、学生沟通:(1)找出描写“我”的句子:读了这段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语看出我的样子很狼狈?指导看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我“对鹅的可怕,一点儿也不敢抵抗。指名读,齐读。读出我的狼狈不堪,可怕鹅。
(2)描写鹅的句子:这段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引导学生体会鹅的嚣张、霸道的样子。指名读。
(3)描写金奎叔的句子:这段你的感悟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金奎叔赶鹅时的英勇以及鹅的狼狈。自己练读,指名读。同学评价。分角色读读金奎叔和我的对话。齐读这三段,我和金奎叔的对话。
“为什么鹅不怕我,却怕金奎叔呢?”
5、再来读第12自然段:为什么态度发生这么大的变化?这次你又有了什么新的体会?(“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啊”前半句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半句是从人的角度看鹅。我们变换了角度,事情的结果也就不同了。也就是说不管别人怎么对待我们的,只要我们能够正确地、全面地对待问题,分析问题,就会正确的熟悉生活。)。在5——11自然段中只字未提牛,为什么此处却提到我再也不无缘无故欺侮它了呢?(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6、所以直到现在……(引读最终一段)是的简洁的一句话让转变了始终以来的看法和熟悉。那同学们你们学了这篇文章你感悟到了什么呢?(告知我们对待事物的方法——要换个角度去看事情。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四、拓展延长,进展语言。6分
刚刚同学们都能够很实际地谈出了自己的感悟。下面教师为大家预备了几个话题,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个实话时怎么样?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在小组内说一说。
实话实说:
(1)你是怎样对待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的?
(2)你是怎样对待父母唠叨的。
(3)你是怎样对待教师对你的批判和教育的?
五、总结升华,课外延长13分
同学们说得都特别精彩,不但说出了自己以前是怎么对待问题的,而且还能结合自身实际,和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谈出自己现在的真实想法。盼望同学们这种实话实说的精神永久发扬下去。
牛和鹅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熟悉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预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一、复习导入,回忆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脉络。谁能说一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最终写什么?
指名答复
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
师:是呀,课文开头就告知大家,“我们”深信这句话。所以我们对牛和鹅的态度就不截然不同,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喜爱的符号勾画,朗读)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由于“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可怕鹅。
2、后来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最终明白了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应当公平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侮牛,也没有必要可怕鹅。
3、毕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局部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快速扫瞄5-11自然段,找出在这件事中有几位主角?(指名生说:鹅、“我”和金奎叔)板书:金奎叔“我”
2、谁能用一句话告知我们,围绕这三位主角发生了什么故事?(指名概括:“我”被鹅追逐,吓得狼狈不堪,金奎叔帮“我”赶走了鹅,并教育我不要怕鹅。)
3、自由读5-11自然段,把你觉得最好玩的句子或段落找出来,多读几遍,把你的感受作好批注。
4、沟通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写作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侮“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侮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侮“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行一世、太高傲、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侮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抱头鼠窜脆弱可欺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由于“我”信任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对待牛和鹅,而这明显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刚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状况发生了大逆转,刚刚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是什么让“我”明白的呢?(指名说:金奎叔说的话。)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索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亮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苦痛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妙家园的决心和信念吗?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待问题,给生活更精确的答案!
板书设计
牛和鹅
“我”不怕怕
不再怕角度不同
结果不同
金奎叔
牛和鹅教学设计3
教材与学情分析: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记叙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逐,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忙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课文内容生动,含义深刻,令人回味,是对学生进展朗读思维训练,积存语言的好教材。对于牛与鹅,学生还比拟了解,也是喜爱的,故事本身特别吸引人,学生会很感兴趣,但理解课文告知我们对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学生可能分析不透,会有肯定难度。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力量。
2、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熟悉到对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重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熟悉到对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预设: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今日我们连续学习关于牛和鹅的课文。(板书课题齐读)
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他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二、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对于强壮的牛,一点也不可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却可怕极了。后来却转变了自己的看法,他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请你们到课文中查找答案吧。(生汇报后师板书)
2、质疑。
师:依据板书,你们想提什么问题呢?
3、师归纳:毕竟发生了什么事,让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
4、请同学们自由读5—11自然段,边读边思索:故事中的“鹅”在我面前表现怎样?“我”面对鹅表现怎样?金奎叔面对鹅表现又是怎样的?鹅呢?分别用__、﹏﹏、〓〓、()划出相关语句,写上旁注,然后在小组中沟通。
5、沟通汇报,师相机指导。
预设:
(1)鹅欺侮人
a、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似乎眼里根本没有我们似的。
师:你觉得这是一些怎样的鹅?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生答。
真是一群鹅老爷呀!谁情愿来展现这些鹅老爷的威严!读一读。指导朗读。
b、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了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
c、也许是我的哭叫更惹怒了这只老雄鹅,它用全身的力气来拖我,来啄我,并且扇动翅膀来扑打我,我几乎被它拖倒了。
读了这些句子,你眼前出现出了怎样的一只鹅呀?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吗?(耀武扬威、趾高气扬、不行一世、傲慢自大……)
你还从哪里感受到鹅的傲慢自大?谁来读出鹅的不行一世。
指导朗读。
(2)面对鹅的欺侮,“我”怎样呢?你从哪里感受到我们对鹅的惧怕?
a、我们立刻就不响了,贴着墙壁静静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可怕,怕它们观察了会追过来。
b、孩子们大喊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得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
c、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肯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过渡:假如你就是当时这个可怜的小人儿,你会怎么办?
带着这种感受进入角色来读一读课文。
小结:从这一系列的句子中,可以看出我实在太可怕鹅了,怕得胆战心惊,怕得魂飞魄散。
(3)金奎叔面对鹅表现又是怎样的?在金奎叔面前,鹅又怎样呢?
a、找出金奎叔对待鹅的句子,抓住金奎叔的动作“飞速地走、握住、轻轻地提”指导体会。
b、指导朗读。
c、刚刚神气十足的鹅呢?用一个词来形容鹅老爷此时的表现。〔落荒而逃……〕
6、师:状况发生了大逆转,刚刚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对牛不再无缘无故欺侮,对鹅也不再可怕。是什么让我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呢?
三、逐层深入,以事明理
1、找出金奎叔的话读一读。
2、沟通通过金奎叔的话,“我”明白了什么?
3、过渡:金奎叔想告知我们的仅仅是对待鹅的态度吗?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把你的想法告知你的同桌。
4、全班沟通。
5、师小结:由于我们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就不同。假如我们遇到问题就应当换一个角度去思索。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个小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日所领悟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长
读故事,想方法。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成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由于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由于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快乐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知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今以后,老太太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安康起来了。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奇妙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安康?
五、作业布置:
1、学了这篇课文,你确定大受启发吧!请你用几句话简洁地写下来。
2、推举阅读:《两个农夫》。
板书设计:
我
牛欺侮不欺侮
鹅怕不怕
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牛和鹅教学设计4
姐姐是学服装设计的,她的衣服总是自己动手做的,和别人的不一样,更好看,更合身,更有自己的风格。我经常觉着艳羡,小时候还想着和她一样做个设计师呢。
只是,这个想法,在我第一次做衣服的时候,就被打破了。那个时候小,不喜爱量尺什么的,就只让姐姐教我怎么用缝纫机,我就怎么也不和谐。现在想来,也许是我只想着快点做好,根本没仔细吧。若真是想学的时候,我的神情,也不是那般随便。固然,是我长大之后,才发觉这点的。
想来,我和妈妈一样,对做衣服,没有兴趣,只是对衣服有兴趣而已。只是我不如妈妈,妈妈要是想学,是可以学会的,而我,想学也难学会。所以,我便也清楚了。这不是我想要的东西。姐姐好像也发觉了这点。真正喜爱的东西,就算没有天份,我们也会奋不顾身的上前去。
有时候,我们应当好好考虑,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不要说什么来什么,那样,幻想就太多了。人生只有一次,说长不长,说短不短,所以不要哄骗自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牛和鹅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抓住鹅追人的好玩情节,体会鹅的神气十足和“我”的狼狈不堪,初步感受儿童文学的特点。
3、懂得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结果就会不同。懂得用端正的心态,正确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
抓住鹅追人的好玩情节,体会鹅的神气十足和“我”的狼狈不堪,初步感受儿童文学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引导观看:大屏幕上的课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教师为什么这样处理,大家能从课文中找到依据吗?
(指生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检查预习。出示“摆脱束缚、吁哩哩哩、胳臂”指生认读,指导词中多音字的读法。
2、初读课文,说说本文主要讲了关于鹅的什么事?
3、学生扫瞄课文,总结文章主要内容,教师指导方法。
三、细读课文,体会情趣。
(一)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用“()”标出自己觉得最好玩的情节反复读一读,把好玩劲读出来。
2、想一想,从这些情节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学生依据自学提示自学课文。
(二)争论沟通,体会鹅的好玩。
1、教师引导:这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关于鹅的事,谁标出的是描写鹅的情节?读给大家听一听。
2、指生读自己画出的描写鹅的情节,教师相机指导。
(1)指生读“鹅听见了”一句,引导学生抓住“一摇一摆”等词语想象当时鹅的样子(或表演再现),引发思索:
你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鹅?假如你是那只鹅,当时你在想什么?
(引导学生用神气十足、目中无人等词语评价鹅的行为,初步体会鹅的好玩)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总结读书方法(抓住词语,想象画面)。
(2)依法指生读“带头的老雄鹅”一句,指导学生抓住“啪嗒啪嗒、吭吭、一口”等词语体会鹅的胆大妄为,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方法(适当重读一些词语)。
(以上两个环节应依据学生答复随机消失)
3、提出问题,引发思索:小小的鹅为什么会这样目中无人,胆大妄为?(引导学生读第一自然段,用课文中语句答复)
4、课件出示“人鹅——鹅的角度”
(三)抓住重点词语,体会“我”的好玩。
1、指生读自己画出的描写“我”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掉、脱、又哭又叫”等词语想象当时“我”狼狈不堪、怕得要死的样子,体会文章语言的情趣。
2、知道有感情的朗读“忙乱中”一句。
3、引导学生找出其它能表达“我们”怕鹅的词语,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我们”见到鹅后的内心感受。
4、引发思索:“我们”为什么这么怕鹅?引导学生结合第一自然段体会“我们”轻信传言,竟然以鹅的视角对待问题的稚嫩心理)
5、回忆“鹅追我”的情节,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感受初步体会儿童文学作品语言生动,布满童趣的特点。
四、读描写金奎叔言行的段落,总结哲理。
1、自由读8——11自然段,思索,和我们相比,金奎叔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指生读金奎叔的话,总结:“人比鹅小”只是从鹅的角度看,而从人的角度看则是“人比鹅大,比鹅强”(课件出示“人鹅——人的角度)。
3、读到这儿,你想对怕鹅的“我”说些什么?
4、观看课件,你还有什么发觉和收获?(课件出示:对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同)
5、思索:“我”不再怕鹅了,为什么也不再欺侮牛了呢?
牛和鹅教学设计6
第一课时
一、看图谈话,导入新课。
1、师:今日教师为大家带来了两个得意的小动物。(课件出示图片)对于它们,你知道哪些?
2、揭题,板书课题。
生依据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重点词语。
2、沟通: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四、作业: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其次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深入文本,研读品悟。
(一)抓住“我”对牛和对鹅的不同态度的词语,认真品读分析,感悟孩子们的心理。
(1)学生画出对牛和鹅不同态度的相关词语。
(2)汇报沟通。对牛(拍、摸、触、刮、扳、骑)程度加深,板书:欺
对鹅(远远地、才、大圈子)板书:怕
(3)是怎样走过去的?可是没想到的是……
(二)体会“鹅”的嚣张。
(1)面对威严凛凛的“鹅”,我是怎样表现的?
(小组内沟通汇报结果,师作适当引导)
(课件出示:“在忙乱中……咬死我了!”)
(2)此时的我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从哪几个词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恐惊、狼狈)(咬、哭、叫)
(3)读出鹅的不行一世和的狼狈、恐惊。
(4)带着恐惊的感受再读,指名读,齐读。
(三)感悟“鹅”对金奎的态度
1、过渡:“鹅”在我面前是那样的嚣张,可当它面对金奎步时又是怎样的?圈画出相关句子。
(1)[课件]他飞速地……逃命了。
(2)找出鹅动作的词,读出鹅的落荒而逃的样子。
(3)指导读出鹅的可怕,体会鹅的心理说一说。
(4)画出相关词语(摆脱、连飞带跳、落)体会变化。
2、过渡:从同学们的读中让教师感到“我”实在是太可怕鹅了,怕得胆战心惊,怕得魂飞魄散。可是后来我却不怕了,为什么?
(1)学生找出金奎叔的话,说缘由,你感受到了什么?
[课件]金奎叔说:“让它这样……再怕它们了。”
“凭这点”凭哪点?你有什么看法?
(2)分角色读,男妇生读。
生谈感受,师板书:不欺
不怕
3、再讯金奎叔的话。(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4、再次体会的态度上的变化。
三、拓展延长,进展语言。
1、[课件]小故事,大道理。
2、你有什么想法?指导学生谈感受。
3、小练笔:
(1)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索的事?你是是怎么对待的?
(2)写一写,沟通汇报。
四、作业设计:小练笔。
五、板书设计
牛欺金不欺
和奎
牛和鹅教学设计7
一、教材依据:
本次写字课教学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第十册教材中的《牛和鹅》一课的生字。
二、设计思想:
本课的生字中有比拟难写的字,而且字的构造较多,学生对心字底的字把握不好,为了让学生写好这些字,我重点对字的构造和心字底的字进展了指导。
三、教学目标:
1、学问与力量:
能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
重点指导上中下、左右、半包围构造及“点”“竖弯钩”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
了解上中下、左右、半包围构造及“点”“竖弯钩”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育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教学重点:
指导“点”“竖弯钩”的写法
五、教学难点:
指导上中下、左右、半包围构造的字的写法
六、教学预备:
投影、古诗
七、教学过程:
(一)导课:
师:人但知笔墨有气韵,不知气韵全在手中。
同学们,书法练习的时间到了,首先,咱们还是一起来看看同学们写的书法作品。
(课件出示一些同学的书法作品,比拟几年来的进步)
再出示教师的字,观赏。
最终出示书法家的,观赏。
教师讲解:书法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之一,它和文学、艺术等其它形态一道融铸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和灵魂。学好书法,练得一手美丽的硬笔字,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有巨大的好处,但是学习书法又是一项艰难的劳动,需要大家有毅力、有恒心,盼望同学们能勤于练习、勤于动脑,人人都能写出一手美丽的字。
(二)练习这五个字:
1、师导:好字不难练,关键是方法。
同学们今日让我们一起来讨论《牛和鹅》一课生字的构造和笔画。(板书:构造笔画)
2、教师板书这五个字:惹、掐、塘、碗、屁
问:这些字是什么构造?
3、讲上中下构造的惹字
(1)这个字怎样写美丽呢?(从构造和笔画方面来说)
(2)讲“心”字的写法及“点”的写法:
①下面请同学们来看教师写(板书“心”)
讲解:心字左边的点的起笔与卧钩的起点在一条直线上,其次个点在卧钩的中间,第三个点在钩的偏右一点。
②讲到点,点分这么几种:(板书这几种点的写法)
右点:起笔轻,由轻到重,稍按比后即收笔回锋。
左点:写法同右点,只是行笔的方向由右上向左下,留意它的形态要竖一点。
竖点:起点较重,由上向下行笔,稍按笔后收笔,它一般用于字头,笔画直。
③心的这几个点是:左右右
④写好了心,那么“惹“这个字就会写的美丽了(教师范写“惹”)
⑤讲解写字的方法:一看;二想;三仿。
⑥写这个字,描一遍,写两遍。两脚放平,腰板挺直,三个一要做到。
⑦学生书写,教师巡察。
⑧展现学生写的字,点评
4、左右构造的字:
(1)以塘为例,写这个字的时候要留意什么?(左边谦让右边,重点笔画:撇、长横)
(2)其他两个字:碗、掐(构造紧凑、左小右大)
5、半包围构造的屁:
写这个字要留意什么?(竖长撇要伸展)
6、碗、屁这两个字中的竖弯钩
(1)教师书写竖弯钩:起笔顿笔,由轻到重,转折处圆转,顿笔,向上出钩。
7、学生书写这四个字,教师巡察。
8、展现学生写的字,点评
(三)、写古诗:
1、小结:刚刚我们写了这五个字,把握了上中下、左右、半包围构造及“点”“竖弯钩”的写法,为了稳固上中下、左右、半包围构造及“点”“竖弯钩”的写法,让我们一起来写一首古诗。(出示古诗:蜂)
2、讲解:这里边有很多这节课学过的构造和笔画,我们要认真观看,再写。
3、学生书写第一行,教师巡察
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地教师板书,学生再写
4、学生书写其次行,教师巡察
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光教师板书,学生再写
5、学生书写后两行,教师巡察
找出共同存在的问题:得教师板书,学生再写
6、点评
7、同位交换作品,将写的好的字用红笔圈出来
8、师:谁得到了一到五个红圆圈?你们有进步,但还要努力。
谁得到了五个以上红圆圈?说明你们写字比拟标准了。
(四)总结:
世上无难事,只畏有心人,请同学们课后将今日所学的构造和笔画多多练习,只要我们情愿练习,就肯定能练出一笔好字。
(五)板书:
构造笔画
左点惹掐塘碗屁
右点上中下左右半包围
竖点点竖弯钩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写字课的教学,使学生把握了上中下、左右、半包围构造的字的写法及“点”“竖弯钩”的写法,指导了学生正确使用钢笔,有正确的读写姿态,在课上发觉问题准时解决。
牛和鹅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2、体会从各个角度刻画人物形象,从而在写作上受到启发。
3、反复朗读课文,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熟悉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得到的结果也不同。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预备:学生充分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思索。
师:(课件出示牛的图片)同学们对牛有什么印象?板书:牛(生自由说)
(鲁迅先生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他把自己比作牛。他还赞扬: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牛给人们的印象总是吃苦耐劳,却又悄悄奉献。)
(出示鹅的图片)你对鹅又有什么看法呢?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看法?(生自由答)板书:鹅(牛字稍小,鹅字稍大)
师:我们今日要学的就是一篇关于牛和鹅的课文。(补充板书:和)齐读课题
师: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生自由质疑,师提炼问题: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为什么牛字小,鹅字大?)板书:1、主要内容2、牛小鹅大
师: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一起带着问题默读课文吧。
二、初读感知,理清思路。
指名汇报,你现在已经解决了什么问题?(指名说)
(1)本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指名说)
(我原本非常怕鹅,观察鹅就躲得远远的,后来有一次在金奎叔的帮忙下,我再也不怕鹅了。)
师评: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要留意全面和简洁,这两点你都做得很好!
(2)为什么把牛字写得小,把鹅字写得大?(生自由说)
师:牛小,鹅大,从字体上它们形成了鲜亮的比照,在课文中,我们对它的态度也有多处比照,你能找出来吗?
1)生:文中第3、4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让学生体会“我”可怕鹅而不怕牛。板书:不怕可怕
2)生:课文开头写可怕鹅和欺侮牛,而结尾写再也不怕鹅,也不欺侮牛了,它们形成了比照。
师:是啊,那么毕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局部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细读探究,理解感悟。
1、快速扫瞄5-11自然段,你看到了几幅画面?
(被鹅追逐、金奎叔赶鹅、与金奎叔的谈话)
2、请同学们读读你喜爱的画面,想象一下当时的场景,然后把描写鹅、“我”和金奎叔的语句划出来,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你还可以和伙伴们沟通沟通。
3、沟通汇报,教师相机指导
(1)描写鹅的语句(请一生读一读)
这只鹅真是太——(神气了),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他它很神气?(指名说)这时候鹅心里会怎么想呢?(指名说)
真是一只鹅老爷呀!谁情愿来展现这位鹅老爷的威严?(指名读——评价——齐读)
(2)连续看看我的表现吧!(请学生读出描写“我”的语句)
是从哪些方面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我“对鹅的可怕,一点儿也不敢抵抗。指名读,齐读。读出我的狼狈不堪,可怕鹅。
(3)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1)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刚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2)师:状况发生了大逆转,刚刚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在与金奎叔的谈话中,“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板书:不再怕)
3)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勾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4)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大,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于是我再也不欺侮牛了。板书:不欺侮(擦去小牛,写上和鹅一样大小的牛。)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吗?(指名生说)
过渡: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同学们假如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思索呢?(生自由答)好,下面我们来看一个故事,看你是否能运用今日领悟到的道理来解决问题。
四、拓展延长
1、读故事,想方法。(课件出示)
有这样一个老太太:她有两个孩子,儿子是染布的,女儿是卖伞的,她成天为两个孩子发愁。天一下雨,她就会为儿子发愁,由于不能晒布了;天一放晴,她又会为女儿发愁,由于不下雨女儿的伞就卖不出去。老太太总是愁眉紧锁,没有一天快乐的日子,弄得疾病缠身,骨瘦如柴。一位哲学家告知她,(
)从今以后,老太太每天都是乐呵呵的,身体自然安康起来了。
师:你知道哲学家说了什么奇妙的话,竟然让她恢复了安康?(生自由谈后课件补充出示——你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来想呢?天一下雨,你就为女儿快乐,由于他卖伞的生意好了;天一放晴,你就为儿子快乐,由于他又可以晒布了。)
2、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索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今日我来个“实话实说”。(课件出示话题,告知学生可选择大屏幕上的话题,也可以说自己想说的。)
牛和鹅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教育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2、学生学会分层次理解课文内容,并学会慎重地对待疑问。
3、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课文时,要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示单元主题,导入课文。
师:同学们,我们来想像一下:有一棵很高大的树。有两个人,一个人站在树底下仰视它,另一个人在山顶上俯视它,他们看到的情形会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同一棵树看上去会这么不同呢?由于两个人看树的角度不同。我再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天气酷热好不好?说不好的同学说得有道理,天气热,我们会觉得难过,固然不好。可有人会说好。谁?卖冷饮的人。由于天气热,他们的生意就好啊。同学们平常有没有留意到看事物的角度的问题呢?从刚刚的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同样的事情,从不同的角度看,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了。遇到事情能不能从正确的角度去看,很重要。不信我们来看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题目就叫《牛和鹅》。
二、检查预习。
1、板书课题,牛字和鹅字有意识地写得一小一大,问:同学们猜猜教师为什么这样写?
2、指名猜,并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第5-7自然段。
1、师:这真是一个好玩的现象,浩大的牛把自己看得比人小,小小的鹅却把人看得比人大。那么当人遇到这两种动物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
2、提出阅读要求:朗读全文后,划出自己觉得最好玩的段落再多读几遍。
3、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察,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点。
(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可能是课文的3、5、6、8等自然段)
4、依据巡察过程中了解到的状况,引导学生读好5-7自然段。
(先学生自由读这一局部,边读边模拟“鹅”和“我”的神态、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十足和“我”的可怕狼狈,再让学生分组合作阅读,擅长读的同学读课文,擅长表演的同学边听边表演。教师巡察学生朗读的状况后,选择合作得较好的小组用朗读和表演竞赛的方法给全班同学示范朗读。)
5、体会这一段小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仅仅是由于这个孩子还很小吗?
(回到课文开头,让学生明白,这是由于我信任了大家的观点,也就是看问题的角度造成的,这个角度去对待牛和鹅明显是不对的。)
四、研读课文8-13自然段。
1师小结上文过渡:由于鹅看人比它小,所以它不怕人,而我反过来很怕它。后来我最终知道该如何对待鹅了,是什么缘由使不再怕鹅了呢?
2、指名答复。(金奎叔的话给了我启发。)
3、划出课文中金奎叔对待鹅的情景描写,用边读边模拟动作神态的方法朗读这一局部,体会金奎叔对待鹅的态度,以及鹅此时的狼狈。
4、把金奎叔看鹅和我看鹅的态度比拟一下,体会两种不同的态度带来的不同的结果。
5、课文中哪些句子很耐人寻味,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
如: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说明白,同一事物,看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或结果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6、拓展思维:我们知道的故事中,有没有像这样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导致处理问题的结果不同的例子?如,《小马过河》这个故事中对河水深浅这个问题的看法。
7、联系实际,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和观看角度。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是怎么对待的呢?
8、小结:通过学习阅读故事,我们第一次留意到了对待事物会有不同的角度,而且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同,盼望同学们今后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的时候能从不同的角度去想一想,然后找到一个最正确的角度去观看事物,处理问题,千万不要片面地看问题,下结论。
9、作业:积存本课美丽的词句。抄写本课生字。
牛和鹅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发觉对牛和鹅前后态度的变化。
3、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4、让学生明白的:从不同的角度对待四周的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这句话的含义。
教时:其次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话题导入
我很少来人民路小学,对这里很生疏,你们能告知我:你们学校哪儿最美吗?师相机板书:地点名字。
你们说得都是同一个学校,可为什么大家说的结果不同呢?今日我们学完《牛和鹅》这一课,信任大家能找到满足的答案。板书课题。
二、整体回忆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前后有很大的变化。
三、精读品尝
(1)探求我对牛的态度
1、最初我对牛是什么态度?谁能很快找出来读一读?
2、课件出示牛的图片:这头牛这么大,这么壮小是一个小孩子是却敢用手拍它的背,摸它的肚子,胆子确实够大的的。咱班有胆大的吗?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师相机评价
(2)体会我对鹅的态度
1、导语:我不怕牛,那鹅呢?你从哪些地方知道的,请你们找一找。
2、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看图发觉我怕鹅。
3、课文中也有很多地方写了我怕鹅。你们谁来说一说。
4、生沟通,师抓住重点词句进展朗读,体会我对鹅的可怕心情
a、我们立刻就不响了,贴着墙壁静静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可怕,怕它们观察了会追过来。
l我怎么走过去?从这两个词语可以体会到我动作很-----(轻、慢),
为什么要这样走呢?是由于------
l谁能扮演小来读。谁还能比他的动作更轻更慢呢?
b、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肯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l我已经被鹅鹅逼得没有方法了,我只得------,
l现在你就小,谁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还有谁想读?齐读这句话师相机评价。
l小结:看来,我怕鹅的程度,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怕到------,怕到-------。
(3)感悟鹅对我的态度
1、导语:我那么怕鹅,那鹅对我又是什么态度呢?
2、用—画出我对我的态度的句子
3、自主沟通:你想读哪句?你感觉这是一只怎样的鹅?
总结: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不怕比我大许多的牛,却怕却我们小许多的鹅。这是为什么呢?
(4)理解金奎叔的话
1、后来我不再怕鹅,这是为什么呢?
2、找出金奎叔说的那些话。认真读一读,你是怎么想的?
3、课件出示:虽然它看得比我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4、小结:站在鹅的角度看,我比鹅小,可实际上我比他强多了,可以掐--------把它扔-------。由于站在人的角度看,我比鹅强,所以不再怕鹅了。也正由于我站在人的角度看牛,我确实比牛小,所以我不再-------。
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牛和鹅,结果是不同的。
5、说到这我想起刚开头我们谈到“你们学校哪儿最美”的话题,现在你们能说说有那么多不同的结果,是由于你从哪些角度来说的呢?
6、总结:看来,这节课大家真真实切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结果也是不同的。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
三、拓展思维
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谁来和大家说一说。
完毕语:学完了这篇课文,我信任同学们今后肯定会不同的角度来看事物,那样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我们就会对事物有一个更正确、更全面、更深刻的熟悉,人与人之间就会更加了解,社会就会更加和谐。
牛和鹅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学问与力量
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细致的文本阅读,帮忙学生感悟课文内容,学习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待事物,分析问题、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最终领会到换个角度看问题,所
得的结果不一样这个道理。
教学预备:重点段落、句子分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情景导入
出示牛和鹅的图片,学生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二、研读课本
1、让学生依据课文的主要内容提出疑问。(为什么怕鹅?为什么又不怕了?怕鹅的表现?)围绕学生提出的问题进展学习。
2、首先来解决为什么怕鹅,怕鹅的表现,这两个问题。(阅读文章1—4自然段,边读边画,说说)
3、后来转变了自己的看法,学生仔细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究竟什么事让转变了想法。(生读书,教师巡察指导,小组内互说)
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课件出示: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肯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指名读这段话,学生自己读读,谈体会,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主动展现读)
4、我们可怕鹅,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课件出示他飞速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可怕了,好不简单摆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进池里,逃命了。(自己读读,画出描写鹅动作的词语,能从中体会到什么?抓住重点词语谈体会,带着体会到的感情朗读课文,自读,齐读,展现读)
5、不行一世的老雄鹅被金奎叔赶跑了,金奎数对说了什么?(读11、12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对金奎叔的话你有什么自己的看法?课件出示:金奎叔说:“让他这样看好了!可是它要是凭这点来欺侮人,哪咱们可不同意,就得掐住它的脖子,把它扔到池里去。记着,下次可别在怕它们了。”(读读、争论、发言)
6、的看法和同学的很相像,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前者是从鹅的角度看人,后者是从人的角度看鹅。对待事物的角度和动身点不同,所得的结果就是不一样的。
三、拓展延长
1、课件出示一则故事,学生猜哲学家对老太太说了什么。(更加深刻的理解文章阐述的道理)
2、学生结合实际谈谈这篇课文对自己的启发
四、总结
五、布置作业:写写同学之间发生的不开心的事,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你会怎样来处理。
《牛和鹅》教学反思
《牛和鹅》是北师大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角度”单元中的一篇主体课文。课文记叙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逐,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忙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文章故事性强,是一篇语言生动、童趣十足、又蕴含肯定哲理的文章。尤其是描写“我”被鹅追逐这一局部时,将鹅的神气十足、胆大妄为,以及“我”的狼狈不堪、慌张逃跑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致刻画,通过对鹅的动作的传神描写活敏捷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最终,告知我们对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其次课时在处理重点词句的引导方面,我抓住“摆脱”“连飞带跳”“落”等词语让让学生感受鹅的可怕以及“飞速”“提”“握住”等词语感受金奎叔对鹅的不可怕,并采纳多形式的朗读内化词语加深体会。在此环节教学中我应当对学生的朗读进展指导。
在处理重点句子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金奎叔的话,通过理解金奎叔的话,领悟文章隐藏的道理:角度不同,结果不同。最终,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这个道理的理解。
牛和鹅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1.把握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屁股、破碗、池塘、惹怒、掐住、无缘无故、胳臂”等词语。
2.通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熟悉到对待四周的事物,假如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3.学习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情及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感悟课文,了解对待四周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具预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让我们来观赏两幅图片,你看这是什么?(牛和鹅)
是的,在你的印象中,牛和鹅有什么特点?
2.(课件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请你读读这句话,你信任这句话吗?
3.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牛和鹅》,看看你会得到什么启发。板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你自由读课文,留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型,把课文读通顺。
生读文、识字,教师巡察指导,相机板书学生询问的”生字。(如:吁、吭、臂)
2.检查生字词把握状况,适时教读
①(课件出示,指名开火车读)
②男女生赛读
③指读象声词
④指读课文中较难读的词语
3.请你用自己喜爱的方法再读读课文,边读边思索:
课文主要写了件什么事?
4.谁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你能说说课文先写了什么?接着写了什么?最终写了什么?
5.指名答复,适时评价。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是的,一开头就点明大家的这个熟悉: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所以牛是怕人的;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所以鹅不怕人。那么是如何对待牛和鹅的呢?请你读读3、4自然段,画出描写态度的句子,多读几遍。(生读,师巡)
2.谁来说说你画的句子?(指名答复)
同学们找得很正确!就像大家所说的,对于强壮的牛,一点也不可怕,可是对于小小的鹅,却可怕极了。后来却转变了自己的看法,请你仔细读读5-11自然段,在小组内说说究竟是什么事情让转变了看法?(生读书,教师巡察指导,小组内互说)
3.谁来说说是什么事情让转变了看法?
(我们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逐,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忙下赶走了鹅。通过这件事让转变的看法。)
4.请同学们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这使鹅追的更快了。我吓得腿也软了,更跑不快。这时,带头的那只老雄鹅就“啪嗒啪嗒”地跑了过来,“吭,吭”地赶上我,“吭,吭”地张开嘴,一口就咬住了我当胸的衣襟,拉住我不放。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肯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
谁来读读这句话?(指名读)
自己读读这句话,画出描写鸭子的词语,你体会到什么?(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体会到鸭子的不行一世、不怕人;我的狼狈不堪,可怕鸭子!
你能读出鸭子的不行一世和的狼狈不堪吗?自己练一练!
同学们练习的很投入,谁想读给大家听听?
5.我们可怕鸭子,可是金奎叔不怕啊!请你看这句话!(课件出示)
他飞速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鹅的长脖子。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老雄鹅可怕了,好不简单摆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啪啪啪”地落到了池中。
牛和鹅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感悟,明白课文所蕴含的道理;
2、抓住精彩句段,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预备
小黑板
一、复习导入,回忆全篇。
师: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说一说:课文写了什么?
指名答复
二、细读探究,引导感悟。
1、“我们”是怎样对待牛和鹅的?
为什么会这样?(指名汇报读第一自然段)
过渡:由于“我们”用了牛和鹅看人的角度,所以人轻视牛,而可怕鹅。
2、后来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指名汇报读第12自然段)
过渡:最终明白了应当用怎样的态度对待牛和鹅,(修改板书:牛鹅)应当公平地对待它们,不能无缘无故欺侮牛,也没有必要可怕鹅。
3、毕竟发生了什么事,使对待牛和鹅的态度发生了这样大的转变?课文的哪局部描写了这件事?(指名汇报:课文的第5-11自然段)
三、自主合作,品读感悟,释放主题。
1、反复读课文,说说什么事情是我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2、“我”“鹅”“金奎叔”三个形象,你认为哪个刻画的精彩?用“------”画出来读一读并做简洁批注;
3、组内沟通收获。精彩局部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分角色朗读,表演等)在组内展现。
4、沟通汇报,教师相机重点指导:(朗读写作中心)
(1)指导学生读出鹅欺侮“我”时的神气,读出被鹅欺侮时“我”的狼狈不堪。
①指导读第5段:
找出文中描写鹅欺侮“我”的句子,读一读,这鹅真是——(太嚣张、太飞扬跋扈、太不行一世、太高傲、太自以为是......)这时候鹅心里会是怎么想呢?(指名说)
从哪些词语能看出鹅的神气?找出重点词,边读边比划动作,体会鹅的神气和嚣张。(生勾画,自读——指名读——齐读)
②指导读第6、7段,读出被鹅欺侮时“我”的狼狈
师:哪些词语最能表现“我”当时的狼狈不堪?(指名说)你来读出这种狼狈。
(指名读——齐读)
师:我当时真是__(狼狈不堪抱头鼠窜脆弱可欺任人宰割)
师:这种哭叫不但没有使鹅嘴下留情,反而更——(引读第7自然段)
小结:用短短几句话,就让我们感受到这样栩栩如生的形象,他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我”的形象的?(指名说:动作、神态、语言)以后我们在作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让我们的文章更生动。
③小小的鹅把一个小孩吓成这个样子,孩子为什么这么怕鹅?(指名汇报读第1自然段)
(回到课文开头,师:由于“我”信任了这种观点,也从这个角度去对待牛和鹅,而这明显是不对的。)
过渡:正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救星到了!
(2)金奎叔是怎样对待鹅的?刚刚还神气活现的鹅现在怎样了?(指名说)用一个词形容这时的鹅(指名说:落荒而逃、狼狈……)
(3)师:状况发生了大逆转,刚刚是“我”狼狈不堪,现在轮到鹅落荒而逃,而“我”也知道该用什么态度来对待鹅了。(
(4)找出文中金奎叔说的话,(画出来,自己读一读。)师生合作读,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生自由发言)
(5)也像你们一样明白了:对鹅而言“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你是怎么理解的?(指名生谈理解:从鹅的角度看人,和从人的角度看鹅,由于角度不同,所以得出的结果就不同。师板书:角度不同结果不同)同样的道理,对牛而言,课件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的比它大,可是我们实在比不上它呀!
小结: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指名生说)
过渡:由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处理问题的结果也就不同。有些时候换个角度,会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更加乐观。
师:在我们身边有没有遇到过这样需要换个角度去思索的事?你是怎么对待的?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然后写下来。(生汇报)
四、总结凝练,升华主题。
师:说的多好呀,汶川地震就是一个鲜亮的例子,灾难带给我们苦痛和不幸,但换个角度讲,灾难不正是激发了全国同胞众志成城、携手并肩、战胜困难、重建和谐生活、重建美妙家园的决心和信念吗?愿我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待问题,给生活更精确的答案!
五、拓展
生活中,有没有过这样的实例,转变看问题的角度,事情的结果发生变化的?
可以给学生提示: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推己及人换位思索
六:增量阅读(一颗螺丝)
七:推举阅读:教师还想给你推举一篇文章,就是拓展阅读中的《两个农夫》,他们各有各的准备,一个卖牛,一个买牛,这可是两个农夫的才智和计策的比赛啊!请你在课后读一读。
牛和鹅教学设计14
新的学年开头了,本学期我担当了我校七年级5、6、7班的生物教学任务,为了更好的搞好生物教学工作,特制定了以下生物教学工作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试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根底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阅历;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学问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索;能够在探究力量、学习力量和解决问题力量方面有更多的进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立,适应社会和连续学习,打下必要的根底。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
三、详细措施:
1、连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根底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2、连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留意准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
3、组织好学生进展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沟通。
4、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与教研教改。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
5、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细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细心诱导、强化教学。
6、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供应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阅历、经受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
7、鼓舞学生自己观看、思索、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根底上进展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8、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沟通。培育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9、结合详细的教学内容,采纳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四、教学要求
1、在教学中要留意连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对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进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学问、力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进展,必需引导学生主动参加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在传授学问的同时要特殊留意科学讨论方法的培育。要留意对学生综合力量的培育。要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制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4、教学中要留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5、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别兴趣的学生进展个别指导。
五、教学进度
本学期总课时为46课时,每周2课时。
牛和鹅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住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来进一步体会文章蕴涵的道理。
2.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了解对待四周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动身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上节课,文章围绕牛和鹅讲了一件什么事?
指名说评价
2.那么起初,文中的“我”是怎样对待对牛和鹅的?
【板书:“我”牛鹅】
自读3-4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指名读,谈体会
牛——不怕【板书: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的?
——牛长得那么牢固,强壮,为什么还敢欺侮它?
【板书:欺侮】
——答复,引读第一句“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
——由于“我”站在牛的角度,我们比牛大,所以我们敢欺侮牛
鹅——怕【板书:不怕】
——从哪儿体会到怕?
——谈体会
——我们连强壮的牛都敢欺侮,为什么这么怕一只小小的鹅呢?
——答复,引读第一句“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由于“我”站在鹅的角度,我们比它小得多,所以在一个小孩子的心中,他是那么怕鹅。
朗读:男声读第三段。女生读第四段。
过渡:可是后来,我对牛和鹅的态度又是怎样呢?
1.齐读12自然段
2.指名说【板书:不怕不欺侮】
3.总结板书
二、细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幼儿园教师学生健康监测与疾病预防合同
- 迪庆云南迪庆香格里拉市招聘治安联防人员8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苏州江苏苏州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课程助教招聘11人(202420252学期)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舟山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编外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红河2025年云南红河金平县人民法院招聘聘用制书记员司法警务辅助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2025年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招聘3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北2025年湖北民族大学人才引进16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2025年春季浙江省新时代自贸港研究院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河南2024年河南体育学院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人事代理招聘11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桂林2025年广西桂林市事业单位招聘1462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TTT培训教材(-55张)课件
- 耐压绝缘硅橡胶涂料喷涂作业指导书
- 小学《体育与健康》 人教版 三年级 乒乓球运动 -乒乓球介绍与球性教学 第一节课PPT 课件
- 急性心梗的护理业务学习课件
- 导向标识系统设计(二)课件
- 聚焦:如何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化工仪表自动化【第四章】自动控制仪表
- 数据结构教学课件:chapter8
- 安全生产十大法则及安全管理十大定律
- 化妆品批生产记录
- 数学八年级上浙教版3.2直棱柱的表面展开图同步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