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概述课件_第1页
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概述课件_第2页
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概述课件_第3页
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概述课件_第4页
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的审计第二节管理职能的审计第三节管理人员的审计第四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案例第二章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1第二章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1一、管理组织机构的概念及其类型

1、组织机构:是指由不同职能部门构成的,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权力结构、职能结构、层次结构的统称。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形式,具有自我优化的功能。2、传统组织机构形式(1)直线制:高层直接管理到基层的组织机构;(2)直线职能制:在直线制的各领导层设置职能部门;(3)事业部制:按照地域、市场和产品等设立事业部,各事业部独立经营,但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4)矩阵制:是指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按照行业、产品、市场或地域将分公司或子公司划分为形似矩阵的组织机构;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的审计2一、管理组织机构的概念及其类型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的审计3、公司制组织机构形式(1)两层代理、四权分离的制约关系;(2)国外股份公司组织机构介绍;(3)我国的公司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33、公司制组织机构形式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3二、现代公司制组织机构的审计(一)股东制度的审计1、股东制度及其股东状况的审计(1)股东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审计;(2)股东身份、持股等基本情况的审计;(3)股东结构及其状况的审计等。

2、股东会议审计(1)股东会议召开次数、时间、规模、费用等审计;(2)参会人员构成、合规、合法审计;(3)股东会议的召集及过程、议事程序、会议结果等方面的规范化审计;(4)临时会议条件、过程、议事程序等事项审计。4二、现代公司制组织机构的审计43、股东对公司控制状况的审计(1)股东持股比例合理性审计;(2)股东制衡状况审计;(3)大股东挪用资金、干涉决策与经营情况的审计;(4)大股东遵循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审计等。4、股份回购审计(1)回购程序及审批手续的审计;(2)股份回购的数额、时间、方式等方面的审计;(3)回购成本及相关税费的审计;(4)回购股份的保管、使用、处置等事项审计;(5)其他相关事项审计。53、股东对公司控制状况的审计5(二)董事会及其制度的审计1、对董事状况的审计(1)董事资格及聘用程序审计;(2)对董事收入及相关财务状况的审计;(3)董事结构及趋势审计,包括一般董事与独立董事之间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4)董事参加相关会议、发表意见及相关责任审计等。2、董事会议的审计(1)董事会议召开次数、时间、规模、费用等审计;(2)参会人员构成、合规、合法审计;(3)董事会议的召集及过程、议事程序、会议结果等方面的规范化审计;(4)临时董事会议条件、过程、议事程序等事项审计。6(二)董事会及其制度的审计63、独立董事制度审计(1)独立董事的资格、选聘等事项审计;(2)独立董事的参会及解决相关问题状况审计;(3)独立董事收入情况审计;(4)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有效性审计;(5)其他相关重要事项的审计。4、董事会决策有效性、合规性审计(1)决策程序、方式、依据及方法审计;(2)决策过程的记录、意见及过程规范化审计;(3)决策议事程序及有效性审计;(4)决策中的其他重要事项审计;(5)对董事会报告及其效果的审计等。73、独立董事制度审计7(三)监事会及其制度的审计1、对监事状况的审计(1)监事资格及聘用程序审计;(2)监事构成及其合法、合规性;(3)监事进行财务监督及其履行职责的情况审计;(4)监事收入及其有关事项的审计。2、监事会议的审计(1)监事会议召开次数、时间、规模、费用等审计;(2)参会人员情况及其合规、合法审计;(3)监事会议的召集及过程、议事程序、会议结果等方面的规范化审计;(4)其他相关重要事项的审计。8(三)监事会及其制度的审计83、监督主要内容及有效性审计(1)实施监督活动形式、内容、程序等方面的审计;(2)参加或列席董事会议、经营会议的情况;(3)实施财务状况监督的情况审计;(4)实施对相关高管人员监督情况的审计;(5)其他相关重要监督事项的审计。4、监事制度及其监督程序的审计(1)监事制度的健全性审计;(2)监事制度执行的符合性审计;(3)监事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审计;(4)监督程序的遵循性审计;(5)综合效果评价。93、监督主要内容及有效性审计9(四)经营者治理结构主要审计事项1、对经营者状况的审计(1)经营者资格及聘用程序审计;(2)经营者构成及其能力审计;(3)经营者道德及责任状况审计;(4)经营者收入及其相关事项的审计。2、对经营者的管理审计(1)经营者执行决策方案的情况审计;(2)经营者组织与指挥能力的审计;(3)经营者制定与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审计;(4)经营者任用人员与协调各部门关系的情况审计;(5)经营者实施经营职权所产生效果的审计;10(四)经营者治理结构主要审计事项103、对经营者收入及持股状况的审计(收入构成附件)(1)经营者收入方式、来源及其水平的审计;(2)经营者收入的合规、合法性审计;(3)经营者收入构成及其合理性审计;(4)经营者股份取得的审计;(5)经营者持股状况及其合规、合法性审计;(6)经营者股份处置状况审计等。4、经营者责任及绩效审计(1)经营者任职年度及期间的责任审计;(2)经营者对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的责任审计;(3)经营者称职情况审计;(4)经营者经营状况及其效果审计等。50%25%23%2%35%20%41%4%25%20%45%10%0%50%100%83年88年98年美国中等收入公司首席执行官收入构成年薪风险收入股票期权福利等113、对经营者收入及持股状况的审计(收入构成附件)50%25%一、管理职能和管理职能审计的概念(1)管理职能的概念:是管理所具有的内在功能,一般包括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鼓励等职能。(2)管理职能审计的概念:是对企业管理诸职能所体现的作用的发挥程度及其潜力的审计,也就是对企业经营目标、经营规划、管理组织、管理立法、管理制度的审计。二、经营目标的审计(1)审查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正确;(2)审查企业的经营目标是否有相应的实施措施和步骤;(3)审查企业经营目标是否适时调整和完善;第二节管理职能的审计12一、管理职能和管理职能审计的概念第二节管理职能的审计12三、经营规划的审计(1)审查企业的经营规划是否完整;(2)审企企业经营规划有无相应的落实措施;(3)产品开发现划的审查;(4)生产能力发展规划的审查;(5)技术改造规划的审查:(6)职工技术文化教育培训规划审查;四、管理制度的审计(1)企业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完善;(2)企业现有的管理制度是否适应生产经营型管理需要;(3)企业管理制度贯彻执行情况等;13三、经营规划的审计13五、管理方法的审计(1)企业管理方法的科学性;(2)企业管理方法的适用性;(3)企业管理方法的成本效益性等;六、管理职能部门工作的审计1.企业计划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1)

审查企业计划编制工作的组织;(2)

审查企业计划的衔接与相互之间的综合平衡情况;(3)

审查企业计划的执行、控制和调整情况;2.企业生产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1)

审查企业生产过程组织实施情况;(2)

审查企业生产计划的实施情况:(3)

审查企业生产管理的基础工作;3-10——附件3.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科技发展计划的落实情况;

[2]审查企业日常科技工作组织和实施情况

[3]审查企业新产品开发管理情况;

[4]审查企业工艺和技术档案管理情况。4.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质量管理计划的实施情况;

[2]审查企业质量管理的组织落实情况;

[3]审查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5.企业物资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物资供应计划的实施情况;

[2]审查物资供应组织情况:

[3]审查企业物资管理的基础工作;6.企业设备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设备供应、维修计划的实施情况;

[2]审查企业设备技术改造工作的组织情况;

[3]审查企业设备检测工作;7.企业销售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产品销售的市场占有情况;

[2]审查企业产品销售工作的组织情况;

[3]审查企业销售服务工作的情况;8.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合理性;

[2]审查企业内部经济核算制的实施情况;

[3]审查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9.企业劳动人事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劳动人事工作的组织情况;

[2]审查劳动计划、劳动定额和定员实施情况;

[3]审查企业职工培训和人才开发情况;10.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

[1]审查企业信息管理部门工作的组织情况;

[2]审查企业信息传递是否及时畅通;

[3]审查企业的信息处理和存储工作情况;14五、管理方法的审计3.企业技术管理部门工作的审计包括:6第三节管理人员的审计一、基本含义:是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招聘、培养、使用、管理、收入、考核、评价等全过程及其使用效果的审计,包括:招聘计划,招聘授权、标准及要求,招聘的程序及考核情况,招聘录用手续及相关规定等。三、管理人员培训情况的审计

——详见附件四、管理人员使用情况的审计

——详见附件五、管理人员的管理情况——详见附件六、管理人员的能力审计——详见附件(1)管理人员学习文化、管理、技术等知识、技能情况;(2)培训要求、计划、经费的安排、使用及其效果等;(3)层次性培养规划及其结果(1)管理人员使用效率;(2)管理人员人尽其能的情况;(3)管理人员提升层次、降级使用及处理的情况;(4)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及能力发挥;(5)其他使用情况;(1)管理人员档案情况;(2)管理人员使用情况;(3)管理人员制度情况;(4)管理人员的流动情况;(5)其他管理情况;(1)管理人员的学历及其构成情况;(2)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情况;(3)管理人员的政策和法律能力;(4)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5)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表现情况;(6)管理人员的工作作风及职业态度;(7)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及其对公司的贡献;(8)管理人员的人际关系及处理问题的能力;(9)现代管理工作的新要求:①定量分析能力,要对定量分析和评价特别精通;②要具有较宽的专业背景;③要会熟练使用计算机及各种新型管理工具。15第三节管理人员的审计一、基本含义:是指对企业管理人员的招聘三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基本情况)

三泰(集团)公司,下属有7个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数额2000万元,资产总额5000万元,资产负债率42.25%;职工总人数4000人,其中管理人员180人;集团公司2007年总产值4875万元,实现净利润985.2568万元。2008年3月1日至5月28日集团公司审计部派出审计小组对集团公司所属的7个子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实施管理审计。第四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案例16三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第四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

Ⅰ、审计前调查计划三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前调查计划

一、2008年2月21日,到集团公司财务处收集有关财务资料,并初步掌握集团公司的整体规划和基本情况、财务会计核算情况及财务会计有关文件、报表、资料等;二、2008年2月22日,在已掌握资料的基础上,了解其组织机构、股权结构、资产结构、经营范围、投资咨公司的规模、资产总额等情况;三、2008年2月23日,收集并分析与审计事项有关的经营责任、经济合同等文件、资料;四、2008年2月24日,收集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重要会议记录、被审计单位千次接受审计、审查的情况,其他与编制审计方案有关的资料;五、2008年2月25日至28日,在充分了解与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与修改审计方案。三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2008年2月20日17Ⅰ、审计前调查计划17

Ⅱ审计方案三泰(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方案(提纲)

一、被审计单位的背景情况被审计单位名称,项目名称,依据,实施审计决定及审计周期等。

二、审计目标1、总体审计目标:审查与评价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果。2、具体的审计目标:(1)审查各子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状况,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2)审查各子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劳动时间利用状况,提高劳动时间利用率;(3)审查各子公司及集团公司的劳动定员状况,合理使用人力资源;(4)审查各子公司继集团公司的劳动组织状况,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审计范围和依据1、审计范围:(1)人力资源及考核与评价人力资源状况的相关事项及资料;(2)主要审计2007年1月1日至2008年2月31日的人力资源利用状况;(3)延伸到2004年的相关资料,并充分考虑下年度的相关计划资料。18Ⅱ审计方案18

2、依据:(1)以本企业关于人力资源利用的相关文件为主要依据,重点依据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利用手册、岗位职责、考核办法及奖惩制度等;(2)行业中管理人力资源利用的规定及关键性指标;(3)国家管理人力资源利用政策、制度、法规等。

四、审计内容和重点1、审计内容:(1)各子公司人员的基础资料检查,是否符合规定;(2)人员素质提高及恶化的情况;┇

2、审计重点:

(1)劳动生产率的状况及提升途径;(2)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及改进;(3)劳动定额及定员的状况、合理性及改进;

(4)劳动纪律及制度的状况及完善;(5)其他:重大事件、劳动积极性、矛盾与冲突等重要影响因素。192、依据:19

五、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取证的方法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程序,要适当;2、审计程序可以交叉使用,根据目标及要求确定主要审计程序及附加或附属审计程序;3、取证的方法:访谈、观察、涵证、调查、分析等,各种取证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复合使用,适当选择;

六、审计时间及资源安排1、按照时间顺序确定具体审计程序的时间安排,审计程序具有交叉或重叠时要分别安排,并统一排序和安排时间;2、审计时间安排要符合计划要求,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于完善与修改审计工作与资料;3、在时间顺序及具体空间上,按照实际需要安排资源,资源安排既要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又要注重保证重点。

七、具体的审计要求及执行审计方案的注意事项主要对审计项目及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特殊问题作出说明。20五、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取证的方法20Ⅲ、审计通知书三泰(集团)公司审计部文件审字[2008]第006号关于开展三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的通知集团公司所属各子公司及有关单位:为了进一步加强三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掌握其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情况,根据《三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2008年审计工作要点》及重点审计计划的安排,审计部决定对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人力资源利用效益情况进行审计,重点审计7个子公司人力资源的整体状况及其利用效益。请有关单位根据审计方案做好准备,为审计小组提供便利的工作井生活条件并积极配合本项审计工作。审计组长:李明成员:王亮、杨晓明、李维起三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审计部2008年2月28日21Ⅲ、审计通知书21Ⅳ、审计纲要1、审计准备工作(1)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流程表(R1-1);(2)激励制度审查(R1-2);(3)职务与能力的适应程度审查(R1-3);(4)企业全员培训审查(R1-4);(5)劳动分工与协作审查(R1-5);(6)劳动组织形式审查(R1-6);(7)人力资源内部控制状况调查表(R1-7)。2、劳动生产率的设计(1)劳动生产率审计流程表(R2-1);(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审计(R2-2);22Ⅳ、审计纲要22(3)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审计(R2-3);(4)劳动定员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情况审计(R2-4);(5)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情况审计(R2-5);(6)劳动者流动的情况审计(R2-6);(7)工作时间利用的情况审计(R2-7);(8)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审计(R2-8)。3、劳动时间利用审计(1)劳动时间利用审计流程表(R3-1);(2)非正常缺勤审计(R3-2);(3)计划外停工审计(R3-3);(4)不必要非生产性活动审计(R3-4);(5)不必要加班状况审计(R3-5)。23(3)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审计(R2-3);234、劳动定额情况审计(1)劳动定额审计流程表(R4-1);(2)劳动定额的合理性审计(R4-2);(3)劳动定额的平衡审计(R4-3);(4)制定劳动定额的方法审计(R4-4);(5)劳动定额构成内容的审计(R4-5);(6)劳动定额执行情况审计(R4-6);5、劳动定员情况审计(1)劳动定员情况审计流程表(R5-1);(2)劳动者人员状况审计(R5-2);(3)制定劳动定员的方法审计(R5-3);(4)超编人员的安置审计(R5-4)。6、劳动组织情况审计——详见附件(1)劳动组织审计流程表(R6-1);(2)劳动分工与协作审计(R6-2);(3)劳动组织形式审计(R6-3);(4)劳动组织执行情况审计(R6-4)(5)其他需要审计的重要事项(R6-5)。244、劳动定额情况审计(1)劳动组织审计流程表(R6-1);2五、审计实施及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一)审计准备阶段的主要审查事项1、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流程表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1项目: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流程表编制人张明亮2008.3.1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2一、审计目标1、确定被审计单位任期劳动力制度是否建立、健全;2、确定被审计单位任期劳动力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有效性;3、确定被审计单位劳动定额的科学性及其执行情况;4、确定被审计单位任期人员状况;5、确定被审计单位劳动组织的科学性、有效性;6、确定被审计单位劳动生产率的状况;7、确定被审计单位劳动力资源的开发情况。二、审计流程1、测试劳动力配备与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2、通过对比分析审查劳动定额的科学合理性及对劳动生产率影响;3、通过设计调查表的形式调查劳动力状况;4、通过调查了解劳动组织情况;5、通过收集有关资料计算、分析劳动生产率;6、调查了解劳动力资源开发情况;7、综合评价劳动力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索引号执行情况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25五、审计实施及编制的审计工作底稿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2、激励制度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2项目:激励制度审查编制人张明亮2008.3.2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3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查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激励制度的执行情况:1、比较合理2、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激励力度不够;某些激励政策不够公平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激励失效或低效风险审查意见及建议激励力度不够,应予加强激励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应予修正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复核意见符合实际审计说明:(1)采用健全性测试手段检查激励制度;(2)采用访谈方法,对不同层次的5人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取证;(2)采用分析对比及观察方法审查激励效果等。(具体略)262、激励制度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2项目3、职务与能力的适应程度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3项目:职务与能力的适应程度审查编制人张明亮2008.3.3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5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查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职务与能力的情况:1、比较适应2、不够适应如:职务设置不够合理;存在某些人员的职务与能力不匹配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人员任用风险审查意见及建议完善职务选拔制度;加强对职务与能力的评价。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复核意见符合实际273、职务与能力的适应程度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4、企业全员培训状况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4项目:企业全员培训状况审查编制人张明亮2008.3.4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5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查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全员培训状况:1、效果比较好;2、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存在走形式的现象,尚未达到预期目标;培训人数太少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培训低效或失效风险审查意见及建议加强培训管理;适当增加培训经费。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复核意见符合实际284、企业全员培训状况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5、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5项目: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审查编制人张明亮2008.3.5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5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查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分工与协作的状况:1、比较合理2、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劳动分工不够明确;部分工作存在缺乏写作的现象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降低劳动效率风险审查意见及建议加强劳动分工管理;制定合理的劳动协作制度与政策等。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复核意见符合实际295、劳动分工与协作的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6、劳动组织形式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6项目:劳动组织形式审查编制人张明亮2008.3.6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8审查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查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组织形式的状况:1、比较合理2、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劳动组织形式不合理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降低劳动效率风险审查意见及建议改进与完善劳动组织形式;逐步采用新的组织形式。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复核意见符合实际306、劳动组织形式审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67、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调查表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1-7项目: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调查表编制人张明亮2008.3.7页次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8调查内容是否备注(1)是否建立健全劳动管理制度?(2)是否具有科学的劳动定额?(3)是否依据定额合理组织劳动?(4)各岗位配备的人员是否超编?(5)人员结构是否合理?(6)内部分工是否明确?(7)是否有严格的劳动纪律?(8)劳动生产率是否达到行业先进水平?(9)是否制定与推行了合理有效的激励制度?(10)是否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11)员工提升机制是否科学?审计小结:三泰公司人力资源内部控制制度完好(采用健全性测试每项分别进行)。317、人力资源内部控制调查表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二)劳动生产率审计的主要内容1、劳动生产率审计流程表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1项目: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流程表编制人张明亮2008.3.10页次1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16一、审计目标1、确定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2、确定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3、确定劳动定员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情况;4、确定劳动力结构的变动状况;5、确定劳动者路东的情况;6、确定工作时间利用的状况;7、确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二、审计流程1、审查评价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及其变动情况。其指标主要有: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率、劳动生产率指标、与前期对比、与历史最好水平对比、与行业先进水平对比等;2、审查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很多,比较常见而且影响较大的有:劳动时间的利用程度、劳动量及其结构的合理性、劳动定员的合理性以及劳动力的稳定、流动等因素;3、审查劳动定员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情况。审查劳动人事部门制定的定员计划是否按照要求编制、计划变动的合规性及必要性、定员执行情况、制度的完善程度、劳动力利用情况及其利用效果等。索引号执行情况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32(二)劳动生产率审计的主要内容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续表:4、审查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情况。(1)按照工作性质审查,一般可分为生产工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人员及其他人员。主要审查非生产人员的现有状况以及利用状况,生产人员的配备、分布的合理性以及分工及利用状况等;(2)按照年龄结构和技术级别、职务进行分类审查。按照年龄主要审查人员结构的老化及利用状况;按照技术级别和职务主要审查技术及职务人员的配备情况、利用状况及其利用效果;5、审查劳动者流动情况。反映劳动力流动情况的指标是劳动力流转率,对计算出来的劳动力流转率进一步分析,要把争产合理的离退休、有组织的工作调动同违纪和工伤事故、辞职等非正常的流动区别开来。对非正常离职人员的原因应逐个分析、检查,并提出应对措施;6、审查工作时间利用的情况。一般采用工时利用率指标。审查工时利用率就是将两个不同的时期的制度工时利用率、出勤率、作业率等评价指标进行对比,查明存在问题的原因、变动趋势等,促进利用效益的提高;7、测算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一般采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可增加的产值、可节约的职工人数等指标进行分析,挖掘一切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33续表:4、审查劳动力结构的变动情况。已执行33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2项目: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12页次10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16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力浪费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浪费风险审计意见及建议加强用工管理利用激励手段提高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等附件资料三泰(集团)公司2007年全部职工平均人员4000人,与计划相同,经查实有常年参加劳动的临时工100人未记在职工人数中,增加2.5%;总产值计划4800万元,实际完成4875万元,增加1.56%;根据这些资料计算劳动生产率指标的完成情况,计划12000元/人,实际11890元/人,下降1%。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342、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3、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3项目:劳动生产率变动原因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15页次8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18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的风险审计意见及建议改善劳动力结构加强培训、引进、流动动管理等附件资料如果剔除常年临时工100人不计,实际工人人数和计划工人人数都是4000人,为了深入审查全员劳动生产率下降1%的原因,审计人员进一步对计划与实际的总人数进行了审查,发现实际职工人数中管理人员的比重上升了2.2%,这样使非直接生产人员的比重由计划的12%上升到实际的13.2%,生产人员的比重由计划的88%下降到86.8%。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353、劳动生产率变动的原因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4、劳动定员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4项目:劳动定员合理性及执行情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16页次12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18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定员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情况: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力结构不合理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结构不合理风险审计意见及建议改善劳动力结构加强培训、引进、流动动管理等附件资料全部职工人数增加2.5%,而劳动生产率却只完成99%,证明该企业没有充分利用内部的劳动力资源去扩大再生产,增加临时工100人的必要性不大,应追查临时工合同签订情况,并应追溯到相关的重要事项,进一步寻找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径。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364、劳动定员的合理性及其执行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5、劳动力结构变化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5项目:劳动力结构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17页次8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18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力结构状况:1、比较合理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结构失调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利用效率降低审计意见及建议改善劳动力结构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复核状况符合要求审计说明:(1)访谈6人次;(2)统计分析方法检验;(3)实施分析性复核。375、劳动力结构变化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6、劳动者流动性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8项目:劳动力流动情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18页次9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18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劳动力流动状况:1、比较合理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流出人员过多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不足风险审计意见及建议加强流动性管理;制定必要的控制措施等。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审计说明:同前386、劳动者流动性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7、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8项目: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19页次8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20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工作时间利用状况:1、比较合理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时间利用率低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生产率降低风险审计意见及建议加强工作时间管理;减少非生产性活动等。附件资料(略)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审计说明:同前397、工作时间利用情况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8、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2-8项目: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3.20页次15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3.20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组织不合理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组织不合理审计意见及建议改善劳动力组织附件资料管理人员占全部人员的比重计划为5.5%,实际下降到4.5%,此时应审查是否明确岗位责任制,精兵简政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有没有因为减少管理人员管理职能削弱,出现经营管理混乱现象。审计结论结论可以确认408、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潜力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三)劳动时间利用审计的主要内容1、劳动时间利用审计流程表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1项目:劳动生产率计划完成情况编制人张明亮2008.4.1页次10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4.1一、审计目标1、确定劳动时间利用的合理性;2、阐明企业工时利用效益的变化;3、纠正攻势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二、审计流程1、审查非正常缺勤存在的原因;2、审查计划外停工发生的原因;3、审查不必要非生产活动发生的原因。索引号执行情况已执行已执行已执行审计说明:生产工人全年平均工时数实际比计划减少了5天,是由于缺勤、停工和非生产性活动的时间增加,即工日损失数增加5.5天和加班工日数增加0.5天的结果。41(三)劳动时间利用审计的主要内容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2、非正常缺勤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2项目:非正常缺勤情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4.2页次6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4.2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非正常缺勤: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力浪费;劳动组织不合理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浪费风险;劳动组织不合理风险。审计意见及建议加强用工管理附件资料非正当理由的缺勤发生4550工日(附表略)复核意见结论可以确认。422、非正常缺勤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23、计划外停工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3项目:计划外停工情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4.4页次6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4.5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计划外停工: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力浪费;劳动组织不合理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浪费风险劳动组织部合理风险等审计意见及建议建议企业加强经营观;建议企业改善劳动组织。附件资料计划外停工发生4550工日(附表略)复核意见结论可以确认。433、计划外停工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34、不必要非生产性活动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4项目:不必要非生产性活动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4.5页次5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4.5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不必要非生产性活动:1、合理状况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劳动力浪费劳动组织不合理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浪费风险劳动组织不合理风险等审计意见及建议建议企业加强经营管理建议企业改善劳动组织。附件资料班内非生产性活动占用6825个工日(附表略)复核意见结论可以确认。444、不必要非生产性活动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4、不必要加班审计其他内容省略(R4-1-6)、(R5-1-4)、(R6-1-3),审计报告省略。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5项目:不必要加班状况审计编制人张明亮2008.4.6页次8截至日期:2008年4月28日复核人王光远2008.4.8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摘要)及其依据(具体内容略)审计结论主要结论及其依据(简略、具体)不必要加班情况:1、比较合理2、合理性存在的问题如:加班量过多等潜在风险及其影响劳动力浪费风险劳动生产率降低风险等审计意见及建议建议加强加班管理;加强计划管理等。附件资料集团公司每人年平均加班0.5个工日,总加班2275个工日(附表略)复核意见结论可以确认。454、不必要加班审计单位名称:三泰公司签名日期索引号R3-5六、主要审计发现确定审计发现的基本要求:从实施审计的工作底稿或附件中找出影响人力资源利用效益的重大问题(有充足证据的部分),将发现的问题按照时间顺利或重要性程度进行排序,证据比较分散式可以作必要的归纳;(1)劳动生产率水平有所提高,但在行业的排名有所下降;(2)富余人员过多影响了劳动生产率;(3)部分定额不合理,急需修正;(4)部分领导干部不称职,职工意见很大;(5)职工劳动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奖罚不分明,与行业中的其他单位相比,缺乏奖励;(6)职工的劳动纪律明显下降,存在许多隐患;(7)职工素质亟待提高,需要整顿与培训。46六、主要审计发现46七、审计总结基本要求:以审计证据为依据,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审计结论,根据审计结论确定审计决定,并依据对审计发现分析的结果提出审计建议;1、审计基本结论:对个子公司及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做出评价,与企业前期及历史最好水平比较,与行业平均级最好水平比较,做出落后、存在问题、好转、比较先进、行业领先等不同的评价;(2)审计决定:对需要进行表扬或整改的部门,拟定建议报有关领导批准后下发相关决定;(3)审计建议:根据存在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分析,结合本企业实际,充分考虑国内外状况,特别是行业状况拟定可行的审计建议。八、审计结果评价及修正:召开审计小组会议,集思广益地讨论与评价审计结果,斟酌审计结论、决定及建议,在充分讨论与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的基础上对审计结论进行有效性评价及相关的修正。采用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效益状况。九、撰写并修改审计报告十、实施后续审计并将设你资料归档47七、审计总结47第一节供应过程中的审计第二节生产过程中的审计第三节销售过程中的审计第四节公司价值增值审计第五节生产经营效果的综合评价第三章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审计48第三章生产经营过程的管理审计48第一节物资供应过程的管理审计一、物资供应管理审计的概念基本含义:是对企业物资供应管理工作的合理性、效益性和效果性进行审查监督,以促进物资供应管理活动正常有效地进行,实现审计目标的过程。二、主要审计内容(1)物资供应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2)物资供应计划及执行情况的审计;(3)物资订货和采购业务的审计(经济采购批量附件);(4)物资库存量控制和仓库管理的审计;(5)物资供应管理活动其他事项的审计。经济定购批量保险储备订货点49第一节物资供应过程的管理审计一、物资供应管理审计的概念经保

一、生产规模效益审计1、经济规模:是指在一定生产技术经济条件下,能给企业带来盈利的生产规模,最优经济规模是能给企业带来最大

盈利的生产规模;2、规模经济:是指在一定

的生产技术条件和市场状

况下,随着产品生产能力

的扩大,呈现出单位产品

成本趋于下降,经济效益

不断提高的过程。3、经济规模效益审计要点

0Q01QcQLQ02TSTCπTCTS

π,AC

企业规模经济和盈亏平衡的关系AC第二节生产过程的管理审计(1)合理确定经济规模;(2)经济规模的相对性;(3)区分经济规模与规模经;(4)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并进行敏感性分析;50一、生产规模效益审计0Q01QcQLQ02TSTCπTC二、生产过程的其他管理审计内容1、生产计划与生产作业计划的审计——主要进行生产与作业计划的编制、实施、效果等方面的审计;2、生产组织的审计——主要进行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空间配置、时间衔接、现场管理等方面的审计;3、生产技术与工艺的审计——主要对新技术成果采用、改进工艺流程、开展技术革新以及由此所取得的成果及所发生的费用实施审计;4、质量效益审计——包括产品、服务、过程等质量效益审计。主要对产品质量成本、产品质量控制、产品质量效益等内容实施管理审计;(质量成本均衡图见附件)5、生产效果审计——主要对生产计划及产品品种完成状况、生产的均衡性与成套性、生产成果及效率等审计。51二、生产过程的其他管理审计内容51三、生产过程的事故预防审计案例分析(一)审计立项背景:

某煤矿有两个等规模采煤工作面,年设计生产能力600万吨,自2003年至2007年多次发生采煤工作面事故,给煤炭的正常生产和职工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1号工作面曾于2003年12月发生严重的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八人被困井下6天的严重后果,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内部控制缺失及失效,两个工作面也经常发生采煤机故障及工作面的局部坍塌等事故,为降低采煤工作面的事故率保证原煤生产的正常进行。审计委员会制定了“采煤工作面事故预防审计”计划,并报请董事会批准,决定派出审计组自2008年6月1日-7月31日审计管理审计。(二)审计前调查:(1)查阅该矿的原始设计、近五年的开采资料及相关文件资料;(2)检查各种标准、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3)检查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情况;(4)查阅生产任务及未来规划情况;(5)其他需要调查的事项等。52三、生产过程的事故预防审计案例分析52(三)审计方案1、被审计单位的背景情况: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项目名称,理性依据,实施审计决定及审计周期等。2、审计目标。包括:总审计目标的归纳表述和具体的审计目标。降低生产过程事故率,保证生产正常进行。具体的目标为:①保证采煤工作面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状况良好;②保证作业规范及标准合理、有效;③降低生产过程的事故率;④生产管理合理、有效等。3、审计范围和依据:(1)审计范围的规定:近五年的相关资料及目前和未来的情况(略);(2)依据:国家、行业、地方政府、企业多个层次的依据(略)

;4、审计内容和重点:(1)审计内容。根据审计目标及企业实际情况,详细描述具体的审计的项目及要求;(2)审计重点。对需要重点关注的审计事项进行描述并阐述要求。53(三)审计方案535、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取证的方法(1)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审计程序,要适当;(2)审计程序可以交叉使用,根据目标及要求确定主要审计程序及附加或附属审计程序;(4)取证的方法:访谈、观察、涵证、调查、分析等,各种取证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复合使用,适当选择;6、审计时间及资源安排(1)按照时间顺序确定具体审计程序的时间安排,审计程序具有交叉或重叠时要分别安排,并统一排序和安排时间;(2)审计时间安排要符合计划要求,留有适当的余地以便于完善与修改审计工作与资料;(3)在时间顺序及具体空间上,按照实际需要安排资源,资源安排既要保证审计任务的完成,又要注重保证重点。7、具体的审计要求及执行审计方案的注意事项。(四)审计通知书——详见附件545、实施的审计程序及取证的方法54(五)实施审计流程1、按照审计方案设计的审计流程,逐步进行,个人不得违背;2、根据审计事项性质决定具体审查方式,集合性样本实行抽样,不形成集合的样本采用访谈、观察、调查表、小组会议、检测等;3、规范审计程序,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与修正审计程序。(六)主要审计发现1、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但执行中存在不规范的现象;2、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存在严重问题,降低了控制效率或失效;3、生产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存在缺失,存在观念的错误;4、采煤机运行状况、维护、保养、修理等记录制度没有实行;5、交接班制度流于形式,相关记录事项不够真实;6、存在违章操作想象,执行操作规程不够严格;7、成本控制逐步成为发生生产事故的重要原因;8、激励政策不合理,影响了不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留下了事故隐患。55(五)实施审计流程55(七)取得审计证据,提炼审计结论1、从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相关资料中确定支持审计结论的有效证据;2、对初次确定的审计证据进行复查于验证;3、检查与评价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4、核实审计证据与审计结论的一致性。(八)分析原因,确定审计建议1、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其影响;2、对影响因素进行分类并排序;3、根据形成原因以及影响程度选择适当的应对策略;(九)撰写审计报告并进行多级复核1、按照要求撰写完毕审计报告后进行多级符合使之逐步完善;2、征求被审计单位书面意见再次修改后报主管部门或主管领导;3、适当层次根据审计报告及建议确定审计决定。(十)归档完成审计任务,并合理安排后续审计。56(七)取得审计证据,提炼审计结论56(一)明确生产经营管理效果审计的目标及程序1、审计目标——详见附件2、审计程序——详见附件3、编制审计方案(略)4、送达审计通知书;5、审计审计程序,采用适当的方法取得审计证据;6、整理审计发现;7、检查并验证审计证据,提炼审计结论;8、分析原因,确定审计结论;9、撰写、修改、提交审计报告,并装订归档。四、生产经营管理效果审计(1)确定被审计单位审计期间经营战略是否科学、合理、正确;(2)确定被审计单位审计期间经营范围是否合规、有无超范围经营?(3)确定被审计单位审计期间经营业务及发展前途;(4)确定被审计单位审计期间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5)确定被审计单位审计期间经营过程的合理性、有效性;(6)确定生产力要素的开发利用情况等。(1)收集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期间内影响生产经营活动管理效果的因素;(2)审查被审计单位经营战略的执行情况及其正确性;(3)调查了解审计期间内经营范围及业务的合理性、经济性;(4)审查经营计划的制定与执行情况;(5)审查生产经营成果状况,并编制分析表;(6)审查经营目标的完成情况,编制比较分析表;(7)审查主要经营管理业务的合理性、有效性;(8)其他相关审计内容。57(一)明确生产经营管理效果审计的目标及程序四、生产经营管理效(二)收集与生产经营管理效果有关的各种资料

——(具体内容略)

(三)调查、了解与分析生产经营战略(具体内容略)(四)调查、了解经营范围与主要经营业务(具体内容略)

(五)审查与分析生产经营计划及执行情况(具体内容略)

(六)审查生产经营成果情况(具体内容略)

(七)审查主要生产经营目标完成情况(具体内容略)

(八)审查供应过程的管理效果(具体内容略)

(九)审查销售过程的管理效果(具体内容略)

(十)审查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重要事项(具体内容略)58(二)收集与生产经营管理效果有关的各种资料58一、市场环境审计1.对市场需求和销售趋势的审查:主要是掌握企业市场潜在的购买能力和同行的竞争态势,掌握发展趋势,以发现解决本企业在销售活动中的问题。2、对竞争关系和市场构成的审查:通过对同行企业的调查分析,发现潜在的竞争对手,了解其对被审计单位的威胁,以便采取适当的竞争策略。3、企业形象评价:亨有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要是通过调查企业及其产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了解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质量、价格,商标、销售服务等的意见和要求,来评价企业及其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知名度,进而确定新的营销策略,扩大销售,增加盈利。第三节销售过程的管理审计59一、市场环境审计第三节销售过程的管理审计59二、销售计划完成情况的审计1、综合分析被审计单位销售计划的执行过程;2、评价销售业务活动及其结果的效益状况;3、分析销售计划对企业销售利润的保证程度;;4、评价销售业务活动各要素对销售利润的实际影响;5、研究提高销售经济效益的途径和办法;三、销售业务的审计1、对营销目标的审查:长期和短期目标的确定;营销目标是否合理、完整、恰当性、具体化、经济效益等。2、对营销策略的审查:主要审查评价市场选择战略、市场发展品略和市场营销结构战略等。3、对价格策略的审查:审查被审计单位价格策略合法性、适合性、有效性以及关联性。60二、销售计划完成情况的审计60一、公司价值的基本形式(1)公司的账面价值:是指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全部资产价值扣除耗用和损失以后的资产价值;(2)公司的内在价值:是指利用公司未来时期现金净流量和权益资本成本贴现取得的公司的评估价值;(3)公司的市场价值:由公司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与其市场价格计算的股东权益价值与负债价值之和构成的总价值;(4)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环境和既定交易条件下,交易双方在完全信息基础上通过多次协商确定的价值;(5)清算价值:是指由于公司终止经营而产生的按照清算程序处置资产的价值;第四节公司价值增值审计61一、公司价值的基本形式第四节公司价值增值审计61二、公司价值的构成(1)公司净资产价值:是指公司账面的所有者权益价值;(2)公司资产溢价:内在价值与净值产价值之间的差额;(3)增长期权溢价:公司形似股票所具有的未来收益增长的期权价值;(4)协同溢价:公司并购协同效应形成的增长价值;(5)人力资源价值:职工,管理、技术人员、企业家等;(6)其他价值增值。三、公司价值增值审计的主要内容(1)价值增值环境的审计;(2)价值形态的审计;(3)价值增值状况的审计;(4)价值度量方法的审计;(5)价值增值的优化审计;(6)其他相关情况的审计;62二、公司价值的构成62四、公司的价值形态公司价值最大化促进保持毁损股东对公司价值增值的追求IBM近3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大于25%

沃尔玛近20年的平均增长速度大于30%海尔1996-2006年的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0%1995-1999年价值增长价值固定价值递减63四、公司的价值形态公司价值最大化促进保持毁损股东对公司价值(1)公司价值增长

投资收益率为15%,权益资本成本为10%,再投资比率为50%

目标公司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贴现价值+连续价值贴现价值

=3325+4290=7618(万元)公司价值增值=7618-5400(账面价值)=2218(万元)64(1)公司价值增长投资收益率为15%,权益资本成本为10%

(2)公司价值固定

投资收益率为10%,权益资本成本为10%,再投资比率为50%

目标公司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贴现价值+连续价值贴现价值

=2009+3391=5400(万元)公司价值增值=5400-5400(账面价值)=065(2)公司价值固定投资收益率为10%,权益资本成本为10

(3)公司价值递减

投资收益率为8%,权益资本成本为10%,再投资比率为50%

目标公司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贴现价值+连续价值贴现价值

=1546+3081=4627(万元)公司价值增值=4627-5400(账面价值)=-77366(3)公司价值递减目标公司价值=预测期现金流量贴现价值+连五、公司价值增值原理公司价值递增公司战略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公司理财内部控制公司整合公司治理信息系统公司价值增长的影响因素模型公司的价值增长增长期权溢价净现金流量加权资本成本投资收益销售增长积累比率协同效应权益资本负债成本投资规模筹资风险公司价值增长推动要素模型

公司价值增值的重组模型权益资本市场价值负债资本账面价值目标公司价值评估评估公司内在价值内部条件改进外部环境改善并购重组提升公司内在价值1、价值增值的普遍性2、价值增值的基本原则(1)递增的原则

(2)价值不变的原则;(3)现金流量预测年限无关的原则;3、价值增长影响因素分析(三个原则,三个模型)67五、公司价值增值原理公司价值递增公司战略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公司六、公司价值的度量模型及其应用(溢价有三种形式:总量溢价、单位溢价和比率溢价,这里为总量溢价)总溢价模型资产溢价增长期权溢价协同溢价部分并购时可用此模型估算协同溢价:VS=VI•µ68六、公司价值的度量模型及其应用(溢价有三种形式:总量溢价、单华联商城(0889)97年10月30日上市发行3000万股,3.78元/股1999年为再融资,进行资产重组,共转让

4952.25万股,转让价格2.302元,1.14亿元,21.86%;2000年6月10配3实现了再融资,发行2847.025万股,发行价13元,实际净融资3.63亿元;新长江入主华联商城的价值评估实例(1)

序号指标名称1996年12月1997年12月1998年12月1999年12月1

资产总额(万元)35566.2841740.7564559.7671383.992

负债总额(万元)23181.6716290.463741039088.433

总股本(万股)80051100519808.9919808.994

流通股(万股)03000540054005

内部职工股(万股)227222724090.084090.086

主营业务利润(万元)2273.0712607.9214973.19711483.2987

净利润(万元)3064.2572559.8261703.5845939.6638

每股收益(元)0.3830.2330.0860.39

每股净资产(元)1.552.311.371.610

净资产收益率(%)24.7410.066.2818.73表5华联商城1996-1999年主要经济指标统计表序号股东名称持股数量(万股)持股比例(%)1秦皇岛华联集团有限公司7645.6338.60%2中国糖业酒类集团公司855.574.32%3秦皇岛银河物资经销公司798.354.03%4景宏证券投资基金487.222.46%5中信(秦皇岛)有限责任公司268.251.35%6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239.511.21%7吉林省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18.261.10%8中国商业对外贸易公司182.520.92%9景业证券投资基金172.610.87%10迮建忠89.460.45%11其他合计8851.6244.68%19808.99100%合计表4

华联商城(0889)1999年10为大股东及其持股情况表69华联商城(0889)97年10月30日上市发行2000年6月新长江入主华联商城的价值评估实例(2)(1)内在总价值为:VI=15120+37531=52651(万元);每股:2.26元(2)资产溢价=52651-32295.56=20355.44(万元)(3)增长期权价值:(4)协同效应溢价=526515%2633万元目标公司的每股收购价格=68694/19808.993.47元目标公司的价值损失=(3.47-2.302)4952.25=5784.23万元(5)按照股票市价:目标公司的价值损失=(13-2.302)4952.25=52979.17万元70新长江入主华联商城的价值评估实例(2)(1)内在总价值为:V一、打分评价法1、01打分法——根据打分归纳计算的结果分级;2、04打分法——0,1,2,3,4,综合计算得分;3、常规打分法——包括5分制、10分制、100分制等;4、专家调查法——归纳计算专家意见分类。二、指标评价法1、单指标评价——比较一个指标的好坏;2、多指标简单比较评价——用经验比较多指标;3、综合评价法——用数学方法(1)层次分析法——分层计算权值,结合指标评价;(2)模糊评价法(详见附件)第五节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综合评价71一、打分评价法第五节生产经营管理效果综合评价71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的审计第二节管理职能的审计第三节管理人员的审计第四节人力资源利用效益审计案例第二章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72第二章管理组织、职能及人员审计1一、管理组织机构的概念及其类型

1、组织机构:是指由不同职能部门构成的,维持组织正常运行的权力结构、职能结构、层次结构的统称。组织机构具有明显的形式,具有自我优化的功能。2、传统组织机构形式(1)直线制:高层直接管理到基层的组织机构;(2)直线职能制:在直线制的各领导层设置职能部门;(3)事业部制:按照地域、市场和产品等设立事业部,各事业部独立经营,但不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组织形式;(4)矩阵制:是指母公司或集团公司按照行业、产品、市场或地域将分公司或子公司划分为形似矩阵的组织机构;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的审计73一、管理组织机构的概念及其类型第一节管理组织机构的审计3、公司制组织机构形式(1)两层代理、四权分离的制约关系;(2)国外股份公司组织机构介绍;(3)我国的公司治理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743、公司制组织机构形式股东大会董事会总经理监事会3二、现代公司制组织机构的审计(一)股东制度的审计1、股东制度及其股东状况的审计(1)股东制度的规范化、合法化审计;(2)股东身份、持股等基本情况的审计;(3)股东结构及其状况的审计等。

2、股东会议审计(1)股东会议召开次数、时间、规模、费用等审计;(2)参会人员构成、合规、合法审计;(3)股东会议的召集及过程、议事程序、会议结果等方面的规范化审计;(4)临时会议条件、过程、议事程序等事项审计。75二、现代公司制组织机构的审计43、股东对公司控制状况的审计(1)股东持股比例合理性审计;(2)股东制衡状况审计;(3)大股东挪用资金、干涉决策与经营情况的审计;(4)大股东遵循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审计等。4、股份回购审计(1)回购程序及审批手续的审计;(2)股份回购的数额、时间、方式等方面的审计;(3)回购成本及相关税费的审计;(4)回购股份的保管、使用、处置等事项审计;(5)其他相关事项审计。763、股东对公司控制状况的审计5(二)董事会及其制度的审计1、对董事状况的审计(1)董事资格及聘用程序审计;(2)对董事收入及相关财务状况的审计;(3)董事结构及趋势审计,包括一般董事与独立董事之间的构成及其变化趋势;(4)董事参加相关会议、发表意见及相关责任审计等。2、董事会议的审计(1)董事会议召开次数、时间、规模、费用等审计;(2)参会人员构成、合规、合法审计;(3)董事会议的召集及过程、议事程序、会议结果等方面的规范化审计;(4)临时董事会议条件、过程、议事程序等事项审计。77(二)董事会及其制度的审计63、独立董事制度审计(1)独立董事的资格、选聘等事项审计;(2)独立董事的参会及解决相关问题状况审计;(3)独立董事收入情况审计;(4)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有效性审计;(5)其他相关重要事项的审计。4、董事会决策有效性、合规性审计(1)决策程序、方式、依据及方法审计;(2)决策过程的记录、意见及过程规范化审计;(3)决策议事程序及有效性审计;(4)决策中的其他重要事项审计;(5)对董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