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探究四-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课件_第1页
专题探究四-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课件_第2页
专题探究四-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课件_第3页
专题探究四-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课件_第4页
专题探究四-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探究四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专题探究四1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共计109年,历经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统治,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共计2中国近代史呈现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即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中国近代史呈现两条鲜明的主线:3第一部分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屈辱史)第一部分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屈辱史)4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1、1487-1522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了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扩张(澳门和台湾分别被葡萄牙和荷兰占领。)2、1640-1689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平了道路/明朝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而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5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五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60年代)(1)

背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夜郎自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补:英1840年前后进本完成工业革命,第一个工业国家;美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五个阶段6(2)

特征: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侵略中国的主要有英、法、美、俄等国。(3)

表现:鸦片战争。(4)

影响: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改变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列强态度由蔑视、疑惧到勾结。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西学思潮的萌发。(2)

特征: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72.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

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

特征: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8(3)

表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3)

表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93.

第三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1)

背景:帝国主义继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但“一战”期间,忙于欧洲战争,经济侵略暂时放松。(2)

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3)

表现:“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美日矛盾斗争激烈。(4)

影响:“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3.

第三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104.

第四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2)特征:“二战”期间再一次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美日矛盾激烈。(3)表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目标是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4)影响: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4.

第四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115.

第五阶段(“二战”后~50年代初)(1)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企图称霸世界。(2)

特征:日本战败,美国成为该阶段侵华主要国家,竭力扶植蒋介石集团,企图把中国变成远东反苏反共基地。(3)

表现:扶蒋反共,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发动侵朝战争。(4)影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抗美援朝5.

第五阶段(“二战”后~50年代初)12二、列强侵华的四次战争及主要影响1.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二、列强侵华的四次战争及主要影响1.

鸦片战争:184013三、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1.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走香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等。2.赔款:《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开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5处。三、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1.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走14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及影响(三个时间/三个条约内容/三个影响)一个结论: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开始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15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16第二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探索史)第二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探索史)17一、地主阶级、爱国官兵抗争:1、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硝烟,标志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2、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探索:4、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5、洋务派推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6、太平天国运动一、地主阶级、爱国官兵抗争:18二、民族资产阶级1、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背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经过: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维新派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二、民族资产阶级1、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192、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高潮:建立中华民国失败: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203、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进一步探索背景:帝国主义以华治华,军阀混战;民主共和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进程: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内容前期是四提倡四反对,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通过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3、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进一步探索21三、无产阶级1、“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和领导者。2、中国联合国民党进行了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得到的教训是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权;3、国共十年对峙,中共在战争中艰难发展,开展农村保卫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无产阶级1、“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224、日本侵华使中共联合各抗日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进行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5、美扶蒋发动内战,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6、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努力,从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一五计划的制定实施、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7、经历了曲折和挫折,最后确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日本侵华使中共联合各抗日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进行23启示任何时候都要以民族大义为重,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国侵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尽心尽智。启示任何时候都要以民族大义为重,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国侵略。24第三部分

近代化进程(探索史)第三部分

近代化进程(探索史)25中国近代化进程含义: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焅,想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含:经济上的工业化――――核心政治上民主化、法制化――――保证思想文化上近代化、先进化―――前提时间范围: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任务:(1)民族、国家独立;(2)实现工业化,使中国走上繁荣富强的之路。中国近代化进程含义: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26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工业化)――――核心1、

近代化的开始: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2、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官僚、地主、商人投资新式企业。3、

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57~1966年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前进时期;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1978年以后进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经济的近代化(工业化)――――核心1、

近27中国政治的近代化1、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兴民权、见了君主立宪主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这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在中国的开端。2、

辛亥革命时期: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推翻君主专制政体,见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开始3、

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4、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推翻蒋家王朝,推动近代民主化进程。5、新中国成立,实现民主政治。中国政治的近代化1、

戊戌变法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28中国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提出“自强”、“求富”主张;维新派提出兴民权,发展资本主义的思想;孙中山提出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思想;新文化运动中提出民主科学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产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中国思想的近代化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29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只有先独立才能实现国家的近代化。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国家要富强,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中国近代化的启示只有先独立才能实现国家的近代化。要实现现代30专题探究四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和探索

近代化(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专题探究四31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共计109年,历经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等统治,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革命性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时期。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到1949年,共计32中国近代史呈现两条鲜明的主线:一是外国列强的侵华史即中国人民的屈辱史二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中国近代史呈现两条鲜明的主线:33第一部分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屈辱史)第一部分

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屈辱史)34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1、1487-1522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了对美洲非洲和亚洲的殖民扩张(澳门和台湾分别被葡萄牙和荷兰占领。)2、1640-1689英国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实行君主立宪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扫平了道路/明朝清朝君主专制达到顶峰。3、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而清朝实行闭关自守政策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35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五个阶段1.

第一阶段(19世纪40年代~60年代)(1)

背景: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自认为是天朝大国,夜郎自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行了工业革命,迫切需要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补:英1840年前后进本完成工业革命,第一个工业国家;美19世纪中期完成工业革命)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五个阶段36(2)

特征: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始形成。侵略中国的主要有英、法、美、俄等国。(3)

表现:鸦片战争。(4)

影响: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改变闭关锁国政策,对西方列强态度由蔑视、疑惧到勾结。中国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运动兴起,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西学思潮的萌发。(2)

特征:列强侵华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开372.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1)

背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外侵略扩张。(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日、俄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2)

特征:政治上,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2.

第二阶段(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38(3)

表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国主义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4)

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加深;中国资产阶级掀起维新变法运动;从学习西方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3)

表现: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帝393.

第三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1)

背景:帝国主义继续加紧对中国的侵略,但“一战”期间,忙于欧洲战争,经济侵略暂时放松。(2)

特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化。(3)

表现:“一战”期间日本独霸中国,美日矛盾斗争激烈。(4)

影响:“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短暂发展,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3.

第三阶段(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404.

第四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1)背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2)特征:“二战”期间再一次形成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美日矛盾激烈。(3)表现: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目标是灭亡中国,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4)影响: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国共两党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夺取抗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4.

第四阶段(20世纪3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415.

第五阶段(“二战”后~50年代初)(1)背景:“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企图称霸世界。(2)

特征:日本战败,美国成为该阶段侵华主要国家,竭力扶植蒋介石集团,企图把中国变成远东反苏反共基地。(3)

表现:扶蒋反共,企图变中国为殖民地,发动侵朝战争。(4)影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抗美援朝5.

第五阶段(“二战”后~50年代初)42二、列强侵华的四次战争及主要影响1.

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国逐渐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3.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

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937~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二、列强侵华的四次战争及主要影响1.

鸦片战争:184043三、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1.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走香港。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台湾、澎湖列岛等。2.赔款:《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3.开埠通商:《南京条约》开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5处。三、中国近代的不平等条约1.割地: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走44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概况及影响(三个时间/三个条约内容/三个影响)一个结论: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开始从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解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45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综合国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和人民军队;必须建立广泛的人民统一战线启示落后就挨打,发展是硬道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高46第二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探索史)第二部分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探索史)47一、地主阶级、爱国官兵抗争:1、禁烟运动――林则徐虎门硝烟,标志近代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起点。2、鸦片战争――林则徐、关天培、3、甲午中日战争:邓世昌探索:4、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5、洋务派推行“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6、太平天国运动一、地主阶级、爱国官兵抗争:48二、民族资产阶级1、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制度。背景:列强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机严重;经过:公车上书――揭开维新变法序幕维新派掀起了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二、民族资产阶级1、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的资本492、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背景:《辛丑条约》签订,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高潮:建立中华民国失败: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2、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503、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进一步探索背景:帝国主义以华治华,军阀混战;民主共和思想得到广泛传播。进程:标志是《新青年》的创办;内容前期是四提倡四反对,后期是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基础。结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通过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行不通。3、激进民主主义者的进一步探索51三、无产阶级1、“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代表和领导者。2、中国联合国民党进行了北伐战争,以失败告终,得到的教训是要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武装权;3、国共十年对峙,中共在战争中艰难发展,开展农村保卫城市的革命道路;三、无产阶级1、“五四运动”中,无产阶级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524、日本侵华使中共联合各抗日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进行合作,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5、美扶蒋发动内战,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6、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为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不懈努力,从没收官僚资本、合理调整工商业、一五计划的制定实施、三大改造、十一届三中全会。7、经历了曲折和挫折,最后确定了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4、日本侵华使中共联合各抗日力量,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国共进行53启示任何时候都要以民族大义为重,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国侵略。努力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尽心尽智。启示任何时候都要以民族大义为重,维护国家统一,抵抗外国侵略。54第三部分

近代化进程(探索史)第三部分

近代化进程(探索史)55中国近代化进程含义:中国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在各种因素影响下,中国的思想、经济、政治等方面开始摆脱封建桎焅,想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历程。包含:经济上的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