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PPT幻灯片_第1页
读史使人明智-PPT幻灯片_第2页
读史使人明智-PPT幻灯片_第3页
读史使人明智-PPT幻灯片_第4页
读史使人明智-PPT幻灯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讲读史使人明智1.科学是什么?早在维多利亚时代的麦考利曾对科学的功能是普遍造福于人类中写到:“(科学)延长了寿命,减少了痛苦,消灭了疾病,增加了土壤的肥力,为航海家提供了新的安全条件,向战士提供了新武器,在大小河流上架设了我们祖先所不知道的新型桥梁,把雷电从天空安全地导入地面,使黑夜光明如同白昼,扩大了人类的视野,使人类的体力倍增,加速了运行速度,消灭了距离,便利了交往、通信,使人便于执行朋友的一切职责和处理一切事务,使人可以坐着不用马牵引的火车风驰电掣般地横跨陆地,可以乘着逆风行驶每小时时速10海里的轮船越过大洋。这些只不过是它的部分成果,而且只是它的部分初步成果。因为它是一门永不停顿的哲学,永远不会满足。永远不会达到完美的地步。它的规律就是进步。昨天还看不到的一点就是它在今天的目标,而且还将成为它在明天的起点。”

农业时代以前,人类所依靠的能源多属于动植物.均属于地球上的可再生性能源,到工业时代就不同了,虽然整个人类的工业时期大约仅占全部人类历史的0.2%.但这一时期拥有的生活过的人口约占有全部人类历史中总人口的80%,然而所消耗的能源却占全部人类历史中所消耗的总能量的99.9%以上.人类以与日俱增的速度褴伐林木,绿色能源日渐消耗,而工业的发展依靠的石油、煤炭、天然气等,这些都是不可再生性能源.这些能源实际上是地球在过去几十亿年的长时期内对于所吸收太阳能的积累.地球的储存是有限的,而人类消耗能量的速度已超过了能源再生的速度;科学研究预计,煤2030年将开采完结,石油在2050年也被耗尽.这些化石能源都是地球几十亿年的原古贮藏,这种既不可多得又不可再生的珍贵化石人类却把它付之一炬;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无法消除的环境污染的忧患.

(1)能源问题

人类对于原子弹的研究,是人类困惑的另一例证.1939年德国科学家哈恩发现铀核裂变;1940年以后,美、英等国的物理学家研究铀核裂变释放能量的可能性,并着手进行“曼哈顿工程计划”.在当时看来,科学家们所从事的科学活动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需要;因此是合乎道义的,是善和美的行为.可是,当原子弹投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子爆炸以其巨大的破坏力显示出对人类的现实危害性,使包括爱因斯坦在内的一大批科学家受到良心上的自责.因此,他们积极倡导销毁核武器,要求制止核科学研究.在这样的道德背景之下,原子核的研究就将充满着道德困惑.从此以后,人类就在这个惶惶不可终日、不能自救且凤雨飘摇的星球上又度过了半个多世纪.

(2)原子能时代难道这是真的吗?(3)原子弹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对于原子弹,最重要的事是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新的世界和我们今后的生活要遇到的新的可能性.迄今为止,包括二战在内的大规模战争毫无例外地都依靠参战民族的一致和持久的意志;现在新的大规模破坏的战争己经从举国协力的势不可挡的主张转变为一小撮人的意志.原子弹制造中卓越的技术工作是无可置疑的,但它对于科学和对于公众对待科学家的态度产生了极其巨大的逆转,公众已经不把科学家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有血有肉的平常人,原子弹使科学家神化了;也使科学家成了技术精湛和道德困惑的象征;原子弹告诉世人:现代科学己成为科学家们的自豪与道德之间冲突的原因所在.

“克隆”技术是九十年代人类在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克隆”可以对任何动物进行多次“拷贝”,其中包括人.从科学研究的“真”的角度来讲,“克隆人”技术的独立研究应该是正当的.但是这类研究明显地有悖于社会伦理,不符合人类对“善”的追求.近来欧洲科学家正在进行“克隆”人试验,同时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对“禁止‘克隆人’试验”法律化.(4)“克隆”技术何为生态学?

生物界建立在动物、植物和其栖息地之间的复杂关系上。生态学就是研究自然环境中的动物和植物的科学,主要研究生物的栖息地,或生物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大多数生物都能很好地适应它们所生活的区域——栖息地,以及它们与其他生物的关系。但是外来因素的干预可能会影响这个自然平衡。世界上很多的自然生态系统都是花了几千年才达到平衡状态的。如果气候没有突然变化,一个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平衡几千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人类活动经常将这种平衡搅乱。生活在某一特定区域的生物群落、土壤及其他没有生命的物质一起形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在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所有的组成部分都是平衡的。例如,植物为动物提供所需要的食物和氧气,而动物的粪便又循环进入土壤,为新生的植物生长所利用。生态系统的内部具有一种自动调节的能力,在一定的限度内,生态系统可以忍受一定的压力,来维持自身的动态平衡。即使生态系统内部某一部分的功能发生了障碍,这种障碍也会因其他部分的调节而得到补偿。但若生物种类单一、内部结构简单,则其内部自动调节的能力就弱。但生态系统内部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出这个限度,就会“生态平衡失调”。人们经常只顾眼前利益而忘记长远发展,这样,生态环境将会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化而遭到进一步的破坏。随着威胁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破坏活动的加速,使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生态与平衡的重要性。(5)凯巴布的生态系统

凯巴布高原上的鹿:凯巴布高原是美国大峡谷北麓的一个地区,大约有1100平方英里.1907年以前,这个地区的生态系统提供的植被生长快,更新亦快,足以为生长在这个地区的大约4000头鹿群提供丰富的食物.而鹿的数量则由美洲狮、狼控制.1907年,亚利桑那州对捕杀这些食肉动物(美洲狮、狼)实行奖励.过了10~15年,这些食肉动物实际上已从这个地区消失了.由于没有捕食动物,鹿的数量也就迅速增加了,于是越来越多的鹿的开始过度啃食植被.到1924年,鹿的数量达到了大约100000头的高峰,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植被由于过度啃食而被毁灭.结果,只过了两个冬天,就有大约60000头鹿被饿死.在以后的若干年里,饥饿和疾病继续使鹿的数量锐减.由于过度啃食的破坏,甚至在鹿的数量大大减少之后,大多数植被也未能恢复,以至到了今天,凯巴布的生态系统也没有完全恢复过来.(6)宇宙飞船的生态系统

有一个维持宇航员长期生活和设计的宇宙飞船.这种自给自足的宇宙飞船在理论上是可能的,而其原理则是相当简单的.装有小型藻类的大玻璃罐放置在宇宙飞船的舷窗旁,当藻类受到了光线照射时,它们就进行光合作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藻类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并利用光能把这两种原料制成高能葡萄糖,接着,藻类利用葡萄糖和加进玻璃罐内溶液中的养分继续进行生长和细胞分裂.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藻类也产生氧,氧气进入宇航员的呼吸罐.当宇航员呼吸时消耗氧气并放出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则恰恰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气味.当宇航员饿和口渴时,他们只要从罐内取出一碗藻汤就可以了.到一次进餐前,藻类就会繁殖至足以补充宇航员而吃掉的藻量.宇航员的粪便在经过一定时期的分解后,放回玻璃罐内以补充藻类的所需要的水分和养分.从理论上说,这个系统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宇航员利用藻类的产物来维持生活,而藻类又利用宇航员产物来维持生活.只有光,即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能源,必须由外界供给.月球上看地球(6)地球的生态系统

或许把人体内的废物再循环回到人的食物中去的想法似乎会令人作呕,但不管令人作呕与否,全世界就是这样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在月球上拍摄的地球照片显示出,地球是一个悬在空间的物体——一只巨大的,除了从外界接收太阳辐射以外,不从外界接受任何东西的自给自足宇宙飞船.(7)山猫和野兔的动态平衡一个表面上稳定的顶极生态系统,实际上是每个物种的物性潜能和环境阻力诸因素的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将改变这种平衡,并使这个系统处于变化的状态.捕食动物——被捕食动物关系,在生态系统的平衡中极为重要.这方面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山猫(一种猫科动物)对野兔的捕食作用.在野兔数量少的时候,每只野兔都能找到丰富的食物,以及许多躲藏和生儿育女的场所.换句话说,这时野兔的环境阻力较小,尽管有捕食动物山猫存在,野兔越多就越容易被山猫捕获,并且由于山猫能用大量捕获的野兔去喂养成它们的幼仔;所以,山猫的数量也就开始增加.食物和掩蔽场所减少,捕食动物数量增加,意味着野兔的环境阻力加大,结果野兔的数量又开始下降.(7)山猫和野兔的动态平衡随着野兔的数量减少,可供给每只野兔的食物和掩蔽场所又开始增加.还有,幸存下来的野兔又都是一些最健康,最善于逃避山猫追捕的个体.于是,山猫捕获猎物也就更困难了,因此有许多山猫饿死了,数量开始减少.这些因素导致了野兔的环境阻力变小,野兔的数量重又增加,从而又开始重复上述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这些过程表明,野兔和山猫群体之间存在着起伏不定的波动,但又是连续不断地平衡.寄生的或病原生物同它的寄主也可以达到上述这类平衡.(8)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时代使人类生活节奏加快,工作方式多变,生活紧张不安,人类亲情淡薄,安全感消失,暴力事件猛增,犯罪明显少年化.

一个预期寿命80岁的普通美国人,在目前的生活水平水,一生消耗约两亿升水,两千万升汽油,一千吨钢材和一千棵树的木材.早在几十年前印度总统甘地就对印度在独立后是否能达到殖民地大国的生活水平的问题作出了明智的回答:“英国为达到它那种富裕程度曾消耗掉地球上一半的资源;像印度这样的一个大国需要多少地球?”来来学家欧文·拉斯洛警告说:“如果60亿人全都毫无顾忌地消耗自然的财富,那么地球“在一代久的时间里就会流尽最后一滴血.”(9)资源的滥用

德国人喜欢吃桔子汁,为此,海外所需桔子种植面积相当于德国水果全部面积的三倍;美国人金飞机度一个周末所排放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发展中国家一个居民一年所排放的数量.加拿大温哥华大学教授比尔·里斯得出结论是:“如果所有的人都这样生活和生产,那么我们为了得到原料和排放度物需要20个地球.”占世界人口约四分之一的享乐主义者成了全人类的负担.适就是他们的贪婪不能推广到全人类的重要原因.(10)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

我们居住的房屋越来越宽敞,家庭却越来越小型化;可以享受的生活便利日益增多,属于自己的时间却日趋减少;我们获得了一张又一张的学位证书,却愈加频繁地陷入对常识的茫然中;我们广泛地涉猎各类知识,却越来越缺乏对于外界事物的准确把握和判断;专家越来越多,问题却也日渐增加;药物越吃越多,健康却每况愈下.我们花钱太疯,笑容太少,开车太快,发怒太多,熬夜太晚;文章读得太少,电视看得太勤,祈祷做得太少.我们不断聚敛物质财富,却逐渐丢失了自我价值;我们话语大多,真爱太少,谎言泛滥;我们掌握了谋生手段,却不懂得生活的真谛;我们让年华付诸流水,却不曾将生命倾注其中.我们的住房越来越好,脾气却越来越糟;我们行驶的道路越来越宽阔,眼光却越来越狭隘;我们付出很多,可获得很少;我们购买了很多,可从中得到的乐趣却很少.

我们能够往返于地球与月球之间,却不乐于穿过马路向新邻居问好;我们可以征服外部空间,却慑于走进内心世界;我们可以去击破原子,却不能突破思想偏见;我们写的很多,可学到的很少;计划很多,可完成的很少.我们学会了追赶时间,却没学会耐心等待;我们拥有的财富越来越多,道德品质却日益沦丧.我们生产更多的电脑用于存储更多的信息和制造更多的拷贝,而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却越来越少.我们拥有的是数量,缺乏的是质量.这是一个快餐食品和消化迟缓相伴的时代,一个体格高大和性格病态并存的时代,一个追名逐利和人情冷漠相生的时代.我们的休闲多了,乐趣却少了;食品种类多了,营养却少了;双薪家庭增多了,离婚率也激升了;居室的装修华丽了,家庭却残缺破损了…….我们进入了科学时代,却忘却了如何享受生活,失却了人文关怀。(10)我们这个时代的尴尬

2.何为人文?什么是“人文”?想必读过书的人也未必说得清。据2005年11月20日的《钱江晚报》报道,在绍兴文理学院,作家梁晓声用了6堂课的时间讲这两个字的含义。不少学生觉得惊讶:“‘人文’,我懂啊。就一句话,“以人为本。”梁晓声因此发出一声感叹:除了“以人为本”,我们还能告诉别人一些什么呢?为了解说·“人文”,梁晓声讲了一个故事:一次在法国,他跟两个老作家一同坐车去郊区。那天刮着风,不时有雨滴飘落。前面有一辆旅行车,车上坐着两个漂亮的法国女孩,不停地从后窗看他们的车。前车车轮碾起的尘土扑向他们的车窗,加上雨滴,车窗被弄得很脏。他们的车想超过,但路很窄。他问司机:“能超吗?”司机说:’“在这样的路上超车是不礼貌的。”正说着,前面的车停了下来,下来一位先生,先对后车的司机说了些什么,然后让自己的车靠边,让他们先过。梁晓声问司机:“他刚才跟你说什么了?”司机转述了他的话:“一路上,我们的车始终在前面,这不公平!车上还有我的两个女儿,我不能让她们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梁晓声说,就这句话,让他羞愧了好几天。这让梁晓声想起在澳大利亚的侄儿讲过的另一个故事:周末,侄儿随一位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华人去悉尼周边海域捕捞鱼虾。每撒下一网,总有收获,可每次网拉上来后,那位华人总要挑拣一番,将其中的大部分鱼虾扔回大海。他侄儿不解:“好不容易打上来,为啥扔回去?”那华人平静地答道:“在澳大利亚,每个出海捕捞鱼虾的公民都知道,只有符合国家规定尺寸的鱼虾才可以捕捞。”他侄儿道:“远在公海,谁也管不着你啊。”那华人淡淡一笑:“呆久了你就会知道,在澳大利亚,不是什么都非要别人来提醒、督促的。”两则故事大体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人文”。“人文”其实并不晦涩,在我们看来,它的实质就是一种植根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文”在哪里?如梁晓声所说: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就在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又如作家龙应台所言,它是一个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和他的整体气质。想想我们有多少时候不需要别人提醒就知道检点自己的行为,就能够自觉地遵纪守法、格守做人的本分,尽可能为别人着想,给他人以帮助?言及此,我们应想起了那句名言:“文化可以立国。”为了国家更发达、社会更和谐,为了我们更自在、更快乐,补经济课、科技课、法律意识课都没错,但我们现在最需要补上的还是文化这一课,“人文”这一课。3.传奇式的科学故事

阿基米德在浴盆里发现了浮力定律后,大喊大叫着跑上街道,赤身裸体地嚷着:“尤里卡(Eureka)”(意思是:我找到了).他终于发现了浮力定律;给人留下了“一顶黄冠沉下去,一个定律浮上来”的印象.为了纪念人类喊出的第一声惊讶,世界上第一个博览会——巴黎博览会的名字以“尤里卡”来命名.

(注:希腊时代裸体被看成是很高雅的艺术).

(1)阿基米德与浴缸

伽利略为了推翻统治二千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传统观念,证明落体定律,他左手拿着一个大球,右手拿着(2)伽利略与比萨斜塔一个小球,爬上比萨大斜塔,就那么往下一丢,近代科学便从天空沿着他那个抛物线滚了下来,实验科学诞生了.从此中世纪的黑暗时代结束,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牛顿在一个炎热的午间躺在一棵苹果树下思考行星运动的规律,结果一个熟透了的苹果掉下来打中了他的头,使他茅塞顿开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注:只到今天,掉下苹果打中牛顿来的那枝树杆还保存在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顿博物馆中).

(3)牛顿的苹果

瓦特在他外祖母家度假,有一天他偶然发现烧水壶的壶盖被正在沸腾的开水所掀动,结果他发明了蒸汽机……等等,等等.

这类科学传奇故事诱发了儿童对神奇的科学世界的向往,但对于学习理科课程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倒是相反,某些传奇故事对于深入理解科学理论还是有害的.此外,传奇故事往往强调了科学发现的偶然性、机遇性,这使人们忽略了科学发现的真实历史条件和科学工作的极端艰苦性.何况,从科学史的角度来讲,这些故事的可信度很差,从科学史的研究来讲,伽利略从未在比萨斜塔上做过实验.(4)瓦特与蒸汽机4.何为科学家

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讲授亚里士多德哲学时,用三句话评述了亚里士多德的生平:“亚里士多德出生,思考,而后死去.”在海德格尔心中,这是一位思想家最典型的生平,他的思想就是他的生平.

(注:科学家生活的目的是思考.)

第一则:海德格尔写亚里士多德的生平

据说有一次,毕达哥拉斯与费琉斯的统治者雷翁谈话,雷翁称赞他的天才和雄辨,并询问他的技艺是什么?毕达戈拉斯答道,他根本就不是什么技艺大师,只是个哲学家(爱智慧的人).雷翁听到“爱智慧”这个词感到非常陌生不解.这时候,毕达哥拉斯就举了一个有名的比喻,以解其义.他说:生活就家舆林匹克的赛会,到赛会这里来的人们,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参加赛会的,以夺取荣誉的桂冠为目的;第二种是做买卖的,以赚钱为目的;第三种是单纯的观看者,以获得好的心情为目的.在生活中也是这样,有些人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名;有些人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利;还有些人做了最好的选择,他们把自己的时间用来思考自然,做爱智慧的人,这种人就是哲学家.

(注:这就是最早对哲学家概念的理解)

第二则:毕达哥拉斯和雷翁谈爱智慧的人有一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睛朗,便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头边看着天空边慢慢地走着,不料前面有深坑,积满了雨水,泰勒斯只顾看星星而忘了脚下,一脚踩空,人便像石决一般地掉了下去.待他明白过来时,身子己经泡在水里了,并离略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得高呼救人.当路人救他出了水坑,泰勒斯抚着摔痛了的身体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接摇头了,将泰勒斯的预言当作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泰勒斯在气象学方面的知沿如此丰富而惊叹;有的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泰勒斯对这种嘲笑只付之一笑,没有说什么.两千多年后,德国的哲学家黑格尔听到泰勒斯的故事.他想了想说了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高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注:此故事说明:其一,人类初期知识的获得是观察.其二,哲学家的行为和智慧当时不被世俗观念所理解.)第三则:泰勒斯掉到井里的故事

亚里土多德在《政治篇》中记载:泰勒斯初期很穷,周围很受人看不起他,有人说,哲学家只是嘴上说的好听,实际上什么本事都没有,自己的孩子将来绝不能学泰勒斯.泰勒斯听了后不以为然,这年大旱,希腊米利都周围的橄榄产量兑减,周围炼橄榄油的油坊频临倒闭.泰勒斯根据自己多年来积累的气象学知识预测明年橄榄肯定是丰收年,他就用很低的仿格买断了周围橄榄坊明年一年的使用权.果真次年橄榄取得大丰收,他又将橄榄坊以较高的价格租赁出去,一个季度就成了富豪.然后他告诉人们:哲学家想致富很容易,不过他们的志向和抱负不在如此.

(注:如果这一故事是真的话,那活泰勒斯就是垄断经济的始祖.)

第四则:泰勒斯与橄榄的故事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哲学名著《西方的智慧》中,讲述了苏格拉底之前的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的故事:普罗泰戈拉自信他的授课简单明了,即使是傻瓜也能听懂.他告诉一个穷学生可以等到自己接手第一桩法庭诉讼案,挣到收入之后再支付学费.而那个年轻人接受培训后却并不去开业.于是普罗泰戈拉就诉诸法庭,要求偿还他的学费.他在法庭上辩论说,该学生必须付给他学费:如果学生胜诉,就按原约付款;如果学生败诉,就按判决付款.不料他的学生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说:如果我胜诉,按照判决我就不用付款;如果我败诉(即我没有获得诉讼收人),按照原约我也不用付款.结果,法庭无法裁决此案,只得不了潦之.

(注:其实这些人都是思维敏捷、判断力极强的怪人).第五则:普罗泰戈拉的故事

一个村里的理发师声称他给村里所有不给自己刮胡子的人刮胡子,那么他跟自己刮胡子吗?根据理发师定下的标准,如果他不给自己刮,那么他应该给自己刮.如果他给自己刮,那么他又不应该给自己刮.因为理发师本人也是村里人.

(注:罗素悖论造成了第三次数学危机.)第六则:著名的理发师悖论,即罗素悖论第七则:鳄鱼与小孩的故事

一条鳄鱼从一位母亲手中抢走了一个小孩,鳄鱼想吃掉小孩,又要名正言顺。于是说:“我不会吃掉你的孩子的,只要你答对了我提出的问题就行。我问你,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呢?”母亲迟疑了一阵答道:“你是要吃掉我的孩子的。”鳄鱼想;“我要是把小孩吃掉,她的话岂不是答对了?那么我就该放了她的孩子。如果算她没有答对,那就是说我不会吃掉她的孩子,也该放走她的孩子。”也就是说,鳄鱼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违背自己的诺言,只有放走小孩才行。机智的母亲成功地保护了孩子。

(注:说慌者悖论)有一个小的笑话说,一个人在挖地时挖了一尊金质的罗汉像,于是就敲打着罗汉像的脑袋,要它交待出另外那17尊(或499尊)罗汉在什么地方(佛经中有18罗汉或500罗汉之说).这个故事讽刺了人们的贪得无厌.贪财当然不是什么美德,但是,让我们设想如果那个挖地的人不是一位农夫,而是一个考古学家,那么他的举动不但毫无可笑之处,而且是完全应该的.因为他当然有责任探索另外的罗汉是否存在或者存在何处.

(注:探索未知是科学家生活的目的和责任.)

第八则:罗汉像的故事

美国著名物理学家费曼(Feymann)在他著名的《物理学讲义》中,把一群科学家比喻成一群看足球比赛的孩子,由于对足球比赛着了迷,在那儿冥思苦想,想发理比赛的现则,当裁判偶尔地亮出红牌(或黄牌)时,他为发现了一条比赛场上不允许出现的犯规动作而欣喜若狂.

(注:科学家也正是如此,他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也像对比赛规则一窍不通的孩子,偶尔为发现自然界的一条小小的规则而沾沾自喜.)

第九则:费曼讲看足球赛的孩子的故事

爱因斯坦有两个儿子,长子叫汉斯,次子叫爱德华;汉斯成为和他父亲名声相称的美国伯克利学院桥梁动力学教授,次子爱德华由于早年生病未能成材.有一次爱德华问爱因斯坦说:“爸爸!你为什么这么出名,似乎全世界每个人都知道你.”爱因斯坦沉思了片刻,然后告诉爱德华说:“我们人类就家在一个兰球上爬行的一群蚂蚁,这群蚂蚁没有一个发现自已行走的路径是一条曲线,而我发现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对自然的了解是极其可怜的,正如牛顿在临终很谦虚地留下的名言:“我不知道世人怎样看我,但我自以为我不过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孩童,不时为找到比常见的更光滑的石子或更美丽的贝壳而欣喜,而展现在我面前的是全然未被发现的浩翰的真理海洋.”

(注:人类至今对自然的了解知之甚少.)第十则:爱因斯坦与儿子的故事拉曼S.C.V.Raman(1888--1970)193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欧洲求学时,有一次船在地中海上,一个小男孩向他的母亲发问:大海力什公是蓝色的?母亲回答不出来,这时刚好被拉曼听见了,便主动向这个小男孩解释说:“海水呈蓝色是由于它反映天空的结果.”这是历史上的传统看法;可是,在这位小男孩所提出问题的激发下,拉曼事后一直在思考自己的回答是否正确,后来正是在这一问题的指导下,他开始把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并进行了认真的探讨.经长期的反复实验拉曼终于发现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海水分子在接受光的照射后发生散射效应,即著名的拉曼效应.这种效应使海水呈篮色,从而科学地解释那位小男孩所提出的问题.后来拉曼就是由于这一重大的科学发现,而成为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殊荣的人.(注:科学很可能起源于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拉曼效应在激光、电磁辐射、化学浓度测定等有许多重要应用.)第十一则:拉曼的故事

有一位欧洲农学家,一是出于人道主义的缘故;二是想推广自己首创的成果;千里迢迢去非洲最贫困的地方传授可适应当地的洋葱种植新技术;到非洲后,他向很多农民讲解他种植新技术能大大提高产量,但很多人即使包括年青人对这外族来的“异教徒”都投以怀疑的眼光,没有一个人愿意采取他的种植方法;这使他很失望,觉得在文化这么落后和愚昧的地方传授新东西根本是不可能的.最后他选择了一些紧挨城市附近接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庄,但受到了同样的冷遇;一天,他在归途中路过一个偏僻的山区,遇见一位老农在田头锄草;为了讨口水解喝,并和老农交谈起来,他很伤心地讲解了自己的遭遇;老农听了以后很愿意在自己仅有的几亩新垦农田里试一试,这位老外喜出望外,并留了下来.一年后,老农喜获丰收,从而为这位农学家种植新技术在非洲的传播铺平了道路.后来这位农学家感慨地说道: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差异,并不在于他所处的地域的偏僻、年龄的长少和知识的多寡,而在于是否愿意对来自异邦文化的接纳和吸收.第十二则:文明人和野蛮人的差异一次,在内地的某个汽车站,天下着雨,我看到有一位乘客经过一番拼抢之后,找到了一个座位,可这座位却是司机的.车站的管理人员请他让开,他执意不肯.他要是有一点“社会意识”,也会感觉到如果没有司机,车里的人谁也回不了家.1935年前后,日本占领了满州里,日本人每天忙忙碌碌,总是在电车火车里读着一张报纸,一副固执的神情.坚定的下巴,眉梢上挂着民族灾难即将到来的阴影,坚信在下次的大战中,日本要么摧毁整个世界,要么被世界摧毁,并在为这一天做着准备.而中国人则穿着长袍大褂,平静安祥,心满意足,逍遥自在,无忧无虑,似乎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他从梦中醒来.近来,中国有一支代表团到美洛杉机访问,一天下午,团长宣布自由活动,五点准时集合,到五点时,车上只来了几个人,以后就三三两两,只到六点钟,人才算到齐.就连最后来的人都若无其事,没有感觉到自己失约或影响了他人而感到半点歉意.而且先到的人首先抢好位置.这位美国司机很有感慨地讲到:昨天,我接了一个日本代表团,他们也要求五点整集合,可他们在四点五十就全到了,五点开门时排队上车,而且先上车的人直接向车后头走,后来的人上车后很小心的安静;这位司机幽默地说道:看来大国和小国还是有不同的地方.第十三则:“社会意识”和“公众意识”第十二则:哈佛零点项目计划这个计划1967年创立于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立项的起因是美国与前苏联的科学技术竞争,研究对象是艺术教育.大家都知道,前苏联第一颗原子弹是1949年试验成功的,整整落后美国4年.50年代在空间技术的竞争中,为了抢先把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太空,双方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前苏联使了个障眼法,假装一系列失败,麻痹了美国,于1957年11月发射成功第一颗卫星,开始了人类星际发展的历史.美国大吃一惊,奋起直追,但还是落后了83天,实际上到了1958年,美国也就等于落后了一年.美国上下一直认为自己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超级大国,这下子大伤面子,举国感到耻辱.各部门首先指责教育界,肯定是你教育部门出了毛病.因为大家都知道,19世纪末科学的中心已从欧洲移向美国,一系列的现代发明创造都是在美国完成的.因此,教育部门也觉得对不住大家,认真反省起来.10年后,一些教育家提出这样的观点:美国的科学教育是先进的,但艺术教育落后.也即两国科技人员不同文化艺术素质导致了美国空间技术的落后.的确,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初,俄罗斯文学艺术达到了辉煌灿烂的顶峰.俄罗斯人总爱这样说,他们仅仅贡献出一个列夫·托尔斯泰,19世纪的俄罗斯民族就无愧于全世界.当然我们知道还有屠格涅夫、车尔尼雪夫斯基、契诃夫、冈察洛夫、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一大批不朽的伟大作家、诗人.除此而外,还有一位19世纪文学史上的怪才——陀思妥耶夫斯基,病态作家,相当于文学界的梵高,作品有震撼人心的极强力量.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最重要的音乐流派之一,但其代表人物除了捷克的德沃夏克、挪威的格里格、芬兰的西贝柳斯等人外,差不多都是俄国人.如交响组曲《天方夜谭》的作者里姆斯基一柯萨科夫,交响乐《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作者鲍罗丁,管弦乐《荒山之夜》和钢琴组曲《图画展览会》的作者穆索尔斯基.这三个人都属于作曲家“强力集团”的成员.另外还有被称为俄罗斯音乐之父、歌剧《伊万·苏萨宁》的作者格林卡.当然,最重要的当推柴柯夫斯基,他的作品内容深刻,形式完美,旋律动人,表现细腻而富有诗意,音乐形象鲜明,体裁十分丰富多样化,世界19世纪后半叶音乐史上难有人与之相比.说到美术,俄罗斯名画就能举出100幅.巴黎被称为艺术之都,有卢浮宫,美术史上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主义思潮皆诞生于此.全世界唯一能与之匹敌的,唯有莫斯科的特列恰柯夫画廊,俄罗斯的巡回展览画派和批判现实主义的美术作品.且不说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意外的归来》等名作,仅《伊凡雷帝杀子》一幅画中对封建君主制黑暗、阴险、残暴的揭露之深刻,就难以找到另一幅画望其项背.还有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在反映历史事件的深度和广度上,恐怕不亚于达维特的《加冕》.而雅罗申柯的《到处是生活》、别洛夫的《送葬》、《三套车》对剥削社会中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描写和对不平等社会制度的控诉和批判,给人的震撼是法国作品无法与之相比的.文学、音乐、美术三个方面,美国都不如俄罗斯.除了德莱塞和杰克·伦敦等少数作家外,这一时期在美国的著名音乐家有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但一查家谱全来自俄罗斯.这些文化艺术背景决定了俄国人的艺术素质超过了美国人,但这是否会导致美国科学技术的落后呢?这些差距到底产生了哪些影响?对于空间技术的竞争到底有哪些间接的作用?20多年了,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一直在验证自己的观点.过去人们认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完全不同,科学思维是逻辑思维,而艺术思维是靠感情起作用的,要靠灵感.而《零点项目》的研究者认为艺术思维也要靠逻辑,科学是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艺术过程同样要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对于大脑的工作来讲没有区别.他们认为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有很多共同之处,可以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这两种思维方式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零点项目》这些年来投入了上亿美元,参加工作的科学家超过了百名,在哈佛大学的规模远远超过了一个课题组,甚至超过了一个系.他们在100多个公立和私立的学校做实验,有的从幼儿园起连续进行20年的追踪对比,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了几十本专著,上千篇论文.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美国教育的影响特别大,以致于美国国会1994年3月通过了克林顿政府提出的《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将艺术与数学、历史、语言、自然科学并列为基础教育核心学科,即相当我们中学的主科或大学的必修课程,这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二十世纪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分别获得56和36项诺贝尔奖,名列全球之冠.分析这两所大学的成功经验发现,科学精神在其中起了关键作用.剑桥大学的学术渊源是古希腊强调理性训练和人格塑造的自由教育思想,其核心内容是强调获取知识和发展智慧是教育的唯一和最高目的,反对教育有其它功利主义目的和为某种职业做准备.具体表现为:在教学目标上,强调发展智力重于获得知识;在课程和专业设置上,强调教育目的的内在性,追求知识本身的价值,反对教育外在的功利目的.重视学术性专业与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以培养知识面宽的博学家而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人才作为确定内容的标准;在教育目的上,强调理性原则,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重视批判性和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等.在这种办学理念引导下剑桥大学形成了注重学术渊博与自由、重视知识内在价值,强调发挥个人才智和潜力的传统.自由教育思想及由此而形成的剑桥学术传统熏陶了历代剑桥学子,使他们学术功底深厚,各种能力,尤其是质疑创新力出类拔草.

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成功剖析作为美国的“剑桥学院”——哈佛大学不仅保留了剑桥自由教育思想的传统,而且美国自由、宽松与务实的环境使其教育更具融通性.哈佛大学的历任校长坚持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相融合的办学思想,对哈佛大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承认大学的职责是报效养育自己的社会,但同时也坚持外部环境不应迫使大学牺牲其独立性而参与政治斗争,或者要求大学作一些有损于学术公开性和自由的事情.因为公开性和自由是学习和研究必不可少的特性.1991年就任的哈佛校长陆登庭指出:“大学的研究固然应该为经济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一种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着无法用美元或人民币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变得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美、更成功的人……大学更应该注重基础研究;并且不是怀着实用的心态,而是在对自然、人性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入探索.”

可见,大学要想获得重大成就,产生出杰出的学术大师,必须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求知精神.只追求真理和科学而不问其实际功利的氛围与品格以及多种学科广泛会通与交叉的知识底蕴.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之所以成为诺贝尔奖摇篮.其根源就在于它们历来不为外部环境所左右,不以功利心态取舍知识,始终如一地保持自己独特的自由教育传统,从而使不同学科能够按照内在的逻辑发展相互会通、结合和渗透,逐渐在校内形成了博大恢弘、兼容并蓄.视野广阔、富于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

在整整20世纪的100年内,世界上己有710多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诞生;其中科学奖已有490位之多;在诺贝尔奖金排行榜上,只有杨振宁、李政道等六位华人的名字,仅此而已也只占不到总数的1%,但更可悲的是他们还是美籍华人,这意味着什么?我们如何面对我们的祖先?

北京大学的青年经济学家张维迎不久前在关于《财富》论坛“世界500强”的讨论中的言论发人深省:“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资金和人才都是可以国际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从中国长远来看,应该学习的是制度改造.对于这一课题,更需要学习的是(中国的)政府.”蒋介石对知识分子的态度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浙江溪口老家后,他一直在老家过他的所谓隐居生活.败局已定,他已经不打算在大陆再呆下去了.他指令中央银行总裁俞鸿钧,把库存390万盎司黄金、7000万美元外汇和7000万美元的白银,全部运往台湾.他想,这足可以保证他在台湾支撑一段时间了.这件事情干得神不知鬼不觉,他很得意.然而,当他想“运走”比黄金更贵重的科学人才时,简直要把他气疯了.距中国科学界的精英在北极阁召开院士大会不过七个月,蒋介石作为一个国家的元首亲自出席了大会,亲手给院士们颁发“院士证书”,为表示尊重这些科学界的泰斗,他不坐主席台,而是坐在台下,这可以算是尊重人才了吧!然而,当他希望这些著名的科学家们和他一起到台湾去,共图“复国大业”时,居然没几个人响应.黄金他运走了,可人才他运不走.物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不想走,你找都找不着.细思细想,蒋介石觉得,他待中国的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们不薄,甚至,他对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还有着很大的功劳哩!1929年,他上台不久,一封来自教育部的呈文说,以胡适为首的一批高级知识分子在闹“自由主义”,开口政治,闭口政治,请求总统警告胡适,以及那些大学的校长们,要他们“闭口”.但蒋介石没有这样做,而是向知识分子们伸出了橄榄枝.你们不是要参与政治吗?好,给你.1931年,他任命胡适为财政委员会委员,抗战爆发后,又让他出任驻美大使.就是那个激烈反对他“训政”的罗隆基,他也考虑过“引为同道”.可以说,是他鼓励起了一个“专家治国”的思潮.他深深地知道,这些老知识分子,别看他们“新潮”,其实传统观念很深的.他的“礼贤下士”的态度,会引起他们的好感.1931年,他的教育部常务次长,曾经留英的科学家钱昌照向他建议,筹办一个“国防设计委员会”(资源委员会前身),作为蒋介石的智囊团.钱昌照开了一份名单,几乎全是名流学者、科学家.蒋介石居然同意了.不仅同意,第二年,他亲自发了请柬,请这些科学精英们到庐山开会.会议上,他表现得异常尊敬这些科学家们.他们后来许多人都成为中央研究院的院士.就在庐山会议上,他见到了同乡翁文灏,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中国第一个地质博士学位获得者.蒋介石谦恭的态度打动了他,他尽其所学所能,向蒋介石贡献了他多年对国土资源的调查结果.不久,翁文灏被任命为国防设计委员会秘书长.1935年,他接受了行政院秘书长的任命.几乎与此同时,一批后来的院士也接受了任命,纷纷走上仕途.清华大学的历史学教授蒋廷故当上了行政院政务处长,中国物理学会第一任会长李书华当上了教育部副部长,其他如李耀邦(物理学家)、李顺情(植物学家)、徐佩璃(化学家)、何廉(经济学家)等,都在政府中任职.在1933年的时候,国民政府中央机关12671名公务员中,学理工农医出身的科学家和技术人员,竟有1315名,超过了1/10.而且,这些专家学者的收入也不错呀.据1935年的统计:教授高的有每月300银元左右,而在那个年代,维持中等水平的个人生活费,每月只需数十块银元.如此政治待遇,如此生活保证,如此“礼贤”科学家,总得给蒋先生一点回报吧.现在国难当头,蒋先生要你们跟他共一回患难,怎么,一个个都不见了!第一个让蒋介石气恼的就是翁文灏.他本来在政府有职务的,可现在,找不到他了.据说是跑到香港去了.让他去台湾,他根本不答复.还有竺可桢.也是他的浙江老乡.1936年,浙江大学发生学潮,原校长郭任远被逐.蒋介石为给他家乡的这所大学树立名牌地位,决定邀请竺可桢出任校长.竺可桢提出了三个先决条件:“校长有用人全权,不受国民党干预;保证按时供给经费;只当半年.”蒋介石答应了他的前两条“苛刻”要求,后来竺可桢要求辞去校长职务,不准.他蒋介石是爱才呀!1949年4月28日,教育部长杭立武给竺可桢拍电报:“望早莅沪.教授愿离校者,到沪后设法.”竺可桢竟回电说:“沪校疏散,浙大师生震惊,此时暂难离杭.”其实竺可桢已到了上海.他电报上说不去上海,实际上,他声东击西,让你猜不到他的去处.蒋介石一声呼唤,把儿子蒋经国招呼进来.“经国,你到上海去一趟.把我们需要的人,找一批.”他把电报递到儿子手里:“我们的竺先生也在上海.一定要找到他.”到上海后,他不断变换住所,先到侯德榜院士之子处住下,后又到枫林桥对面水利公司宿舍,再转移到岳阳路中央研究院宿舍.4月30日,教育部长杭立武找到了竺可桢,要他去台湾,或去厦门,他都不答应.这才有了蒋介石手中的电报.5月6日,竺可桢在外出的路上,遇见了蒋经国,当时蒋曾劝他去台,他婉言谢绝了;接着,傅斯年也从台北来电报,请他去台湾大学任教,他都拒绝了.5月25日晨,竺可桢听说“国军”退尽,就出外察看,在永嘉路与衡山路见到穿草绿色制服的解放军数百名,席地而坐.26日,上海解放,他见到“解放军在路边站岗,秩序极佳,绝不见欺侮老百姓之事”.28日,竺可桢在日记中写道:“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希望能苦干到底不要如国民党之腐败.”6月30日,中国共产党成立28周年前夕,中共中央华东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邀请各界人士举行晚宴,竺可桢应邀出席.7月9日,竺可桢应邀赴北京参加中华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大会,从此投入了频繁的政治和科技活动.9月,竺可桢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会上,他提出《共同纲领》中应增加努力发展自然科学的意见.会议采纳了他的建议,在《共同纲领》中写上了第四十三条关于努力发展自然科学的条文.10月,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竺可桢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冯友兰1948年12月上旬,国民党南京政府派人来到北京,约请一些教授“吃饭”.席间,南京政府派了一架专机,来接诸位先生一起去台湾.“吃饭”的教授中有冯友兰先生,他当即拒绝.蒋介石对冯友兰不簿,冯友兰以西南联大去重庆时,蒋介石亲自为他接风洗尘.这次回到家中,冯友兰和夫人任载坤商量:“反正我们是不走的,解放军快要打到北平了,我们就在这里等着他们吧.”当时在知识分子中间,对于走不走的问题议论纷纷,他觉得自己拿定主意以后,心里倒觉得很平静了.冯友兰终于迎来了清华园的解放.12月17日,解放军的枪炮在清华北边的清河镇打响.清华校务会议成员自动集合,曾经担任过校务会议主席的冯友兰,再一次被推为执行主席.会上成立了保卫委员会,推周培源为主任,率领校卫队维持校内秩序,保护学校财产,听候人民政府接管.不久,清华大学由人民解放军北京文管会接管.胡适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在蒋介石逃离大陆时,蒋介石也想把胡适代走.胡适当时也是国共两党争夺的要人,毛泽东曾私下答应,只要胡适留下,由他接任北京大学的校长.胡适的侄女劝胡适留下,而胡适没有留下,他跟蒋介石去了台湾,临走时他给劝他的侄女留下了三句话,他说:“在美国,既有面包又有自由;在苏维埃有面包,没有自由;而在共产党这儿,既没有面包,也不会有自由.”胡适跟老蒋去台湾成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不多年后,为以鱼和熊掌兼得又成为台湾住美国大使,晚年定居在美国.蒋介石对台湾造核武器的态度中国与美国,是分布在地球两面的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两国人民是有好的,但毕竟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大陆和台湾,尽管由于历史原因,分治上百年,毕竟是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两块土地上的人民是骨肉同胞.据记载:蒋经国曾背着蒋介石策划研制核武器.吴大猷知道后通报给“老蒋”.“老蒋”明确表态:第一,台湾没有经济力量;第二研制核武器不能对本民族使用.“老蒋”采纳了这一意见,制止了“小蒋”的研制活动.由此可见,“老蒋”在关键问题上,“家外”还是有别的.倒是做兄长的有些地方有失兄长风度.对台九九年的大选,中共政府明确表达要不许诺动用一切武器来解决海峡两岸问题.当然其中包括原子弹.其二,在台湾地震时,俄罗斯的求援部队要经过大陆领空,在这分秒必争的时刻,中共政府要求台湾当局出面交涉,这两件事对“家里”有失兄长风度;“对外”有失大国风范.西南联大的“倒孔运动”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对美、英宣战,12月18日香港沦陷,国民政府派出最后一架飞机营救留在香港的政府要员和文化名人,国民行政院长孔祥熙的家人、保镖、用人、狗和马桶等霸占整个飞机,孔三小姐用手枪逼国民党军队一级上将、素有南天王之称的陈济棠将军下舱;除此之外,堵在飞机舱门之外的还有国民党元老廖仲凯的夫人何香凝,继鲁迅之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两位伟大旗手式人物郭沫若、茅盾,与梁启超、王国维比肩的中国头号国学大师陈寅恪等;此事引起了西南联大师生的强烈愤慨,联大的历史学教授吴晗先生给学生讲《明史》对说道:“明代出了过蟋蟀宰相,现在又出了过飞狗院长。”1942年1月5日,联大在民主墙上发表了《铲除孔祥熙》、《重燃五四烈火》、《告三青团员书》、《告国民党员书》、《孔祥熙用飞机运洋狗的经过》等五篇文章,1942年1月6日,联大700多名师生举行声势浩大的倒孔大游行,闻一多、傅斯年、吴晗、潘光旦等著名教授都加入游行队伍,3000多名昆明市民也加入其中,随后贵州大学、浙江大学等也举行示威和通电声援,几个月后,飞狗院长终于被手无寸铁的联大学子拉大了马,然而,上台接替行政院长的却是孔祥熙的老舅宋子文。

在茫茫的大海上漂序着一叶孤舟,船上有一位物理学家、一位神甫和一位哲学家,他们是刚从一艘失事的轮船上下来的,他们盼望着尽快获得救援.可是,四顾茫茫,既不见陆地,又没有过往的船只,连唯一的一台发报机也在慌乱中掉进海里,怎么办呢?神甫祭起了看家法宝,双手划十字喃喃然而语,祈求上帝开恩,创造奇迹,把他们救出困境.物理学家对之不屑一顾,他根据自己的知识推算出陆地就在南方某处,建议三人合力把船划向那个方向,尽管他们的力气未必能坚持到底,但越接近岸边生的可能性越大.第十三则: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家觉得,神甫的盲从也许是可笑的,但怀抱希望还是可喜的,而物理学家的计划虽有根据,合乎理性,可盲目用力说不定会功亏一篑.因此,既要坚持希望,又要找出可行的办法去实践之,他于是提议大家把衣服脱下来,和桨一起作成风帆,恰如风向正朝着南方,不知是神甫虔诚的回报,还是物理学家的知识发挥的效能,或者哲学家智慧派上了用场,他们总算得救了.这个例子当然不是说哲学就比别人聪明,而是想说明他善于运用人类的经验,知识和智慧去解决人生难题,这种智慧当然不是教你去发射致富、投机取巧的学问,而是指导你理解人类知识的由来,认识世界的可能结构,为你的为人处世,安身立命奠定智慧和信念的基础.

(注:所以我们不妨说,科学给又以知识,宗教给人以信仰,而哲学则给人以智慧.)第十三则:科学、宗教与哲学的区别

法国文学家哲学家萨特,曾于196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50万美元的大奖以其世界性的美誉,在他看来远不如乡下的清风明月;这位从小就失去父亲,10岁起就高度近视的哲人,拒绝领奖并一如既往地居住在乡下的一座阳光能直接照射到的小木屋里,握笔写作.德国哲学家尼采,26岁便获得瑞士巴塞尔大学正教授职位,受到无数学生的拥戴,年薪可观;而他却无时无刻不在重复着:“我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这句话.苏格拉底这位衣衫褴褛、一贫如洗的希腊不个子,当他只要放弃自己的学说,就能进入元老院而终身富贵时,却宁愿选择赴死也不背判自己的学说.斯宾诺莎其貌不扬,以磨镜片为生的荷兰人,拒绝普鲁士国王的盛邀.一年四季理头在门口磨他的镜片直至被玻璃上的病菌感染得肺炎而死.第十四则:哲人的快乐

体味着这些哲人的生命历程,面对世人趋之若鹜的名利金钱如此心如静水、熟视无睹;面对死亡笑无惧并心甘情愿地生活在贫困之中.哲人的快乐无疑是一种大快乐,是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理解了这些,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柏拉图51年从不出他的哲学庄园半步;为什么维特根斯坦会拒绝丰厚的遗产继承权,而整日与哲学为伍.当这些哲人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思想时,我想,就连上帝也会嫉妒的.哲人的快乐有时其实也是种最平常的快乐,是一种平淡的生活、安静的工作、独立的思考的快乐;海德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