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提炼中心、主题: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A、“××”词好在哪里?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记叙顺序及作用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 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
附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附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附2语言特色 1、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附2语言特色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附3、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附3、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⑴“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⑵“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⑶“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⑴“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 ⑷“辨叙术方式”,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无间有插叙、被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⑸“挖中心思想”,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 ⑹“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这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文表达方式,象片、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阅读时间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记叙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 ⑷“辨叙术方式”,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的…特点,增强文章的趣味性。 4、列数字:科学准确具体的说明了……的……特点 5、作比较:通过…和…的比较,突出了…的…特点(地位、影响等)。 6、下定义:完整、科学、准确地说明…本质特点,使之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 7、画图表:直观形象说明了…。 8、作诠解:作诠释,用于解释被说明内容的成因及内在联系。 9、摹状貌:能使说明生动形象,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B.说明方法的作用: 3.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题型:某个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删掉这个词语后……” ①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 ②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换后(删掉)意思变为……,与实际/原意不符/,不准确/不严密/不科学。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3.考查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0.题型: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答题方式:不能调换;原文采用由……到……的顺序介绍事物,调换后不合逻辑。 10.题型:为什么不能调换段落顺序?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的××特点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的写出××事物的××特点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和说服力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增强语气,强化内容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13.修辞方法及作用 12.写作手法及作用?
狭义的写作手法即“表达方式”,广义的写作手法是指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像、联想、象征、开门见山等。常用具体如下: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便于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简洁凝练的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你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或描写对象的特点,在好的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星星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是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和先阳后抑,先贬义在加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突出中心,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2.写作手法及作用?A.可以用诗经里的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 B.可以用引用的手法,如名句箴言之类的 C.可以先声夺人。用一系列的排比句,气势强烈 D.采用题记的方法,显得携永深刻,又有文采 E.开头用景物描写方法,渲染你所需要的气氛和基调 F.开门见山 G.倒叙A.可以用诗经里的比兴手法,比如说:兴是先言他物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对比:强调了……突出了……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评价、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格式:人物+事例+简短评价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1、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2、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文段中事例的概括:
提炼中心、主题:
要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
提炼中心、主题:
A、“××”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B、“××”词能不能删掉? ★答题方式:①不能,用了“××”词,生动地说明了……,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去掉就没有这种效果。 ②不能,删掉“××”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太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
A、“××”词好在哪里?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1、论点出现的形式和位置
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应该是较完整的句子。
位置:①标题、②★开头、③★篇末、④论述过程中(注意承上启下的过渡句)、⑤表述不集中,需要概括 识别或提炼中心论点、分论点: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答题方式:本文(段)的论点是,这里所列举的……属(事实或道理)论据,是为了从(反面或正面)证明这个论点,……
辨识论证方法,分析其作用: 1、回答这类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常见的几种论证方法的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别,然后结合语境,具体内容具体分析。 2、答题方式:这一段(一句)运用了论证方法,论证了……(论点),显得……(好处)。 分析论据与论点的关系: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线索::(1)以人物为线(2)以时间为线(3)以人物为线(4)以事件为线(5)以情感为线(6)以某物为线(7)以题目为线(8)明暗两线 2、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3、答题套路:如:文章以“……”线索,中间串写了“……”、“……”几件事,组成一种“冰糖葫芦”的“串”式结构,选材典型,脉络清晰,主旨鲜明。 一.辨析记叙线索和作用 1、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代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记叙顺序及作用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又细分为:(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5)语言(对话)描写(6)心理描写(7)景物描写(8)场景描写
另外,人物描写从另一个角度看,又可以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人物描写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A、描写分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1)、人物描写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以描写、议论、抒情和说明。描写和记叙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
表现地域风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揭示社会现实。B、环境描写又可以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但还常常辅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 1、关键句是指:主旨的句;议论、抒情句;总结全文的句子;照应的句和过渡句。 2、作用: A、从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句子:(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B、从内容上,在开头:常有开篇点题、设伏笔、留悬念,作铺垫。在文章结尾:深化中心、点明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 四.分析和体味重点语句和关键性词语。(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
答题套路:“XX”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运用有修辞赏析语言: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修辞作用见附1)(3)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 1、手法:(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2、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3、手法的作用: (1)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十、表现手法(写作手法)及作用(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5)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
附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5)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9)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10)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11)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附1: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附2语言特色 1、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1)、朴实无华
(2)、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3)、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4)、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5)、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6)、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7)、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8)、平易省净的语言,运笔飘逸流动,设色素淡而隽永……
附2语言特色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1)、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2)、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3)、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4)、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5)、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6)、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7)、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8)、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9)、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10)、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11)、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12)、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2、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附3、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一、看标题信息,揣摩记叙类型;
二、抓记叙要素,了解大致内容;
三、理行文线索,分清段落层次
四、辨叙述方式,领会布局特点;
五、挖中心思想,理解作品意义;
六、析表现手法,以供习作借鉴。 附3、记叙文的六步阅读法 ⑴“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指阅读的审题目标要比作文单一。即通过对题意的揣摩,要能辨出该文的记叙对象,在写人、记事、绘景、状物中,到底是以哪个为主。 ⑵“抓记叙要素”,这是由文体特点决定的。因为记叙文的内容,无论哪种类型,一般都离不开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这六个要素。 ⑶“理行文线索”,即领悟文章的脉络、顺序,目的是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借此可准确地划分全文的段落层次。 ⑴“看标题信息”,类似作文审题;而“摩揣记叙类型”,则是 ⑷“辨叙术方式”,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无间有插叙、被叙或追叙等叙述方法。 ⑸“挖中心思想”,目的是“理解作品的意义”,这是记叙文在思想内容方面要达到的一个终极目标。 ⑹“析表现手法”,是从写作特点方面分析记叙文的基本要求,目的是为自己的习作寻求借鉴。这一般可以从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语文表达方式,象片、烘托、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文学手段,锤词炼句及比喻、拟人等种种修辞方法几个角度去考虑。但由于记叙文往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而阅读时间有限,因此一般宜结合记叙对象,抓其中最主要、最突 ⑷“辨叙术方式”,即辨析志读文章的主要采用顺叙、倒叙,有 B.说明方法的作用: 1、举例子:具体形象的说明了……的…特点,便于读者理解。 2、分类别:条理清晰地说明了…。 3、打比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标准砂石购销合同文本
- 粮油采购及供应协议
- 购销摄像机合同
- 饲料添加剂采购合同的合同风险防范
- 车库出租合同书范例
- 云服务迁移合同
- 项目服务合同的法律责任认定
- 煤矿安全文明生产与质量标准化
- 自驾车服务畅行无阻
- 家居采购合同的签订要点
- 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三级手术目录(2020版)
- 6人小品《没有学习的人不伤心》台词完整版
- 搓、滚丝螺纹前的毛坯直径
- 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
- Y3150齿轮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验双向细目表
- 部编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选择题)专项训练题及答案
- 读《让儿童在问题中学数学》有感范文三篇
- 陈述句改成双重否定句(课堂PPT)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 自闭症儿童行为检核表学前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