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伯牙绝弦教学设计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欢迎下载阅读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优质文档欢迎下载阅读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优质文档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欢迎下载阅读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你提供优质文档《伯牙绝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3.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见真挚的友情。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2.难点: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教师准备:《高山流水》的乐曲、PPT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找相关资料。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我们的武汉,人杰地灵。武汉有一本畅销杂志叫《知音》,武汉有一处驰名景点为“古琴台”。与两者有关的,有一个流传千古、荡气回肠的故事,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的25课《伯牙绝弦》(板书课题)。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能进一步了解文言文,喜欢文言文。这篇课文只用了77个字,却向我们讲述了一个历久弥新的感人故事,现在我们就一同走进这个故事。二、整体读文,读通读顺。1、自由读,大声读,有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2、指名读,随机点评(文通字顺)3、教师范读,注意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的节奏和韵味。3、出示朗读范例,指导学生注意“字断气连”。学生再练习读课文。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4.指名读后齐读课文。过渡:课文读通了,读好了,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读懂课文。三、理解文意,体会文章蕴含的情感。(一)、回顾文言文学习方法1、我们上学期学过《杨氏之子》,说一说,学习文言文有哪些好方法?2、(出示):a、借助课文注释b、联系上下文理解c、利用工具书解决疑难字词d、请教老师、同学等……(二)理解文章的题目:1、“伯牙绝弦”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用大家熟悉的表达方式说,学习文言文要学会变通。)2、伯牙是什么样的人呢?(音乐家)课文的第一句就介绍了。读一读,理解“善”体会他琴艺高超,热爱弹琴。3、读到这儿,再回到课题,你有哪些疑问呢?(为什么挑断琴弦?为谁而断琴?绝弦又意味着什么呢?)(三)理解末句。1、这么多的疑问,课文用一句话做出了回答。出示“课文末句”,理解:a.“谓”什么意思?(课件出示,选择字义)“乃”和“复”呢?b.连起来说说这个句子的意思?过渡:这句话理解了,那么刚刚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2、现在,我们知道了,伯牙为谁绝弦?(板书:钟子期)为什么绝弦?(板书:知音)3、什么是知音呢?大家赶快看看课后“资料袋”吧。(师提示:不动笔墨不看书,将最关键的一句画下来,读一读。)指名读句子,全班齐读。(四)理解第一句和第二句。过渡:文中有一句概括地写出了伯牙和钟子期堪称知音。读出来。随机出示:课文第一句1、这句话的意思是?(注意“善”的意思)2、从何处可以看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相机出示第二句。3、理解第二、三句:A理解两个“善”的意思。B注意四个语气词:两个“哉”,两个“兮”。C理解“峨峨”、“洋洋”:“峨峨”让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洋洋”又让你仿佛听见了什么?于是你会怎么来赞叹?这样的叠词你还会说吗?你读起来有什么感受?你能将这种气势读出来吗?钟子期的赞叹是发自内心的,你能感受出来吗?用你的朗读来告诉我们吧!(指多名同学入情入境的读)既然说伯牙善鼓琴,那么他的琴声一定不只表现了高山流水,除了峨峨泰山、洋洋江河,他的琴声还会表现哪些动人的场景呢?(引导学生想象回答:皎皎明月、徐徐清风、袅袅炊烟、潇潇春雨……)表演“鼓琴”和“听琴”,再现琴瑟相合的动人场景。D深入体会文中蕴含的意思:古代的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自己的诗词歌赋来表达自己的志向。那么,伯牙琴声中还包含着什么呢?钟子期知道吗?(四)、学习第四句1、我心有所念,我的好朋友必得之而赞之,这不是一般的朋友啊!这就叫──知音。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出示第四句。①先理解“念“:与前面的哪个字意思相近?(想)②理解“必得之”:什么意思?2、伯牙当时已经是楚国著名的音乐家,你说他还会缺少赞美吗?他为什么独独把子期看作知音?当伯牙听见别人那些不着边际的赞美的时候,你能体会到什么心情吗?那时的伯牙心中一定有一种渴望,渴望什么?他一定忍不住在心里无数次地发出呼唤,他呼唤什么?3、终于有一天,伯牙遇到了自己的知音钟子期!面对如此善听的子期,面对这样难得的知音,伯牙又是一种怎样的心情?他一定会对子期说什么?知我者,子期也!这时的伯牙与子期,你觉得他们还仅仅是一对音乐方面的知音吗?知音欢聚,一定非常欢乐、非常融洽,再读课文,感受知音欢聚的融洽与欢乐。(五)学习末句过渡:就这样,一个名满天下的琴仙和一个山野樵夫一见如故,视对方为自己的知音。他们相约,来年中秋再来此地相聚。无奈世事难料,子期不幸染病去世。第二年春天,伯牙来到此地,看到的只是孤坟一座。他与子期从此阴阳两隔。于是,他将所有的悲痛化作了一个极端的行为。那就是——1、出示句子: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2、指名读。3、体会悲痛之情:(1)子期死,伯牙怎么就会认为世上再无知音了呢?(2)子期死了,伯牙又要回到过去的生活中了,没有知音,无人理解的日子,他已经不堪承受。这种无人能够倾诉的痛苦,最后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表现了出来: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在这里伯牙“绝”的仅仅是“弦”吗?他在断绝琴弦的同时也断绝了什么?(3)当你理解了伯牙此时的心情,请再读这句话。(六)、深化感情,积累语言。1、明代小说家冯梦龙在《警世通言》这一本书中,用生动的笔触描述了这个动人的故事。在子期墓前,伯牙曾经写下了一首短歌,来追悼自己的知音钟子期。出示诗歌: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师配乐朗读)2、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以前那无人能理解的生活中去了,那一曲高山流水又弹给何人听?只有这一段动人的故事千古流传!人们根据这个动人的故事,编写了一首同样动人的乐曲:《高山流水》。让我们伴着动人的《高山流水》再读读这个故事。3、到这儿,我相信大家一定能背下这个故事了吧。一起来吧!七、拓展1、出示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士为知己者死”“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等。2.学了这篇古文你有什么感受。如:你是否有知音,为什么把他作为知音?当你感到沮丧、孤独、忧郁、快乐亦或是处于危难的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一两个知音相伴左右。所以,如果你寻到了与自己情趣相投的知音时,请大家一定要珍惜。世界上最难寻觅而又最易失去的是朋友(知音)。八、作业收集体现知音良朋的诗文和名言名句。板书设计25伯牙绝弦绝弦伯牙————→钟子期(琴声)知音(心声)
小数除法教材简介: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1.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习架设认知桥梁。
2.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本单元可安排11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一)
——商大于1
教学内容:P16例1、做一做,P19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的: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24÷4=416÷32=1380÷15=
二、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
观察这道算式和前面学习的除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三.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追问:24表示什么?
商的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问:和前面准备题中的224除以4相比,224除以4和它有哪些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怎样计算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除,计算时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四、巩固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五、课堂作业:练习三的第1、2题
课后反思:
学生们在前一天的预习后共提出四个问题:
1,被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熊佳豪)
2,为什么在计算时先要扩大,
最后又要将结果缩小?(郑扬)
3,小数除以整数怎样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梅家顺)
4,为什么小数点要打在被除数小数点的上面?
特别是第4个问题很有深度,
有研究的价值.
在这四个问题的带动下,学生们一直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
教学效果相当好.第二课时
小数除以整数(二)
——商小于1
教学内容:P17例2、例3、做一做,P18例4、做一做,P19—20练习三第3—11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意义。
2、使学生知道被除数比除数小时,不够商1,要先在商的个位上写0占位;理解被除数末位有余数时,可以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
3、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教学难点:正确掌握小数除以整数商小于1时,计算中比较特殊的两种情况。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教师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二、新课
1、教学例2:
上节课我们知道王鹏平均每周跑5.6千米,
那他每天跑多少千米呢?这道题该如何列式?
问:你为什么要除以7,
题目里并没有出现"7"?
原来"7"这个条件隐藏在题目中,我们要仔细读题才能发现.
尝试用例1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计算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不够商1,那商几呢?为什么要商0?(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强调:点上小数点后接着算.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2.4/3
7.2/9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
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在计算中遇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时该怎么办?
在余数后面添0继续除的依据是什么?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学例4: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在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整数部分不够商1怎么办?如果有余数怎么办?
引导学生总结小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村盖房签合同范本
- 乡镇库房建造合同范本
- 创业老板合同范本
- 1997施工合同范本
- 公司购买材料合同范本
- 保险劳务合同范本
- mpp管采购合同范本
- app广告合同范本
- 加盟痘痘合同范本
- 住房公证合同范本
- 学院中层正副职民主测评表
- 不宁腿综合征
- 检修期间安全措施
- 2023年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单招考试职业技能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练习(全册)
- 机房工程机房建设验收报告
- 安全生产条件核查表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含教材分析、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GB/T 2951.2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21部分:弹性体混合料专用试验方法-耐臭氧试验-热延伸试验-浸矿物油试验
- 西师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课件(全册)
-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二课时)课件-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