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安徽省巢湖市成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自考测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15题)1.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项修辞手法不同的一句是()

A.就在这天晚上,台风袭来,暴雨如注,整个城市都在柔弱地颤抖。

B.天一阁终于走到了中国近代。

C.惨亮的灯光下,她枯黄憔悴如同一册古老的线装书。

D.行山道上,看见崖上一枝红花,艳丽夺目,向路人迎笑。

2.散文诗《门槛》的作者是()

A.培根B.屠格涅夫C.欧.亨利D.契诃夫

3.陆游的《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的线索是()

A.歌舞B.月夜C.泪痕D.笛声

4.下列《报刘一丈书》中的语句,描述作者对权贵者态度的是()

A.曰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B.间道经其门,则亦掩耳闭目,跃马疾走过之

C.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D.即所交识,亦心畏相公厚之矣

5.下列作品中,哪个不是傅雷的译作()

A.《约翰.克利斯朵夫》B.《贝多芬传》C.《高老头》D.《匹克威克外传》

6.《国语》一书主要反映的思想是()

A.儒家的崇礼重民思想B.墨家的兼爱思想C.道家的无为思想D.法家的法制思想

7.

9

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的论证方法是()。

8.《麦琪的礼物》的主要构思特点是()

A.一虚一实双线并行,留下悬念

B.运用倒叙手法开始就制造悬念

C.比兴寄托,充满象征暗示意味

D.结局在预料之中,一切圆满

9.晚唐擅长写“无题"诗的是()

A.李贺B.李商隐C.李白D.杜牧

10.下列词句中,运用了比喻手法的是()

A.遥岑远目B.献愁供恨C.玉簪螺髻D.求田问舍

11.《灯下漫笔》中,鲁迅认为青年的使命是

A.崇奉国粹B.热心复古C.创造第三样时代D.赞颂固有精神文明

12.诸子散文中善用寓言且具有浓厚文学色彩的是()

A.《论语》B.《庄子》C.《荀子》D.《韩非子》

13.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A.苦恼无处诉说

B.生活艰难

C.没有生意

D.儿子死了

14.《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

A.汴州B.睢阳C.洛阳D.长安

15.《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运用的驳论方法是()

A.驳斥论点B.驳斥论据C.驳斥论证方法D.驳斥论证结构二、填空题(10题)16.《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是一首__________诗,从内容上看,又是一首__________诗。

17.《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本纪十二篇,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8.李商隐,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

19."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一语出自《_________》。

20.“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___。”

21.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

22.

23.《陈情表》选自《__________》。

24.回眸一笑百媚生,_____________。(自居易《长恨歌》)

25.问渠哪得清如许,____________。(朱熹《观书有感》)

三、判断题(5题)26.白居易是盛唐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27.《米龙老爹》叙述方法的特点之一是以第一、第二、第三人称叙述方式交互为用,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单调。()

28.作为论据的理论材料,可以是前贤今人的至理名言、精辟论断,也可以是科学公理、规律等。()

29.梁启超《论毅力》一文的中心论点是“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30.《风波》是以七斤与赵七爷的矛盾冲突为中心线索描述事件的。()

四、文言文阅读(3题)31.

32.(三)阅读下面《世说薪语》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27~29小题。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日:“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解释文中带点字的含义。

示:

讫:

疾:

恨:

33.将“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译成现代汉语,并说明这句话的含意。(4分)

五、现代文阅读(3题)34.在这段文字中,作者是通过什么来揭示人物心理的?

35.远方似乎总是使人向往的。

其实有关的远方,有丑的远方。

越远越朦胧,越朦胧越神秘。那神秘常使我们幻想:远方的平房变成宫殿,远方的小溪变成大江,远方的雪原变成绿土,远方的强悍变成温驯。一些最坏的形容词,也可能被加在我们不了解的远方。

山是纵的远方。有限的高峻是无限的诱惑,长年的沉默是不变的磁力,总是使人自动地往它那里去;登高山又有高山,登不完的高山,登不完的向往。跛脚的拜伦以眺望写出对山的感情。对一个爱纵的远方的人来说,只能做山下的青草,而不能做山上的云,也是悲哀的了。

东方!中国!曾许久是西洋人心中的远方。想象中的天堂,招引着多少西洋人金碧辉煌的梦想。虽然它不是天堂,但一个研究中国历史的意大利青年仍兴奋地对我说:“我终于来到这里,来到了从小就向往的东方!”

一个最真最善最美的远方一直使人向往,那就是天堂。对天堂的向往长久地影响着西方人的生活,他们渴望通过上帝启示的窄门走进那远方。地狱也是最远的远方,关于它的传说令人恐惧。有人因向往天堂而做好事,有人囚怕进地狱而做好事。远方,常在冥冥中驱策着人们!

血液里似乎遗传着流浪的鲜红,几乎每个人都有远行的冲动。远方的漫游,虽然掺着乡愁,却一直在拓展着人们的胸怀,成熟着人们的思想。司马迁曾漫游远方,为他的《史记》积淀了底蕴。古希腊的两位史学家希罗多德与修昔底德曾漫游远方,从而写出了那么有气魄的历史!年轻时远游埃及,看到了与雅典不同的另一形态的文化,使柏拉图开拓了视野,而影响到他《理想国》的写作。

远方也许像非洲的莽林,布满死亡,也充满生机。远方也许是荒漠,但乐园是开拓了的荒漠。幻想可以点缀生命,但不是人生。曾看过赛克爵士写的《探险史》,那是人类从古到今,用行动去抵达远方的奋斗的记录。如果只是向往,远方依旧是远方,向往永不能成为历史。

无论我们到哪里,天空总在上面。远天的星辰以常年的静默逗人遐思。我们发现一颗星,却另有一颗星。如果人生是无涯的山脉,那么活着就是一连串对远方的向往与朝圣。我们到了一个远方,却又有另一个远方在呼唤。无穷的远方,有限的生命,多少英雄要以有限的生命去征服无穷的远方,但远方依旧微笑,而英雄却一个个倒下。即便如此,也只管去走自己这段路,英雄的身后自会有新的英雄。

总是有许多人愿舍弃眼前的聿福到远方去,就让他们去吧!不必用佳肴把志在高空的鸟桎梏在笼子里,不管笼子多大,笼子不是天空。

或美或丑,对你,远方仍是温柔而有力的挑战,你去吗?

第3段中画线的语句表明厂什么?

36.阅读《论学问》中的一段文字,回答问题:有些书可供一尝,有些书则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这就是说,只要读读他们底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有些书也可以请代表去读,并且由别人替我作出节要来;但这种办法只适于次要的议论和次要的书籍……这段文字提及了哪几种读书的方法?六、作文(1题)37.以《我的珍藏》为题写作一篇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1.C

2.B

3.B《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以“月夜”贯穿全诗,写月下达官贵人、守边战士和沦陷区遗民的不同表现,表现了作者鲜明的爱憎情感,加强了批判力度。

4.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对文言文的理解。【应试指导】A、C两项写的是“于谒者”攀附权责、奴颜婢膝的丑态;D项写的是“闻者”对卡谒者的态度。

5.D

6.A

7.A

8.A

9.B

10.C

11.C解析:作者发出了“要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青年的使命”的号召,这是本文的立意所在,号召青年创建“第三样时代”,指出青年要“无须反顾”向前看。

12.B

13.A

14.B安史之乱起,张巡起兵抗击,与许远同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被围超过一年。在百姓和士卒的支持下,张、许坚守不降,牵制了安史大军南下。五十年后,人们对张、许坚守睢阳有些不准确的认识,甚至存有非议,韩愈认为应该明辨是非,伸张正义,为英雄正名,以维护国家的统一,便写了这篇文章。《张中丞传后叙》中所说的“守一城,捍天下”的“城”是指睢阳。

15.A解析:此题考查议论文的基础知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通过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论点的驳斥,揭示并论证了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深刻原因。本题正确选项为A。

16.七言律诗,爱情诗

17.史记

18.义山;玉溪生

19.陈情表陈情表

20.青鸟殷勤为探看

21.非淡泊无以明志

22.

23.文选文选

24.六宫粉黛无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

25.为有源头活水来为有源头活水来解析:此句出自朱熹《观书有感》。原诗四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首极具哲理性的小诗。人们在读书后,时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诗中就是以象征的手法,将这种内心感觉化作可以感触的具体形象加以描绘,让读者自己去领略其中的奥妙。所谓“源头活水”,当指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

26.N

27.N

28.Y

29.Y

30.N

31.“愁”字有双重含义,一是对朋友在恶劣天气下长途跋涉的忧愁;二是与朋友分手时的离愁。32.示:给……看。讫:完毕。疾:同“嫉”,嫉妒。恨:遗憾。

解释文言实词的含义,需要在掌握其基本意思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语境分析其具体含义。

33.顺着树木的天性,使它的本性能够得到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