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_第1页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_第2页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_第3页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_第4页
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知识]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本贴收到1朵3鲜花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作者盖国才刖言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是通过对患者经络穴位检查,以穴位压痛为依据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四医院穴位诊断研究小组在学习祖国医学和下乡巡回医疗实践的基础上,于1970年开始穴位普查,通过对700个人,78400个穴位的研究、筛选、整理、归纳和分类,分别从十二经每条经上,选出俞穴、募穴和郄穴,共三十六个穴做为基础穴,用来分经诊断,对于尚未归经的“经外奇穴”和临床上对某些疾病有较好治疗作用的“临床特效穴”组合在一起,用来辨病诊断和施治,并总结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几年来,对消化系统,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三十九个病种,1308例病人,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军区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空军四六六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二医院以及北京首都医院,日坛医院,阜外医院,工农兵医院,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北京结核医院,海淀医院,二龙路医院肛门科门诊部,展览路医院等单位的大力协助下,对西医确诊的病例,进行了验证,验证的结果,穴位压诊大部分准确。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是在祖国经络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西医结合的、新的诊断方法,是历代劳动人民通过长期与疾病斗争积累和发展起来的医学成果,临床适应范围比较广泛,各科均可采用,且不受条件、仪器设备的限制,可因地制宜,就地诊断,就地治疗,有得于抓革命,促生产,一般学习三个月即能在临床上应用,可作为医院、厂矿、部队和学校、医疗部门辅助诊断的一种手段,既有利于平时,也利于战备,特别对巩固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应该着重指出的是,应用穴位压痛焦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多发病、常见病,如心血管及恶性肿瘤等疾病也获得初步可喜的进展。目刖,在有关单位的配合下进行探索,发现各类癌症患者(除妇科子宫癌及卵巢经放射线治疗后压痛不明显者外)的新大郄穴均出现明显压痛,通过100例的穴诊验证,基本符合。为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线索,有待进一步探索。为更进一步研究穴诊的机理,我们在扩大临床应用的同时,正在加强基础和应用理论的研究,决心高举毛主席的伟大旗帜,认真执行华主席提出的抓纲治国战略决策,以实际行动为发展我国的新医学而贡献力量。对体表压痛的认识和应用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学家长期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渐形成的。经络学说的起源很早,但成为有系统的理论学说,还是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祖国医学学说中,最是记载的是《内经》•《灵枢•经脉篇》,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彻上下的径路。人体通过经络把各个器官组织连结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疼痛是一种疾病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当人体因某种原因使脏腑正常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时,在体表一定部位就会相应的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产生压痛、过敏、肿胀、硬结等现象,这些现象,由于经络在人体内循行部位不同,脏腑疾病在体表表现的形式也不同,而且有的反应为局部,有的反应为全身。我们在学习和劫经络理论治疗常见病的过程中,在针刺配方检查穴位时,发现有的穴位上的明显的压痛,当针刺这些穴位时,针感强,疗效好。相反,在针刺无压痛的穴位时,针感和疗效都差一些,于是在临床工作中,用现代医学方法对已确诊的典型病例,着重地反复检查与该病有治疗作用的经络和穴位,有意识地去寻找穴位压痛及其规律。经初步观察发现一些常见病在穴位上出现压痛反应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的,如呼吸系统的一些常见病,大多数患者在手太阴肺经中“俞穴”(肺俞),“募穴”(中府),“郄穴”(孔最)上出现压痛反应。在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中,除了上述三个穴位有压痛反应外,还在足阳明胃经的经穴“库房”穴出现明显的压痛反应。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祖国医学通过体表压痛点诊断疾病适用范围较广泛而且系统,出现的反应点可见于躯干和四肢。通过经络反应机体内在的异常现象是全身性的征候表现。体表压痛也是研究和认识经络的重要方法之一。检查方法和诊断步骤穴位压痛诊断和压痛等级评定是辨病诊断的主要依据。穴位压痛辨病共分两个步骤,一是穴位压痛检查和评级,另一是穴位压痛的分析诊断。检查体位,一般采用仰卧位和坐位两种,仰卧位主要用于检查胸腹,四肢。检查北部时,可让患者骑椅而坐,双手抱于胸前,头稍前倾,松衣。检查过程中,检查者应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在穴位上作按压或滑动检查,以发现穴位压痛或凹陷及结节等现象。穴位压痛评级分为四级,一般压痛为“+”,明显压痛为“++”,皱眉呼痛为"+++”,疼痛拒按者为“++++”。分析时应全面考虑,对小刺激大反应的病人,要努力找出压痛最明显的穴位。大刺激小反应的病人出现穴位压痛点比较少,而且压痛程度也比较轻。正常刺激正常反应的病人往往是“俞穴”压痛反应轻一些,而一些“郄穴”压痛比较明显,“募穴”反应往往比较正常。分析时,首先从36个穴位压痛反应点进行病位分析,找出患者主要的“病经”及其表里关系,然后在36个穴位的分经基础上,再结合奇穴和特效穴出现的压痛反应,即可构成明确的诊断。例如呼吸系统的中府或肺俞出现压痛,配合库房穴压痛就能诊断气管炎,配合五里穴压痛就能诊断为肺炎,哪一侧五里穴压痛明显,哪一侧就是病侧。对消化系统的胃病诊断要看中脘穴,肠道疾患要看天枢穴,心脏系统的疾病要看神堂穴,泌尿系统的疾病看肾俞穴,肝胆系统疾患要看肝俞、胆俞、胆囊点,妇科疾病要看次髎和三阴交,骨骼系统疾患看肾俞和大杼,肛门疾病看大肠俞和孔最穴等。总之,基础穴结合奇特穴位压痛才能下诊断,在基础穴无压痛的情况下只能说明有某种疾病的症状。为了进一步说明一些穴位的相对特异性和便于临床诊断,下面仅就新大郄、足临泣、脾俞、温溜、阳陵泉等穴位作一些具体说明:新大郄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有癌症,但还不能做出定位诊断,只有配穴才能做出定位诊断。如新大郄穴配食管下俞诊断食道癌,配肺俞诊断肺癌,配肝俞诊断肝癌,配中脘、承满诊断胃癌,配胰俞、地机诊断胰腺癌,配生殖点诊断前列腺癌,配次髎、带脉诊断子宫癌,配天枢、大肠俞诊断直肠癌。足临泣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患者有结石症,配胆囊点诊断胆石症,配子宫穴诊断肾盂结石,配肓俞穴诊断输尿管结石,配大巨穴诊断膀胱结石。温溜穴出现压痛只能说明消化道有穿孔,配肝俞、食管下俞诊断食道静脉曲张出血,配中脘、左承满穴,右溃疡点诊断胃溃疡穿孔,配中脘、右溃疡点、右梁门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配天枢、大肠俞诊断肠穿孔。脾俞出现压痛或凹陷时,说明患者肌张力低下,可能患有内脏下垂方面的疾病,配肝明穴诊断肝下垂,配太溪诊断肾下垂,配下垂点诊断胃下垂,配子宫穴、次髎、带脉诊断子宫脱垂。阳陵泉穴出现压痛时,只能说明患者消化道出血,但不能定位,配中脘、左承满诊断胃出血,配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出血,配营池诊断肠出血,配天枢、大肠俞诊断直肠出血。因阳陵泉穴位比较敏感,一般在“++”号以上者才能诊断。有些穴位压痛反应具有双重性,如头风穴出现压痛时,"+”是头晕,"+++”号以上诊断为美尼尔氏综合症。地机穴出现压痛在“++”以下为四肢乏力,"+++”以上诊断为急性胰腺炎。肝炎穴出现压痛在“++”以内,说明目前肝功能基本正常。穴位压痛诊断的验证和结果穴位压痛辨病诊断的方法是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先对患者进行穴位压痛检查,以穴位压痛为依据,实行分析、辨病疾病。对验证对象先实行穴位压痛辨病诊断,再与临床科及辅诊科室的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并以辅诊科室为标准,核对穴位压痛辨病诊断的结果是否准确。诊断对象以门诊病人为对象,分两组进行,一组是各科室转来的病人,按西医系统进行穴位压痛辨病诊断,另一组是直接来穴位诊断室实行全面系统穴位检查。对以上两组病人都是在先实行穴位压痛辨病诊断后,再由医生进行西医诊断,并按穴位诊断结果申请辅助检查,以核实穴位诊断的准确率。1977年以来,试诊人数为1382人,有实验检查结果的700人,共66种疾病,穴位压痛诊断与临床诊断大部分符合。现例举部分疾病观察结果如下:117例胃溃疡与十二指肠溃疡的观察结果诊断方法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其他临床诊断12例95例10例穴位诊断8例109例X线诊断8例107例2例在了解溃疡部位的情况下,以中脘、右溃疡点诊断胃溃疡,以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诊断十二指肠溃疡,其结果近X光钡餐造影。如赵XX,男性,34岁,某部助理员,病案号为101428,于1970年2月3日因患慢性扁桃体炎住三。四医院五官科,准备行扁桃体摘除术。住院期间进行了一次穴位压痛诊断检查,见中脘、右溃疡点及右梁门穴有压痛,诊断为十二指肠溃疡。追问病史,一年来有上腹疼痛,返酸烧心等症状,经X光钡餐造影检查,见十二指肠球部有龛影,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诊断消化道出血的基础穴为阳陵泉,配中脘、右溃疡点诊断胃溃疡合并出血,配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诊断十二指肠球部合并出血。如方XX男性,28岁,某部干事,病历号为112544,1973年9月13日以右上腹痛5~6年,呕血一次,解柏油便两次而入院,入院后诊断为溃疡病合并出血,临床医生认为胃溃疡出血可能性大。后经穴位压痛诊断,发现中脘、右梁门、右溃疡点及两侧阳陵泉均有明显压痛,故穴诊为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出血,于1973年9月19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分切除,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和病理均证实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肝胆系统疾病115例穴位压痛反应率肝病组(100例)胆病组(15例)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肝俞9595%430.8%中都9292%323.1%肝炎点100100%323.1%胆俞2424%1280%胆囊点4343%1499.33%外邱2727%1499.33%足临泣4100%在100例肝炎病例中,肝炎点反应压痛为100%,在15例胆病组中,胆囊点出现压痛者为93.33%,凡患胆结石者,在足临泣均出现明显压痛。如汪X,男性,50岁,军干,病历号69052,于1971年6月30日开始上腹部疼痛,临床诊断为慢性胃炎,经治疗症状仍不好转,于1977年1月8日经穴诊为胆道感染,经十二指肠引流镜检发现,A管白血球0-2/HP,B管白血球成堆。1977年2月9日经X线钡餐造影未见器质性病变,除外了溃疡病、胃炎。陈XX,女,74岁,本院家属,病历号110402,因上腹痛10小时入院,临床诊断为急性胆囊炎,经穴诊为胆石症合并胆囊炎。当晚11点在硬膜外麻醉下施剖腹探查,术中见胆囊明显扩张充血约15X6X7厘米,总胆管扩张2厘米,壶腹部有约蚕豆大的结石,诊断完全符合。呼吸系统疾病167例穴位阳性反应率观察穴位肺结核(100例)肺炎(18例)慢性支气管炎(44例)胸膜炎(5例)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肺俞9393%18100%44100%5100%中府9191%18100%44100%5%孔最7171%422.1%4395%结核穴9797%211.1%818.2%5100%五里6666%1794.3%库房5454%3386.3%气户5151%2556.7%痰喘5252%2352.1%5100%渊液4747%从上表所示,在呼吸系统疾病中,肺俞、中府、孔最三穴均有明显的阳性反应,因而具有系统诊断定位的参考意义。而肺结核以结核穴阳性率最高,肺炎以五里穴阳性率最高,慢性气管炎以库房穴阳性率最高。例孙XX,女,55岁,某医院工作人员,因半年来咳嗽日渐加重来院就诊,穴位压痛诊断左结核穴压痛(++),右结核穴有结节,水分(++),肺俞左(++),右(+),诊断为肺结核有空洞形成。检查后,追问病史,从1954年开始患肺结核,曾服抗痨药物,原照胸片为浸润型肺结核,静止期。穴位诊断后,再照胸片及断层,见左上有空洞形成。穴诊与临床完全符合。泌尿系统52例穴位阳性反应率观察穴位肾小球肾炎(26例)肾盂肾炎(13例)肾结石(12例)膀胱癌(1例)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肾俞2492.3%13100%866.5%1%太溪2596.1%1076.7%433.3%大巨1350%433.5%433.3%血尿点27.69%17.6%18.3%足临泣27.69%1191.5%1%子宫726.9%861.4%216.6%肓俞1038.4%433.3%水分1350%538.4%216.6%膀胱俞1%新大郄1%通过穴位与临床诊断对照,急慢性肾炎与肾盂肾炎的穴位诊断基本准确。穴位压痛诊断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膀胱癌,泌尿系统13例和临床X光诊断基本符合。118例心血管疾病的穴位反应观察穴位冠心病(100例)高血压(5例)心肌梗塞(2例)风心病(3例)心肌炎

(6例)心力衰竭(2例)正常人对照组(100例)出现压痛反应例数%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灵道9393%5100%83.3%1010%神堂9595%480%83.3%44%血点7373%5100%出现压痛反应例数%%出现压痛反应例数%150%12100%11出现压痛反应例%出现压痛反33.3%533.3%5压33.3%极泉1919%2100%大陵66%6100%上门2心点6100%6%32100%66.6%3150%16.6%郄脏寸平100%神门4附三十六俞、募、4%2郄穴主症表,40%各系统疾病检查表及诊断穴位示意图。236俞募郄穴主症表经别募穴俞穴郄穴主病参考表肺经中府肺俞孑L最气管炎、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结核、咯血、

盗汗、胸痛、皮肤病、痔。大肠经天枢大肠俞温溜肠炎、腹泻、便秘、腰痛、痔核。心经巨阙心俞阴郄心慌、心跳、心律不齐、心,悸亢进、贫血、癔病、神经衰弱、盗汗、胃痛、呕吐。小肠经关元小肠俞养老脐下绞痛、腹胀痛、不孕症、白带多、遗精、疝气、腰痛、坐骨神经痛、耳病、视力减退、近视。心包经膻中厥阴俞郄门心脏病、血液循环病、心动过速、神经衰弱、多梦、头顶痛、胸闷、颠痫。三隹经八、、〜■石门三焦俞会宗小便不利、泄泻不止、腹痛、水肿、遗尿、腰痛、胸膜炎、耳鸣、耳聋、妇科病。肝经期门肝俞中都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神经衰弱、胆怯眩晕、肝炎、呕吐、胃酸过高、腰痛、不能俯仰、月经不调、烦燥、眼病。胆经日月胆俞外邱胆囊炎、胆石症、胆道感染、肝炎、胃痛、坐骨神经痛、偏头痛、关节炎、小儿麻痹。脾经章门脾俞地机脾脏肿大、腹泻、消化不良、消化道溃疡、神经性呕吐、胃下垂、肾下垂、子宫下垂、肝炎、胰腺炎、出血性疾病、四肢无力、肌肉萎缩,肌内、关节痛。胃经中脘胃俞梁邱胃炎、胃痛、胃下垂、消化不良、腹胀、呕吐、溃疡病、胃痉挛、气喘、高血压。肾经京门肾俞水泉口苦、咽喉肿痛、心燥、足心热痛、发育不良、生殖泌尿系病、肾炎、阳萎、遗精、遗尿、闭经、子宫脱垂、脱发、耳鸣、腰痛、小儿麻痹。膀胱经中极膀胱俞金门遗精、遗尿、阳萎、肾炎、膀胱炎、尿血尿频、月经不调、面色黑、不能平睡、恐惧。36穴位检查表经别募穴左右俞穴左右郄穴左右肺经中府肺俞孑L最大肠经天枢大肠俞温溜心经巨阙心俞阴郄小肠经关元小肠俞养老心包经膻中厥阴俞郄门三隹经八、、〜■石门三焦俞会宗肝经期门肝俞中都胆经日月胆俞外邱脾经章门脾俞地机

胃经中脘胃俞梁邱肾经京门肾俞水泉膀胱经中极膀胱俞金门奇特穴位检查表穴位左右穴位左右穴位左右穴位左右项肌玉堂腹泻筑宾兴备点气户止泻太溪气海静穴通便肾炎乳根大郄阳陵泉子宫鼻流牵正营池肓俞散笑食管下俞血愁大巨颈五商曲痔疮血尿夹鼻滑肉门阑尾穴足临泣风门食关气中穴夜尿库房呃逆便毒玉泉五里承满疰市箕门膺窗水上肝明肾系痰喘二里半兴隆遗精肝胆系统穴位检查表病名基础穴诊断穴穴名部位穴名部位肝炎肝俞肝炎点内踝上1.8寸

急性肝炎肝俞肝炎点至阳急性黄胆性肝炎肝俞至阳枢边肝炎点第10胸椎旁开1寸肝硬化腹水肝俞肝炎点肝明水分中脘穴旁开3寸肝癌i新大郄肝俞肝脾肿大肝俞兴隆水分穴旁开1寸肝下垂脾俞凹陷肝明肝区痛肝俞肝明急性胆囊炎胆俞胆囊点阳陵泉下一横指胆道感染胆囊点外丘胆道蛔虫症胆囊点陵下百虫囊阳陵泉下一横指血海上1寸胆石症胆囊点足临泣心血管系统检查表病名基础穴诊断穴穴名部位穴名部位风心病小肠俞心脏点前臂尺侧肘横纹下3寸心瓣膜病神堂上郄门郄门上3寸心肌炎神堂大陵心内膜炎神堂督俞心力衰竭神堂寸平心包炎神堂尧上击口宣口号心律不齐神堂心俞心动过速神堂郄门心动过缓神堂神门高血压血压点低血压血压点神门冠心病心绞痛神堂灵道

心肌梗塞神堂极泉泌尿生殖系统检查表病名基础穴诊断穴穴名部位穴名部位肾炎肾俞太溪肾盂肾炎肾俞子宫穴中极旁开3寸输尿管炎肾俞盲俞膀胱炎肾俞大巨外陵穴下1寸尿失禁中极夜尿下中极旁开1寸尿潴留中极箕门膀胱麻痹中极玉泉阴茎根上正中点处月经不调三阴交功能性子宫出血三阴交血海崩漏三阴交鸠杞第一荐椎棘突下凹陷中赤白带下三阴交漏阴足内踝下5分痛经三阴交外陵闭经三阴交通经腹部骼前上棘内2寸处产后恶露三阴交阴交子宫内膜炎次髎带脉盆腔炎三阴交次髎子宫癌新大郄次髎卵巢囊肿次髎积聚块第一骶椎旁开4寸孕吐生殖点滑肉门子宫脱垂脾俞凹陷带脉、次髎外科奇特穴检查表病名基础穴诊断穴穴名部位穴名部位急性胰腺炎胰俞地机阑尾炎天枢阑尾穴消化道穿孔温溜急性腹膜炎天枢疰市腋窝直下7、8肋间处膀胱炎中极大巨尿血肾俞血尿第七胸椎旁开5寸结石足临泣肾盂结石足临泣子宫中极旁开3寸输尿管结石足临泣肓俞膀胱结石足临泣大巨前列腺炎肾俞生殖点次髎穴内5分痔疮大肠俞了孔最肛周脓肿大肠俞便毒腕横纹上4寸腰痛肾俞中空第五腰椎旁开3.5寸腰扭伤肾俞扭伤曲池与阳溪穴连线上3/4处舟冷骨骨折大杼阳溪月骨骨折大杼掌三第三掌骨缩短科雷氏骨折大杼银叉手患手呈银叉状跖筋膜炎水分跖筋足跟中点处有什么方法可以及早发现癌症我昨天也是在UC华夏医学房间听了盖国才老师和大灰狼老师的对话,主要讲用穴位诊断的方法诊断早期癌症。穴位诊断恰恰可以早期诊断癌症,它往往比仪器诊断的早。病理切片还有10%的误差。一般早期用穴位诊断,可以早期确诊;早期治疗及早痊愈。足太阳膀胧经上的两组穴位:一对是反映全身恶性肿瘤信息的穴位,为“新大郄穴”,该穴位于大腿后侧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中点,外开5分下5分(同身寸)处;另一对反映全身良性肿瘤信息的穴位命名为“新内郄穴”,位于承扶穴与委中穴连线中点,内开5分,下5分(同身寸)处。拇指按在穴位上有压痛者即为身体某处癌变,如果该穴有结节,提示肿瘤已经形成。各位老师在诊断其他病的同时不妨查一下这个穴位,以便发现早期癌症。这种方法对于缺医少药的地区非常实用,对于早期不能及时确诊的癌症也起到一个传递信息的作用,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很多患有癌症的病人,当医院把确诊的报告告知给病人的时候,往往就是到了晚期,不能治疗的时候了。如果我们祖国医学能够做到这点,用穴位诊断的方法早期发现疾病,并能够用穴位诊断的方法早期治疗疾病,那么就是我们中医在浩瀚的医学领域里又独树一帜,开创了历史的新河,还有谁反对中医?是否还有那么多人对中医有质疑。盖老师说:“他穴位诊断癌症,准确率基本达到了最低87%——95%左右。定位可以达到96%——100%。这么高的准确率在仪器上往往也有很大的误差盖老师讲,就是仪器的诊断,往往也有10%的误差,可是,穴位诊断没有误差。穴位诊断可以诊断癌症,这无疑又给癌症病人一个新的检查方法和一次及早治疗的机会。盖老师还说,经他检查过的病人,基本都经过了科学的验证。检查的时候在新大郗穴,压痛明显单侧是提示有病或许是癌症;在新内郗穴有压痛提示可能是良性肿瘤;如果有酸痛提示是气滞。在检查的时候,刺痛明显,况且新大郗穴有像米粒样的结节同时伴有肌肉松弛,弹性较差则提示可能是癌症晚期。在大灰狼老师和盖老师的对话中,我们学到很多新的知识。我之所以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治病,也是我很擅长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并运用于临床,善于总结,并拿来与大家分享。大灰狼老师说:“她曾经到印尼(可能是这个地方,我记不清了)就是用穴位诊断的方法,诊断出了几例癌症。”她说:“第一次诊断的是华人,其他位置没有压痛,反应。唯独肩井穴有明显的压痛。还有新大郗穴有刺痛、结节。压痛明显。当时我问你是否有乳腺增生?或乳腺癌?”病人说:“你是否太直接了?”大灰狼老师讲:“基本经过你诊断的病人,经诊断后,都会找你治疗。我在进行穴位诊断的时候都是不让病人先说哪里哪里不好,我而是先记录下穴位,然后比较。基本我诊断后,他们多说很对,这里既有他们知道的疾病,还有他们没有诊断出来的疾病。这些病人经诊断后就马上找我治疗。我用的是八字疗法。开全息,乳腺对应的穴位及反应点针刺。针刺后,休息一会在检查,疼痛减轻,结节变小,变软。一共治疗3次,就一点压痛都没有了。这是很典型的病例,最遗憾的就是没有经过西医的仪器诊断,不知道是否患有乳腺癌。”穴位诊断不仅仅能诊断医院诊断出来的疾病,往往也能诊断医院未发现的疾病,如果你也掌握这种方法,并能很好的运用于临床,这样就明显增强了病人对你的信任度。穴位诊断不仅仅是新大郗穴和新内郗穴诊断癌症,还要结合其他穴位的体征,才可以确诊。在这里我仅仅是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希望各位同仁在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同时,能够运用于临床,并发扬光大。我常常在网上学习,常常能听到很多新的信息。只是盖老师的《现代中医穴位诊断学》目前没有书籍,这些都是我昨天在网上听课记录下来的,也许有误差,希望大家给我纠正。经络穴位与病理信息从20世纪50年代始,在观察经络穴位的局部变化中,包括皮肤:色泽、压痛、触摸异物(即阳性反应物)以及温度、感觉程度、皮肤电阻等。都有了一定的发展,认为穴位的病理反应,具有明显的部位特异性。有资料认为:人体内的能量频率系受宇宙舒曼波的影响,在健康人中99%的能量集中在10Hz(赫兹)以下,自属于“正气”而病人,由于局部器官发生故障,会发生振荡其频率可在10Hz(赫兹)以上,是由于体内故障所致,应属于“邪气”。人在健康时:“阴平阳秘”,经络运行正常,穴位是处于潜伏状态。“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人舍孙络,留而不去,人舍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胃肠”。疾病并非只局限于某一器官或某一组织。当病邪侵人机体时,首先是受害脏器的经脉表现“经络行为”出现偏差。其中不畅为“虚”,瘀阻为“实”。当穴位接受经络行为偏差后便从潜伏状态变为穴位显态即“病理信息”。人体穴位病理信息说明是奇经阻痛,其根本的原因是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痛症的主要病机是不通则痛。内脏功能失调是循经穴痛的病理基础的体表穴位的表现。从而可以看出,内脏大经络行为大穴位病理信息反应是一个相互联系的锁链,它是顺势反馈。因此,穴位病理信息的“量变”程度与内脏病变基本一致。一、经络、月俞穴与疾病经络的循行分布与腧穴反应于主治作用表达和病候的部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量子生物学认为:机体由细胞构成,细胞则由核酸蛋白质以及类脂质等化学物质所组成。而这些化学物质的原子、分子又多与氢相结合。同时由于热量子活动的关系,其原子外周的电子轨道便不断发生改变,即进行分离和新陈代谢,因而便产生强大的能量。每一个穴位都与体内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有着直接的联系。在任何病理改变之前的一个较长时间内,由于细胞出现组织学改变之前,总是先出现电位紊乱,即由于在机体存在这种“电位病理”关系,而使“穴位诊断”可在患者本人尚未发现有主观感觉之前,进行诊断。故此,可用于防病,早诊。早治是穴位诊断的特点。二、穴位反应与人体健康人体健康时(机能状态、生理功能),经络运行正常,穴位是处于潜伏状态,穴位反应呈(-);病邪侵人人体时,人体的正气与病邪进行斗争(经络系统的自调功能),表现为人体抗病能力。穴位的病理信息变化如:酸痛反应是中医的“气滞”,“刺痛”反应是中医的“血瘀”,“快点”反应是内脏器官的功能变化,“结节”反应是内脏器质性改变,穴位肌肉张力低下反应,是内脏功能不足或脏器下垂。这些症状在病愈之后大约两周,穴位反应即逐渐消失。倘若治疗不彻底,穴位反应可残留很长时间。上述的各种反应都说明,穴位是体表通向机体的窗口。三、病位分经根据36个“俞”、“募”、“郄”穴为代表进行“病位分经”具体方法如下:先按着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逐条检查。一是反应数量多的代表“病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