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运动康复教学课件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运动康复教学课件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运动康复教学课件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运动康复教学课件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肌劳损)运动康复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1腰椎间盘突出1腰椎间盘的构造椎间盘由椎体、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髓核位居椎间盘中央偏后,周围由纤维环包绕,纤维环紧密连接于上、下椎体的软骨板。2腰椎间盘的构造椎间盘由椎体、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髓核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它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有关。腰4腰5骶1是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部位。它从棘突左右两侧突出3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椎间盘突出4椎间盘突出4(一)病症诱发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有:不正确的姿势搬运重物;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坐姿;突然的负重或闪腰;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受寒或寒冷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5(一)病症诱发因素566(二)症状与体征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暂时缓解;患侧沿坐骨神经的分布,从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到足底都会感觉疼痛或麻痹。7(二)症状与体征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7通过椎间盘测压发现以放松站立位腰椎间盘内压为100%计算,仰卧位间盘压力为25%,侧卧位为75%;直腰坐位间盘压力增加到150%,前屈坐位增加到270%;站立前屈位为210%;当直腰站立持重20kg时,间盘压力为210%,弯腰持同一重量,间盘压力增加到340%。使用护腰可减少约30%的间盘压力。研究结果提示:长时间坐位、弯腰负重是造成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8通过椎间盘测压发现以放松站立位腰椎间盘内压为100%计算,仰举例来说70kg体重者在不同体位和动作对第3腰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平卧时约为30kg,平卧位加30kg牵引时约为10kg;站立位约为70kg,行走时约为85kg,走动背伸时约为150kg;大笑、躯干前屈20°约为120kg;屈膝直背负重20kg时为210kg,直膝屈背负重20kg时则升至340kg;另有学者测试认为在平卧位两膝屈曲时脊柱椎间盘内压力最低;9举例来说70kg体重者在不同体位和动作对第3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康复训练之——激活腹横肌腹横肌起点:胸腰筋膜、肋骨、髂嵴止点:腹白线、耻骨功能:增加腹内压、稳定腰椎10康复训练之——激活腹横肌腹横肌10康复训练之——激活多裂肌多裂肌起止点:颈、胸、腰椎(主要在腰椎)功能:脊椎(腰椎段)伸展、旋转、稳定腰椎11康复训练之——激活多裂肌多裂肌11激活腹横肌训练1、仰卧收腰2、俯身提膝3、仰卧对抗(+小道具)4、站立对抗(+小道具)5、平板支撑(+推力或健身球)12激活腹横肌训练12激活多裂肌训练1、骨盆卷动2、坐姿脊椎伸展(+泡沫轴)3、分腿摇摆13激活多裂肌训练13椎间盘康复训练14椎间盘康复训练141515161617171818191920202121腰肌劳损22腰肌劳损22腰肌劳损

凡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反复受牵拉、痉挛而产生的慢性损伤,称腰部劳损。腰部劳损无明显的外伤史,逐渐发生腰痛,亦称腰部慢性损伤。23腰肌劳损凡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反复(二)症状与体征

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的范围较大,有时疼痛可牵涉到臀部和大腿后、外侧,但无串麻。肌肉轻度僵直,白天运动或劳动较多,坐久或站久,由弯腰位转为直立位时,常诱发腰痛或逐渐加重,经过短期休息或平卧后疼痛可以缓解。若夜间休息充分,白天腰痛会有所减轻。做那些使腰部前倾的动作,如洗脸会感到不舒适。劳损部位有压痛点,有酸、胀、痛反应。24(二)症状与体征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的范围较大(三)处理按摩与康复训练是治疗腰痛的重要方法。康复训练主要加强核心肌群,尤其是深层小肌群的力量,这对增强肌肉弹性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改善肌肉的供氧状态,松解粘连等都是有益的。相反,过多卧床休息是不适当的。25(三)处理按摩与康复训练是治疗腰痛的重要方法。康复训练主要加腰肌劳损训练——放松腰部肌肉1、腰部拉伸2、滚动如球3、海狮滚动26腰肌劳损训练——放松腰部肌肉26腰肌劳损训练——腰背部强化1、基本背伸展2、天鹅下潜27腰肌劳损训练——腰背部强化27腰部康复28腰部康复28292930303131323233333434腰椎间盘突出35腰椎间盘突出1腰椎间盘的构造椎间盘由椎体、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髓核位居椎间盘中央偏后,周围由纤维环包绕,纤维环紧密连接于上、下椎体的软骨板。36腰椎间盘的构造椎间盘由椎体、软骨板、纤维环和髓核构成,髓核位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出,压迫相应脊髓或脊神经根所致的一种病理状态。它与椎间盘退行性变、损伤等因素有关。腰4腰5骶1是椎间盘突出最常见的部位。它从棘突左右两侧突出37椎间盘突出椎间盘突出是指椎间盘的髓核及部分纤维环向周围组织突椎间盘突出38椎间盘突出4(一)病症诱发因素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发因素有:不正确的姿势搬运重物;长时间处于不正确的坐姿;突然的负重或闪腰;腰部外伤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受寒或寒冷潮湿可引起小血管收缩,肌肉痉挛,使椎间盘的压力增加,也可能造成退变的椎间盘破裂。39(一)病症诱发因素5406(二)症状与体征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因行走、站立、久坐等活动后加重,卧床休息后可暂时缓解;患侧沿坐骨神经的分布,从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到足底都会感觉疼痛或麻痹。41(二)症状与体征主要是下腰痛和坐骨神经痛;7通过椎间盘测压发现以放松站立位腰椎间盘内压为100%计算,仰卧位间盘压力为25%,侧卧位为75%;直腰坐位间盘压力增加到150%,前屈坐位增加到270%;站立前屈位为210%;当直腰站立持重20kg时,间盘压力为210%,弯腰持同一重量,间盘压力增加到340%。使用护腰可减少约30%的间盘压力。研究结果提示:长时间坐位、弯腰负重是造成椎间盘退变的重要原因。42通过椎间盘测压发现以放松站立位腰椎间盘内压为100%计算,仰举例来说70kg体重者在不同体位和动作对第3腰椎间盘所承受的负荷:平卧时约为30kg,平卧位加30kg牵引时约为10kg;站立位约为70kg,行走时约为85kg,走动背伸时约为150kg;大笑、躯干前屈20°约为120kg;屈膝直背负重20kg时为210kg,直膝屈背负重20kg时则升至340kg;另有学者测试认为在平卧位两膝屈曲时脊柱椎间盘内压力最低;43举例来说70kg体重者在不同体位和动作对第3腰椎间盘所承受的康复训练之——激活腹横肌腹横肌起点:胸腰筋膜、肋骨、髂嵴止点:腹白线、耻骨功能:增加腹内压、稳定腰椎44康复训练之——激活腹横肌腹横肌10康复训练之——激活多裂肌多裂肌起止点:颈、胸、腰椎(主要在腰椎)功能:脊椎(腰椎段)伸展、旋转、稳定腰椎45康复训练之——激活多裂肌多裂肌11激活腹横肌训练1、仰卧收腰2、俯身提膝3、仰卧对抗(+小道具)4、站立对抗(+小道具)5、平板支撑(+推力或健身球)46激活腹横肌训练12激活多裂肌训练1、骨盆卷动2、坐姿脊椎伸展(+泡沫轴)3、分腿摇摆47激活多裂肌训练13椎间盘康复训练48椎间盘康复训练144915501651175218531954205521腰肌劳损56腰肌劳损22腰肌劳损

凡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反复受牵拉、痉挛而产生的慢性损伤,称腰部劳损。腰部劳损无明显的外伤史,逐渐发生腰痛,亦称腰部慢性损伤。57腰肌劳损凡使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反复(二)症状与体征

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的范围较大,有时疼痛可牵涉到臀部和大腿后、外侧,但无串麻。肌肉轻度僵直,白天运动或劳动较多,坐久或站久,由弯腰位转为直立位时,常诱发腰痛或逐渐加重,经过短期休息或平卧后疼痛可以缓解。若夜间休息充分,白天腰痛会有所减轻。做那些使腰部前倾的动作,如洗脸会感到不舒适。劳损部位有压痛点,有酸、胀、痛反应。58(二)症状与体征腰部酸痛或胀痛。疼痛的范围较大(三)处理按摩与康复训练是治疗腰痛的重要方法。康复训练主要加强核心肌群,尤其是深层小肌群的力量,这对增强肌肉弹性和耐力,提高脊柱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耐久性,改善肌肉的供氧状态,松解粘连等都是有益的。相反,过多卧床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