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_第1页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_第2页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_第3页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_第4页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

血压管理主讲人:刘海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主讲人:刘海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2003年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是62.6和128.2亿元,总

计为190.8亿元,其中冠心病直接经济负担占39.9%

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直接经济负担所占比例冠心病

脑卒中翟屹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44-747 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冠心病 脑卒中2患者比例%

ASCC研究:

20.1%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

全国282家医院26655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医院登记调查,其中233家为二级医院,49家为二级医院戚文航,潘长玉,林善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3):457-460脑血管事件史临床诊断

冠心病

心力衰竭史周围血

管病糖尿病慢性肾

脏病患者比例%ASCC研究:20.1%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4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5

23%

12%

16%48%

男性

29%

11%

17%45%

女性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诸多因素中,高血压是主因

各项危险因素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血脂高血糖高BMI高血压

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和BMI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评估了以上

四个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CKD和糖尿病导致死亡的影响。

研究对1980-2010年期间的人口健康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国家,年龄和性别分组分

列风险因素及暴露数据。特定原因死亡的相对风险来自大型前瞻性研究的汇总。研究针对

每种风险因素计算了人口归因分数(PAF),计算所有风险因素组合,考虑多因果关系以

及其他三种风险对BMI的影响,将原因特异性PAF乘以2010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研

究的疾病特异性死亡人数来计算可归因死亡数。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4

Aug;2(8):634-47.

doi:

10.1016/S2213-8587(14)70102-0. 23% 29%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诸多因素中,高血压是主因6高血压左室肥厚高血压与冠心病

SNS兴奋性↑

RAAS兴奋性↑

其他致病因素作用

动脉僵硬肥厚冠脉粥样斑块形成

DBP↓心肌氧供↓

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危险↑↑↑

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绞痛、MI、或其他事件,MI后病死率高

SBP↑心肌氧需↑高血压左室肥厚高血压与冠心病冠脉粥样斑块形成 DBP↓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ypertension

Volume

2011,

Article

ID

653903,

6

pages

doi:10.4061/2011/653903后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50%正常心脏

心肌需氧增加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减少3

高血压促使血管硬化、狭窄与闭塞,引发冠心病,同时增加心脏后负荷,加剧心肌缺血

高血压加剧心肌缺血高血压

4

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与闭塞冠心病高血压恶化

心肌需氧增加舒张期冠脉血流减少后负荷增加

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InternationalJournalofHypert8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多支病变、闭塞病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多支病变、闭塞病变9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弥漫、扩张病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弥漫、扩张病变1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钙化病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钙化病变11

CLARIFY研究显示,以120-129/70-79为基线,冠心病患者血压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不同平均收缩压亚组

HR

(95%

CI)不同平均舒张压亚组

HR

(95%

CI)120-129130-139140-149≥150P

值70–7980–89≥90P

值心血未调整分析11·11(0·94–1·30)1·65

(1·38–1·97)2·84

(2·35–3·44)<0·000111·16

(1·01–1·33)2·69

(2·17–3·33)<0·0001管死亡心肌梗死模型

1模型

2除外心衰未调整分析模型

1模型

2除外心衰11111111·07

(0·91–1·25)1·07

(0·91–1·25)1·04

(0·84–1·28)1·17

(0·97–1·41)1·17

(0·97–1·42)1·18

(0·97–1·43)1·15

(0·91–1·45)1·50

(1·26–1·80)1·50

(1·25–1·80)1·62

(1·29–2·05)1·60

(1·29–1·98)1·57

(1·26–1·95)1·60

(1·29–1·99)1·53

(1·17–1·99)2·39

(1·97–2·90)2·35

(1·93–2·86)2·19

(1·69–2·84)3·01

(2·41–3·76)2·85

(2·28–3·57)2·92

(2·32–3·67)2·88

(2·19–3·80)<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11111111·42

(1·24–1·64)1·42

(1·24–1·63)1·57

(1·31–1·88)1·32

(1·12–1·55)1·43

(1·21–1·69)1·44

(1·22–1·70)1·43

(1·17–1·75)3·81

(3·05–4·77)3·81

(3·04–4·77)3·97

(2·88–5·49)3·35

(2·64–4·24)3·61

(2·81–4·63)3·68

(2·86–4·73)3·77

(2·71–5·25)<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心血管结局的关系。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CLARIFY(45个国家)登记处登记并接受降压治疗的22672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将每个事件之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平均并分类为以每10mm

Hg增量进行分类。主要结果为心血管死亡、心梗或卒中的复合终点。

P

值表示不同血压分层中血压与心血管结局相关性的差异

Lancet.

2016

Oct

29;388(10056):2142-2152.

doi:

10.1016/S0140-6736(16)31326-5.CLARIFY研究显示,以120-129/70-79为1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1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14

6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SBP

每增加

20mmHg(或

DBP

每增加冠脉事件风险增加1倍

10mmHg)可使致命性研究显示,在40-69岁人群中,SBP

每增加

20

mm

Hg(或

DBP

每增加

10mm

Hg)可使致命性冠脉事件风险增加1倍。

对61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评估血压

在各种情况下与疾病风险的相关性,平均随

访12年。Lancet

2002;

360:

1903–136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SBP每增加20mmHg15

MRFIT研究显示:超过2/3的“冠心病超额死亡”发生于收缩压130-159mmHg之间MRFIT研究中观察到的冠心病死亡根据SBP水平分层的冠心病超额死亡率

率高于预期冠心病死亡率,根据根

据SBP水平分层的超额死亡率如图

所示,其中:

超过三分之二的“冠心病超额死亡”

发生于收缩压“轻度升高”的130-

159mmHg之间George

L.

Bakris,

MD

.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THIRD

EDITION.

ISBN:

978-0-323-42973-3:22MRFIT研究显示:超过2/3的“冠心病超额死亡”发生16舒张压和冠心病

DBP和冠脉事件呈连续关系

DBP越低,危险性越低

DBP和“J”形曲线

DBP=冠脉灌注压“J”形曲线见于冠心病伴高血压和LVH

HOT试验:DBP<70

mmHg

心血管事件(MI、心血管病死率)↑舒张压和冠心病 DBP和冠脉事件呈连续关系17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60DBP

(mmHg)>60

-

70>70

-

80>80

-

90>90

-

100>100

-

110

>110对INVEST研究中22576例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舒张压与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呈现J型曲线,且在84mmHg时事件发生率最低。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不要低于60

mmHgMesserli

FH,et

al.Ann

Intern

Med.2006

Jun

20;144(12):884-93.J型曲线: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

冠心病高血压的最佳血压窗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60DBP(mmHg)>60-18

国际大量随机化对照的降压临床试验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2004:

P.32-34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获益源自降压本身

收缩压每降低10~12mmHg

和/或舒张压每降低5~6mmHg脑卒中

风险

减少

38%冠心病

风险

减少

16%总的主要

心血管事件减少

20% 国际大量随机化对照的降压临床试验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获益源自19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风险血压的小幅下降可产生明显益处

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

SBP下降5mmHg

DBP下降2mmHgVerdecchia

et

al.

J

Hypertens.

2010;28:1356-1365.(30

项试验;

n

=

221,024)风险下降13%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下降12%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风险血压的小幅下降可产生明显益处 SB2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21研究BPchange(c/wplacebo)primaryend-pointPHOPE(ACEI)(2000,NEJM)1139/79136/76(–3/1mmHg)–22%<0.001EUROPA(ACEI)2(2003,Lancet)137/82132/80(–5/2mmHg)–20%0.0003CAMELOT(CCB)3(2004,JAMA)129/78124/75(–5/2.5mmHg)–31%0.003冠心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终点事件研究BPchangeprimaryend-PHOPE139/22%降压治疗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压下降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率之间的连续关系

*

实线表示连续相关性,虚线包围

表示95%可信区间

左侧局部加权回归图示显示了血压降低与动

脉粥样硬化进展率之间的连续关系,提示血压

降低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旨在比较氨氯地平或依那普利与安慰剂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为期24个月(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入组患者于1991年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造成20%狭窄)及舒张压

<100mmHg。

274名患者的亚组研究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干预患者随机接受氨氯地平10毫克、依那普利20毫克或安慰剂。

IVUS在基线与研

究完成时进行。JAMA.

2004

Nov

10;292(18):2217-25.%降压治疗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压下降和动脉粥样硬23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2欧洲ESC2018如能耐受,SBP目标值要达到≤130mmHg,但不<120mmHg对于老年(≥65岁)患者,SBP目标范围达到130–140mmHgDBP目标值要<80mmHg,但不<70mmHg3美国AHA2017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血压目标<130/80mmHg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推荐<140/90mmHg作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应注意DBP不宜降得过低2015AHA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科4学声明确诊的CAD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2级预防的合理血压目标值是<140/90mmHg。既往心肌梗死、卒中或TIA、或CAD等危疾病(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的CAD患者,更低的目标血压值(<130/80mmHg)可能是合适的。

权威指南: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是130/80mmHg指南设定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SPRINT

研究,该研究显示:

有高危心血管危险的患者血压<130/80

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25%,全因死亡率下降

27%。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2.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8)00,1–983.Whelton

PK,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7

Nov

7.4.

Hypertension.

2015;65:000-000.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2如能耐受,SBP目标值要达到24

震撼结果:SPRINT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高危心血管风险的患者血压<130/80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

25%,全因死亡率下降

27%。

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试验

共纳入来自全美和波多黎各100多个医疗机构、9,361例≥50岁且伴有至少一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主要排除伴有糖尿病、卒中等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SBP<120mmHg,N=4678)和标准降压组(SBP<140mmHg,N=4683),中位随访3.26年N

Engl

J

Med.

2015

Nov

26;373(22):2103-16.全因死亡显著下降27%

主要终点事件显著下降25%心梗、ACS、卒中、心衰或CV死亡的复合终点震撼结果:SPRINT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高危心血管风25

重视达标之余也需关注血压“晨峰”,24小时长效控压更有利于不良事件的预防早晨醒来时血压和心率都会迅速上升。

在“血压晨峰”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包括心肌梗死和卒中控制清晨血压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目标合理治疗方法是处方一种24小时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在整

个给药间隔内提供保护George

L.

Bakris,

MD

.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THIRD

EDITION.

ISBN:

978-0-323-42973-3:107重视达标之余也需关注血压“晨峰”,24小时长效控压更有26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应和缓2015

AHA/ACC/ASH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科学声明对于舒张压升高且有心肌缺血证据的冠心病患者,应和缓降压而对于ACS患者,血压也应和缓降低……避免收缩压低于60mmHg……Rosendorff

C,

et

al.

Circulation.

2015;131(19):e435-70.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应和缓2015AHA/A27中国高血压指南:冠心病患者平稳、缓慢降压中国高血压指南:冠心病患者平稳、缓慢降压28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1.平稳和缓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

2.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不影响冠脉供血改善症状

4.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理想药物1.平稳和缓有效控制24小时29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0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4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6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37稳定性冠心病降压治疗

RAS阻滞剂与DHP-CCB比较同时扩张动、静脉抑制反射性交感激活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左心室功能减退糖尿病抗心绞痛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他汀类有协同作用

心绞痛和心肌缺血

血压较高RASIDHP-CCB作用特点优势人群稳定性冠心病降压治疗同时扩张动、静脉抗心绞痛作用RASIDH38

坚持服用降压药

血压达标:真实世界中85%的患者认为血压已达标,实际

却只有31%血压达标。

HAPPEN研究结果显示:我国70%的医生和85%的患者相信血压已达标,实际

上却只有31%患者血压达标。血压达标的认知情况与实际血压达标率之间的巨大差距70%85%31%相信血压已达标的医生比例

相信血压已达标的患者比例现实中的血压达标比例

研究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级医院中随机筛选心脏病医生、肾脏病医生和高血压患者参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由遵守ESOMAR行为准则的经过训练的采访

人员执行。共有100名心脏病医生、30名肾脏病医生和400例患者完成了调查。接受调查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高血压诊断后平均时长分别为6.5年和7.6年,目前最常用的降压药

物包括CCB、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单片联合制剂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7

Mar;19(3):256-264 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达标:真实世界中85%的患者39DBP下降mmHg血压下降mmHgSBP下降mmHg

降压药物只需2周即可发挥大部分降压疗效,因此早期选择“对的药”很关键

ACEI

ARB

CCB

交感神经阻滞

剂*抗剂噻嗪利尿剂黑色实线:代表血压对治疗反应的平均模式;阴影部分:曲线的95%置信区间治疗时间(周)治疗时间(周)

这项荟萃分析纳入18项研究共4168名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降压治疗开始第1周,疗效即可达到最大降压疗效的50%Heart.

2011

Nov;97(21):1771-5.DBP下降mmHg血压下降mmHgSBP下降mmHg降40

高血压机制复杂,单药治疗有局限性,联合治疗才是硬道理.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8)00,1–98高血压机制复杂,单药治疗有局限性,联合治疗才是硬道理.41

2018

ESC

高血压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方案:起始ARB+CCB

SPC

或更多联合指南建议初始治疗

双联

Step2

3联

Step

33联

+螺内酯或其他

药物ACEi或ARB

+β受体阻滞剂或CCB

或CCB+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或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上述药物三联

难治性高血压加螺内酯或其他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或β

受体阻滞剂2Pills1Pill1Pill

Figure

5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药物治疗策略.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8)00,1–98考虑转诊进一步治疗

低危1级高血压(SBP<150mmHg)或年龄较大(≥80

岁)或体弱患者考虑单药治疗

对于有明确心血管疾病的极高

危患者,当SBP≥130mmHg时,考虑启动药物治疗2018ESC高血压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42指南推荐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

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年7月第20卷第7期:624-628联合使用不足/不合理目前在临床上,在降压药物种

类较多的情况下,既有联合治

疗使用不足不及时的问题,更

有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应运而生的SPC便捷高效的治疗策略——单片复方制剂(SPC)

可实现以下目标

1.

降压作用更强2.

器官保护作用更多

3.

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效果更好

4.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更少更轻微久经考验的循证药物指南推荐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联合使用不足/不合理应运而生的S43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降压之外还应重视其他独立危险因素的干扰

优化药物治疗•

A:抗血小板治疗

ACEI•

B:β阻滞剂,控制血压•

C:治疗胆固醇异常和戒烟•

D:糖尿病管理和饮食•

E:运动

教育

危险因素干预•

降压•

降糖•

降脂•

戒烟•

改变生活方式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降压之外还应重视其他独立危44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

1.治疗药物包括:β阻滞剂用于心梗病史者,ACEI/ARB用于心梗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糖尿病或CKD患者以及噻嗪类利尿剂(Ⅰ,

A)

2.对于无心梗病史、左室收缩功能障碍、糖尿病或CKD患者也可采用β阻滞剂ACEI/ARB、噻嗪类利尿剂联合治疗(Ⅱa,

B)

3.β阻滞剂禁忌或不耐受者,可用非二氢吡啶类CCB替代,除非存在左心室功能障碍或HF(Ⅱa,

B),合用β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CCB应谨慎,可能增加显著性心动过缓和心衰风险(Ⅱa,

B)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1.治疗药物包括:β阻滞45

4.

使用β阻滞剂、ACEI/ARB后,血压仍不达标,可加用长效CCB,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目标值为<140/90mmHg

(Ⅰ,

A),

更低的降压目标值(<130/80mmHg)对部分冠心病、既往卒中/TIA病史、冠心病等危症患者也可考虑(Ⅱb,B

5.

高血压患者应用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并无特殊禁忌,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时应尽快控制血压,以降低出血性卒中风险(Ⅱa,

C)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4.使用β阻滞剂、ACEI/ARB后,血压仍不达标46ACS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

1.无β阻滞剂禁忌证的ACS患者起始降压治疗应包括一种

β1

选择性且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阻滞剂。

β阻断剂通常口服给药,且应在起病24小时内给予(

Ⅰ,A

),若患者存在严重高血压或缺血表现,可考虑静脉给予

β阻滞剂(

Ⅱa,B

),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失代偿性心衰的患者应暂缓β阻断剂治疗,直至病情稳定(Ⅰ,A

2.前壁心梗、持续高压、存在左室功能障碍或心衰以及合并糖尿病者,加用ACEI(Ⅰ,A)或

ARB(Ⅰ,B)ACS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1.无β阻滞剂禁忌证的ACS患47

3.

以上两药联用后仍不能控制心绞痛或血压,可加用长效二氢吡啶类CCB(Ⅱa,B

4.

醛固酮拮抗剂可用于已接受

β

阻断剂和

ACEI/ARB

治疗的合并左室功能障碍、心衰或糖尿病的心梗后患者,但血肌酐升高或血钾升高者禁用(Ⅰ,A)

5.

合并心衰或CKD且

eGFR<30ml/min

的ACS患者首选袢利尿剂(

Ⅰ,

B)

6.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ACS患者血压目标值为<140/90

mmHg(Ⅱa,

C),

出院时将血压控制于<130/80

mmHg

(Ⅱb,

C),应缓慢降压,避免DBP

<60

mmHg导致冠脉灌注下降或加重缺血ACS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3.以上两药联用后仍不能控制心绞痛或血压,可加用长48缺血性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

1.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治疗策略应包括多种危险因素的综合管理(Ⅰ,C)。

2.应给予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和醛固酮拮抗剂治疗(Ⅰ,A)

3.噻嗪类利尿剂有助于控制血压和降低容量负荷,严重心衰或eGFR<30ml/min者可换成袢利尿剂,但其降压作用不如噻嗪类,利尿剂应与ACEI/ARB、

β受体阻滞剂联用(Ⅰ,C)缺血性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1.高血压合并心衰的治疗策49

4.

研究显示ARB和ACEI在EF降低的心衰患者中疗效相当,且均可有效降压(Ⅰ,A)

5.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对心衰有效,应用于

EF

<40%的心衰患者,醛固酮受体拮抗剂与ACEI/ARB

联用或用于肾功能不全者严密监测血钾

6.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可联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和噻嗪类利尿剂(Ⅰ,A)缺血性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4.研究显示ARB和ACEI在EF降低的心衰患者中疗50

7.合并EF保留的心衰患者,建议控制血压(Ⅰ,A),合并房颤者应控制室率,减轻肺淤血和外周水肿(Ⅰ,

C)

8.

高血压合并EF保留心衰患者可用β阻滞剂、ACEI/ARB

CCB

减轻心衰症状(Ⅱb,

C)

9.

在IHD患者中,伴急性肺水肿的高血压急诊降压原则与ST段抬高或非ST段抬高心梗患者相同(Ⅰ,A),如果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应待心衰稳定后开始治疗。缺血性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7.合并EF保留的心衰患者,建议控制血压(Ⅰ,A),合51

10.

高血压合并EF降低的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非二氢吡啶类CCB;仅在其他药用至最大耐受量仍不能控制血压时应用α受体阻断剂,非类固醇类抗炎药也应慎用(

Ⅱa,B

11.

DBP升高且伴有心肌缺血的冠心病心衰患者,应缓慢降压。脉压增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应关注过低DBP(<60mmHg),80岁以上老年患者应检测立位血压改变,避免SBP<130mmHg和DBP<65mmHg缺血性心衰患者的血压管理建议10.高血压合并EF降低的心衰患者应避免使用非二氢52感谢聆听感谢聆听5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

血压管理主讲人:刘海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主讲人:刘海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4

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

2003年我国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和脑卒中的直接经济负担分别是62.6和128.2亿元,总

计为190.8亿元,其中冠心病直接经济负担占39.9%

高血压导致的冠心病和脑卒中直接经济负担所占比例冠心病

脑卒中翟屹等。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9):744-747 高血压合并心血管疾病带来巨大经济负担冠心病 脑卒中55患者比例%

ASCC研究:

20.1%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冠心病

全国282家医院26655例原发高血压患者医院登记调查,其中233家为二级医院,49家为二级医院戚文航,潘长玉,林善琰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3):457-460脑血管事件史临床诊断

冠心病

心力衰竭史周围血

管病糖尿病慢性肾

脏病患者比例%ASCC研究:20.1%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56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57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58

23%

12%

16%48%

男性

29%

11%

17%45%

女性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诸多因素中,高血压是主因

各项危险因素导致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比例高血脂高血糖高BMI高血压

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血症和BMI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评估了以上

四个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对所有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CKD和糖尿病导致死亡的影响。

研究对1980-2010年期间的人口健康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按国家,年龄和性别分组分

列风险因素及暴露数据。特定原因死亡的相对风险来自大型前瞻性研究的汇总。研究针对

每种风险因素计算了人口归因分数(PAF),计算所有风险因素组合,考虑多因果关系以

及其他三种风险对BMI的影响,将原因特异性PAF乘以2010年全球疾病伤害和危险因素研

究的疾病特异性死亡人数来计算可归因死亡数。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

2014

Aug;2(8):634-47.

doi:

10.1016/S2213-8587(14)70102-0. 23% 29%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诸多因素中,高血压是主因59高血压左室肥厚高血压与冠心病

SNS兴奋性↑

RAAS兴奋性↑

其他致病因素作用

动脉僵硬肥厚冠脉粥样斑块形成

DBP↓心肌氧供↓

高血压患者冠心病危险↑↑↑

高血压患者更易发生心绞痛、MI、或其他事件,MI后病死率高

SBP↑心肌氧需↑高血压左室肥厚高血压与冠心病冠脉粥样斑块形成 DBP↓60International

Journal

ofHypertension

Volume

2011,

Article

ID

653903,

6

pages

doi:10.4061/2011/653903后负荷增加左心室肥厚50%正常心脏

心肌需氧增加舒张期冠状动脉血流减少3

高血压促使血管硬化、狭窄与闭塞,引发冠心病,同时增加心脏后负荷,加剧心肌缺血

高血压加剧心肌缺血高血压

4

血管内皮损伤动脉粥样硬化血管腔狭窄与闭塞冠心病高血压恶化

心肌需氧增加舒张期冠脉血流减少后负荷增加

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InternationalJournalofHypert6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多支病变、闭塞病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多支病变、闭塞病变6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弥漫、扩张病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弥漫、扩张病变6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钙化病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造影特点钙化病变64

CLARIFY研究显示,以120-129/70-79为基线,冠心病患者血压越高,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越大。不同平均收缩压亚组

HR

(95%

CI)不同平均舒张压亚组

HR

(95%

CI)120-129130-139140-149≥150P

值70–7980–89≥90P

值心血未调整分析11·11(0·94–1·30)1·65

(1·38–1·97)2·84

(2·35–3·44)<0·000111·16

(1·01–1·33)2·69

(2·17–3·33)<0·0001管死亡心肌梗死模型

1模型

2除外心衰未调整分析模型

1模型

2除外心衰11111111·07

(0·91–1·25)1·07

(0·91–1·25)1·04

(0·84–1·28)1·17

(0·97–1·41)1·17

(0·97–1·42)1·18

(0·97–1·43)1·15

(0·91–1·45)1·50

(1·26–1·80)1·50

(1·25–1·80)1·62

(1·29–2·05)1·60

(1·29–1·98)1·57

(1·26–1·95)1·60

(1·29–1·99)1·53

(1·17–1·99)2·39

(1·97–2·90)2·35

(1·93–2·86)2·19

(1·69–2·84)3·01

(2·41–3·76)2·85

(2·28–3·57)2·92

(2·32–3·67)2·88

(2·19–3·80)<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11111111·42

(1·24–1·64)1·42

(1·24–1·63)1·57

(1·31–1·88)1·32

(1·12–1·55)1·43

(1·21–1·69)1·44

(1·22–1·70)1·43

(1·17–1·75)3·81

(3·05–4·77)3·81

(3·04–4·77)3·97

(2·88–5·49)3·35

(2·64–4·24)3·61

(2·81–4·63)3·68

(2·86–4·73)3·77

(2·71–5·25)<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0·0001研究旨在观察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与心血管结局的关系。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CLARIFY(45个国家)登记处登记并接受降压治疗的22672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将每个事件之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进行平均并分类为以每10mm

Hg增量进行分类。主要结果为心血管死亡、心梗或卒中的复合终点。

P

值表示不同血压分层中血压与心血管结局相关性的差异

Lancet.

2016

Oct

29;388(10056):2142-2152.

doi:

10.1016/S0140-6736(16)31326-5.CLARIFY研究显示,以120-129/70-79为6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66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67

6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SBP

每增加

20mmHg(或

DBP

每增加冠脉事件风险增加1倍

10mmHg)可使致命性研究显示,在40-69岁人群中,SBP

每增加

20

mm

Hg(或

DBP

每增加

10mm

Hg)可使致命性冠脉事件风险增加1倍。

对61项前瞻性研究的荟萃分析,评估血压

在各种情况下与疾病风险的相关性,平均随

访12年。Lancet

2002;

360:

1903–1361项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SBP每增加20mmHg68

MRFIT研究显示:超过2/3的“冠心病超额死亡”发生于收缩压130-159mmHg之间MRFIT研究中观察到的冠心病死亡根据SBP水平分层的冠心病超额死亡率

率高于预期冠心病死亡率,根据根

据SBP水平分层的超额死亡率如图

所示,其中:

超过三分之二的“冠心病超额死亡”

发生于收缩压“轻度升高”的130-

159mmHg之间George

L.

Bakris,

MD

.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THIRD

EDITION.

ISBN:

978-0-323-42973-3:22MRFIT研究显示:超过2/3的“冠心病超额死亡”发生69舒张压和冠心病

DBP和冠脉事件呈连续关系

DBP越低,危险性越低

DBP和“J”形曲线

DBP=冠脉灌注压“J”形曲线见于冠心病伴高血压和LVH

HOT试验:DBP<70

mmHg

心血管事件(MI、心血管病死率)↑舒张压和冠心病 DBP和冠脉事件呈连续关系70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60DBP

(mmHg)>60

-

70>70

-

80>80

-

90>90

-

100>100

-

110

>110对INVEST研究中22576例伴有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舒张压与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呈现J型曲线,且在84mmHg时事件发生率最低。冠心病患者舒张压不要低于60

mmHgMesserli

FH,et

al.Ann

Intern

Med.2006

Jun

20;144(12):884-93.J型曲线:冠心病患者,血压控制并非越低越好

冠心病高血压的最佳血压窗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60DBP(mmHg)>60-71

国际大量随机化对照的降压临床试验Advances

in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2004:

P.32-34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获益源自降压本身

收缩压每降低10~12mmHg

和/或舒张压每降低5~6mmHg脑卒中

风险

减少

38%冠心病

风险

减少

16%总的主要

心血管事件减少

20% 国际大量随机化对照的降压临床试验抗高血压治疗的主要获益源自72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风险血压的小幅下降可产生明显益处

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

SBP下降5mmHg

DBP下降2mmHgVerdecchia

et

al.

J

Hypertens.

2010;28:1356-1365.(30

项试验;

n

=

221,024)风险下降13%心肌梗死、卒中和心血管病死亡风险下降12%降低血压可降低心血管风险血压的小幅下降可产生明显益处 SB7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74研究BPchange(c/wplacebo)primaryend-pointPHOPE(ACEI)(2000,NEJM)1139/79136/76(–3/1mmHg)–22%<0.001EUROPA(ACEI)2(2003,Lancet)137/82132/80(–5/2mmHg)–20%0.0003CAMELOT(CCB)3(2004,JAMA)129/78124/75(–5/2.5mmHg)–31%0.003冠心病患者严格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终点事件研究BPchangeprimaryend-PHOPE139/75%降压治疗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压下降和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率之间的连续关系

*

实线表示连续相关性,虚线包围

表示95%可信区间

左侧局部加权回归图示显示了血压降低与动

脉粥样硬化进展率之间的连续关系,提示血压

降低延缓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

多中心、随机、双盲研究,旨在比较氨氯地平或依那普利与安慰剂对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研究为期24个月(1999年4月至2002年4月)入组患者于1991年经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冠状动脉造影造成20%狭窄)及舒张压

<100mmHg。

274名患者的亚组研究通过血管内超声(IVUS)测量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干预患者随机接受氨氯地平10毫克、依那普利20毫克或安慰剂。

IVUS在基线与研

究完成时进行。JAMA.

2004

Nov

10;292(18):2217-25.%降压治疗可以延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压下降和动脉粥样硬76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2欧洲ESC2018如能耐受,SBP目标值要达到≤130mmHg,但不<120mmHg对于老年(≥65岁)患者,SBP目标范围达到130–140mmHgDBP目标值要<80mmHg,但不<70mmHg3美国AHA2017稳定性缺血性心脏病,血压目标<130/80mmHg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推荐<140/90mmHg作为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目标,如能耐受,可降至<130/80mmHg,应注意DBP不宜降得过低2015AHA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治疗的科4学声明确诊的CAD并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2级预防的合理血压目标值是<140/90mmHg。既往心肌梗死、卒中或TIA、或CAD等危疾病(颈动脉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腹主动脉瘤)的CAD患者,更低的目标血压值(<130/80mmHg)可能是合适的。

权威指南: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是130/80mmHg指南设定目标的主要依据是

SPRINT

研究,该研究显示:

有高危心血管危险的患者血压<130/80

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25%,全因死亡率下降

27%。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订版2.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8)00,1–983.Whelton

PK,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17

Nov

7.4.

Hypertension.

2015;65:000-000.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目标2如能耐受,SBP目标值要达到77

震撼结果:SPRINT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高危心血管风险的患者血压<130/80mmHg,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

25%,全因死亡率下降

27%。

多中心、随机、对照、开放标签试验

共纳入来自全美和波多黎各100多个医疗机构、9,361例≥50岁且伴有至少一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主要排除伴有糖尿病、卒中等疾病患者

随机分为强化降压组(SBP<120mmHg,N=4678)和标准降压组(SBP<140mmHg,N=4683),中位随访3.26年N

Engl

J

Med.

2015

Nov

26;373(22):2103-16.全因死亡显著下降27%

主要终点事件显著下降25%心梗、ACS、卒中、心衰或CV死亡的复合终点震撼结果:SPRINT研究显示:高血压合并高危心血管风78

重视达标之余也需关注血压“晨峰”,24小时长效控压更有利于不良事件的预防早晨醒来时血压和心率都会迅速上升。

在“血压晨峰”期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包括心肌梗死和卒中控制清晨血压是一个合理的治疗目标合理治疗方法是处方一种24小时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在整

个给药间隔内提供保护George

L.

Bakris,

MD

.

HYPERTENSION:

A

COMPANION

TO

BRAUNWALD’S

HEART

DISEASE,

THIRD

EDITION.

ISBN:

978-0-323-42973-3:107重视达标之余也需关注血压“晨峰”,24小时长效控压更有79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应和缓2015

AHA/ACC/ASH冠心病患者高血压治疗的科学声明对于舒张压升高且有心肌缺血证据的冠心病患者,应和缓降压而对于ACS患者,血压也应和缓降低……避免收缩压低于60mmHg……Rosendorff

C,

et

al.

Circulation.

2015;131(19):e435-70.指南明确指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降压应和缓2015AHA/A80中国高血压指南:冠心病患者平稳、缓慢降压中国高血压指南:冠心病患者平稳、缓慢降压81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1.平稳和缓有效控制24小时血压

2.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不影响冠脉供血改善症状

4.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理想药物1.平稳和缓有效控制24小时82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3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4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6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7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8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89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管理课件90稳定性冠心病降压治疗

RAS阻滞剂与DHP-CCB比较同时扩张动、静脉抑制反射性交感激活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左心室功能减退糖尿病抗心绞痛作用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与他汀类有协同作用

心绞痛和心肌缺血

血压较高RASIDHP-CCB作用特点优势人群稳定性冠心病降压治疗同时扩张动、静脉抗心绞痛作用RASIDH91

坚持服用降压药

血压达标:真实世界中85%的患者认为血压已达标,实际

却只有31%血压达标。

HAPPEN研究结果显示:我国70%的医生和85%的患者相信血压已达标,实际

上却只有31%患者血压达标。血压达标的认知情况与实际血压达标率之间的巨大差距70%85%31%相信血压已达标的医生比例

相信血压已达标的患者比例现实中的血压达标比例

研究于2014年11月~2015年1月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三级医院中随机筛选心脏病医生、肾脏病医生和高血压患者参与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由遵守ESOMAR行为准则的经过训练的采访

人员执行。共有100名心脏病医生、30名肾脏病医生和400例患者完成了调查。接受调查的患者中,男性和女性患者的高血压诊断后平均时长分别为6.5年和7.6年,目前最常用的降压药

物包括CCB、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单片联合制剂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7

Mar;19(3):256-264 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达标:真实世界中85%的患者92DBP下降mmHg血压下降mmHgSBP下降mmHg

降压药物只需2周即可发挥大部分降压疗效,因此早期选择“对的药”很关键

ACEI

ARB

CCB

交感神经阻滞

剂*抗剂噻嗪利尿剂黑色实线:代表血压对治疗反应的平均模式;阴影部分:曲线的95%置信区间治疗时间(周)治疗时间(周)

这项荟萃分析纳入18项研究共4168名高血压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降压治疗开始第1周,疗效即可达到最大降压疗效的50%Heart.

2011

Nov;97(21):1771-5.DBP下降mmHg血压下降mmHgSBP下降mmHg降93

高血压机制复杂,单药治疗有局限性,联合治疗才是硬道理.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8)00,1–98高血压机制复杂,单药治疗有局限性,联合治疗才是硬道理.94

2018

ESC

高血压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降压方案:起始ARB+CCB

SPC

或更多联合指南建议初始治疗

双联

Step2

3联

Step

33联

+螺内酯或其他

药物ACEi或ARB

+β受体阻滞剂或CCB

或CCB+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或β受体阻滞剂+

利尿剂

上述药物三联

难治性高血压加螺内酯或其他利尿剂α受体阻滞剂或β

受体阻滞剂2Pills1Pill1Pill

Figure

5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药物治疗策略.European

Heart

Journal(2018)00,1–98考虑转诊进一步治疗

低危1级高血压(SBP<150mmHg)或年龄较大(≥80

岁)或体弱患者考虑单药治疗

对于有明确心血管疾病的极高

危患者,当SBP≥130mmHg时,考虑启动药物治疗2018ESC高血压指南推荐:高血压合并冠心病95指南推荐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

噻嗪类利尿剂

β受体阻断剂

钙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2年7月第20卷第7期:624-628联合使用不足/不合理目前在临床上,在降压药物种

类较多的情况下,既有联合治

疗使用不足不及时的问题,更

有使用不合理的问题应运而生的SPC便捷高效的治疗策略——单片复方制剂(SPC)

可实现以下目标

1.

降压作用更强2.

器官保护作用更多

3.

预防心脑血管并发症效果更好

4.

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更少更轻微久经考验的循证药物指南推荐使用的降压药物包括:联合使用不足/不合理应运而生的S96

冠心病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除了降压之外还应重视其他独立危险因素的干扰

优化药物治疗•

A:抗血小板治疗

ACE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