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_第1页
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_第2页
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_第3页
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_第4页
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对2017年税务稽查的总体认识和趋势分析稽查方法:基于金三的大数据,稽查手段越来越让你“蓝瘦香菇”稽查对象:从上而下的案源推送,跟税局关系好?呵呵,“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稽查人员:国税、地税和公安联合派进。让你感受到稽查的“洪荒之力”稽查内容:增值税发票、出口退税、重组并购、社保残保基金,是不是有点“辣眼睛”稽查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让你跟税局“相互伤害”吧稽查行业:房地产、建安、金融以及大型服务业、黄金行业、商超等,这些都是偷税逃税的“老司机”鬼知道你在2017年会经历什么?对2017年税务稽查的总体认识和趋势分析稽查方法:基于金三的年终财务决算影响企业税负重大事项的调整与补救课件企业所得税预缴重要问题及纳税评估调整与补救第一讲新环境严征管高压力企业所得税预缴重要问题及纳税评估调整与补救第一讲新环境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案例】某市国税局稽查局最近在检查中发现,A公司将部分本应在2014年年中入账的收入,直到当年12月才最后确认,涉及税款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期内全部缴清。

经过进一步检查,稽查人员发现,这并非个案,很多企业或多或少存在此类情况。

对于这类延迟收入或增加支出的处理,稽查人员不能确定纳税人是否存在主观故意,是不是属于合法合规的税收筹划?应不应该给予偷税处理?

1、所得税预缴典型稽查案例分析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案例】某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争议】

有人认为,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A公司延迟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行为显然违规,税务稽查部门对其应给予偷税处理甚至处罚。

有人则认为,企业所得税是遵循“按年计征,分月(或季)预缴,年终汇算清缴,多退少补”的法律原则征收的,预缴是为了保证税款均衡入库,并不能准确对应企业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因为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列支要到企业的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才能准确计算出来。因此,企业在预缴中少缴的税款不应作为偷税处理。

1、所得税预缴典型稽查案例分析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争议】1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法规】企业所得税法第54条及其实施条例第128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月度或者季度的实际利润额预缴企业所得税,有困难的,可以按照上一纳税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月度或者季度平均额预缴,或者按照经税务机关认可的其他方法预缴。同时,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5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1、所得税预缴典型稽查案例分析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法规】1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法规】

国家税务总局在对广东的一份复函——《关于在企业所得税预缴中对偷税行为如何认定问题的复函》(国税函﹝1996﹞8号)中明确指出,企业所得税是采取“按年计算,分期预缴,年终汇算清缴”的办法征收的,预缴是为了保证税款均衡入库的一种手段。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列支要到企业的一个会计年度结束后才能准确计算出来,平时在预缴中无论是采用按纳税期限的实际数预缴,还是按上一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一定比例预缴,或者按其他方法预缴,都存在不能准确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问题。因此,企业在预缴中少缴的税款不应作为偷税处理。1、所得税预缴典型稽查案例分析预缴所得税延迟到汇算期清缴,算偷税吗?

【法规】1金三系统上线,按季申报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需要在本月填写企业所得税季报表,金三系统在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高新技术企业主表和附表、跨地区经营的总分机构在同一省市的总分机构分配表等方面都增加了监控,变化很大。2、所得税预缴申报变化要点及预缴错误的调整与补救1、跨地区经营的总分机构分配表与汇总纳税情况登记的信息进行了勾稽,请总机构应注意下一级分支机构的信息一定要准确,分支机构对上一级总机构的信息报送一定要准确,以上总分机构企业如果发生过变更未及时到税务机关登记的,请及时到所属办税服务厅做好相关信息的正确报送工作。2、请认真填写收入、成本、利润等相关数据,本表的累计金额与上期累计金额具有严格的勾稽关系,累计金额将由系统自动带出,且无法自行修改,请确保申报的相关数据与企业实际经营数据相符。金三系统上线,按季申报企业所得税的企业需要在3、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增加了监控。(1)第8行“按照实际利润预缴纳税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本期金额”:本栏为“自动带出,不可修改,本期金额第4+5-6-7行+上期申报表第9行累计=A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A与系统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的最小值若A≤0则本行本期金额当-A<上期申报表第8行累计金额时,本行本期=A;否则本行本期=—(上期申报表第8行累计金额)”(2)“按照实际利润预缴纳税人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累计金额”:“自动计算得出,不可修改。计算规则为本期数+上期申报表累计数。”第8行累计金额≤系统计算的可弥补亏损限额且累计金额>02、所得税预缴申报变化要点及预缴错误的调整与补救3、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增加了监控。2、所得税预缴申报变化要点及4、高新技术企业主表和附表三增加了监控。附表3第4行“二、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金额是否等于主表第9行*10%。5、跨地区经营的总分机构在同一省市的总分机构分配表增加比对监控。分支机构分配表与其同在京的总机构的分配表进行一致性比对校验。6、附表一、附表三填累计数倒算本期数。附表1《不征税收入和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表明细表》“本期金额”根据计算得出,不得填写,由本期报表累计金额与上期报表累计金额计算得出,“累计金额”填报纳税人自本年度1月1日(或开始营业之日)至本季度、月份止发生的税基类减免应纳税所得额的数据,小于0按0填报;附表3《减免所得税额优惠明细表》填写控制:本期金额不得填写,由上期申报表的累计金额和本期累计金额差额计算得出,累计金额开放进行填写,填写完成后进行校验,且累计金额>0。2、所得税预缴申报变化要点及预缴错误的调整与补救4、高新技术企业主表和附表三增加了监控。附表3第4行“二、国3、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比例控制企业可以根据本身实际需要利用第四季度进行利润调整,从此整合全年年度利润。已达到所得税税收上的优化!——增加预提费用、减值准备调节会计利润的运用——70%的把控?3、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比例控制企业可以根据本身实际需要利用第有人可能会质疑:税法有预缴税款的规定,企业却在前几个季度通过多预提费用等方式调整会计利润,少预缴企业所得税,年底再调账,从而获得税款延迟缴纳的好处。对这种税收筹划若不处理,岂不是一种误导,也是对其他守法纳税人的不公?

根据税收征管法第64条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照来看,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估计调减季度间会计利润,以不真实会计数据填报税收申报表,应属于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行为,税务机关依法可予以处罚。

3、年度中间预缴所得税比例控制有人可能会质疑:税法有预缴税款的规定,企业却【案例】2015年12月8日,某市国税局稽查局对辖区内A公司2014年度申报纳税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该公司2014年度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多计成本费用330412.80元,少缴企业所得税82603.20元。但该公司2014年度《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表(A类)》却反映,28栏目“应纳税额”为358131.50元,32栏目“本年累计实际已预缴的所得税额”为599070.43元,33栏目“本年应补(退)所得税额”为-240938.93元。也就是说,企业当年存在多缴所得税的现象。如果抵减查补的税款82603.20元,企业还多缴税款(240938.93-82603.20)(暂不考虑罚款和滞纳金因素)。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案例】2015年12月8日,某市国税局稽查局对辖【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按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处理。其理由如下:

持有该观点的一方认为,按照最新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计算原理,企业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432526.00元(358131.50÷25%),经过纳税检查调增后为1762938.80元(1432526.00+330412.80)元,应缴企业所得税为440734.70元。但企业已预缴企业所得税599070.43元,本年度应补缴企业所得税为-158335.73元,也就是说,经过税务检查调整后,企业仍需要办理退税。因此,该公司上述行为,并未造成当年不缴或少缴税款的后果,应属于编造虚假计《征管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所以,该公司上述行为,不并存在补税、加收滞纳金的事情,更算不上偷税行为,只能对其处以五万元以下的行政处罚。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争议】第一种观点认为:按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处理。其理由如下【争议】第二种观点认为:按偷税行为处理。其理由如下:1.其行为已造成了“应纳税额”少缴。

《企业所得税法》第五条和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乘以适用税率,减除依照本法关于税收优惠的规定减免和抵免的税额后的余额,为应纳税额。《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七十六条也明确规定: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争议】第二种观点认为:按偷税行为处理。其理由如下:4、所得【争议】第二种观点认为:按偷税行为处理。其理由如下:

公式中的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是指依照《企业所得税法》和国务院税收优惠规定减征、免征和抵免的应纳税额。很显然,减免税额和抵免税额都不属于预缴税额。由此看来,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与多预缴的所得税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针对该公司来说,“应纳税额”是440734.70元(358131.50+82603.20),既不是-240938.93元,也不是158335.73元。然而,该公司申报的“应纳税额”为358131.50元,少申报“应纳税额”82603.20元(440734.70-358131.50)。据此,不难判断该公司采取虚假的纳税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争议】第二种观点认为:按偷税行为处理。其理由如下:

2.其行为也造成了“应纳税款”少缴。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纳税人伪造、变造、隐匿、擅自销毁账簿、记账凭证,或者在账簿上多列支出或者不列、少列收入,或者经税务机关通知申报而拒不申报或者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是偷税。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纳税人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造成少缴“应纳税款”的事实,就构成了偷税行为。而该公司采取了虚假的纳税申报,造成了少缴“应纳税额”82603.20元的事实,这是否也构成偷税呢?答案是肯定的。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2.其行为也造成了“应纳税款”少缴。

《征管法》第六十三条对此,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征管法》第十三条强调的是“应纳税款”,并非是“应纳税额”。争论的矛盾焦点都集中在“应纳税款”和“应纳税额”的区别方面。那么,“应纳税款”和“应纳税额”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

“应纳税额”是指纳税人单个税种该缴纳给国家的税款,是实体法中常用的名词。比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为“当期销项税额抵扣当期进项税额后的余额”;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款”是单个税种累加起来的结果,是程序法中最常用的说法。也就是说,应纳税款=增值税应纳税额+消费税应纳税额+营业税应纳税额+所得税应纳税额+……。由此看来,“应纳税款”一定会大于或等于“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属于“应纳税款”的一种表现形式。纳税人不缴或少缴“应纳税额”的,一定会产

生不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结果,这并不影响对偷税行为的认定。所以,纳税人采取虚假的纳税申报,不缴或少缴“应纳税额”的,也属于偷税行为。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对此,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

3.检查期间补正申报不影响偷税行为定性。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检查期间补正申报补缴税款是否影响偷税行为定性有关问题的批复》(税总函〔2013〕196号)规定:税务机关认定纳税人不缴或者少缴税款的行为是否属于偷税,应当严格遵循《征管法》第六十三条的有关规定。纳税人未在法定的期限内缴纳税款,且其行为符合《征管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构成要件的,即构成偷税,逾期后补缴税款不影响行为的定性。纳税人在稽查局进行税务检查前主动补正申报补缴税款,并且税务机关没有证据证明纳税人具有偷税主观故意的,不按偷税处理。据此,持有该观点的审理人员认为,该公司的上述行为已造成偷税82603.20元的违法事实,对该公司上述行为,不但需要补缴税款和滞纳金,并且对其还要处以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所得税预缴和汇算衔接的相关政策关键点把握3.检查期间补正申报不影响偷税行为定性。

1、对涉及损益类科目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特别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9号——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规定,企业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事项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当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进行账务处理。例如,在企业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补缴和退回的所得税都属于报告年度的所得税费用,由于该所得税费用在报告年度资产负债表日或以前就已存在,日后得到证实的事项,另外对资产负债表日的财务状况有重大影响。因此所得税汇算清缴过程中补缴或退回的所得税,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应借记或贷记“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贷记或借记“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并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2、对于不影响上年损益的错账,可直接调整。5、以前年度多报、少报,怎样在今年调整?1、对涉及损益类科目的,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53、对于上一度错账且不影响上一年度损益,但与本年度核算和税收有关的,可以根据上一年度的错漏金额影响本年度税项情况,相应调整本年度有关的账项。例如某企业会计报表结账后,经税务机关汇算清缴检查,发现2014年12月多账材料成本差异30000元(借方超支),而耗用该材料的产品已完工入库,该产品2015年已售出。这一错项虚增了2014年12月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产品未售出,不需结转成本,未对2014年损益产生影响,但该产品于2015年售出,此时虚增的生产成本会转化为销售成本,从而影响2015年度的利润。由于该检查在报表编制后发现的,上年账已结平,5、以前年度多报、少报,怎样在今年调整?调账分录如下:借:材料成本差异

30000贷:产成品

300003、对于上一度错账且不影响上一年度损益,但与本年度核算和税收4、对不能直接按审查出的错误金额调整损益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分摊。在实际工作中,最常见的是“按比例分摊法”,分摊率:审查出的错误金额/(期末材料结存成本+期末在产品结存成本+期末产成品结存成本+期末产品成本结存成本)。

例如,税务机关2015年审查某企业2014年汇算清缴情况时,发现其将基建用原材料3万元记入生产成本,经核实,期末在产品15万元、产成品15万元、销售成本30万元。则按比例计算确定各部分相应的错误额,并调整各有关账户。分摊率=3/(15+15+30)=0.05在产品应分摊=15×0.05=0.75(万元);产成品应分摊=15×0.05=0.75(万元)5、以前年度多报、少报,怎样在今年调整?销售成本应分摊=30×0.05=1.5(万元)借:在建工程

35100;贷:生产成本

7500

产成品

7500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5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51004、对不能直接按审查出的错误金额调整损益的,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融资费用的主要涉税事项及申报调整与补救第二讲新环境严征管高压力融资费用的主要涉税事项及申报调整与补救第二讲新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5年6月23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55次会议通过《规定》第十一条规定,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它们相互之间为生产、经营需要订立的民间借贷合同,除存在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本规定第十四条规定的情形外,当事人主张民间借贷合同有效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这就意味着企业之间为了生产经营需要而相互拆借的资金,自此有了司法保护。1、民间借贷税收与相关法律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已1.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人无权主张借款人支付借期内利息;2.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借款人有权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3.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4.除借贷双方另有约定的外,借款人可以提前偿还借款,并按照实际借款期间计算利息。此外,这一部分还对逾期利率、自愿给付利息以及复利等问题作了规定。1、民间借贷税收与相关法律政策调整对企业的影响与应对1.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自然人之间借贷对利息约定不明,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不代表股东可以不缴或抽逃注册资本。在实缴资本制下,在某些人看来,抽逃出资不过是取回属于自己的财产,在完全的认缴资本制下,更难免滋生这样的误解:“既然法律不再强制注册资本的实际缴纳,是否缴纳和何时缴纳完全成为当事人自治的事项,那么缴与不缴就可以随心所欲,已缴纳过的也可以取回,而取回的结果不过相当于未缴纳而已。”

这是一个看起来合乎逻辑的推论,但却是无法成立的,实缴资本是全体股东按其认缴的数额向公司出资形成的财产,其一经形成,即构成公司的独立财产,尽管它来源于股东的出资但却属于公司财产,股东一旦出资就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而取得公司的股权,股东出资后再抽逃其出资财产(包括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等行为)就构成了对公司财产的侵犯。2、注册制下企业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不代表股东可以不缴或抽逃虽然按照最新司法解释抽逃出资行为不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然是对公司权益以及其他股东权益的侵犯。主管工商部门可以按照公司法第二百条对抽逃出资股东处以抽逃金额百分之五以上百分之十五以下的罚款。同时,公司、公司其他股东、公司债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抽逃股东要求其向公司返还出资本息或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债务不能清偿的部分承担补充赔偿责任。2、注册制下企业虚报注册资本、虚假出资、抽逃出资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抽逃资金的账务处理:借:其他应收款——某某个人

贷:银行存款通过上述分类,税务机关提倡认为公司将资金借给某个人,公司应存在利息收入,如果借款人是股东,还存在一年之内不予归还视同股息分配,缴纳20%的个税虽然按照最新司法解释抽逃出资行为不再构成刑事犯罪,但仍然是对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现将企业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不超过以下规定比例和税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计算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得在发生当期和以后年度扣除。

企业实际支付给关联方的利息支出,符合本通知第二条规定外,其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与其权益性投资比例为:

(一)金融企业,为5:1;

(二)其他企业,为2:1;二、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

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在税收征管实务中,关联企业之间发生借款业务,在不能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或者借入方不符合实际税负不高于借出款项的境内关联方的情况下,企业向关联方借款的利息如何计算扣除?居多的一种理解就是“2∶1”,即以接受的投资额的2倍为限额,被投资企业向投资方借款金额不超过投资额2倍的,借款利息可以扣除;投资额2倍的借款所对应的利息就不得扣除。业界曾流传一个案例:甲企业注册资金1000万元,其中有关联企业C公司的权益性投资1000万元。甲企业向C公司借款(债权性投资)3000万元,支付利息只能按2∶1的比例确认,只能对2000万元发生的利息进行扣除。企业接受关联方债权性投资利息支出税前扣除,难道真如该案例所述,企业向关联方借款,超过投资额2倍以上的借款所产生的利息,就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了吗?答案绝非如此绝对和简单。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在税收征管实务中,关联企业之间发生借款业务,在不能证明相关交《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不得扣除的利息=年度实际支付的全部关联方利息×(1-标准比例/关联债资比例)。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

关联债资比例,是指企业从其全部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占企业接受的权益性投资的比例。

关联债权性投资,是指企业直接或者间接从关联方获得的,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或者需要以其他具有支付利息性质的方式予以补偿的融资。包括关联方以各种形式提供担保的债权性投资。

权益性投资,是指企业接受的不需要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拥有所有权的投资。

《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债资比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关联债资比例=年度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之和/年度各月平均权益投资之和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关联债权投资月初账面余额+月末账面余额)/2各月平均权益投资=(权益投资月初账面余额+月末账面余额)/2

在计算债资比时,一般情况下,权益投资为企业资产负债表所列示的所有者权益(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金额。因此,企业在月度资产负债表日的相关数据对于计算债资比至关重要,必须根据每月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期初和期末金额,方能计算权益投资乃至债资比。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债资比的具体计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甲企业实收资本1000万元,C公司占80%的股份。甲企业2013年期初所有者权益为:未分配利润200万元、盈余公积10万元、资本公积40万元,合计1250万元,其中C公司享有权益性投资1000万元。甲企业在2013年度向C公司借款(取得债权性投资)3000万元,按不超过本省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支付利息,且无应资本化的情形。甲企业2013年每月新增未分配利润和月平均权益投资计算结果见下表。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甲企业实收资本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实收资本权益投资期末金额月平均权益投资C公司享有份额80%月份期初金额本期发生期初金额本期发生期初金额本期发生1月2002010040010001270126010082月2202010040010001290128010243月2402010040010001310130010404月2602010040010001320131510525月2702010040010001330132510606月2802010040010001340133510687月2903010040010001370135510848月3203010040010001400138511089月35030100400100014301415113210月38020100400100014501440115211月40020100400100014701460116812月4202010040010001490148011841-12月接收的权益性投资之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

案例一:假定甲企业借款发生在3月30日,至12月底尚未归还,已支付利息130万元。利息扣除情况计算如下:

1.接受C公司平均关联债权投资计算如下:

(1)1~2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均为0元

(2)3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0+3000)/2=1500万元

(3)4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3000+3000)/2=3000万元

5月~12月每月均如此计算

2.全年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之和=1500+3000×9=28500万元

3.关联债资比例

=28500/13080=2.18,比例>2

4.不得扣除的利息支出=130×(1-2/2.18)

=130×0.08=10.4万元

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案例一:假定甲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案例二:假定甲企业借款发生在4月1日,至12月底尚未归还,已支付利息130万元。扣除利息情况计算如下:

1.接受C公司平均关联债权投资计算如下:

(1)1~3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均为0元

(2)4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0+3000)/2=1500万元

(3)5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3000+3000)/2=3000万元

6~12月每月如此计算

2.全年各月平均关联债权投资之和=1500+3000×8=25500万元

3.关联债资比例=25500/13080=1.95,比例<2

4.甲企业向C公司借款,关联债资比例没有超过规定的标准比例,实际支付给C公司的利息支出全部准予扣除。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案例二:假定甲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

由此可见,甲企业实收资金1000万元,关联企业C公司享有甲企业权益性投资1000万元,甲企业向C公司借款3000万元,支付利息并非只能按2∶1的比例确认即并非只能对2000万元借款发生的利息进行扣除,而应根据关联债资比例的计算结果来确认。如果在一个年度内,企业向多个关联方借款(接受债权性投资),应以向多个关联方借款之和占从该多个关联方接受的权益性投资之和的比例,作为当年的关联债资比例。对于不得在税前扣除的利息支出,应按照实际支付给各关联方的利息占关联方利息总额的比例,在各关联方之间进行分配。综上,可扣除利息的标准比例是既定的,债资比是可变的,决定利息扣除额度的是债资比。向关联方借款(取得债权性投资)的时间,对年度计算关联债权投资之和以及关联债资比有着直接影响。因此,在本月末和次月初这个时间节点上,正确选择借款或者还款时间非常重要,将影响到利息的扣除乃至应缴所得税额。3、股东关联债资比税务处理要点及调整与补救由此可见,甲企4、民间借贷利率设定及扣除条件的调整与补救借款利率方面:不超过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将不能在税前扣除。(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4号)明确,企业在按照合同要求首次支付利息并进行税前扣除时,应提供“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以证明利息支出的合理性。

金融企业的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说明中,应包括在签订该借款合同当时,本省任何一家金融企业提供同期同类贷款利率情况。包括银行、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4、民间借贷利率设定及扣除条件的调整与补救借款利率方面:不超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通知》(财税[2003]158号)规定,“纳税年度内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除外)借款,在该纳税年度终了后既不归还,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其未归还的借款可视为企业对个人投资者的红利分配,依照“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计征个人所得税。”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5]120号)规定,个人投资者从其投资企业借款的管理,对期限超过一年又未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借款,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征税。”上述两个文件中,对于借款期限的界定不统一,一个是以纳税年度为限,不论使用时间的长短;一个是以具体使用时间满一年为限。因此,对借款期限如何界定的问题目前无相关文予以明确。5、股东占用企业资金、资产或其他资源的处理?根据发文时间的先后顺序和工作的合理性角度出发,应按国税发[2005]120号的规定执行,即个人投资者借款是否应缴纳个人所得税是以借款时间是否超过一年为界定标准。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个人投资者个

1、纳税人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在有关资产购建期间发生的借款费用,应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有关资产的成本;有关资产交付使用后发生的借款费用,可在发生当期扣除。纳税人借款未指明用途的,其借款费用应按经营性活动和资本性支出占用资金的比例,合理计算应计入有关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和可直接扣除的借款费用。2、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的纳税人为开发房地产而借入资金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在房地产完工之前发生的,应计入有关房地产的开发成本。6、融资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选择处理及调整与补救1、纳税人为购置、建造和生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

3、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借款费用,应计入有关投资的成本,不得作为纳税人的经营性费用在税前扣除。

4、纳税人逾期归还银行贷款,银行按规定加收的罚息,不属于行政性罚款,允许在税前扣除

6、融资费用资本化与费用化选择处理及调整与补救3、纳税人为对外投资而借入的资金发生借款费用,应计入7、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支出怎样纳税调整有没有签合同是否约定公允利息借款的债资比例如何有没有按期归还7、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支出怎样纳税调整有没有是否约定公允7、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支出怎样纳税调整借款利率方面“企业如果能够按照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提供相关资料,并证明相关交易活动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或者该企业的实际税负不高于境内关联方的,其实际支付给境内关联方的利息支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借款金额方面:“企业从其关联方接受的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金融企业,为5:1;其他企业,为2:1)超过规定标准而发生的利息支出,不得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7、关联企业之间借款,利息支出怎样纳税调整借款利率方面“企业guruipeng6791guruipeng6791企业中会有“明股实债”的融资方式,兼顾了债务和权益的双重属性,放眼整个资本进入和退出全程来看,本质上属于债权性质,但又披了股权的外衣,其实这件外衣也不是可有可无,因为投资者可以通过股权外衣保障债权资金的安全。鉴于明股实债的情况,《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混合性投资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41号)专门进行了规定。明股实债混合性投资的收益来自于两部分:因此在企业所得税处理上主要关注这两方面的处理。

8、“明股实债型”融资税务处理与纳税调整企业中会有“明股实债”的融资方式,兼顾了债

第一是投资协议中规定的固定利率收取的利息,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41号规定被投资企业可以确认为利息支出在税前扣除,关于可以扣除的利息多少实际上可以按照实际额度扣减,这样的法规精神在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中规定也有体现,企业可以按照实际贷款利率进行扣除。

第二部分是资本退出赎回价格和本金的差额,这部分作为债务重组损益进行处理,也就是说不管是资金退出的溢价或者折价都作为债务重组损益处理,也不需要按照股权转让来处理了,既然明股实债只是穿了一件股权的衣服,那么你退出的时候也不会让你按照股权的那套处理,避免了股权交易价格是否公允的问题,应该说是简化了明股实债涉税问题的处理。

8、“明股实债型”融资税务处理与纳税调整第一是投资协议中规定的固定利率收取的利息,

当然明股实债业务,资本退出的时候究竟是溢价还是折价,实际上在于投资各方的约定,首先投资合同规定的利率不能过高,基本上按照同类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上浮30%以内还是可以考虑的,原因是利息过高可能在被投资单位税前将不能抵扣,虽然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34号规定可以按照实际利率进行扣除,但各地执行上仍然按照银行类金融机构的利率水平进行扣除的情况比较多,有的甚至只认可基准利率,不认可浮动利率,这样的处理着实让人难以理解。因此在投资协议的利率约定上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利息扣除执行口径进行安排,将收益在利息和退出机制上进行合理安排。8、“明股实债型”融资税务处理与纳税调整当然明股实债业务,资本退出的时候究竟是案例:

公司为建造一幢建设期为2年的厂房,2013年5月从银行专门借入款项5000万元,年利率6.6%,同时银行与我公司签订协议,银行对此笔贷款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收取财务顾问费300万元。请问:我公司支付的这笔300万元的财务顾问费该如何进行税务处理,是作为资本性支出计入建造的厂房成本,还是作为费用性支出从当期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第二条的规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融资性费用属于资本性支出,应当分期扣除或者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不得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融资性费用属于收益性支出,在发生当期直接扣除。”考虑到厂房建造支出属于资本性支出,因此对归属于厂房建造的财务顾问费支出应予以资本化,应计入厂房的计税基础,通过计算折旧予以扣除。9、企业融资顾问费、咨询费、手续费如何处理?案例:9、企业融资顾问费、咨询费、手续费如何处理?但需要说明的是:

实践中金融企业在贷款过程中有"浮利分费"现象,即将部分原本以利息形式收取的费用,以财务顾问费、授信安排费等方式收取,其实质仍为利息费用。另外,还有的个别机构与客户签订贷款合同时,还要附加服务子协议,要求客户接受不合理的中间业务或其他金融服务,收取额外费用。或在未提供实质性服务的情况下,银行将部分利息转化为其他名目,如授信承诺费、财务顾问费等。对收取的属于不合理费用,在企业所得税上是不允许税前扣除。但是否为不合理费用,是否为利息费用实践中存在很多争议,所以对企业实际支付的财务顾问费是否允许税前扣除要与当地税务机关沟通。9、企业融资顾问费、咨询费、手续费如何处理?但需要说明的是:9、企业融资顾问费、咨询费、手续费如何处理?人工费用的主要纳税调整事项及申报调整与补救第三讲新环境严征管高压力人工费用的主要纳税调整事项及申报调整与补救第三讲新环境1、工资薪金支出关注及风险点及调整与补救一、企业福利性补贴支出税前扣除问题

列入企业员工工资薪金制度、固定与工资薪金一起发放的福利性补贴,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一条规定的,可作为企业发生的工资薪金支出,按规定在税前扣除。

不能同时符合上述条件的福利性补贴,应作为国税函〔2009〕3号文件第三条规定的职工福利费,按规定计算限额税前扣除。二、企业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支付汇缴年度工资薪金税前扣除问题

企业在年度汇算清缴结束前向员工实际支付的已预提汇缴年度工资薪金,准予在汇缴年度按规定扣除

1、工资薪金支出关注及风险点及调整与补救一、企业福利性补贴支2、职业年金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财税〔2013〕103号文件规定:从2014年开始,在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缴费环节,个人缴付的年金不超过本人缴费工资计税基数4%的部分,暂从个人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对单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职工支付的年金缴费,在计入个人账户时,个人暂不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年金基金投资环节,年金基金投资运营收益分配计入个人账户时,暂不征收个人所得税。在年金领取环节,个人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退休后领取的年金,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税率,计征个人所得税,由年金托管人代扣代缴,并向托管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解缴。

对单位和个人超过国家规定标准缴付的年金,应在缴付时并入个人当期的工资、薪金所得,依法计征个人所得税,由建立年金的单位代扣代缴,并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解缴。2、职业年金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年金的个人所得税处理2、职业年金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计缴企业所得税时可扣除的年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企业为投资者或者职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在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内,准予扣除。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27号)规定: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2、职业年金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计缴企业所得税时可扣除的年金3、劳务派遣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34号公告

企业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分两种情况按规定在税前扣除:(1)按照协议(合同)约定直接支付给劳务派遣公司的费用,应作为劳务费支出;(2)直接支付给员工个人的费用,应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费用,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3、劳务派遣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34号4、企业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国税函[2009]3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三、关于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实施条例》第四十条规定的企业职工福利费,包括以下内容:(二)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三)按照其他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安家费、探亲假路费等。根据以上福利费范围规定,发放现金不属于福利费范围,不能在所得税前扣除。4、企业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国税函[2009]356企业所得税规定企业职工因公伤亡而发生的医疗类费用支出在医疗统筹以外支付的部分,以及丧葬补助费、抚恤费应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企业职工因公伤亡而发生的补偿金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职工发生与企业无关的伤亡事故,企业给予的各类慰问补助费用应在职工福利费中列支。企业应取得伤亡职工的伤亡证明、调解或判决资料、支付凭证等相关资料,作为企业职工因公伤亡而发生的补偿金相关证据。5、工伤赔偿税前扣除及调整与补救56企业所得税规定5、工伤赔偿税前扣除及调整与补救57个人所得税规定

《关于工伤职工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40号)对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工伤保险待遇,免征个人所得税。工伤保险待遇,包括工伤职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工伤医疗待遇、住院伙食补助费、外地就医交通食宿费用、工伤康复费用、辅助器具费用、生活护理费等,以及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取得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等。5、工伤赔偿税前扣除及调整与补救57个人所得税规定5、工伤赔偿税前扣除及调整与补救6、劳务费用和临时工工资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企业因雇用季节工、临时工、实习生、返聘离退休人员以及接受外部劳务派遣用工所实际发生的费用,应区分为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费支出,并按《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其中属于工资薪金支出的,准予计入企业工资薪金总额的基数,作为计算其他各项相关费用扣除的依据。季节工、临时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或劳动协议且在劳动部门备案,可以作为工资薪金支出在税前列支,否则应作为劳务报酬凭合法有效的票据才能在税前列支。6、劳务费用和临时工工资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国家税务总局公告7、股权激励工资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

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员工的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符合规定条件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可实行递延纳税政策,即员工在取得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纳税,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纳税;股权转让时,按照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成本以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适用“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照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股权转让时,股票(权)期权取得成本按行权价确定,限制性股票取得成本按实际出资额确定,股权奖励取得成本为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享受优惠的七个条件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2号7、股权激励工资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非上市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款的计算,继续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等相关规定执行。上市公司授予个人的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个人可自股票期权行权、限制性股票解禁或取得股权奖励之日起,在不超过12个月(原6个月)的期限内缴纳个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技术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款的计算,继续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股票期权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5〕35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票增值权所得和限制性股票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激励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461号)等相关规定执行。7、股权激励工资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上市公司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应纳税款的计算,继续按照《财政部61

税务处理从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税个人因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而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收入在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3倍数额以内的部分免税超过部分

在本企业实际工作年限小于12年的,除以个人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数以其商数作为个人的月工资、薪金收入,计算纳税8、辞退离职补偿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61税务处理从依法宣告破产的企业取得的一次性安置费收入免税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免税收入额-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工龄-费用扣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龄公式中“免税收入额”是指当地上年职工平均工资的3倍数额,2015年度经济补偿的免税额标准应为222732元。公式中“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是指个人取得的补偿收入时实际缴纳到地方税务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或政府住房公积金管理部门指定专户的部分,对未实际缴纳的不得扣除。如实际缴纳的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已于当月发放工资中扣除,则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计算时不可再重复扣除。公式中“工龄”是指计算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的个人实际工作年限,如果实际工作年限超过12年的,按12年计算。8、辞退离职补偿费用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经济补偿收入应纳个人所得税=[(一次9、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通信补贴交通补贴伙食补贴住房补贴福利货币“花”——福利实物“花”——福利统筹“花”9、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通信补贴64

企业为职工承担旅游费用的,个别税务机关对此做出可作为福利费开支的规定,如果本地区没有特别的规定,那么企业在发生上述应由个人负担的支出时不得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应当全额进行纳税调增。如:《浙江省国家税务局2010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问题解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函[2009]3号文件精神,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可以计入福利费。因此,对全体职工(普惠制)集中休假性质的旅游、疗养支出,可以计入职工福利费。企业应提供内部职工休假计划、与旅行社签订的合同协议、旅游发票等相关凭证。企业所得税扣除问题9、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64

企业为职工承担旅游费用的,个别税务机关对此做出6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税法第二条所说的各项个人所得的范围:1、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企业支付的员工受益的“旅游费”从法理上讲,应属于“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应并入员工受益的当月工资总额中,一并计算个人所得税并及时代扣代缴。(一)企业自有员工的旅游费9、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65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税法第二条6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供对营销人员个人奖励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04]11号)。自2004年1月20日起,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其营销业绩突出的非雇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应根据所发生费用的全额作为该营销人员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并由提供上述费用的企业和单位代扣代缴。(二)非雇员旅游费9、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及纳税调整66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以免费旅游方式提《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软件生产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中的职工培训费,可以全额扣除;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的部分,准予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30号规定:自2010年1月1日起,在委托税务机关代收工会经费的地区,企业拨缴的工会经费,也可凭合法、有效的工会经费代收凭据依法在税前扣除。工会经费其所有权和使用权已归属于收到所拨缴工会经费的上级工会组织或本企业的基层工会。如何使用该部分经费,包括支出项目、金额以及取得何种票据等,均不影响本企业在税前扣除。10、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二条规定,除国务院财政、税务主10、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1、单位批准参加继续教育以及政府有关部门集中举办的专业技术、岗位培训、职业技术等级培训、高技能人才培训所需经费,可从职工所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列支。2、为保障企业职工的学习权利和提高他们的基本技能,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60%以上应用于企业一线职工的教育和培训。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的重点投向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以及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3、企业职工参加社会上的学历教育以及个人为取得学位而参加的在职教育,所需费用应由个人承担,不能挤占企业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4、对于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境外培训和考察,其一次性单项支出较高的费用应从其他管理费用中支出,避免挤占日常的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开支。5、矿山和建筑企业等聘用外来农民工较多的企业,以及在城市化进程中接受农村转移劳动力较多的企业,对农民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所需的费用,可从职工教育培训经费中支出。10、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1、单10、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按照规定,企业缴纳的工会经费,上级总工会组织会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企业的工会组织,作为企业工会组织的活动经费。如果企业工会组织单独建立了工会经费核算账户,那么,返还的工会经费应直接进入工会组织的账户,作为工会组织收入进行核算。如果企业工会组织没有单独建立工会经费核算账户,那么,返还的工会经费应当进入企业财务部门的账户进行核算。收到返还工会经费时,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科目。工会组织支付活动经费时,借记“其他应付款——工会经费”科目,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科目。上级总工会组织返还的工会经费是给企业工会组织的,作为企业工会组织的收入,并不是给企业的,所以不能作为企业的收入。而企业工会组织是根据《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由上级工会组织批准建立的,属于非营利组织。企业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四)项规定,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为免税收入。所以,企业工会组织收到的上级总工会组织返还的工会经费,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10、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的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营销活动费用的主要纳税调整事项及申报第四讲新环境严征管高压力营销活动费用的主要纳税调整事项及申报第四讲新环境1、买一赠一\平销返利\互联网+等销售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确认企业所得税收入若干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75号)的规定:企业以买一赠一等方式组合销售本企业商品的,不属于捐赠,应将总的销售金额按各项商品的公允价值的比例来分摊确认各项的销售收入。1、买一赠一\平销返利\互联网+等销售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根1、买一赠一\平销返利\互联网+等销售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商业企业向货物供应方收取的部分费用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4]136号

一、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部分收入,按照以下原则征收增值税或营业税:

(一)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联系,且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提供一定劳务的收入,例如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理费等,不属于平销返利,不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应按营业税的适用税目税率征收营业税。

(二)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如以一定比例、金额、数量计算)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的有关规定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金,不征收营业税。

二、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各种收入,一律不得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三、应冲减进项税金的计算公式调整为:

当期应冲减进项税金=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1、买一赠一\平销返利\互联网+等销售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国1、买一赠一\平销返利\互联网+等销售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对于商业企业收到的平销返利,在流转税上应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无必然联系,且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提供一定劳务的收入,例如进场费、广告促销费、上架费、展示费、管理费等,不属于平销返利,应征收营业税。对商业企业向供货方收取的与商品销售量、销售额挂钩的各种返还收入,均应按照平销返利行为冲减当期增值税进项税额,不征收营业税。应冲减的进项税金为:当期取得的返还资金÷(1+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所购货物适用增值税税率。

由于返利是供货商对商业企业进销差价损失的弥补,且一般是在商业企业将商品售出后结算的,因而商业企业作冲减“主营业务成本”处理才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次年收到的,应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核算,如果商品尚未售出就收到返利,则应冲减商品成本。当然,返利形式不同,对其会计处理也是有影响的。1、买一赠一\平销返利\互联网+等销售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2、企业促销费用(广告宣传费等)税务处理及及调整与补救案例:某电力公司为了搞好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将外购的一批电磁炉送给了下游用电企业,这是业务招待费还是业务宣传费?依据一:是否对企业的形象、产品有宣传作用。这是区分二者差异的关键,以上例为例,将外购的电磁炉送给客户对企业的产品是没有宣传作用的,也没有对企业的形象加以宣传,企业的形象是什么?企业形象是指人们通过企业的各种标志(如产品特点、行销策略、人员风格等)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的总体印象。送电磁炉就能达到宣传企业形象的目的吗?这显然是站不住脚的。依据二:赠送的对象是潜在客户还是既有客户。这是进一步判断两者差异的另一个条件。作为业务宣传费列支的必须是企业潜在的客户而不是既有的客户,如赠送产品说明书、在重要场所悬挂横幅、向路人散发宣传单等,这些都是对潜在客户的一种宣传。如果将外购的货物送给既有客户,这些客户对企业已经有所了解,起不到宣传企业形象的作用,故应作为业务招待费。2、企业促销费用(广告宣传费等)税务处理及及调整与补救案例: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企业与营销员在费用的结算方法上主要有两种。其一,按实报支:对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费用凭企业授权人审核批准后的发票按实报支,对营销员应得的工资、营销承包奖等用工资的形式发放给个人;其二,企业对营销人员因开展业务发生的营销费用实行承包办法,即营销员承包收入中包含工资、营销承包奖、差旅费(含出差补助费)、业务招待费等。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企业与营销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按月预发、年终考核一次性发放营销承包奖的计算方法

一般企业的营销承包合同期限为一个公历年度,营销员的业绩要在年度终了后才能计算出来。因此多数企业采取每月预发,年度终了后根据合同与实绩,得出考核结果,一次发放营销承包奖金的办法。在这种情况下对年终营销承包奖,可按国税发[2005]9号文件,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规定的方法计算交纳。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四、实行年薪制和绩效工资的单位,个人取得年终兑现的年薪和绩效工资按本通知第二条、第三条执行。。。二、纳税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单独作为一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按月预发、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企业供销人员取得供销承包收入个人所得税征税问题的通知苏地税发[2005]239号

企业对本单位供销人员因开展供销业务而取得的收入实行承包办法,即企业供销人员取得的供销承包收入中包含为开展供销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个人不再在单位报销费用的,可在承包收入的50%(南通市为40%——通地税发[2006]43号)内确定扣除费用后,按“工资薪金所得”项目征税,具体扣除比例由各省辖市地方税务局确定。企业供销人员当期从单位取得的其他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应与上述扣除费用后的承包收入合并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江苏省地方政策执行中的注意点

1、执行这个文件的前提是,企业营销员个人不能再在本单位报销费用。239号文规定,供销承包收入中包含为开展供销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个人不再在单位报销费用的,才可执行该项政策。

2、执行上述政策,企业与营销员要有合法、合理、明晰的承包合同作支撑。企业与营销员的承包合同各条款要表述清楚,营销承包收入中的各项目要列举明确,切忌含糊其辞。结算依据(如销售额等)与结算比例要符合行业一般水平。

3、营销员从本单位取得的其他工资、薪金性质的收入,不得作为计算50%的费用扣除依据。如上例营销员张某8月份一次领取降温费520元,因为承包合同中没有包括各项补贴,所以不可按520元×50%作个税所得额计算,而应将520元直接与扣除费用后的承包收入合并计算应税所得。

反之,如果承包合同中包括各项补贴、津贴,企业就不可以另外发放降温费,则张某全年的总收入应为200000元,而不是200520元。

4、取得营销员承包收入的个人必须是本企业职工,与本企业存在雇用关系。不属于本企业的职工,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不得执行苏地税发[2005]239号、通地税发[2006]43号两个文件。属于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履行商品介绍服务或与商品介绍服务相关的劳务所得,应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3、营销人工费用(奖励提成等)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政策执行中的注意点

1、执行这个文件的前提是,企业营4、营销会议费、接待费用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交际应酬费——差旅费交际应酬费——会议费交际应酬费——业务宣传费交际应酬费——福利费业务招待费错误的做法4、营销会议费、接待费用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交际应酬费——差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的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可按实际发生额的60%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发生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可按实际发生额计入企业筹办费,并按有关规定在税前扣除。”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若干税务事项衔接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98号)的规定:“新税法中开(筹)办费未明确列作长期待摊费用,企业可以在开始经营之日的当年一次性扣除,也可以按照新税法有关长期待摊费用的处理规定处理,但一经选定,不得改变。”4、营销会议费、接待费用税务处理及调整与补救——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与筹办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处理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