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7*2-113页共=SECTIONPAGES7*214页◎第=PAGE7*214页共=SECTIONPAGES7*214页第=PAGE6*2-111页共=SECTIONPAGES7*214页◎第=PAGE6*212页共=SECTIONPAGES7*214页山东省招远市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句子默写1.默写。(1)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桃花源记》)(2)树梢树枝树根根,_________________。(《回延安》)(3)俶尔远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石潭记》)(4)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关雎》)(5)微君之躬,_________________?(《诗经》)(6)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____。(《诗经》)(7)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8)_________________,徒有羡鱼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9)事勿忙,忙多错,_________________,勿轻略。(《弟子规》)(10)乖僻自是,悔误必多;_________________,家道难成。(《朱子家训》)【答案】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亲山亲水有亲人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君子好逑胡为乎泥中悠悠我心海内存知己坐观垂钓者勿畏艰颓惰自甘【详解】考查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本题中的“翕、逑、畏、颓惰”等字词容易写错。2.根据提示填空。(1)《兼葭》中写“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一句与“花”有关的古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详解】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文体侧重于诗歌和散文,完成此类型题目,主要是靠同学们平时的积累,同时也要注意突破关键字,避免错别字的出现,做题时,书写要工整清晰,留意语句的出处和具体的语境。本题中容易写错的词语有“溯洄、跻”等。二、选择题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基础。B.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C.中国国家馆以科技与艺术的巧妙结合,带给参观者新颖刺激的多维体验。D.他给我描绘了除夕农民包饺子,守岁守到深夜,初一清晨全家在一起,吃饺子,放鞭炮。【答案】C【详解】A.一面与两面矛盾,去掉“能否”;B.语序不当,将“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交换位置;D.缺宾语,在句末加“的情景”;故选C。4.下列选自《诗经》的句子,与“战争与徭役”无关的一项是()A.经营四方,告成于王。 B.高山仰止,景行行止。C.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D.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答案】B【详解】A.大意:将士奔波平定四方,战事成功上告我王;B.大意:巍峨高山要仰视,平坦大道能纵驰;C.大意: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D.大意:我的丈夫还在外面服役,怎么能不想念;故选B。三、名著阅读5.名著阅读。(1)读过《傅雷家书》的初中生们,如果你有傅雷和朱梅馥这样的父母,你会有怎样的感受?请结合具体章节内容来谈。(2)下列关于《苏菲的世界》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B.苏菲收到的第一封信的内容是“你是谁?”她的回复是“世界从何而来?”C.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是她爸爸寄给她的十五岁生日卡片。D.习德是苏菲的妹妹,是《苏菲的世界》中的女主角,小说结尾处,习德表明她是一个哲学家,因为她能够从不同角度看待事物并能实践自己所想。(3)下列有关《给青年的十二封信》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兴味要在青年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常时节,便会萎谢……”是朱光潜在《谈读书》中的观点。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采用日记体,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读来如听长着交心,语重心长,流淌着朱先生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诚关怀。C.“比如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人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是朱光潜在《谈静》中的观点。D.《给青年的十二封信》中,朱光潜先生心随笔走,信手拈来,十二封信各涉一个话题,表达了对青年人的殷切希望和赤诚关怀。【答案】(1)如果我有傅雷和朱梅馥这样的父母,我会感到十分的幸福和幸运,也会无比感动。傅雷和朱梅馥以书信的形式,十二年通信数百封,傅雷和朱梅馥在疼爱孩子的同时,也不忘对他进行音乐、美术、哲学、历史、文学乃至健康等等全方面的教育。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2)A(3)B【详解】(1)考查对名著人物形象的把握和感悟启示。解答此题,需结合名著具体情节分析傅雷和朱梅馥的形象特点,然后再结合自身实际来谈自己的感受。结合“望你把全部精力放在研究学问上,多用理智,少用感情,当然那是要靠你坚强的信心,克制一切的烦恼,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非克服不可。对于你的感情问题,我向来不参加任何意见,觉得你各方面都在进步,你是聪明人,自会觉悟的。我既是你妈妈,我们是体戚相关的骨肉,不得不要唠叨几句,加以规劝。”看出这朱梅馥告诉儿子如何处理自己的感情与事业的问题,让儿子明白着重点是那里。其形象是:隐忍、慈爱、有较高艺术文学修养、温和、正直。这样的母亲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其对自己深深的爱,能让孩子感到时时刻刻被尊重,并且能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养成正直、隐忍、温和等性格特点。联系原著可知,傅雷给儿子写的信有多种作用: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和傅敏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傅雷在傅聪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活上细心的指导,在艺术方面引导,是柔和而坚韧的,是一位智慧而又充满爱的父亲。这样的父亲,虽然会对孩子十分严厉,但也充满着对孩子的爱,能让孩子不论是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得到切实有效的指导,让孩子明确前进的方向,帮助孩子少走弯路。可以据此并结合自身实际来谈感受。(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B.“世界从何而来?”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的内容;C.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是一张便条纸,纸上写着:世界从何而来?十五岁生日卡片是习德的爸爸寄给习德的;D.习德是艾伯特·纳格的女儿,苏菲和艾伯特都是为逗她开心而创造出的人物。苏菲是《苏菲的世界》的主角;故选A。(3)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B.《给青年的十二封信》采用的是书信体;故选B。四、综合性学习6.综合性学习。在端午节来临之际,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端午风俗》手抄报,特向全班同学征稿。有一位同学收集了下面四方面的材料:A.“屈原含冤怒投泪罗江”的历史故事B.“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的古老传说C.“幸福小区家庭包粽子大赛”的新闻报道图片D.唐“九子粽”、宋“蜜钱粽”、元“箬叶粽”、明“芦叶粽”、清“火腿粽”的介绍。(1)上面四项中应该删除的项是(),为什么?(2)请你为手抄报写一则“编后语”,要求阐明编写意图,字数30-40字。【答案】(1)B因为材料B与端午节无关,与中秋节有关(2)示例:我国有许多诸如端午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要关注节日风俗,传承节日文化。愿大家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详解】(1)本题考查端午习俗。A.屈原投江的故事发生在端午;B.这两个传说是关于月亮的,和中秋节有关;C.包粽子是端午习俗;
D.各个朝代关于粽子的介绍与端午习俗有关;故选B。(2)本题考查拟写编后语。解答时阐明编写《端午风俗》手抄报的意图即可,注意字数限制。示例: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传统习俗深入人心。我们要研究并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愿大家过有意义的传统佳节。五、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春日杂咏(明)高珩青山如黛远村东,嫩绿长溪柳絮风。鸟雀不知郊野好,穿花翻恋小庭中。7.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8.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答案】7.情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思想:乐天达观(天人合一)8.示例:构思: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先写远处的青山、溪水、柳絮,然后再写鸟雀、花朵、庭院,由远而近,渐次而写。写法一:借助鲜明的色彩,创造明艳美好的境界。以青黛之“山”、嫩绿之“溪”、洁白之“絮”等意象,营造出清新生机之境,体现出诗人热爱自然,心怀生命的思想情怀。写法二:融情于景。诗人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之情,融汇于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之中。写法三:巧用修辞。“鸟雀不知郊野好”,赋予鸟雀以人的情感与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鸟雀留恋那小小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的景象。语言:平实传神。例如,“穿”“恋”两字,既平实简单,又用词巧妙,情趣盎然,将鸟雀飞舞的姿态写得如在眼前,表现出诗人对鸟雀的喜爱之情。【分析】7.此题考查的是对诗人感情的理解。《春日杂咏》是明代诗人高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了春天郊野的美好景色。抒发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表现了对美好理想追求的愿望。8.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鉴赏,结合要求,从构思、语言、写法等角度结合内容加以分析。例如从语言上:诗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青山如黛”写出了青山的颜色。运用拟人,写鸟雀“翻恋小庭中”,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鸟雀的可爱。从构思上:由远及近,层次分明。先写远处的青山、溪水、柳絮,然后再写鸟雀、花朵、庭院。从写法上,色彩鲜明,运用“黛”,“嫩绿”等词语描绘出一幅色彩明丽的自然风景图。从中任选一个角度理解作答。译文:村东的青山,远远望去,呈现出一片墨绿的颜色,就像女孩子用来描眉的青黑色的黛墨一般漂亮。一条长溪,溪水蜿蜒曲折地向着远方流去。岸边嫩绿的杨柳开花结籽,微风吹来,片片柳絮随风飘舞。鸟雀不知道郊野外如诗如画的风光这般美好,反而留恋那小小庭院,只是在院内的花丛中飞来飞去。六、对比阅读(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乙)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险绝。于林薄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①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②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叠,不可殚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早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不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朱熹《百丈山记》(注释)①瀵(fèn)涌:水同源分流喷出。②薄:迫近。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①如鸣佩环,心乐之乐:②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③十许步许:④亦皆历历在眼历历:10.下面各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日光烛之能以径寸之木B.全石以为底不足为外人道也C.其沫乃如散珠喷雾其船背稍夷D.见瀑布自前岩穴濮涌而出而计其长曾不盈寸11.翻译下面的句子。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往,或涌或没,顷刻万变。12.两文中所描写的水各有怎样的特点?结合原文分析。【答案】9.①以……为乐②像北斗星那样③来,几,表示约数④分明的样子10.C11.远远近近从云中露出来的山峰,都像来来往往飘飞浮动一样,有的涌出,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12.甲文水清澈透明,如“水尤清冽”一句直接描写水的清澈,另外还通过描写水中之鱼“皆若空游无所依”来侧面描写水的清澈透明。乙文水湍急壮美,通过“瀵涌而出”写之湍急、气势,另外又用比喻把瀑布之飞“沫”比作“散珠喷雾”,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瀑布凌空而下之湍急壮美、绚丽的特点,很有表现力。【分析】9.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理解文言词语,需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还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特殊用法的字词。(1)句意: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乐:以……为乐。(2)句意: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斗:像北斗星那样。(3)句意:十来步。许:来,几,表示约数。(4)句意:也都一座座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历历:分明的样子。10.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A.代词,代指飞溅的水沫/助词,的;B.动词,作为/介词,向,对;C.代词,代指瀑布/代词,代指核舟;D.表修饰,不译/表转折,但是;故选C。11.考查翻译句子。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皆:全,都。若:好像。或:有的。顷刻:转眼之间。”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甲】文中的“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等语句可概括出此处的水的特点是清澈透明;结合【乙】文中的“见瀑布自前岩穴瀵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可概括出此处的水十分湍急、壮美;结合【乙】文中的“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可概括出此处的水十分绚丽。据此进行概括。【点睛】参考译文:【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珮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成为水中的小岛,成为水中的不平岩石,成为水中的悬崖。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头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一段明的看得见,一段暗的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一同去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名叫恕己,一个名叫奉壹。【乙】从大门出来往东走十来步,遇到一座石台。石台下面紧临陡峭的崖岸,幽深昏暗极其险峻。从草木丛生的地方向东南望去,见一瀑布从前面的岩穴中喷涌而出,又从几十尺的高空中投射下来,飞溅的水沫竟如散落的珍珠,又如喷薄而出的雾气,被阳光一照,光彩耀眼,使人不能正眼视之。石台正对着山西南的缺口,向前倾斜好像对着芦山作揖,芦山一峰独秀,而远近几百里间高高低低的峰峦也都一座座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太阳迫近西山了,余光横射,山上紫色和绿色重叠交错,不可尽数。早晨起来往山下望去,白云铺满平野,就像一大海的波涛一样起起伏伏。而从云雾中露出来的远远近近的山峰,都像飘飞的浮云来来往往,有的涌现,有的沉没,转眼之间千变万化。石台往东的小路断绝了,当地人凿出仅能容下脚的石磴让人通过,畏惧危险的人有的不敢过去。而山上值得观赏的景致,到这里也就没有了。七、现代文阅读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的前世今生①由于拥有地球上所没有的微重力环境,太空成为特殊的实验场,多年来吸引着人类源源不绝地来到这里开展实验。②迄今为止,在这里开展实验的中国航天器,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近日,记者来到五院探秘空间微重力科学实验的前世今生。③航天器在太空中飞行时,只受地球、月球、行星、太阳等天体的引力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航天器及其内部的物体相互之间没有拉、压、剪切等作用力,即处于失重状态。④航天器及其内部的物体失去重量,这只是一种理想状况。实际上,航天器还会受到微小空气阻力作用,航天器内的物体并不都在航天器质心位置,有时航天器会旋转或发动机工作会产生推力。在这些情况下,航天器及其内部的物体表现出有微小的重量或者产生微小的加速度,好像受到了微小重力的作用,这种作用力称为“微重力”。⑤失重和微重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来自太空的礼物。借此,人类可以进行地面上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进行新材料和昂贵药物的生产等。⑥据记载,苏联从1980年至1990年进行了500项太空材料加工实验,范围涉及到金属和合金、光学材料、超导体、电子晶体、陶瓷和蛋白质晶体等,并曾首次在空间生长出半导体晶体结构、超离子晶体、沸石晶体、胰岛素、干扰素等。⑦人类还利用太空微重力环境进行了一系列生物学实验,主要是对生物体物质、能量循环及调节研究的生物圈研究,利用微重力促进生命进程研究及对微重力环境如何影响地球上生物机体的形成、功能与行为研究的重量生物学研究,对暴露在空间高能环境中的生物体损伤与防护研究的辐射生物学研究等。⑧在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进行生物体组织培养,可以避免地面重力条件所造成的对流和沉淀作用,获得比地面条件下更好的效果。⑨在利用航天器技术服务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同时,从1987年开始,我国就利用返回式卫星和“神舟”飞船为载体,进行一系列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科学研究和试验工作,已成功进行了10余次航天育种试验,前后共有70多种植物10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经过太空育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3.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按照“什么是空间微重力”、“_______”和“我国空间微重力实验介绍”的顺序展开说明。14.联系上下文,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作用。迄今为止,在这里开展实验的中国航天器,均来自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15.文章第④段划线句子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6.联系全文简要分析选文第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答案】13.逻辑顺序空间微重力的意义(第二空意近即可)14.“迄今为止”在时间上进行限制,说明了截至到目前为止,在太空中开展实验的中国航天器都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公司五院,并不排除日后还会有其他的航天科技公司研发中国航天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意对即可)15.下定义,科学准确地说明指出了太空微重力的特征。16.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内容上承接上文“失重和微重力是宝贵资源”,并引出下文要说明的内容“苏联利用太空微重力进行新材料和昂贵药物的生产实验”。(意对即可)【分析】13.本题考查说明顺序和内容概括。①—④介绍了什么是失重和空间微重力;第⑤段介绍了“失重和微重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来自太空的礼物。借此,人类可以进行地面上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进行新材料和昂贵药物的生产等”,介绍了失重和微重力的意义,接下来用第⑥—⑧段进行详细说明,第⑨段介绍我国空间微重力实验。从而可见,使用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14.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迄今为止:到现在为止。是一个表示时间限制的词,说明了截至到目前为止,在太空中开展实验的中国航天器都是来自中国航天科技公司五院,说不定以后会有其他的航天科技公司研发中国航天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划线句用科学严谨的语言介绍了什么是微重力,“……这种作用力称为‘微重力’”,是下定义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地说明了太空微重力的特征。16.本题考查句段的作用。第⑤段用“失重和微重力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是来自太空的礼物”承接前文对什么是失重和微重力的内容介绍,用“人类可以进行地面上难以进行的科学实验,进行新材料和昂贵药物的生产等”开启下文第⑥—⑧段的内容说明,介绍失重和微重力的意义,因此所起的作用是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游石钟山记季羡林①幼时读苏东坡《石钟山记》,爱其文章奇诡,绘声绘色,大为钦佩,爱不释手,往复诵读,至今犹能背诵,只字不遗。但是,我从来也没有敢梦想,自己能够亲履其地。今天竞能于无意中来到这里,真正像做梦一般,用金圣叹的笔调来表达,就是“岂不快哉!”②石钟山海拔只有五十多米,摆在巍峨的庐山旁边,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缓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今天又修饰得金碧辉煌,美轮美奂。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从怀苏亭起,步步高升,层楼重阁,小院回廊,花圆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室,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③这里的碑刻特别多,几乎所有的石头上都镌刻着大小不同字体不同的字。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多首。从陶渊明、谢灵运起直至孟浩然、李白、钱起、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文天祥、朱元璋、刘基、王守仁、王渔洋、袁子才、蒋士拴、彭玉麟等等都有题咏。到了此地,回忆起将近二千年来的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真想发思古之幽情。④此地据都阳湖与长江的汇流处,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几次激烈鏖兵。一晃眼,仿佛就能看到轴鲈蔽天,烟尘匝地的情景。然而如今战火久熄,只余下山色湖光辉耀祖国大地了。⑤我站在临水的绝壁上,下临不测,碧波茫茫。抬眼能够看到赣、皖、鄂三个省份,云山迷蒙,一片锦绣山河。低头能够看到江湖汇流,扬子江之黄与都阳湖之绿,泾渭分明,界线清晰,并肩齐流,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决不相混,长达数十里。“楚江万顷庭阶下,庐阜诸峰几席间”,难道不能算是宇宙奇迹?我于此时此地极目楚天,心旷神怡,仿佛能与天地共长久,与宇宙共呼吸。不由得心潮澎湃,浮想不已。我想到自己的祖国,想到自己的民族。我们的祖先在这里勤奋劳动,繁殖生息,如今创造了这样的锦绣山河万里。不管我们目前还有多少困难与问题,终究会一一解决,这一点我深信不疑。我真有点手舞足蹈,不知老之将至了。这一段经历我将永远记忆。⑥我游石钟山时,根本没想写什么东西。有东坡传流千古的名篇在,我是何人,敢在江边卖水,圣人门前卖字!但是在游览过程中,心情激动,不能自已,必欲一吐为快,就顺手写了这一篇东西。如果说还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我没有能在这里住上一夜,像苏东坡那样,在月明之际,亲乘一叶扁舟,到万丈绝壁下,亲眼看一看“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亲耳听一听“增吆如钟鼓不绝”的声音。我就是抱着这种遗憾的心情,一步三回首,离开了石钟山。我嘴里低低地念着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在我心中吟成的两句诗:“待到老董日,再来拜名山”,我看到石钟山的影子渐小渐淡,终于隐没在江湖混茫的雾气中。(1986年8月6日七十五周岁生日,写于庐山九奇峰下)17.从第②段看,石钟山的建筑有哪些特点?请分条表述。18.第③段中,作者为什么要写碑刻和名人题咏?19.赏析第⑤段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20.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苏轼的《石钟山记》,有何作用?【答案】17.①建筑密集,结构复杂。美轮美奂,形式多样。(意近即可,可用自己的话概括,亦可兼用文中的话表达)18.①显示了石钟山对人们巨大的吸引力;②文人雅士纷至沓来,使石钟山积聚了浓厚的文化底蕴,独具魅力。19.长句和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富有变化,写出了江湖汇流的壮观景色(意近即可,其他赏析到位亦可)20.①开头渲染了苏轼《石钟山记》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表现了自己梦中境界变为现实游览的快乐。②结尾引用苏轼《石钟山记》内容,表现了作者离开石钟山时,没有见到苏轼在月夜山脚下所见奇景的遗憾。③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苏轼的《石钟山记》,表现出石钟山的无穷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④使首尾遥相呼应,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分析】17.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解题时要认真审清题干,确定信息筛选的标准,按照规定的范围、角度、逐句逐段,找准相关的信息部位,确定具体语句,准确表达。根据第②段“山上建筑却很有特点,在非常有限的地面上,……从山下向上爬,显得十分复杂。概括为建筑很多,十分复杂;“小院回廊,花圃清池,佛殿明堂,绿树奇花,翠竹修篁,通幽曲径,花木禅房,处处逸致可掬,令人难忘。”概括为建筑很美,逸致可掬。18.考查对侧面描写作用的理解。第三段写苏轼、黄庭坚、郑板桥、彭玉麟等等,还有不知多少书法家或非名家都在这里留下手迹。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从南北朝至清代,名人咏石钟山之诗多达七百多首。一方面写出了石钟山碑刻特别多,名人的题咏更是多得惊人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些文人学士,在此流连忘返,流风余韵,是因为石钟山魅力巨大,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从而使石钟山有了浓厚的文化底蕴。19.此题考查品味语言表达艺术。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从修辞、表现手法、句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画线句长句与短句搭配,富有变化,“一泻无余,各自保持着自己的颜色,决不相混,长达数十里”突出了江湖汇流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山河美景的热爱。20.考查对文章开头结尾的分析。阅读首尾两段,在内容上,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苏轼的《石钟山记》,加深了文章的内涵。开头几句渲染了梦中境界成为现实的快乐,显示了在作者心目中,石钟山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结尾描写了作者遗憾离开石钟山的心情,缘由是苏轼当年月夜山脚下所见的奇景,吸引着他“再来拜名山”,显示了石钟山的无穷魅力和它的文化渊源的力量。在结构上,首尾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八、作文21.作文2020年2月7日,农历元宵节的前一天,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很严重。明明一家对于传统的元宵节有了不同的争论。在“一大家子”微信群里,爷爷说,不管怎么说,上坟不烧纸,送个灯还是必须的,不能忘了老祖宗;妈妈说,很长时间一家人没凑在一起聚个餐了,咱家的人一直没外出,都很健康,明天中午咱一家人回老家聚个餐没问题;姐姐说,我最喜欢吃草莓汤圆,我要到超市多买点。爸爸说,我要听从单位安排到山上防火,我坚决不回老家上祖坟,也拒绝家庭聚餐,你们这些人,真能给国家添乱。假如你是明明,你怎么看?请仿照你读的《傅雷家书》《给青年的十二封信》,给爷爷、爸爸、妈妈或姐姐中的一位,写一封信吧。要求:统一以“明明”为写信人,题目明确收信人,如《给姐姐的一封信》,写信日期是2020年2月7日,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名。【答案】范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端产业人才助力泸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研究
- 婚姻登记工作规范
- 25年三月份度事业单位地理信息数据保密协议
- 幼儿园性教育
- 西湖吟趣图课件
- 行业协会会议
- 酒店转让协议合同范文
- 软件项目团队管理制度
- 长春保洁公司管理制度
- 运动器械车间管理制度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中小学组)
- 2025年早产儿培训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鹰潭市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食品药品检验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化粪池清掏协议书范本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教科书解读
- 奶龙小组汇报模板
-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工作标准
- 2024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化工原理完整(天大版)课件
- 2025年元明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