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_第1页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_第2页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_第3页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_第4页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获奖科研报告摘要: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然是一篇立意深刻、感情真挚、充满感人细节的文章,作者认为,除了教会学生技巧层面的方法以外,更重要的是用“灵魂”写作,而记叙文写作中的“苦难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体验生活与生命,这必然有助于记叙文写作能力的提升,增强文章生命的深度和厚度。

关键词:高中生记叙文苦难意识

一、“苦难意识”的内涵与阐释

1.“苦难”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痛苦和灾难”,这里不仅包括有形的生存状态,还有孤独、虚无、绝望等心理体验和精神困境。

2.“苦难意识”是指对生存困境的思考,对生存状态的洞察,对人历史命运的内省和探索的心理过程[1]。

3.高中生记叙文写作中“苦难意识”的培养:是指在高中阶段通过对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的教学和学生记叙文的写作的实践,培养和树立高中生作品中的“苦难意识”,从而使学生的记叙文达到使个体更深刻地思考人生、体验生命、不断促进个体内省和探索的境界。

二、培养“苦难意识”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1.对当今记叙文写作日趋式微的抗争。

苗晓丽在《成才之路》2013年第1期发表的《高中生记叙文写作现状与对策探讨》一文中指出,学生普遍存在选材上的“老旧”和情感上缺乏深刻意蕴的问题,由于素材的匮乏和教师出于教学成本的考虑,记叙文写作的数量和质量呈下降趋势,南师大教授、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专家何永康先生不止一次地大声呼吁一线语文教师加强记叙文训练,并且对农村题材的记叙文“情有独钟”,当年一篇《怀想天空》的成功“翻身”可窥见一斑,究其原因在于农村题材的记叙文更多地关注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地位的农民的生存状况,更多地揭示他们在面对生存压力所表露出来的隐忍和对生命的最质朴的认识,这不能不说是“苦难意识”最好的体现。

所以笔者认为,如果学生具备“苦难意识”,就写作视角和素材而言,所触及的范围将大大拓展,不再是学校、家庭和个人生活的小圈子;就文章意蕴而言,由于记叙文中“苦难意识”的灌注,势必有利于扭转学生肤浅和低幼化的人生感受的局面,这对记叙文的写作无疑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学生的内心急需被唤醒。

别林斯基说:“青年期也就是向成年过渡的时期,这种过渡往往总是分裂的、不调和的……一个人已经不满足于自然的意识和朴素的感觉,也想知道更多,可是因为他在获得令人满意的知识之前,必须经过千百次的迷误,必须与自己做斗争。”周国平在《幸福和苦难都属于灵魂》中说:“通常情况下,我们的灵魂都是沉睡的,一旦我们遭遇到苦难时,它便醒来了,苦难之为苦难,在于它撼动了生命的根基。”而高中生正处于动荡、困惑的时期,尤其需要教师培养怀疑精神、独立思考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认为“苦难意识”与现实中的市场化世俗幸福形成强烈对比,由此刺痛学生的幸福感,使学生无法忘掉苦难而安于世俗幸福。

而记叙文本身就具有描写、叙述的功能,可以通过极具画面感的描写和富有波折的叙述展示生活中蕴含令人感动、发人深省的“苦难”故事,因此,学生若能做到记叙文和“苦难意识”的“双剑合璧”,笔者坚信,这种结合一定能够直达学生内心,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

基于以上认识,“苦难意识”的培养可以让学生记叙文的写作打开新的局面,无论是对学生个人还是对当今记叙文写作的式微形势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培养“苦难意识”的方法和途径

1.素材选择上,多关注处于“苦难”中的弱势群体。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苦难”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贫穷,虽然“苦难”往往与贫穷落后有关。要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身边弱势群体,这里的弱势群体是指“是社会中一些生活困难、能力不足或被边缘化、受到社会排斥的散落的人的概称”。譬如:农民、下岗工人、残疾者等,他们表达和追求自己利益的能力较弱。他们掌握的资源很少,尽管可能人数众多,但他们的声音很微弱,他们对利益的表达很难在社会中体现出来,在涉及他们的利益的时候,往往要靠政府和大众媒体为他们说话。

笔者认为,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弱势群体直观上可以带来以下几点益处:第一,题材的宽广化;第二,正因为弱势群体中有着种种物质或精神上的“苦难”需要表达而往往无法表达,这就给了高中生为他们说话的机会,不至于“无话可说”;第三,弱势群体往往处于社会底层,更接近真实的生活,人物的精神状态更复杂,这就为记叙文的叙事和描写提供了绝佳的写作条件。

由于笔者所在的学校处于城乡接合部,因此笔者经常要求学生利用一切机会,譬如在上学的途中观察农民工、菜农、农贸市场中的商贩,要求生活在城镇的学生开展“霓虹灯下的幽暗”的活动,专门观察、探访下岗工人、城蚁族等,要求农村学生利用假期走向田间,看农民的劳作,家乡有大山的学生,不妨走进大山,寻找偏僻处的生活的人们,回校后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给予记录,相互交流和共享,定期展示,如此,就为学生记叙文的素材提供更多的选择。

2.主旨传达上,多展现生命在“苦难”中是如何的顽强与坚韧。

“苦难”是一个深刻性的话题,不是简单直接地展示贫穷和痛苦,必须展示“精神性的苦难”。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一直强调学生如果不能“追求人性怜悯和同情”,不能看到苦难背后的顽强与坚韧,就请不要动笔,必须努力表现处于巨大生存压力和精神压力中的人的脆弱身体是如何承受得住历史重压和真实的幸福的。

或许是为了符合当今作文评价标准中“思想积极向上”的要求,笔者一直主张学生在记叙文主旨意蕴的传达上多表现人们对进入光明的向往、生命的提升和人性净化,而少表现或批判压抑的阴影、悲哀的生存状态、畸形的生命态度。笔者曾在所教班级做过题为《逝去》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其中一位L姓同学塑造了一个处于八十年代投资采石场失败的农民形象:“他没了先前趾高气扬的神气,被酒精冲昏的眼睛黯淡了下去,低着头,拐进了自家的院门,豪情收缩到那一败涂地仅剩的那座两间老屋中,每晚,哀叹生伴随着昏暗的白炽灯在院子里缠绕,从此,这个家里只有女人进出,人们整整几年没有看见这个男人的身影……”笔者当时就和这位学生商量,能不能格调昂扬点,可不可以传达更积极的东西,最后我们做了如下修改:“他没了先前趾高气扬的神气,但就在他抬头的那一刹那,我分明看见被酒精麻醉的双眼中的倔强,他没有吱声,拐进了自己的院门,没有争吵、没有哀怨,一块钱一包的中原香烟依然燃烧的骄傲,一块多钱一斤的散酒依然喝得香甜,他的妻子知道男人的那颗不服输的心……”这样的修改暂且不论优劣,学生能有勇气选取与她所处的时代有几十年距离的八十年代那个潮起潮落的时代,描写一个在时代的大潮中失败的农民形象,揭示那个时代一批有志改变穷苦命运但由于自身才智和外在条件缺乏而重重跌落的人物的精神状态。笔者承认,就现实层面而言,这位学生或许就是叙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但作为文学创作而言,仅仅局限于表现真实的“苦难”还远远不够,更直接地说,记叙文还需“听将令”,还得有“曲笔”,这就是揭示“苦难”背后的那种顽强与坚韧。笔者认为这不是粉饰,不回避“苦难”,却又能战胜“苦难”,不正是一篇格调较高的记叙文该做的事情吗?高中记叙文的写作相对于初中记叙文的写作而言,主旨上要求更深刻;立意要更高远,在记叙文写作中注入“苦难意识”,不刻意美化“苦难”,却能看出“苦难”背后所表现的个人或整个社会群体的顽强与坚韧。笔者认为,对于高中生的写作算是一个有瑕疵但也值得借鉴的方向。

3.手法运用上,力求刻画出“苦难”人物复杂而纠结的内心世界。

所谓人物心理描写是指刻画人物内在精神世界、描述人物思想感情和思想斗争历程的一种写人方法,是揭示人物的内在心灵世界,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中心思想的主要手段。笔者认为,是否有出色的心理描写直接关乎一篇记叙文的成败,然而目前高中阶段大多数记叙文有关人物的内心描写还停留在用抽象概述代替描写,暂且不提“苦难意识”的表现,这种写法就连表现一般主题都属于下乘之作。

笔者认为,处于“苦难”中的人,内心往往沮丧和希望、恐惧和勇气、忧伤和喜乐相互的交织,这种心理状态特别适合用记叙文表现。反过来说,要培养学生记叙文中的“苦难意识”,就不得不要求学生刻画出“苦难”人物复杂而纠结的内心世界。身处“苦难”之中的人往往承受着生活与精神的双重压迫,无论做出什么抉择都是痛苦的,这种心态不是一般的简单的对错问题,作为学生必须为其代言人,与其说是文章的人物在说话,不如说是学生在思考人生,所以能够写出处于困境中的人物的内心,不仅仅是学生在描写人物内心技巧上的训练,譬如像莎士比亚有关哈姆莱特的一段有关“生存还是毁灭”内心独白的技巧的掌握,更是学生对人生、生命这个课题理解能力的提升,而有意识地选择“苦难题材及其人物,并力求刻画出人物复杂而纠结的内心世界,才能让“苦难意识”真正成为文字,才能使文章的角色真正成为活生生的存在。

四、结语

让学生写苦难和培养学生的苦难意识,绝非无病呻吟,不是描写贫穷痛苦或底层苦难或平民生活,并不着意写水深火热的煎熬生活,更不是让学生走向悲观与虚无,对于传播负能量的消极和抱怨我们坚决反对。“悲剧精神意味着人在面对无法摆脱的困境的时候并不是完全软弱无力的,每一个个体都能通过他自己的行为、生活和思维走向一个较好的世界”[2]。笔者作为语文教师,有责任通过作文的写作,尤其是记叙文的写作,教会学生通过叙事和描写关注生活中常常被忽视的现实的生存困境,唤起人性的坚韧与乐观,使自己和他人得以拯救,从而获得精神的终极关怀。

当然,高中生毕竟处于一个由未成熟走向成熟的阶段,每个个体心理特点不尽相同,思维特点也因人而异,生活阅历更是千差万别,“一刀切”式的培养“苦难意识”,势必存在“吃力不讨好”的情况。笔者冷静下来一想:“有多少作家真正有对苦难从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