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学管理岗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1页
2022年0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学管理岗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2页
2022年0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学管理岗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3页
2022年0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学管理岗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4页
2022年0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学管理岗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㈠答案详解版(3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住在富人区的她2022年06月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合同制教学管理岗招考聘用名师点拨卷答案详解版(3套)(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全文为Word可编辑,若为PDF皆为盗版,请谨慎购买!第I卷一.全真模拟押题-综合考点(共150题)1.据介绍,北半球人口相对密集,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不断推高碳排放量,因此北半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2013年已达到400PPM这一标杆水平。相对来说,南半球人类活动较少,而南极洲更是人烟稀少,但即便如此,2017年6月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极地

B.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南极洲地貌有深远影响

C.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再降到400PPM以下

D.北极的二氧化碳浓度在4、5年前就远超南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日常推理题,根据题干信息逐一分析选项。

A项:南极洲人烟稀少但二氧化碳浓度仍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极地,可以推出,当选;

B项:题干只是提到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并没有提到达到这个数值以后的具体影响,对南极洲地貌是否有深远影响不得而知,无中生有,排除;

C项:题干只是说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没有提到以后会不会再降下去,无中生有,排除;

D项:题干说的是北半球在2013年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而南极洲在2017年才达到这个值,但通过北半球的平均情况无法得出北极是否远超于南极,选项叙述程度比较重,且偷换概念,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依据题干特征和提问方式,确定为归纳推理。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根据题干表述,人类活动会推高碳排放量,同时“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值”,可知,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到极地,可以推出;

B项:题干没有涉及到南极洲的地貌问题,无法推出,排除;

C项: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接下来是否会下降,文中没有涉及,无法推出,排除;

D项:题干前半部分谈论的是整个北半球并非北极,话题不一致,无法推出,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题目要求可以根据所给信息来推出结论的一项,需要我们将每个选项都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最佳选项。注意,不能无中生有或扩大缩小范围。A项,从人类活动使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400PPM这一标杆可以推出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已经深入极地了。

B项,题干只提到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达到了400PPM,并未体现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极地地貌有深远影响,不能推出。

C项,题干并未涉及二氧化碳浓度会不会下降的问题,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不会再降到400PPM以下同样无法推出。

D项,题干只提到北半球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比南极洲二氧化碳浓度达到400PPM早四五年,北半球和北极并不是一个概念,北极的二氧化碳浓度在四五年前就远远超出,不能推出。

故本题选A。2.请根据所给图形的既有规律,选出一个最合理的答案。(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每个图形均由多个小黑点组成,小黑点数量不一致,考虑小黑点的数量。

第二步,九宫格,横向规律较为常见,优先考虑。

第一行找规律,图形第一行中小黑点依次减少1个,其它小黑点保持不变;第二行验证规律,图形第一行中小黑点依次减少1个,其它小黑点保持不变;第三行遵循同样规律,只有A选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规律二:纵向观察图形,第一列找规律,图1+图2=图3;第二列验证规律,符合,第三行应用规律,只有A选项符合。

3.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核心特征是:

A.强制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无偿性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与私人产品相比,公共产品的特征是: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营利性。其核心是受益的非排他性和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B项符合题意,当选。ACD项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公共产品是私人产品的对称,是指具有消费或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和受益上的非排他性的产品。公共产品,亦称“公共财货”“公共物品”,指能为绝大多数人共同消费或享用的产品或服务。如国防、公安司法等方面所具有的财物和劳务,以及义务教育、公共福利事业等。特点是一些人对这一产品的消费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它的消费,具有非竞争性;某些人对这一产品的利用,不会排斥另一些人对它的利用,具有非排他性。一般由政府或社会团体提供。公共产品区别于公共资源。

4.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应用这种罗盘,无论在阴云密布以及黎明或傍晚看不到太阳的时候,也不会迷失方向。

B.在我们中间,一个人发生困难,就有上百、上千、上万个素不相识的人热切地伸出手,不遗余力地帮助你。

C.文章关于环境污染问题做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引起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D.荔枝是亚热带果树,现在科学发达,使荔枝北移,将来也许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病句的辨析。解答这类题目只需结合基础知识逐个辨析选项,找到没有语病的一项即可。同时,注意常见的病句类型包括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歧义、句式杂糅、搭配不当、不合逻辑等等。A项,“无论”与“也”搭配不当,可把“无论”改为“即使”。B项,人称代词使用不当,句末“你”应改为“他”。C项,介词误用,“关于”改为“对于”;谓语残缺,可在“引起”前加“希望”。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A项,关联词搭配错误,应将“无论······也······”改为“无论······都······”或“即使······也······”。

B项,句末的“你”改为“他”。

C项,应将“文章”后面的“关于”改为“对”。

D项无语病。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A项关联词搭配错误,应将“无论……也……”改为“无论……都……”或“即使……也……”。

第二步,B项句末的“你”应改为“他”。

第三步,C项介词使用错误,应将“关于”改为“对”。

第四步,D项表述明确,没有语病。

因此,选择D选项。5.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是指:

A.陆地

B.海洋

C.大气层

D.外层空间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而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海洋,是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地球四个主要的大洋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部分以陆地和海底地形线为界。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B项正确,当选。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陆地被称为人类生存的第一环境。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C项:大气层称为人类生存的第三环境。C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外层空间称为人类生存的第四环境。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6.恩格尔系数,是指房租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恩格尔系数是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而不是房租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因此,本题错误。

恩格尔系数: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7.有人认为“限购”在法律规定之外,增加了相对人的负担,是对相对人合法权利的不合法限制,这种观点说明政府依法行政需要充分考虑(

)。

A.行政主体是否有相应权力

B.内容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

C.制定程序是否合法

D.增强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参考答案:ABC

解题思路:根据我国《立法法》第8条的规定,涉及民事基本制度的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或其常委会制定法律加以调整,而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的规范性文件均无权涉及这些内容。所以政府在出台“限购”措施时要考虑是否有相应权力。选项A符合题意。调整同一对象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法律规范,因规定不同的法律后果而产生冲突,按照我国《立法法》相关规定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所以政府在制定“限购”措施时要考虑内容是否与上位法相抵触。选项B符合题意。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权利义务的事项,在规范性文件出台之前应该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确保行政决定的科学性、民主性和合理性。“限购”措施的出台,政府需要考虑相应的制定程序是否合法。选项C符合题意。增强行政过程的透明度,在本题中未有体现。D选项不选。

故正确答案为A、B、C。8.发生通货膨胀必将对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影响,此时政府可采取的治理措施有(

)。

A.控制货币发行量

B.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

C.增加政府公共支出,调整政府收支结构

D.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参考答案:A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经济常识,主要考查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点。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纸币供应量大于实际需求,也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导致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

A项正确,控制货币发行量,使市场流通中的货币减少,自然会抑制通货膨胀。

B项正确,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就是政府根据一定时期内的财政收入总量来安排财政支出,其主旨在于减少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它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C项错误,“增加政府公共支出”,意味着政府投入到市场中的货币加大,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增多,会加剧通货膨胀。

D项错误,扩张性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的货币政策,它会加剧通货膨胀。

故正确答案为AB。9.(

)的行文方向可平行、上行、下行。

A.请示

B.议案

C.意见

D.报告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A项错误,请示是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对某项工作、问题作出指示,对某项政策界限给予明确,对某事予以审核批准时使用的一种请求性公文,属于上行文。

B项错误,是指由法定机关和人大代表依照法定程序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或者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

C项正确,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可以用于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可以采用,如呈请性意见。

D项错误,报告是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属于上行文。

故正确答案为C。10.国家强行对一些生产经营不善或生产能力过剩的企业实行兼并、强行压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属于政府干预中的:

A.经济手段

B.法律手段

C.行政手段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宏观经济政策知识。

第二步,行政手段是依靠行政机构,采取强制性的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方式来调节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题目中国家采取了强制性的手段,属于行政手段。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借助于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具体的方法包括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经济手段中的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利率政策、汇率政策、产品购销政策、价格政策、扶贫政策、产业政策等。A项错误。

B项:法律手段是指政府依靠法制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以达到宏观调控目标的一种手段。B项错误。

11.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其可应用于(

)。

A.医学领域

B.军事航天领域

C.室内设计领域

D.视频游戏领域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VR是Virtual

Reality的缩写,中文的意思就是虚拟现实(真实幻觉、灵境、幻真),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是指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为使用者提供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使用者如同身临其境一般,可以及时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

A项正确,在医学领域,医学专家们可以在虚拟空间中模拟出人体组织和器官,让学生在其中进行模拟操作,并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手术刀切入人体肌肉组织、触碰到骨头的感觉,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手术要领。而且,主刀医生们在手术前,也可以建立一个病人身体的虚拟模型,在虚拟空间中先进行一次手术预演,这样能够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让更多的病人得以痊愈,当选。

B项正确,在军事方面,人们将地图上的山川地貌、海洋湖泊等数据通过计算机进行编写,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将原本平面的地图变成一幅三维立体的地形图,再通过全息技术将其投影出来,这更有助于进行军事演习等训练,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人们也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计算机的统计模拟,在虚拟空间中重现现实中的航天飞机与飞行环境,使飞行员在虚拟空间中进行飞行训练和实验操作,极大地降低了实验经费和实验的危险系数,当选。

C项正确,在室内设计领域,人们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把室内结构、房屋外形通过虚拟技术表现出来,使之变成可以看得见的物体和环境。同时,在设计初期,设计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出来,在虚拟环境中预先看到室内的实际效果,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降低了成本,当选。

D项正确,在电子游戏领域,虚拟现实技术通过把用户置于全新的虚拟世界中,让电子游戏的用户体验提升,增强现实技术则可以直接把现实世界变成视频游戏的背景,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ABCD。12.下列关于胎儿与母体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胎儿和母体的血液通过脐带相通

B.胎儿和母体具有不同的遗传物质

C.胎儿在母体中的发育场所是子宫

D.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进行物质交换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医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胎盘通过胎盘膜同母体子宫内膜相连接,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联通,但可进行物质交换。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猜测法解题。最好排除的是C项,显然正确。B、D两项不熟悉,先跳过。关于A项,我们知道很多孩子与母亲的血型是不一样的,也知道不同血型之间不可以互相输血,如果胎儿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相通,就好比两个血型不同的人互相输血,所以可推测A项错误。脐带的一端连接胎儿,另一端连接胎盘,胎盘再通过胎盘膜同母体子宫内膜相连接,胎盘内有母体和胎儿两套血液循环,两者的血液在各自的封闭管道内循环,互不相混,但可进行物质交换。发育中的胎儿的血型与母体的可以不同,就是因为母体与胎儿的毛细血管相互交叉但不相通,否则可能发生血液的凝集。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A项正确: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随染色体传给下一代。人类体细胞中有46条染色体,其中23条来自父方,23条来自母方。因此,胎儿具有与母体不同的遗传物质,胎儿遗传父母各自一半的染色体基因,即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共同控制着胎儿的性状。

B项错误:胎儿所需的营养物质确切来说来自母体的血液,发育中的胎儿的血型与母体的可以不同,原因是母体与胎儿的毛细血管相互交叉但不相通,所以胎儿体内的血液与母体的血液不直接相通,母亲的血液与胎儿的血液是彻底分开的。

C项正确:卵细胞受精以后开始分裂、分化,形成胚泡,然后形成囊胚,并植入母体子宫内膜中,吸收营养,继续发育。

D项正确:胎盘内有许多绒毛,绒毛内有毛细血管,这些毛细血管与脐带内的血管相通,绒毛与绒毛之间则充满了母体的血液。胎儿和母体通过胎盘上的绒毛进行物质交换。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13.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大的气体。(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14。

因此,本题错误。

14.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列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时,车上人员应:

A.迅速向下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

B.迅速向上风方向或低坡地段转移

C.迅速向上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

D.迅速向下风方向或低坡地段转移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列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时,车上人员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危害气体迅速散开,防止聚集产生的爆炸,中毒等。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列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时,车上人员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运输危险品货物的列车发生泄漏、火灾、爆炸时,车上人员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或高坡地段转移,有利于躲避有害气体,防止有害气体聚集产生爆炸、使人中毒等。

因此,选择D选项。15.关于生活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缺碘可能会患“大脖子病”

B.吃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

C.甲醛可以用作药品的防腐剂

D.回收废电池可减少重金属污染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即“大脖子病”。

B项正确,维生素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因此吃水果有助于补充维生素。

C项错误,甲醛又名蚁醛,无色气体,有辛辣刺鼻气味,易溶于水、醇和醚。甲醛有毒,不能用作药品的防腐剂。

D项正确,电池主要含镉、锰、汞、锌等重金属,若被弃于自然环境中,重金属成份会随渗液溢出,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日积月累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16.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是:

①世界上没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只有学而知之的“天才”

②何谓有学问?简单说,就是懂得的知识多,并能运用这些知识

③学习要学得深,就要先学得多

④要使自己懂得多,首先就要学得多

⑤因此,要想当专家,最先应该是“博”士

A.①⑤④③②

B.③②④⑤①

C.④③⑤②①

D.②①④③⑤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③④②均可以当首句,不好确定。

第二步,寻找其他突破口。通过阅读文段可知,③④⑤都在强调要学得多,话题一致,所以这三个句子应该捆绑,并且⑤由关联词“因此”引导,应该在③④的后面,排除A项和B项。②强调懂的知识要多,属于引出话题,应该放在前面,排除C项。答案锁定为D项,代入验证D项,逻辑通顺,语义连贯。

因此,选择D选项。

17.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消费正在向第三次升级迈进,大消费时代已经来临。消费需求发送了根本性改变,旅游、4G网络、文化传媒、电子信息等消费大幅度增长。这表明:

A.生产取决于消费,生产的进步为扩大消费提供了物质基础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促进居民收入的增加,为扩大消费提供资金支持

C.生产反作用于消费,生产的发展和升级推动人们消费对象、方式和水平的提

D.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决定了人们消费行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微观经济知识。

第二步,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不言而喻,是相互依存、十分密切的。通常来说,经济发展速度快,消费水平相应的也会提高,反之亦然。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收入增加,消费需求得到刺激,从而扩大消费。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生产决定消费。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水平、消费方式并为消费创造动力,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A项错误。

C项:消费对生产有重大的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并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C项错误。

D项:消费观念、消费心理只是对人们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不能决定消费行为。D项错误。

18.民以食为天,人多地少是不少国家面临的相同问题。在全球化时代,国际粮价的波动往往对国内粮食生产影响巨大。据介绍,日本在海外开发农田1200万公顷,相当于其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韩国在海外购买和租赁农田243万公顷,相当于其国内耕地面积的1.3倍。日韩农业“走出去”,借助多元化的规模经营,获得了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对保证其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

这段文字讨论的重点是:

A.日本韩国本世纪的耕地面积规模

B.日韩“走出去”的海外屯田战略

C.人多地少粮价波动是世界性问题

D.国际粮价与国内粮食生产的联动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在全球化的时代,存在人多地少、国际粮价波动的问题,然后举出日本、韩国通过海外开发、购买和租赁的方式应对问题,最后指出日韩农业“走出去”对其保证粮食安全起到了积极作用。文段结构为“分—总”,重点在最后的总述,主要讲的是日韩“走出去”战略的积极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提出问题,即人多地少、国际粮价波动,接着通过提出日本、韩国海外屯田缓解粮食安全问题的行为解决问题,故重点在后文的屯田行为,对应B项。A项:没有提到解决对策,即海外屯田,排除。C、D两项:均为提出问题部分,非重点信息,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人多地少是不少国家面临的共同问题,接着介绍了韩国和日本针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措施,即在境外开发农田,最后对他们这种“走出去”的屯田战略予以肯定,故这段文字的讨论重点是日韩的海外屯田战略,正确答案为B。19.“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左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记叙范围为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一问三不知”一句源自《左传•哀公二十七年》,原文为:“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而后入焉。今我三不知而入之,不亦难乎!”说的是聪明的人谋划一件事情,需要对其开始、经过、结果三方面都要考虑清楚后,才会向上报告。而“我”对这三方面都不知道,想要谋划一件事就太勉为其难了。现在多用“一问三不知”表示对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知道。

故表述正确。20.美好的事物人人向往,若是缺少发现的眼睛,它也容易被

。某次儿童画展,一位小朋友的作品上有一个洞,评委们好奇地问,这是不是一幅破损的作品。小朋友说,这是进入世外桃源的入口。孩子的答案,耐人寻味。如何

发现美的眼睛,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去回答的课题。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蒙蔽擦拭

B.遮蔽擦亮

C.掩饰拂拭

D.遮掩烛照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缺少发现的眼睛”可知,所填词语应体现出美好事物就难以被发现之意。B项“遮蔽”指遮挡,挡住使看不到,D项“遮掩”亦有遮挡之意,均可以体现出难以发现之意,保留;A项“蒙蔽”指隐瞒真相,使人上当,通常与人搭配使用,与“美好事物”搭配不当,排除;C项“掩饰”设法遮盖、掩盖(真实情况),不想让他人发现,文段没有设法掩盖之意,与文段语境不符,排除。

第二空,搭配“眼睛”,B项“擦亮”与“眼睛”为固定搭配,当选;D项“烛照”指照耀,照亮,与“眼睛”搭配不当,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美是有力量的美育是一种刚需》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词语的含义。第二步,第一空词语表达的是“美好的事物”不易被发现,辨析备选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排除B、D。第三步,辨析A、C两项的第二空,选择与“眼睛”搭配恰当的一项。第一空,“蒙蔽”指隐瞒真相,使人上当。“被蒙蔽”的只能是人,不能是“美好的事物”,排除B。“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情况,指人的主动行为。句意为美好的事物不容易被发现,“掩饰”与句意不符,排除D。第二空,“擦亮眼睛”为习惯搭配。“烛照”指照亮,与“眼睛”搭配不当,排除C。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与空格搭配的主语“它”指代“美好的事物”,根据前文“缺少发现的眼睛”可知空格处应表达出美好的事物没有被发现之意。A项“遮蔽”指遮挡,C项“遮掩”指阻挡、遮蔽。两词符合语境。B项“蒙蔽”指隐瞒真相,使人上当,多与人搭配,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D项“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含有故意掩盖之意,文段只需表达出美好事物没有被发现这一结果,并不需要故意为之,故排除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呼应首句“缺少发现的眼睛”,可知空格应填入“具有、补足、增添”之意。A项“擦亮”指磨擦使光滑发亮。“擦亮眼睛”为常用搭配,且含有具备发现的眼睛之意,符合语境。C项“烛照”指烛光照射、光亮照耀,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

因此,选择A选项。21.白话文是一种民间文学的文体,关于白话文说法正确的有:

A.白话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宋年间

B.《红楼梦》就是用当时的白话文书写的

C.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文小说是《阿Q正传》

D.白话文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A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A项: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通俗地说就是我写我口,白话文是一种民间文学的文体,白话文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年间。

D项:白话文运动起源于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摒弃旧文学,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对语言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因此,选择AD选项。

B项:《红楼梦》运用了白话写作,但不是白话文。因为白话文在五四以后才正式在书面语中使用。《红楼梦》写于清末,应该是一种类似于当时口语的半文半白的创作语言。也即通常所说的白话小说。B项错误。

C项:1918年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人吃人的制度进行猛烈地揭露和抨击。C项错误。

22.下列公文中的数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房间里有六七八个人在开会

B.教室能容纳五十人左右

C.从威海到青岛开车约四小时

D.对于这个说法有四分之三的人表示赞同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识。

公文中的数字主要包括汉语数字和阿拉伯数字两种。其中,汉字数字通常是指“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及其大写“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等数字,阿拉伯数字主要指“0、1、2、3、4、5、6、7、8、9”十个数字。

A项正确,相邻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必须使用汉字来书写数字,连用的两个数字之间不得用顿号隔开,“六七八”书写无误。

B项、C项正确,用“几”“多”“余”“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使用汉字数字。如:几千年、十余年、约五十人等。如果文中出现一组最有统计意义和比较意义的数字,用“多”“约”等表示约数时,为保持局部体例上的一致,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如:调拨钢材3000多吨、水泥30000多吨、柴油1400多吨。

D项错误,计数与计量以及统计表中的数值、正负数以及小数、百分数、分数、比例必须采用阿拉伯数字。因此,“四分之三”的正确表达形式为“3/4”。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23.类地行星是指以硅酸盐石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包括地球、水星、金星、火星。(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第二步,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由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因此,本题正确。24.马克思说:“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下列哪个观点与这句话不符:

A.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

B.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因素

C.社会形态的存在必然具有其阶段性

D.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题干中表述内容是马克思关于生产关系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著名论断。这段话阐述的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马克思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选项中“生产关系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表述有误。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体现了生产关系的产生和灭亡有客观的生产力物质条件,即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A项正确。

B项:“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体现了生产力是最终的决定性力量,即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因素。B项正确。

C项:马克思的这段话从根本上体现了历史发展的阶段性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历史发展阶段的根本标志就是社会形态的变迁。所以,社会形态的存在必然具有其阶段性。C项正确。

25.太阳发出的能量主要来自:

A.万有引力产生的动能

B.燃烧所释放出的化学物质

C.与其他恒星产生的热能反应

D.热核反应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知识。

第二步,太阳发出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太阳内部中心的热核反应。从太阳中心到0.25太阳半径(太阳的总半径约为696300千米)是太阳发射巨大能量的真正源头,也称为核反应区。太阳核心处温度高达1500万度,压力相当于3000亿个大气压,随时都在进行着四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的热核反应。在太阳核反应区,每秒钟有质量为6亿吨的氢经过热核聚变反应为5.96亿吨的氦,并释放出相当于400万吨氢的能量,正是这巨大的能源带给了我们光和热。所以,太阳发出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热核反应。

因此,选择D选项。

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占有太阳系总体质量的99.86%。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小行星、流星、彗星等,都围绕着太阳公转,而太阳则围绕着银河系的中心公转。太阳直径相当于地球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相当于地球的33万倍。从太阳的化学组成成分来看,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都是氢,剩下的部分几乎都是氦,其余如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的质量总和少于2%,太阳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

26.A市宏兴股份有限公司认为A市财政局违法摊派费用,可向A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复议知识。

第二步,根据《行政复议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根据本法第十二条第一款,对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

因此,本题正确。

《行政复议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

(一)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行政强制措施决定不服的;

(三)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变更、中止、撤销的决定不服的;

(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

(五)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合法的经营自主权的;

(六)认为行政机关变更或者废止农业承包合同,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七)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征收财物、摊派费用或者违法要求履行其他义务的;

(八)认为符合法定条件,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者申请行政机关审批、登记有关事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的;

(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

(十)申请行政机关依法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者最低生活保障费,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的;

(十一)认为行政机关的其他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

27.6,14,30,62,(

A.85

B.92

C.126

D.25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优先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32×2=64,所求项为62+64=126。

因此,选择C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数列呈现明显的倍数关系,优先考虑递推倍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14=6×2+2,30=14×2+2,62=30×2+2,规律为第二项=第一项×2+修正项,修正项是为2的常数数列,故所求项为62×2+2=126。

因此,选择C选项。

28.当前,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全面展开,希望通过高考改革撬动基础教育阶段的改革,鼓励中学将育人方向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同时,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鼓励中学个性化教学,引导学生自我认知、找到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个性所在。反过来讲,如果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不仅可能影响这一阶段的教育改革质量,还可能会对冲掉高考改革的成果。

这段文字认为,从我国教育改革的现实逻辑看:

A.对中考加分实行瘦身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大势所趋

B.考试加分政策改革是体现高考改革效果的必要前提

C.为彰显教育化人、育人本质,必须全面取消中考加分

D.中考加分项目应顺应教育规律,进一步推动教育公平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理解。首先分析文段结构,由“反过来讲”可知,反面表述是文段想要重点表达的观点,即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会冲击高考改革的成果,也就是说中考加分项目不能继续扩大。然后,分析选项,选择恰当的一项。文段前两句论述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方向的调整——从“单纯育分”调整为“全面育人”,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鼓励中学个性化教学。尾句以“反过来讲”强调,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会影响教育改革质量。故从教育改革的现实逻辑看,应限制中考加分项目。A项的“对中考加分实行瘦身改革”与此表述一致。

B项的“必要前提”表述过于绝对,且“考试加分政策”表述不准确,文段说的是“中考加分政策”。C项的“全面取消”过于绝对,无法推出。D项的“顺应教育规律”表述模糊,未明确中考加分项目应如何改革,且“教育公平”的话题文段未涉及。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通过“同时”引导的并列关系指出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现状,即教育改革正在从“单纯育分”转变为“全面育人”,并鼓励学生培育个人特长。尾句通过“如果”引导的反面论证,强调“中考加分”继续扩张对改革质量和成果的危害性极大,故为了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应当抑制“中考加分”,对应A项。

B项,“考试加分”概念扩大,文段谈论的核心是“中考加分”,且“必要前提”在文段中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C项,根据尾句可知,“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会带来不利影响,应当抑制其发展,“全面取消中考加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教育公平”文段并未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中考少加分,教育更纯粹》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半部分通过“同时”引导我国教育改革的相关内容,一方面提出当前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正在全面展开,希望能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鼓励中学将育人方向发生转变,另一方面通过综合素质评价鼓励中学个性化教育。文段尾句通过反面论证,提出核心观点,为文段的主旨句,即如果中考加分项目继续扩张,会带来诸多负面结果。也就是中考加分项目不能继续扩张。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围绕主旨句进行选项设计,论述不能继续扩大中考加分项目,即“中考加分实行瘦身是大趋势”。

因此,选择A选项。29.2,3,5,9,17,33,(

A.62

B.63

C.64

D.65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观察数列,每项数据皆在幂次数附近波动,考虑幂次修正数列。

第二步,幂次化指数形式如下:

2

3

5

9

17

33

(65)

幂次数

()

修正项

﹢1

﹢1

﹢1

﹢1

﹢1

﹢1

﹢1

底数数列和修正数列分别是2,1的常数数列,指数数列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所求项为26+1=65。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

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平缓,考虑做差。

第二步,做差如图所示:

差数列是公比为2的等比数列,下一项为16×2=32,则所求项为33+32=65。

因此,选择D选项。

30.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逻辑连贯、语言流畅的文字,排列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稳”才能继续进,更好地进

②稳中求进不是无所作为、不敢作为,而是奋发有为、以稳促进

③辩证地理解和把握“稳”和“进”、“稳”和“好”之间的关系,是充分发挥“稳中求进”这一经济工作方法论的关键

④在稳的前提下要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行稳致远

⑤“稳中求进”,“稳”不是目的,“稳”是条件、是手段,“进”与“好”才是目的、是方向

A.③②①④⑤

B.②①③④⑤

C.③⑤④①②

D.②④⑤③①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②和③充当首句,②“稳中求进不是···而是···”是对“稳中求进”的进一步解释,③引出“稳中求进”这个话题,因此③比②适合做首句,排除B、D两项;对比A、C两项,⑤中的“稳”、“进”、“好”都是在③的基础上进行阐释,因此③⑤捆绑,选择C项。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辩证把握“稳”与“进”》31.某学校派王某购买一批教学用品,王某到百货公司购买时,该公司举行销售活动,规定购买商品若干元可得奖券一张。王某代购教学用品得到了5张奖券,他把奖券收了起来。后来百货公司抽奖,这几张奖券中的一张中了头奖,可得彩电一台,该电视机应当:

A.归王某学校所有

B.归王某学校所有,但应给王某以适当补偿

C.归王某所有

D.归某学校与王某共有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六十二条,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名义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被代理人发生效力。学校委托王某购买教学用品,其买卖合同的法律效力是在学校与商场之间成立的。因此,百货公司的中奖劵所有权归学校,中的彩电也应当归学校所有。

因此,选择A选项。

32.极光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常发生在地球磁极周围区域。据现在所知,作为太阳风的一部分,高能粒子到达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磁场俘获,朝向磁极下落。它们与氧和氮的原子碰撞,击走电子使其成为激发态的离子,这些离子发射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出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

根据这段文字,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太阳风在高层大气自放电产生极光

B.地球磁场强度影响极光的发生概率

C.激发态的离子可以发出不同的色彩

D.上文中的“其”指的是氧和氮的原子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细节信息的查找与推断。抓住选项中的观点,根据文段中对应内容,对这些观点进行判断。A项,由文段第一句“极光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可知,“高层大气”说法错误。

B项,由“这种相互作用常发生在地球磁极周围区域”“作为太阳风的一部分,高能粒子到达地球附近时,被地球磁场俘获,朝向磁极下落”可推知。

C项,由“它们与氧和氮的原子碰撞,击走电子使其成为激发态的离子……产生出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可推知。

D项,由“它们与氧和氮的原子碰撞,击走电子使其成为激发态的离子”可推知。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对应“极光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可知产生极光并不是“太阳风在高层大气自放电”产生的结果,属于无中生有。B项对应“极光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常发生在地球磁极周围区域”,可推断出地球的磁场对极光的发生概率是有影响的,符合文意。C项对应“……成为激发态的离子,这些离子发射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出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符合文意。D项根据就近原则,“其”指代前文中“氧和氮的原子”,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细节判断。根据“极光是来自大气外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原子相互作用的结果,这种相互作用常发生在地球磁场极周围区域”,可判断B项与原文一致。根据“这些离子发射不同波长的辐射,产生红、绿或蓝等色的极光特征色彩”,可判断C项与原文一致。文段中的“其”为指示代词,根据“指代就近原则”,“其”指代内容为前文的“氧和氮的原子”,D项表述正确。A项是无中生有,太阳风中的高能粒子不能自放电,而是与其他原子发生碰撞,致使其成为离子,离子产生极光。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33.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一组位于鼻子后面、喉咙上部深处的唾液腺。这组平均长度大约4厘米的唾液腺位于一块被称为咽鼓管隆凸的软骨之上,研究人员将其称为“咽鼓管唾液腺”,它们很可能是人体用来湿润上咽喉部的。此前已知人体中有三大唾液腺,即腮腺、颌下腺和舌下腺。而这个不起眼的咽鼓管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在头颈部位使用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时,医生应该设法避免照射这一唾液腺,因为破坏这些腺体,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进食、吞咽甚至说话功能。

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A.人体唾液腺知多少

B.治疗癌症的新方法

C.人体隐秘器官新发现

D.放射性治疗中的禁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指出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一个新器官,后文进一步介绍这个新器官,这个被命名为“咽鼓管唾液腺”的新器官可能是人体用来湿润上咽喉部的,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文段为“总—分”结构,主旨句为首句,主要讲述科学家意外发现一个新器官。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了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接着分别介绍了它的长度、位置、作用,以及注意事项——医生在进行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时应避免照射咽鼓管唾液腺,并进行原因分析。由此可知,文段主要围绕研究人员新发现的器官——咽鼓管唾液腺在进行论述,对应C项。

A项,“人体唾液腺”范围扩大,排除;

B项,文段只是说在放射性疗法治疗癌症时医生应避免照射咽鼓管唾液腺,即治疗癌症的禁忌事项,这并非是“治疗癌症的新方法”,排除;

D项,仅对应尾句放射性治疗的内容,表述片面,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咽鼓管唾液腺》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标题添加。解答此类题目应首先梳理文段行文结构,对文段的主旨有所把握,然后在此基础上选择一个契合主旨、生动形象的标题。文段首先介绍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接着围绕这个新发现进行具体说明。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文段首句为论述的重点,文段标题应体现这一点。

文段首先介绍荷兰研究人员意外地在人体中发现了一个新器官并对此进行说明;接着说明已知人体中有三大唾液腺并指出这个新发现的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最后强调医生应该设法避免照射这一唾液腺及其原因。由此可知,文段为总分结构,主要是围绕这个新发现进行具体说明,即文段强调的是荷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新器官。C项表述与此一致。

A、B、D三项均未体现文段主题词“新发现”或“新器官”,且文段说的是“咽鼓管唾液腺,可能会影响癌症治疗”,而非“治疗癌症”,B项说法有误,三项均可排除。

故本题选C。34.把下列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⑤,②④⑥

B.①④⑤,②③⑥

C.①③④,②⑤⑥

D.①②④,③⑤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均为封闭图形,对称特征明显,优先考虑对称性。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图①③④均为非对称图形,图②⑤⑥均为对称图形,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C选项。35.1988年9月,中国发射一颗实验性气象卫星(

)。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气象卫星。

A.“东方红一号”

B.“嫦娥一号”

C.“风云一号”

D.“星空一号”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史知识。

第二步,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准极地太阳同步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共4颗,是中国的极轨气象卫星系列,共发射了4颗,即FY-1A卫星,FY-1B卫星,FY-1C卫星、FY-1D卫星。风FY-1A卫星和FY-1B卫星分别在1988年9月7日和1990年9月3日发射升空。风云一号C卫星在性能上作的较大改进,被列入世界气象业务应用卫星的序列,风云一号D卫星从2000年开始正样设计,于2002年5月15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B火箭发射升空。1988年9月7日,中国启用“长征四号”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地发射了一颗实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东方红一号”卫星,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于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简阳星空1号”卫星是目前亚太地区容量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Ka宽带卫星系统,该卫星系统将采用东四E增强平台,将于2020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是中国航天建国以来,首次将中国自主建造的卫星推向国际主流卫星运营商市场。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36.食品的保质期是指其(

)。

A.最终食用期

B.最佳食用期

C.出厂日期

D.制作日期​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保质期又称最佳食用期,国外称之为货架期,指食品的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

A项错误,根据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规定:保存期,即推荐的最后食用日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预计的终止食用日期。在此日期之后,预包装食品可能不再具有消费者所期望的品质特性,不宜再食用。(注:GB7718-2004《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已停止执行,现行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取消了保存期概念)。

B项正确,根据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在“术语和定义”部分规定:保质期,即最佳食用期、最短适用日期,是指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

C项错误,出厂日期即食品出厂运往销售商的日期,不是食品标签必须标示的日期。

D项错误,制作日期即生产日期。根据GB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生产日期(制造日期),食品成为最终产品的日期,也包括包装或灌装日期,即将食品装入(灌入)包装物或容器中,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

故正确答案为B。37.在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则难于决断其优劣;但在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这种现象叫作决断后效应。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现象属于决断后效应的是:

A.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一番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许多复杂关系,不如重新开创新天地

B.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最后她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

C.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班长建议选B。事后,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因为B最终夺得冠军

D.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最后他听从老师建议选择了甲大学,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考量之后他认为留下来要面对复杂关系,这只是他的认知,并没有进行决断,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更不符合“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对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最后选择了其中一款,发现有色差,只是描述情况,并没体现“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老师对A与B的选择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但赛后认为选B是正确的,是因为他夺冠了的结果证明选择正确,并没体现因为做出决策而对A、B重新评价,不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对甲乙两所大学犹豫不决,符合“决断之前”、“每个事物的价值在决策者心中大致相近”,选择了甲大学之后,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符合“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

②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其决定出去开创新天地后对于原本去留的评价态度未明确,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B项:某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选择其中一款,可到货后发现这款有色差,描述的是事实,未体现“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C项:某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但是老师认为选B完全正确是基于结果得出的评价,不是自己主观的判定,不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不符合定义;

D项:某学生填报志愿时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属于“决断之前,难于决断其优劣”,最后他选择了甲大学,并从此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属于“作出选择之后,决策者对这些事物的态度评价就发生了变化”,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决断后效应是因为做出了决断而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发生改变,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一关键信息。决断后效应定义的关键信息:难以决断每个事物的优劣,但是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

A项,“某职员对自己的去留一筹莫展”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并未体现他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B项,该女士“对各有优劣的两个品牌手机难以抉择”说明她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做出选择后发现所选的手机有色差,这只是对手机客观情况的描述,并未体现该女士对手机的态度发生了改变,不符合定义。

C项,该老师“对选A还是B去参加比赛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后来老师的态度发生变化是因为B最终取得了冠军,而不是因为自己做出了选择,不符合定义。

D项,该学生“对报甲大学还是乙大学犹豫不决”说明他对两个选择难以决断,但当他选择甲后,就觉得甲大学优于乙大学,即做出选择后对事物的态度发生了改变,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38.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行,依据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标的额度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他代替物。

以下属于定金的是:

A.甲与乙(房东)于6月5日签订租房协议(月租金500元),该协议将于6月10日生效,乙要求甲先交100元钱,如甲不能履行合同,将不予退还

B.甲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写明,须先缴纳学费5000元才能办理入学手续

C.甲欲向乙借款1000元,甲的好友丙将自己1000元的相机留给乙作为担保

D.甲近期签订了一份购房合同,在合同条款中规定,首付10万现金,剩余50万元于办理产权证书时一并交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由当事人一方在合同订立时,或订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标的额度的一定比例;

②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的金钱或其他代替物。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甲与乙(房东)签订租房协议,乙要求甲先交100元钱,属于“当事人双方的约定,由当事人一方(甲)在合同订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标的额度的一定比例,预先给付对方当事人(乙)的金钱”,符合定义;

B项:甲今年的大学录取通知书上写明,须先缴纳学费5000元才能办理入学手续,属于学校入学的规定,并非合同,不符合定义;

C项:丙并非合同双方的当事人之一,不符合定义;

D项:10万现金属于购房首付,属于在履行购房合同,不属于“订立后、履行前”,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39.以上讨论中,论证错误最为相似的是(

)。

A.甲和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丙和丁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分析甲乙丙丁论证错误。

甲的论证结构为:根据有些国家通过立法允许安乐死,得到我国也应当允许安乐死,即通过某些国家允许推出我们国家也允许,属于不当类比;

乙的论证结构为:不同意甲的观点,即“我国不应当允许安乐死合法化”。但乙是从医院是否能判断病人真实意愿和安乐死违背宗旨伦理的角度,质疑由医院实施安乐死,并不是讨论安乐死是否合法,属于偷换概念;

丙的论证结构为:根据实验动物实施安乐死,得到对人实施安乐死是可行的,即通过动物实验可行推出人对也可行,属于不当类比;

丁的论证结构为:根据安乐死的现实需要建议应当修改法律,即提出解决对策。

因为甲和丙都属于不当类比,所以论证错误最为相似的是甲和丙,只有A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A。40.地球自西向东旋转,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假设其他因素都相同,下列消耗燃料最少的卫星发射方案是:

A.发射场设在海口,朝东经方向发射

B.发射场设在漠河,朝东经方向发射

C.发射场设在海口,朝西经方向发射

D.发射场设在漠河,朝西经方向发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卫星发射地点是有线速度的,纬度越低,线速度越高,线速度越高,消耗的燃料也越少。四个发射场中海口纬度最低,线速度最高。发射卫星所需的推力,不但与卫星的重量和发射倾角有关,而且还与发射方向和发射地点的纬度有关。地球由西向东旋转,如果火箭向东发射,就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节省推力。随着地球纬度的变化,各处转动的速度也不一样,地球转动的速度在赤道处最大,可达每秒钟0.46公里,这个速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南北两极为零。所以,发射地点的纬度越高,火箭所需要的推力也越大。如果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在赤道附近发射倾角为零的卫星,就可以充分利用地球的自转惯性,好像“顺水推舟”一样。本题中,海口比漠河纬度低。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第二步,在低纬度地区,地球自转造成的离心力可以让火箭负载更多的物品,而且发射的轨道是螺线型而不是直线型,可以用较少的燃料将卫星推入轨道,海口的纬度范围在北纬19°32′至20°05′之间,漠河的纬度范围在北纬52°10′至53°33′之间,两者相比,海口纬度低;发射的方向应该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同,可以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速度,节省发射燃料,即自西向东朝东经方向发射。

因此,选择A选项。41.500个同学从前往后排成一列,按下面的规则报数:如果某个同学报的数是一位数,后面的同学就要报出这个数与7的和,如果某个同学报的数是两位数,后面的同学就要报出这个数的个位数与4的和。现在让第一位同学报1,问:最后一个同学报的是几?(

A.8

B.9

C.10

D.11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题意可知,从第一位同学开始,依次往后报数的情况如下:

分析可知,除去第一位同学,剩下同学的报数情况,应是从8开始到14结束的一个以13个数为周期的数列。根据周期公式,可知。故最后一个同学报数情况应该是经过38个完整周期后的第5个数字,即“8,15,9,16,10···”中第5个数,也就是10。

故正确答案为C。42.管中窥豹∶坐井观天

A.班门弄斧∶按部就班

B.刻舟求剑∶竹篮打水

C.未雨绸缪∶杞人忧天

D.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坐井观天”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二者属于近义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按部就班”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刻舟求剑”比喻拘泥不知变通,“竹篮打水”比喻白费气力,劳而无功,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C项:“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工作,预防意外发生,“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兔死狗烹”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鸟尽弓藏”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二者属于近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43.小陈计划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法律常识题库中的所有练习题。如果每天做50道题,那么最后2天每天要做85道题才能完成,如果每天做55道题,恰好可以提前1天完成,则该题库共有(

)道题。

A.1215

B.1250

C.1320

D.1375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设小陈计划x天完成题库中的所有练习题。根据题意可知:50×(x-2)+85×2=55×(x-1),解得:x=25天。则该题库共有55×(25-1)=1320道题。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基础应用题。

第二步,设计划t天完成,列方程:50(t-2)+85×2=55(t-1),解得t=25,该题库共有55×(25-1)=1320道题。

因此,选择C选项。44.对大多数人来说,岗位是个人历练成长的基石,除了极少数的人能________创建自己的事业,大多数人都必须走一条相同的路,在岗位上磨练,依托________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独立

同事

B.一手

集体

C.直接

组织

D.主动

团队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除了极少数的人能……大多数人都必须……”可知,“少数人”的做法和“大多数人”的做法是相反的,即无须磨练,无须依托他人,也就是可以直接创建自己的事业。C项“直接”指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跟“间接”相对,符合文意。A项“独立”强调不依靠他人;B项“一手”指一个人单独的;D项“主动”指不待外力推动而行动。三者均不同时体现“无须磨练,无须依托他人”,不符合文意,排除A项、B项和D项。答案锁定C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组织”指按照一定的宗旨和系统建立起来的集体,依托组织奠定未来事业的基础,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同事:①在同一单位工作;②在同一单位工作的人。集体:许多人合起来的有组织的整体(跟“个人”相对)。团队:具有某种性质的集体;团体。

45.收银员姜某一周内三次窃取自己经管的现金数千元,其行为属于:

A.连续犯

B.继续犯

C.牵连犯

D.吸收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连续犯,是指基于同一的或者概括的犯罪故意,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触犯同一罪名的犯罪。姜某窃取现金的主观方面是故意,并且一周内三次盗窃属于连续实施性质相同的数个行为,姜某构成连续犯。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继续犯,又称持续犯,是指行为人的某种犯罪行为达到既遂状态后,在一定时间内其犯罪行为处在一种不间断的持续状态。题干中,姜某一周内三次盗窃,每一次都是独立、间断的行为。由此,不属于继续犯。B项错误。

C项:牵连犯,是指行为人实施某一犯罪,而其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其他罪名的情况。如,行为人盗窃枪支弹药以后又加以隐藏的,盗窃枪支的行为构成盗窃枪支、弹药罪,是目的行为,隐藏枪支、弹药的行为构成私藏枪支弹药罪,是结果行为,两个犯罪之间形成目的与结果的牵连关系,构成牵连犯。姜某只是数次进行了现金盗窃,无其他罪名,不构成牵连。C项错误。

D项:吸收犯是事实上有数个不同行为,其中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而只成立一个罪名的犯罪。姜某一周内三次盗窃,每一次都是独立、间断的行为,不属于吸收犯。D项错误。

46.人脸识别系统深度学习的数据越多,人脸识别的效果就会越精确。只要给予足够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机器就能够自主地学习到伪造图像或合成视频中的­­­­­­­­________,最终就能得到对于这些攻击的分辨能力。并且,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各种各样的“换脸”________。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弊端无计可施

B.瑕疵无所遁形

C.错误插翅难逃

D.缺陷束手无策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二空,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到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换脸”,让其无法隐藏。辨析备选词语的语义,排除A、C、D。第三步,验证第一空。

先看第二空,由“随着学习数据的不断增多,深度学习系统也会一天比一天强大,让……”可知,文意为深度学习系统掌握了更多的人脸攻击大数据样本后,将会很容易识破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