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微协同管理平台(e-cology)应用部署方案_第1页
泛微协同管理平台(e-cology)应用部署方案_第2页
泛微协同管理平台(e-cology)应用部署方案_第3页
泛微协同管理平台(e-cology)应用部署方案_第4页
泛微协同管理平台(e-cology)应用部署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泛微协同管理应用平台e-cology泛微协同管理应用平台e-cology产品部署方案WeaverNetworkCo.,LTD.上海泛微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elFax海市浦东新区耀华支路39弄9号泛微软件大厦200126仅限阅读仅限阅读请勿传播当您阅读本方案时,即表示您同意不传播本方案的所有内容泛微协同管理应用平台泛微协同管理应用平台e-cology产品部署方案目录第一部分 e-cology集中式应用方案 3一. 集中式部署拓扑图 31. 单应用服务器方案 32. 多应用服务器方案 4第二部分 e-cology分布式应用方案 7一. 分布式部署拓扑图 7第三部分 网络访问带宽配置方案 9第四部分 硬件配置建议方案 10一. 服务器配置 10二. 服务器软件配置 12三. 存储配置(可选) 14四. 应用负载均衡器 14五. 环境架构图 14第五部分 数据备份方案 17一. 双机热备方案 17二. 日常备份方案 181. 备份涵盖内容 182. 常见备份方式 193. 数据恢复方式 19三. 热备方案 20四. 历史文档备份 20第六部分 阿里云部署方案 22一. 小型应用部署方案 221. 架构图 222. 服务器配置 22二. 中型应用部署方案 231. 架构图 232. 服务器配置 23三. 大型应用部署方案 241. 架构图 252. 服务器配置 25四. 超大型应用部署方案 26e-cology集中式应用方案集中式部署拓扑图集中式部署:即代表所有服务器均在同一局域网范围内,相互之间可直接访问。所有用户均通过同一个“通道”来访问和处理e-cology内事宜。单应用服务器方案单应用服务器即指部署e-cology时,主要应用一台服务器作为web和应用服务,另外一台可作为数据服务器,或者应用服务和数据库服务部署在同一台服务器中。此方案适用于较少用户量的e-cology运行。从应用上,总体效果如下: 多应用服务器方案多应用服务器即指部署e-cology时,启用多台服务器作为应用访问,这些应用服务器可同时连接和操控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 从应用上,总体效果如下: 对于大用户量的OA用户,e-cology将采用负载均衡的多应用服务器的系统部署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访问效率,即集群服务器部署。集群技术可如下定义:一组相互独立的服务器在网络中表现为单一的系统,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集群技术可以提供与服务器节点的数量、性能成正比的负载能力,有效提高服务的吞吐量、可靠性、冗余度、适应性,性能价格比高。集群的结构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客户端只与单个的IP(集群系统的虚拟IP)进行通信,也就是说从客户端的视角来看,就好像这里只存在单个服务器。一个集群包含多台(至少二台)拥有共享数据存储空间的服务器。任何一台服务器运行一个应用时,应用数据被存储在共享的数据空间内。每台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文件存储在其各自的本地储存空间上。对于集群技术方案(负载均衡)而言,有着显著的以下特点:大集中是目前应用系统的明显趋势:数据集中、管理集中、维护成本低、硬件成本低、方便升级有效均衡系统压力,减少单个服务器因压力过于集成而超负荷运转的发生几率通过负载均衡服务器自动转发用户请求,对于所有用户而言没有任何使用上的不一致加快用户的访问的速度自动备援,避免因单点故障而导致整个系统瘫痪的情况发生。便于系统的集中管理数据和文件集中,便于维护,备份和恢复日后系统的便于扩展,可以根据用户的扩展情况逐步的增加集群中的服务器节点,不会对已有的系统和用户有任何影响其网络拓扑图如图:具体实现过程如下:准备一台外围存储设备把它安装到每台应用服务器上,目的是为了实现泛微e-cology的文档数据的共享。因为泛微e-cology的文档是以文件的形式放在服务器的存储设备上的,所以必须保证集群内的每台服务器都能够读写到。准备一台负载均衡服务器根据每台应用服务器的IP等信息做好配置,由于负载均衡服务器的实现可以有很多方式(有俗称硬负载均衡器:即供应商直接提供的是整台硬件设备;也有俗称软负载均衡器:即集群软件安装在独立的服务器上的方式实现),这个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设置,配置过程一般都不会很复杂。在每台应用服务器上单独安装泛微e-cology并连接数据库服务器做好相关配置,并启用e-cology的缓存共享设置。e-cology分布式应用方案分布式部署拓扑图分布式部署:是指大型机构在地域上有多个区域机构,在每个区域机构可独立部署e-cology系统,但区域机构与总部之间又有部分的数据或事项来往。一般采用分布式部署方案有以下几种情况:各区域机构本身用户量比较大;各区域机构的职员不允许直接访问外网,只能通过服务器端相互交换数据;区域机构局域网之间物理隔绝,只能通过特定方式传输数据;在采用分布式部署方案中,涉及到需要相互交换或传输数据部分,一般建议采用e-cology标准的web-service接口来处理,针对不同的流程可单独提供各自的web-service接口。从应用上,可建立两种应用模式:松散式整合模式:即多套系统之间相互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模式的效果如下:集中式整合模式:即建立一个数据交换中心,各套系统从交换中心进行数据交互,这种模式的效果如下:网络访问带宽配置方案从泛微以往客户的使用分析,e-cology的瞬间并发操作用户量(注意不是注册用户量和在线用户)一般为注册用户的10%,而单个用户每次操作所需的数据量平均为25K/秒;根据此平均数,可分别计算不同的用户所需要服务器对外的通道带宽(按集中式部署计算):用户数100用户以下100~200用户200~500用户500~1000用户1000~2000用户2000~3000用户3000~4000用户4000~5000用户5000用户以上带宽要求1M以下2M4M10M以上此表仅供参考,实际情况需要根据应用的功能范围而定。硬件配置建议方案服务器配置注册用户1000以下的用户服务器操作系统CPU参考CPU个数内存本地磁盘数据库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2CPU)2颗8核32GB300G应用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2CPU)2颗8核16GB300G注册用户1000-2000的用户服务器操作系统CPU参考CPU核数内存本地磁盘数据库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4颗8核64GB300G应用服务器(主)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2CPU)2颗8核16GB300G应用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2CPU)2颗8核16GB300G注册用户2000-5000的用户服务器操作系统CPU参考CPU核数内存本地磁盘数据库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4颗8核128GB300G数据库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4颗8核128GB300G应用服务器(主)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32GB300G应用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32GB300G注册用户5000以上的用户服务器操作系统CPU参考CPU核数内存本地磁盘数据库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4颗8核128GB300G数据库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4颗8核128GB300G应用服务器(主)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32GB300G应用服务器2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32GB300G应用服务器3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32GB300G应用服务器4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32GB300G手机版服务器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16GB300G即时通信服务器1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16GB300G即时通信服务器2RHEL5.4英特尔至强E7-48202.00GHz,18M高速缓存,5.86GT/sQPI,Turbo,HT,8C(4CPU)2颗8核16GB300G服务器软件配置注册用户1000以下的用户服务器应用类型版本JDK主目录数据库服务器Oracle/应用服务器Resin3.1.7ajdk1.6.0_27注册用户1000-2000的用户服务器应用类型版本JDK主目录数据库服务器Oracle/应用服务器1Resin3.1.7ajdk1.6.0_27应用服务器2Resin3.1.7ajdk1.6.0_27注册用户2000-5000的用户服务器应用类型版本JDK主目录数据库服务器Oracle/RAC数据库服务器Oracle/RAC应用服务器1Resin3.1.7ajdk1.6.0_27应用服务器2Resin3.1.7ajdk1.6.0_27注册用户5000以上的用户服务器应用类型版本JDK主目录数据库服务器Oracle/RAC数据库服务器Oracle/RAC应用服务器1Resin3.1.7ajdk1.6.0_27应用服务器2Resin3.1.7ajdk1.6.0_27应用服务器3Resin3.1.7ajdk1.6.0_27应用服务器4Resin3.1.7ajdk1.6.0_27手机版服务器Resin3.1.7ajdk1.6.0_27即时通信服务器1Resin3.1.7ajdk1.6.0_27即时通信服务器2Resin3.1.7ajdk1.6.0_27存储配置(可选)存储设备设备类型总空间分配空间OA数据库存储1TOA附件存储10T应用负载均衡器硬件F5或者使用nginx等软件环境架构图注册用户1000以下的用户注册用户1000-2000的用户注册用户2000-5000的用户注册用户5000以上的用户数据备份方案在协同办公平台整套系统中所涉及到数据主要是分为两部分:一是在系统中的非关系型数据,所涉及到的文档及附件如word、excel、pdf、ppt附件等等,以及在其它模块中所涉及到的图片资料,这方面的数据是存放于文件服务器中;二是在系统中的关系型数据,如知识目录的架构、流程的信息等等,这方面数据是统一存放于数据库中,如sqlserver、oracle等数据库;所以针对协同办公平台数据的备份也就需要分别对这两方面的数据进行操作:双机热备方案在应用协同办公平台时,还有一种需求,即为了避免由于服务器的原因宕机而造成系统的正式运行,可同时部署两套协同办公平台系统,相互之间可快速切换,即双机热备,由两台服务器+磁盘阵列柜构成双机热备系统,在两台服务器中安装所有的服务模块由“两台服务器+共享磁盘阵列柜”构成高可用系统。通过系统的服务监测模块来互相监测对方的心跳及服务,服务监测模块通过网络和串口来定时监测对方心跳,该系统具有三种运行状态:1.服务器A运行服务1,且在工作时使用磁盘阵列,服务器B运行服务2。2.FailOver。a)当服务器A出现故障时:服务器B监测到服务器A出现故障,接管服务器A的IP地址,然后再mount上磁盘阵列,最后启动服务1。b)当服务器B出现故障时:服务器A监测到服务器B出现故障,监管服务器B的IP地址,然后启动服务2。3.TakeOver。故障服务器恢复后,两台服务器又开始工作,回到状态1。双机热备方案一般可直接由硬件提供商完成。日常备份方案针对不需要双机热备的运行状态,还需要对协同管理平台日常运行的数据和程序周期进行备份,以便系统或服务器出现异样时可快速还原正常状态。备份涵盖内容通过协同管理平台的技术架构,可以看到整个协同管理平台所包括的需备份内容及出现意外情况后恢复内容有:(1).程序文件:包括表示层和逻辑层文件;(2).数据文件:即系统中涉及用到的附件、图片、flash、视频等文件,单独存放于协同办公平台应用服务器文件夹或磁盘中;(3).数据库内容:即存放于关系型数据库(如sqlserver、oracle等)中的数据;常见备份方式针对以上协同管理平台涉及到的内容,采用的备份方式也有所不同:(1).程序文件:不需要自动周期备份,只需要在安装或升级后将服务器的程序安装的文件夹\weaver手动备份到其他服务器或电脑中;(2).数据文件:数据文件存放在\weaver\ecology\filesystem文件夹下,一般可通过服务器的计划执行命令来备份,即先编写备份命令的bat文件并建立网络驱动器的映射,再在操作系统中的计划任务中增加周期执行bat命令(如xcopy命令)。(3).数据库内容:系统所对应的数据库通过查看\weaver\ecology\web-inf\prop下的preties文件即可知道(数据库名称为oa),可直接使用数据库的定期备份功能进行备份;数据恢复方式针对以上协同管理平台涉及到的内容,采用的数据恢复方式也有所不同:(1).程序文件:将已损坏的程序文件协同管理平台重命名,然后再将备份在其他服务器或电脑中的程序文件ecology放在已损坏文件所在位置;(2).数据文件:将已损坏的数据文件filesystem重命名,然后再将备份在其他服务器或电脑中的数据文件filesystem放在已损坏数据文件所在位置;(3).数据库内容:删除已损坏数据库,然后再将备份在其他服务器或电脑中的数据库还原,并修改\weaver\ecology\web-inf\prop下的preties文件中数据库名字为现在恢复的数据库名。热备方案通过集群的方案实现热备;具体实现:有两台应用服务器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一台文件服务器组成OA的正式应用环境;两台应用服务器连接同一台数据库服务器,文件服务器分别映射到两台应用服务器上,在两台应用服务器上同时安装OA系统(分配不同的IP地址),并组成集权应用。平时用户只访问其中一台应用服务器,如果该服务器出现故障则用户可以通过事先指定的IP地址,访问另一台服务器继续OA工作。历史文档备份历史文档备份一般有两种方案:一种通过集群方式,多台应用服务器文件都存储到磁盘阵列柜,文档的权限和身份访问控制都在数据库进行管理和控制,由于协同办公平台数据机信息处理存储量远没有ERP大,ORACLE数据库足够支持,所以只需要磁盘陈列柜足够大就可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