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小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小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小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小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小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贵州省遵义市小关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右图是小亮同学收集到的一幅美国历史宣传画。你认为与这幅宣传画相关联的美国总统应是(

)A、罗斯福

B、肯尼迪C、里根

D、克林顿

参考答案:A2.进入19世纪,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自恃富强,动违禁令……日形狂诞”。1833年,英国取消了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英国这样做的目的是A.打开商品市场B.扩大资本输出C.夺取香港诸岛D.巩固远东霸权参考答案:A结合所学可知,东印度公司代表的是商业资产阶级利益,英国政府在1833年取消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独占权,正是为了让新兴的资产阶级能够打开中国的市场,以便倾销商品、掠夺原料,A正确;资本输出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B不正确;CD与材料无关。点睛:东印度公司是从自己政府那里获得贸易独占权,而且拥有军队(包括舰队),在殖民地建立政府机构,对殖民地进行残暴的政治统治、经济掠夺以至于贩卖奴隶、毒品的军政经合一的殖民机构。它们产生和存在于16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对各国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起了重要作用,是英国对外侵略扩张的工具。3.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汉武帝时创立了“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参考答案:D4.《战国策》记载:“夫存韩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大时已。通韩之上党于共、莫,使道已通,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这体现了当时A.商业税收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B.关税收入对于诸侯国的重要性C.交通便利使韩魏间商业活动频繁D.长途贩运促使了商业获利丰厚参考答案:B【详解】从材料中的“因而关之,出入者赋之……共有其赋,足以富国”可以看出,当时诸侯国之间商业活动比较活跃,关税收入成为诸侯国财富的重要来源。故答案为B项。材料信息反映的是关税收入对于国家财富的重要性,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从频繁的商业活动中获得税收,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长途贩运,排除D项。5.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田

B.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C.政府采取不抑兼并的政策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参考答案:B6.从经济的角度看,明清时期中国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租佃制经营方式的推广

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保持领先地位C.苏州丝织业“小户”“听大户呼织”、“计日受值”D.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市面上大量使用白银参考答案:C7.明朝中后期,王阳明学说在中国士大夫中流行。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①王阳明心学超越了理学范畴②王阳明心学是对儒学的叛逆③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为正宗④王阳明与朱熹观点明显不同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参考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宋明理学。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心学属于宋明理学的一个分支,并未超越理学的范畴,①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因此心学不是对儒学的叛逆,②项错误;依据题干“朝鲜来华使者对此不理解,认为‘阳明敢肆己意,谤辱朱子,实斯文之罪人也’。”可知朝鲜使者以程朱理学作为正宗,认为阳明心学是对程朱理学的亵渎,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王阳明与朱熹的观点明显不同。③、④项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项为③④,D选项正确。A、B、C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8.新航路开辟后,早期的殖民活动出现。当时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先后是(

A.葡萄牙、西班牙、英国

B.西班牙、荷兰、英国C.西班牙、法国、英国

D.西班牙、荷兰、法国

参考答案:B9.刘少奇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你们怎样对待我个人,这无关紧要,但是我要捍卫国家主席的尊严……我是一个公民,为什么不让我讲话?”刘少奇这些掷地有声的话反映出的问题是A.文革的全面发动

B.文革期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无情践踏C.人民群众行使监督权

D.中共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参考答案:B10.按照中国史官传统与惯例,宋朝君主与大臣议事的任何场合,都需要有史官在场。该现象A.体现政治的透明度B.反映君主权力被削弱C.说明史官地位提升D.表明宋朝政治民主化参考答案:A君主与大臣议事的场合有史官在场,将议事程序及内容记录在册,体现出政治的透明度。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CD项。11.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这表明()A.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力参考答案:考点:1G:隋唐三省六部制.分析: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关键词是两个“不敢”和“斜封墨敕”.解答:材料中“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的信息说明三省六部制对皇权的一定制约作用,故D项正确.AC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故选D.12.在世界历史上,首次出现“南北美洲和东欧(包括西伯利亚)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西欧则指挥这些全球性活动”。这种现象出现的背景是A.新航路开辟加强了各大洲联系

B.近代自然科学在欧洲产生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D.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参考答案:A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依据材料中的首次出现“南北美洲生产原料,非洲提供人力,亚洲提供各种奢侈品”,结合所学知识,新航路的开辟发现了美洲新大陆,加强了欧洲与美洲、非洲、亚洲之间的联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故选A。B项产生的背景同样是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D两项都是在19世纪中上期,故排除。13.《资政新篇》载:“倘邦人不自爱惜、自暴自弃,则鹬蚌相持转为渔人之利,那时始悟兄弟不和外人欺、国人不和外邦欺。悔之晚矣。”这是洪仁玕对哪一事件总结的教训(

)A.安庆失守

B.天京事变

C.北伐失败

D.天京陷落参考答案:B14.从西汉初年开始,汉政府常常把一些豪强和富人迁徙到长安诸陵。其主要是为了()A.扩大统治阶层,巩固统治

B.实现黄老思想,安抚人心C.借用豪强和富人的经济力量

D.抑制豪强和富人的势力参考答案:D根据题目中的时间“西汉”,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时期,为维护封建统治,采取各方面措施加强“抑商”,其中一项即是迁徙富商和豪强到都城,加强对商人和商业的控制,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与统治阶级无缘,故A项错误;汉初实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重视农业生产,与抑商无关,故B项错误;西汉时“重农抑商”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认为商业为末业,因而不可能借助富人和豪强的力量,故C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D项正确。15.电视剧《黎明前的暗战》,讲述了国民党湘籍将领程潜、陈明仁深明大义,促成湖南和平解放的义举。剧中多次提及“无湘不成军”的民谚,该民谚的产生最可能始于

A.两次鸦片战争中

B.土地革命时期

C.太平天国运动后

D.解放战争时期参考答案:C16.苏联在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时,实行居民证制度。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苏联当时实施这一居民管理制度,主要是为了A.限制农民自由流动 B.迅速发展农业生产C.满足工业化发展需要 D.加强对城乡的统治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只给城镇居民发放居民证,农民没有居民证”说明该措施是为了把农民固定在土地上,从而为工业化建设尤其是重工业提供粮食等原材料,故C项正确。限制农民自由流动是该措施的目的之一,但主要目的还是为工业化建设服务,A项排除;该措施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B项排除;“农民没有居民证。没有居民证和其他相关证明文件,苏联公民是不能异地流动的”说明该措施是针对农村而言的,D项错误。故答案为C。17.公元309年,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发生了纠纷,两个人都决定上诉法庭。法官对他们两人的裁决将依据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公民法

D.万民法参考答案:D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来看,此时万民法已经形成,对于“埃及商人卢克与罗马公民亚历山大”之间的纠纷,可以依据万民法进行裁决。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从时间上可以排除。点睛:罗马帝国建立后,疆域辽阔,其统治下的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和政治经济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在此背景下,通过对法律制度的完善,以及适用范围的扩大,如对行省上层阶级大量赋予公民权,特别是对无罗马公民权的外邦人给予适当的司法保障,来解决公民法存在的缺陷。从3世纪开始,帝国内部自由民之间公民与非公民的区别消失,原先适用于不同法律主体的公民法和万民法之间的区别也失去实际意义。罗马法适用于帝国统治下的一切自由民,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18.甲午战争和全面侵华战争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近代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关于这两次战争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与军国主义侵略政策有关 B.都对中国的和平居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C.都遭到了世界主要大国的反对和痛击

D.都给中国造成了巨大损失参考答案:C19.中共中央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无产阶级目前最重要的工作,还是应该联络民主党派共同对付封建军阀,以达到军阀覆灭,建设民主政治的目标”,能说明这则材料的历史事件是A.中共一大

B.国民革命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参考答案:B20.下图为1929~1942年美国失业率变化示意图,其中1933年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A.外来移民剧增B.世界大战的破坏C.国家的就业政策所致D.经济大危机的影响参考答案:D考察经济危机的影响。1929年至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严重的影响,工业产量锐减,贸易急剧减少,事业人数大增。这次危机给美国的打击更为严重,事业人数达1700多万,占资本主义世界事业人数的一半以上。故应选D。21.1920年夏秋,斯摩棱斯克实行了特殊的农业政策。据10月份汇报可知,这里的粮食征收从9月1日开始,到10月1日就完成了任务,而其它地区几乎要拖延一整年时间。这一政策的实施(

)A.为实施新经济政策提供了现实依据

B.说明余粮收集制已经完成历史使命C.为国内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D.说明国家已开始实施新的经济政策参考答案:A22.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

C.灵渠

D.芍陂参考答案:A古代的水利工程。本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题干中可以看出这项工程应在三国时期的蜀国,因此,从地域上来判断应该是都江堰。23.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A.小国寡民

B.独立自治

C.人民主权

D.轮番而治

参考答案:CD略24.下列关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是一种间接民主制的形式

B.议会在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利C.议会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D.议会拥有立法权参考答案:C25.右图为太平天国颁发给农民的田契。内有某人“自置田一十八亩”,“每年遵照天朝定制,完纳米银,不得违误”等文字。这则材料可以说明太平天国A.未严格执行《天朝田亩制度》B.普遍实行土地公有的制度C.实现了“有田同耕”的理想D.与地主相勾结残酷剥削农民参考答案:A26.漫画创作于20世纪前期中国社会急剧动荡的环境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这幅作品反映作者的政治立场是A.对袁世凯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不满B.对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漠不关心C.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失望D.对日本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的愤怒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依据图片内容,日本把山东玩弄于股掌之中,可知是巴黎和会上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而中国要求收回山东权益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绝,所以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背景27.1787年宪法在国家权力结构中突出体现的是

A.分权与制衡

B.共和制

C.联邦制

D.立宪制参考答案:A28.2012年11月6日,美国主要电视媒体发布的计票结果显示,奥巴马赢得303张选举人票,超过当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罗姆尼获206张。这体现了美国宪法规定的A.共和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D.三权分立参考答案:A29.洪秀全主张“天下人”平分“天下田”,孙中山提出“平均地权”。二者主张的相似点是(

)A.反对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C.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D.土地国有和绝对平分产品参考答案:A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的土地措施。选项中B项维护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和D项主张土地国有和绝对的平分产品只符合太平天国运动,C项符合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农民阶级政权的太平天国运动不可能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因此只有A项是两者的相似点,二者都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故选A。30.徽商、晋商等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形成于A.商周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D略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统一是中国历史的主流。结束国家分裂,实现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为之奋斗、为之讴歌的伟大事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苍天苍天泪如雨,倭人竟割台湾去。”材料二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公布——邓小平《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材料三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连战会谈新闻公报材料四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一令人悲痛的历史场面发生在近代史上哪一次列强侵华战争之后?“倭人”“割台湾”是通过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实现的?(2)根据材料二回答,上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什么?合作的政治基础是什么?(3)材料三中的“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什么?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什么?(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谈谈你对祖国统一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1)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3)内容:“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其他思想观点正确,言之有理的回答亦酌情给分)试题分析:(1)本问考查重大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关键信息:倭人竟割台湾去、台湾同胞怀着悲愤的心情奔走相告。依据关键信息可以分析材料述及的历史事件,即中日甲午战争;再依据教材料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失败后,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2)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个世纪的二十年代,国共两党实现了首次合作。国共两党首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1924年,中国国民党一大召开;合作的政治基础是新三民主义。(3)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比较简单。本问是祖国统一问题,“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目前,祖国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本题主要考察额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内容可以总结出中国的统一大业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需要全体中国民众的共同努力和奋斗,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是大势所趋。只有统一,国家才能富强,民族才能兴旺;我们必须团结一致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名师点睛】“一国两制”构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1982年宪法将“一国两制”写入宪法,使“一国两制”有了宪法保证。1984年,“一国两制”被正式确立为实现祖国统一的指导方针。32.(20分)史料研究、史论探讨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某班同学在学习欧美近代民主政治时就是运用了这种学习方法。史料:下列两段材料分别摘自17世纪末和19世纪后期欧美两大国的历史文献,阅读后回答问题。材料一

“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材料二“本宪法所授与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众议院以各州人民每二年所选举之议员组织之。……行政权属于合众国大总统。合众国之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国会随时制定与设立之低级法院。”(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出自欧美国家的什么政治文献?依据这两部文献欧美确立了什么样的政治体制?(6分)(2)上述两部文献对国家权力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规定?有什么共同影响?(4分)史论:材料三民主要真正实现必需做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并重。“原则民主”体现了自由和平等这两大人类核心价值,“程序民主”体现了治理人类社会的最好手段。总的来说,美国的民主之所以能够做到“原则民主”与“程序民主”并重,主要就是因为它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3)根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民主实现“原则民主”和“程序民主”的主要表现。(4分)你是如何理解“产生于对英法政治文化民主性精华的综合”这一论断的?(2分)(4)综合上述史料研究和史论探讨,欧美民主政治具有哪些特征?(4分)参考答案:(1)文献:英国《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或美国联邦宪法。(2分)体制:君主立宪制;总统制共和制。(4分)(2)规定:材料一界定了议会和国王的权力;材料二界定了立法、行政和司法的权力。(2分)影响: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2分)(3)表现:原则民主:体现人民主权原则,人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分)程序民主:三权分立,互相制衡。(2分)理解:学习英国的议会制;成功地实践了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三权分立等学说。(2分)(4)特征:选举;议会立法;权力部门之间相互制衡。(4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中美在1844年签订了两国之间第一个条约即《望厦条约》以来,中美关系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过程。在这150余年的时间里,中关两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世界也已经今非昔比。……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一《社会科学》(1996年09期)材料二:材料三:2014年7月9日,习近平在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和第五轮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联合开幕式上发表致辞说:“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关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关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请回答:(1)各举史实一例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任选其中一个事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的具体内涵,并概括指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政府对华态度发生的变化。(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展望中美关系发展的前景并简要分析原因。参考答案:(1)痛苦:八国联军侵华(或门户开放);效仿:建立中华民国(或颁布临时约法);合作:共同参加反法西斯战争;对抗:抗美援朝或抗美援越(或朝鲜、越南战争)。影响:(以中美合作抗日为例)在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共同努力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成为中国人民100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新形势:中苏关系的恶化;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处于守势,中美产生共同抗苏的需要。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提高(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挑战美国的霸主地位。变化:由敌对关系到开始走向正常化。(3)三种前景:前景一:和平友好。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两大主题,人民反对战争,呼吁和平;彼此力量的互相制约;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需要。前景二:摩擦不断,关系恶化。原因:国家利益、意识形态、地缘政治的冲突等。前景三:时有摩擦时有缓和(或曲折发展)。原因:参照前两个方面。本题考查近代以来的中美关系,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各举史实一例说明材料一中“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的观点,应当联系所学,从“痛苦”“效仿”“合作”“对抗”四个方面分别举例说明。任选其中一个事件,简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应当联系所学,根据有关史实来回答。(2)“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的具体内涵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世界形势和中美苏三国之间关系的变化来回答。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政府对华态度发生的变化是指中美由敌对关系到开始走向正常化。(3)根据材料中的“中关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中关合作可以办成有利于两国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对抗对两国和世界肯定是灾难”可以分析得出,中美之间关系发展的前景有和平友好、关系恶化和时有摩擦时有缓和,其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