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新人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1.gif)
![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新人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2.gif)
![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新人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3.gif)
![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新人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4.gif)
![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新人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46308be796f03eec7d9de3dbec7219f3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版)新人教版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版)新人教版6/6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版)新人教版2019届中考语文押题训练专题十五课内外文言文比较阅读(教师版)新人教版1.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
,回答以下问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绚烂;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洞,忧如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来往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选自《桃花源记》)[乙]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①。高不倍寻②,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③,地搜胜概,物无遁形⑤。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能够导和纳粹⑥,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⑦,风泠泠⑧,能够蠲烦析酲⑨,起人心情⑩。山树为盖⑾,岩石为屏,云从栋⑿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⒀下:卧而狎⒁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⒂又潺渡洁澈⒃,粹冷柔滑⒄。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掉。(
选自白居易《冷泉亭记》)[
注]①隅:角落。②不倍寻
:不到十六尺。③撮奇得要
:齐聚奇景
,揽得精华。④地搜胜:觅取地之名胜。⑤物无遁形:没有什么光景能够遗漏。⑥导和纳粹:吸纳新鲜空气。⑦渟渟:水阻滞,水面宁静。⑧泠泠:冷清。⑨蠲烦析酲:除掉烦闷,清除困倦。⑩起人心情:令人心情好。⑾盖:顶盖。⑿栋:栋梁间。⒀床:坐具,这里指石凳。⒁狎:玩。⒂矧:况且。⒃潺渡洁澈:水流缓慢清明。⒄粹冷柔滑:凉爽,娇嫩,润滑。讲解以下加点词.①缘溪行.②阡陌交通.③木欣欣..④濯足于床.答案:①沿着②互相畅达③草木旺盛的样子④洗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初极狭,才通人。译文:②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掉.译文:答案:①开初洞口狭窄,仅能容一个人经过。②沾染耳目的尘埃,打扰内心的污垢,不待那清泉冲洗,一到这里就去除了。(3)请分别说说甲、乙两文各写了什么内容.:答案:甲文:渔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和初进桃花源见到的情形。模和春夏节气给人的感觉。(4)甲、乙两文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乙文:描述冷泉亭的地址、规答案:甲文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乙文表达了作者对冷泉亭的喜爱之情。(5)请说说甲、乙两文描述光景的目的有什么不相同.:答案:甲文描述光景是为了表现世外桃源的美好,同时表达对世俗生活的厌恶.而乙文则表现了冷泉亭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和熏陶作用。2.比较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回答以下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荣华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江宁之龙蟠,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或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①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固也。此文人画士心知其意。未可明诏大号②以绳天下之梅也;又不能够够使天下之民斫③直,删密,锄正,以夭梅病梅④为业以求钱也。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有以文人画士孤癖⑤之隐明告鬻⑥梅,斫其正,养其旁条。删其密,夭其稚枝,锄其直,遏其生气,以求重价,而江浙之梅皆病。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注]①欹(qī):倾斜。②明诏大号:公开宣告,大声号召。明,公开。诏,告诉,一般指上告下.③斫(zhuó):用刀斧砍。④夭梅病梅:把梅弄成奇形异状,弄成病态。夭,屈,折。⑤孤癖:偏嗜。⑥鬻(yù):卖。讲解以下句中加点的词.①濯清涟而不妖.②陶后鲜有闻.③绳天下之梅.④文人画士之祸.之烈至此哉答案:①冲洗②少③名词用作动词,拘束④造成的祸害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①可远观而不能亵玩焉.译文:②梅之欹之疏之曲,又非蠢蠢求钱之民能以其智力为也.译文:答案:略甲文赞美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尊贵质量,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现实生活中,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见解,你是怎样对待的?请简述原因。:答案:略(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乙文的主要内容.:答案:揭穿病梅产生的原因。(5)简要解析甲、乙两文的写法和表现的思想感情的异同.:答案:两文都运用了托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讽刺追名逐利的世风;乙文揭示和抨击了清朝封建统治者拘束人们思想,压迫、伤害人才的罪行,表达了作者要求改革政治,打破严酷的思想统治,追求个性解放的强烈梦想。3.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命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者,受上;上寡人者,受中;能于市朝,寡人之耳者,受下。”令初下,群臣,庭若市。数月此后,而。期年此后,欲言,无可者。燕、、、魏之,皆朝于。此所于朝廷。(自《忌王》)[乙]王虐,国人王。邵通知曰:“民不堪命矣!”王怒,得巫①,使者,以告,之。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王喜,告邵公曰:“吾能弭②矣,乃不敢言!”邵公曰:“是障之也。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③而,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川者决之使,民者宣④之使言。⋯⋯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⑤隰⑥衍⑦沃⑧也。衣食于是乎生。口之宣言也,擅长是乎,行善而,其因此阜用衣食者也。夫民之之于心而宣之于,成而行之,胡可壅也?若壅其口,其与⑨能几何?”王不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三年,乃流王于彘。(
自《国·周上》
)[
注]①巫:国的巫者。②弭
:除掉指。③壅
:拥堵。④宣:宣泄,引。⑤原
:广的平川。⑥隰
:低湿的地方。⑦衍
:高肥沃的地方。⑧沃
:低肥沃的地方。⑨与
:同。(1)解下面加点的
.①臣之妻私.臣②王之蔽甚矣.③国人王.④是障之也.答案:①偏②受蒙蔽③公开批、指人的失④把下面句子翻代.①期年此后,欲言,无可者.文:②是故川者决之使,民者宣之使言.文:答案:①一年此后,即使想要言,也没有什么可的了。②因此,治水者要开通水道,使它通;治民者也开民众,使他所欲言。(3)下面各中加点的意相同的一是().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能谤讥于市朝..伤人必多,民亦如之.以告,则杀之..皆以美于徐公.道路以目..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人莫敢言.答案:D(A.向/在;B.这样/代指人;C.认为/用,使用,;D.均为“没有”之义)(4)甲、乙两文中邹忌和邵公的说理方法有什么不相同?:答案:邹忌运用类比的方法,邵公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甲文中的齐威王和乙文中的周厉王,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答案:齐威王纳谏除蔽,厉王专制,弃忠言不论。4.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能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令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能够得生者何不用也?令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能够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能够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人皆有之
,贤者能勿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永①之氓②成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③湘水。中济④,船破,皆游。其一氓全力而不能够平时⑤。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今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
,身且死
,何以货⑥
为?”又摇其首
,遂淹死。(选自柳宗元《哀溺文》)[注]①永:永州,相当于今湖南省零陵、东安和广西全州一带。②氓:老百姓.③绝:横渡。④中济:渡到河水中间。⑤不能够平时:游不了多远。⑥货:财货,这里指钱。讲解以下句中加点的词.①故患有所不辟.也②令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③吾腰干钱.④何不去之.答案:①通“避”,闪避②假如,假如③作动词用,腰中缠着④扔掉(2)以下句中加点的“益”字与“有顷益怠”中的“益”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香远益清B.至于商酌损益.C.益慕圣贤之道D.有所广益...答案:A、C(题目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