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_第1页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_第2页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_第3页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_第4页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xxx公司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修订)文件编号:文件日期:修订次数:第1.0次更改批准审核制定方案设计,管理制度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目录TOC\o"1-3"\h\u263121编制目的 13774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21034项目部特种设备分类 17597压力容器 125282起重机械 18660压力管道 127163危害程度分析及事故类型 212161压力容器 214475起重机械 213802压力管道 218372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4855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323232预防为主,重点监控 31338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317993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3200564组织机构及职责 428260应急组织体系 422475组织机构及职责 410340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 45088应急指挥中心人员 528290事故现场指挥组 510378事故现场抢救组 531005事故伤员救护组 613843事故后勤保障组 613075事故现场监测组 68348事故治安保卫组 627093事故现场管理组 723132事故调查处理组 724353事故善后处理组 723795各级组织及应急救援机构联系电话: 7208735预防与预警 812886危险源监控 831277一般危险源监控 812831重大危险源监控 812629危险源预防措施 932319预警行动 9145436信息报告与处置 1025191应急信息报告程序和时限 1025143信息上报 105034信息传递 11144927应急处置 1131257响应分级 1120502Ⅰ级特别重大事故 1115475Ⅱ级重大事故 1113132Ⅲ级较大事故 1117950Ⅳ级一般事故 1226115、启动应急预案 12504、组织抢险救援 1227933应急结束 126353应急终止条件 124030事故终止程序 1314470处置措施 1325202划定警戒区 1320754应急防护 1429820救护遇险人员 1424338控制现场险情 14309128.后期处置与保障 1822421后期处置 1820199经费保障 18100269.培训与演练 1813994、培训 181664、演练 19163910.奖罚 1914635附件:应急管理指挥部成员及联系电话1编制目的为确保项目部特种设备的安全运行,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有效预防特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性危害,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为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并使应急救援工作安全、有序、科学、高效地实施,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化建设管理手册》以及公司的要求,结合项目部实际情况,特制定特种设备专项应急预案。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项目部特种设备分类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含气瓶)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的固定式容器和移动式容器,盛装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者等于·L的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的气瓶等。起重机械起重机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动重物的机电设备,其范围规定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的升降机;额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机和承重形式固定的电动葫芦等。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危害程度分析及事故类型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含气瓶)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工作且介质复杂的特种设备,主要作用为: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用于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的净化分离;用于储存和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等介质。主要危险性在于其容易失去密封介质的能力,表现形式有爆炸和泄漏两大类。如果是可燃介质逸出科造成气体爆炸、火灾;如有毒介质逸出,可造成中毒及环境污染,如盛装量较大的时候,发生事故的后果会更加严重。压力容器发生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为:一是存在较为严重的先天性缺陷,设计结构不合理、选材不当、强度不够;二是使用过程管理不善、操作失误、超温、超压、超负荷运行、失检、失修、安全装置失灵等。压力容器常见事故类型有爆炸、泄漏、燃烧、火灾、中毒及设备损坏等。起重机械起重设备是一种搬运设备,主要用于起吊重物,在空间移动后,在制定地点放下重物,即通过在空间的移动完成重物位移。其中机械危险性在于容易出现设备失控和起吊物失控。设备失控可导致起重机倾覆、折臂、碰撞等;起吊物失控可导致吊物坠落、碰撞。另外其中机械还会导致触电、机械伤害等。常见事故有各种起重作业中发生的挤压、坠落、物体打击、触电伤害。常见的事故类型有吊物坠落、挤压碰撞、触电、机体倾翻和设备损坏等。压力管道压力管道是一种承压设备,除可导致本身爆炸外,还会因介质泄漏引起爆炸、火灾、中毒等恶性事故。压力管道的主要危险性在于易于失去密封介质的能力,表现形式分为泄漏和爆炸两大类,其中泄漏占绝大多数。于压力容器相似,可燃介质逸出后可造成气体爆炸、火灾;如果是有毒介质逸出可造成中毒及环境污染。压力管道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因素主要有爆炸、灼伤等。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特种设备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预防为主,重点监控切实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事故应急与预防工作相结合;做好主要设备、重点部位重点监控、特种设备分级监管以及事故监测、预警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建立班组、工段、分厂、公司四级联动机制;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队伍建设,及时掌握更新在用特种设备信息数据,实现动态监管。依靠科学,依法规范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骨干作用,实行科学决策,采用先进的救援装备和技术,增强企业应急救援能力;依法规范应急救援工作程序,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可操作性。4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组织体系组织机构及职责指挥中心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组、事故现场抢救组、事故伤员救护组、事故后勤保障组、事故调查处理组、事故现场监测组、事故善后处理组、事故治安保卫组、事故现场管理组等工作组。应急救援组织机构网络图见下图:指挥中心事故现场指挥组事故现场指挥组事故现场管理组事故治安保卫组事故善后处理组事故现场监测组事故调查处理组事故后勤保障组事故伤员救护组事故现场抢救组事故现场管理组事故治安保卫组事故善后处理组事故现场监测组事故调查处理组事故后勤保障组事故伤员救护组事故现场抢救组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指挥长:项目总经理副指挥长:主管安全质量副经理成员:安全质量部负责人、工程技术部负责人、物资设备部负责人、事故所在工区经理、架子队队长(事故发生时,如总经理不在,由主管安全质量副总经理担任指挥长)职责:组织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应急预案的培训和演练。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事故应急处理与抢险救灾工作。批准本预案的启动和终止。负责与地方政府及各紧急救援机构的联系工作,并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决定其他有关事故应急和抢险救灾的重大事项。应急指挥中心人员主任:主管安全质量副经理副主任:安全质量部负责人成员:综合部负责人、安全质量部副部长及安全员、调度室负责人、物资设备部负责人职责:迅速了解、收集和汇总事故发生及救援情况,及时向指挥部和上级报告,根据指挥长或上级领导的指令,调度人力、物力按时到达指定位置;负责与事故现场指挥组和事故应急指挥部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负责审核事故新闻报道;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执行24小时制应急值班,办理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事故现场指挥组组长:主管生产副经理副组长:事故所在工区经理职责:负责了解、收集、掌握事故发生的全面情况,及时汇总和上报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事故应急的联络工作。负责指挥部各组之间救、排险工作的指挥和协调。事故现场抢救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工程技术部负责人、事故所在工区架子队队长成员:事故所在工区当班班长、技术主管职责:深入事故现场,及时对事故进行了解、掌握、分析和评估;制定事故救援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事故伤员救护组组长:副书记副组长:综合部负责人、党群工作负责人、事故所在工区副经理成员:事故所在工区安全员、架子队当班人员职责:根据事故的轻重、伤员情况负责和项目部指定的医疗救护机构联系,确定医疗救护应急方案,并组织实施。事故后勤保障组组长:书记副组长:财务部负责人、物资设备部副部长、综合部副部长职责:做好抢险救灾物资的采购、调拔的组织工作,保证抢救所需物资供应及车辆的调度使用;保证各种抢救物资及时运送到位;做好现场抢救人员的生活安排。事故现场监测组组长:事故所在工区副经理副组长:事故所在工区技术员、安全员、征地办负责人职责:负责对事故现场及周围环境各种数据的取样分析,为事故应急指挥部提供准确的数据。便于采取正确的应急救援决策。事故治安保卫组组长:安全质量部副部长职责:负责治安保卫工作,维护事故现场的治安秩序,确保现场抢救指挥等应急救援工作的正常进行。负责疏散事故影响范围内的无关人员至安全地段。救援工作结束后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工作。事故现场管理组组长:事故所在工区经理副组长:事故所在工区安全员、技术主管职责:评估初发事故的规模,及时准确报警。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职工的安全和减少财产的损失。在消防队到来之前,直接组织参与救护抢险。除必要的抢险人员外,安排其他人员撤离到安全地带,及时抢救伤员。在事故现场指挥组到来之前担任临时现场指挥。事故现场指挥组到达现场后,及时报告事故起因和所采取的措施、现状和效果。事故调查处理组组长:主管安全质量副经理副组长:安全质量部负责人、工程技术部负责人、物资设备部负责人、事故所属工区架子队队长职责:负责组织有关人员或配合上级单位深入事故现场调查、取证,召开事故分析会,分析事故原因,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并监督执行。事故善后处理组组长:副书记副组长:综合部负责人、党群工作负责人职责:做好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稳定职工群众思想情绪,解决伤亡者家属的实际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各级组织及应急救援机构联系电话:(1)项目部应急救援电话:(详见附件)调度室:综合管理部:(2)XX县有关电话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电话:XX县人民医院:电话:XX县卫生防疫站办公室:电话:XX县消防队办公室:电话:火警:119;急救中心120;交通事故报警122;匪警报警电话:1105预防与预警危险源监控一般危险源监控1)各工区的岗位操作人员对本岗位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严格按照巡检制度进行巡检。2)各工区安全员和设备技术人员每周对本单位的关键装置、重点部位进行不定期巡检。3)安全主管部门每月对各工区进行安全大检查,重点检查危险性大的设备、工艺。4)危险作业岗位人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专业安全培训,考核合格方可上岗。重大危险源监控1)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重大危险源进行远程24小时录像监控。2)在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和声光报警器。3)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等重大危险源每日进行巡检,并定期进行全面性安全检查。4)相关领导24小时值班。5)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专项培训,并考核合格后上岗。危险源预防措施1)推行安全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2)特种设备必须按照规定要求,分别安装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切断阀、呼吸阀等安全附件。在使用过程中使用单位应加强维护和定期送检,保证安全附件齐全、灵敏、准确、可靠;3)特种设备检查实行班组日检、工区周检、项目部特种设备管理人员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有关部门必须随特种设备的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和附属仪表定期进行校验、检修;4)压力容器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压力、温度操作,不得随意原设计的工艺条件,严禁超温、超压工作;5)加强压力容器的保温工作,压力容器的外表应保持油漆完整,器内防腐层应视情况进行检查以保持防腐层完好无损;6)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其他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整改,或报告主管领导进行处理;7)检查人员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设备事故隐患后,应下发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并落实整改责任单位、整改责任人、整改完成时间;8)保证消防设备、设施、器材的有效使用。9)罐区和生产现场采用防爆电器和照明,安装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现场设置紧急停车按钮,手动报警按钮,并实现DCS控制;预警行动现场危险源监控部门发现危险源异常或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立即报告施工现场负责人,由现场负责人组织实施应急措施。按照通信联系地址,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有关领导以及安全环保部24小时值班电话,立即启动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上报现场事故应急情况,报告说明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情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2)事故影响范围和影响人数。(3)事故严重程度、事态控制的情况。(4)目前是否有伤亡以及伤亡情况、伤害程度等。(5)已经采取的措施,现场救援人员、设备、物资情况;急需的救援队伍,救援设备、物资等。当应急救援指挥部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上级、业主和当地应急办报告,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6信息报告与处置预警信息包括突发事故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各单位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和发布机关等。主要发布途径有内部电话、紧急通知、张贴告示等。施工作业点、架子队、工区、调度室,按照应急指挥部领导指示,采用一切通信联络工具,通知应急救援小组相关成员,采取求援准备和救援行动;报告上级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同时作好记录。项目部应急指挥部根据预警信息进行发布和解除,并根据事故影响的程度报业主、当地安监局备案。应急信息报告程序和时限按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493号令)规定的事故等级划分,发生一般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后,项目经理部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和地方相关政府部门。信息上报1)发生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人员中毒事故等重大事故时,第一发现人立即通过电话报警,向事故应急指挥中心说明事故地点、事故类型等事故概况。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立即通过电话向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汇报事故情况。2)应急领导小组组长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决策是否需要外部援助。如需要外援,迅速拨打110或120进行救援。或向当地消防队求救,请求协助救援。当地消防队电话:信息传递在发生事故后,根据事故的严重程度,如果需要向周边单位进行通报,由对综合管理部向有关单位进行事故信息的通报,确保周边单位的安全。7应急处置响应分级预警级别和发布:根据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一般分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Ⅳ级(一般)。预警信息通过作业单位、固定值班电话以及各级应急指挥部成员移动电话进行传达。Ⅰ级特别重大事故1)造成30人以上死亡2)造成100人以上重伤Ⅱ级重大事故1)造成10以上30人以下死亡2)造成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Ⅲ级较大事故1)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2)造成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Ⅳ级一般事故1)造成3人以下死亡2)造成10人以下重伤、启动应急预案1、事故所造成的后果有可能继续扩大的;2、虽不属于重大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3、总指挥认为有必要启动应急预案的。符合上述三个条件之一的,均由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预案的命令。、组织抢险救援(1)现场危险源异常或突发安全事故发生时,在应急小组到达前,施工现场负责人,要组织人员进行事故处理,抢救伤员,控制事故的扩大。(2)应急救援指挥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启动预案后,按照各应急小组职责,落实应急队伍、物资设备、车辆、医疗等必需的应急资源。(3)到达现场后,迅速开展事故侦测,根据现场施工负责人提供的情况,按照专项应急预案,技术支持组迅速提出应急措施,施工抢险组立即组织抢险队伍进行应急抢险,物资设备组进行物资设备供应组织工作。(4)到达现场后,治安保卫组、医疗救治组按照职责要求,迅速进行事故现场的警戒、人员疏散和受伤人员救治工作。应急结束应急终止条件符合下列条件的,即可满足应急终止条件:1)事故现场得到控制,事故条件已经消除;2)受伤人员抢救完毕,交通恢复正常;3)泄漏已经降至规定的限值内;剧毒品彻底无泄漏;4)事故造成的危害已被彻底清除,已无继发可能;5)事故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事故终止程序1)现场指挥部确认事故应急终止时间,或由事故发生工区提出,经应急管理指挥部批准;2)应急管理指挥部向各专业应急小组下发应急结束的指令;3)应急救援结束后,继续对现场进行监控,直到其他补救措施无继续进行为止。事故终止后,同时安排做好以下工作:1)向上级调查组移交有关资料,积极协助开展工作。2)对事故的原因、过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形成内部事故报告。3)形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处置措施特种设备突发事故一般伴随着爆炸、泄漏、火灾三种事故危害,发生事故后应急指挥部应向有关人员询情、现场侦察并迅速确定事故部位,确认被困人员情况,划定警戒区域。判断和查明再次发生二次事故的可能性,紧紧抓住泄漏后再次爆炸之前的有利时机,抓紧时间确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划定警戒区,优先救护现场遇险人员,同时采取措施控制现场险情,再逐步排除险情。划定警戒区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现场信息收集情况,划定的危险区域及防护等级标准(见表),设定的警戒区域,设立警戒标志,疏散无关人员从侧风向或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地带。在安全区合理设置出人口,视情况设立隔离带。严格控制人员、车辆、物资进出。应急防护应急处置时严禁单独行动,应急指挥部并应根据爆炸现场划定的危险区域及防护等级标准(见表),采取相应等级的个人防护措施,防护标准见表。见表防护等级划分标准危险区毒性重度危险区中度危险区轻度危险区剧毒一级一级二级高毒一级一级二级中毒一级二级二级低毒二级三级三级微毒二级三级三级表防护标准级别形式防化服防护服防护面具一级全身内置式重型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二级全身封闭式防化服全棉防静电内外衣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三级呼吸简易防化服战斗服简易滤毒罐、面罩或口罩、毛巾等防护器材救护遇险人员事故现场抢救组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危险区域。发现伤员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安全区域。伤员救护组对救出人员进行登记、标识和现场急救。优先将伤情较重者送到医院救治。控制现场险情进入事故现场现场必须正确选择行车路线、停车位置、作战阵地,严密监视事故现场的爆炸、泄漏、着火情况,防止灾情扩大。爆炸现场(1)如压力容器发生爆炸事故后,为防止事故扩大,压力容器所有阀门应迅速关闭或采取堵漏;对可燃气体和油类应用沙石或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进行灭火,同时设置隔离带以防火灾事故蔓延;对受伤人员立即实行现场救护,伤势严重的立即送往附近医院。(2)如爆炸现场有着火储罐或受火势威胁的容器时,应尽可能冷却燃烧储罐及其受火势威胁的邻近容器,重点冷却受火势威胁的一面。利用喷淋、水炮等固定或半固定消防设施,对储罐进行均匀、不间断地冷却,降低储罐温度、压力,减少物料蒸发、泄漏,防止灾情扩大。用干沙土、水泥粉、煤灰等围堵或挖沟导流泄漏物,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危险源流散,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造成环境污染。2)泄漏现场(1)当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发生爆裂、鼓包、变形造成大量泄漏或突然停电、停水,使压力容器及其设备不能正常运转,或压力容器及其设备周围发生火灾等非正常原因时,必须紧急停止运行。(2)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必须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根据防护等级划分标准选择相应等级的个人安全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标准见。(3)根据事故情况和事故发展,应急指挥部确定事故可能波及区人员的撤离,疏散人员从泄漏区域的侧风向或上风向至安全地带,根据泄漏物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域。(4)压力容器发生泄漏中毒事故后,现场抢险人员必须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或口罩、氧气呼吸器等进行呼吸防护,进入现场关闭所有通气阀门或采取堵漏,并将救出人员抬至通风空气新鲜处进行现场救护,中毒严重的应立即送往附近医院。(5)泄漏源控制①关闭前置阀门、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减负荷运行或排空等。②堵漏。采用合适的材料和技术手段堵住泄漏处。(6)泄漏物处理①液体泄漏物处理围堤堵截:筑堤堵截泄漏液体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储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沿明沟外流。稀释与覆盖:向有害物蒸气云喷射雾状水,同时可采用移动风机,加速气体向高空扩散。对于可燃液体泄漏物,为减少物料向大气中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品覆盖外泄的物料,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层,抑制其蒸发。收容(集):对于大型泄漏,可选择用隔膜泵将泄漏出的物料抽到容器或槽车内;当泄漏量小时,可用沙子、吸附材料、中和材料等吸收中和。废弃:将收集的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用消防水冲洗剩下的少量物料,冲洗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②气体泄漏物处理防止泄漏物进入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或适当使用防爆型移动风机送风,驱散泄漏物。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应急处置用水排入污水系统处理。3)火灾现场(1)优先救人重于灭火。火场上如果有人受到火势威胁,首要任务是把被火围困的人员抢救出来。根据火场情况,确定事故波及范围,划定警戒区域,疏散有关人员从火场侧风向或上风向至安全区。(2)先控制后消灭。对于不可能立即扑灭的火灾,要首先控制火势的继续蔓延扩大,在具备了扑灭火灾的条件时,展开攻势,扑灭火灾。(3)先重点后一般。全面了解并认真分析整个火场的情况,分清重点:①人和物相比,救人是重点;②有爆炸、毒害、倒塌危险的方面和没有这些危险的方面相比,处置有这些危险的方面是重点;③易燃、可燃物集中区域和这类物品较少的区域相比,这类物品集中区域是保护重点;④贵重物资和一般物资相比,保护和抢救贵重物资是重点;⑤火势蔓延猛烈的方面和其它方面相比,控制火势蔓延的方面是重点;⑥要害部位和其他部位相比,要害部位是火场上的重点。(4)压力容器火灾发生会伴有浓烟、火光,产生大量的烟、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合成纤维、像胶、塑料等燃烧时还可能产生二氧化硫、氧化氮、氰化氢等毒气;因此,参与消防灭火和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须采取或掌握灭火过程中防烟防毒的基本措施:①发生室外火灾,消防人员一般不要站立在着火点的下风侧,避免吸入烟气晕倒。②发生室内火灾,消防人员进行扑救前,应先打开门窗。消防人员灭火时还应佩戴防毒面具和氧气呼吸器,避免中毒危险。③发生在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的火灾,消防人员在扑救时一定要配备过滤式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穿戴安全帽,防护衣鞋等。过滤式防毒面具应根据化学毒剂和有害气体的种类选用相应类型的滤毒罐。当空气中氧气浓度降到18%以下,毒性气体浓度在2%以上时,各种型号的滤毒罐都不起滤毒作用,应停止使用滤毒罐,改用氧气呼吸器。④如果发现抢救人员有头晕、恶心、发冷等中毒症状,应立即撤离火灾现场,让其安静休息,吸取新鲜空气,严重者应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急救。4)起重设备事故的处置措施①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根据事故发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采取措施,如有人要受伤时,应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并大声呼喊临近岗位人员进行帮助。②如一般机械事故,无人员受伤,起重司机应保持冷静,立即停止起重作业,如重物悬空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落下重物,停掉电源,立即向上级汇报。③应急小组成员到达事故现场后,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实施现场处置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对较轻的受伤人员,视伤情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等措施,送往医院治疗。针对一般机械事故要立即组织人员封锁事故现场,做好警示标识,等待专业维修人员进行处理。④人员被压在重物下面,立即采取搬开重物或使用起重工具吊起重物等措施,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进行抢救。⑤发生触电时,应立即想办法切断起重机机械电源,然后在抢救触电人员。⑥受伤人员出现呼吸、心跳停止症状后,必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⑦起重机械的修复应由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或单位进行维修,检查正常后,可恢复使用。8.后期处置与保障后期处置(1)按照属地原则,在施工现场监测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