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2》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DesignPrincipleofConcreteStructure课程编码PLC122721030开课院部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课程团队混凝土结构学分3.0课内学时48讲授48实验0上机0实践0课外学时0适用专业工程力学授课语言中文先修课程理论力学(2-1)、理论力学(2-2)、材料力学(2-1)、材料力学(2-2)、结构力学课程简介(限选)《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是工程力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扩展课程。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包括轴心受压构件和偏心受压构件)、受拉构件承载力计算、受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钢筋和混凝土共同工作的基础,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以及基本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等知识;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重点掌握混凝土结构受弯构件、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配筋计算方法和构造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复杂的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求解的能力,以及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Thecourse"PrinciplesofConcreteStructureDesign"isanelectivecourseforengineeringmechanicsmajorsandanimportantextendedcourse.Themainteachingcontentsofthecourseinclude: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concretematerials,concretestructuredesignmethods,calculationofnormalsectionbearingcapacityofflexuralmembers,calculationofinclinedsectionbearingcapacityofflexuralmembers,calculationofbearingcapacityofcompressionmembers(includingaxialcompressionmembersandeccentriccompressionmembers),calculationofbearingcapacityoftensionmembers,calculationofbearingcapacityoftorsionmembers,etc.Throughthestudyofthiscourse,studentsshouldmasterthefoundationofthejointworkofsteelandconcrete,thebasicphysicalandmechanicalpropertiesofmaterials,andthefailureformsandcharacteristicsofbasiccomponents;masterthebasicprinciplesanddesignmethodsofconcretestructuredesign,andfocusonthestressperformanceanalysis,reinforcementcalculationmethodsandstructuralrequirementsofconcretestructureflexuralmembersandeccentriccompressionmembers.Throughthestudyofthiscourse,studentswillbetrainedtoanalyzeandsolvecomplexengineeringproblemsandtosolvepracticalengineeringproblems.负责人大纲执笔人审核人二、课程目标序号代号课程目标OBE毕业要求指标点任务自选1M1目标1:具备从事工程力学专业所需的混凝土材料,力学,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1.41.42M2目标2:具备利用力学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知识分析基本构件的受力特点,破坏形态,破坏特征的的力学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于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能力是2.32.33M3目标3:能保障课程正常秩序(政治层面、课堂保障层面,非学生能力层面)否三、课程内容序号章节号标题课程内容/重难点支撑课程目标课内学时教学方式课外学时课外环节1第1章第1章绪论本章重点难点:配筋的作用,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的基础。/////21.11.1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混凝土的定义和分类,混凝土和钢筋共同工作的基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M10.5讲授/讨论0.5自学31.21.2混凝土结构的发展与应用混凝土材料和结构的发展简况,展望,工程应用M10.5讲授/讨论0.5自学41.31.3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与学习应注意的问题教学内容,特点,学习应注意问题。M10.5讲授/讨论0.5自学5第2章第2章混凝土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本章重点难点:钢筋的性能,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混凝土的强度,应力应变关系曲线,混凝土徐变;粘结力的组成及影响粘结强度的因素。/////62.12.1钢筋钢筋的品种,钢筋的强度和变形,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钢筋的选用。M10.5讲授/讨论0.5自学72.22.2混凝土混凝土的强度,混凝土的变形,混凝土的选用。M13.5讲授/讨论3.5自学82.32.31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粘结的作用和分类,粘结力的组成,粘结强度,影响粘结强度的主要因素,钢筋的锚固M11.5讲授/讨论1.5自学9第3章第3章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法本章重点难点:两类极限状态及其判定,两种极限状态的实用设计表达式;荷载组合方法。/////103.13.1结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结构功能要求,极限状态,结构的设计状况,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抗力。M10.5讲授/讨论0.5自学113.23.2极限状态方程与结构的可靠度分析极限状态方程,结构的可靠度,失效概率与可靠指标,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指标。M10.5讲授/讨论0.5自学123.33.3荷载和材料强度取值荷载的分类,荷载的代表值,材料强度取值。M10.5讲授/讨论0.5自学133.43.4概率极限状态实用设计表达式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M11.5讲授/讨论1.5作业14第4章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本章重点难点:适筋梁受弯的试验研究和正截面受力性能;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常见截面(单筋矩形截面、双筋矩形截面和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54.14.1受弯构件的一般构造要求梁、板的截面形式和构造要求。M21讨论1自学164.24.2受弯梁的试验研究和正截面受力性能适筋梁的试验研究,梁的破坏形态和破坏特征分析,配筋率与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特征。M22讲授/讨论2自学174.34.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基本规定基本假定,等效矩形应力图,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的界限。M22讲授2自学184.44.4单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的应用。M23讲授/讨论3作业194.54.5双筋矩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纵向钢筋的强度取值,基本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计算方法。M23讲授/讨论3作业204.64.6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T形截面翼缘计算宽度,计算公式和适用条件,计算方法。M23讲授/讨论3作业21第5章第5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本章重点难点: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破坏形态;影响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材料抵抗弯矩图的作法;弯起钢筋弯起点及纵向钢筋截断位置的确定。/////225.15.1概述受弯构件的两种破坏形态,斜裂缝。M20.5讲授0.5自学235.25.2受弯构件斜截面的受剪性能无腹筋梁的受力特点与受剪破坏形态,有腹筋梁的受力特点与受剪破坏形态,影响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主要因素。M22讲授2自学245.35.3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板类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计算方法。M23讲授/讨论3作业255.45.4保证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的构造措施材料抵抗弯矩图,纵向钢筋的弯起,纵向钢筋的截断。M21讨论1自学265.55.5其它构造要求绑扎搭接,机械连接和焊接,钢筋的锚固。M20.5讲授0.5自学27第6章第6章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本章重点难点:螺旋箍筋柱轴心受压构件计算、偏心受压构件破坏形态及特征、二阶效应、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配筋计算与构造要求;矩形截面承载力关系曲线/////286.16.1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截面形式和尺寸,材料强度,纵筋,箍筋。M21讲授/讨论1作业296.26.2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普通箍筋柱,螺旋箍筋柱。M22讲授2作业306.36.3偏心受压构件的正截面破坏形态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形态,破坏特征,异同点;二阶效应。M22讲授/讨论2自学316.46.4矩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大、小偏压破坏界限;大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适用条件;小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公式,适用条件;矩形截面不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截面设计和截面校核。M24讲授4作业326.56.5矩形截面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大、小偏压判断;对称配筋大偏压计算;对称配筋小偏压计算。M22讲授2作业336.66.6矩形截面承载力Nu—Mu的相关曲线及其应用承载力曲线特点,承载力曲线应用。M21讲授1自学34第7章第7章受拉构件的截面承载力本章重点难点: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形态及破坏特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称配筋受拉构件计算特点。/////357.17.1轴心受拉构件破坏特征、计算公式M20.25讲授0.25自学367.27.2偏心受拉构件偏心受拉构件的破坏形态及破坏特征,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对称配筋受拉构件计算特点,斜截面受剪承载力。M20.75讲授0.75自学37第8章第8章受扭构件的扭曲截面承载力纯扭构件的破坏形态;配筋强度比;纯扭构件计算;剪扭相关性;弯剪扭构件的计算方法及构造要求。/////388.18.1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纯扭构件破坏形态及破坏特征,开裂扭矩,配筋强度比,纯扭构件承载力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M21.75讲授1.75作业398.28.2弯剪扭构件截面承载力计算弯剪扭构件的破坏形态,剪扭相关性,《规范》实用配筋计算方法,构造要求,计算实例。M22.25讲授2.25作业四、考核方式序号考核环节操作细节总评占比1平时作业不同章节布置相关作业。成绩采用百分制,根据作业完成准确性、是否按时上交、是否独立完成评分。20%2雨课堂测试雨课堂课上练习和随机问题,折合成百分制。15%3课堂测试受弯、受剪和受压三章是重要的设计计算内容,进行课堂测试。20%4期末测试闭卷测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卷面成绩总分100分。40%5考勤和平时表现随机点名、刷卡点名等;随机检查学生上课精神状态、回答问题情况。5%五、评分细则序号课程目标考核环节大致占比评分等级1M1雨课堂测试50%根据雨课堂课上测试成绩,折合成百分制。2M1期末测试50%见试卷评分标准。3M2平时作业20%A-独立、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答案准确,画图规范。B-独立、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存在少量错误,画图比较规范。C-独立、按时完成,解题思路基本清晰、步骤比较完整、存在较多错误,作图基本规范。D-有抄袭现象,未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混乱、步骤不完整、存在大量错误,画图错误多或未画图。4M2课堂测试20%A-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清晰、步骤完整、答案准确,画图规范。B-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比较清晰、步骤比较完整、存在少量错误,画图比较规范。C-按时完成,解题思路基本清晰、步骤比较完整、存在较多错误,作图基本规范。D-未按时完成,解题思路混乱、步骤不完整、存在大量错误,画图错误多或未画5M2雨课堂测试20%根据雨课堂课上测试成绩,折合成百分制。6M2期末测试40%见试卷评分标准。7M3考勤和平时表现100%A-全勤,没有迟到,早退现象。B-缺勤1次,或者迟到,早退2次。C-缺勤2次,或者迟到,早退3次。D-缺勤3次,或者迟到,早退4次。E-缺勤3次以上,或者迟到,早退5次以上。评分等级说明:[A,B,C,D,E]=[90-100,80-89,70-79,60-69,0-59];[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