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全册教材分析一、学习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位置与方向,面积,年、月、日,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用数学解决问题,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数与代数 1.数的认识第七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2.数的运算⑴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⑵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3.常见的量第四单元:年、月、日及24时计时法。空间与图形1.测量。第六单元:面积。2.图形与位置。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让学生初步形成辨认方向、表达与交流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等。统计第三单元,统计。初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解决问题1.第八单元,解决问题。用所学的乘除法计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第九单元,数学广角。学习简单的集合思想和等量代换思想,并能应用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培养他们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3.实践活动。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实践活动――"制作年历"和"设计校园"。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二、学习目标这一册教材的学习目标是: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7.了解不同形式的条形统计图,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8.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9.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换的思想,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学习目标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二、学习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例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2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例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例4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例5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认识东南西北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在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等数学活动中,体验生活中方位的知识,探索辨认方向的方法,发展空间的观念。3.能够积极参与辨认、描述、交流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并在活动中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能根据自身方位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学习难点: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之间的关系。教具学具:学习流程:一、创造情景,导入新课:
1.说说"前、后、左、右"各是哪位同学。2.组织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3.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东、南、西、北。二、自学交流:1.初步认识东、南、西、北〔1各小组选4名同学站好,拿出东、西、南、北的标牌。提问:你们每个人应该拿哪一张标牌,说说你们是怎么知道的?〔2分组讨论,并根据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进行判断:太阳从〔边升起,从〔边落下。〔3课件出示天安门图,说说天安门城楼、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人民大会堂、博物馆等各在什么方向?2.初步体验东、南、西、北〔1出示例1图,说一说:小明面向东,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2与相对,与相对。3.在游戏中辨认东、南、西、北〔1起立,早晨,太阳在〔面,面向太阳,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2面向东,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面向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面向西,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面向北,说一说前、后、左、右分别是哪个方向?4.绘制校园的示意图<1>看一看、说一说,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建筑物?<2>确定操场四个方向的主要建筑,并完成下面的校园示意图。长方形中填写主要建筑,正方形中填写相应建筑物的所在方向。操操场〔3说一说教学楼、体育馆、大门各在操场的什么方向?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练习一第1题。2.完成填空:小红早晨背对太阳,她的前面是〔,后面是〔,左面是〔,右面是〔。3.说一说,你家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南、西、北?教学反思:学生积累了有关位置知识的感性经验,能通过一些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本节课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课,喜欢并学好这节课知识十分重要。在解决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当出现学生在描述物体位置时只根据方向或距离其中一个条件时,我及时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怎样说才能更准确呢?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发现、探索,进行实际操作,才能掌握这方面知识。我认为为学生创设实际活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认识方向的过程是非常重要的。认识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学习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4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一第4题。学习目标:1.会辩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辩认地图上的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2.知道"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会辨认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法。3.能在学习活动中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发表自己的意见,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学习重点:会辩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并能描述物体在地图上的方向。学习难点: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相对性。教具学具:松鼠、猫、兔、鹿、狗、熊的图片各一张。学习流程:一、复习导入1.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坐的是哪位同学?2.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向?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左面、右面分别是哪个方向?3.同学们已经初步认识了东、南、西、北,怎样辩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二、自学交流:1.感悟地图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必要性出示校园示意图,把上方定为北的示意图贴在黑板上。〔1比较一下,这幅校园示意图与平常所观察的有什么不同?〔2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把上方定为北方,那其他的方向各是什么?〔3点拨:人们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规定绘制地图时,上面表示北方,下面表示南方,左边表示西方,右边表示东方,简单地说,就是"上〔下〔,左〔右〔。"〔4去掉方位词,只留下"北"。在示意图上指出其他方向。2.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根据第4页下面的校园示意图,回答下面的问题:〔1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图书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大门在操场的什么方向?体育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2操场在教学楼的什么方向?操场在图书馆的什么方向?操场在大门的什么方向?操场体育馆的在什么方向?3.争当优秀的导游根据第2页的主题图,组织争当优秀导游的活动。〔1我国首都北京的天空门广场有哪些主要建筑?〔2如果你是一位导游,你能用东南西北知识,向游客介绍一下天安门广场吗?分小组先试着介绍,评选出优秀导游。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练习二第4题:在地图上圈出北京、嵩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后,独立完成填空。2.数学游戏:出示猫、兔、鹿、狗、熊、松鼠的图片,把松鼠的图片贴在黑板上,并注明"北",请学生根据教师的描述,把其他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1猫在松鼠的西面,兔在松鼠的南面。〔2鹿的西面是松鼠,狗的南面是松鼠。〔3熊既在鹿的北面,又狗的东面。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在地图上辩认东、西、南、北?认识简单的路线〔一学习内容:人教版课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一第3题。学习目标:1.学会辩认地图上的方向〔四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解决简单的路线问题,可以用不同的解决办法。3.感受方位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方位知识,应用方位知识解决问题。学习重点: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学习难点:能运用所学的方位知识〔四个方向,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具学具:把第5页例3的图,制成"人物"可以灵活摆放的教具。学习流程:一、复习引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别人向我们问路或我们向别人问路的问题,怎样描述行走的路线,才不会让人走错路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路线问题。二、自学交流1.出示第5页例3的图。〔1谁能在图上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说一说,体育场、电影院在少年宫的什么方向?〔3说一说,医院在商店的什么方向?商店在医院的什么方向?2、描述行走的路线:〔1小明的妈妈生病住院了,他想到商店为妈妈买些东西。从医院出来后,向北走到第1个十字路口时,不知道该怎么走了,你能告诉他怎么走吗?〔2描述行走路线:。〔3说一说小明从医院旁的十字路口到商店的行走路线?2.体会同一路线有不同的走法〔1小明买完东西,准备回医院,他可以怎样走呢?……还有别的路线吗?〔2如果你是小明,你会选择哪一条路线?为什么?3.提出路线问题自己解决:〔1小明选择了沿原路返回的路线,途中遇到一位叔叔向他问路,你们猜猜这位叔叔会怎么问?怎么回答?请问去电影院怎么走?请问去少年宫怎么走?请问去体育场怎么走?〔2同桌两个人合作,一人扮演叔叔问路,一人扮演小明回答。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第5页做一做。〔1独立完成,在图中画出小红从家到游泳馆的路线。〔2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上学的路线。〔3说一说,小红、小兰、小明放学的路线。〔4先男生提出问题女生解决问题,再女生提出问题男生解决问题。2.练习一第3题。〔1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2第〔2题,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互相解决问题。四、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描述路线时应该注意些什么?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学习内容:学习目标:1.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辩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经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位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辩认方向,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3.能积极参与探究物体所在方向的数学活动,体会方位知识的作用和价值,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能辩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学习难点:体会位置与方向的相对性。教具学具:第8页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删去人物及话语。学习流程:一、激疑导入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请9名学生面向北按如下形式站在讲台前面。1234567893.说一说,2、4、6、8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1、3、7、9分别在5的哪个方向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二、自学交流:1.初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1分组讨论:你们认为1在5的什么方向?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2探讨:你认为哪一组的想法更合理些呢?……有没有其他的方法确定哪一组的想法是正确的呢?〔3借助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做最终裁判。请5同学拿着指南针宣布最终结果,点拨:我们通常说"西北"而不是"北西"。〔4开展猜一猜活动。a.谁能猜猜6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b.猜猜3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c.谁愿猜猜9在5的什么方向,并说说为什么这样猜?2.辨认生活中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1指一指,教室里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2说一说,你的东、南、西、北面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3说一说,你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分别坐的是哪一位同学?3.辨认地图上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出示例4的挂图,标明教学楼、体育馆、图书馆。〔1根据太阳的方向确定东面,再确定其余的七个方向。〔2说一说,教学楼、图书馆、大门、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3议一议,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4想一想,操场在多功能厅和食堂的什么方向?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第8页做一做。汇报"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2.练习二第4题。〔1找一找,地图上标出了我国哪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适时教育学生保护人类共有的自然和文化遗产。〔2圈一圈,在地图上圈出XX的位置。〔3说一说,这些"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在XX的什么方向?3.练习二第2题。明确题目要求,独立完成。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怎样辩认东北、东南、南北、西南呢?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一、学习目标1.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1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2.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编排结构如下表:口算除法学习内容:教科书第29~30页的例1、例2.学习目标:学会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百、整千的数及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算理。能正确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3、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习重点:学会口算思路及口算方法。学习难点:正确进行口算。学具准备:69根小棒〔其中6个整捆,每捆10根,9根单根小棒.学习流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说说是怎样想的。8÷4
35÷5
40×29÷3
24÷6
500×62.填空:80里有〔个十,400里有〔个百.46里有〔个十和〔个一.39里有〔个十和〔个一.二、自学交流:1.有60个苹果,需要分给几个人吃,要求每人分得的苹果一样多.〔1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人,每人多少个?〔260个苹果平均分给2人,每人多少个?〔360个苹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多少个?〔460个苹果平均分给6人,每人多少个?2.学习例1.〔1学具操作,研究算法.用60根小棒代替60名同学〔每组6捆小棒,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题,边摆小棒,边研究其计算方法.〔2小组汇报计算方法:①计算:想法一:〔÷3=〔所以60÷3=〔想法二:〔×3=60所以60÷3=〔想法三:〔+〔+〔=60所以60÷3=〔②算法比较:你认为以上算法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③小结:计算60÷3时,通常这样想:〔÷3=〔,就是20.〔3试算60÷2=〔,60÷6=〔。〔4小结算法: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我们可以把整十数看成几个十,再除.把60看成是〔个十,〔个十除以3得〔个十,就是〔。〔5初步练习:80÷4=
90÷3=
80÷2=〔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3、想一想:600÷3可以怎样算?6000÷3呢?说出口算过程。点拨:在计算一位数除整百、整千的除法时,可以把几百看作几个百,把几千看作几个千,再进行口算.4.教学例2.〔1摆出准备好的69根小棒.提问:把69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分一分,说一说是怎样分的.〔2先分〔,每份分得〔捆?再分〔,把单根的分成了〔份?每份分得〔根?分完后每份共有〔根。〔3说明计算方法:69根小棒有6捆〔每捆10根和9根,也就是69可以分成〔个十和〔个一;先分整捆的,就是把6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再分单根的,就是把9个一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一;最后再把每份中整捆的和单根合起来〔+=23就是所求的结果。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认真倾听,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及时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69÷3=23想:〔÷3=〔÷3=〔+〔=232.做例2后面的"做一做".〔1口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是怎样想的。28÷2=
36÷3=
55÷5=〔2写出除法算式,再口算出得数。72除以9_________
4除48__________五、全课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除法估算学习内容:教材16页例2学习目标:1、体会除法估算的意义。学会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并能正确估算。2、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能力。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初步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学习重点: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方法学习难点:根据情境合理进行估算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学习流程:一、情境创设,导入新课1、多媒体课件出示下列问题〔1李叔叔他们三人平均大约运多少箱?〔2小黄从家到学校346米,走6分钟到达学校,平均每分钟行多少米?〔3每瓶饮料3元,100元最多买多少瓶饮料?〔4182个同学们春游,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蓬,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2、你能列式吗?3、在现实生活中很多问题要用除法估算来解决。今天我们就学习"除法估算"。二、自学交流:1、学生读题,列出算式〔124÷3≈247÷4≈100÷3≈182÷4≈说一说这几道算式的意思。2、解决第一个问题124÷3≈〔1试着估算:124÷3≈〔2比较:124÷3≈124÷3≈120123〔3交流,说估算方法。①124≈120120÷3=40平均每人大约运40箱。②124=120+4120÷3=40剩下的4箱中每人还可以运一箱,每人大约运41箱。比较:两种估算的方法都是正确的。两种估算有微小的差别,但都接近准确值,这样的差异在本题中可以忽略不计。3、解决第二个问题:〔1独立估算346÷6≈〔2交流,说估算方法。①346≈300300÷6=〔平均每分钟行〔米。②346=300+46300÷6=〔46≈4848÷6=〔〔+〔=〔平均每分钟行〔米。③346≈360360÷6=〔平均每分钟行〔米。4、讨论、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1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2归纳出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将被除数看作接近整十整百的数,且是除数的倍数;再计算。5、小组讨论。问题〔3中100能估成120吗?为什么?问题〔4中182能估成160吗?为什么?①在问题〔3中,只有100元钱,所以不能估大。②在问题〔4中,如果把182能估成160,有的同学将得不到帐篷,所以只能估大即将182估成200,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住进帐篷。6、独立完成100÷3≈,和182÷4≈〔1独立估算〔2说一说估算过程和结果。小结: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方法: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整〔或几〔几〔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三、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四、达标测评:1、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1题〔1展示问题:260个桃子分4筐装,大约每筐装多少个?把260看成240和280都可以吗?为什么?〔2说出你的估算方法。2、完成教材61页"做一做"第2题3、160人去春游,每车坐28人,6辆车够吗?谁能用不同的方法解答吗?4、教材17页3、4题。五、课堂总结:1、今天的课你有什么收获?2、说一说生活中用到除法估算的例子。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针对除数是一位数的估算的方法和根据具体情境合理进行估算设计,我注意用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探究,总结出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估算的灵活性,突出了重点,解决了难点,取得了预期效果。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学习内容:教材第22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1、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不够商1个百的算理,会在此基础上正确进行计算。2、能直接判断出商是几位数,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说清每一步的算理,从而提炼出算法。3、归纳总结出判断商的位数的方法。培养合作交流意识,及分析归纳的能力。学习重点:学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百位不够商1个百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当被除数的百位不够商1个百时,要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前两位。学习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小黑板。一、复习旧知:1.竖式计算:并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369÷3〔独立计算讲述计算方法,重点说出算理及计算顺序。2.填空:200是〔个百,也是〔个十;30是〔个十;20个十与3个十合起来是〔个十,也就是〔。二、自学交流:1、小梦和小欣正在整理这些照片,〔出示主体图你在图中都了解到什么信息?2、估算:〔1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怎样列算式?〔2谁来估一估,大约能插多少张啊?238≈〔,〔÷6=〔〔页3、探索竖式算理及算法〔1如果要准确的知道能插多少页怎么办呢?〔2尝试计算。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算不下去?怎么办?商量怎样解决这个问题?〔3〔利用小棒操作2个百在百位不能平均分成6份,但是如果把这2个百拆开放到十位上就会变成〔个十,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就能分了。〔4用竖式算:2个百除以6商不够1个百,可以把这2个百看作20个十,这20个十正好与十位的3个十合成〔个十,这样〔个十就能除以6了。点拨:当百位上不够商1时,要把百位的数与十位的数合并成几十个十,再去除以除数。4、我会用竖式算:236÷6〔123除以6商几余几?商3写在什么位置?为什么?〔2说说计算过程。〔3小结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被除数的〔位数字去除以除数,如果不够商一个百,就把〔位数字与〔位数字合起来再去除以除数。5.解决问题:要插多少页?〔1与估算的结果对比。〔2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1本相册能插得下这些照片吗?6.判断商的位数:〔1观察:都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什么有的商是两位数,而有的商是三位数呢?〔2判断下面各题的商分别是几位数。说说你的方法。276÷6324÷2651÷3640÷3498÷8738÷9三、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四、达标测评:1、竖式计算:156÷3434÷8605÷62、在□42÷3中,如果商是三位数,□最小可以填〔;如果商是两位数,□最大可以填〔。五、全课总结,深化认知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三单元统计一、学习目标1.学会看这两种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3.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二、学习内容1.在前几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会用统计表〔包括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多个单位来表示统计的结果,并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问题加以解决。通过这些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的统计方法,建立了初步的统计观念。本单元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认识两种新的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此外,教材在这儿还介绍了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本单元分为两小节,内容结构如下:例1:横向条形统计图=1\*GB2⑴简单的数据分析。例2:起始格与其他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例1: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2\*GB2⑵求平均数。例2: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总体情况简单的数据分析〔1学习内容:教材第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1、认识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横向的条形统计图。
2、学会制作横向的条形统计图。3、能正确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学习重点:会看两种统计图。学具准备:空白统计图二张。学习流程:一、引入:1.以前学习过什么样的统计图?2.使用统计图有什么好处?二、自学交流:1、根据课本38页统计表绘制纵向条形统计图〔发给学生空白的纵向条形统计图,并把38页统计图填涂完整。〔提示:在统计图上标明数据。2、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3、通过绘图,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问题?说一说在填涂的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4、完成的统计图,说一说统计图上的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一小格表示多少?5、比较两种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分辨横向条形统计图和纵向条形统计图。〔1说一说,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作用。〔2拿出第二张空白统计图,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条形,标出数据再分析。6、你认为应该多进哪种矿泉水?为什么?三、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四、达标测评:1、练习十第一题:〔1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快?哪几种动物跑得比鸵鸟慢?〔2如果它们赛跑,谁跑第一,谁跑最后?〔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2、收集同学们收看电视节目的情况,并制成横向条形统计图,然后提出相应的问题。五、全课总结,深化认知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简单的数据分析〔2学习内容:教材第39页例2及相应的练习。学习目标:1、会看起始格与其它格代表的单位量不一致的条形统计图。2、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3、能体会统计的意义。学习重点:学会分析各种不同的统计图。学习难点:能分析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学具准备:,一些不同单位的空白统计图。学习流程:一、引入:1、你知道你的身高和体重吗?2、比一比你们小组谁最高,谁最重?二、自学交流:1、统计小组内同学的身高、体重,完成统计表。姓名
身高/厘米
体重/千克
2、讨论学习:〔1如果把以上统计表制成纵向统计图,你准备每格表示几厘米?〔2能不能用最简洁、明白的方法,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统计图。3、出示〔每格代表10厘米、5厘米的条形统计图分析: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每格代表1厘米、2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能不能明显反映数据间的差异?哪一种太长?〔1重点观察:每格代表2厘米、1厘米的条形统计图,要从这张图看出学生身高的差距只要哪些部分?〔底下的名字与0,上面的一部分那中间一部分怎么办?〔2折叠的部分在图中怎样表示?〔3出示制好的折叠式统计图:仔细观察,那一部分是折叠的,表示多少?与过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估计一下,他们的平均身高在什么范围?4、小结:什么时候要用折叠式条形统计图〔数据比较大、数据相差比较小5、试一试,用这种简洁明白的方法制作以上同学体重统计图。〔1从上面两个统计图中,你能获取什么信息?〔2〔出示"中国10岁儿童身高体重正常值"比较:你能发现哪些同学的身高、体重是在正常值以下,哪些是在正常值以上?三、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见解。四、达标测评:1、独立完成数学书P40页练习十第2题:〔1你得到哪些信息?〔2图书室要购买一批新书,你认为应怎样购买?2、完成数学书P41页第3题:〔1把统计图补充完整。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他们中谁最有可能入选校游泳队?五、全课总结: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2、课后从报纸、书籍上找到更多形式的统计图表,分析相应的信息。平均数〔一学习内容:练习十一1—3题,教材42页例1学习目标:1、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2、知道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3、会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学习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学习难点:正确计算平均数学习准备:课件,小黑板,统计表学习流程:一、导入:拿8枝铅笔,指4名同学,要平均分怎样分?每人2枝,每人手中一样多,叫平均分。2是平均数二、学习交流:1、出示例1、小红、小兰、小亮、小明收集矿泉水瓶统计图〔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他们四人怎样分才能一样多?〔3平均分后是多少个?2、课件展示统计图的变化过程〔1指名展示〔2这种方法叫什么?点拨:移多补少3、要求平均数,还可以怎样想?〔1要把4人收集的矿泉水瓶平均分成4份,必须先求出什么?14+12+11+15=〔2平均分成4份,怎么办?52÷4=4、归纳: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数,再平均分几份5、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6、算出各小组的平均体重,说说你们是怎么算的?三、交流展示: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四、达标测评:1、练习十一第2题〔1什么是最高温度?什么是最低温度〔2你知道了哪些信息?〔3填写统计表:本周温度记录〔4计算出一周平均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5说说你是怎么算的?2、测量小组跳远成绩,求平均数五、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平均数〔二学习内容:教材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求平均数2、会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3、知道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学习重点:根据平均数简单地分析问题学习难点:比较平均数,得出新的信息学习准备:统计图、记录卡、小黑板学习流程:一、导入:什么是平均数,怎样求平均数?二、学习交流:1、课件出示例2图片〔1从图片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2哪个队要高一些?〔3怎样才能知道哪个队高一些?点拨:观察事物不能光靠眼睛看,还要科学地算一算2、出示欢乐队和开心队身高记录表说一说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小组内算一算两个队的平均身高,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148+142+139+141+140÷5=_____÷5=_____〔厘米〔144+146+142+145+143÷5=_____÷5=_____〔厘米3、比一比通过计算的结果看出〔了要高一些点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4、出示练习十一第4题〔1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2哪种饼干第一季度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3计算平均数,比一比5、猜测:〔1哪种饼干销量越来越大?〔2分析原因。6、从统计图中你还得到什么信息?三、展现提升:1、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2、交流算法。3、提问、补充。四、达标测评:练习十一第5题五、总结归纳: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通过求平均数,我们还可以得到很多新的信息第四单元年、月、日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2.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初步理解时间和时刻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学习内容1.学生已经在三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正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和24时计时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一些简单的时间计算方法。本单元结构如下:年、月、日学习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46页。学习目标:1、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二月的天数。2、会给月份分类,能运用左拳和歌诀识记各月的天数。3、能运用多种方法算出一年的天数。学习重点:有关年、月、日及大月与小月知识。学习难点:年、月、日之间的关系,了解二月的天数。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近几年的年历卡、统计表、小黑板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新中国成立图片,你知道新中国是哪一年成立的?〔1949年10月1日2、多媒体展示第29届北京奥运会图片,说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是什么时候?〔20083、多媒体展示植树节与儿童节图片,说说各是哪一天?4、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比较这几种数字,呈现课题:年月日二、自学交流:1、小组内交流年历卡,交流你知道的年月日的知识。〔1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2每个月的天数一样吗?有几种情况?把它统计下来。2、综合:〔1你能根据每月天数的不同,对十二个月进行分类吗?31天:有〔〔〔〔〔〔〔月30天:有〔〔〔〔月28天:有〔月29天:有〔月〔2我们把有31天的月份叫做〔月,有30天的月份叫做〔月。〔3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3、识记大小月〔1这么多大小月,有什么办法能很快记住哪几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你有什么好方法吗?说说自己的识记方法。〔2〔课件出示用左拳记忆法,你能用左拳给我们试一试吗?〔3〔课件出示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指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小游戏:小组长随便报一个月份,要是大月两手五指张开,要是小月两手握拳。4、认识二月〔1二月是大月还是小月?〔2二月在平年是多少天?在闰年是多少天?5、找节日。〔1找出教师节、六一儿童节,并说出是星期几?〔2找出自己和父母的生日,并做标记。6、算一算:20XX一共有多少天?三、展现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认真倾听,适时补充纠正。教师及时点拨。四、达标测评:1.填空:①常用的时间单位,除了时、分、秒以外,还有〔②一年有〔个月,每月有31天的叫〔月,有〔个月;每月只有30天的叫〔月,有<>个月。2.猜一猜:小明说:我在外婆家连续住了62天,正好是连续的2个月,你知道我是哪两个月去的吗?五、总结拓展:1、时间是宝贵的,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想说些什么?2、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年、月、日的有关问题,你有什么收获?平年和闰年学习内容:教材49页例2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认识平年和闰年,会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2、记住闰年的判断方法能正确运用3、能用简便方法计算一年的天数学习重点:认识平年和闰年,计算一年的天数学习难点:正确区分平年和闰年学具准备:课件、年历卡、小黑板复习引入:一年有几个月?哪几个是大月?哪几个是小月?你是怎样记住的?大月每月有多少天?小月每月有多少天?二月在平年有多少天?在闰年有多少天?二、自学交流1、课件出示平年与闰年的知识,你知道了什么?2、计算一年有多少天?〔1出示平年各月天数,计算,展示你的算法〔2出示闰年各月天数,计算并展示你的算法3、判断平年和闰年〔1闰年比平年多一天,是为什么?〔2要知道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要怎么判断?〔3出示近4年年历卡,你发现了什么?计算:2007÷42008÷42009÷42010÷4点拔:闰年年份是4的倍数,当闰年份是整百数的时候,要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4、卡片出示不同的年份,判断平年与闰年:194919922000200320085、你知道哪些年份有重要事件?新中国成立1949年10月6、猜一猜:一位同学满12岁却只过了3个生日,他是哪一天出生的?三、展现提升: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对他人的见解认真倾听,及时补充四、达标测评:1、闰年全年有多少天?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2、判断平年与闰年:195619781984199219972000200520103、制作明年1月份的月历日一二三四五六五、总结归纳:1、平年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闰年二月有多少天,全年有多少天?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4时计时法学习内容:教材第52页-53页例3,练习十三学习目标:知道一日有24小时,学会从0点到24点的计时法。会把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相互改与能运用24时计时法计算"经过的时间"。学习重点:两种计时法互相改写学习难点:计算经过的时间学习准备:钟面、课件、卡片、小黑板学习流程:导入:你知道1天有多少个小时?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是一天?演示拨钟面:从夜里12时开始,到中午12时开始,再到夜里12时,时针刚好走2圈,也就是24小时。板书课题:24时计时法二、自学交流:出示钟面〔1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2外圈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3下午1时、2时、3时……11时、12时分别叫作13时、14时、15时……〔时、〔时2、课件出示52页画面〔1根据24时计时法,百货商场营业时间21:00是几时?〔2上午9时用〔时表示晚上9时用〔时表示下午5时用〔时表示3、用24时计时法分别说出下面时刻:早上7时、下午1时、晚上8时、下午5时。用24时计时法表示,你有更简单的计算方法吗?4、连一连睡觉吃午饭下午放学15:3012:0021:00你平时是怎么安排时间的?5、课件出示例3图画〔1从图上你知道哪些信息?〔2坐火车从北京到XX要用多长时间?下午2时40分—7时45分〔3计算:下午2时40分=〔时〔分17时45分—〔时〔分=〔时〔分6、15:02用的是哪种计时法?填写:18:06_____23:38_____下午4时_____晚上8时_____凌晨4:45_____三、展现提升:分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评议,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早上8时30分___________过4小时:___________过4小时:___________2、春蕾画展:8:00—17:00展出多长时间:中午11:00—14:00晚上17:00—20:30〔1晚上营业时间是从下午_____时到晚上_____时〔2一天共营业多长时间?〔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五、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制作年历学习内容:教材第56—57页学习目标:1、巩固学生学过的关于年月日的知识2、知道年历的制作过程3、小组合作制作年历,标出重要日子学习重点:制作年历的步骤学习难点:设计制作有特点的年历学习准备:各种不同的年历、彩笔、卡纸等学习流程:一、了解年历:1、年历在我们生活中作用很大,可以告诉我们有关年月日的时间,知道哪一天是星期几,你见过什么样的年历?2、出示不同的年历翻页历挂历单张挂历立式挂历书样台历你能说说他们有什么特点吗?二、制作年历1、讨论交流〔1要制作一份年历,有哪些步骤?点拨:首先要确定每月1日是星期几〔2你是怎么设想的?画表格→写月份→分星期→填天数→装饰→张贴2、小组合作制作〔1小组内6人分工协调完成〔2构思设计〔3整理完成三、展示交流:1、展示各小组制作的年历,其他小组评议2、制作人谈一谈各自的设计过程3、将自己的年历卡装饰更美观四、利用:1、在年历卡上标明重要的日子。谈谈你标的是哪一天,有什么重要意义2、说说年历还能作什么用?3、统计班上过生日的同学〔1分小组统计:姓名月份日期以班为单位统计4、张贴年历评出最佳设计奖五、达标测评1、算出第一季度共有多少天?2、计算全年的天数,你有更好的方法吗?六、全课总结:1、通过制作年历,你知道了什么?2、我的年历卡怎么做的?3、年历还能做什么?第五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一、学习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会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2、.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4、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二、教学内容本单元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口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例2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1估算〔例2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例1口算乘法学习内容:教材58页例一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会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以整十数的乘法。2、能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3、能熟练正确地口算。学习重点:掌握口算的方法学习难点:正确地进行口算学习准备:口算卡片、小黑板等学习流程:一、导入:出示口算卡,小组内快速口算,说说自己的口算过程10×5100×530×2300×290×980×412×224×3指名展示自己的口算结果与过程二、自学交流:1、观察例1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平均每天送300份〔1列式:____________〔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3300×10怎样计算?你能想出几种算法。〔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自己的算法2、邮递员工作10天,要送多少封信?〔1列式__________<平均每天送60封>〔2先口算再展示自己的口算过程3、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1列式:_________〔2独立口算,展示结果,讲清自己的算理4、邮递员工作30天,要送多少封信?〔1列式:_________〔2指名说口算过程5、小结算法:将其中一个因数先看作_____位数进行计算,再扩大相应的〔数,或将两个因数看作表内乘法计算,再扩大_____________.三、展现提升:学生根据自学提纲逐一完成,分组依次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人可补充指正。四、达标测评1、完成答题卡〔一80×1060×2050×4024×10700×2090×9040×8012×200展示自己的口算结果与过程。2、完成答题卡〔二40×4090×50200×4022×3050×6080×2012×3011×703、完成答题卡〔三每组派一代表参加比赛60×6060×30040×9050×3080×7023×20给优胜组发奖五、总结归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知道了哪些口算方法?估算乘法学习内容:教材59页例2,练习十四第4—12题学习目标:1、学会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能说清估算的思路。2、会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3、能正确地进行估算,提高估算的速度。学习重点:乘法估算的方法学习难点:利用估算方法解决问题学习准备:估算卡片、小黑板学习流程:导入新课: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数:69、22、74、87、99、182、估算各题的结果,说出估算过程:18×453×789×522×837×371×6二、自学交流:1、观察情境图。从小朋友的话语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想知道350名同学是否够座,需要先求什么?列式:22×182、你是怎样估算22×18的?说说你的方法方法一:18≈2022≈2020×20=______方法二:18≈______22×____=_____方法三:22≈__________×18=_____3、比较结果:_____、_____、_____都比350_____,所以,250个同学都_________.4、分析结果:三种结果哪一种最接近准确结果?5、归纳方法:估算乘法时,先把两位数看成接近它的______数,再计算。6、一页有23行,每行约有22个字,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1怎样求一页大约有多少个字?〔2你是怎么估算的,展示你的方法〔3你还有更准确的估算方法吗?〔4哪个数最接近准确值?三、展现提升:分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说出自己的估算方法与过程,其它小组补充完善。四、达标测评:1、鲸每秒游11米,12、袋鼠每秒跳18米,303、豹子每秒跑31米,204、同学们种了3行树有93棵,12行大约共种多少棵树?5、估一估〔勇夺小红旗89×3032×4843×2235×1924×3963×2971×8052×68五、总结拓展:1、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你会几种估算方法?笔算乘法〔不进位学习内容:笔算乘法〔不进位教材第63页例1学习目标1、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2、知道各种计算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重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正确、熟练地笔算。学习准备:课件、答题卡、小黑板。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二、自学交流:1、怎样计算应付的钱数,你会列式吗?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写出你的计算过程24×12=〔124×3×4=〔224×10+24×2=〔312×20+12×4=3、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说出你的理由。4、探究笔算的方法你会用竖式计算吗?说说每一步的意思。24×12————48……2×24的积24……10×24的积————288你发现了什么?5、介绍自己的笔算方法。6、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先从乘起,积的末位对;再从乘起,积的末位对;再把两次的积相加。三、展现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四、达标测评:1、完成答题卡一:23×1341×2133×3132×1243×1222×1411×2521×342、完成答题卡二:39×1131×3123×3322×2412×4121×32<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完成,评出优胜组>五、总结拓展: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学会了什么?笔算乘法〔进位学习内容:笔算乘法〔进位教材65页例2学习目标:1、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2、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重点: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进位的点要加上。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有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算式卡片〔每张上一个算式;小黑板等。学习流程:一、导入新课1、呈现下围棋的录像或画面,介绍有关围棋赛的事例。2、放大棋盘,让学生观察棋盘结构:围棋的棋盘面由纵横19道线交叉组成。接着,把棋子放在纵横线的交叉点上,引出问题:"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说一说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二、自学交流:1.怎样才能算出棋盘上的交叉点数目,你有更简单的方法吗?2、各组讨论:怎样计算19×19。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3、展示自己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下来。估算19×19笔算19×1919×19————4.师生评议。〔1说一说,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2估算的方法能很快算出大约有400个交叉点,但它不能满足解决问题的要求。估算能得出准确值吗?〔3重点评议笔算过程。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你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吗?你怎样才能不忘记加上进位的点?三、展现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及时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尝试练习。完成答题卡一:用竖式计算第65页"做一做"中的4道题。可以让几个组的学生做前2道,另几个组的学生做后2道题。完成计算后,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对笔算过程的了解。2.完成答题卡二:练习十六第1题。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3.解决问题。独立完成练习十六第3、4题。完成后,向全班说一说,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4.游戏。贴出写有算式的南瓜卡片,帮助菜农收南瓜。自由选择卡片,算对的就收获了这个南瓜。完成后,先检查是不是算对了,再比一比哪组学生收获的南瓜多。奖励优胜组。五、总结拓展:1.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2、你还学会了哪些知识?3.强调:用竖式计算时,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那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整理和复习学习内容:教材第68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七学习目标:1、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估算、笔算的方法,形成知识体系。2、能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化。3、会总结归纳乘法计算方法。学习重点:整理本单元知识体系。学习难点:系统掌握知识。学习准备:答题卡,小黑板。学习流程:一、呈现故事,提出问题1、老师讲"哥伦布竖鸡蛋"的故事猜一猜,听完这个故事用了多少时间?这么短的时间却能作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我们要好好珍惜时间。听了这个故事你还有什么感想?2、这个小故事在书上68页,想一想,这篇文章大概有多少字?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二、自学交流。1、本单元我们学会了哪些方面的知识?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知识的方法和方式。2、你是做口算乘法的?〔1整十整百数的口算乘法,可以先把它看作来算,再扩大〔倍、〔倍、〔倍……。〔2你能举一个例子吗?3、估算乘法怎么算?〔1估算时可以将一个或两个因数看作整〔整〔数来算。<2>你能举一个估算乘法的例子吗?4、笔算乘法怎么算?〔1笔算不进位乘法32×13———□□﹍﹍32和〔的积□□﹍﹍32和〔的积———□□□〔2笔算进位乘法78×26———□□□﹍﹍〔和〔的积□□□﹍﹍〔和〔的积————<3>你发现了什么?5、阅读短文,猜一猜这篇文章大约有多少个字?〔1算一算,说出你的方法〔2〔×〔≈〔〔×〔≈〔〔×〔≈〔〔3你为什么这么算?说出你的依据。〔4哪一个结果最接近准确值?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纠正。四、达标测评。1、小组比赛:练习十七第1题比一比看谁算的又对又快2、估算:23×4938×6279×6842×513、笔算练习24×3259×2732×2864×7545×6237×28五、总结归纳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第六单元面积一、学习目标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引进统一的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平方千米和公顷,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表象;熟悉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2.探究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获得探究学习的经历;会应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教材说明二、学习内容1.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面积和面积单位,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面积单位的进率,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这部分内容的结构如下:平方厘米公顷平方千米面积含义→公顷平方千米平方米长方形面积计算正方形面积计算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土地面积的常用单位这些内容的教与学,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学好本单元的内容,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面积和面积单位学习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第71-74页。学习目标:1、认识面积的含义。2、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大约有多大。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操作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学习重点:认识面积的含义;认识三个常用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学习难点:建立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表象,并运用面积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学具准备:1、大小不同的两张长方形白纸2、封闭图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各1个。3、面积是6平方分米个9平方分米的长方形纸板各1张。〔正面各有12个格4、答题卡1张〔第74页做一做学习流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涂色游戏吗?老师这有大小不同的两张白纸,〔出示两幅面积差别较大的长方形白纸要想在上面涂上颜色,谁先涂满其中的一张,谁就是冠军,你会选择哪一张?为什么?二、自学交流:1、感受物体表面的大小。〔1在生活中,物体都有自己的面,比一比数学课本和练习本的封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2观察黑板的面和电视机屏幕的面,谁的面大?谁的面小?〔3通过刚才看一看、比一比,我们知道了物体的表面是有〔有〔的,物体的表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2、认识面积〔1黑板面的大小叫黑板面的面积,地面的大小叫什么?〔2观察黑板的几条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3认识封闭图形。哪一个是封闭图形,哪一个不是?为什么?你还能说出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吗?3、比较面积的大小。出示一些封闭图形:〔1正方形和圆形比,谁大?谁小?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比,谁大谁小?〔2像这些封闭图形的也叫它们的面积。正方形的大小叫做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大小叫做三角形的。这几个图形中,谁的面积最大?谁的面积最小?点拨: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4、探索面积单位。〔1刚才我们比较了许多物体表面和封闭图形面积的大小,你是怎么比的?〔2用重叠法比较两张长方形纸的面积,猜一猜,哪个大,哪个小?〔3用摆图形的方法,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它们的面积谁大谁小呢?用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图形在上面摆一摆。比出哪个面积大。你认为用多大的图形摆最合适?为什么?点拨:用摆图形的方法,能比较两张纸面积大小。关键要选择大小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面积单位。5、认识常用的面积单位。〔1找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观察它的形状和大小。用手比试1平方分米有多大?动手量一量,你发现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面积接近1平方分米?剪出一个接近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2>找出1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用什么单位来测量合适呢?用厘米测量,面积就用厘米从学具里找出面积是1平方厘米正方形纸片,量一量,看它的边长是多少?点拨: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厘米呢?<3>认识1平方米。用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或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来测教室面积,容易吗?为什么?要用平方的面积单位合适。你知道边长是多少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米吗?比试一下1平方米的大小。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积大约是1平方米呢?三、展现提升:学生展示,其他学生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自己的疑问。四、达标测评:1、出示用报纸拼贴的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找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2、完成答题卡〔做一做。3、估一估,黑板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用1平方米的学具量一量。4、站一站:1平方米的正方形纸上能站多少个同学吗?五、小结拓展: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有哪些收获?2、希望同学们做个细心的孩子,去观察身边的数学知识,你会收获很多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学习内容:教材第74页例1和75页做一做学习目标:1、比较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认识面积单位。2、会用长度单位1厘米、1分米、1米来度量物体的长度。3、知道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面积单位,会度量物体的面积。学习重点:明确分清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学习难点: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学习准备:直尺、白纸、1平方分米的白纸片、小黑板等。学习流程:一、导入:1、画一画: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和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2、说一说:①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②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二、自学交流:1、比较1厘米和1平方厘米〔1估计1厘米有多长?1平方厘米的面积多大?〔2比较长是1厘米的线段图和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平面图形有什么异同?〔31厘米指线段的是1厘米长,是单位;1平方厘米指图形的为1平方厘米,是单位。2、比较1分米和1平方分米〔1估计1分米的长度,1平方分米的大小。〔在学生交流时,要及时进行指导,使学生的估计接近正确。〔2估计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动手测量铅笔盒的面有多大,长、宽各是多少?〔3画出1分米的线段和1平方分米的图形,说说有什么不同?3、比较1米和1平方米〔1用1米可以测什么?〔2用1平方米可以测什么呢?〔3估计黑板的长、宽、面积各是多少?教室的地面的面积大约是60平方米,猜一猜它的长和宽各是多少?4、讨论1厘米、1分米、1米和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有什么异同?5、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面分别接近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6、归纳小结:1厘米、1分米、1米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都是单位,都可以用来度量物体的。三、展现提升:各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注意倾听,及时补充。四、达标测评:1、用双臂比划1米有多长。小组同学合作伸开双臂表示1平方米。2、先估计课桌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分米,再用1平方分米的纸片量一量。五、小结拓展1、数学游戏:请你参加图案设计大赛,每个图案是5平方厘米。2、学了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内容:教材第77页例2及78页做一做。学习目标:1、探讨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地进行计算。2、能拼摆图形,理解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3、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重点:学会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会用正确的方法计算面积。学习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2、认识了面积和面积单位,你会计算面积吗?二、自学交流:1、估一估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为1平方米的正方形来测量太麻烦,你知道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简便吗?2、摆面积:选出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的长方形,在上面用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一摆。〔1你一共摆了几个小正方形?〔2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长方形的长摆了〔排,说明是〔厘米;宽摆了〔排,说明是〔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怎么算出来的?3、出示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一种: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2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只测量长和宽,能得出面积吗?摆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与测量长和宽哪一种方法比较简单?〔3说说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它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点拨:长方形的面积=长×宽。〔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4、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三、展现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交流补充,教师及时点拨。四、达标测评:1、长方形的面积=长×宽,长是什么单位?宽是什么单位?面积用什么单位?2、完成练习十九第一题。3、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估计一下,再算一算。五、小结。1、今天你有什么收获?2、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计算时要注意长和宽的单位要一致,面积要用相应的面积单位。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学习内容:教材第78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4、9、11题。学习目标:
1、引导自主探究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学习重点:探究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公式正确计算学习难点: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学习准备:正方形图片、直尺、答题卡、小黑板等。学习流程:一、情景导入1、看到数学书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数学书与思品书哪一本书的面积大?2、长方形面积的大小与长方形的长、宽有关系。那么正方形面积呢?通过预习你还知道了什么?3、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正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吗?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实践来验证。二、自学交流:1、动手操作、研究方法。〔1这里有一个边长是4厘米的正方形,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在上面摆一摆,你会发现什么?〔2动手摆一摆。2、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你能知道它的面积吗?想一想,你有什么办法能知道?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小组的同学一起商量商量,并动手试一试。3、你们知道这个正方形的面积了吗?〔1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满后数一数,正好用了〔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所以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2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摆,先横着摆,一行可以摆〔个,刚好摆了〔行,所以一共可以摆〔×〔=〔个,也就是〔平方厘米。〔3比较这两种方法。讨论那种方法更简便。点拨:用乘法计算更简便。4、套用长方形面积的公式。〔1把正方形看做特殊的长方形,它的长是〔,宽是〔,面积=〔×〔,想一想:这是一个巧合吗?〔2我发现了它的长和宽,长和宽都可以看做是。〔3提炼方法:通过刚才的计算,我得出正方形的面积=〔×〔
5、通过拼摆和计算,你发现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有什么关系吗?讨论:要想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小结: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是多少。在只给出图形没有给出边长是多少的情况下,要先测量再计算。6、一张长方形餐桌,长14分米,宽9分米,要配上同样大小的玻璃,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1求玻璃的面积实际上是求〔的面积。〔2试着算一算。三、展现提升:各小组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其他小组补充指正。四、达标测评:1、估计并测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2、估计并测量正方形手帕的面积。3、花园里有一个正方形的荷花池,它的周长是64米4、在一张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纸中,剪去一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剩下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剩下的周长呢?五、小结收获:〔1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2怎样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学习内容:教材第82-83页例4及做一做。学习目标:1、熟悉面积单位的大小。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能运用观察比较法分析问题,养成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3、会准确地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学习重点:知道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会进行常用面积单位之间的改写。学习难点:面积单位间进率的推导过程。学习准备: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白纸一张,有正方形小格。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电蚊香液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含氟丙烯基树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Unit4SectionB 2a-2d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下册
- 《第二单元 文字处理 10 制作表格》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信息技术(三起)四年级上册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 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作文教学设计设计 北师大版
- 硝普钠在心内科应用的护理
- 天津市部分区2025届高三下学期质量调查(一)数学试卷(解析版)
- 2025年高压电工考试题库:高压设备维护保养计划专项强化试题
- 2025年医保信息化建设应用知识竞赛试卷及解析
- 2025年高尔夫球教练职业能力测试卷:教学策略与沟通技巧考核试题
- 2025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含解析)
- 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北京京能清洁能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上海市闵行区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解析
- 人工智能技术与知识产权保护
- 国家安全教育大学生读本教案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 中国法律史-第二次平时作业-国开-参考资料
- 旅行社挂靠协议(样板)
- 皮尔逊Ⅲ型曲线模比系数计算表(共享版)
- 房屋租赁合以装修费抵租金
- Z5140型立式钻床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