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1页
《苏武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2页
《苏武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3页
《苏武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4页
《苏武传》基础训练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武传》基础训练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第10课《苏武传》基础训练

一、语言知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置币遗单于币:________

(2)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假:________

(3)如惠语以让单于让:________

(4)扶辇下除除:________

(5)虞常果引张胜引:________

(6)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赂:_______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②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①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②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①子为父死,亡所恨 ②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

D.①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 ②欲因此时降武

3.下列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单于壮其节②羝乳乃得归③得夜见汉使④反欲斗两主⑤诚甘乐之⑥空以身膏草野⑦杖汉节牧羊⑧何久自苦如此⑨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⑩尽归汉使路充国等

A.①⑧/②⑦/③⑥/④⑩/⑤⑨

B.①⑤/②⑦/③⑨/④⑩/⑥⑧

C.①⑤/②⑦/③⑥/④⑧/⑨⑩

D.①⑤/②⑥/③④/⑦⑨/⑧⑩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单于视左右而惊

B.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C.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

D.张胜许之,以货物与常

5.下列各组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①稍迁至栘中厩监 ②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③信义安所见乎 ④与旃毛并咽之

⑤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⑥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⑦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 ⑧前以降及物故

⑨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A.②④⑥⑧ B.②③⑥⑨

C.③④⑦⑨ D.①③⑤⑧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海”,在匈奴北境,即今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

B.“以父任”,汉朝规定,凡职位在二千石以上的官吏可以保举子弟一人做郎官。

C.“相坐”,又叫“连坐”,是古时一个人犯了罪,有关的人连同治罪的说法。

D.“通侯”,即“彻侯”,汉朝时二十级爵位中最高的一级,因避汉高祖讳而改为“通侯”。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1题。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天汉元年,武帝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及假吏常惠等募士斥候百余人俱。方欲发使送武等,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闻汉天子甚怨卫律,常能为汉伏弩射杀之,吾母与弟在汉,幸蒙其赏赐。”张胜许之。单于子弟发兵与战。缑王等皆死,虞常生得。单于使卫律治其事,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虞常果引张胜。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卫律惊,自抱持武,驰召医。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单于知武终不可胁,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降武,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昭帝即位,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得归。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诏武奉一太牢谒武帝园庙,拜为典属国,秩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公田二顷,宅一区。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武年老,子死,上闵之,问左右:“武在匈奴久,岂有子乎?”武因平恩侯自白:“前发匈奴时,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上许焉。后通国随使者至,上以为郎。又以武弟子为右曹。武年八十余,神爵二年病卒。

(节选自《汉书.李广苏建传》,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

B.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

C.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

D.昭帝崩/武以故二千石与计谋立/宣帝赐爵关内侯食邑/三百户复为右曹典属国/以武著节老臣/甚优宠之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假吏,指临时充任使臣属吏。这里的“假”与“署”“权”都有“临时代理”“暂时代理”的意思。

B.昭帝,西汉第八位皇帝刘弗陵的谥号。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等地位很高的人褒扬性的称号。

C.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养于牢,故称牺牲为牢。牛、羊、豕三牲全备为“太牢”。

D.秩,“秩”字从禾,从失。本义是根据功过确定的官员俸禄,引申义是根据功过评定的官员品级。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武义不受辱,个性坚强。苏武听到张胜的报告后,不愿意等到被匈奴侮辱后才死,认为那样更对不起国家,想自杀;面对卫律的审讯,他认为自己屈节辱命,而引刀自刺。

B.苏武忠贞不贰,气节崇高。单于钦佩苏武的气节,早晚都派人问候并招降他,苏武始终没有同意;面对李陵的劝降,他以结束欢聚,死在李陵面前表明自己的心迹。

C.苏武坚韧不拔,意志顽强。苏武在匈奴十九年,备尝艰苦:被幽闭大窖期间,他啮雪吞毡;迁至北海无人处,被断绝粮食供应,他掘野鼠收藏的野生果实而食。

D.苏武历任三朝,备受恩宠。苏武在始元六年的春天回到京城,武帝接见他并给了他很多赏赐;昭帝任命他担任典属国一职,并赐予他钱、公田和宅子;宣帝也很优待宠爱他。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胡妇适产一子通国,有声问来,愿因使者致金帛赎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升训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被雨淋湿的风,以29摄氏度的体温降临人间。如刚从冰水里撩起的黑色绸缎,从窗口游进来,拥抱脸、颈脖、前胸、双臂外侧,领养了皮肤上的灼热。

风渗进肌肤、血液,如雨水渗进一棵树,根须惊叫了一声,树枝、叶脉、叶尖上每一个细胞,都汇入和声,又瞬间恢复平静。一场风,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凉爽,__①__。无与伦比的宁静里,风消失了,其实到了天上,它拂去了月亮身上的云,月亮看看自己,仔细一想,我要云这块破布干什么,我要满天的乌烟瘴气干什么,我要鞋子干什么,赤脚走,多自在。月亮是天空的心,心袒露了,天地一片清白。

风从天上下来,落在多年不睡的凉席上,凉席瞬间复活成了一大片竹林,黑暗里涌动着丰满的绿意。凉席裸露在雨后的夜风里,我裸露在凉席上,如同__②__。我将脸紧紧贴着它,鼻尖抵上它,便清晰地闻到了竹子的清香。曾经,多年前的盛夏,一个天井,一轮圆月,一群老人孩子,一堆竹榻、竹椅,人们乘凉、聊天、吃西瓜,摇着扇子入睡。那些诗一样的旧光阴,被风带到哪儿去了?

1.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拟人、对偶 B.借代、对比、对偶

C.借代、对比、排比 D.比喻、拟人、排比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表述为:“夜风从窗口进来,吹到身上,带走灼热。”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在《苏武庙》中曾写道:“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烟。”结合本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本句扩展为一段情景交融的文字,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是介绍《苏武传》的一段文字,但有些句子在语法、用词、标点上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①《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②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逼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③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④作者采用经常写人物传记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奴甘父俱出陇西。径匈奴,匈奴得之,传诣单于。单于曰:“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留骞十余岁,予妻,有子,然骞持汉节不失。

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宛。大宛闻汉之饶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抵康居。康居传致大月氏。大月氏王已为胡所杀,立其夫人为王。既臣大夏而君之,地肥饶,少寇,志安乐,又自以远远汉,殊无报胡之心。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留岁余,还,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天子既闻大宛及大夏、安息之属皆大国,多奇物,土著,颇与中国同俗,而兵弱,贵汉财物;其北则大月氏、康居之属,兵强,可以赂遗设利朝也。诚得而以义属之,则广地万里,重九译,致殊俗,威德遍于四海。乃令因蜀犍为发间使,四道并出,皆各行一二千里。

骞以校尉从大将军击匈奴,知水草处,军得以不乏,乃封骞为博望侯。是岁元朔六年也。后二年,骞为卫尉,与李广俱出右北平击匈奴。匈奴围李将军,军失亡多,而骞后期当斩,赎为庶人。

天子数问骞大夏之属。骞既失侯,因曰:“既连乌孙,自其西大夏之属皆可招来而为外臣。”天子以为然,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马各二匹,牛羊以万数,赍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便遣之旁国。

骞还,拜为大行。岁余,骞卒。后岁余,其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

(节选自《汉书》,有删改)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B.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C.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D.留岁余单/于死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拜骞太中大夫/堂邑父为奉使君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匈奴、月氏、大宛、康居、大夏、安息、乌孙等古代国家政权,都是张骞出使西域过程中所到、所闻之处,处于古代丝绸之路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