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5月温州市教育基建中心2022年招考1名编外人员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卷I一.综合模拟押题-全考点(共125题)1.历史∶明智
A.新闻∶广播
B.法律∶约束
C.制度∶学问
D.政策∶援藏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历史”具有“明智”作用,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广播”是传播“新闻”的载体,二者属于载体对应关系,排除;
B项:“法律”具有“约束”作用,二者属于功能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制度”与“学问”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援藏”是“政策”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问号中应该放入哪个图形(
)。
A.A
B.B
C.C
D.D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观察发现题干图形均为全直线图形,只有C项符合全直线图形。
故正确答案为C。3.对互联网企业来讲,从用户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主要包括消费习惯、行为特征、个人数据等,企业可以通过收集这些信息去开展大数据分析,进一步挖掘用户的潜在消费能力和更__________的价值,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具__________的服务。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市场化
独创性
B.多元化
针对性
C.智能化
实用性
D.规模化
多样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二空,通过对用户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准确的服务,“针对性”与此相符。第一空,对应“进一步”表达的更深层之意,大数据应该能够发掘出用户更多的其他方面的价值,“多元化”填入恰当。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该空修饰“用户的价值”,而用户不具备“智能化价值”,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从而”表示结论,根据前文的原因“从用户搜集消费习惯、行为特征、个人数据等信息”并“开展大数据分析,挖掘用户的消费能力和价值”,这些都是为了更精确地了解用户,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A项“独创性”强调与众不同;D项“多样性”指形式不同。两项均不符语境,排除A项和D项。B项“针对性”指对具体的对象采取措施,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空,要搭配“价值”,文段论述互联网企业将用户的消费习惯、行为特征等掌握得特别全面,并进行大数据分析,所以可以是挖掘“多元化的价值”“规模化的价值”,B、D两项均可。A项“市场化”、C项“智能化”与“价值”搭配不当,均排除。
第二空,根据不同的需求,推送不同的内容,强调定制个性化服务,对应B项“针对性”。D项“多样性”与文意相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大数据时代,保护用户数据不能因噎废食》4.黄浦江是上海的地标河流,流经上海市区,将上海分成浦西和浦东,“浦”是古吴语中河的意思,一般多指人工河。黄浦江曾被称为黄龙浦,明清时“黄浦秋涛”为一大景观,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而黄浦江别名黄歇浦,则是因为上海成为战国时的四公子之一(
)的封地。
A.魏国信陵君
B.赵国平原君
C.齐国孟尝君
D.楚国春申君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大臣,曾任楚相。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上海地名志》等记载:上海简称“申”是源自受封于这里的春申君黄歇。黄歇未封吴地之时,黄浦江也不叫黄浦江,而且这条河由于泥沙淤积,河床过高,一到汛期常常洪水泛滥,老百姓苦不堪言。黄歇到后,就对这条河进行治理,疏通了河道,筑起了堤坝,使这条河不再泛滥,造福了当地的百姓。人们为了怀念他,将这条河改称为春申江或黄浦江,简称申江。后来,“申”字就成了上海的代称。
故正确答案为D。5.沙漏对于(
)相当于(
)对于火把
A.钟表灯泡
B.日晷工具
C.玻璃黑夜
D.葫芦火灾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沙漏和钟表都是记录时间的工具,二者是并列关系;灯泡和火把都是照明的工具,二者是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沙漏和日晷都是记录时间的工具,二者是并列关系;火把是一种照明工具,二者是种属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玻璃是制作沙漏的原材料,二者是原材料的对应关系;火把一般在黑夜使用,二者是时间的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沙漏和葫芦无明显逻辑关系。火把可能造成火灾,二者是因果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6.两反射镜面Ⅰ、Ⅱ成5度角放置,光线入射镜面Ⅰ的入射角为30度,然后在两个镜面中来回反射,则光线第一次从镜面Ⅰ上重新反射出来的出射角为(
)。
A.30度
B.40度
C.50度
D.60度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为几何问题中求角度问题,根据题干做如下图形:
光线DA入射镜面I时的入射角∠a=30°,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则入射角的余角也等于出射角的余角,因此∠OAD=∠BAC=90°-30°=60°,则∠OAB=180°-60°=120°。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OBA=180°-5°-120°=55°。
光线AB入射镜面II时的入射角∠ABE=90°-55°=35°,根据入射角等于出射角可得∠ABC=35°+35°=70°,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可得∠ACB=180°-70°-60°=50°。
光线BC再次入射镜面I时,出射角∠b=入射角∠BCF=90°-50°=40°。
故正确答案为B。7.2,0,0,2,6,12,20,(
)
A.28
B.30
C.38
D.54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一次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下一项为8+2=10,则所求项为20+10=30。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特殊数列。
第二步,原数列各项可表示为:(-2)×(-1),(-1)×0,0×1,1×2,2×3,3×4,4×5,(5×6)。所求项为:5×6=30。
因此,选择B选项。
8.科学家认为,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要完全模仿人类的所有功能,而是模仿某项功能。这些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超人”,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听觉功能特强,有的嗅觉功能特强……,________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智能机器将超越人类
B.不同功能的智能机器人可以用于不同的领域
C.但它并不具备人类的情感,也不具备人脑的灵活性
D.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之竞争和对抗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和连贯。首先观察横线处位于文段尾句,应是对前文的总结。前文列举了智能机器人的一系列超强表现,正确选项应是对此内容的总结概括。横线处位于文末,可考虑是对前文的总结概括。由“有的具有超强的记忆力,有的具有超强的学习能力,有的听觉功能特强……”可知,智能机器人的功能是不同的,可以根据其不同功能应用于不同的领域。B项填入总结恰当。A项偷换概念,文段的主语是智能机器人而非智能机器,且A项表述本身错误。文段并未将智能机器人与人类进行比较,排除C、D,且D项本身表述错误。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最后一句话的位置,可知,横线处填入的信息所围绕的话题应该与前文话题保持一致。横线之前的部分都在强调智能机器人的各种功能。所以横线处也应该围绕功能这个话题进行。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是对智能机器人和人类之间进行比较,这属于文段首句的话题,与横线前的话题不一致,所以排除。B项围绕“智能机器人的功能”这个话题谈论,话题一致。C项谈论的是人类的情感和人脑的灵活性,没有涉及机器人的功能,话题不一致,排除。D项没有谈及智能机器人,根据主体排除法,应当予以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横线在结尾,可知需基于前文得出结论。分析前文,文段开篇提出
“未来的仿生机器人并非···,而是模仿某项功能”,然后通过“这些”总结上文给出观点“智能机器人有望成为‘超人’”,即智能机器人应用于各个领域,后文“有的···有的···”举例子具体说明这些智能机器人分别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故基于文段,重点说明不同的机器人可以应用在不同的方面,对应B项。
A项,文段核心词为“智能机器人”而非“智能机器”,另外“超越人类”无中生有,排除;
C项,文段未提及机器人“情感”和“灵活性”,无中生有,故不能总结上文,排除;
D项,文段未提及“受限于生物学进化速度”和“人类无法与机器人竞争和对抗”,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智能机器会超越人类吗》9.书本∶封面
A.舞台∶音乐
B.汽车∶轮胎
C.蓝天∶风筝
D.黑板∶粉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封面”是“书本”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舞台”与“音乐”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轮胎”是“汽车”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风筝”在“蓝天”中飞,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D项:“黑板”与“粉笔”属于配套使用的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0.虚假相关指的是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之间,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虚假相关的是:
A.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
B.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的人数
C.惯性的大小与汽车的核载重量
D.网民的数量与房屋的折旧程度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不存在直接联系,二者没有因果关系,符合关键词“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但二者可能都与“年龄”相关,年龄大可能导致童鞋大,同时导致语言能力较强,基于“年龄”这一潜在变量,二者之间“有所联系”,符合关键词“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符合定义,排除;
B项: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的人数不存在直接联系,二者没有因果关系,符合关键词“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但二者可能都是由于“天气炎热”引起的,基于“天气炎热”这一潜在变量,二者之间“有所联系”,符合关键词“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符合定义,排除;
C项: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物体的质量越大则惯性越大,而汽车核载重量与汽车质量成正比,所以惯性的大小与汽车的核载重量存在因果关系,不符合关键词“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且惯性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实验来证实,不符合关键词“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网民的数量与房屋的折旧程度不存在直接联系,二者没有因果关系,符合关键词“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但二者可能都与“时间”相关,随着时间推移,网民数量逐渐增多,同时房屋折旧程度越高,基于“时间”这一潜在变量,二者之间“有所联系”,符合关键词“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因素(潜在变量)而推断出因果关系”、“引致两个事件是‘有所联系’的假象,但这种联系并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
②基于未见因素推断出因果关系;
③不能通过实验证实。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这两个事物本身是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符合“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要想让两者之间产生联系,必须加入一些其他事件作为因素,符合“基于未见因素推断出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B项: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人数,这两个事物本身是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符合“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要想让两者之间产生联系,必须加入一些其他其他事件作为因素,符合“基于未见因素推断出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C项:惯性和汽车核载重量,惯性与质量相关,当汽车的核载重量越大,惯性就越大,二者有明显因果关系,不符合“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不符合定义;
D项:网民数量与房屋的折旧程度,这两个事物本身是没有明显因果关系的,符合“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要想让两者之间产生联系,必须加入一些其他事件作为因素,符合“基于未见因素推断出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不属于虚假相关的一项。分析虚假相关的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条件(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结果(推断出因果关系),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
虚假相关的定义要点:①两个没有因果关系的事件;②基于一些其他未见的、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③推断出因果关系。
A项,冷饮的销量与泳池溺水的人数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两个事件可能通过某些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推断出有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B项,童鞋的大小与孩子的语言能力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两个事件可能通过某些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推断出有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C项,网民的数量和房屋的折旧程度之间并没有因果关系,两个事件可能通过某些不能通过客观的试验来证实的因素推断出有因果关系,符合定义。
D项,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正相关,而汽车的核载重量与汽车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惯性的大小与汽车的核载重量有因果关系,不符合要点①。
故本题选D。11.未来深海水下线缆的外皮将由玻璃制成,而不是特殊的钢材或铝合金,因为金属具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在深海压力之下,粒子交界处的金属外皮容易断裂。而玻璃看起来虽然是固体,但是在压力之下可以流动,因此可以视为液体。
由上述文字可以推出:
A.玻璃没有颗粒状的微观结构
B.一切固体几乎可以被视为缓慢流动的液体
C.玻璃比起钢材或铝合金,更适合做建筑材料
D.与钢材相比,玻璃的颗粒状的微观结构流动性更好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题干对比了金属和玻璃,金属具有颗粒状微观结构,在深海下存在易断裂的情况,并且这是由于存在粒子交界处的原因;而玻璃在压力之下可以流动,能够视为液体,说明玻璃不存在粒子交界处,即不存在颗粒状的微观结构,可以推出;
B项:题干提到玻璃在深海压力下可看作液体,并未提到一切固体是否可以被视为液体,排除;
C项:题干表明玻璃比钢材或铝合金做深海水下线缆外皮更好,未提到前者是否更适合做建筑材料,排除;
D项:题干未涉及钢材微观结构是否具有流动性,也未比较二者流动性谁更好,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12.2012—2017年,深圳市进口总额的年均增长率约为:
A.-2.8%
B.-6.3%
C.-10.0%
D.-13.2%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条形图中给出了2012—2017年每年深圳的进口总额,由“2012—2017年”“年均增长率”判断考查年均增长率的计算,利用公式“年均增长率=”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根据条形图可知,2017年深圳市的进口总额为1697.88亿美元,2012年深圳市的进口总额为1954.69亿美元,所求为-1=-1≈(-1)÷5≈(-13%)÷5=-2.6%,A项最接近。故本题选A。13.我觉得倘若苦闷而不致陷入悲观厌世,有矛盾而能解决,那么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变作游戏人生的态度。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
作者认为我们对苦闷和矛盾应该抱有的态度是________。
A.逃避退缩
B.迎难而上
C.视而不见
D.坦然面对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由文段最后一句“我们不怕经常苦闷,经常矛盾,但必须不让这苦闷与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可知,A、C项明显有误。由“所要避免的乃是因苦闷而致身心失常或者玩世不恭”可知,文段强调的是面对苦闷和矛盾时要保持平常心,故“坦然面对”比“迎难而上”更恰当。本题答案为D。
解题思路:作者首先指出“苦闷与矛盾并不可怕”,随后指出我们要避免的是因苦闷带来的游戏人生的态度,尾句得出结论“不让苦闷和矛盾妨碍我们愉快的心情”,可知作者对苦闷和矛盾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D项“坦然面对”符合作者积极的态度,当选。A项“逃避退缩”和C项“视而不见”过于消极,与作者的态度不符,排除。B项“迎难而上”形容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勇敢地挑战,文段并未提及遇到困难和挫折,且“迎难而上”侧重行为而非态度,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14.普通消费者囿于专业弱势群体的地位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但在当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的舆论传播环境下,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追求风险规避的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他们仍然会将之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决策指南,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A.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
B.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
C.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
D.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粘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普通消费者囿于专业弱势群体的地位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追求风险规避的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他们仍然会将之作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消费决策指南,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也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论据:无。
本题只有论点没有论据,论点讨论的是普通消费者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不能有效甄别,在很长的时间内都会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导致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受到严重损失。削弱优先考虑削弱论点,即普通消费者可以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有办法判断企业的信息,不会给企业带来损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传媒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但无法判断专业知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也无法判断专业知识是否可以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属于不明确项,无法削弱,排除;
B项:指出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和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说明普通消费者可以通过该档案了解真实情况,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从而减少企业的损失,削弱论点,当选;
C项:题干论点讨论的是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而C项的主体是有过“前科”的企业,讨论主体不一致,排除;
D项:指出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粘性,说明强烈的记忆效应将使得人们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具有加强作用,无法削弱,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普通消费者难以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给企业带来了严重损失。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传媒的做法,与论点无关,不具有削弱作用。
B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监管部门为消费者提供了查询企业信息的途径,即消费者不是“难以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有“前科”的企业,与论点中的“守法企业”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该项提到不良声誉在公众认知中具有粘性,证明了论点中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观点的一项,解答本题需首先明确题干观点。题干观点为“普通消费者……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要削弱题干观点,可以说明普通消费者可以对企业产生正确的认知,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可以澄清。
题干观点:普通消费者无从对错误或失真的负面信息进行有效甄别,即便企业努力澄清,人们也很难改变原有的错误认知,致使某些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
A项,指出传媒利用其便利且易与大众认知结构相契合的特点向社会普及专业知识,但传媒普及的知识未必会被消费者看到,消费者也未必会对这些专业知识产生正确的认知,无法削弱题干观点。
B项,指出监管部门为企业建立信用档案,为消费者提供企业情况的动态信息全景,说明消费者可以通过监管部门了解企业的真实信息,即使企业蒙受“不白之冤”,也可以澄清,削弱了题干观点。
C项,指出那些有过“前科”但力图“改过自新”的企业很难回归正常的交易轨道,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题干观点。
D项,指出不良声誉一旦成为社会的集体记忆,在公众的认知中就会有很强的黏性,说明守法企业的“不白之冤”难以澄清,支持了题干观点。
故本题选B。15.①帘抄摊薄
②干燥成纸
③沤煮时日
④切断树皮
⑤舂捣烂细
A.⑤②①③④
B.④②①③⑤
C.④③⑤①②
D.④⑤③②①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确定首句应从④⑤中选择。
本题讲述造纸过程,先要“切断树皮”,才能将树皮捣烂,即“舂捣烂细”,因此④应该在⑤前面,排除A项。
第二步,观察分析剩余选项,确定尾句应从①②⑤中选择。
造纸过程中,将切下的树皮闷在锅里煮烂,在“舂捣烂细”之后“帘抄摊薄”,最后“干燥成纸”,比较可知,“干燥成纸”是最后的结果,因此尾句应为②,排除B、D两项。
因此,选择C选项。
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
16.要因地制宜、________,不搞“一刀切”,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
填入划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量体裁衣
B.因时制宜
C.循序渐进
D.对症下药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要……不……不……允许……”可知,“因地制宜”指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对应‘不搞“一刀切”’和“差异性”,所以,横线处所填成语要与“不追求一步到位”和“过渡性”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量体裁衣”比喻根据实际情况办事;B项“因时制宜”指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D项“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三者均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循序渐进”指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能够与“不追求一步到位”和“过渡性”对应,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根据文段可知,“因地制宜”与“不搞‘一刀切’”、“差异性”语义对应,横线部分词语与“不追求一步到位”、“过渡性”语义对应,A项“量体裁衣”比喻按实际情况办事;B项“因时制宜”可以理解为按照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C项“循序渐进”指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D项“对症下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决定解决问题的办法,故“循序渐进”一词填入更恰当,与“不追求一步到位”、“过渡性”语义对应恰当。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填词语的含义。第二步,分析选项。结合句中的提示信息“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可直接选出答案。由“不追求一步到位,允许采取差异性、过渡性的制度和政策安排”可知,应填入一个表一步步进行的词语,只有“循序渐进”符合文意,当选。17.图灵测试是指测试者在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问过一些问题后,如果被测试者有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者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根据上述定义,以下测试中一定通过了图灵测试的是:
A.对机器甲40%的答复所有人都确认其为机器
B.对机器乙60%的答复测试者能确认其为机器或人
C.对机器丙30%的答复有90%的某小区居民确认其为机器
D.对机器丁30%的答复只有10%的某校大学生不能确认其为机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被测试者有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者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
②通过测试。
如图: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机器甲40%的答复所有人确定其为机器,而剩余的60%存在两种情况(①确定为人的回复;②无法确定是人或机器的回复),这两种情况的比例是无法确定的,因此无法确定是否通过测试,不符合定义;
B项:机器乙60%的答复能确定其为机器或人,因此剩下的40%答复为不能确定为机器或人,符合“被测试者有超过30%的答复不能使测试者确认出哪个是人、哪个是机器”,能通过测试,符合定义;
C项:在机器丙30%的答复中,90%的居民能确认为机器,一方面说明另外10%不能确定为机器(其包含两种情况:①能够确定为人;②不能确定为人或机器),另一方面其余70%情况也不明确,因此无法确定是否通过测试,不符合定义;
D项:与C项情况类似,在30%的答复中,只有10%的大学生不能确认为机器,一方面说明另外90%的人能确定为机器,另一方面其余70%的答复情况也不明确,因此无法确定是否通过测试,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18.在某场足球赛上,教练规定:如果2号球员上场,而且3号球员没有上场,那么,6号与7号球员中至少有1人上场。
如果按照教练的规定,2号球员没有上场的充分条件是:
A.3号球员上场,6、7号球员没上场
B.3号球员没上场,6、7号球员上场
C.3、6、7号球员都没上场
D.3、6、7号球员都上场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如果……那么”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2号且¬3号→6号或7号
第三步,进行推理。
若要推出“2号球员没有上场”,则需要对“6号或7号”进行否定,即:¬6号且¬7号。对其否定之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得到“¬2号或3号”,接着要想得到“2号球员没有上场”还需对此或关系中的3号上场进行否定,即3号不上场,故2号球员没有上场的充分条件是3、6、7号球员都没上场。
因此,选择C选项。
19.甲向H银行贷款,以其别墅设定抵押。之后,甲在别墅院内建造了独立车库。贷款到期,甲无力偿还。H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的财产:
A.仅限于别墅
B.包括别墅、车库
C.包括别墅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
D.包括别墅、车库及二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四十八条,依法取得的房屋所有权连同该房屋占用范围内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可以设定抵押权。根据《物权法》第一百八十二条,以建筑物抵押的,该建筑物占用范围内的建设用地使用权一并抵押。以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的,该土地上的建筑物一并抵押。抵押人未依照前款规定一并抵押的,未抵押的财产视为一并抵押。故H银行享有甲的别墅及其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优先受偿权。排除AB项。
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二条,房地产抵押合同签订后,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不属于抵押财产。需要拍卖该抵押的房地产时,可以依法将土地上新增的房屋与抵押财产一同拍卖,但对拍卖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权人无权优先受偿。故H银行不享有甲抵押之后新建的车库的优先受偿权。排除D项。C项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20.政府领导者具备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这种能力属于:
A.决断的能力
B.应变的能力
C.创新的能力
D.把握全局的能力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领导知识。
第二步,领导者的应变能力指领导者在领导活动中应付来自环境、工作对象、工作任务等方面的变化和突发情况的能力。题干中领导者迅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属于应变能力。
因此,选择B选项。
21.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计算机网络知识。
第二步,内存是计算机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外存与CPU进行沟通的桥梁。计算机中所有程序的运行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因此内存的性能对计算机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本题正确。22.宋代王安石读到一首诗中有“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诗句,心想“明月”怎么会当空叫,“黄犬”岂能卧花心呢?于是挥毫改为“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自以为改得高明,却闹出笑话。原来,作者笔下的“明月”是其家乡的小鸟,“黄犬”是在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这体现了:
①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
②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
③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⑤对具体问题应具体分析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⑤
D.①②③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知识。
第二步,①项:联系虽然是普遍存在的,但任何条件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条件来实现,通过一定的物质条件,将原本孤立的事物建立起联系,王安石误解了“明月”和“黄花”的行为,体现的是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所以①项说法错误。
②项: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需要我们遵循客观规律,同时要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不能任凭自己固有的知识,而要了解实际情况,王安石误解了“明月”和“黄花”的行为,体现的是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所以②项说法正确。
③项:“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中,“明月”指代小鸟和“黄犬”指代花间爬来爬去的小虫,其实就是作者基于客观物质进行的反应,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所以③说法正确。
④项:题干中王安石误解了“明月”和“黄花”的行为,没有体现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所以④不符合本题题意。
⑤项:王安石与“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的作者不是同一地方,因此对“明月”“黄花”两个事物有不同的理解,这启示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⑤项正确。所以,②③⑤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23.(
)
对于
啤酒
相当于
泥土
对于
(
)
A.饮料;岩石
B.大麦;陶瓷
C.白酒;水泥
D.杯子;搅拌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啤酒”是一种“饮料”,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岩石”与“泥土”属于并列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大麦”是酿制“啤酒”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泥土”是制造“陶瓷”的原材料,二者属于原材料对应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白酒”和“啤酒”都是酒,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水泥”与“泥土”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杯子”可以作为“啤酒”的容器,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搅拌机”可以搅拌“泥土”,二者属于主宾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啤酒是人类最古老的酒精“饮料”,是水和茶之后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饮料”。
24.退避三舍:晋文公:
A.焚书坑儒:秦始皇
B.约法三章:汉高祖
C.金屋藏娇:汉景帝
D.目无全牛:梁惠王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
第二步,题干中,退避三舍出自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晋文公。
A项:焚书坑儒出自于《史记·卷121·儒林列传》,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和公元前212年焚毁书籍、坑杀“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故事的主体之一是秦始皇,A项正确。
B项:约法三章出自于《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汉高祖,B项正确。
D项:目无全牛出自于《庄子·养生主》厨师给梁惠王宰牛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之一是梁惠王,D项正确。
因此,选择ABD选项。
C项:金屋藏娇出自于汉·班固《汉武故事》:“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主人公之一是汉武帝刘彻,与汉景帝无关。C项错误。
25.经过科学研究发现,地球的自转速度在减慢,这将直接造成:
A.地震增加
B.紫外线增强
C.气候异常
D.每日时间延长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地球自转影响昼夜交替,若自转速度减慢,昼夜更替速度减缓,每天的时间就会被延长。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地震是由于地壳运动产生的,跟地球自转速度无关。不符合题意,A项不当选。
B项:紫外线的增强与臭氧层的厚度有关,跟地球自转速度无关。不符合题意,B项不当选。
C项:气候异常的原因,概括有三大类:①天文原因,包括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参数(即地轴倾斜、轨道偏心率、岁差的改变等)以及潮汐的变动;②地理原因,包括地极移动、海陆变迁、大陆漂移、极冰的消长以及火山活动等;③人为原因,燃烧化石燃料使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以及人为增加气溶胶的影响。气候异常跟地球自转速度无关。不符合题意,C项不当选。
地球自转意义:①昼夜交替;②不同地方的时间差异;③地表水平物体运动方向偏转(北右南左,赤道不偏转);④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
地球公转意义: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②昼夜长短变化;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四季和五带划分。
26.根据绿色通道优惠政策文件要求,您这整车西瓜________占车辆核定载质量或车厢容积的80%以上,并且超重或者超限载幅度不超过5%,________能享受绿色通道优惠。
填入划横线部分恰当的一项是:
A.应该
不
B.必须
才
C.或许
也
D.大概
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语境可知,享受绿色通道优惠的条件有两个:一是,占车辆核定载量或车厢容积的80%以上;二是,超重或者超限载幅度不超过5%。满足以上两个条件方可享受绿色通道。因此,空中所填词语表示必要条件关系。A项,“不”能享受与文意相悖,排除A项。B项“才”表示条件关系,符合文意。C项“也”表示并列关系,不符合文意,排除C项。D项“可”能享受,表示不确定,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答案锁定为B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必须”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与第二空的“才”相呼应,形成必要条件关系,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B选项。
应该:表示理所当然。或许:表示猜测或不能肯定的语气。大概:大致的内容或情况。
27.①据预测,“十四五”期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规模年均增长约1000万,远高于“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00万的增幅
②老龄化进度的加快带来劳动力结构的迅速变化,也引起医疗保险、养老金等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长,给社会经济体制的及时调整带来挑战
③从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我国经历了两次明显的生育高峰,分别为1950-1958年和1962-1968年
④人口发展具有明显的惯性,当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反映了历史上的人口出生变动状况
⑤这批人将于“十四五”期间逐步进入老年期,推动老龄化进程的突然加速
⑥特别是在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期,人口出生率达到40‰,7年间共出生1.9亿人
将以上六个句子重新排序,语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⑤⑥
B.②③⑥⑤①④
C.③⑥④⑤②①
D.④③⑥⑤①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对比选项,确定首句。从时间上看,③句说的是“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而①句提到的时间是“十四五”,因此③句应在①句之前,①句不能作首句,排除A项。而④句提到“历史上的人口出生变动”,概念范围又包含③句“新中国成立至1970年”,④句应该在③句之前,由此基本可以锁定D项。
第二步,句子捆绑验证。③⑥两句捆绑,均提到了“生育高峰”,⑤句“这批人”应该指代的是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由此③⑥⑤捆绑,②句和④句相比,④句是说明老龄化反映人口出生情况,而②句是说明近期老龄化加快带来的影响,影响应放在最后。
因此,选择D选项。
光明时评《“中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准备好了吗?》
28.绿茶∶手工茶∶罐装茶
A.本科∶硕士∶博士后
B.路灯∶节能灯∶吊灯
C.青年∶壮年∶暮年
D.科学家∶化学家∶发明家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绿茶”“手工茶”与“罐装茶”,三者属于交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本科”与“硕士”都属于学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博士后”是一种从事学科研究的工作职务,与前两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路灯”“节能灯”与“吊灯”三者属于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青年”“壮年”与“暮年”是人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三者是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排除;
D项:“化学家”与“科学家”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29.荀子:锲而不舍
A.老子:天长地久
B.孔子:上善若水
C.庄子:尽善尽美
D.孟子:自强不息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锲而不舍”出自《荀子》。题干两个词构成成语与成语出处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天长地久”出自《老子》,与题干逻辑对应;
B项,“上善若水”出自《老子》;
C项,“尽善尽美”出自《论语》;
D项,“自强不息”出自《周易》。
故正确答案为A。30.“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出自下列哪一位主人公之口。(
)
A.麦克白
B.哈姆雷特
C.于连
D.李尔王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A项错误,麦克白源自于《麦克白》。创作于1606年。自19世纪起,同《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被公认为是威廉·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
B项正确,哈姆雷特源于《哈姆雷特》。西方戏剧家莎士比亚在著名的剧本《哈姆雷特》中写过这样一句话:“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C项错误,于连源自于《红与黑》。《红与黑》取材于一桩刑事案件的报道,描写法国复辟王朝时期平民青年于连的个人奋斗史。在小说中于连是一个内心充满矛盾和冲突的人。
D项错误,李尔王源自于《李尔王》。《李尔王》是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是英国的一个古老传说,故事讲述了年事已高的国王李尔王退位后,被大女儿和二女儿赶到荒郊野外,成为法兰西皇后的三女儿率军救父,却被杀死,李尔王伤心地死在她身旁。
故正确答案为B。31.关于水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是一年生的禾本科植物
B.大多为自花授粉并结出种子
C.中国、印度、日本都是主产国
D.淀粉含量是早、中、晚品种的分类标准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要熟悉生物常识和水稻的地理分布。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中,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社会环境因素有市场、科技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机械、生产习惯等。水稻属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雨热同期的地区。A项说法正确。水稻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几乎所有的粮食,除了荞麦以外,都是禾本科植物,如小麦、水稻、玉米、大麦、高粱等。
B项说法正确。自花授粉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授粉的现象。水稻大多为自花授粉。
C项说法正确。水稻的主要的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中国台湾、日本、朝鲜半岛、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D项说法错误。稻谷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稻谷的生长方式分为水稻和旱稻;按生长季节和生长期长短分为早稻谷、中稻谷和晚稻谷;按粒形粒质分为粳稻谷、籼稻谷、糯稻谷。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水稻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早、中、晚稻主要根据播种期和收获期而划分。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十月上中旬收获。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A项正确,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禾亚科稻属。水稻所结子实即稻谷,稻谷(粒)去壳后称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食。
B项正确,自花授粉指一株植物的花粉,对同一个体的雌蕊进行授粉的现象。大部分水稻是自花授粉并结出种子。
C项正确,水稻的主要生长区域是中国南方、朝鲜半岛、日本、东南亚、南亚、地中海沿岸、美国东南部、中美洲、大洋洲和非洲部分地区。
D项错误,早、中、晚稻主要根据播种期和收获期而划分。以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稻一般于3月底4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收获;中稻一般4月初至5月底播种,9月中下旬收获;晚稻一般于6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同一地区,种完早稻可以接着种植晚稻,俗称双季稻。而中稻生育期较长,同一地区一年只能种植一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2.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钱学森就曾多次提出:国防科技的发展不能________于“追尾巴”“照镜子”,而是要________地开拓新领域和新方向。比如英国人针对重机枪机动性差的弱点,发明了坦克,一举撕裂了枪炮林立的僵持局面。这类非对称式的发展思路有助于打破先进国家的技术垄断,形成后发优势。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拘泥
与众不同
B.满足
独辟蹊径
C.沉迷
标新立异
D.止步
别具匠心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国防科技的发展不能________于‘追尾巴’‘照镜子’”可知,钱学森意在说明国防科技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不前进。A项“拘泥”指固执成见而不知变通;C项“沉迷”指深深地迷惑或迷恋某事物。二者均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和C项。B项“满足”指感到已经足够了;D项“止步”指停止脚步。二者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根据“开拓新领域和新方向”可知,所填的词应体现“新领域、新的方向”的意思。B项“独辟蹊径”意思是单独开出一条道路,比喻独创一种新风格或者新方法,符合语境。D项“别具匠心”指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只强调“与众不同”,不能体现出“新”的含义,不符合语境,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与众不同:跟大家不一样。标新立异:指提出新的主张、见解或创造出新奇的样式。
33.某区城管执法局接到群众举报,经调查后认定张某的烧烤店存在占道经营的行为,并对其依法进行了行政处罚。张某不服处罚决定,于是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在行政复议的过程中,城管执法局发现当时收集的证据不足,需进一步取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通知张某配合本部门的工作,依法提供相关材料
B.可书面告知张某,并在两名执法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二次取证
C.此时不可自行取证,须等待行政复议结果
D.可以直接自行到现场进行二次取证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行政法。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行政复议过程中,被申请人不得自行向申请人和其他有关组织或者个人收集证据。”
故正确答案为C。34.沧桑∶白发
A.清纯∶酒窝
B.稚嫩∶乳牙
C.鲁莽∶健壮
D.博学∶眼镜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白发”象征“沧桑”,二者属于象征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酒窝”不能象征“清纯”,排除;
B项:“乳牙”象征“稚嫩”,二者属于象征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健壮”不能象征“鲁莽”,排除;
D项:“眼镜”不能象征“博学”,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5.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高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
)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它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个纬度外的海面(如西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动主要受到科氏力及其他大尺度天气系统影响,最终在海上消散,或者变为温带气旋,或在登陆后消散。
故表述错误。36.某市为了发展文化强市战略,在2008年、2010年先后建成了两个图书馆,2008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7万余个,到2010年底共办理市民借书证13万个。2011年,该市又在新区建立了第三个图书馆,于2012年初落成开放。截至2012年底,全市共计办理市民借书证20余万个。市政府由此认为,该项举措是有实效的,因为在短短的4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图书馆要不断购置新书,维护成本也很高,这会影响该市其他文化设施建设
B.该市有两所高等学校,许多在校生也办理了这3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C.很多办理了第一个图书馆借书证的市民又办理了另外两个图书馆的借书证
D.该市新区建设发展迅速,4年间很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新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削弱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办理市民借书证的个数,论点为“市政府由此认为”后面的内容。要削弱该结论,可以说明通过论据中的数据无法得出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题干根据市民办理的借书证由7万余个上升到13万个再到20余万个,推出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
显然题干通过借书证增加了近两倍,得出光顾图书馆的市民也增加了近两倍,其假设了借书证的数量就是光顾图书馆的市民数量,即市民都是只有一张借书证的。要削弱该结论,只需说明市民可以拥有多张借书证,则借书证增加了近两倍不代表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C项就表达了这层意思,能够削弱题干结论。
A项,指出图书馆会影响该市其他文化设施建设,并不能说明这4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是否增加了近两倍,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B项,指出该市许多在校生也办理了图书馆的借书证,并不能说明这4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是否增加了近两倍,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D项,指出4年间很多外来人口大量涌入新区,但不确定这些外来人口是否会去办理借书证,无法据此说明这四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是否增加了近两倍,无法削弱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兴建多个图书馆是有实效的。
论据:在短短的4年间,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强调“成本”和“其他文化设施”,和兴建图书馆这一举措是否有效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办证人的身份与办证人的人数无关,高校在校生也属于市民的一部分,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说明借书证的数量的增多,可能由重复办理导致,即同一市民持有多个借书证,削弱了题干中“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并未说明“外地人口大量涌入”与借书证增加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建图书馆(该项举措)对发展文化强市有实效。
论据:在建成三个图书馆的4年内,光顾图书馆的市民增加了近两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说的是图书馆的维护成本高,与论题建图书馆对发展文化强市有实效没有关系,论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选项,排除;
B选项:两所高校的学生也办理了借书证,说明建立的图书馆对这两所高校的学生有帮助,有一定的实效,对论题有一定的加强,是加强论据,排除;
C选项:说的是一个市民办理三个借阅证,这样就是说明看书的人并不一定在增加,只是一人办多证,是对论据的否定,当选;
D选项:该市在这4年间有很多外来人口涌入,只是说该市的人口多了,跟看书的人数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7.把下面的6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并成一定的规律,则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A.135,246
B.146,235
C.126,345
D.134,256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图中出现等腰三角形,优先考虑对称性。观察发现,图①、②、⑥均为轴对称图形且仅有1条对称轴,图③、④、⑤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且均有4条对称轴,故①②⑥一组,③④⑤一组。
故正确答案为C。38.夙兴夜寐∶闻鸡起舞
A.洞若观火∶门庭若市
B.首鼠两端∶迟疑不决
C.万马齐喑∶声势浩荡
D.硕大无朋∶目中无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夙兴夜寐”形容非常勤奋,“闻鸡起舞”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即时奋起行动,二者均可用于形容勤奋,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门庭若市”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首鼠两端”形容犹豫不决、动摇不定,“迟疑不决”形容犹豫疑惑,不能决定,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万马齐喑”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说话,不发表意见,形容局面沉闷,“声势浩荡”形容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硕大无朋”形容极大,“目中无人”形容骄傲自大,看不起人,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9.信息传递是指信息从信息源出发,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信道,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的整个过程。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信息传递的是:
A.作家将梦里出现的美好场景通过语言记录下来
B.三十年代周璇美妙的歌声通过唱片流传至今
C.在古代战事紧急的时候,人们通过烽火台传递重要军情
D.聋哑人通过手势与他人交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信息传递的定义要点有:①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一定的信道,②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A项作家只是用语言记录下了梦里出现的美好场景,没有借助物质载体,也没有被读者(信息接受者)获取,不符合定义要点;B、C、D三项均符合定义。故本题答案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信息从信息源出发,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
②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作者是“信息源”,将梦中场景通过语言记录,属于“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但未体现“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不符合定义;
B项:周璇的歌声是“信息源”,唱片属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从三十年代流传至今,说明在群众中接受度很高,体现了“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符合定义;
C项:重要军情是“信息源”,通过烽火台传递,属于“借助一定的物质载体”,通过烽火台的火情了解战争状况,说明其他区域的士兵接收到了信息,体现了“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符合定义;
D项:聋哑人是“信息源”,手势属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跟别人沟通,是别人接受信息的表现,体现了“最终为信息接受者获取”,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信息传递是信息需要“从信息源出发”借助“物质载体”,最后为“信息接收者获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选项,“作家”作为“信息源”,“通过语言记录”作为“物质载体”,但最后并没有为“信息接收者获取”,即读者没有获取。故不属于信息传递,当选;
B选项,“三十年代周璇美妙的歌”作为“信息源”,“通过唱片”作为“物质载体”,“流传至今”说明为听众收听获取,是属于信息传递,排除;
C选项,“重要军情”作为“信息源”,“通过烽火台”作为“物质载体”,最后被士兵接收,即为“信息接收者获取”,属于信息传递,排除;
D选项,“聋哑人”作为“信息源”,“通过手势”作为“物质载体”,“与他人交流”即为“信息接收者获取”,属于信息传递,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40.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观察题干图形,对称特征明显,第一段中,图形对称轴依次为1条、2条、3条,呈等差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前两图对称轴数量依次为1条、2条,问号处应为3条对称轴,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41.目前由于大气污染严重,有些厂家把新鲜的空气作为商品来销售,新鲜空气成为商品的原因有()。
A.新鲜空气具有价值
B.新鲜空气不经过厂家包装人们就无法获得
C.厂家包装的新鲜空气以交换为最终目的
D.在包装新鲜空气的过程中消耗了工人的劳动参考答案:CD
解题思路:商品是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一种物品之所以能成为商品,必须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通过交换。
A项错误,新鲜空气作为商品来销售体现了他具有价值,但这是其作为商品的属性,而不是成为商品的原因。
B项错误,新鲜空气不经过包装也是能获得的,只是不经包装的新鲜空气也就没有了它的价值,成为不了商品
C、D项正确,体现了商品必须具有的两个条件,首先,其消耗了工人的劳动,是劳动产品,它是有价值的。第二,用来交换说明具有使用价值,商品正是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故正确答案为CD。42.赞成文理分科的理由是“术业有专攻”。下面直接对此观点进行批驳的一项是(
)。
A.文理学科画地为牢,孤芳自赏
B.就像一座大厦一样,知识体系也由诸多支点构成,他们各自独立却又暗通款曲,相互分担压力、刺激彼此的想象力
C.人为将重心置于一点,或许带来投机式的胜利,却最终可能招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
D.诚如朱永新所言,文理分科导致了中国教育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离间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关于“术业有专攻”,作者在文章第一段指出,现今的所谓“术业有专攻”表现为文理学科画地为牢,孤芳自赏,而文理学科本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所以这样人为地将重心置于一点,可能导致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最终也难以实现“专攻”。换而言之,按现今的“术业有专攻”的做法,非但不能达到“专攻”的目的,反而会因为知识体系内在生机的干涸而影响所专的“文”或“理”的正常发展。四个选项中,集中体现了这一意思的只有C项。A、B两项都是C项的原因,是间接批驳,而非直接批驳。43.在公司年会表演中,有甲、乙、丙、丁四个部门的员工参演。已知甲、乙两部门共有16名员工参演,乙、丙两部门共有20名员工参演,丙、丁两部门共有34名员工参演。且各部门参演人数从少到多的顺序为:。由此可知,丁部门有多少人参演?
A.16
B.20
C.23
D.25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丙、丁两部门共有34名,且丁部门人数多于丙部门,则丁的人数大于17人,排除A项,剩余选项采用代入排除法:
若人,则人,人,人,,与题意不符,排除;
若人,则人,人,人,,满足题意。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等式,用代入排除法解题。
第二步,根据题意得:甲+乙=16、乙+丙=20、丙+丁=34。依次代入选项:
A选项,已知丙+丁=34,且丙<丁,则丁>17,排除;
B选项,若丁=20,则丙=34-20=14,乙=20-14=6,甲=16-6=10,甲>乙,不符合题意,排除;
C选项,若丁=23,则丙=34-23=11,乙=20-11=9,甲=16-9=7,甲<乙<丙<丁,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本题考查不等式。
第二步,由甲+乙=16,甲<乙,则乙>8;由乙+丙=20,乙<丙,则乙<10。故乙=9,则丙=11,丁=34-11=23。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已知多个两部门人数和,在确定大小关系的情况下可以得出每个部门人数所在的范围,本题中涉及乙部门数据较多,以乙部门作为突破口依次计算各部门人数。甲+乙=16、甲<乙,则乙>8;乙+丙=20、乙<丙,则乙<10。所以乙=9,则丙=11,丁=34-11=23,故本题选C。44.从绘画类别上看,人物画发展最早,其涵盖内容也最为广阔。从人物画的演进层次来看,先是由鬼神而至人间,其目的在于“用”;然后由丹青而趋水墨,其演变则在于“艺”。汉代人物画都与灵魂鬼神有关,宗教意识浓厚,艺术追求的意义不太明显,都应归于“用”之范畴;东晋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开始脱离“用”的范畴,转而追求艺术的本旨。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说的正是前一半;“近于艺”的后半段,实际是从唐宋时期才开始的。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汉代人物画基本以实用为目的
B.张彦远对东晋人物画评价不高
C.顾恺之带来了绘画工具的革新
D.唐代人物画比汉代更具写实性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内容的判断。解答本题需要查找原文,然后将选项与原文内容一一对应,选择说法正确的一项。
A项与原文相符,由“汉代人物画都与灵魂鬼神有关,宗教意识浓厚,艺术追求的意义不太明显,都应归于‘用’之范畴”可推知。
B项与原文不符,由“‘成教化……与六籍同功’,说的正是前一半”可知,文段中张彦远只对画在“用”这个范畴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论述,即画的作用,并未对东晋人物画进行评价,无中生有,排除。
C项与原文不符,文段只提到顾恺之的绘画开始脱离“用”的范畴,转而追求艺术的本旨,“带来了绘画工具的革新”在原文中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与原文不符,文段只是论述汉代人物画归于“用”的范畴,唐代的绘画“近于艺”,由此不能推出唐代人物画比汉代更“写实”,排除。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汉代人物画……艺术追求的意义不太明显,都应归于‘用’之范畴”,可以看出汉代人物画基本以实用为目的,因此,A项与原文相符;B项“张彦远对东晋人物画的评价”原文中并未体现,无中生有,排除B项;C项“绘画工具”无中生有,排除C项;D项对应“汉代人物画……艺术追求的意义不太明显,都应归于‘用’之范畴”、“‘近于艺’的后半段,实际是从唐宋时期才开始的”并没有对唐代与汉代谁更具写实性做对比,无中生有,排除D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A项,根据“汉代人物画都与灵魂鬼神有关······都应归于‘用’之范畴”可知,汉代人物画以实用为目的,表述正确,当选;
B项,根据“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说的正是前一半”可知,张彦远论述的是画的作用,而非对人物画水平高低的评价,无中生有,排除;
C项,根据“东晋顾恺之等人的绘画开始脱离‘用’的范畴,转而追求艺术的本旨”可知,带来的不是“绘画工具”的革新,偷换概念,排除;
D项,文段并没有涉及到唐代人物画与汉代人物画的比较,无关比较,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45.情人眼里出西施,反映了决策过程中常见的(
)。
A.近因效应
B.定型效应
C.光环效应
D.投射效应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管理学的基本原理。
A项错误,近因效应指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对该人或该事的一贯看法。
B项错误,定型效应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
C项正确,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一种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具有爱屋及乌的强烈知觉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晕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情人眼里出西施”是情人之间彼此爱慕,会把对方美好的一面不断扩大,形成一种理想的光环。反映了决策过程中常见的光环效应。
D项错误,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即推己及人的认知障碍。
故正确答案为C。46.据有关部门在全国一些地区调查发现,70%左右的农民至今未________农药的基本知识和实用技术。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知道
B.晓得
C.掌握
D.运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该空搭配“知识和技术”。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知道”指对于事实或道理有认识,填入该空意为农民对农药和技术没有任何了解,语义过重,排除A项。B项“晓得”指知道,方言,偏口语,语体风格不符,排除B项。C项“掌握”指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符合语境。D项“运用”指根据事物的特性加以利用,填入该空意为农民没有使用任何农药知识和技术,语义过重,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47.从行政处罚的角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告知单》和《报告单》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完整的行政处罚行为
B.在交警在场的情况下,交通协管员可以直接作出罚款200元的决定
C.如果获得了交管部门的明确授权,交通协管员可以直接作出罚款200元的决定
D.如果交警直接开具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交通协管员可以进行一些协助行为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行政处罚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主体为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法对行政相对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而尚未构成犯罪给予法律制裁的行政行为。A项中《告知单》和《报告单》并不能构成行政处罚行为。A项错误。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规定,可以在其法定权限内委托符合本法第十九条规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处罚。行政机关不得委托其他组织或者个人实施行政处罚。可知B、C两项均为干扰项。协管员的义务就是协助交警工作,所以D项是正确的。
故正确答案为D。48.财政部发布的《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提出了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即(
)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
A.2011
B.2012
C.2013
D.2014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我国财政改革的相关内容。2009年财政部《关于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的意见》在总体目标中提出:“改革的总体目标是,2012年底前,力争全国除民族自治地区外全面推进省直接管理县财政改革,近期首先将粮食、油料、棉花、生猪生产大县全部纳入改革范围。”A、C、D项表述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管理证书考试内容整体规划试题及答案
- 光电工程师证书考试难易程度分析试题及答案
- 网络规划设计师职业资格与试题及答案
- 2025版高考英语一轮复习Module6FilmsandTVProgrammes练习含解析外研版必修2
- 西医临床心理健康教育试题及答案
- 广西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8植物的激素调节含解析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组成细胞的分子第5节细胞中的无机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 全国版2025版中考化学复习主题训练三物质的化学变化作业含解析
- 药剂实验室安全管理问题及答案
- 职业道德测评试题及答案
- 三治融合课件讲解
-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初一 英语Unit9SectionA2a-2d课件
- 2022年防腐防火涂装、钢结构变形检测试卷及答案
- 倾斜摄影建模及测图技术解决方案
-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 外研版五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 加油站安全设施设计专篇
- 第十四章 五四时期的政治思想.课件电子教案
- 义务教育(科学)新课程标准(2022年修订版)
- 初中数学不等式组初中数学计算题专题训练含答案.doc
- BIM实施策划书(共2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