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1:全章综合练习_第1页
习题1:全章综合练习_第2页
习题1:全章综合练习_第3页
习题1:全章综合练习_第4页
习题1:全章综合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单元练习题一、填空1.物质、能量和_________是构成人类社会资源的三大支柱。2.请列举信息的基本特征,各举说明其特征的一个例子。1)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1.某医院的多名医生和护士,在为一名垂危病人做手术时,通过一些医疗监视设备时了解病人的心电图、血压等情况,从而采用不同的救治措施,最后成功挽救了病人的生命。我们知道,信息的特征有:①载体依附性;②价值性;③时效性;④共享性。在这个事例中,体现了信息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可伪性特征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3.“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是()。B.ITC.DBD.GUI4.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5.“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6.案例:张三拿了一张1998年广州市的旧地图去找广州的某个地方,结果费了很多时间还是没有找到。这个案例说明了信息的()。A.传递性B.时效性C.价值相对性D.真伪性7.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A.有载体依附性 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D.可增值、具有时效性8.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D.信息、物质、能量9.下列属于信息的是()。A.电脑B.VCD光盘C.报纸播出的新闻10.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11.刘磊计划今天与好友到郊外野营,他从报纸上获知天气情况良好,于是他们出发了。不料,中午时分狂风暴雨大作,于是他们埋怨天气预报不准确。当他回到家里再拿出报纸核实,原来那是几天前的报纸。经分析,由于刘磊对信息的()特征没有做出慎重的判断,以致野营不能顺利进行。A.共享性B.价值性C.时效性D.载体依附性12.()首次打破了信息存储和传递的时间、空间的限制。A.印刷术的发明B.甲骨文的发明C.电话、电视的发明和普及D.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13. 气象台发布台风警报,并要求在一线户外作业及居住在危棚简屋的人员立即撤离转移,从而避免的大量的人员、财物损失。从信息的角度来说,以上消息最能体现出信息的()A、时效性、价值性B、可存储、可转换C、独立性、广泛性D、增值性、共享性14. 下面不属于信息技术范畴的是()A、传感技术B、网络技术C、燃料电池技术D、通信技术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等同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B、信息技术是有关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处理、交流和表达的技术。C、微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是互不关联的两个技术领域。D、信息技术是处理信息的技术。16.为了测试汽车安全气囊的安全性,用计算机制作汽车碰撞的全过程,结果“驾驶员”头破血流。这里使用了哪种计算机技术。()A、虚拟现实技术B、语音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D、碰撞技术17.(多选)全球定位系统(实现准确的方位信息,实现导弹的精确制导)、天气预报分别体现了信息的()()基本特征。A.载体依附性B.价值性C.时效性D.共享性18.(多选)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等功能的技术。A.获取B.传递C.交流D.利用19.(多选)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可以有()等。A.上网B.看报纸C.听广播D.听老师讲课20.2005年8月①不要轻易把自己的真实住所轻易告诉网友;②不能轻易把自己的家庭和经济情况告诉网友;③不要轻信网友的情况;不要与网友轻易会面;④网络太复杂、太不安全,应该禁止青少年上网。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三、判断题1、报纸也是属于信息的。()2、信息是无处不在的,所有的信息对我们都有用处。()3.信息的载体改变后,信息的内容也随之改变。()4.信息必须经过科学而系统的加工提炼后才能上升为知识。()四、简答题(至少200字)网络在开阔学生的视野的同时,也潜在着危害他们身心健康的问题:1.聊天交友游戏方面,有些学生因迷恋上网、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交往、陷于不切实际的网恋,从而影响了正常的学习。2.网上的不良资讯如黄色资讯、宣传暴力和恐怖的黑色资讯,宣扬邪教、封建迷信等使得青少年容易被一些暴力、色情等不健康的东西所迷惑。3.网络道德方面,网上制造、传播病毒,制造、传播色情、暴力信息等道德失范行为和黑客攻击、诈骗、赌博等犯罪行为,对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产生强大的冲击。为了加强同学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网络道德学习,学校校园网增设了“网络文明大家谈”板块,请你针对网络存在的以上不良影响,谈一谈作为青少年应怎样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提示:能围绕以下几点说明即可:1.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2.提高相应的信息处理能力。3.健康使用信息。4.遵守相应的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