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年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年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年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年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山东省莱芜市苗山中学高二历史模拟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亲身参加了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官梅汝璈先生充分肯定了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的价值,认为两个国际军事法庭的设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一大创举。这一“创举”中不包括A.以召开国际会议的方式集体讨论对于战败国的惩处B.追究发动侵略的野心家和好战者的个人刑事责任C.对法西斯国家的犯罪组织依法进行审判D.以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等罪行起诉被告参考答案:A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日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

B.汉代经学

C.隋唐佛学

D.宋明理学参考答案:D3.下列著作或报纸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完成的是

①《神圣家族》

②《德意志意识形态》

③《共产党宣言》④《新莱茵报》

⑤《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⑤参考答案:B4.王安石变法中,能起到“治安、御外、节支”三种功效的军事措施是(

)A.保甲法 B.保马法 C.将兵法 D.更戍法参考答案:5.《史记?商君列传》说:“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这一措施()A.废止了贵族等级爵制 B.摧毁了宗法分封的制度C.健全了官吏选拔制度 D.推动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参考答案:考点:商鞅变法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商鞅变法措施及内容的识记,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答案:根据“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即可说明是军功授爵制,其反映了与传统相不同的人事制度,实质上体现了人人平等的观念.有利于推动政治制度的转型.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6.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a处:秦朝结束了分裂,实现了思想统一B.b处:西汉改造了儒学,糅合了法家、道家和墨家等思想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d处: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参考答案:C

7.某知名学者说:“表明人类第一次意识到自己是自身所属社会的审判者,人有资格、有力量也有权利重新规范自己的生活,这是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这是对下列哪一观点的评述()A.神灵主宰世界

B.水是万物的本原C.人是万物的尺度

D.美德即知识参考答案:C8.《中华文明史》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参考答案:C9.王安石变法中,青苗、免役、市易法是新法争论的焦点,而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免役法又是焦点中的焦点”的主要原因是 A.损害了大商人的利益

B.直接触犯了封建统治阶层的利益C.不利于社会秩序稳定

D.不能增加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参考答案:B10.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

B.统一思想,加强统治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

D.怀念先贤,光大懦学参考答案:B11.德意志思想家康德居住的地方有一条“哲学家小道”,康德每天下午五点都会准时在小道上散步,以至于当地居民只要看见他散步,就知道应该生火做饭了,年复一年,毫厘不爽。由此可见(

)A.“理性”精神深入康德的生活

B.当地居民按康德的方式生活C.康德用这种方式来表明自己对“理性”的理解

D.当时钟表尚未普及参考答案:A12.右图是欧洲人绘制的一幅世界地图,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该图最早出现在哪一事件之后()

A.地理大发现后

B.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C.丝绸之路畅通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参考答案:A13.“(元)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宣慰司以达之。”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行省是元朝管辖边疆的唯一机构

B.中央政府加强了对地方的有效管理

C.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关,拥有军政大权

D.行省辖区广阔,发展了前代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B14.在近代中国,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为国家的政治民主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关于两个派别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针锋相对,势不两立 B.齐心协力,相得益彰C.异曲同工,殊途同归

D.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本题围绕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关系命题,首先要搞清楚这两派的异同:他们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在发展资本主义、建立民主政治这些大方向性问题上是一致的,他们的区别在于维新派主张改良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革命和民主共和。所以两派的主张可以说是异曲同工、殊途同归。“异曲”:维新派主张改良,实行君主立宪;而革命派主张革命,实行民主共和制。“同工”:都主张学西方;反对君主专制,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殊途”:维新派开展了自上而下的维新变法运动;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中华民国。“同归”:都推动了中国民主化进程;但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故选C15.《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B.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C.强化政治等级制度化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中“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等可知,西周的做法体现出国家管理制度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仍体现了国家对市场的管理,因此并没有打破工商食官政策,故A项错误;政治等级制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措施有利于对市场进行管理,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故D项错误。16.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突出特点(

)A.新兴产业发展

B.劳动生产率提高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充分发挥

D.改善人民生活参考答案:C17.有人说:“古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中国什么都不禁,独独禁本能。”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你可以找到古代西方、东方社会这一做法的论据是A.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因信称义,天人感应C.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因信称义,致良知参考答案:C18.观察下面两幅图,促进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反映出()A.鲜汉之间的相互影响达到新的高度B.鲜汉地主阶级之间的合作形成了新的统治集团C.鲜汉之间的矛盾逐渐消失D.落后的民族必然被代替,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措施主要是学习先进的汉文化参考答案:A19.唐诗“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赞誉了一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A.“唐三彩”制造技艺B.青瓷制造技艺C.釉下彩绘瓷制造技艺D.白瓷制造技艺参考答案:B【详解】依据材料“越窑”“翠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越窑生产的青瓷,因此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指的是青瓷制造技艺。故答案为B项。A项“唐三彩”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釉下彩绘首创于长沙铜官窑,排除;D项白瓷一般是指瓷胎为白色,不符合材料“翠色”,排除。20.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A.经典力学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参考答案:A牛顿经典力学的影响。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十七世纪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是世界近代科学形成的标志,所以答案选A,BCD三项出现的时间与十七世纪不符。21.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由此可见并不能体现英国的金融霸权,故A项错误;二者都是站在自己的国家利益的角度提出的主张,因此真正的目的不是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故B项错误;怀特主张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由此可见英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很大,故C项正确;依据材料“‘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等;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可以看出二者要求建立的是稳定的国际汇兑而非相对独立的金融体系,故D项错误。22.对于被追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诉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这种变化反映了A.清朝政府接受国际惯例B.天朝观念已被摒弃C.清朝政府成为傀儡政权D.兴办洋务成为共识参考答案:A【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并不准备遵守条约,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统治集团决定要严格遵守条约,说明清政府开始接受国际惯例,故选择A选项;结合所学知识,天朝观念并没有被完全放弃,故B选项排除:八国联军侵华并签订《辛丑条约》之后中国成为傀儡政权,C选项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选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到洋务运动,故排除D选项。23.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参考答案:答案: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理解材料,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结合1928年这一时间信息,并提炼材料有效信息,当时中共六大认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不足以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必须要联结““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这充分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选择B项。其他三项均对材料理解片面。所以选B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道路的探索24.孔子家的马厩失火,孔子退朝回家,问人是否受伤,而不问马,此事反映了孔子(

)A.兼爱

B.克己复礼

C.仁者爱人

D.民贵君轻参考答案:C25.王安石变法期间,创立太学三舍法,将太学分为外、内、上三舍。上舍生毕业成绩优等的直接免试授官,中等的须参加殿试,下等的经吏部考试再经题试后可授官。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培养变法需要的人才B.推动学校教育的完善C.防止大官僚控制教育D.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参考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王安石整顿太学创立三舍法使学校教育与仕途的结合更加紧密,其目的为变法培养人才、制造舆论。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是王安石培养变法人才的措施,不是目的;C选项不是王安石改革教育制度的目的;D选项错误,王安石改革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变法服务,不是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6.2011年6月,在京举办的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上,美国资深战略家、88岁的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建议中国:展开“胡锦涛计划”,援助深陷主权债务危机的欧洲,发挥当年“马歇尔计划”之效用,并借此令中国成为全球领袖国家。基辛格在此强调的“马歇尔计划”之效用指的是A.抵制社会主义势力的渗透

B.建立世界霸主地位C.实现欧洲经济的复苏

D.在政治上控制欧洲参考答案:C27.“废藩置县”对资本主义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在于()A.彻底结束了日本封建割据的局面B.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C.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改革措施的施行D.彻底破除了旧的政治体制参考答案:B28.文学是社会现实的反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反映了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而《西游记》则塑造了敢于反抗斗争的孙悟空形象。两者都A.描写了古代官场的腐朽与黑暗B.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C.反映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D.表明等级观念受到极大冲击参考答案:C【详解】《桃花源记》作于魏晋时期,陶渊明由于政治黑暗而向往田园生活,故A项错误。陶渊明代表知识分子,并不代表市民阶层,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人们渴望世外桃源的理想和追求”“敢于反抗斗争”并结合所学可知,东晋时期统治集团生活荒淫,内部互相倾轧,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使得有识之士壮志难酬;而明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皇权对人民的束缚已达到最大,阶级矛盾尖锐,两部作品都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黑暗腐朽,故C项正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黑暗政治生活的不满,并不涉及对封建等级观念的冲击,故D项错误。29.国民党一大宣言中提到,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私人企业,或有独占性质或规模过大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应由国家经营管理,实质是。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B.为国家干预经济制造舆论C.孙中山节制资本思想的体现D.形成官僚资本主义的理论参考答案:C【详解】由材料“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得知孙中山主张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体现的是节制资本,促进社会公平,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材料只是新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国家干预经济,故B项错误;官僚资本主义形成是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不是孙中山时期,故D项错误。30.假如你生活在228年前,到欧美旅游最可能经历的是()A.在伦敦乘坐以蒸汽为动力的火车B.参观英国的纺织工厂,学习英国先进的纺织技术C.乘坐汽船去美国,享受浪漫的海上航行D.参观美国的汽车生产线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悔,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材料二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董仲舒材料三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宋】朱熹材料四“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明末】黄宗羲请回答:(1)以上材料体现了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请问每个阶段的思想核心内容是什么?(2)根据每个阶段的历史背景,谈谈每个阶段的思想内容是如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

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提出“仁”。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倡大一统。宋代: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存天理,灭人欲”。明代:黄宗羲反对君主专制制度,提出“工商皆本”。(2)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纷争,孔子希望用“仁”的学说来调节社会人际关系。汉代,随着大一统国家的发展和中央集权的加强,实现思想上的统一成为迫切的要求,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适应了当时的需要。宋代,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朱熹的学说适应了当时的需要。明代,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其腐朽性也进一步暴露,与此同时,工商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黄宗羲的学说就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映。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所给的材料观点鲜明,分段清晰,难度不大,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即可。(1)从材料“《论语》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汉】董仲舒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宋】朱熹宇宙之间,一理而已”“【明】黄宗羲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可以得出答案。(2)根据第一小问中的四个时间点“春秋战国时”“汉代”“宋朝”“明朝”;然后结合所学知识从四个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答案。32.材料一

韩非子在《有度》中说:“威不两错,制不二门。”这是韩非子借用《管子》中的话,即“威势独在于主,则群臣畏惧;威势分于臣,则令不行。故明主之治天下也,威势独在于主,而不与群臣共”,故曰“威不两错”。又曰“法政独出于主,则天下服德;法政出于臣,则民不听。故明主之治天下也,法政独出于主,而不从臣出”,故曰“制不二门”。材料二

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人民。因此,全国百姓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从皇帝。这叫做“大一统”。材料三

黄宗羲说:“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荼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说明它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4分)(2)董仲舒的“大一统”思想对西汉政权有什么影响?(4分)(3)材料三中黄宗羲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时代背景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文化比较上来看,中国文化盖具有极强度之个性,此可于下列各层见之:一中国文化独自创发,慢慢形成,非从他受。二中国文化自具特征,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差异较大。三、惟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锦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四、中国文化上同化他人之力最为伟大。对于外来文化,亦能包容吸收。五、由其伟大的同化力,故能吸收若干邻邦外族,而融成后来之广大中华民族。六、中国文化在其绵长之寿命中,后二千余年殆不复有何改变与进步。似显示其自身内部具有高度之妥当性调和性,已臻于文化成熟之境者。七中国文化放射于四周之影响,既远且大。——摘编自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依据材料中观点(任意点或整体),自拟论剧,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不能照抄材料,表述明确,论证充分,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参考答案:论文题示例示例论题1:中国文化善于包容吸收外来文化。论证;中国文化发展至今,一方面有本土智慧的创造,另方面也有外部来源的养分。西汉末年,佛教进入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一时,严重冲击儒学的正统地位。随脊儒释道“三教合一”,在唐宋明历代士人的努力下,佛教文化逐渐被包容、吸收到中国文化当中。方面,儒学吸收了佛教、道教的思想,儒家的伦理纲常被上升到天理的高度,理学形成:另一方面,佛教在与中国文化融合之后,也形成了不同于原始佛教的汉传佛教,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中国文化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包容、吸收外来文化,并不断创造、发展。示例论题2:中国文化高度成熟。论证:中国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完善,臻于成熟。仅就政治文化而言,秦始皇时就已建立起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