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_第1页
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_第2页
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_第3页
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_第4页
化工有限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03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名称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部门安监部安全生产副总总经理签名日期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目录1、安全生产工作例会等安全生产会议制度………42、安全投入保障制度………………43、安全生产奖惩制度………………54、安全培训教育制度………………65、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制度……………………96、特种作业人员治理制度…………107、安全检查治理制度………………128、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49、重大危险源治理制度…………1610、变更治理制度…………………1911、应急治理制度…………………2012、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治理制度……2313、设备和设施检维修制度………2614、设备治理制度…………………2915、安全作业治理制度……………3416、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制度……………………4417、职业卫生治理制度……………4918、劳动防护用品(具)和保健品治理制度……5319、承包商治理制度………………5720、安全治理制度及操作规程定期修订制度……5921、安全生产台账制度……………6022、开停车安全治理制度…………6223、安全治理制度执行情况检查制度……………6324、工艺治理制度及考核方法……………………6525、岗位标准操作制度……………6726、交接班制度……………………6727、工伤事故治理方法……………6828、危险化学品管道定期巡检安全治理制度……7329、安全生产责任制度……………7430、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识不猎取治理制度……7431、建设项目安全“三同时”治理制度…………7532、仓库、罐区安全治理制度……………………7733、消防安全治理制度……………8034、风险评价治理制度……………823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治理制度………8536、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治理制度………………8937、厂区道路交通治理制度………9038、电气治理制度…………………9239、关键装置、重点部位治理制度………………9540、供应商治理制度………………9641、职员风险抵押金制度…………9842、特种设备安全治理制度………9943、安全活动治理制度……………10144、事故治理制度…………………10245、建(构)筑物治理制度………10546、公用工程治理制度……………10647、文件档案治理制度……………10848、安全设施治理制度……………10949、监视和测量设备治理制度……………………11050、生产设施治理制度……………11151、节假日治理制度………………11452、安全生产报告制度……………11553、安全标准化自评治理制度……………………116一、安全生产会议治理制度1.目的为及时的了解各科室安全生产动态,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更好地指导安全生产工作,特制订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公司各职能科室。3.要求3.1厂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如有需要可增加频次;安全生产委员会成员要及时参加,会议由安全生产委员会主任主持。会议内容:总结安全生产工作,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提出或遇到的问题,部署下一步安全生产工作。3.2安监部每月召开一次各科室负责人会议,由厂长和安监部科长主持召开。会议内容:总结全月的安全生产工作,针对存在的安全隐患制定纠正预防措施,交流工作经验,传达安全生产方面文件,布置有关安全工作,通报安全检查情况。3.3各科室与会人员要准时参加,并及时地将会议精神进行传达,认真贯彻执行。3.4各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安全会议,通报安全检查情况,传达安全生产方面会议精神,布署安全生产工作。3.5各班组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传达安全生产方面会议精神,提高职工安全意识。二、安全投入保障制度1、目的为了搞好公司的安全费用治理工作,保障公司的安全费用切实的为职员落实,维护企业职员的合法权益,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地开展.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生产法》及《危险化学品治理条例》作的各项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公司用于各项安全费用的提取以及使用治理。3内容及要求3.1按照国家规定,1000万以下提取公司销售额的4%,1000万元至10000万元(含)按公司销售额的2%提取,10000万元至100000万元(含)按公司销售额的0.5%提取,100000万元以上按公司销售额的0.2%提取。作为公司的安全费用,以本年度实际销售收入为计提依据,采取超额累退方式按照以下标准逐月提取。安全生产费用是指企业按照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专门用于完善和改进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安全生产费用优先用于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及为满足和达到安全生产标准而进行的整改。3.2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项目计取、确保需要、企业统筹、规范使用的原则进行治理。财务应将安全费用纳入公司财务打算,保证专款专用,并督促其合理使用。3.3安全费用应当用于以下安全生产事项:3.3.1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支出,是指车间、库房等作业场所的监控、监测、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消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防护围堤或者隔离操作等设施设备。3.3.2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

3.3.3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价支出。

3.3.4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

3.3.5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

3.3.6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3.4企业安全员应建立安全费用台帐,记录安全生产费用的费率、数额、支付打算、使用要求、调整方式等条款。安全工作结束,多余的安全生产费用纳入财务,由会计治理。3.5总经理对安全生产费用全面领导。审批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打算、经费使用报告、安全经费提取和使用情况年度报告。3.6财务科负责对安全生产资金进行统一治理,审核安全费用提取、安全投入打算、安全经费使用等,依照年度安全生产打算,做好资金的投入落实工作,建立安全经费台帐,确保安全投入迅速及时。3.7安全治理委员会负责审核、汇总并编制公司安全投入打算,审核安全投入报告,监督检查安全投入落实情况,汇总并建立公司安全经费投入台帐,编制年度安全经费提取和投入情况报告。3.8安全生产费用实行专户核算。企业应当按规定范围安排使用,不得挪用或挤占。年度结余资金结转下年度使用;安全生产费用不足的,超出部分按正常成本费用渠道列支。3.9各科室主管按照职责分工对有关专业安全生产费用计取、支付、使用实施监督治理。3.10发觉安全费用支取人擅自挪用安全费用的,公司将按情节严峻程度严肃处理,处理方法由安全生产委员会讨论决定。3.11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解释。三、安全生产奖惩治理制度1.目的奖励正确积极地安全行为,惩处不安全行为,以保持和强化正确的安全行为,操纵和消除不良行为。2.范围厂各职能科室。3.职责3.1安监部负责制定安全治理考核细则。3.2安监部负责按照安全治理考核细则对厂治理人员定点承包情况、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考核,并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台帐。3.3财务科负责按安监部提报的考核情况实施奖惩。3.4各科室负责各自范围的安全治理和考核。4.工作要求4.1实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对本科室安全工作全面负责。4.2将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落实到人。4.3依照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定期进行考核,严格奖惩兑现。4.4安监部依照季节性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事故事件及隐患整改的情况,进行汇总。4.5汇总材料按照厂安全治理考核细则进行考核,并编写安全通报,奖惩情况记入安全生产奖惩台帐。4.6安全通报及时下发至各科室,财务科依据安全通报中的考核结果实施奖惩。4.7各科室依据厂安全治理考核细则对本科室的安全治理情况进行考核,奖惩情况记入各单位安全责任制考核记录中,在绩效考核工资发放时实施。4.8对错误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处罚;对及时发觉隐患并果断处理,防止事故的发生及扩大的安全生产行为进行奖励,由所在科室提出申请,安监部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财务科实施奖励。四、安全培训教育制度1目的: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方针,提高职员安全意识,减少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2.1公司级、中层干部、工程技术人员2.1厂全体职员(包括新职员、合同工、临时工);2.2外来人员(外单位来厂业务联系、施工、培训、学习等);2.3转岗、顶岗、脱岗人员。3职责:3.1安监部负责组织新职员、临时工入厂一级安全教育;3.2安监部进行一级安全教育;识不、打算并组织实施专项、日常安全培训教育;3.3办公室协助安监部进行一级安全教育;识不、打算并组织实施消防、保卫、交通运输培训教育;3.4各科室负责对新职员进行二级安全教育;协助安监部、办公室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识不、打算、组织进行本科室安全培训教育;3.5各生产班组负责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协助上级实施各种安全培训教育工作;3.6财务科负责保障教育资金的落实。4培训:4.1厂领导、专职安全治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应按照国家政策法规,参加政府组织的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后培训上岗4.2入企业教育4.2.1一级安全教育由安监部组织对新入厂职员进行一级安全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厂安全治理制度、厂安全生产特点、相关事故分析、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职业卫生防护知识等,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单位。培训时刻许多于24学时。4.2.2二级安全教育由各科室第一负责人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厂安全生产制度、生产特点、工艺流程、要紧设备的性能、安全技术规程、相关事故教训、安全防护设施、劳动爱护用品使用等,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组。培训时刻许多于24学时。4.2.3三级安全教育由班组长负责,教育内容包括:岗位生产任务、特点、要紧生产设施结构原理、操作注意事项、岗位责任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预防措施、相关事故案例、安全设施装置、工(器)具、个人防护用品(器具)消防器材等,并经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培训时刻许多于24学时。4.3特种作业教育4.3.1由安监部组织特种作业人员到相应的国家治理部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治理规则》(QJ1423-1988)的要求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取得特种作业证后,方可从事特种作业。4.3.2特种作业人员须按各业务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的期限组织复审。4.4危险化学品运输、押运人员教育培训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的驾驶员、押运人员必须进行有关安全培训,经所在地设区的交通部门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作业。4.5变更培训各单位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投产前要按新的安全操作规程,对岗位作业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专门教育,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作业。4.6事故教育凡发生重大事故和恶性未遂事故后,厂要及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教育,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重复发生。4.7大修或关键、重点部位检修前教育各单位在大修或关键、重点部位检修前,各单位要组织并实施相关人员的专门安全教育。安监部进行监督检查。4.8转岗、顶岗、脱岗人员教育培训职员转岗、干部顶岗以及脱离岗位6个月以上者,必须由厂、班组进行相关内容的安全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作业。4.9外来人员培训4.9.1外来施工人员必须经安监部和办公室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厂生产特点、相关制度、相关规定、安全注意事项、事故应急救援等内容,并经考试合格方可发放入厂证。4.9.2外来参观、学习、业务联系人员,须由相关单位进行相关安全制度、规定厂及注意事项培训教育。4.10日常安全教育4.10.1安监部协助厂安委会制定并实施厂级日常安全教育,教育对象包括厂级、厂级领导及安全员,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政策法规、厂安全文件、规章制度、典型案例讨论及其他相关内容。4.10.2各单位组织制定本单位日常安全教育、班组安全学习打算,班组安全学习每月许多于一次,班组所有人员必须参加,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政策法规、厂安全文件、规章制度、厂安全规章制度、典型案例等相关内容。4.10.3厂各级治理人员要定期参加班组安全学习,安监部和生产厂安全治理部门要定期检查班组安全活动情况,在活动记录上签字。4.10.4厂安全培训是全员培训,任何人缺席均需进行补培训。4.10.5厂内安全治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在培训时刻不得少于20学时。新入厂职员初次安全培训不得少于72学时,每年在培训时刻不得少于20学时。4.11安全培训教育治理4.11.1厂各科室要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教育档案,记录培训时刻、内容和考核结果。4.11.2厂、各单位要依照生产需要,确定培训目标,指定培训打算并实施,培训打算变更要有记录。4.111.3各科室要对培训教育方式和效果进行评价,确定是否达到培训目的。五、领导干部轮流现场带班治理制度一、目的

为强化公司生产过程治理中的领导责任,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安全生产现场治理,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中层以上值班人员治理。三、术语、定义1、领导:是指企业要紧责任人和领导班子内的其他成员。2、现场带班:是指企业值班领导对本班内所有作业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现场全过程的监督和治理。3、值班:是指企业领导在节假日期间为有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而专门进行的值守和监督的治理行为。四、职责1、公司办公室负责本规定的制订和公司领导值班与现场带班表编排;负责本规定的具体开展情况的监督落实;负责对违反本规定人员的考核。2、公司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领导现场带班、值班表的编制;本单位要紧负责人负责带班值班工作的安排和监督落实。3、带班领导的要紧职责:(1)监督检查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情况;(2)检查、纠正作业现场出现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治理缺陷及作业环境不良的状况;(3)督促检查现场出现的事故隐患的整改情况;(4)针对本班次的安全生产情况进行合理的安排布置。(5)组织处置本班次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和生产安全事故,遇到险情时第一时刻下达停产撤人的命令。五、治理内容1、公司领导现场带班制,是由负责带班的领导,对本时段内本单位全过程所有作业活动进行现场巡查与监督治理。2、公司领导值班,是由负责值班的领导,在规定的办公地点进行值守,检查指导、协助解决问题及信息收集和反馈。3、正常情况下领导值班和现场带班时刻不应超过8小时。值班或带班结束后应给予相同工时的换休。六、公司领导带班制的具体规定1、公司办公室负责每月27日前编制完成下月的现场带班表(标注带班领导手机号码和办公室电话号码),经总经理批准后执行,并报送公司生产部、人事部备案。2、带班表必须明确规定每个工作时段的带班领导,不得出现人员遗漏和空缺。3、公司办公室建立并保管领导现场带班记录,由带班人员填写在带班过程中发觉并处置的有关事项。4.、领导带班必须规定时刻上班、下班,不得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岗。5、每日值班领导必须与下工作日值班领导进行工作交接,并做好记录,签字确认。6、严禁领导带班空岗。确有专门缘故无法当班时,必须向总经理请假,并由公司办公室安排其他领导值班,同时向生产部和人事部通报变动信息。7、当班领导必须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认真做好当班中的各项安全生产工作。七、考核1、公司办公室未按时编排带班表或有遗漏、空缺的;或未按时报送备案的,考核责任人50元。2、未安排领导带班,考核单位要紧负责人500元。3、现场带班人员出现以下事项的,考核责任人300元。(1)迟到、早退或中途离岗的;(2)无故不带班或因故无法带班但未请假导致空班的;(3)未进行领导带班工作交接的;(4)不填写相应记录的;(5)不认真履行带班和值班工作职责的;4.、因未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或因指挥实施现场应急处置措施不当导致事故扩大的按公司《生产安全事故领导责任追究规定》执行。5、发生事故而没有领导现场带班的,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第5条的规定对责任人给予经济处罚。八、本制度由公司办公室负责解释。九、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六、特种作业人员治理制度1、为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治理工作,防止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促进安全生产,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⒉范围2.1本规定适用于厂一切涉及特种作业的单位和特种作业人员。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业。2.2我厂特种作业包括:⑴电工作业;⑵金属焊接切割作业;⑶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⑷压力容器操作(含压力容器焊接切割等);2.3本规定所称特种作业人员是指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差不多条件:⑴年龄满18周岁;⑵躯体健康,无阻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⑶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技术知识,参加国家规定的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考核并成绩合格;⑷符合相应工种作业特点需要的其他条件。3.培训3.1特种作业人员在独立上岗作业前,必须进行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训练。3.2安排职工从事特种作业操作的科室应以书面形式向安监部提出特种作业人员上岗打算,提出培训需求申请,由安监部联系有关单位进行培训。3.3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由上级安全治理部门审查认可的、具有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资格的单位负责。4.考核和发证4.1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发证工作,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不得弄虚作假。4.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分为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两部分。4.3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和发证工作由上级安全治理部门审查认可的、具备特种作业人员考核和发证资格的单位进行。5.复审5.1特种作业操作证必须定期复审。复审时刻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上的复审时刻或有效期到达时刻为准。5.2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由各用人单位在证件复审时刻前一个月向安监部提出申请,由安监部联系发证单位进行复审工作。5.3特种作业操作证复审内容包括:⑴健康检查;⑵违章作业记录检查;⑶安全生产新知识和事故案例教育;⑷本工种安全知识考试。5.4复审合格的,由复审单位签章、登记,予以确认。复审不合格的,可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向原复审单位申请再次复审。再复审仍不合格或未按期复审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失效。6.治理和监督6.1各用人单位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治理,严禁安排无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操作。6.2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持有相应工种的、有效的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无证上岗操作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对用人部门和作业人员进行处罚。6.3办公室应当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6.4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安监部收缴其特种作业操作证:⑴未按规定同意复审或复审不合格的;⑵违章操作造成严峻后果或违章操作记录达3次以上的;⑶弄虚作假骗取特种作业操作证的;⑷经确认健康状况已不适宜接着从事所规定的特种作业的。6.5离开特种作业岗位满6个月以上的特种作业人员,如需重新上岗,各用人单位要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主管部门联系发证单位对其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核,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6.6特种作业人员操作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有权拒绝违章指挥,有权制止违章作业。6.7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转借或转让特种作业操作证。若特种作业操作证遗失,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挂失并申请补办新证。6.8安监部负责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的情况进行监督。七、安全检查治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企业治理,保障安全生产,爱护职工的人生安全,必须按国家规定,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及时提醒从业人员注意,防止事故的发生。2、范围本制度规定了本企业进行安全检查的一般规定、治理程序和相关文件。适用本企业进行的各项安全检查活动。3、术语3.1安全检查为确保本企业安全生产而进行的综合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日常检查和节假日检查等各种检查活动。3.2综合性检查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3.3专业性检查对锅炉、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构建筑物、安全装置、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监测仪器等专业设备设施和物品进行的专业检查。3.4季节性检查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的季节检查。3.5日常检查岗位操作人员的巡回检查和治理人员的日常检查。3.6节假日检查对节假日前安全、保卫、消防、生产物资预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4、职责4.1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厂级综合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工作。4.2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厂级综合性检查、节假日检查工作。4.3业务部门的负责人:负责各自负责的相关业务的季节性检查。4.4专业小组:负责各自负责的专业性检查工作。4.5车间负责人:负责车间级综合性检查工作。4.6岗位操作日常检查人员: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4.7治理日常检查人员: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安全检查。4.8各级安全员:负责组织相应级不的安全检查。5、一般规定本企业规定,各项安全检查工作列入当年安全工作打算。6、各种安全检查程序6.1综合性检查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厂级综合性检查,安监部门负责组织厂级综合性检查。综合性检查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各专业共同参与的全面安全检查。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季度末最后一周进行一次,安监部门负责记录《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表》车间负责人负责本车间综合性安全检查,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为重点,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每月末进行一次,车间安全员做好《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表》。6.2专业性检查专业部门(设备部门、消防主管部门等)负责人组建各自的专业小组,每年6月份和12月份各共进行2次专业性检查。要紧是对锅炉、压力容器、危险物品、电气装置、机械设备、构建筑物、安全装置、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监测仪器等进行专业检查。做好记录《专业性检查表》。6.3季节性检查由各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安全、生产、消防、综合等)组织本系统相关人员进行,是依照当地各季节特点对防火防爆、防雨防汛、防雷电、防暑降温、防风及防冻保暖工作等进行预防性季节检查。做好记录《季节性检查表》。6.4日常检查岗位操作人员巡回检查,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做好记录《交接班检查记录》和《巡回检查记录》。6.5节假日检查分管安全负责人负责,安监部门组织节假日检查,每逢节假日前对安全、保卫、消防、生产物资预备、备用设备、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的检查。安监部门记录《节假日检查表》7、整改各种检查的负责人(部门)将检查出的问题进行缘故分析,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时刻、责任人,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保存相应记录《隐患整改台账》。8、监督检查安监部门每月检查各种检查所查出问题和整改情况,并在相应记录上签署意见。9、相关记录《厂级综合性安全检查表》《车间级综合性安全检查表》《专业性检查表》《季节性检查表》《交接班检查记录》《巡回检查记录》《节假日检查表》《隐患整改台账》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八、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目的实现隐患排查制度化,是以安全检查为手段,以消除隐患为目的一项系统工程。工作的重点是通过日常而有效的检查,及时发觉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进而提升安全生产的保障程度,幸免各类事故的发生。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公司各部门、车间、岗位。3、内容及要求

厂内的安全生产检查依据“分级治理,分线负责”的原则,分为经常性检查、专业检查、定期检查和综合性检查四类。

3.1经常性检查是指安全技术人员和车间、班组治理者、职员对安全生产的日查、周查和月查。检查的形式为岗位检查、巡逻检查、重点检查和相互检查四种。

3.1.1岗位检查是指各岗位职员在班组长带领下实施一班三检(班前、班中、班后)制。检查的重点是设备设施、工艺装备、厂房建筑、作业环境和违章现象的纠正。

3.1.2巡逻检查是指各级安全生产专业人员定期或不定期的巡逻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及时发觉和纠正各类“三违”现象;各类危险点、危险源的操纵措施的落实情况;设备、设施及厂房、建筑缺陷和现场环境的安全状况等。

3.1.3重点检查是指厂内组织相关人员对事故或未遂事故所反映的问题或依照上级各时期的工作重点布置专项检查。检查强调针对性和专业性要强,切实解决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

3.1.4相互检查是指厂内或行业(含市县安全监管部门)组织的各单位间的相互检查。重点是检查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规程、标准的落实情况,及时发觉各类事故隐患,采取坚决措施,幸免各类事故发生。

3.2专业检查是依照不同时期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针对某种设备、设施及专项工作进行的专门检查。

3.2.1重点设备的检查,特不是特种设备要在厂内自检的基础上报请有资质的部门进行检查认证。

3.2.2重大风险源的检查,重点检查设备、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各种监控措施及治理制度的落实情况等。

3.2.3依照季节气候的特点,开展针对性检查。

3.3定期检查:

3.3.1各班组要坚持一班三检制工作原则;

3.3.2车间的安全检查每月许多于一次;

3.3.3厂内的安全检查每季度许多于一次;

3.3.4节假日前后各单位都要组织一次全面的综合检查。

3.4综合性检查:

综合防治性安全检查是指厂内领导带队,组织相关科室参加的安全生产、安全防火、防盗、预防各类灾难的全面检查。此项检查全年不得少于4次。

各级、各类的安全检查,都要有详细记录,并装订成册,对查出的问题有明确的整改意见,落实整改措施。

同时要建立隐患报告、举报奖励制度,设立专项奖励资金,鼓舞职工报告和举报事故隐患,对报告、举报和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的有功人员予以奖励。

3.5隐患治理

隐患治理工作要落实隐患整改责任

一是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各级领导、各科室和每个职工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职责。二是对各类事故隐患要按照“三定、四不推”的原则(定人员、定措施、定整改时刻,班组能解决的不推给车间、车间能解决的不推给工厂、工厂能解决的不推给上级),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幸免隐患酿成事故。九、重大危险源治理制度目的第一条为了进一步加强公司重大危险源治理,有效预防重大事故发生,保障公司财产和职工生命安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公司安全生产要求,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场所或设施)。适用范围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区域范围内存在重大危险源的车间或设施仓储场所(以下统称“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的监督和治理。内容第四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负责本单位内重大危险源的登记、评价(评估)、上报与治理监控工作。第五条公司生产科、安监部负责指导协调检查监督重大危险源的治理工作。第六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监控治理,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目标治理考核体系。

第七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对本单位存在的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第八条每年公司定期须托付具备安全评价资质的评价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价。评价机构对《安全评价报告》的内容和结果负责。第九条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报告》要紧包括以下内容:(一)重大危险源差不多情况、生产过程、危险物质的描述;(二)安全评价的要紧依据;(三)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与分析;(四)可能发生最严峻事故的情况、可能性、严峻程度、阻碍范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五)重大危险源等级;(六)安全组织治理和工程技术措施;(七)应急救援措施;(八)安全评价结论与建议。《安全评价报告》应做到数据完整可靠,附图附表齐全,对策措施具体可行,评价结论客观公正。第十条当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过程、材料、工艺、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应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新的安全评价(评估),危险源所在单位应上报公司生产科、安监部备案,由安监部报请总经理批准、执行。第十一条按照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能量在意外状态下可能发生事故的最严峻后果,重大危险源分为以下三级:(一)一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特大事故的;(二)二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三)三级重大危险源: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对新设立或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要及时准确报送公司生产科、安监部备案;生产科、安监部要在接到报告后要及时准确的向总经理报告,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向公司生产科、安监部提出撤销申请,由公司生产科、安监部报请公司同意后宣告撤销。以上一、二、三级重大危险源,由公司生产科、安监部上报至总经理。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要对本单位区域范围内的重大危险源做好监督操纵治理工作,公司生产科、安监部要对执行情况定期监督检查与考核。第十三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依照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级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监控治理。单位要紧负责人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治理监控工作全面负责,并确定重大危险源治理与监控的具体负责人。(一)一级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必须建立有效的动态监控系统,进行不间断的监控,随时掌握危险物品有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发觉问题立即进行处理,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每月向公司生产科、安监部书面汇报监控运行情况,公司生产科、安监部每季度向总经理报告一级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二)二级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必须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定期监测危险物品的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并每两月向总经理书面报告一次监控运行情况,公司生产科、安监部每半年向总经理报告二级重大危险源的运行监控情况。(三)三级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建立有效的监控措施,监测危险物品的状态,发觉问题及时处理,并半年向总经理书面报告重大危险源的运行情况。第十四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第十五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要对重大危险源监控治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第十六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治理规章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治理与监控实施方案。第十七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要紧负责人应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治理与监控所需的资金投入。第十八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必须立即进行整改,整改期间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明确安全负责人,并及时上报总经理。第十九条公司每年要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测、检验,做好检测和检验记录。第二十条公司要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治理档案,要紧包括以下内容:(一)重大危险源报表;(二)重大危险源治理制度;(三)重大危险源治理与监控实施方案;(四)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评估)报告;(五)重大危险源监控检查表;(六)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第二十一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应落实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依照顾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和演练打算,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实战演练。第二十二条公司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必须报公司办公室备案。现场应急救援预案要紧包括以下内容:(一)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职责;(二)重大危险源的确定及潜在的危险性评估;(三)应急救援报警系统及信息传递;(四)应急救援设备、设施、物资;(五)事故报告和现场爱护;(六)应急救援程序与行动方案;(七)善后和恢复;(八)培训与演练;(九)应急救援预案的经费保障。第二十三条公司应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发觉重大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应责令所在单位立即整改;在整改前或整改期间无法保证安全的,应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临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完成整改,并采取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十、变更治理制度1.目的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的变更治理,消除或减少由于变更而引起的潜在事故隐患。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过程中工艺技术、设备设施及治理等永久性或临时性的变化。3.职责3.1变更申请人负责填写《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3.2生产科负责工艺技术的变更审核,负责设备、设施的变更审核。3.4办公室负责治理、计算机及软件变更的审核。3.5质检科负责仪表仪器的变更审核。3.6安监部负责安全设施的变更审核。3.7变更的审核科室负责对变更情况进行验收。3.8办公室负责人员的变更审核。3.9总经理负责变更的审批。4.工作程序4.1变更分类4.1.1工艺技术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原料介质变更;2)工艺流程及操作条件的重大变更;3)工艺设备的改进和变更;4)操作规程的变更;5)工艺参数的变更;6)公用工程的水、电、气、风的变更等。4.1.2设备设施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设备设施的更新改造;2)安全设施的变更;3)更换与原设备不同的设备或配件;4)设备材料代用变更;5)临时的电气设备变更等;6)监控、测量仪表的变更。4.1.3治理变更包括以下内容:1)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变化;2)人员的变更;3)治理机构的较大变更;4)治理职责的变更;5)安全标准化治理的变更等。4.2变更申请人填写《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讲明变更及其技术依据,并对变更的风险情况进行分析,变更申请科室负责人签字认可。4.3申请变更科室将《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报至变更审核科室,审核科室负责人对变更的情况进行审核。4.4申请变更科室将《安全生产变更申请表》报安监部长复审后,报总经理批准。4.5变更审批后,变更申请科室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变更的实施。4.6变更实施前,变更的实施科室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操纵措施后实施变更。4.7变更审核科室对变更的实施结果进行验收。十一、应急救援治理制度1、目的和适用范围1.1、为了预防和操纵潜在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做出应急预警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轻可能产生的事故后果,特制定本制度。1.2、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中可能和已发生的安全生产事件的预防和处理。2、应急治理原则2.1、实行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应急治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级治理,分线负责”为主的应急治理体制,充分发挥应急预警和响应的指挥作用。2.2、以人为本,安全第一把保障职员的生命安全和躯体健康、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损害作为首要任务。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2.3、预防为主,强化基础,快速反应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特不态相结合,常抓不懈,在不断提高安全风险辨识、防范水平的同时,加强应急基础工作,做好常态下的风险评估、物资储备、队伍建设、完善装备、预案演练等工作。居安思危,强化一线人员的紧急处置和逃生的能力,早发觉、早报告、迅捷处置。2.4、科学有用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有用性和可操作性。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进行编制;应急对策简练有用,通过演练不断完善改进。依法规范,加强治理。2.5、分级响应:应急工作按照事故的危害程度、波及和阻碍范围,实施分级应急响应。3、应急治理机构3.1、领导机构在总经理领导下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是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治理工作的最高领导机构。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领导工作。3.2、办事机构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安全生产部,负责制度起草、落实及日常治理职责。4、运行机制4.1、预警各单位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完善预警机制,建立预警系统,开展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不和风险评价工作,做到及时发觉、及时报告、妥善处置。每个应急人员必须在岗位能熟练使用两个以上预警电话或其他报警方式。4.1.1、预警级不和公布依照危险源辨识、环境因素识不和风险评价预测分析结果,对可能发生和能够预警的潜在事故进行预警。预警级不依据安全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进展势态,一般划分为三级:公司级(重大——可能产生特不严峻后果)、站点级(较大——可能产生严峻后果)和班组级(一般——可能产生较重后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不、地点、起始时刻、可能阻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公布级不等。预警信息的公布和解除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可通过广播、信息网络、警报器等进行公布;专门情况下目击者可大声呼叫或打电话的方式进行。4.2、应急处置4.2.1、信息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第一目击者必须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最迟不得超过5分钟,同时报告专职人员和专业部门。应急处置过程中,注意及时续报有关情况。4.2.2、先期处置事故发生后,事发源的现场人员与增援的应急救援人员在报告事故信息的同时,及时、有效地进行先期处置,操纵事态的蔓延。4.2.3、应急响应4.2.3.1、关于先期处置未能有效操纵事态的安全生产事故,要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由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4.2.3.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现场的应急处置工作,现场应急救援人员应携带相应的专业防护装备,采取安全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应急救援人员进入和离开事故现场的相关规定。4.2.4、应急结束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结束,由应急领导小组公布应急工作结束信息。4.3、恢复与重建4.3.1、善后处置要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对突发事故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补偿。4.3.2、调查与评估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阻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问题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进行调查评估和处理。4.3.3、恢复重建依照事故恢复重建打算,组织实施恢复重建工作。4.4、信息的报告与公布安全生产事故的信息公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故发生后应及时按规定向主管上级和当地政府报告,并依照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报告工作。也应当向职员公布简要信息和应对防范措施等。信息的报告与公布形式要紧包括授权报告或公布、组织报道、同意采访等。5、应急保障各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做好安全生产事故的应对工作,同时依照总体预案切实做好应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力、物力、财力、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保障等工作,保证应急救援工作的需要和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5.1、人力资源公司经理办公室、财务部、安全生产部是应急救援的专职队伍和骨干力量。安全生产部负责日常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各加气站要建立联动协调机制,动员全员有组织地参加应急救援工作。5.2、财力保障财务部负责保证所需资金。5.3、物资保障安全生产部负责建立健全应急物资的储备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的及时供应,财务部要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治理。5.4、医疗卫生保障办公室负责联系就近医院,确保医院能在发生事故后能及时赴现场开展医疗救治、疾病预防操纵等医疗卫生应急工作。5.5、交通运输保障办公室负责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建立紧急情况交通运输工具的调用程序,确保抢险救援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5.6、人员防护各加气站要指定或建立与人员相适应的应急避险场所,完善紧急疏散治理方法,明确各级责任人,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职员安全、有序的疏散。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6、监督治理6.1、预案演练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有打算、有重点地组织对相关预案的演练。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并作好演练过程的记录。6.2、培训教育由办公室牵头,安全生产部负责协助组织,进行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的培训,增强职员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对应急救援和治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应急专业技能。保持培训记录。6.3、责任与奖惩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责任追究制。对事故应急治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迟报、谎报和瞒报事故重要情况或者应急治理工作中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而丧失应急的最佳机会,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送司法机关处理。6.4、本制度由安全生产部负责解释。防火、防爆、防中毒、防泄漏治理制度1.目的为了加强对生产现场各类火灾爆炸危险因素的治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爱护职员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制定本规定。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治理部门和生产车间。3.职责3.1生产技术部负责制定《防火防爆安全治理制度》。3.2各部门单位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的防火防爆安全治理工作。3.3生产技术部负责对《防火防爆安全治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违规情况进行处理。4.工作程序4.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和作业场所防火防爆4.1.1生产、使用和治理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工作人员,应熟悉其理化特性、防火措施及灭火方法。4.1.2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仓库,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条件。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生产技术部位,贮存量不得超过当班的使用量。4.1.3贮存危险物品应按照性质分类,专库存放,并设置明显的标志,注明品名、特征、防火措施和灭火方法,配备足够的相应的消防器材。性质与灭火方法相抵触的物品不得混存。4.1.4生产贮存易燃易爆物品的厂(库)房等场所,严禁动用明火和带入火种,电器设备、开关、灯具、线路必须符合防爆要求。工作人员不准穿带钉子的鞋和化纤衣服,非工作人员严禁进入。4.1.5依照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火灾和防爆危险性等级分类要求,其厂房布置、建筑结构、电气设备的选用、安装及有关的安全设施,必须符合设计防火规范、规程的有关要求。4.1.6在工艺装置上在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部位,应充分设置超温、超压等检测仪表、报警(声、光)和安全联锁装置等设施。4.1.7在有可燃气体(蒸汽)可能泄漏扩散处,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4.1.8所有自动操纵系统,应同时并行设置手动操纵系统。4.1.9所有与易燃、易爆装置连通的惰性气体、助燃气体的输送管道,均应设置防止易燃、易爆物质窜入的设施,但不宜单独采纳单向阀。4.1.10因工艺反应物料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危险的设备,应设置自动和手动紧急泄压排放处理等装置。4.1.11应在可燃气体(蒸汽)的放空管出口处设置阻火器,在便于操作的地点设置截止阀,以便在放空管出口处着火时,切断气源灭火。放空管最低处应装设灭火管接头。4.1.12输送易燃物料时,应依照管径和介质的电阻率,操纵适当的流速,尽可能幸免产生静电。设备、管道等防静电措施,应按有关规定执行。4.1.13有突然超压或瞬间分解爆炸的生产设备或贮存设备,应装有爆破板(防爆膜),导爆筒出口应朝安全方向,并依照需要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4.1.14各生产装置、建筑物、构筑物、罐区等工业下水出口处、除按规定做水封井外,尚应在上述区域与水封井间设置切断阀,防止大量易燃、易爆物料突发性进入下水系统。4.1.15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的安全阀及放空管,必须将其导出管置于室外,并高于建筑物2米以上。4.1.16维修检查设备机件,严禁使用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清洗。4.1.17对怕潮(如乙炔)、怕晒(氧气瓶)等物品,不得露天存放,以免因受潮或暴晒而发生火灾、爆炸事故。4.1.18装卸和操作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应稳装、稳卸,严禁用产生火花的工具敲打和起封。4.1.19运输危险物品必须专车运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明白其性质的专人押运,并应办理运输手续,性质相抵触的危险物品不得同车运输。4.1.20应随时将使用过的油棉纱、油纸等易自燃的擦洗材料,放入有盖的专用容器内,并存放在安全地点,定期清除。4.1.21办公室和更衣室内不准存放酒精等易燃、可燃液体。4.1.22严禁在防火间距、消防通道内搭设建筑、构筑物或堆放各类物资。4.1.23高压线下严禁堆放可燃物。易燃、易爆厂房、仓库和装置,与高压线的间距要大于高压塔杆高的1.5倍。4.1.24采纳有火灾、爆炸危险的新设备、新工艺和可燃、易燃新材料的单位,必须按照研制部门提供的预防火灾、爆炸的具体方法,采取消防安全措施,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交付生产。4.1.25扑救有毒、有害物质的火灾时,应站在上风向,必要时佩戴防护用具。4.1.26使用乙炔、氧气时还应遵照《溶解乙炔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试行)》、《溶解乙炔生产安全治理规定(试行)》等有关规定。4.1.27各种物资仓库的治理,除应遵守本制度的有关规定外,还应遵守仓库防火安全治理规定。4.2动火、用火执行《动火作业安全治理规定》。4.3消防组织与设施4.3.1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方针,采取先进的防火、防爆和救灾技术,实行目标治理。4.3.2公司设立由要紧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领导参加的防火领导小组;并设有兼职义务消防组织。4.3.3防火领导小组依照公司的特点、生产检修情况和季节变化,拟定消防工作打算,实行消防目标治理,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结合事故预想进行演练。4.3.4对所有易燃、易爆物品和可能产生火灾、爆炸危险的生产、储运、销售、使用的过程及有关的设备,进行严格治理。4.3.5公司依照生产规模、火灾危险性及邻近相关单位可提供的消防协作条件等因素,按国家、部颁规范、规定的有关要求确定其生产、储运、运输物品相适应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4.3.6公司内部设置的固定式消防设施要设专人治理,并制定操作规程和治理制度,定期进行试运行。4.3.7消防器材要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又安全的地点,要经常检查,做到“三定”(定点、定型号和用量、定专人维护治理),不准挪作它用。4.3.8发生火灾时,现场人员应立即灭火并向消防队和调度室报警并讲明着火物资,同时派人到路口接应消防车,指明引车路线和消防水源,兼职义务消防队员要积极配合进行灭火,并维持好现场秩序。4.4禁烟治理规定4.4.1公司围墙范围内为禁烟区,禁烟区内禁止吸烟,违者重罚。4.4.2严禁携带火机和易燃、易爆物品入厂。4.4.3谢绝外来人员敬烟,并劝阻外来人员吸烟,认真做好解释工作。4.4.4安全治理部门必须不定期对厂区及办公场所抽检,对禁烟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对违规人员进行处罚并纳入绩效考核。4.4.5凡不遵守规定,现场违章吸烟被发觉者,公司一律作出严肃处理。其它有关防火防爆治理执行《消防安全治理制度》。十三、设备和设施检维修制度一、目的为保证本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设施安全、正常、有效使用,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厂各种设备设施的检维修治理。三、职责与分工主管科室:设备科。负责厂设备设施的检维修治理,监督本制度的执行。相关科室:供销科;负责设备设施检维修的采购治理。生产车间:负责本单位设备设施的使用及维护保养治理四、内容与要求1、检维修时机和频次依照设备设施的安全状况和使用情况确定检维修的时刻。2、检维修前的预备2.1、凡检维修的单位,不管是打算性和非打算性的检修,均应严格执行化工企业厂区安全作业规程。编制出检维修方案,开停车打算、检维修安全措施,签订检维修责任书,报请主管部门确认和主管领导审批。2.2、编制检维修打算应做到项目齐全、内容详细、责任明确、措施具体。要建立检维修总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单位负责人是本单位检维修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负总责,专职安全员负具体责任,各检修项目负责人是本项目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检维修项目的安全负总责,专兼职安全员负责本项目的安全具体责任。凡具有二人以上的检维修任务,必须指定一人负责安全。2.3、设备检维修作业前应办理《设备检维修作业许可证》。2.4、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按检维修方案的要求,组织检维修人员到检维修现场,交待清晰检维修项目、任务、检维修方案,并落实检维修安全措施。2.5、设备的清洗、置换、交出,由设备所在单位负责。设备清洗置换后应有分析报告。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技术负责人检查并确认设备、工艺处理及盲板抽堵等符合检维修安全要求。2.6、对检修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物质设备的置换和分析检验,由设备所属化验室共同负责进行。2.7、清洗、置换的设备要视具体情况选定,对易燃易爆介质的必须采取惰性气体、蒸气和水进行清洗置换。2.8、清洗置换的设备必须进行分析实验,取样要有代表性,确保清洗置换标准的可靠性和分析实验的准确性,并将分析检验结果记录存档。2.9、清洗置换动火标准,按防火,防爆有关规定执行。3、检维修前的安全教育检维修前,必须对参加检维修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3.1安全教育的内容:(1)检维修作业必须遵守的有关检修安全规章制度。(2)风险治理要求,检维修作业现场和检维修过程中可能存在或出现的不安全因素及对策。(3)检维修作业过程中个人防护用具和用品的正确佩戴和使用。(4)检维修作业项目、任务。4、检维修前的安全检查和措施4.1、应对检维修作业使用的脚手架、起重机械、起重设备、电气焊用具、手持电动工具、扳手、管钳、锤子等各种工器具进行安全检查,并填写检查登记表,做到机具齐全、安全可靠。凡不符合作业安全要求的工器具不得使用。4.2、应采取可靠的断电措施,切断检维修设备上的电器电源,并经启动复查确认无电后,在电源开关处挂上“禁止启动”的安全标志并加锁。4.3、对检维修作业使用的气体防护器材、消防器材、安全设施、通信设施、照明设施等经专人检查,确保完好可靠,并合理放置。4.4、应对检维修现场的爬梯、栏杆、平台、盖板等进行检查,保证安全可靠。4.5、对检维修用的盲板应逐个检查,高压盲板须经探伤后方可使用。4.6、对检维修所使用的移动式电气工具,应配有漏电爱护器。4.7、对有腐蚀性介质的检维修场所应备有冲洗用水源。4.8、对检维修现场的坑、井、洼、沟、陡坡等应填平或铺设与地面平齐的盖板,也可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并设夜间警示红灯。4.9、应将检维修现场的易燃易爆物品、障碍物、油污、冰雪、积雪、积水、废弃物等阻碍检维修安全的杂物清理洁净。4.10、应检查清理检维修现场的消防通道、行车通道,保证畅通无阻。4.11、需夜间检维修的作业场所,应设有足够亮度的照明装饰。检维修易燃易爆介质的设施时,照明装置必须是为防爆型。5、检维修作业中的安全要求5.1、参加检维修作业的人员应穿戴好劳动爱护用品。5.2、检维修作业人员应遵守有关安全技术规程和规定。5.3、电气设备检维修作业应遵守电气安全工程规定。5.4、对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物质和蒸汽设备管道的检维修,必须切断物料和气体(包括惰性气体)出入口阀门,并由设备所属车间/班组加设盲板,设专人负责。5.5、在生产和储存化学危险品的场所进行设备检修时,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与当班班长联系。如生产出现异常情况或突然排放物料,危及检维修人员的人身安全时,生产当班班长应立即通知检维修人员停止作业,迅速撤离作业场所。待上述情况排除完毕,确认安全后,检维修项目负责人方可通知检维修人员重新进入作业场所。5.6、严禁涂改、转借《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变更作业内容,扩大作业范围或转移作业地点。5.7、对《设备检修安全作业证》审批手续不全、安全措施不落实、作业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的,作业人员有权拒绝作业。5.8、依照我厂生产工艺特点,在任何情况下禁止带压拆卸或紧固螺栓。6、检维修结束后的安全要求6.1、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有关人员检查检维修项目是否有遗漏,工器具和材料等是否遗漏在设备内。6.2、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应会同设备技术负责人依照生产工艺要求检查盲板抽情况。6.3、因检维修需要而拆除的改变、扶手、栏杆、防护罩等安全设施应恢复正常。6.4、检维修所用的工器具应搬走,脚手架、临时电源、临时照明设备应及时拆除。6.5、设备、屋顶、地面上的杂物、垃圾等应清理洁净。6.6、检维修单位应会同设备所在单位和有关单位、部门对设备进行试压、试漏、调校安全阀、仪表和联锁装置,并做好记录。7、设备的交接7.1、对检维修后的设备,必须进行单机和联动试车,试运转达到一定时刻,运转正常,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方可投入使用。7.2、班组主任要对移交检维修的设备并网置换处理负责,经置换分析检验,确认合格后方可并网。7.3、设备交接验收由综合办。生产和设备负责人在车间/班组主任及分管负责人、检维修项目负责人参加。设备验收必须按预定的检维修标准进行,达不到标准的不准交接。需要做气密试验的必须做好气密性试验验收。7.4、做好验收记录,一式二份,由车间/班组和综合办分不保存。五、编制依据《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AQ3013-2008《化学品生产单位设备检修作业安全规范》AQ3026-2008十四、设备治理制度一、目的1、为加强设备治理,保障装置完整运行正常、效能良好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制定本制度。二、范围2、本制度所称的设备是指构成固定资产的生产设备,包括生产用机械设备、电气设备以及维修设备等。3、设备治理的差不多方针:通过技术、经济和组织的措施,对公司生产设备进行综合治理,做到综合规划、合理选购、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安全生产、适时改造和更新。不断改善和提高公司的技术装备水平,为公司的进展服务。三、职责1、公司的设备由生产部统一治理,具体包括对设备规划、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实行综合治理。2、公司的设备实行分级治理(1)生产部负责公司生产设备的综合治理,负责设备检修打算的制订、执行及故障维修,保证设备的正常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完好率。(2)生产车间负责正确使用设备,做到定人、定机、定岗;及时发觉设备故障,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3)生产班组负责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润滑保养,减少设备磨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能耗,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设备治理必须紧密为生产工艺服务,必须贯彻“预防为主,保全保养并重”的方针,做到专业维修和操作保养相结合。

4、设备治理必须狠抓设备的正确使用、精心维护和科学检修三个环节,广泛采纳新工艺、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提高设备产出率。

四、设备的基础治理1、生产部应对公司的所有设备按照规定逐台进行统一编号,建立设备卡片和台账,建立设备档案,做到随机附件和技术资料齐全。2、财务部应至少每年对所有设备进行一次复查核实,做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物相符。3、生产部要依照设备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和对产品质量的阻碍程度,结合设备的可靠性、维修的难易程序、设备停机损失、购置原值等因素,将设备划分为重点检修设备、一般检修设备和随时维修设备。不同的设备采取不同的治理方法和维修方式。4、设备的调拨(1)设备的调拨必须由生产部统一进行,各部门不得私自进行调拨。(2)

调拨出的设备必须随带原有辅机、附件和技术文件。(3)

各生产车间如需设备调拨的,应由车间负责人填写设备调拨申请单,交生产部部长审查,生产总监审批。由生产部部长组织调拨双方进行设备交接。设备的调拨应报财务治理部备案。5、

设备的封存(1)

因生产任务不足等缘故,停用半年以上的设备应进行封存。

(2)

封存由生产部进行,封存要有明显的标识。

(3)

设备封存前要进行一次全面的维护,并采取防尘、防锈和防潮措施。

(4)

所有封存设备都要达到完好设备的要求,并列入设备检查范围。

6、设备的档案治理(1)生产部负责设备技术档案和状态档案的治理工作。(2)设备的技术档案是指设备的安装、零部件、自制设备、特种设备、使用讲明书、图纸等技术资料。

(3)

状态档案是指设备的分布、购进和安装日期、使用年限、维修记录、调拨记录等资料。

(4)生产部负责整理、保管归档的资料,负责与公司档案室进行相关的业务联系并及时归档本部门的资料。

(5)已归档的设备档案资料发生变更时,应依照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归档资料。五、设备的购置1、

生产部应广泛收集设备科技进展的资讯以及市场信息,并收集使用单位对有关设备的使用意见,为新设备的购置提供资料。2、

关于新设备的购置,生产部应提出设备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维修性等要求,并对关键设备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分析,把好选型和安装验收质量关,为搞好设备的后期治理奠定基础。3、关于配套设备及进口设备的规划选型工作,由生产总监组织生产部、技术部、供应部、财务部等部门进行技术论证和经济分析,并按有关规定上报审批。4、选购的设备应备有齐全的设备安装、使用、润滑、维修等技术资料和必要的维修配件、易损件。选购含有压力容器的设备要“三证”资料齐全。5、设备到货后,由生产部组织采购部、生产车间、库管部和供方派员共同参加开箱验收,并认真做好开箱记录,按装箱单核对主设备、附件、工具、备件和技术资料,办理入库和安装手续。6、

设备安装调试完毕要按讲明书及有关规定进行性能检查、试车和试验,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7、验收后生产部应负责将安装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六、设备的使用与保养1、操作工在独立使用设备前,必须对设备的结构、性能、技术规范、维护基础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等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2、

设备操作人员必须做到“三明白”,即明白结构、明白原理、明白性能;“四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会检查、会排除故障。专门工种,须由国家质监部门发给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3、设备的使用治理要实行定人定机或机长制,由班长负责,原则上由设备所在班组的组长担任。4、

操作人员要严格执行设备的操作规程,严禁设备超负荷、超范围和带故障运转。如现场治理人员强令操作工人超负荷、超范围和带故障使用设备时,设备治理人员有权制止,操作人员有权拒绝。5、

设备操作人员要按时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并保证设备运行记录的连续性、准确性。6、

生产部应依照生产打算和设备本身的特点,采纳预防检修的方式。关于生放设备应利用一切生产空隙安排好维修和检修工作,并认真安排好大修、中修打算。7、关于国家有专门规定的特种设备如压力容器等,生产部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规定进行维修、保养、检修和报检。

8、

设备的保养由操作工的日常清洁保养、维修工专业维修保养加中修、大修打算检修三部分组成。公司依照设备情况制定保养的内容、时刻、责任人,由于保养不当造成的设备损失或事故,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9、

设备的日常保养以操作工为主,操作工应当按照设备科制定设备日常保养要求和规定进行保养,预防设备的损坏和事故发生。10、

维修工和操作工要严格按照润滑周期表执行加油润滑,落实“五定”(指定时、定点、定量、定质、定人)治理,防止设备断油的现象。11、

公司要定期或不定期对设备保养情况进行检查。七、设备的维修1、设备发生故障,操作工人不能解决时,应立即填写设备报修单通知生产设备科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排除,并填好维修记录。2、在接到设备报修以后,生产部应依照设备的故障程度和缘故,派出相应的维修人员前往进行修理。3、

维修人员在维修完毕后,应通知使用单位的职员进行验收,并在报修及验收单上签字,对维修用时和维修材料进行确认。4、

关于公司现有技术力量无法完成的设备报修,应由生产班组填写外协修理申请单,经生产部审核后,报生产总监审批。外协修理申请单应详细注明维修设备的名称、故障缘故、外协厂家和可能费用。5、

在维修完成以后,使用部门和生产部应当对设备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设备改造和大修后和验收还要有技术部门参加。6、

关于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生产部应认真分析,制订改善维修措施,尽量从全然上消除故障以及发生缘故。7、设备大修、中修的检查验收(1)

设备大修、中修完工验收必须严格按讲明书或大、中修打算书中规定的各项检修内容、技术标准要求进行。(2)

对无法修复到出厂标准的老、旧设备,原制造有严峻缺陷的设备,通过两次以上大修的设备,严峻损坏过的设备,在保证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可适当降低精度标准,或依照工艺要求另行制订大修的标准。(3)凡降低修理项目精度标准的设备,必须在大修、中修任务书中注明。(4)

设备大修、中修后应及时进行内、外部检查,空运转试验,升压、升温试验,负荷运行试验,试生产等必要的技术性能试验,必须达到设备出厂标准和符合原安装的生产工艺要求。

(5)

设备大修、中修验收由生产车间、技术部、生产部参加,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交接单,一式三份,生产车间、技术部、生产部各一份。

(6)

验收后生产部应将大修、中修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八、设备改造与更新(1)

生产部必须依照产品进展规划,结合工艺改进和设备技术状况制订设备改造和更新打算。(2)

设备改造与更新方案的审批①

一般设备的改造与更新,由生产部提出方案,报公司批准。②凡纳入新建或技改项目中的重大设备改造与更新,应由生产中心组织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报总经理批准后执行,生产部负责组织实施。(3)设备技术改造应结合大修进行。设备更新原则上是用技术性能先进的设备,更换技术性能落后又无法修复、改造的老设备。凡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设备,能够更新。①

通过多次大修,技术性能不能达到工艺要求和保证产品质量的。

②技术性能落后,经济效果专门差的。③

通过修理、改造虽恢复性能但不经济的。

④耗能大或严峻污染环境,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进行改造不经济的。

⑤国家或有关部门规定淘汰的设备。

(4)设备更新工作应在总经理的领导下,由生产总监具体负责,并应进行以生产部为主,生产车间、技术、质量、财务各部门参加的论证会,研究更新方案,经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部负责实施。九、备品备件的治理1、

备品备件是指设备维修所用的替换零部件,常用的备品备件应保持一定的库存。短缺时由设备治理员提出采购申请,生产部部长审核,生产总监批准。2、

备品备件由生产部部长指定专人保管并办理领用手续,具体单据由保管员负责保管,财务部应定期审查所有单据和对库存物品进行盘点。3、保管员应确定最高、最低储备量,做好备品配件定额储备治理,确保设备维修需要。4、备品备件由维修人员提出领用申请,生产部部长审批,保管员按领料单发放。当备品备件进行直提、直购时,需补办申领手续。5、生产部应做好领用备品备件的保管、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备品备件。6、重要专用维修工具由生产部部长提出申请,生产总监审核,总经理批准;一般维修工具由维修班长提出申请,生产部部长审核,生产总监批准。7、生产部应做好备品备件和维修工具的使用治理。十、设备的闲置与报废1、闲置设备是指由于生产任务不足等缘故停用的生产设备,设备闲置在半年以上的应进行封存治理,设备的封存和启封时必须由生产部和财务中心共同进行。2、因生产结构或技术缘故长期不用,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闲置设备,应积极组织外调、出租或转让,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3、设备报损、报废条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