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概述课件_第1页
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概述课件_第2页
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概述课件_第3页
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概述课件_第4页
中小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4.地域性与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6.结语7.参考文献>>>>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目录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念1.2文化馆的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2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念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用于开展群众活动的场所,即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机构和场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文化中心的社会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调整和丰富职能内涵,与时俱进地发挥其社会作用。哈尔滨国际文化中心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念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3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2文化馆的发展欧洲文化馆建设情况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24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大洋洲、北美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化馆建设情况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大洋洲、5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总结国外文化馆的发展可以归纳出一些特征:1.人均使用面积大、数量多:除亚洲国家外,欧美洲、大洋洲城市人口密集度较低,使文化中心在相同建筑面积条件下,服务对象所占有的人均使用面积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对公众文化活动高度认同和重视,在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上也不遗余力,文化类建筑往往数量多、服务半径小,非常方便市民使用。例如日本东京,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都要求在2km范围以内,使公民可徒步到达,公共设施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2.规模小、功能单一性强:由于分布数量相对较多,国外文化中心的单体规模相对较小,同时更倾向于展示某种单一的文化功能,或者充分利用空间,即并不固定某个大空间的实际功能而是按需使用。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总结国外6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3.重视地域文化、生态自然和节能环保:国外建筑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建筑的人文观、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多有充分的表达,生态节能的环保理念很突出,并通过先进的科技在建筑中实践应用。4.改扩建项目数量多,减少资源浪费:国外建筑业有大量的项目是基于对旧建筑的改扩建,其原因除了城市用地有限之外,更重要是在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再次破坏,还有对历史文化继承保留的意义所在。5.建筑空间形象新颖:从古希腊的卫城到古罗马的神殿,再或是之后的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建筑发展始终未脱离人的文化思维发展。文化愈开放,建筑形象就愈新颖,当代建筑发展依然遵循这一原则,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3.重视7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我国文化馆的发展历程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我国文化8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2.1与其它公共建筑共有的空间特征2.2适合中小型文化馆的空间特征及处理手法

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9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1与其它公共建筑共有的空间特征1.使用功能空间:为满足建筑特定属性而设计的必要功能空间,也是在建筑中使用面积比例最大的空间。比如办公建筑中大大小小的办公室、会议厅;商业建筑中商品布展间;文化建筑中教室、活动室等。这类房间一定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能够便捷到达、展开各种工作学习的活动空间,具有特定性。2.入口集散空间:入口集散空间也是门厅空间,在公共建筑中有很重要的枢纽作用,它存在的直接目的不仅仅是使来往的人们快速又安全地进出建筑,以更高层次的观点看,是希望人们在这种空间范围下体验到社会交往的乐趣,人们提供出便于相互接触的场所,增加乐趣性。3.交通空间:交通空间可以细分为三个类别:水平横向交通空间,如走道;竖向垂直交通空间,如楼梯、电梯;枢纽交通空间,如门厅、过厅。交通空间在当代建筑的发展中,还能引申出休闲、等候的附属功能,丰富了空间内涵,提高了使用效率。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0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2适合中小型文化馆的空间特征及处理手法

1.多样与统一的空间构成:确定文化中心空间多样性的因素就是多用途功能的需求。文化中心要有满足群众各类活动的空间,各类教室、大小排练厅、多功能厅、展览厅、休闲厅等,数量多,规模大。同时各类型空间又具有不同的面宽、进深、层高,要求甚为复杂,具有多种变化组合方式,使单栋的建筑形态或整体的建筑群落产生多样的形势变化。空间组织的原则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1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空间的灵活应用文化馆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建筑的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灵活应用。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一层交往空间2.交往空间:交往空间在文化中心建筑中并不一定是一个整体空间的概念,它应该更突出地表现在小范围场所中的某些细节设计,比如当门厅空间过于开敞时,适度地摆放盆景、沙发等,会使人们不刻意地停留;再比如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书架和桌椅的摆放可以适度打破水平垂直布局,选择弧线、圆形的构图更能使人们感受空间轻松、愉悦的感染力,从而提升空间交往性。3.交通核心体空间:这里指的交通核心体空间不同于上文介绍的“交通空间”,也不同于高层建筑中的“核心筒交通空间”,而特指以单栋建筑形式存在的中小型文化中心建筑中,集合了通往各个功能空间的水平、垂直交通路线的起始点综合空间。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14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以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为例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以日本大15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建筑地下1层,地上3层。大剧场的观众席为1100座,天花板的形状和墙面上的木质百叶分别在设计上象征着云朵和海浪;座席和靠背分别象征着岩石和涟漪。为将座席做出波涛的形象,建筑师在电脑上进行了波浪效果的模拟,通过电脑解析,表现海的风平浪静的形态,表现出大船渡沿海的丰富表情,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丰富的空间层次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建16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文化中心内部空间的塑造基于特殊的海岸构造这个理念,光和风通过门窗进入,同时也向外部发散,力图将各种建筑照明的手法用到极致,折线形墙壁和天花板,映射出丰富的光线;入口大堂由LED光演绎出引人入胜的效果。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文17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居民进行现场调研、参与设计研讨会;利用模型和透视图推动交流和深化。作为地方性公共设施,舒适性和多功能非常重要。为此,项目在建造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讨论,将市民的期望融入设计之中,以期带给市民丰富的文化环境体验。灯光全开的大剧场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以工18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1文化类建筑的地域性需求4.2文化馆地域性的表达4.3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19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1文化类建筑的地域性需求《文化馆建设设用地指标(征求意见稿)》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文化馆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所在城镇服务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条件、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建设管理方式等特点,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服务半径。”这里也提到了地域性条件是文化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的要素。建筑的地域性体现的不仅仅是当地气候环境,更要体现历史文脉、文化内涵,建筑有内涵的才有生命,有故事,才能更吸引人。文化馆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形成了其建筑风格与设施内容突出的地域性,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0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2文化馆地域性的表达云南多民族地区的文化馆方案:设计运用了汉、黎、白、傣、藏、瑶六个民族的民间建筑素材,六角杜鹃花,凤凰花图案为当地各民族所推崇。文化是多维的,与政治、宗教、民俗文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建筑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我国中小城市原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大多是在建国之初建造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1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新疆昌吉州工人文化宫:立面采用了维吾尔建筑的柱式及券拱手法,室内设计吸收了新疆民居的“阿以旺”天窗采光特点,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中国建国之后展开了具有政治色彩的“民族形式”建筑运动,这些建筑形式的探索使得民族形式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对中小城市文化中心早期的建筑类型如文化宫、会堂、文化活动中心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2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特吉巴奥文化中心:建筑师表达了尊重文化传统的倾向,运用木结构和钢结构组合,继承了当地传统民居——蓬屋特色,隐喻事务发展永无止境。皮尔洛设计的该建筑被评为1998年十佳设计之一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3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卡塔丘塔文化中心:该建筑位于澳大利亚先民阿古那人的圣地,建筑以传统、低级方式建造,更多关注传统文化的元素卡塔丘塔文化中心与当地地理特点完美融合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4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馆址位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位置,设计难度可见一斑。建筑成功的用灰、白两种色调和散而不乱的建筑组合完美呈现了极具有江南水院、山水园林特征的空间院落,这个院落给人们的精神感受很强烈,渗透了浓厚的江南文化风情,这种意境和气氛是人们情感状态的表征,是抽象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而承载这一抽象特征的是具象的建筑、色彩、水系、材质、空间等从苏州水乡中演化来的文化元素。苏州博物馆外景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5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3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建筑是“石头的史诗”,自然会烙下时代的印记。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的空间,文化建筑也要“与时俱进”民族文化宫: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主体为中央塔楼,造型挺拔,融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风格与一体,造型优美,是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6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大唐西市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实际起点,当时百业兴旺,商品云集,繁华极盛,但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重建工程正是在其原址之上。唐代文化兼容并包的胸襟造就了当时西市的繁荣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如今新建的西市博物馆将把这一繁荣景象再次展现。大唐西市博物馆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7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联邦广场文化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令人惊奇的立面就像一件彩色的梦幻外衣,有裂变,有冲突,使简单的建筑形体充满了张力,象征着墨尔本共存永生、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联邦广场文化中心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8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以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为例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29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博文化中心居世博核心区重要区位,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南侧沿浦明路作为主入口,并设绿化带与东西地块绿带相连接。根据世博会总体规划,世博文化中心作为世博会最重要的永久性场馆之一,其用地面积67242㎡,总建筑面积140277㎡。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30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二层平面图及剖面图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31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博文化中心主体结构由36榀斜框架沿径向支承长悬臂钢桁架构成。斜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梁为钢梁。屋面结构体系为双向钢桁架。主体结构大量选用了可回收的绿色建材——钢材。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32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漂浮的碟形体,绿坡基座,缩小了建筑体量、让出了地面空间、柔化了天际线,除部分台阶和玻璃天窗外,其余屋面均设计大面积草坡式屋顶绿化,屋面绿化约占整个屋顶面积的比例为52.9%。二、文化中心利用地下空间及草坡下空间设置了车库、商业及后勤等功能,并通过将阳光、绿化引入地下的方法,改善空间使用环境,有效地达到节地的目的。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33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三、根据不同外围护结构特点,分别采用玻璃棉、硬质挤塑聚苯板、岩棉等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对主体围护结构进行隔热保温。在不同的热桥部位,也采取合理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传热损失。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三34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四、“飞碟”主体结构悬挑约30米,对二层的环廊幕墙和一层屋顶的天窗起到自遮阳效果。“飞碟”上壳挑出约6米,对六层环廊幕墙起到自遮阳效果。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四3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五、建筑体上的玻璃窗可以打开,白天可实现自然通风,夜晚由于室外湿度上升,建筑物保持关闭状态,避免室内发生冷凝现象。另外,风力发电机将以动态雕塑的形态,在广场上提供附加的能源。六、室外地面尽量采用绿地及透水铺装,并通过垫层设计,使场地雨水能够渗入地下,达到涵养地下水、减轻城市排水负荷的目的。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消毒后回用于绿化、道路冲洗等用水点。大屋面雨水经金属屋面汇聚至排水天沟,进入虹吸管道,经过初期雨水弃流后的雨水进入原水池,后经加药、过滤、消毒后回用。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五36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七、就近的江水源热泵机组,冬季制热比一般燃油燃气方式能效高,节约运行费用30%左右。夏季用江水作为冷却水,由于水温一般低2~3℃,可以使制冷效率提高7%左右。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七37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在生态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集成技术应用等方面做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世博文化中心从设计之初就将绿色设计概念融入到整个设计之中,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上38结论0606结论文化中心建筑作为公共民用建筑类型之一,不单有承接和传扬文化、促进市民活动交流的作用,其建筑设计的方向也向着“低碳”、“生态”、“节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其中。而且文化中心建筑的结构由传统的框架结构演变为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外形由传统的“方”、“正”演变为复杂多变,融入和适应周围环境的多样化外形。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结论0606结论文化中心建筑作为公共民用建筑类型之一,不单有39参考文献0707参考文献[1]姜秋实.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王薇娜.国内中小型文化中心设计及空间形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新居千秋.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10-2[4]郭少平.新时期下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魅力中国.2001-7[5]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6]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41-360[7]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三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300-367[8]何镜堂.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性[9]吉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10]李强.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参考文献0707参考文献[1]姜秋实.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40谢谢观看!谢谢观看!41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1、有时候,我们活得累,并非生活过于刻薄,而是我们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所感染,被他人的情绪所左右。

2、身材不好就去锻炼,没钱就努力去赚。别把窘境迁怒于别人,唯一可以抱怨的,只是不够努力的自己。

3、大概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毫无顾虑的勇气,才变成现在所谓成熟稳重的样子。

4、世界上只有想不通的人,没有走不通的路。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5、世上最美好的事是:我已经长大,父母还未老;我有能力报答,父母仍然健康。

6、没什么可怕的,大家都一样,在试探中不断前行。

7、时间就像一张网,你撒在哪里,你的收获就在哪里。纽扣第一颗就扣错了,可你扣到最后一颗才发现。有些事一开始就是错的,可只有到最后才不得不承认。

8、世上的事,只要肯用心去学,没有一件是太晚的。要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对阳光,对美,对痛楚。

9、别再去抱怨身边人善变,多懂一些道理,明白一些事理,毕竟每个人都是越活越现实。

10、山有封顶,还有彼岸,慢慢长途,终有回转,余味苦涩,终有回甘。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42目录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4.地域性与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6.结语7.参考文献>>>>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目录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43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念1.2文化馆的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44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念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是一个城市或地区内用于开展群众活动的场所,即开展社会宣传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组织辅导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综合性文化事业机构和场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对文化中心的社会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不断调整和丰富职能内涵,与时俱进地发挥其社会作用。哈尔滨国际文化中心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1.1文化馆的概念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45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2文化馆的发展欧洲文化馆建设情况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1.246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大洋洲、北美洲以及亚洲其他国家文化馆建设情况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大洋洲、47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总结国外文化馆的发展可以归纳出一些特征:1.人均使用面积大、数量多:除亚洲国家外,欧美洲、大洋洲城市人口密集度较低,使文化中心在相同建筑面积条件下,服务对象所占有的人均使用面积相对较高;另一方面,国外许多国家对公众文化活动高度认同和重视,在文化活动设施的建设上也不遗余力,文化类建筑往往数量多、服务半径小,非常方便市民使用。例如日本东京,公共设施的服务半径一般都要求在2km范围以内,使公民可徒步到达,公共设施有很高的实用性和便捷性。2.规模小、功能单一性强:由于分布数量相对较多,国外文化中心的单体规模相对较小,同时更倾向于展示某种单一的文化功能,或者充分利用空间,即并不固定某个大空间的实际功能而是按需使用。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总结国外48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3.重视地域文化、生态自然和节能环保:国外建筑技术水平发展很快,建筑的人文观、地域性在建筑设计中多有充分的表达,生态节能的环保理念很突出,并通过先进的科技在建筑中实践应用。4.改扩建项目数量多,减少资源浪费:国外建筑业有大量的项目是基于对旧建筑的改扩建,其原因除了城市用地有限之外,更重要是在于减少资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再次破坏,还有对历史文化继承保留的意义所在。5.建筑空间形象新颖:从古希腊的卫城到古罗马的神殿,再或是之后的文艺复兴建筑、古典主义建筑等,建筑发展始终未脱离人的文化思维发展。文化愈开放,建筑形象就愈新颖,当代建筑发展依然遵循这一原则,文化建筑也不例外。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3.重视49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我国文化馆的发展历程文化馆的概念及其发展01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我国文化50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2.1与其它公共建筑共有的空间特征2.2适合中小型文化馆的空间特征及处理手法

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51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1与其它公共建筑共有的空间特征1.使用功能空间:为满足建筑特定属性而设计的必要功能空间,也是在建筑中使用面积比例最大的空间。比如办公建筑中大大小小的办公室、会议厅;商业建筑中商品布展间;文化建筑中教室、活动室等。这类房间一定是建筑中不可缺少的,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能够便捷到达、展开各种工作学习的活动空间,具有特定性。2.入口集散空间:入口集散空间也是门厅空间,在公共建筑中有很重要的枢纽作用,它存在的直接目的不仅仅是使来往的人们快速又安全地进出建筑,以更高层次的观点看,是希望人们在这种空间范围下体验到社会交往的乐趣,人们提供出便于相互接触的场所,增加乐趣性。3.交通空间:交通空间可以细分为三个类别:水平横向交通空间,如走道;竖向垂直交通空间,如楼梯、电梯;枢纽交通空间,如门厅、过厅。交通空间在当代建筑的发展中,还能引申出休闲、等候的附属功能,丰富了空间内涵,提高了使用效率。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52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2.2适合中小型文化馆的空间特征及处理手法

1.多样与统一的空间构成:确定文化中心空间多样性的因素就是多用途功能的需求。文化中心要有满足群众各类活动的空间,各类教室、大小排练厅、多功能厅、展览厅、休闲厅等,数量多,规模大。同时各类型空间又具有不同的面宽、进深、层高,要求甚为复杂,具有多种变化组合方式,使单栋的建筑形态或整体的建筑群落产生多样的形势变化。空间组织的原则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53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空间的灵活应用文化馆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建筑的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灵活应用。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54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一层交往空间2.交往空间:交往空间在文化中心建筑中并不一定是一个整体空间的概念,它应该更突出地表现在小范围场所中的某些细节设计,比如当门厅空间过于开敞时,适度地摆放盆景、沙发等,会使人们不刻意地停留;再比如图书馆的阅览空间,书架和桌椅的摆放可以适度打破水平垂直布局,选择弧线、圆形的构图更能使人们感受空间轻松、愉悦的感染力,从而提升空间交往性。3.交通核心体空间:这里指的交通核心体空间不同于上文介绍的“交通空间”,也不同于高层建筑中的“核心筒交通空间”,而特指以单栋建筑形式存在的中小型文化中心建筑中,集合了通往各个功能空间的水平、垂直交通路线的起始点综合空间。文化馆公共空间形态及设计手法02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55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56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以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为例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以日本大57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建筑地下1层,地上3层。大剧场的观众席为1100座,天花板的形状和墙面上的木质百叶分别在设计上象征着云朵和海浪;座席和靠背分别象征着岩石和涟漪。为将座席做出波涛的形象,建筑师在电脑上进行了波浪效果的模拟,通过电脑解析,表现海的风平浪静的形态,表现出大船渡沿海的丰富表情,带给观众视觉上的冲击。丰富的空间层次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建58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文化中心内部空间的塑造基于特殊的海岸构造这个理念,光和风通过门窗进入,同时也向外部发散,力图将各种建筑照明的手法用到极致,折线形墙壁和天花板,映射出丰富的光线;入口大堂由LED光演绎出引人入胜的效果。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该文59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以工作坊的形式组织居民进行现场调研、参与设计研讨会;利用模型和透视图推动交流和深化。作为地方性公共设施,舒适性和多功能非常重要。为此,项目在建造之前进行充分的调查和讨论,将市民的期望融入设计之中,以期带给市民丰富的文化环境体验。灯光全开的大剧场文化馆丰富空间层次的塑造03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以工60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1文化类建筑的地域性需求4.2文化馆地域性的表达4.3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61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1文化类建筑的地域性需求《文化馆建设设用地指标(征求意见稿)》第二章第六条规定“文化馆的建设,应综合考虑所在城镇服务人口规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自然环境条件、地方文化特色以及建设管理方式等特点,合理确定用地规模和服务半径。”这里也提到了地域性条件是文化建筑设计中应当考虑的要素。建筑的地域性体现的不仅仅是当地气候环境,更要体现历史文脉、文化内涵,建筑有内涵的才有生命,有故事,才能更吸引人。文化馆建筑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生活水平等诸多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形成了其建筑风格与设施内容突出的地域性,具有强烈的乡土气息。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2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2文化馆地域性的表达云南多民族地区的文化馆方案:设计运用了汉、黎、白、傣、藏、瑶六个民族的民间建筑素材,六角杜鹃花,凤凰花图案为当地各民族所推崇。文化是多维的,与政治、宗教、民俗文脉等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建筑集中体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我国中小城市原有的文化基础设施大多是在建国之初建造的。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3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新疆昌吉州工人文化宫:立面采用了维吾尔建筑的柱式及券拱手法,室内设计吸收了新疆民居的“阿以旺”天窗采光特点,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中国建国之后展开了具有政治色彩的“民族形式”建筑运动,这些建筑形式的探索使得民族形式建筑有了新的发展,对中小城市文化中心早期的建筑类型如文化宫、会堂、文化活动中心等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4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特吉巴奥文化中心:建筑师表达了尊重文化传统的倾向,运用木结构和钢结构组合,继承了当地传统民居——蓬屋特色,隐喻事务发展永无止境。皮尔洛设计的该建筑被评为1998年十佳设计之一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5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卡塔丘塔文化中心:该建筑位于澳大利亚先民阿古那人的圣地,建筑以传统、低级方式建造,更多关注传统文化的元素卡塔丘塔文化中心与当地地理特点完美融合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6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博物馆,馆址位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位置,设计难度可见一斑。建筑成功的用灰、白两种色调和散而不乱的建筑组合完美呈现了极具有江南水院、山水园林特征的空间院落,这个院落给人们的精神感受很强烈,渗透了浓厚的江南文化风情,这种意境和气氛是人们情感状态的表征,是抽象的地域文化的发展和创新,而承载这一抽象特征的是具象的建筑、色彩、水系、材质、空间等从苏州水乡中演化来的文化元素。苏州博物馆外景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7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4.3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建筑是“石头的史诗”,自然会烙下时代的印记。作为文化艺术活动的空间,文化建筑也要“与时俱进”民族文化宫:建筑平面呈“山”字形,主体为中央塔楼,造型挺拔,融现代建筑与传统民族风格与一体,造型优美,是建国初期北京“十大建筑之一”。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8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大唐西市是著名的丝绸之路的实际起点,当时百业兴旺,商品云集,繁华极盛,但昔日的辉煌早已不复存在,重建工程正是在其原址之上。唐代文化兼容并包的胸襟造就了当时西市的繁荣和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如今新建的西市博物馆将把这一繁荣景象再次展现。大唐西市博物馆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69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联邦广场文化中心(澳大利亚墨尔本)令人惊奇的立面就像一件彩色的梦幻外衣,有裂变,有冲突,使简单的建筑形体充满了张力,象征着墨尔本共存永生、生机勃勃的多元文化。联邦广场文化中心地域性和时代性在文化馆的体现04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70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以上海世博文化中心为例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71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博文化中心居世博核心区重要区位,世博轴以东;西侧与庆典广场相连,并与世博中心相呼应;北临黄浦江,与世博浦西园区隔江相望,南侧沿浦明路作为主入口,并设绿化带与东西地块绿带相连接。根据世博会总体规划,世博文化中心作为世博会最重要的永久性场馆之一,其用地面积67242㎡,总建筑面积140277㎡。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72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二层平面图及剖面图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73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博文化中心主体结构由36榀斜框架沿径向支承长悬臂钢桁架构成。斜框架柱采用矩形钢管混凝土,框架梁为钢梁。屋面结构体系为双向钢桁架。主体结构大量选用了可回收的绿色建材——钢材。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世74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漂浮的碟形体,绿坡基座,缩小了建筑体量、让出了地面空间、柔化了天际线,除部分台阶和玻璃天窗外,其余屋面均设计大面积草坡式屋顶绿化,屋面绿化约占整个屋顶面积的比例为52.9%。二、文化中心利用地下空间及草坡下空间设置了车库、商业及后勤等功能,并通过将阳光、绿化引入地下的方法,改善空间使用环境,有效地达到节地的目的。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一75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三、根据不同外围护结构特点,分别采用玻璃棉、硬质挤塑聚苯板、岩棉等不同类型的保温材料,对主体围护结构进行隔热保温。在不同的热桥部位,也采取合理的保温隔热措施减少传热损失。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三76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四、“飞碟”主体结构悬挑约30米,对二层的环廊幕墙和一层屋顶的天窗起到自遮阳效果。“飞碟”上壳挑出约6米,对六层环廊幕墙起到自遮阳效果。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四77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五、建筑体上的玻璃窗可以打开,白天可实现自然通风,夜晚由于室外湿度上升,建筑物保持关闭状态,避免室内发生冷凝现象。另外,风力发电机将以动态雕塑的形态,在广场上提供附加的能源。六、室外地面尽量采用绿地及透水铺装,并通过垫层设计,使场地雨水能够渗入地下,达到涵养地下水、减轻城市排水负荷的目的。对屋面雨水进行收集、处理、消毒后回用于绿化、道路冲洗等用水点。大屋面雨水经金属屋面汇聚至排水天沟,进入虹吸管道,经过初期雨水弃流后的雨水进入原水池,后经加药、过滤、消毒后回用。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五78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七、就近的江水源热泵机组,冬季制热比一般燃油燃气方式能效高,节约运行费用30%左右。夏季用江水作为冷却水,由于水温一般低2~3℃,可以使制冷效率提高7%左右。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七79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上海世博文化中心在生态规划、绿色建筑设计、建筑节能集成技术应用等方面做了前所未有的探索,促进了我国绿色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世博文化中心从设计之初就将绿色设计概念融入到整个设计之中,建筑节能技术在文化馆的应用05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上80结论0606结论文化中心建筑作为公共民用建筑类型之一,不单有承接和传扬文化、促进市民活动交流的作用,其建筑设计的方向也向着“低碳”、“生态”、“节能”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建筑材料和技术应用于其中。而且文化中心建筑的结构由传统的框架结构演变为大跨度钢结构;建筑外形由传统的“方”、“正”演变为复杂多变,融入和适应周围环境的多样化外形。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文化馆结论0606结论文化中心建筑作为公共民用建筑类型之一,不单有81参考文献0707参考文献[1]姜秋实.中小城市文化建筑多馆复合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2]王薇娜.国内中小型文化中心设计及空间形态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3]新居千秋.日本大船渡市民文化中心设计[J].建筑学报.2010-2[4]郭少平.新时期下文化馆建设的几点思考.魅力中国.2001-7[5]文化馆建筑设计规范(征求意见稿).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6]王其钧,王谢燕.文化建筑设计.第一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年,241-360[7]程大锦.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第三版.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8,300-367[8]何镜堂.建筑设计中的地域、文化和时代特性[9]吉斌.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地位及作用.[10]李强.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中小型公共建筑设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