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成考专升本文科综合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我国某省与三个自治区相邻,此省是

A.青B.滇C.陕D.甘

2.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山脉以北为黄土地,以南为红土地

B.山脉以北为内蒙古高原,以南为华北平原

C.山脉以北为准噶尔盆地,以南为塔里木盆地

D.山脉以北为高原,以南为盆地

3.根据下列文字,完成38~40题。我国某地区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资源较为贫乏。当地大力发展以小商品生产为主的民营经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如今这里“山村翠竹绕,庭园桂花香”、“走过一寸又一村,村村像城镇”、“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该地区位于()A.西北地区B.北方地区C.南方地区D.青藏地区

4.中国共产党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制定其基本路线是在()A.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5.在长征途中,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6.33.关于黄河特点的叙述()

a.我国第二水量大河

b.地上河段超过2000km

c.黄土高原是黄河的泥沙源地

d.中下游河段内河航运便利

7.长江上中游和黄河上中游河段的共同特征是

A.流量小B.含沙量大C.有结冰期D.水力资源丰富

8.对市场依赖性最大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B.食品工业C.电力工业D.纺织工业

9.四大盆地中,全部位于外流区域的是()A.塔里木盆地B.准噶尔盆地C.柴达木盆地D.四川盆地

10.全面内战爆发后,面对国民党力量的优势,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这一论断的主要依据是()

A.人民解放军力量强大B.国统区人民形成了反蒋的第二条战线C.蒋介石集团发动内战不得人心D.人民解放军有巩固的后方

11.

12.当北京是5月1日5点时,全球是4月30日的地方()

A.多于一半B.少于一半C.恰好一半D.没有这种地方

13.与地中海气候相对应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亚热带落叶硬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4.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我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长江中下游地区刚进入梅雨期B.黄河进入枯水期C.东部地区盛行偏北风D.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

15.

16.地跨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和最大的平原的国家是()。A.美国B.俄罗斯C.中国D.巴西

17.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事件是()

A.《资政新篇》的颁布B.洋务派创办的一批新式学堂C.京师大学堂的建立D.《钦定学堂章程》的颁布18.关于城市发展和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A.A.世界的许多古典型城市大都分布在南美洲

B.世界的城市群主要分布在大洋洲

C.北京是中国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城市

D.巴西:美国等国的政治中心也是经济中心

19.导致扬沙、沙尘暴加剧的原因主要是()①过度放牧,羊群破坏草原(啃草原)②采掘药材,导致草地破坏,黄土裸露③西伯利亚冷高压势力逐渐增强,风力逐年增大④世界气候越来越干,降雨量减少,蒸发量不断增大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

二、简答题(2题)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十八日夜……岛本大队川岛中队的河本末守中尉,以巡视铁路为名,率领部下数名向柳条湖方向走去。一边从侧面观察北大营的兵营,一边选了个离兵营约八百米的往南去的地点。在这里,河本亲自把骑兵用的小型炸药安放在铁轨下,并点了火。时间是十点多钟,爆炸时轰的一声,炸断的铁轨和枕木四处飞散。……在炸毁铁轨的同时,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岛本大队本部和奉天特务机关报告。这时,呆在铁路爆破点以北约四公里的文官屯的川岛中队长,立即率兵南下,开始袭击北大营。—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概括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并简要评析。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了怎样的斗争?

三、图表题(2题)23.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填注图中地理事物名称:A()岛、B()列岛、C()溪、D()山。(2)台湾最大城市是()(图中字母());台湾最大港口()和第二大城市()(图中字母());台湾重要海港和渔业基地()(图中字母())(3)从图中有关内容可判断台湾地形东部(),西部();气候类型:北部为(),南部为()24.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A.()岛B.()半岛C.()半岛。D.()岛E.()海(2)B地气候类型为(),沿40°N纬线由A岛北部向西至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呈现出()的趋势。(3)A国家,F国家和D地区相同经济特点的是();其形成原因是()四、非选择题(5题)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本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二:……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摘自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材料三: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遏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8年8月14日)问题: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结合1937年7月至9月的形势,说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怎样正式建立的?26.读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日期是_________B点的节气(北半球)是_________,C点的季节(北半球)是_______,D点的日期是________。(2)当地球由B运行到C的过程中,其极昼范围由_________向_________逐渐扩大。(3)当地球由A运行到B的过程中。其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_________(4)当地球由D运行到A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由_________同_________逐渐移向_________(5)华北平原冬小麦播种时,地球正处在轨道上的_________位置,收割小麦时正处在_________位置。

27.

28.44.(13分)读《自然界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分析回答:①写出水循环环节名称:

a___,b___,c___,d___,e___,f___.

水循环的动力是___和___.

②在水循环类型中,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小的是___,最大的是___;同人类关系最重要的是___.

③从水循环过程分析,陆地森林面积扩大的意义是___.

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999年人均大气温室气体排放图”(15个总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材料二:全球CO2排放量分布情况——各国排放比重:

(1)统计表明,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温上升了1.1℃.近期上升速度加剧,20世纪90年

代惊人地上升了0.4℃.地球变暖趋势加快的人为原因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

(2)气候变暖将导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

五、问答题(2题)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对一个在强大邻邦压境下的小国不论抱有多大同情:但总不能仅仅为了它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不列颠帝国卷入一场战争。

——张伯伦1938年9月27日广播讲话

材料二

过去两年的经验已经无疑地证明,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可能靠抚摸来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不能姑息残忍的行为……我们知道,一个国家只能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1940年12月29日罗斯福的“炉边谈话”

(1)材料一中的“邻邦”和“小国”各指谁?张伯伦所说牺牲了“小国”的目的是什么?他的“帝国”是否达到了目的?

(2)材料二中所说“姑息纳粹”、“彻底投降”的最典型的史实各是什么?根据这些史实对英法对德国的政策进行简单评论。31.读沿40°N亚欧大陆的1月和7月气温变化曲线图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降水量比B地少的原因是什么?

(2)图中各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_______

。原因是什么?

(3)C地所在的半球是_______

(填东或西)半球。B地所在的国家是_______

,其发展工业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什么?

参考答案

1.D本题考查了我国省级行政区的位置等知识点。甘肃省分别与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相邻。

2.D本题考查秦岭一准河一线的南北差异等知识点。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确定该山脉是秦岭。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以南为四川盆地。四川盆地的土壤为紫色土。

3.C根据题中文字信息,该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植被有翠竹、桂花,只有南方低山丘陵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才可能出现的景观。C项正确。

4.CA项做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项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D项提出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5.B本题考查遵义会议。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领导,确立了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发生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七大(1945年4月23日一6月11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5日一13日)在时间上均不符合题意。

6.C

7.D本题考查了我国长江上中游和黄河上中游河段的水文特征等知识点。长江和黄河的水文特征有很大的差异,但因为共同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我国地势的三个阶梯,在上中游的某些地段,落差大,水流急,产生巨大的水能资源。

8.B该题主要考查所列四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及判断能力。其中对市场依赖性最大的是食品工业。其主要原因是工厂距市场近利于食品保鲜不霉变。故B选项为正确答案。

9.D

10.C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民心的向背是战争胜负的根本。抗战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与民主,而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虽貌似强大,但“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就像纸老虎一样不堪一击。

11.C

12.A

13.D本题考查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关系等知识点。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它的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与之对应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4.D本题综合考查与地球运动有关的中国气候、河流特征的基础知识。首先要确定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时是每年的7月初,此时正值北半球的夏季,我国东部地区盛行东南季风,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时节,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正值汛期,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故D为正确选项。

15.C

16.D

17.B【考情点拨】本题考查了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的标志。【应试指导】《资政新篇》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理论著作;京师大学堂是维新变法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件;而洋务派创办的一批新式学堂则标志着中国教育开始步入近代化。

18.C本题是对世界主要城市的考查.许多古典型城市主要在亚洲和欧洲;世界的城市群主要在亚洲、欧洲和美洲;巴西和美国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是分开的.

19.A本题是对人地关系的考查。根据上题的资料,近年来,沙尘暴和扬沙天气渐趋严重的主要原因,是在内陆荒漠的边缘地区,南于过度放牧,乱采乱挖中药材,草地被破坏,沙土裸露,为强劲的气流运动提供了沙源:

20.D21.(1)基本过程: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6分)(2)简要评析:“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6分)

22.(1)解放全国,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2)各地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建立各级地方人民政府。(3)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保卫了中国安全;进行了镇压反革命运动,粉碎了阶级敌人的复辟阴谋;进行了土地改革运动,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巩固了工农联盟。(4)进行“三反”“五反”运动,加强市场管理,使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23.(1)钓鱼澎湖浊水玉(2)台北E高雄G基隆F(3)高低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本题是对宝岛台湾地理的考查。本题的(1)和(2)问容易回答。(3)问中,台湾岛的山地约占2/3,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玉山为最高峰。西部是平原。台湾地区有两种气候类型,大约以北回归线为界,南部是热带季风气候,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24.(1)本州朝鲜山东台湾日本(2)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增强(3)进口一加工一出口型经济充分利用优越的海运条件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进口原料进行加工,出口产品,发展外向型经济25.(1)七七事变二天,中共中央发表通电,呼吁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2)中共提交国共合作宣言,并派周恩来同国民党谈判。(3)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表示准备抗战。(4)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国民政府被迫实行对日作战。(5)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6)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蒋介石发表了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这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6.(1)12月22日前后;春分;夏季;9月23日前后(2)北极;北极圈(3)由A到近日点时渐快,由近日点到B时渐慢(4)赤道;南;南回归线(5)DC(每空1分)【解题指要】本题是对地球公转运动的考查.解答该题的思路有三条:第一,掌握本图中A、B、C、D四处所代表的-1期、书气和这四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第二,掌握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近日点和远日点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第三,掌握地球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1)问中,A点的地球北极背向太阳,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一天为12月220前后,即冬至日。据地球公转方向和季节变化顺序,B点为春分曰,c点的季节是夏季。D点是秋分日,即9月23日前后。(2)闻中,地球运动由B到C,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向北回归线。北极附近的极昼范围在不断扩大。(3)问中,已知A点为12月22日。近日点的日期是1月初。根据地球公转角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变快,在远口点附近变慢的规律’所以,由A到近日点时地球公转角速度渐。由近日点到B时地球公转角速度渐慢。(4)问中地球运行由D到A,太阳直射点由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5)问中,华北平原种植小麦在9月下旬,收割小麦的时间在6月,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分别是D和C。

27.答案要点:

(1)普法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3分)

(2)对煤、钢等基础工业实行共同管理,消除了两国之间进行战争的主要工业基础。(3分)

(3)欧洲联盟;欧元。(2分)

28.44.①a海洋蒸发b水汽输送c陆地降水

d地表径流e入渗f地下径流(d、e、f合称陆地径流)

太阳辐射和重力

②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

③加大陆面蒸腾量,加快循环过程,降水量增多

④a自然界重要物质、能量流动过程;

b不同形式水体相互联系形成整体,称为水圈;

c为陆地送来和补充淡水资源。

29.(1)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CO2温室气体②森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大量砍伐,草场过度放牧与垦殖,导致草场资源的沙化与锐减,植物吸收CO2的能力降低

(2)①导致冰川融化,海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和城市②气候恶化,水旱灾害增多,土地沙化严重③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