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部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部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部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部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西南宁市部分校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南宁市部分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生物试题一、单选题1.蛋白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的多样性有关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D.只有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2.ATP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是细胞的能量通货,图1为ATP的结构图示,图2为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2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B.图1中b、c断裂后形成的产物中,有些是组成某些酶的基本单位C.图1中的A代表腺昔,b、c为高能磷酸键,c容易发生水解D.细胞代谢耗能越多,图2进行的速率越快3.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随着细胞的生长,其物质运输效率会越来越高B.细胞全能性的表现强弱与细胞分化程度呈正相关C.哺乳动物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这一过程属于细胞坏死4.2020年全球发生了一场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其病原体2019-nCoV是一种具有包膜、单条正链RNA(+)的冠状病毒,该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殖过程如图所示,a-e表示相应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病毒蛋白质RNA(+)既含有该病毒的基因,也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a、c、d表示RNA的复制过程,图中的mRNA与RNA(+)的碱基排列顺序相同b、d、e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所需要的模板、原料、tRNA和能量均来自宿主细胞D.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流行时,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清中并无2019-nCoV抗体存在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胃蛋白酶、02、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B.组织液中的02浓度高于肝脏细胞内液中的02浓度C.在寒冷环境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可以依靠与受体的持续结合来延长细胞增强代谢活动的时间D.外界的营养成分必须先进入组织液,然后才能进入组织细胞.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图表示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B.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C.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D.甲、乙两种群可以分别表示牛和羊二、实验题.某校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活动中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甲组和乙组同学选用生理状态一致的等量金鱼藻,两组均在5个不同光照强度的白光下进行实验,每次收集10分钟释放的气体,从而推知光合作用速率,实验结果如图B所zjso进水管玻璃缸金鱼藻气体收集箱NaHCC>3溶液甲组乙组气体进水管玻璃缸金鱼藻气体收集箱NaHCC>3溶液甲组乙组气体收集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收集到的气体是在叶绿体的膜上产生的,该结构同时还分布有主要吸收(填“红光"蓝紫光''或"红光和蓝紫光“)的光合色素。(2)利用图A装置可研究(答出两点即可)等因素对金鱼藻光合速率的影响。(3)正常光照下,用含有0.l%NaHCO3的溶液培养金鱼藻一段时间后突然明显减弱光照,短时间内金鱼藻细胞中C3的含量会(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与甲组相比,乙组光合作用受光强度的影响(填“较大”或"较小”),可能的原因是:(答出1点即可)。三、综合题.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1)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一对,基因R与r最本质的区别是o(2)用一只白眼雌果蝇与一只红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这体现了伴性遗传这一特点。(3)用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与一只白眼雄果蝇进行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记为"W"),W果蝇出现的原因有三种可能,第一种是环境改变引起表现型变化,但基因型未变;第二种是亲本果蝇发生基因突变,第三种是亲本雌果蝇在减数分裂时期X染色体不分离。现就第一、二种可能进行讨论,请设计简便的一次杂交实验,确定W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原因引起的。①实验步骤:②结果预测:I、若,则是环境改变引起的:

II、若,则是基因突变引起的。.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由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共同活动(放电频率相等时)设定了一个调定点,如正常状态的37'C。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调定点来调节体温的。如图为不同脑温的情况下,热敏神经元与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63.0.7LI1O.63.0.7LI1O(四淤玄)渊糜翱裆国明母W热敏神经元•一致热源作用下神经元放电353637383940下丘脑温度(七):放电频率即单位时间产生的兴奋次数。(1)体温调定点学说表明体温调节中枢为,据图分析,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定点为 (2)如果体温恰好在该调定点水平,此时机体的散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产热量;处于寒冷环境如果体温低于该调定点,冷敏神经元发放冲动频率增多,首先减弱散热机制,使散热量减少,体温升高。机体减少散热的主要途径有(3)通过减少散热,体温仍不能达到调定点水平,机体再继续发动产热机制,产热加快,减少散热量、增加产热量直到体温达到调定点水平。使产热增加的激素有(请答出至少两种)。(4)根据体温调定点学说,请解释发热时打寒战的机理10.2021年中国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出列的骄人成绩。其中新农村建设是实现脱贫攻坚的一种重要工作思路,将脱贫和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退耕还林、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旅游观光、网络带货等途径,既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大力拉动区域经济发展。回答下列问题:(1)退耕还林的过程属于群落的(填“初生”或“次生”)演替,这种演替速度较快的原因是 (写出1点即可)。(2)在耕地减少的情况下,通过科学合理种植,依然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比如,将

豆科植物和玉米间行套种,能够有效提高总产量,其原因是豆科植物的根瘤菌能够固氮,有利于提高玉米的产量,另外,从群落的角度看,间行套种运用了的原理,提高了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增加了粮食总产量。(3)“美丽乡村'‘提倡生态农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农作物不可食用的部分(秸杆),可加工成饲料喂养家畜,也可放入沼气池发酵。沼气为人们提供洁净的生活能源。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施肥,能够实现 ,但是不能提高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的原因是。(4)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也是提高经济收入的一种方式,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测定水样是否符合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常用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的总数。大肠杆菌在含有伊红美蓝的固体培养基(EMB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呈黑色。如图所示,滤膜法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一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一将滤膜转移到EMB培养基上培养一统计菌落数目。据图回答问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与分离需用到无菌技术,该技术除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另一个目的是。(2)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想要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应如何操作?o(3)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这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操作。从功能上看,EMB培养基属于培养基。(4)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入10mL待测水样中,这样就将待测水样稀释了倍,将稀释后的菌液通过滤膜法测得EMB培养基上的菌落数为45,黑色菌落为5,则1升待测水样中的大肠杆菌数目为个。(5)用这种方法测定的细菌数量比实际活菌数量要,这是因为。.HER2/neu是一种原癌基因,它表达的H蛋白在多种恶性肿瘤特别是乳腺癌细胞

中过量表达。抗H蛋白单克隆抗体能够抑制过量表达H蛋白的乳腺癌细胞生长,目前已成为有效的生物治疗手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融合Q[hat筛选00

000@000

00(1)为了判断HER2/neu基因是否过度表达,往往通过的方法对病人的病灶组织细胞进行H蛋白定量检测。在制备抗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中,应用的细胞工程技术主要有 和技术。(2)制备抗H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首先要给小鼠注射抗原o然后从脾脏分离出,让其与骨髓瘤细胞在 (最常用的方式)的诱导下融合,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从多种细胞中筛选出 .(3)多孔板的每一个孔中只接种一个筛选出的融合细胞,然后进行相应的抗体检测,有阳性反应的孔中即为细胞。(4)单克隆抗体除了能用于疾病的诊断外,还能在很多方面发挥作用。试举一例:参考答案:B【解析】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不同,多肽链空间结构千变万化。tRNA能识别密码子,携带并运输氨基酸。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空间结构有关,A错误;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内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B正确;C、tRNA也能携带运输氨基酸,不是蛋白质,C错误;D、分泌蛋白、溶酶体内的蛋白质等的合成、运输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D错误。故选BoC【解析】图1s是ATP的结构,其中A是腺喋吟,P是磷酸基团,b、c是高能磷酸键。图2是ATP与ADP的相互转化,酶1是ATP水解酶,酶2是ATP合成酶。A、ATP是所有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图2中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能量供应机制,是生物界的共性,A正确:B、图1中b、c断裂后形成的产物中,包含腺喋吟核糖核甘酸,是RNA的单体之一,是有些酶(RNA)的基本单位,B正确;C、图1中的A代表腺噂吟,b、c为高能磷酸键,c容易发生水解,C错误;D、ATP是直接供能物质,细胞放能反应产生的能量储存在ATP中,ATP直接为吸能反应提供能量,因此细胞代谢耗能越多,ATP和ADP的转化速率越快,D正确。故选C。C【解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A、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相对表面积下降,物质交换效率降低,A错误;B、细胞的分化程度与细胞全能性呈负相关,即分化程度越高,细胞的全能性越低,B错误;C、哺乳动物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等,c正确;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并使其裂解这一过程属于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的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D错误。故选C。A【解析】分析题图:图中a表示以正链RNA(+)为模板合成RNA(-);b表示以正链RNA(+)为模板直接翻译形成RNA聚合酶;c表示以RNA(-)为模板合成正链RNA(+);de表示合成子代病毒蛋白质的过程。A、RNA(+)是该病毒的遗传物质,因此其含有该病毒的基因,同时RNA(+)可直接作为模板翻译形成RNA聚合酶,说明其上含有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A正确;B、过程a、c表示RNA的复制过程,d不是RNA的复制过程,图中的mRNA与RNA(+)序列相同,B错误;C、过程b、e表示翻译过程,该过程所需的原料、tRNA和能量均来自于宿主细胞,模板来自病毒自身,d表示转录过程,C错误;D、无症状感染者的血清中存在2019-nCoV抗体,D错误。故选A。B【解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构成体液。A、胃蛋白酶位于消化道中,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A错误;B、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行跨膜运输,肝脏细胞需要利用氧气进行呼吸作用,其细胞内液中氧气浓度较低,组织液中的氧气浓度高于肝脏细胞内液中的氧气浓度,B正确;C、激素一经起作用后就会灭活,正常情况下不能与受体持续结合,C错误;D、血细胞可以直接从血浆中获取营养物质,D错误。故选B。C【解析】1、共生:两种生物在一起生活,且对一者或二者均有利,如大豆和根瘤菌。2、寄生:一种生物寄住在另一种生物的身体,后者称为寄主或宿主,如各种寄生虫。3、竞争:两种生物对生存资源的需求基本一致,为了生存而抢夺生存资源,分为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如植物间争夺光和水分。4、捕食:在食物链上处于上下级关系的生物,称为捕食者与被捕食者,如老虎与羚羊等。AC,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说明是两个物种,题图显示:随时间的推移,甲乙个体数量的比先增加后减少,最后在t时刻降为零,说明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A错误,C正确;B、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乙种群最终呈现“S”型增长,甲种生物最终被淘汰,但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都受本身密度制约,B错误;D、据题意可知,甲种生物的数量先增后减,最终被淘汰,因此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牛和羊是竞争关系,但不会导致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D错误。故选C。(1)类囊体(薄)红光和蓝紫光(2)光照强度、光质(不同波长的光)、CC)2浓度、温度(水温)(3)增加较小乙组的二氧化碳(NaHCCh溶液)浓度较低,低于甲组;乙组的温度较低,导致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较低,低于甲组【解析】分析题图,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每次收集10分钟释放的气体,应该是氧气,从而推知光合作用速率。实验中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产生,产生氧气的过程是水的光解,该过程,同时还能产生的物质是ATP和NADPH;该结构同时还分布有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光合色素,是叶绿体捕获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结构基础。A装置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可以用来探究光照强度、光质(不同波长的光)、CO2浓度、温度(水温)等因素对金鱼藻光合速率的影响。正常光照下,用含有0.l%NaHCCh的溶液培养金鱼藻一段时间后突然明显减弱光照,短时间内金鱼藻细胞中ATP和NADPH的合成速率减慢,进而导致C3的还原速度减慢,故三碳酸的含量会暂时增加。比较不同光照强度下,甲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均大于乙组,且增大光照强度,乙组的光合作用速率增长率小于甲组,说明与甲组相比,乙组光合作用受光强度的影响较小。原因可能与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都有关系,可能是乙组的二氧化碳浓度即NaHCQa溶液浓度较低导致,也可能是由于乙组的温度较低,导致光合作用相关酶的活性较低,低于甲组。(1)相对性状基因中的碱基排序不同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交叉遗传①用W与(多只)白眼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及比例子代中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全是白眼子代全为白眼果蝇【解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或性环连。许多生物都有伴性遗传现象。果蝇的红眼与白眼是眼色这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说明是相对性状;R与r是等位基因,最本质的区别是基因中的碱基排序不同。用一只白眼雌果蝇(X「Xr)与一只红眼雄果蝇(XRY)进行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XR*):白眼雄果蝇(X,)=1:1;母本为白眼,子代雄性为白眼,父本为红眼,子代雌性为红眼,这种称为交叉遗传。用一只纯合红眼雌果蝇(XRXD与一只白眼雄果蝇(X,)进行杂交,要确定W果蝇的出现是由哪一种变异,可用W与(多只)白眼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代果蝇的眼色及比例;若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则白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仍为XRY,与(多只)白眼雌果蝇(XQC)杂交,子代中雌果蝇全是红眼(XRXD,雄果蝇全是白眼(X,);若是基因突变引起的,则W的基因型为X「Y,与(多只)白眼雌果蝇(X^r)杂交,子代全为白眼果蝇。(1)下丘脑39等于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4)发热时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定点升高,体温没有达到调定点,就要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以达到调定点【解析】分析曲线图:图示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因体温变化而相应改变,c、W曲线交于点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大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当体温高于正常值时,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小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体温调节中枢为下丘脑;两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正常情况下体温为37C,调定点调高于“正常”体温为39℃。由图得知,C、W的放电频率曲线变为C,、W,且体温24小时处在S点即体温处于调定点水平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机体减少散热的主要途径有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在维持体温稳定中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为促进细胞代谢,加速物质的氧化分解。根据体温调定点学说可知发热时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定点升高,体温没有达到调定点,就要减少散热、增加产热,达到调定点。【点睛】本题综合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图和判断体温调节过程,属于中等难度题目。10.(1)次生原有的土壤条件被保留,甚至还保留了部分种子和繁殖体;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2)群落空间结构或垂直结构(3) 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流入分解者(4)直接【解析】1、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指能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食物、纤维、燃料和建材等。间接价值:是指对生态平衡、生物圈稳态的调节功能.潜在价值:指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3、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1)单向流动(2)逐级递减。(1)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原来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这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次生演替由于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甚至存在人为因素的干扰,因而繁殖速度较快。(2)间行套种运用了群落空间结构或垂直结构的原理,提高了植物对空间和能量的利用率,最终增加了粮食总产量。沼渣可以为农作物施肥,被微生物利用后无机盐能再被植物吸收,能够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会有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和流入分解者,因此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地流入下一个营养级。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优美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前来观赏,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直接价值。II.(1)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2)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冲洗滤杯,再次过滤接种鉴别10 500少(或低)当两个或多个细菌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解析】试题分析:滤膜法是检测水样中大肠细菌群的方法。将一定量水样注入已灭菌的微孔薄膜的滤器中,经过抽滤,细菌被截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贴于伊红美蓝培养基上,经培养后计数和鉴定滤膜上生长的大肠菌群菌落,依据过滤水样计算每升或每100毫升水样中的大肠菌群数。操作简单、快速,主要适用于杂质较少的水样。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还能有效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待测水样过滤完之后,还有部分细菌吸附在滤杯杯壁上,此时可以在无菌条件下,用无菌水冲洗滤杯,再次过滤,将这部分细菌也尽可能集中到滤膜上。将完成过滤之后的滤膜紧贴在EMB培养基上,属于微生物培养中的接种操作。从功能上看,该培养基中含有伊红美蓝,可鉴别出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是大肠杆菌,因此EMB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无菌操作下将90ml无菌水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