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防治知识_第1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_第2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_第3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_第4页
高血压防治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防治知识第3课徐行镇居民健康自我管理系列课件(三)第1页,共39页。主要内容概述什么是血压、高血压,高血压的分类、症状、流行特点、合并症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有效控制血压第2页,共39页。概述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国大约每5个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估计目前全国高血压患者至少有2亿,是我国乃至全球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第一杀手”。高血压可损害心、脑、肾、眼等器官,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是脑卒中和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第3页,共39页。什么是血压血压通常指动脉血压,是指动脉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心脏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舒张压:心脏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血压的表示方法:收缩压/舒张压单位:毫米汞柱(mmHg)千帕(Kpa)

1Kpa=7.501mmHg第4页,共39页。血压对人体的意义可以保证心脏把血液顺利输送到各个器官。正常的血压可以保证人体各个器官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过低或过高的血压,都可能给身体健康造成危害。血压急剧下降器官得不到足够血液供应休克第5页,共39页。什么是高血压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只要收缩压或舒张压任何一个达上述标准

2、未服用抗高血压药情况下、静息(无情绪激动、紧张和运动)状态下测量3、不在同一天三次收缩压水平均大于140和/或舒张压大于90毫米汞柱者,可确诊。

第6页,共39页。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级别时,以较高的分级为准第7页,共39页。血压的测量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非同日三次(一般间隔2周测量一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第8页,共39页。高血压与哪些症状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无明显症状,往往悄然起病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有的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心悸失眠耳鸣手指麻木,颈背部肌肉酸痛、紧张第9页,共39页。高血压的分期第一期有高血压,但无心、脑、肾病变第二期有高血压,并伴有下述任何一项左心室肥大眼底动脉狭窄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升高第三期有高血压,且合并心、脑、肾等第10页,共39页。高血压的流行特点三高三低: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低。全国18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约有2亿高血压患者每5个成人就有1人患高血压患病率高第11页,共39页。高血压的流行特点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害严重。高血压是中风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常并发中风(脑卒中),脑出血的80%由高血压引起,脑梗死的发生多与血压升高有关我国是中风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生中风200万人;其中2/3病人致死或致残;现存活的中风患者累积700万。

致残率高第12页,共39页。高血压的流行特点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风险之间存在密切因果关系。我国人群监测数据显示,心脏血管死亡占总死亡人数的40%以上,其中高血压是首位危险因素,每年300万心血管死亡中至少一半与高血压有关。致死率高第13页,共39页。高血压的常见合并症高血压病严重地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它不仅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同时又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导致心、脑、肾、血管、眼底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和损害,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第14页,共39页。降压治疗对并发症的好处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可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每降低10毫米汞柱,舒张压每降低5毫米汞柱,中风发病的相对危险减少40%。中风发病相对危险减少40%40%收缩压10mmHg舒张压5mmHg第15页,共39页。降压治疗对并发症的好处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降压治疗可减轻或逆转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肥厚,预防心脏病发生。第16页,共39页。特殊人群高血压一、老年高血压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即约每2位60岁及以上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有些患者是以急性中风或急性心肌梗死而骤然发病,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高血压。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病大多数起源于青年时期的轻度高血压。老年高血压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减少40%,心血管事件减少30%第17页,共39页。特殊人群高血压二、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儿童高血压以原发性高血压为主,表现为轻、中度血压升高,通常没有自我感知,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除非定期体检,不易被发现。与肥胖密切相关,50%以上的儿童高血压伴有肥胖。第18页,共39页。特殊人群高血压三、妊娠合并高血压妊娠合并高血压的患病率占孕妇的5-10%,其中70%是与妊娠有关的高血压,其余30%在怀孕前即存在高血压。原本血压正常的孕妇在怀孕20周后出现高血压,称为妊娠高血压,也称妊娠诱发高血压。

第19页,共39页。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1、食盐过多,口味过重高盐饮食可升高血压水平。人群平均每人每天增加摄入食盐2克,收缩压和舒张压可分别升高2毫米汞柱及1毫米汞柱。减少盐的摄入量可以降低血压。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每天盐摄入量12-15克以上。WHO提倡每人每天平均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控盐勺5-6g约10g第20页,共39页。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2、超重和肥胖超重和肥胖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体重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超重和肥胖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正常体重者的3-4倍。控制体重可降低血压水平,肥胖者应有效减轻体重。合理营养,膳食平衡,有利于保持理想体重。第21页,共39页。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3、饮酒过量饮酒可使血压增高,男性持续饮酒者比不饮酒者4年时间高血压发生危险增加40%。限制饮酒有利于血压的控制。提倡高血压患者戒酒。已习惯饮酒的健康人每天饮酒量限制在少量:即啤酒小于5两,或葡萄酒小于2两,或白酒小于1两。妇女饮酒量减半。不提倡饮高度烈性酒。

第22页,共39页。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4、精神紧张精神紧张、愤怒、烦恼、环境的恶性刺激等都可导致血压升高。而减轻精神压力和保持平衡心理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心理平衡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适应和自控能力,对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第23页,共39页。高血压与哪些因素有关其它危险因素吸烟、年龄、高血压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等吸烟年龄家族史缺乏体力活动第24页,共39页。高血压危害这么大我们应该如何防治呢?

认识、了解

良好的生活方式

药物

第25页,共39页。应对原则低危血压轻度升高先进行生活方式改善性治疗,观察数月后有必要时加药物治疗高危血压中重度升高尽早加药物治疗,同时进行生活方式改善性治疗第26页,共39页。预防高血压从健康生活方式开始第27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一、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高血压防治的基石,持之以恒将终身受益。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第28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合理膳食合理膳食应该总量控制,结构调整(低盐、低脂、低甜食,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适量高蛋白饮食)。做好膳食平衡,保持理想体重。

1、减少钠盐摄入第29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2、合理膳食3、控制体重第30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戒烟限酒第31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适量运动第32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心理平衡减轻精神压力和保持平衡心理可以降低血压水平。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坦然处世,心胸宽广有利于血压稳定。心理平衡的关键在于有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良好的适应和自控能力,对工作与生活保持良好的心态。得了高血压要重视,但不要紧张第33页,共39页。如何有效控制血压

二、坚持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是慢性病,合理选择、长期坚持、规律服用治疗高血压药物,是持续平稳有效降压的基本保证。高血压患者应定期进行门诊复查,建议城市患者每月一次,农村患者每3月至少一次应按医嘱有规律地用药

第34页,共39页。特殊人群高血压注意事项一、老年高血压坐起/站起需缓慢。老年人高血压易受体位变动的影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中更易发生,应慎用能引起体位性低血压的药物,体位变化如坐起、站起时应缓慢。老年人降压不能操之过急,血压宜控制在140-159mmhg为宜,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第35页,共39页。特殊人群高血压注意事项二、儿童高血压定期测量血压,定期体检。原发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各种诱发因素,如饮食口味较重、肥胖、精神紧张等,加强运动体育锻炼。继发性:多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及早查明原因以便彻底治愈。药物治疗。第36页,共39页。特殊人群高血压注意事项三、妊娠高血压加强血压监测,积极降压治疗。选用对孕妇和胎儿安全的药物。如果你出现先兆子痫的任何症状(比如浮肿、体重突然增加、持续或严重的头痛、视力变化、上腹胀痛或触痛、恶心或呕吐等)或胎盘早剥的迹象(比如见红、出血、子宫胀痛),你应该立即去医院就诊。重度妊娠高血压根据医嘱持续降压治疗,必要时终止妊娠。第37页,共39页。谢谢第38页,共39页。内容梗概高血压防治知识。千帕(Kpa)1Kpa=7.501mmHg。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非同日三次(一般间隔2周测量一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第二期有高血压,并伴有下述任何一项。我国是中风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生中风200万人。控制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可减少心、脑、肾等器官损害。降压治疗高血压伴颈动脉增厚患者,可明显减轻或阻抑颈动脉病变,有利于预防中风。降压治疗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降低患者眼底病变和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9%,即约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