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知识与能力模块一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
第一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这一词最早出现于偏子•尽心上》 (单选•了解)“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皤子尽心上》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的本质属性 (高频考点•掌握•辨析)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掌握辨析题)(1)目的性⑵社会性(人类所特有)「永恒性社会属性: 4历史性(理解•单选) L相对独立性 r-①教育具有继承性;(理解・辨析•单选)< ②教育受其他意识形态影响;I ③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z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影响人的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各种活动。(理解・辨析题)包括。学校教育②社会教育③家庭教育可以是有组织、自觉的或者系统的;也可以是自发的、无组织的或者零散的。3狭义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教育机构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活动。 (理解•辨析)特点:专门的老师;专门的对象(青少年儿童);专门的培养人的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学校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了解)•*教育的本质特点是:有目的地培养人二、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教育三要素 (了解•选择题)一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为桥梁受教育者为主体教育影响为桥梁1三者关系 (理解・简答・单选)①三者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②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受教育者之间的纽带;③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④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育影响为桥梁 (高频考点理解)三、教育的起源.教育的起源学说 (理解•单选)神话起源说:教育由上帝创造。最古老的观点、所有宗教所持观点。生物起源说:教育是生物现象,不是人类特有。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四、教育的发展 (理解•单选•辨析)(-)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L教育水平低。没有制度化的教育机构,教育内容贫乏。1方法单一。主要是口耳相传和实践模仿;A没有阶级性。(二)古代社会(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0奴隶社会:中国:六艺,以礼乐为中心;欧洲:斯巴达教育、雅典教育0封建社会:中国:“四书五经”欧洲:教会教育(七艺”,含三科、四学)骑士教育:以培养封建骑士为目的,内容是“骑士七技”(三)近代社会教育特点:1.目的: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2课程内容:注入科学知识,增加新学科;社会主义社会特点:1.目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2教育权为广大劳动人民所掌握;3更加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根本特征)(四)现代教育特征特征: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 (口诀:全民多现身)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L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 (掌握•简答题单选题)①生产力为教育提供基础条件;②制约教育结构; 口诀:鸡解手,龟速。③制约教学方法、手段、组织形式;④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与速度。L教育对于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理解•单选)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教育再生产劳动力的具体体现在:【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把简单劳动力训练成为复杂的劳动力(2015年下半年)】①教育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二、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单选•理解)①影响部分教育内容,尤其是思想道德内容。②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③决定着受教育权;④决定着教育的目的和性质。政治经济制度是决定教育性质/目的的根本性因素 (掌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政治作用) (理解•辨析)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4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三、教育与文化的关系1.文化对教育的作用:①提高人们对教育的需求,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完善;②促进学校与社会联系加强;③文化影响着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④促进教学内容的质量和结构的变化。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作用) (2015年下简答掌握)①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传递)(文化的传承是文化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前提);②筛选和整理文化的功能(选择);③包容和交流文化的作用(融合);④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创新)。口诀:龙的传人要选择创新了四、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了解)1.人口数量和增长速度制约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人口素质与教育之间成正相关。3.教育可以优化人口结构派在影响教育的诸多因素中,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是生产力水平第三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人的身心发展1.人的发展的界定人的发展的概念:随着时间和年龄额递增而发生的个体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人的生理发展与心理发展相互依存、互相影响。Z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特征) (理解单选)特征: (理解•单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①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身体r低级-高级〔简单一复杂r具体思维一抽象思维心理 机械记忆一意义记忆I原始情绪一高级情绪0对教育的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地进行,切记“拔苗助长”②身心发展的阶段性乳儿期一婴儿期一幼儿期一童年期一少年期一青年期一成年期0对教育的启示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要区别对待。③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 (速度)不平衡性:指各个部位功能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如记忆力,在不同年龄段强弱不一。关键期:指身体或者心理某个方面的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施加给个体某方面的教育影响会获得最佳效果。0对教育的启示教育应在人的某项素质发展的相应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如务5岁是儿童视觉、听觉发展的关键期,课开展绘画、音乐方面的教育。④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表现为机体的某一方面的机能损失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另一方面机能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遗传因素为心理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物质基础和发展的可能性,在现实生活中,个体受到环境、教育、主观能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使遗传素质发生一些改变。⑤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别差异性的含义指每个个体在遗传、环境、教育等方面的不同,其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也会表现出一定的个别差异性。(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在不同方面或者在同一方面表现出的差异性)0对教育的启示因材施教二、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单选•简答・材料・掌握)1.遗传因素2环境因素.教育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1、遗传①概念:遗传是指从上一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②作用:(1)是人身心发展的物质基础(生理基础);⑵遗传的差异性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差异性;(3)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但对人的发展不起决定作用。2、环境①概念: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②作用:(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现实基础;⑵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对象、手段、资源、机遇等;(3)人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发展的;⑷环境对人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作用,但不决定人的发展。③表现:狼孩的故事、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选择题)3、教育(学校教育)作用: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不起决定作用。原因:⑴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⑵有专门老师来施教,效果较好;⑶基础教育是人身心发展的关键年龄阶段的教育,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个体主观能动性①概念: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和能动作用。表现为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如需要、目的、动机等。如“同流不合污出淤泥而不染威武不能屈”(人对环境的作用)②作用:是人发展的直接动力,是人发展的内因,是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选择题理解),而环境和教育是人发展的外因。【总结】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单选•掌握)0遗传因素:物质前提。环境因素:必要条件0教育因素:主导作用。个体主观能动性:决定作用、发展的动力第四章教育目的一、教育目的概述1.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2层次结构:“教育目的(国家)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学校)、教学目标(教师)•*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Q:教育目标和教育目的的区别? (理解)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教育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特定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A教育目的的作用(意义、功能) (简答题单选题掌握)1.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2对贯彻教育具有激励作用3.是对教育效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二、教育目的理论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曰匕友展刀取向小目教育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较好地体现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辩证统一。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卢梭、罗杰斯、孟子积极意义对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确立儿童的地位,注重儿童个性发展;倡导民主的教育观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又体现了社会对人的要求。地位: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不足否认了教育目的受人的发展规律制约的特点,有片面性,易压抑学生个人发展忽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忽视学习和社会的影响作用宗教本位论主张: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强调教育对人的精神世界的作用。某些观点对于批判近代教育过度功利化、技术化的有借鉴意义。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它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能力本位论强调从职业岗位需要出发,以能力培养为教学基础,重实际操作。知识本位论知识传授为主要或唯一目的,把教育知识目的等同于全部教育目的。三、我国教育方针发展历程 (了解).1957年颁布的教育方针(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教育方针)“在德智体几个方面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58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党的教育方针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1981年颁布的教育方针“必须坚持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三我国教育方针发展历程(了解)20世纪90年代教育方针新时期的方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四、我国的教育目的(-)我国的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简答题•掌握)1.强调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包含: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L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保证,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与灵魂。 (理解!单选)1智育: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学生智力,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在全面发展中居于基础地位。 (理解•单选)3体育:根本任务在于增强学生的体制,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物质基础(理解•单选)4美育:也叫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全面发展中居于动力地位。 (理解•单选・简答2016年上)S劳动技术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使学生掌握一定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运用。 (理解•单选)第五章教育制度一、教育制度概述L教育制度的含义 (了解)广义:是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是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体现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2影响学制建立的因素 (简答题理解)(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⑵社会制度和人口状况;⑶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⑷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⑴双轨制:英国为代表。两个轨道:.为特权阶级服务(文化课);2为劳动人民子女设立(技术)。⑵单轨制:美国为代表。在同样的学校系统中学习,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优点:这是学制的进步,有利于普及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⑶分支制:前苏联为代表。(中国)立体式学制。上通下达,左右畅通。优点:利于教育的普及,又保证学术性的较高水平。
缺点:课时多、课程复杂、教学不够灵活。1西方发达国家学制发展趋势 (简答题•掌握)(1)学前教育得到重视;⑵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3)高等教育大众化、层次多样化;⑷重视职业教育,并力求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5)终身教育体系不断完善。三、我国学制的形成和发展1.旧中国学制的建立 (单选•掌握•高频考点)学制时间意义壬寅学制190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国家正式颁布的学校系统文件癸卯学制1904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壬子癸丑学制1912年确定了妇女的受教育权利和男女同校制度壬戌学制1922年又称为“六三三学制”、“新学制”,是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学制。1新中国的学制改革学制改革内容1951年新学制内容:四段六级,体系完整。作用: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我国学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是后续"六三制'''五四制”等学制发展的基础。特点:1、体现男女平等;2、面向工农;4、为生产建设服务;1958年学制改革办学方针“两条腿走路”;办学原则:“三个结合’“六个并举”1985年改革1.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六三制'"五四制'"五三制'“九年一贯制”等多种形式并存(理解•单选下为15下),各地因地制宜。2中等教育改革,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3.高等教育改革。1995年《教育法》规定我国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学校制度,九年义务教育制度。四、义务教育制度1.定义义务教育是指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国民的基础教育。德国1763年作出普及义务教育的规定,是世界上最早普及义务教育的国家。 (单选)2义务教育的特点 (理解!综合素质单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3.我国的义务教育制度
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标志中国确立义务教育制度。规定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2006年在基本普及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再次修订,新的政务教育法》推动我国义务教育向均衡、公平的方向发展。提出“实施义务教育,不受学、杂费”第六章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了解)1.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地考察和描述个体某种行为的表现和变化,从而收集相关的研究资料。2文献法通过查阅有关文件、资料、图书、作品等来进行研究。3调查法调查法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访谈,问卷,座谈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搜集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从而获得教育现象的事实,形成对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调查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问卷法和访谈法。4实验法是结合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有目的地改变某些条件,以引起研究对象的变化,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S比较法是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教育制度,教育理论及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比较研究,找出各国教育发展的普遍规律或特殊规律的研究方法。a个案法是对个人或个别事物进行深入而详尽的、专门的观察与研究,收集相关的资料,对其行为变化的全过程进行研究的方法。第六章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零散的思想、观点独立的学科内容更丰富内容丰富+分化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零散的思想、观点独立的学科内容更丰富内容丰富+分化(-)萌芽阶段(二)独立形态阶段(三)教育学的多样化阶段(四)教育学的理论深化阶段(-)萌芽阶段中国1.孔子: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选择题教育主张:(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教育目的:培养“贤人小君子”;(3)教育内容:“仁',礼”,六艺;⑷教学原则和方法:A因材施教;B.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琲不发);「当田4士人・v.干心土口口,D.温故知新;E.学以致用。(5)道德教育:立志乐道,自省自克,身体力行,改过迁善。(6)教师观:为人师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2《学记》:被称作“教育学的雏形“,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掌握•选择题)据郭沫若考证,作者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出现在战国末年。教学原则和方法:①教学相长原则;②长善救失原则,强调对于学生的缺点因势利导;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阐释了启发式教育;④“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强调课内外结合,藏息相辅;⑤“不陵节而施”不超过学习者的接受能力而进行教学。3墨子:0他的教育思想以“兼爱”和“非攻”为主(掌握•单选),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传习。0墨子提出了人性“素丝说”,认为人的品性“染于苍则为苍,染于黄则为黄”。0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丑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即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萌芽阶段西方1.苏格拉底:产婆术,以讨论,辩论或实际引导的方式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2柏拉图:代表作〈健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A亚里士多德: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代表作《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实施德、智、体三育。4昆体良 (选择题•掌握)古罗马著名教育家、教学法大师。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代表作《论演说家的教育》(也称《雄辩术原理》),被誉为古代西方的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口诀:中有孔子启发,墨子亲闻说三知,人类最早是学记
西存师徒三人,产婆游戏要自然,西方最早昆体良(-)独立形态阶段1、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确立下来。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家,被誉为“教育学之父”。 (高频考点•单选)《大教学论》被认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首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泛智”教育。“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单选)3、洛克:代表作《教育漫话》将教育分为德育、智育、体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白板说”(2015下)、“绅士教育”。4、康德:最早将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教授。5、赫尔巴特:“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提出“旧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6、卢梭:代表作《爱弥尔》;主张自然教育。(三)多样化阶段L斯宾塞代表作是《教育论》斯宾塞提出“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最有价值”,认为教育目的是为未来的“完美生活”做准备。 (单选题)2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代表作是《民主主义与教育》。提出了“新三中心论“(掌握):——“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1)论教育的本质:“一切真正的教育从经验中产生”:①,教育即生活”;②,学校即社会”;⑵论教育的目的:教育无目的(3)“从做中学”o3陶行知师从杜威,提出了三大教育主张:L“生活即教育”2“社会即学校”:冲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随手抓来都是活书,都是学问,都是本领”。3“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教育家代表作及主要思想苏联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最早以马克思主义探讨教育学问题凯洛夫《教育学》被公认为第一部的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掌握),总结前苏联20世纪我30年代教育正反两面经验,论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重视智育及教养的地位和作用,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影响;马卡连柯有《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丧母必读》等,他在流浪儿和违法者的改造方面做杰出贡献,其核心教育思揭是集体主义教育。中国杨贤江以李浩吾的化名,编写了缴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批判教育超政治、超阶级的观点和教育万能论(四)理论深化阶段L布鲁纳认知心理学制区。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倡导发现教学法。代表作《教学过程》(2016上)。致力于将心理学原理实践于教育。以“学科基本结构”为中心。2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模块二中学课程第一章课程概述一、课程概念L课程概念 (了解)在我国,课程一词始见于唐朝。0广义:是指实现学校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的总和及其进程安排。(理解)0狭义:特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活动。1课程作用 (简答•掌握)(1)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⑵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3)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⑷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二、课程内容1、课程内容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单选•简答・理解)基本内容课程计划也叫“教学计划:整体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学科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课程标准有关某门学科实施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课程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术语解释
要依据。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2、教材⑴教材的编排方式 (单选•了解)①直线式排列:这种排列方式是对一科教材内容采取环环相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排列方式②螺旋式排列:它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科教材内容的某些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③过渡式排列:这是为跨人新学段或升入高年级的学生学会新知识、掌握新方法而适当提前安排有关奠基性内容的编排方式。⑵教材的编写原则 (简答题掌握)①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②强调内容的基础性和适用性。③理论与实践统一。④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学习。⑤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思想+内容编排联系+实践三、课程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二)活动中心课程论(三)社会中心课程论理论流派学科中心课程论活动中心课程论社会中心课程论主张(理解•简答)主张课程要分科设置,分别从相应科学领域中选取知识,进行教也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课程应以儿童的社会活动为中心。课程以社会需要、社会改造、社会批判为中心,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代表人物斯宾塞杜威康茨优点(理解•简答)1.至今仍是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2课程结构简单;3.重视系统知识的学习;1.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出发;2注意将学习与生活环境密切联系;3.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重视教育与社会、课程与社会的联系;2有利于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足(理解•简答)1.容易造成各门知识的割裂;2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实际不够重视;3.对学生的兴趣、爱好、需要等心理准备1.课程内容局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轻视前人创造的文化科学;2忽视知识的体系和科学的逻辑结构;3.容易轻视教育的社会1.夸大学校变革社会的功能,忽视学生的主体性,阻碍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力发展;2预想的课程目标很难实现。
关注较少。任务。第二章课程类型及其特征一、课程类型及其特征(-)性质分类:1.分科课程(学科课程)2综合课程3.活动课程(二)形态分类:.显性课程 2隐性课程(三)管理分类:1.国家课程 2地方课程 3.校本课程(四)修习分类:1.必修课程 2选修课程(-)根据课程性质分类 (理解•单选)组织方式分类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主张让学生获得文化知识让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全面视野与方法。儿童通过活动来学习,获得经验,解决问题,锻炼能力。课程设置单学科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活动形态(形式)(单选・理解)分学科①相关课程(联络课程):只是观点等方面有关联,学科还是独立的学科。②融合课程:相关学科合并成一个新的学科。③广域课程:指涵盖整个知识领域的课程整体。活动、实践(-)根据课程管理进行分类课程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主导价值由中央教育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其管理权属中央级教育机关,是一级课程。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根据当地经济、文化实际情况设置。是二级课程。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多样性、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三级课程。特性权威性、多样性、强制区域性、本土性、灵活性、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性开放性和特色(三)根据课程形态进行分类 (理解2016上)①显性课程以课程标准、教材等显性形式出现的课程,是课程的主要形式,是教学的主要载体。主要特征:计划性(是区分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②隐性课程最早由杰克逊提出。主要有:学校的物质环境学校班级中形成的制度和文化学校中的人际关系,观念性的影响(潜移默化)(四)根据课程习修进行分类①必修课程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体现对学生的基本要求。带有同一性和强制性特点。例修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的课程,主导价值是培养学生的个性。三、课程开发L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选择、简答•记)学生、社会、学科特征是影响课程开发的和主要因素。具体有:1.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对课程开发的影响。.学科特征影响课程的编制。.课程理论的影响。第三章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一、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一、)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现状)1、重知识传授、忽视学生的价值性等;2、课程内容繁难偏旧;3、学科本位;4、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5、教学评价忽视定性评价;6、课程管理过于集中。(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 (简答•记2107上)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以课程功能的转变为核心目标;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功能+结构+内容+方式+评价+三级二、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L课程结构对课程类型的调整:(1)整体的教育课程 (选择•理解)r0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0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I0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⑵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2016上)。(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⑷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摆脱了必修课主宰一切的局面2课程内容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的三大特征。1学习方式 (单选)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4课程评价 (了解)⑴学生评价: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灵活多样、开放性的评价方法。(2)教师评价: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强调“自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3)课程实施评价: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模块三中学教学第一章教学概述一、教学的概念及特点Q:教育和教学的区别???教学的概念: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二、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2、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第三节、教学的任务: (辨析题简答•掌握2016下)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造力和实践能力;3.增强学生体能,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口诀:双基+德智体美和个性4培养学生的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品德,形成科学的发展观;5.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二章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对教学过程认识的本质观 (选择题理解)特殊认识过程说:凯洛夫提出。认为教学过程就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 (理解•单选)关键字: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1.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基本特点) (简答题材料分析题•运用・掌握)(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间接性)(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双边性)⑷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口诀:(双边)(教育)下,学生(间接)(发展)。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一间接性解析:教学活动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为辅,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 (运用・单选•辨析•材料分析)以间接经验为主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特点;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要求:⑴加强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⑵增强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发展性解析: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统一在教学活动中,统一在同一个认识主体的认识活动中。 (理解•运用•材料分析)要求:(1)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⑵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3.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相统一一双边性解析: (运用•材料分析)在教学中,教师的教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离不开教师的教,教与学是辩证统一的。要求: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能动性;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A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教育性解读(具体表现): (运用,材料分析)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2思想品德的提高为学生积极学习知识提供动力。第三章教学工作的基本过程
一、备课 (了解)0概念: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0备课的要求: (选择•了解)(1)备教材(钻研教材):(2)备学生(了解学生);(3)备教法(设计教法)。二、上课 (了解)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体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1、课的类型 (了解)按课程任务分: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按完成任务数:单一课、综合课 (2017上•单选);按教学方法: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2、上好一节课的基本标准:1.学生注意力集中;2学生思维活跃;3.学生积极参与课堂;4个别学生得到照顾。3、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简答题掌握)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发挥学生主体性是上好课的根本)口诀:标点内方表演热烈三、布置和检查作业 (了解)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用在于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四、课外辅导 (了解)作用:是班级授课的必要补充,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性、贯彻因材施教的重要措施。方式: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疑难问题,补课。目的:因材施教,提升上课质量。五、学生成绩检查和评定 (了解)方式:平时考查和考试第三章教学原则一、教学原则概述(-)教学原则的概念:是根据一定教学目的和教学过程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二)我国目前中学主☆(二)我国目前中学主要教学原则:(重点掌握•材料分析题・简答题•运用)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巩固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注:由夸美纽斯率先提出,这一原则的提出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的。)手段:实物、模像、语言。如:看、听、闻、摸等直观感受直观性原则的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⑵注重直观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2、启发性原则: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学生在融会贯通的掌握知识的同时,充分发展自己的创造性能力和创造性人格。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⑵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⑶让学生自己动手,培养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3、循序渐进原则(也叫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⑴按教材的系统进行教学⑵抓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和难点之间的关系(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存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贯彻巩固性原则的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⑴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⑵保证巩固的科学性。(遵循记忆、遗忘规律)(3)巩固的具体方式多样化。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⑴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⑶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保证知识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⑵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关系⑷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7.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结合科学文化知识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书,又要育人。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⑵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⑷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X量力性原则(可接受原则)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地发展水平。量力性原则要求: (运用•材料分析题•简答)(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⑵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3)恰当的把握教学难度口诀:较劲智力,固起理科较一—因材施教—巩固如—循序渐进一启发智一一直观理一一理论联系实际力_一量力—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第四章教学方法一、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应用(一)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观念,发展学生能力的方法。(我国最常使用的方法)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教师的讲授应以学生为中心2)教师的讲授应注重运用教学艺术3)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思想性(~)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师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获得,巩固知识的方法。包含两种主要形式:传授知识的谈话和巩固知识的谈话。(最古老的方法之一)运用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谈话前,教师要明确教学目的2)谈话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3)谈话后,教师要做好及时的归纳与总结(三)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全班或者小组的形式对某一个问题各抒己见,深化认识,促进发展的教学方法。讨论方法的基本要求:1)讨论前要考虑学生的知识经验2)讨论结束中,教师要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并把握方向3)讨论结束后,教师或者学生要做好小结(四)读书指导法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课外读物获取知识,养成读书习惯的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的基本要求:1)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目的2)教给学生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3)阅读过程中,给学生及时指导4)读书知道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五)演示法教师通过在课堂上展示实物或教具或进行示范性实验,使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的基本要求:1)演示前,教师确定演示目的,选择好演示工具,同时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2)演示过程中,教师要紧密配合教学及时进行3)演示后,教师要将演示的现象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相结合(六)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一定的设备,仪器,开展独立作业,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得知识的方法(在班级、学校内)实验法的基本要求:1)教师做好实验准备,安排好仪器设备,材料,用具等2)在进行试验B寸,教师清楚,明确的试验要求,使学生明了试验步骤(七)参观法又称现场教学,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组织学生到农村,工厂,展览馆等场地,通过接触实际事物而获得知识的方法。参观法的要求:1)参观前,教师做好联系和准备工作2)参观过程中。教师结合讲解提问,启发学生思考3)参观后,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参观计划指导学生座谈或写出报告(八)练习法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运用已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反复完成某一活动,借以形成巩固技能,技巧的方法。练习法的基本要求:1)明确练习的要求,提高学生练习的自觉性2)练习中要循序渐进3)对练习的反馈,检查要及时(九)实习法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验证间接知识,或综合运用知识于实践的教学方法。实验法的基本要求:1)实习开始,教师提出明确的目的和要求,并根据实习的场所和工作情况做好组织工作;2)实习进行中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3)实习结束时对实习活动进行评定和小结,事后评阅实习作业报告。(十)情感陶冶法主要分为:⑴欣赏教学法对艺术、人生、自然的欣赏⑵情境教学法生活情境、图画、音乐渲染情境、语言描述的情境【总结】常用的教学方法: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法以陶冶情操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以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1.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简答题掌握)(1)依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⑵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⑶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⑷依据教师自身的素质选择教学方法(5)依据教学环境条件选择教学方法口诀:慕容教学环境2教学方法的运用 (简答题掌握)首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而不要长期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法。(综合性)其次,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随时调整教学方法。(灵活性)再次,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在把握现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造。(创造性)第五章教学组织形式一、班级授课制 (重点•理解)L概念:按照年龄或掌握的知识的程度把学生编成固定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按照课程计划统一规定内容和时数,并按课程表进行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理解)(是学校中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2班级授课制的特点:(1)以班为单位。⑵按时授课。(3)按课教学。.班级授课的优点 (理解•简答题)(1)有利于经济实效的,大面积地培养人才⑵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3)有利于班集体的作用(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班级授课的局限性(理解•简答题)⑴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⑵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3)时间,内容和进度都程序化,固定化,不能适应教学方法多样性。(4)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二、个别教学制最显著特点:因材施教。(是班级授课的辅助形式)古代大部分学校都采用个别教学制。三、分组教学制介于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之间。按照学生能力或成绩分成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优点:切合学生实际,便于因材施教。缺点:副作用较大;很难科学分组四、道尔顿制(1)道尔顿制含义:教师不再向学生系统地传授知识,而是为学生指定自学参考教材,由学生自学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向老师请教。⑵显著特点:有利于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才能。但实践证明,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五、设计教学法克伯屈首先提出,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教师不直接传授知识技能,而是指导学生自行组成以生活问题为中心的综合性学习单位。六、复式教学农村、偏远地区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教室里,由一位老师分别用不同教材分别教学。七、特朗普制这种教学组织形式试图把大班上课,小班讨论,和个人独立研究结合在一起,并采用灵活的时间单位代替固定划一的时间单位,以大约20分钟为计算课时的单位(1)大班上课: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行班结合在一起上课⑵小班讨论:每个小班20人左右,由教师或优秀生领导(3)个人独立研究:部分作业老师制定,部分作业学生自选具有班级授课的优点,也有个别教学的长处,但管理较麻烦。口诀:自学参道,大小各特。第六章教学评价一、课程评价(1)根据评价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作用的不同,可把教学评价分为三种类型: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理解•单选)①诊断性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前,对评价对象的学习准备程度做出鉴定,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使教学计划顺利、有效实施而进行的测定性评价。②形成性评价:又称过程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是为引导教学过程正确、完善地前进而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效果采取的评价。③终结性评价:是对课堂教学的达成结果进行恰当的评价,指的是在教学活动结束后为判断其效果而进行的评价。⑵根据评价所运用的方法和标准不同,可分为: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 (理解•单选)①相对评价法:从评价对象集合中选取一个或若干个对象作为基准,将余者与基准做比较,排出名次、比较优劣的评价法。相对评价法便于学生在相互比较中判断自己的位置,激发竞争意识。②绝对评价法:在被评价对象的集合以夕雕定一个客观标准,将评价对象与这一客观标准相比较,以判断其达到程度的评价方法。③个体内差异评价:对被评价者的过去和现在进行比较,或将评价对象的不同方面进行比较。模块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第一章认知过程认知过程:1.感觉2知觉3.注意4.记忆5.思维6.想象7.问题解决第一节感觉一、感觉的概念 (了解)指感觉器官收集信息的过程,是人脑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识的起点。二、感觉的种类 (了解)1、外部感觉:接受外部刺激,反映个别属性的感觉。如:视觉、听觉、味觉。2、内部感觉:感受内部刺激,反映机体内部变化的感觉。分为:机体觉、平衡觉、运动觉三、感受性与感觉阈限(yiixi粉)(单选+简答)感受性:是对于刺激物的感受能力。感觉阈限: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感受性和感觉阈限在数值上呈反比关系。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阈限:刚好能引起人的感觉的最小刺激量。2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对差别感受阈限的感受能力,称为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四、感觉现象L感觉适应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暗适应和明适应)Z感觉对比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同时对比、继时对比)3感觉后像外界刺激停止后,暂时保留的印象叫感觉后像,也称感觉后效。4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0目互影响;②相互补偿。S联觉一个刺激同时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如红色看起来很温暖。第二节知觉一、概念:是指当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于这一事物各个属性的整体反映。二、类型: (了解)(-)物体知觉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二)社会知觉包括对别人的知觉、自我知觉、人际知觉。常见偏差:晕轮效应、首因效应、近因效应、刻板效应、投射效应等(理解•单选)(三)错觉:不正确的知觉三、知觉的特性 (单项•理解)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恒常性(-)知觉的选择性1、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2、对象和背景的相互关系:1)二者可以相互转化的。转化的条件:解观事物发生变化;②知觉者的经验、目的、兴趣的影响。2)二者相互影响。(-)知觉的理解性指人以知觉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括说明的加工过程。知识经验越丰富,理解就越深刻,知觉也就越完整深刻。(三)知觉的整体性指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和经验)(四)知觉的恒常性指客观事物本身不变,但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映像仍相对不变。恒常性使人在瞬息万变的环境中,能按照事物本来的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第三节注意一、什么是注意?概念: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与集中,是心理活动的重要特性,但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指向性:人的心理活动在某一时刻指向一部分对象,而离开其他对象,表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集中性:人的心理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对象上,并深入下去。二、注意的分类 (理解)单选+简答根据注意有无目的和意志努力程度分为:L无意注意:也成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预订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初级形式,任何动物都存在无意注意)1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高级形式,人类特有的)1有意后注意:也叫随意后注意,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直接兴趣达到的。(更高级的注意,可以使人在活动中不容易感到疲惫)类型目的性意志努力性质举例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无不需要低级自发的窗外的歌声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有而交高级自觉的学习、听课有意后注意有不需要最昌1级自觉性程度很强电脑打字“盲打”打毛衣不用看三、注意的品质 (理解•单选)包含:注意的广度、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1、注意的广度(注意的范围):概念:在单位时间里注意到的事物对象的数量。2、注意的稳定性:1)概念:注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在某个客体或活动上。2)注意的起伏:当人专注某一对象时,视、听感觉器官会产生周期性的加强和减弱的变化的现象。注意存在一个周期性变化。注意的起伏是不随意的,是意识很难直接控制的3)注意的分散: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3、注意的分配:1)概念: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的对象的特点。2)注意分配的条件:同时进行的活动只有一种是不熟悉的,其余活动都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4、注意的转移:1)概念: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原来注意的强度:原先的注意越集中,转移就越困难。0新注意对象的特点:新的活动越符合人的需要和兴趣,注意的转移就越容易。四、注意的影响因素(理解•单选)1.注意对象的特点2个体因素3.活动目的与组织【回顾】注意的品质(理解•单选)L注意的广度(范围)同一时间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一目十行)。2.注意的稳定性注意集中在一定对象上的持续时间,时间越长,注意越稳定。@主意的起伏(动摇):注意不稳定,感受性时强时弱。②主意的分散(分心):注意离开当前任务,被无关事物所吸引。3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的现象4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运动。第四节记忆一、记忆的概念及品质L概念:记忆是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是在头脑中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及提取的过程。2记忆的品质:敏捷性(速度效率)、持久性、准确性二、记忆的分类(单选•理解)1.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抽象记忆,情绪记忆,动作记忆,情景记忆(了解)2根据记忆的保持时间(理解)⑴瞬时记忆(感觉记忆):是指在刺激物停止刺激后,其印象一瞬间就消失的记忆;若把瞬时记忆进行加工,就会转入短时记忆。图像记忆是瞬时记忆的主要编码方式。(2)短时记忆:也称工作记忆,人脑中在一分钟内加工编码的记忆。特点:时间短,不超过一分钟;容量有限;易受干扰。(7±2组块)(3)长时记忆:也称永久性记忆。长时记忆是经过多次复习后由短时记忆转化而来,保存时间较长.根据信息加工和存储内容的不同划分(1)陈述性记忆:陈述性知识为内容的记忆,陈述性知识是事实性知识,如字词,人名,时间,概念等;⑵程序性记忆:程序性记的忆是以程序性知识为内容的记忆,通常是指包括一系列复杂动作的过程。.根据是否有明确的目的分:无意识记忆、有意识记忆.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划分:意义识记、机械识记三、记忆的过程识记一保持和遗忘一再认或回忆1.识记⑴概念: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是获得知识经验的过程,识记的好坏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具有选择性特点)(2)规律(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掌握•简答)①识记的目的和任务。(目的是否明确)②i只记的态度和情绪状态。(积极or消极)③舌动任务的性质。(如记大致内容还是精确记忆,长期记忆还是短期等)④材料的数量和性质。⑤识记的方法1保持和遗忘(了解)(1)保持:保持是信息在人的头脑中进行编码和存储的过程,是对识记的知识的巩固。⑵遗忘:信息提取不出或提取错误。0遗忘的原因:消退说、干扰说(前摄抑制、倒摄抑制)(理解•单选)、压抑说、提取失败说、同化说遗忘的规律:先快后慢19世纪末,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提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过程是不平衡的,呈“先快后慢'、'先多后少”的趋势,之后便趋于平稳。 (单项•理解)0遗忘的影响因素(简答题•掌握)1.学习材料的性质。材料的种类,长度,难度2识记的方法3.识记者的态度4时间因素5.记忆任务的长久性和重要性6学习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学习程度太小或太大都不利于知识的记忆。实验证明,过度学习达到50%,即学习程度为150%时,学习的效果最好。3再认或回忆 (单选•理解)1)再认: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如好友重逢能够认出。2)回忆:对不在眼前的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在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回忆是记忆的最高变现,比再认更为复杂)四.运用记忆规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 (简答•掌握)1.让学生明确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充分利用无意识记的规律组织教学.使学生理解所识记的内容并把它系统化.充分利用生动、具体的形象和表象进行教学口诀:目无理性五、如何有效组织复习 (简答•掌握)1.复习时机要得当;2复习方法要合理;.复习次数要适宜;.重视对记忆品质的培养;.注意用脑卫生。第五节思维一、思维的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能解释事物本质特征及内部规律的理性认知的过程。二、思维的特点 (理解•单选)1.间接性2概括性三、思维的分类 (单选•理解)1.思维指向性划分:①聚合思维:也叫求同思维、集中思维、辐合思维、会聚思维。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者最好的答案的思维。②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分散思维、辐射思维。(思路朝各种方向扩散)2思维发展水平划分:①直观动作思维:又称为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②具体形象思维:运用头脑中的表象进行思维。③抽象逻辑思维(人类思维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3思维的逻辑性划分:①直觉思维:未经分析就做出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②分析思维:逐步分析解决问题4思维过程划分:①经验思维:以日常生活、生产经验作为的依据②理论思维:以定理、原理、定律等理论为依据S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①常规性思维(习惯性思维):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②创造性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最高形式):多种功能思维方式的集合,以新异、独创的方式解决问题。注意:创造性思维有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三个特征。第六节问题解决一、问题解决的一般过程1.发现问题;2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简答•掌握)1.已有知识经验;2问题情境;1思维定势与功能固着; (单选•理解)4原型启发; (单选理解)5.动机与情绪。6迁移三、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充分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体系;2向学生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灵活变换问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第七节想象一、想象的概念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二、想象的分类 (单选•理解)(-)从有无目的性的角度分为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有意想象:又称随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自觉进行的想象,有时还需要一定的意志努力。它包括再造想象、创造想象等。无意想象:又称不随意想象,没有预定目的,不由自主产生的想象。(二)从想象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三)从内容是否新颖的角度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语词的描述或图像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相应形象的心理过程。再造想象有一定程度的创造,但其创造水平较低。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在头脑中独立地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更复杂、更困难、更高级。第二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含义(了解)学习动机是指引和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常见学习动机的种类(理解•单选)(1)按目标远近:远景目标、近景目标⑵与学习活动的关系:直接动机、间接动机(3)奥苏泊尔分类: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单选•理解)二、学习动机的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强化功能)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
包含:强化论、需要层次论、成就动机理论、动机的归因理论、成就目标理论、自我效能理论、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一、强化动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都是后天在环境中通过条件反射的方式建立和形成的,学习动机则是由外部刺激引起的。强化是外部刺激对行为的增强作用。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任何导致我们以后进行该行为的可能性增加的结果。(增加喜欢)负强化:排除某种厌恶刺激,能够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减少讨厌)二、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尊重需求自尊、侑心、成就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归属需求A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创造力、自觉性、问题■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友情、鬟情、性亲密人身安全、・康保资源所有性、尊重需求自尊、侑心、成就尊重他人、被他人尊重归属需求A安全需求生理需求创造力、自觉性、问题■决能力、公正度接受现实能力友情、鬟情、性亲密人身安全、・康保资源所有性、财产所有性、道・保・、工作职位保家庭安全三、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的最有可能的选择;避免失败者往往会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难的任务来防止自己自尊心受到伤害。成就动机理论的教育启示:要调动其积极性,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安排竞争不强的情境,取得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避免公开指责。四、成败归因理论(―)内涵概念: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做的解释和评价。韦纳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一般人通常把自己经历过的事情归结为以下六种原因: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外界环境。韦纳把上述六个因素按各自的性质,分别归入三个维度。1.因素来源,即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1稳定性,稳定性归因与不稳定性归因3可控制性,可控性归因与不可控归因内部稳定可控制不可控制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情况外界环境(")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力控制、无能力的心理状态。总是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如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这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三)对教学的启示意义1.教师根据学生的自我归因可预测其此后的学习动机。2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成长,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3.通过归因训练改变学生消极的自我认识,提高学习动机。五、自我效能感理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由班杜拉提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和先行因素的影响。行为结果因素就是强化。1、直接强化2、替代性强化3、自我强化六、成就目标理论学生成就目标可以分为:掌握目标和表现目标。掌握目标的定位是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因而会选择较难的任务迎接挑战。表现目标定位是好的名次和成绩,会选择简单的任务,比较注重输赢。七、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高频考点理解)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型的线性关系。0动机过低,缺乏积极性,效率低0动机过高,心理状态不不稳定,效率低0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效率最佳注:动机最佳水平不是固定的,根据任务的不同性质会有所改变•任务简单,动机稍高,效率最佳・任务偏难,动机稍低,效率最佳八、动机冲突.动机冲突的概念 (了解)动机冲突(又称心理冲突),这是指一个人在某种活动中,同时存在着一个或数个所欲求的目标,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排斥的动机,当处于相互矛盾的状态时,个体难以决定取舍,表现为行动上的犹豫不决,这种相互冲击的心理状态,称为动机冲突。2动机冲突的基本类型:勒温按趋避行为将动机冲突分为四大基本类型: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多重趋避(理解2016年材料分析题)①双趋式冲突又称为正冲突,是指对个体存在两个具有同样吸引力的目标,但这两者却不可兼得,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目标而引起的内心难以取舍的冲突。0“鱼与熊掌不可兼得”0“福无双至”②双避式冲突又称负冲突,对个体同时存在两个不利的目标选择,个体都想躲避这两个选择,但受条件所限,只能避开一种而选择另一种,所以在作抉择时内心产生矛盾和痛苦。。“前有狼,后有虎”0学生很讨厌上课,但又家长惩罚③趋避式冲突又称正负冲突,是指同一目标对个体来说既有利也有弊,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所以个体对这一目标同时具有趋近也有逃避的心态,从而陷入进退两难的心理困境。0”喜欢巧克力但又怕吃了会长胖”0“表白但又怕被拒绝”④在现实生活中心理冲突多是以这三种心理冲突形式的复杂形式出现的,如双重趋避式冲突。双趋避式冲突是指同时存在两个的利弊参半的目标选择而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总结】双趋冲突:2个选择都是我们想要的,但只能选其一双避冲突:2个选择都会伴随痛苦,但不得不选其一趋避冲突:1个选择痛苦和快乐同时存在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内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简答)1.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合理目标;3.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4.训练归因。二、外部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简答)1.表达明确的期望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合理运用外部奖励;.有效运用表扬。第三章学习迁移第一节学习迁移的概念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如:举一反三,就知识对新知识理解产生的影响等等第二节学习迁移的分类按性质分类:正迁移、负迁移按内容分类:一般迁移、具体迁移按概括水平分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按时间分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O按性质分类:正迁移、负迁移正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产生积极影响。负迁移:一种迁移对另一种产生消极影响。©按内容分类:一般迁移、具体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将学习的T殳原理迁移到其他的学习中。具体迁移:学习的具体,特殊的经验迁移到其他学习中。③按概括水平分类:水平迁移、垂直迁移水平迁移:处于同一概括或抽象水平之间学习的迁移。垂直迁移:处于不同概括和抽象水平之间的学习。④按时间分类:顺向迁移、逆向迁移顺向迁移: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指后继学习对前期学习产生的影响。第四章学习策略第一节学习策略的概念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了解)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二、学习策略的特点 (了解)1.使用目的是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使用是有意识的;.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过程的;.学习策略由一些列的规则、方法和技能组成。第二节学习策略的分类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①认知策略:学习过程中用来进行信息加工的策略;(技巧方法)(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 重点•单选②元认知策略: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自我)(计划策略、监视策略、调节策略) 理解•单选③资源管理策略: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环境、资源) 理解•单选(-)认知策略1.复述策略(理解•单选)是指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将信息保持在大脑中,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资料或刺激,以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习材料上的策略。是短时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关键,是使用最广的一种方法。排除相互干扰 整体记忆和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 复习形式多样化画线与批注 利用不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2精细加工策略(理解•单选)(1)记忆术:位置记忆法,缩减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视觉想象⑵做笔记(3)提问(4)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3组织策略(理解•单选)是整合所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核心“归类”)0列提纲0利用图形0利用表格(二)元认知策略具体地说,元认知是关于个人对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1.计划策略:在认知活动开始前就完成任务所涉及的活动,策略,结果,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等进彳亍计划。2监视策略:在认知活动中,根据认知目标及评价,反馈自己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正确估计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并根据有效性标准评价各种认知行动和策略的效果。3调节策略:调节策略是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三)资源管理策略L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努力和心境管理策略.学习工具策略.人力资源利用策略第六章学习概述第一节学习的概念一、学习的概念广义: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变化。狭义:人类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包括: (理解)①知识的学习: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②}支能的学习:心智机能、操作技能(-)知识的学习’是什么C陈述性知识 为什么、怎么样知识的类型',程序性知识 r第一步怎么做I第二部怎么做(-)技能的学习操作技能:外在的肌肉骨骼动作活动操作吸尘器、洗衣机、、收款机、计算机、操作电动打字机、电传等心智技能:人脑内部的认识活动员工管理与经营管理技能、结账、心算、速算技能第二节学习的种类 (理解•单选)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并列学习由下到上(由小到大)由上到下(由大到小)非上非下蔬菜°白菜西红柿蔬菜白菜田红柿白菜<=>西红柿第三节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 (了解•单选)巴甫洛夫、桑代克、斯金纳、班杜拉核心观点:学习过程是有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刺激与反应的联接从而获得新的经验的过程。1.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单选题理解)将不能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进行一次或多次的配对后,致使中性刺激也能诱发同等反应。(狗听到摇铃分泌唾液一巴甫洛夫)2、试误一联接学习理论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接,学习过程就是尝试错误的过程。(饿猫开迷箱一桑代克)3.行为主义(恐惧形成实验一华生)学习实质在于形成习惯,学习是一种刺激代替另一种刺激建立条件反射。4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 一一斯金纳操作性行为并不是由已知刺激引起的,而是有机体在一定的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强化一消退——惩罚①强化: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最重要和最基础的部分。强化有正强化和负强化之分。(掌握单选)正强化:环境中某种刺激增加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的刺激。负强化:环境中某种刺激减少而行为反应出现的概率也增加的刺激。②消退:先前受到强化的行为,若强化物消失后,此行为发生的概率也会降低。③惩罚:有机体作出某种反应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S观察学习 —班杜拉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即通过观察其他个体的活动进行学习。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过程一保持阶段一复制过程一动机过程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定义:学习是学习者依赖其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1)苛勒的完型T页悟说⑵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1、苛勒的完型T页悟说苛勒通过对黑猩猩解决行为的分析,提出完型T页悟学说:(1)学习是通过顿悟实现的;⑵学习的实质是主体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新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课件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1节 力及其描述
- 2023年体外循环管路项目筹资方案
- 电工(初级工)模拟习题含答案
- 养老院老人生活设施定期检查制度
- 养老院老人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 《家庭心理咨询》课件
- 拦水坝租赁合同(2篇)
- 《IE工作抽样方法》课件
- 2024塘渣采购项目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吉林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技巧
- 过盈联结传递扭矩计算
- 社会责任运行风险评估表
- SCL90综合统计分析报告
- 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其调控ppt课件
- 母线搭接螺栓及拧紧力矩施工记录
- 《写意菊花》PPT课件.ppt
- 工程变更管理办法(29页)
-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其通项公式.PPT
- 商品-次品处理流程
- 湖南高考历年英语作文汇总
- 水电站压力钢管防腐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