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研究课件_第1页
量化研究课件_第2页
量化研究课件_第3页
量化研究课件_第4页
量化研究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量化研究于泽元yuzeyuan2006@126.com研究的基本过程定义研究问题文献综述确定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形成假设效度与信度研究的几个关键要素研究什么:研究对象和研究问题如何研究:研究方法(包括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方法)和研究途径有什么研究的结果?具体研究问题的来源一、演绎或者验证相关教育理论二、归纳或反思相关教育实践三、反思自己研究能力和专长四、借用或者移植临近学科研究成果五、寻找教育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点六、从研究者本人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七、从有关观点的争论中寻找八、从各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中寻找选题三策略一、聚焦(农村混龄幼儿教育的现状研究)二、视角(如何降低小学生错别字率)(意义构建视角下降低小学生错别字率的系统策略研究)三:寻质小玲是个挺聪明的女孩子,但是学习并没有达到教师认为可以达到的高度。问她原因,她说自己老担心出错,结果真的出了不少错。什么是好的研究问题?问题是切实可行的(学习的意义是什么?)问题是清楚的(人本主义取向的课堂是否有效?)(本质定义、描述定义和操作定义)问题是有意义的(增加知识、改进实践、改善人类生存状态)问题是符合道德的如何构建好的研究问题明确你要研究的现象及其概念明确你的理论视角或者内在假设发现可行的研究方法最主要的策略:做好文献综述如何寻找合适的文献?如何查阅文献窍门一:顺藤摸瓜窍门二:使用数据库(CNKI)和网上信息窍门三:使用检索期刊或图书窍门四:找到权威人士的文献窍门五:从核心开始如何确定自己的文献综述已经足够了呢?如何展开研究: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量化描述性研究设计原理各个步骤描述研究的设计原理确定聚焦的现象寻找可以表征现象的概念寻找可以表征概念的数(数量化)使用工具收集表征概念的数(工具化)发现数量自身的规律由数量规律推知现象本身的规律或者特性确定聚焦现象实际上就是确定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主要来自经验和文献研究对象的分析单位:个人、群体、组织、地区时间维度:横向研究与纵向研究(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同组研究)横向调查199021--3031--4041--5051--60趋势研究1990200021--3021--3031--4031--4041--5041--5051--6051--60同组研究1990200021--30*21—3031--40*31—4041--50*41—5051--60*51--60*表示同一组个人同期群研究1990200021--3021—3031—4031—4041—5041—5051—6051--60表示比较由现象到表征因素的数量化其实质是概念的操作化。就是把我们无法得到的有关组织结构、制度或过程,以及有关人员的行为、思想和特征的内在事实,用代表它们的外在事实来替换,从而达到概念的可观察性。风笑天: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概念维度指标溺爱孩子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否自己洗头、洗澡、穿衣、收拾书包、整理床铺、自己上下学不注意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是否抹桌子、扫地、洗碗、洗手绢、上街买东西对孩子过分迁就物质上对孩子尽量满足陈皆明:父母投资与子女赡养关系概念维度1维度2指标父母投资早期家庭帮助被访者早期对家庭帮助的依赖父母为子女结婚所花的费用被访人教育水平婚后居住情况是否在家做作业在升学上是否得到帮助在就业上是否得到帮助在换工作上是否得到帮助在分房上是否得到帮助近期给予帮助正在给予帮助使用工具获得数据工具的来源:1、已有研究所使用的工具(关注阶段问卷)2、已有工具的完善(不同地域、文化、时代、新的理论或者研究发现)3、探索性研究所开发的工具工具适用对象: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抽样抽样框抽样单位统计值参数值使用的工具类型由研究者完成1、等级评量表(课堂观察后的评定)、行为评定量表,产品测评量表2、访谈提纲(改革使用水平)(结构化)3、计数单、流程图4、操作检核表(某个动作是否按照要求做了)5、轶事档案(评价性、解释性、概括性、具体轶事)6、时间动作日志(记录某段时间内所观察对象的所有行动,也可以是有规律的间隔)使用工具类型(二)由被试完成1、问卷2、自我检核表(选择自己在某段时间内的特征或行为)3、态度量表(询问对一系列描述偏好的语句的反应,可以发现和了解其态度)(Likert量表、语义分辨量表)4、人格(性格)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哈里斯儿童自我概念量表、库德兴趣量表)5、成就测验、能力倾向测验(表现出来的技能或能力,如智力、分辨几何图形的能力)6、投射测验7、社会测量表(个体选择社会关系)问卷设计一、问卷的结构1、封面信:说明调查者身份;说明调查的大致内容;说明调查的主要目的;说明调查对象的选取方法和对调查结果保密的措施2、指导语:指导如何填写问卷和其他注意事项3、问题及答案:开放式和封闭式4、编码及其他资料(问卷编号、调查员编号、审核员编号、调查日期、被调查者住地等)问卷设计的步骤1、探索性工作(观察和交谈、有关理论与研究)2、设计问卷初稿:卡片法和框图法3、试用(客观检验法:回收率、有效回收率;填写错误;填答不完全。主观评价法)4、修改定稿并印制如何选择工具?研究目的研究的实力研究所需要的数据类型(类别变量、顺序变量、等距变量、比率变量)计数的类型原始分数导出分数:1、年龄或年级当量2、百分等级3、标准分数测量的信度和效度信度:一致性或稳定性程度1、再测信度2、复本信度3、折半信度效度:能够准确测出所要测变量的程度1、内容效度:指标与目标2、标准效度:与其他工具测量结果的相关3、结构效度:理论上的关系量的共变性数据的探索性处理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正态曲线)散点图数据特征或规律分析百分数(类别变量)集中趋势分析(顺序和等距变量):1、平均数2、中数3、众数离散趋势分析(比率变量和等距变量)1、全距2、方差与标准差3、离散系数(标准差与平均数之商的百分数;适用于不同单位或者同单位但平均数之间差距较大的不同分布的离散程度)描述性数据的推断统计分析参数估计的原理参数估计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如平均数、方差、相关系数)去估计总体相关系数。点估计:直接用样本统计量的值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区间估计:在一定的可靠性程度下估计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95%或99%)描述研究的实例新课程中教师的教学效能感研究农村新课程实施取向研究量化关系研究基本原理类别分述关系研究的设计原理确定聚焦的现象或者两个(以上)现象确定与现象产生有着决定性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概念),并推测它们之间的关系(或者推测现象之间的关系)寻找可以表征各个因素的数(数量化)使用工具收集表征各个因素的数(工具化)通过统计分析发现不同表征意义的数之间的关系由数之间的规律推知现象的规律量化关系研究的类别相关研究准实验研究实验研究主要的区别在于统计方法和获取数据的手段。准实验研究概论主要功能:探讨现象间因果关系最简单的定量方法。它试图发现一种行为方式的可能原因和结果,或者通过比较具有、不具有或较少具有某种个人特征的个体,来发现个人特征的可能原因和结果。优点:不能进行实验操作的因果研究(中学生兼职对其学业成绩的影响);很多因果关系可以在单一研究设计中进行缺点:根据收集的数据难以确定因果关系兼职和非兼职学生的学业成绩

及参加课外活动情况变量兼职学生非兼职学生t值p值平均数平均数平均积分点(GPA)2.662.780.810.42美国大学测试(ACT)分17.1318.932.220.02参加课外活动(每周小时数)6.028.300.05一个准实验研究的过程(一)A.研究的教育现象:教师教学和学生科学素养两个变量之间可能有关系B.变量界定:科学素养:1、科学内容的掌握;2、对科学的积极态度;3、理解科学对社会的影响;4、掌握科学的推理过程;5、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的知识。教师教学:情境化,即教师在一个让学生觉得有意义的情况下把科学内容陈述给学生。一个准实验研究的过程(二)C.数量化教学情境化:观察人员在每一课堂观察期间,对课堂的主要情况和活动都做出系统的书面记录……观察人员使用上述书面记录和记事性描述,来计算教师用于不同(讲解)活动的时间量……计算了用于内容性的教学与情境丰富性教学的时间比。科学素养:学生在前测(学年初)和后测(学年末)中完成了三种科学测量:“生命科学问卷”考察了学生的科学内容方面……“科学过程调查”考查了学生对科学推理过程的理解以及少量的关于科学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内容;“对科学调查的态度”评估了学生对科学课程、科学的职业和教育意义、一般科学的看法以及对课外科学活动的兴趣。一个准实验研究的过程(三)D.假设与虚无假设假设就是对变量间关系的预设。“教师是使科学内容情境化的范围和持续性,会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5个方面产生直接的和可测量的影响。”虚无假设:假设研究中加以比较的描述性统计量之间不存在差异。目的:建立了虚无假设,研究者将进行统计量的显著性检验来确定是否拒绝虚无假设。“教师使科学内容情境化的范围和持续性,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5个方面所产生的直接影响并不显著”。确定研究对象组和对照组首先要对研究对象组,尤其是其所具有的特征进行精确的界定,这样才能很好地解释研究结果。在上述研究中,关键在于如何界定“情境丰富性”的问题。在上述研究中,研究者把11个7年级生命科学教师分为两类,一类就是所谓情境丰富性的教师,用他们作为研究组;一类就是采用低情境教学的教师,作为对照组。区分他们的方法就是用受过训练的观察人员记录下每一位教师在教授每一个主题是,对有意义科学情境做出明确陈述所花费的时间量,然后计算其所占总教学时间的百分比。有些时候,还可以进一步分次级类别进行检验,以使结果更有说服力确定研究组和对照组(二)如果发现两组教师在某一随机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如采用高情境教学的教师比采用低情境教学的教师拥有更多年的教学经验。解决方法如下:第一,配对法。花时间,而且配对难以找到。第二,协方差处理,控制其他变量。选择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极端组法。数据收集利用研究设计所提出的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对于准实验研究而言,标准测验、问卷、访谈以及自然观察等都可以作为数据收集的手段。数据分析第一步是计算研究项目中每个组的描述性统计数字,一般应包括小组平均数和标准差。第二步是检验统计数字的显著性。也就是说就统计数据之间的平均数、方差或者中位数对小组间进行比较。有些时候等距变量或者类别变量,也可以采用特定的显著性检验的统计方法。主要显著性检验的方法:参数检验(t检验、方差分析)、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和U检验)采用高和低情境教学教师的

学生的科学素养测验成绩科学素养的测项平均增量分数t值p值低情境教学高情境教学对科学课的看法对科学的职业和教育意义的看法对一般科学的看法对课外科学活动的兴趣生命科学知识科学过程的理解-0.194-0.174-0.132-0.0452.1481.191-0.080-0.216-0.118-0.0722.1020.582-0.400.48-0.180.440.101.690.820.3160.4310.3290.4600.046t检验统计量显著性检验的依据:抽样分布与正态分布适用数据:等距变量或者比率变量T检验的条件:1、统计量来自随机样本;2、总体呈正态分布;3、总体方差呈齐性检验虚无假设:从总体中抽取的两个样本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发生的概率是多少?当概率小于一定程度的时候(.01或.05)的时候,就可以拒绝虚无假设。第一类错误和第二类错误。主要计算方法:求t值,查对应的p值主要解释方法:仅仅在于是否拒绝虚无假设方差分析两个以上的平均数比较协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两个以上平均数的比较用途:把个体分数中的组件方差量同组内方差量进行对比。如果组间方差同组内方差的比率(F值)过高,就表明在某个特定变量上,组间分数的差异大于组内分数的差异。如果F值呈现非显著性差异,那么对平均数进行t检验就没有太大意义。但研究者在数据收集前就已经假设二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则可以进一步进行t检验。(F值也对应p值)协方差分析用途:在进行组内方差和组间方差的比较前,用来控制小组间初始差异的方法。协方差分析的结果是使两个小组在一项或多项控制变量上实现对等。如:男比女在写作答卷上出现错误更多。是性别差异造成的,还是其他原因,比如男生的答卷更长呢?多元方差分析用途:确定对象组是否在一个以上因变量上存在差异的技术。(男女教授所得评分与男女学生的评估)分析步骤:1、检验离中趋势相等的假设(方差分析)2、运用维尔克ג检验,来分析对象组之间向量曲线的差异显著性;3、对每一个变量进行方差分析,以确定哪一个变量导致了对象组平均数的显著性统计差异。男女大学生对男女教授评分的

多元方差分析信息源头F值学识组织能力师组互动师生互动精力综合教授性别学生性别教授性别学生性别10.40***1.292.54*7.71**3.92*9.67**10.63**1.159.33**1.440.454.62*9.11**1.851.7934.64***1.128.62**39.71***3.727.10**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曼-惠特尼U检验准实验研究结果的解释给予因果解释寻找其他解释:通过对其他假设进行检验或者进行路径分析相关研究概论主要功能:理解两个变量之间的是否具有共变关系,以及具有何种性质和程度的共变关系,从而确定可能的因果关系。优点:简单测量即可以确定;允许人们在单一研究中分析许多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这些变量如何个别地或者综合地影响某个行为方式。缺陷:无法确定二者之间真的具有因果关系,而且可能出现没有意义的结果一个相关研究案例(一)问题: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