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传播者教学课件_第1页
职业传播者教学课件_第2页
职业传播者教学课件_第3页
职业传播者教学课件_第4页
职业传播者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1*第五章1*第五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第二节守门人理论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2*第五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

一、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角色: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客观要求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的统一。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角色有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之分。角色丛:是指那些由于出于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中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整体。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3*一、传播者的角色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3*二、传播者的特点1.代表性: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和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传播活动。2.自主性:虽然代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播者的言行有一定的受控性和约束性,但他们仍有很大的自由驰骋的天地,有较大的传播权利和传播自主性。甚至可以公开传播表达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3.专业性:从业人员要具备专业传播资格、专业观念、双重报酬、特殊的社会地位4.集体性: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往往需要集体合作和一批传播者。5.复杂性:在大众传播中,专业传播者不仅人数众多、协调性强,而且分工复杂。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4*二、传播者的特点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4*三、传播者的任务1.搜集信息:记者、编辑,资料搜集或现场采访2.筛选取舍:按照采写编辑的原则方法3.加工制作:选取合适的表现形态4.控制传播:内容的控制科学健康5.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采用具体方式方法获取信息反馈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5*三、传播者的任务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5*第一节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四、传播者的权利1.不同时期,争取不同的权利2.传播者的权利可分为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力两种3.新闻传播人员主要享有以下权利: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专业保密权、安全保护权

吉林桦甸警察扣押记者朝鲜扣押美国记者6*第一节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四、传播者的权利6*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五、传播者的责任:1.契约性责任2.社会性责任3.法规性责任4.国际性责任讨论:1.什么是狗仔队?

2.什么是公共人物?

3.狗仔队为什么存在?

4.公共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的知情权的冲突?7*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五、传播者的责任:7*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六、传播者的赢效因素1.权威性权利和地位资历和威望专业特长能力才华2.可信性要素:诚实信誉骨气公正无私3.接近性指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愈接近、愈相似,就愈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4.熟知性增强熟知性可从下列方面着手:(1)让受众通过媒介经常见到你(2)直接与公众接触(3)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不断向受众传出5.悦目性一般认为,传播者容貌漂亮、风度翩翩,对受众具有悦目性,那么他(她)本人及其所传信息则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8*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六、传播者的赢效因素8*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七、传播者的素养政治素养9*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七、传播者的素养9*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思想道德修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公正,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坚持主流价值观。专业水平: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职业敏感:职业嗅觉灵敏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事件,《楚天都市报》拿出几个整版率先报道了这段兄终弟及的守诺事迹。随后央视播发了此条新闻。22日,《新闻联播》再次播发,时长1分45秒,并盛赞孙家兄弟“带给人们的却不仅仅是几十万元的工钱,而是比这更加珍贵而沉甸甸的一份诚信”。在这个信义缺失的时代,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连温总理都在为农民工讨薪。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信义兄弟”的事件带给无数无数相识的、不相识的人温馨、感动和震撼。10*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事件*第二节“守门人”(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

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在传播活动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把关人是?如何“把关”?11*第二节“守门人”(把关人)理论1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墨菲《沉默的看门狗》——将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传播者和报纸、电讯编辑比喻为沉默的看门狗,虽有点片面、偏激,但却极其概括地揭示了守门人“沉默”的性格特点。2.库尔德•勒温《群体生活的渠道》——最早提出“守门人”概念。信息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要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12*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墨菲《沉默的看门狗》——将大众传播*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学术贡献:一是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二是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一个重要启事: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三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等提供了圆满的解释。13*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学术贡献:13*第二节守门人理论3.怀特《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他在《“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中改进了卢因的理论,通过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了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即可以这样表示:“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电讯稿中有90%被舍弃、淘汰,在“不值得登”的具体理由中,有许多为“主观”理由,即编辑个人认为不该登就不登,选择新闻的标准是个人的喜好和情绪。

14*第二节守门人理论3.怀特《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5*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5*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怀特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把关人,将把关行为的内核凸显出来,使把关探讨得以深入,这是怀特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怀特研究的突出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认为把关过滤信息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忽略了各种联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个体受到的各种制约)。今天一般“把关人”标准是1.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2.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3.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16*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怀特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第二节守门人理论4.麦克内利《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在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守门人);如驻外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社电讯编辑等。

17*第二节守门人理论4.麦克内利《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成就

麦克内利的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缺陷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认为每个关口都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不分主次。与怀特相同点是一人没有注意打媒介组织受到的社会制约。

18*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成就18*第二节守门人理论5.巴斯《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双重行动模式这个模式强调,虽然在信息流通中有诸多把关环节,但是其中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

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把关人还是记者,记者进行取舍和加工。

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19*第二节守门人理论5.巴斯《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双重行动模式的成就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的完善,指出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把关环节很多,两类多重把关,有主次之分,从业者为主要地位,其中采集、加工为重要。仍以媒介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为落脚点,没有看到宏观社会环境的作用。把关理论整体框架卢因开把关理论研究之先河;怀特把关过滤信息为初级理论——一级把关;麦克内利多环节把关——同层次把关;巴斯双重行动模式——多级把关,强调大众媒介的关键把关角色。20*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双重行动模式的成就20*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二、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

1.守门人的界定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2.守门人的三重角色:接受者、守门人和传播者3.守门人的特征:隐形型、依附性、追加性、完善性六、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1守门人的功能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2守门人的责任确定方向、确保质量、加强协调、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2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二、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2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三、影响传播者守门的因素

1.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

2.经济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信息自身的因素5.组织的自身的因素

6.受众因素

7.技术因素

8.传播者个人因素22*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三、影响传播者守门的因素

1.政治因素和法*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传媒论理:传媒从业者在采集、发布、使用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的总和。要求:恪守新闻真实;减少报道对第三方的伤害;尊重人性及人的尊严;善意和良知;生命至上;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社会道德、文化、传统底线-----伦理失范:媒体所秉承的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怀疑、破坏、或者否定,逐渐失去对媒体的约束力,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尚未形成,从而使得媒体缺乏某中明确的规范约束形成的一种媒体乱象的状态。表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炒作;渲染血腥灾难暴力色情;不恰当的隐性采访(暗访与偷拍);失语漠视;媒介逼视;媒介偏见;媒介歧视;社会责任弱化(内容的取向、低俗化、娱乐化);媒体越权。对策:自我约束;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加强教育;制定规范。23*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传媒论理:传媒从业者在采集、发布、*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178:1新文化报于2013年4月7日以“178:1”为题报道了老人早市买菜因病摔倒178人通过只有一人帮助的新闻,霎时间网络舆论哗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栏目通过调查,分别发出了还原事实真相、传递事件正能量的报道。原来老人倒地后,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有人维护秩序,行人在老人身边经过时有很多人过问,得知老人有可能是脑部疾病,不能随意搬动,于是便小心地有序通过,为抢救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快速又无声的视频记录反映不出事件的真相。个别记者和媒体未经调查误读误报,导致严重偏离事实轨道,误导了舆论。24*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178:124*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

2002年山西一金矿发生爆炸事故,当地负责人为了掩埋事故真相,对前来采访的记者送了红包和物品,这些记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利用其职权“唯利是图、编造新闻”收取“封口费”的做法,没有坚持报实情、讲真话,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这种受贿行为是严重违反记者职业道德的。25*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25*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

2010年3月30日《重庆时报》和《华西都市报》分别报道了中国作协在重庆举行会议时,有的作家入住五星级酒店,甚至是总统套房,吃的是2000多远一桌的宴席等等奢华的行为。而事实真相确实全体与会人员入住的都是宾馆平日标准的客房与自助餐,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奢华,而是简约要求。在此报道出现不久,《华西都市报》与《重庆时报》均发表致歉信,向作协与广大读者道歉,说明自己的报道失实,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向受众传达了“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相关消息,社会舆论哗然而起。两日之后,《甘肃日报》果断发表《重要更正》,对该则新闻报道进行了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对其下达了《警示通知书》。26*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

*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金庸去世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表了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经发出,有关人士便指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便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做任何审核而草率转发,并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其本人也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准。

27*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金庸去世

2010年1*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越权或失当

媒体越权有多种表现,如媒体审判、媒体逼视、舆论绑架、策划新闻、侵犯隐私等。新闻炒作、媒体歧视等表现了媒体报道失当,“杨丽娟事件”是媒体越权和失当的典型案例。媒体逼视指由于新闻媒体的过度报道,使得处于媒体创造的新信息情境下的被曝光者只能接受社会舆论无形压迫式的关注和期待。媒体对杨丽娟追星事件的连续性介入性报道形成了对刘德华的“媒介逼视”。舆论绑架意味着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后的舆论压力,对被点名者进行道德胁迫。2006年媒体点名向公众人物募捐,反映了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和对权力的滥用,甚至侵犯了公众人物的财产自由处分权、隐私权、名誉权。

媒体歧视指媒体“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分布于不同社会地位维度上的人群,歧视弱势群体即处于阶层低端和社会边缘位置的人群。”在新闻报道中农民工的社会形象错位问题上,媒介的城市视角是其重要原因。防止媒体歧视,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处理好媒体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加强记者的职业操守;加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28*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越权或失当28*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逼视的表现方式:高频率报道——造成压力时间长——效果强程度深——增加不安全感内容上——把私人时间与公共利益相关联感情参与——影响受众报道尺度——偏离事实,产生:仇富仇官、愤世嫉俗、操纵民意、道德挟持、干预司法、----29*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逼视的表现方式:29*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王菲与李亚鹏婚姻的报道王菲与李亚鹏令人意外的离婚,不仅让粉丝们大叹“又不相信爱情了”,更引发了媒体一场火爆激烈的新闻大战。当事人身边人的说法,离婚现场的照片,离婚原因,孩子的归属,返京所乘坐的航班,下飞机后的表情,都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中国娱乐八卦花边异常发达,一点不逊色于国外同行,偷拍的专业程度,话题的娱乐程度,狗仔的无耻程度,窥私的无聊程度,与国外同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30*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王菲与李亚鹏婚姻的报道30*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杨丽娟事件”是一个典型的“传媒假事件”,反映出在市场化、娱乐化潮流下媒介对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偏差,这是传媒市场化过程中职业道德与利益冲突造成的困境,解决的途径在于传媒遵循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有学者指出,媒体不仅将杨丽娟及其家人的真实姓名和肖像公之于众,还向社会公开了杨家的详细住址甚至杨父弟弟的名字,这使他们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痛苦。

在该事件中,某些媒体忘记责任、丧失操守,使本可避免的悲剧变成不可避免,某些媒体背离公共利益进行新闻策划,扮演了不该扮演的角色等等,违反了新闻的职业道德。

“杨丽娟事件”是媒体过度商业化运作的典型例证,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商业利益驱动,它反映了媒体新闻专业精神的缺失,而新闻从业者职业道德意识的缺乏是新闻专业缺失的最重要的原因。31*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杨丽娟事件”是一个*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原因分析媒体原因:商业利益驱使;从业者素质低,道德弱化;制度缺失、把关人缺失----新闻道德失范源于传媒之间的恶性竞争对新闻职业道德的侵蚀,良好制度的缺失和体制重构的滞后导致新闻职业道德陷入困境,新闻从业者的意志薄弱导致对新闻职业道德的背离。针对”假新闻、低俗化、新闻炒作”的公害,李良荣认为原因有三:一是认识误区,二是传媒体制上的问题,三还是体制上的问题,就是传媒业内部人控制。并认为单纯的政治教育、道德规劝,不足以扭转传媒业忽视公众利益的取向,必须制订一系列具体举措,迫使传媒业服务公众利益。

陈力丹认为传媒职业道德意识缺失的历史与现实原因有体制转型、商业利益以及记者岗位聘任制度不健全传媒人员流动率过高。就社会根源来说,社会公共道德“盲区”形成新闻职业道德沦丧“重灾区”,制度的缺失导致新闻职业道德陷入困境,媒体社会角色的转换导致新闻职业道德失范。32*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原因分析32*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社会原因:顺应大众社会心理;网络上的平民话语自由的不适应---影响:对私人领域的僭越(侵犯);新闻媒体功能失调;媒体社会功能失调;对策:1.强调社会责任意识,增强新闻自律媒介的伦理自觉是媒体责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媒体伦理自觉是媒体对其社会活动所应当遵从的伦理取向与道德要求的认知,往往指对媒体活动的道德判断与道德困惑的适度把握,是媒体用自律塑造公信度、美誉度与社会公众形象的明确意识,是媒体在回应各种现实道德追问中的责任担当。

新闻自律需要完善自律监督机制:一是建立个人职业道德自律档案;二是建立和完善新闻事业社会联合诚信系统;三是设立新闻道德自律评价制度;四是实行奖惩制度,加大奖惩力度;五是成立专门监督机构;六是建立新闻从业人员淘汰机制。33*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社会原因:顺应大众社会心理;网络上*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2.构建社会监管系统,强化他律约束首先,政府可将媒介产品生产中的道德共识上升为法律法规,同时,政府应资助研究与传媒道德有关的课题,并以研究结论为依据完善相关立法;其次,针对市场化以后传媒业的“注意力经济”的特点,政府应扶持在民间成立各种社团组织,对媒介活动进行舆论监督和“注意”施压,以最大限度地保障能有合乎道德的媒介活动。在法律和制度约束上,新闻道德的法律化也是解决自律规则局限性、遏制低俗化现象的一条出路。另外,通过制定措施提高“造假成本”可以遏制虚假新闻,如建立假新闻举报制度,建立新闻造假者“黑名单”,建立利益倒追机制。34*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2.构建社会监管系统,强化他律约束*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3.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新闻教育创办的动因和宗旨,一开始就包括了要对受教育者进行新闻伦理和职业道德教育,要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在新闻理想和伦理教育上,要切实落实教育理念,融理念于新闻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设置新闻伦理课程,在其他专业课程中加入新闻职业理想和新闻伦理的教学内容;重视师资的培养,充分发挥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35*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3.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第五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36*第五章1*第五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第二节守门人理论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37*第五章职业传播者与传播伦理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

一、传播者的角色传播角色: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客观要求与主观努力的统一,社会期望与个体能力的统一。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角色有普通角色和职业角色之分。角色丛:是指那些由于出于某一特定社会地位的人们中间所形成的各种角色关系的整体。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38*一、传播者的角色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3*二、传播者的特点1.代表性:代表一定的传播部门和传播组织、政党和阶级进行传播活动。2.自主性:虽然代表性的特点意味着传播者的言行有一定的受控性和约束性,但他们仍有很大的自由驰骋的天地,有较大的传播权利和传播自主性。甚至可以公开传播表达个人信念和价值观的信息。3.专业性:从业人员要具备专业传播资格、专业观念、双重报酬、特殊的社会地位4.集体性: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往往需要集体合作和一批传播者。5.复杂性:在大众传播中,专业传播者不仅人数众多、协调性强,而且分工复杂。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39*二、传播者的特点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4*三、传播者的任务1.搜集信息:记者、编辑,资料搜集或现场采访2.筛选取舍:按照采写编辑的原则方法3.加工制作:选取合适的表现形态4.控制传播:内容的控制科学健康5.收集和处理反馈信息:采用具体方式方法获取信息反馈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40*三、传播者的任务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5*第一节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四、传播者的权利1.不同时期,争取不同的权利2.传播者的权利可分为一般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力两种3.新闻传播人员主要享有以下权利:采访权、报道权、批评权、专业保密权、安全保护权

吉林桦甸警察扣押记者朝鲜扣押美国记者41*第一节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四、传播者的权利6*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五、传播者的责任:1.契约性责任2.社会性责任3.法规性责任4.国际性责任讨论:1.什么是狗仔队?

2.什么是公共人物?

3.狗仔队为什么存在?

4.公共人物的隐私权与公众的知情权的冲突?42*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五、传播者的责任:7*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六、传播者的赢效因素1.权威性权利和地位资历和威望专业特长能力才华2.可信性要素:诚实信誉骨气公正无私3.接近性指传播者在信仰、民族、籍贯、专业、个性、情趣、距离上与受众愈接近、愈相似,就愈容易产生好的传播效果。

4.熟知性增强熟知性可从下列方面着手:(1)让受众通过媒介经常见到你(2)直接与公众接触(3)把自己的思想、观点不断向受众传出5.悦目性一般认为,传播者容貌漂亮、风度翩翩,对受众具有悦目性,那么他(她)本人及其所传信息则易为受众所接受和喜爱。43*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六、传播者的赢效因素8*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七、传播者的素养政治素养44*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七、传播者的素养9*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思想道德修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公正,进取心,勇敢,富有同情心。坚持主流价值观。专业水平:知识面广,业务能力强。职业敏感:职业嗅觉灵敏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事件,《楚天都市报》拿出几个整版率先报道了这段兄终弟及的守诺事迹。随后央视播发了此条新闻。22日,《新闻联播》再次播发,时长1分45秒,并盛赞孙家兄弟“带给人们的却不仅仅是几十万元的工钱,而是比这更加珍贵而沉甸甸的一份诚信”。在这个信义缺失的时代,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连温总理都在为农民工讨薪。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信义兄弟”的事件带给无数无数相识的、不相识的人温馨、感动和震撼。45*第一节大众传播中的职业传播者感动中国的“信义兄弟”事件*第二节“守门人”(把关人)理论一、把关人:

是大众传播媒介内部的工作人员。因为大众传播的一切信息,都要经过这些工作人员的过滤或筛选,才能同公众见面,所以他们便是信息传播的“把关人”。在传播活动中,“把关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把关人”起着决定继续或中止信息传递的作用。把关人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传播媒介是全社会信息流通的把关人;从传媒内部来看,把关人是?如何“把关”?46*第二节“守门人”(把关人)理论1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墨菲《沉默的看门狗》——将大众传播媒介中的传播者和报纸、电讯编辑比喻为沉默的看门狗,虽有点片面、偏激,但却极其概括地揭示了守门人“沉默”的性格特点。2.库尔德•勒温《群体生活的渠道》——最早提出“守门人”概念。信息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要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信息总是沿着含有门区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是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是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对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做出决定。”“信息传播网络中布满了把关人。”47*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墨菲《沉默的看门狗》——将大众传播*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学术贡献:一是他把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引入社会学研究的同时,实际上也给传播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二是他对人们行为和群体的研究,给传播学中的效果研究一个重要启事:在研究大众传播媒介对个人的影响时,要充分注意社会环境和个人所属群体的作用。三是他提出了著名的“把关人”(gatekeeper)概念,为信息流动的复杂性等提供了圆满的解释。48*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学术贡献:13*第二节守门人理论3.怀特《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他在《“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中改进了卢因的理论,通过输入信息和输出信息的对比,考察了在一个具体的把关环节上,信息是怎样被过滤和筛选的。他的研究成果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达:“输入信息—输出信息=把关过滤信息”,即可以这样表示:“输入信息——门区——输出信息。》——电讯稿中有90%被舍弃、淘汰,在“不值得登”的具体理由中,有许多为“主观”理由,即编辑个人认为不该登就不登,选择新闻的标准是个人的喜好和情绪。

49*第二节守门人理论3.怀特《守门人:新闻选择的事例研究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50*第二节守门人理论15*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怀特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聚焦于把关人,将把关行为的内核凸显出来,使把关探讨得以深入,这是怀特研究的主要价值所在。怀特研究的突出的缺点就是过分强调把关者的个人权限,认为把关过滤信息主要是新闻编辑基于个人主观判断的取舍选择活动,忽略了各种联系所形成的必然性与社会性(个体受到的各种制约)。今天一般“把关人”标准是1.新闻信息的客观属性2.专业标准和市场标准(新闻价值和新闻要素)3.媒介组织的立场和方针。5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怀特的理论采用个案研究法,*第二节守门人理论4.麦克内利《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播者》——在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中间传播者(守门人);如驻外记者、分社编辑、总社编辑、报社电讯编辑等。

52*第二节守门人理论4.麦克内利《新闻的国际交流中的中间传*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成就

麦克内利的把关理论是对怀特研究的发展与完善,纠正了怀特把关模式的单一化缺陷,他通过对国际新闻流动过程的研究,揭示了在信源与信宿、新闻事件与最终接受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把关环节,而绝非怀特模式所显示的一个孤零零的“门区”。缺陷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把每个把关人及其作用都等同起来,认为每个关口都是处于同一层次上的,不分主次。与怀特相同点是一人没有注意打媒介组织受到的社会制约。

53*第二节守门人理论成就18*第二节守门人理论5.巴斯《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最重要的守门行为出现在媒介组织内部,守门的过程应该分为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两个阶段——双重行动模式这个模式强调,虽然在信息流通中有诸多把关环节,但是其中最关键的把关人还是传播媒介。传播媒介的把关活动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即双重行动:

第一阶段:是新闻采集,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把关人还是记者,记者进行取舍和加工。

第二阶段:是新闻加工,这里的把关人主要以编辑为代表,这一阶段的把关活动(编辑)比第一阶段的把关活动(采写)更具有决定性意义。54*第二节守门人理论5.巴斯《使守门人概念更趋完善》——*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双重行动模式的成就

巴斯的双重行动模式是对麦克内利的新闻流动模式的完善,指出信息流通过程中的把关环节很多,两类多重把关,有主次之分,从业者为主要地位,其中采集、加工为重要。仍以媒介组织对媒介内容的影响为落脚点,没有看到宏观社会环境的作用。把关理论整体框架卢因开把关理论研究之先河;怀特把关过滤信息为初级理论——一级把关;麦克内利多环节把关——同层次把关;巴斯双重行动模式——多级把关,强调大众媒介的关键把关角色。55*第二节守门人理论双重行动模式的成就20*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二、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

1.守门人的界定守门人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2.守门人的三重角色:接受者、守门人和传播者3.守门人的特征:隐形型、依附性、追加性、完善性六、守门人的功能与责任1守门人的功能检查功能、加工功能、评价功能、导向功能、桥梁功能2守门人的责任确定方向、确保质量、加强协调、发现和培养传播人才56*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二、守门人的角色与特征21*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三、影响传播者守门的因素

1.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

2.经济因素3.社会、文化因素4.信息自身的因素5.组织的自身的因素

6.受众因素

7.技术因素

8.传播者个人因素57*第二节守门人理论三、影响传播者守门的因素

1.政治因素和法*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传媒论理:传媒从业者在采集、发布、使用信息时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和道德准则的总和。要求:恪守新闻真实;减少报道对第三方的伤害;尊重人性及人的尊严;善意和良知;生命至上;维护公共利益;遵守社会道德、文化、传统底线-----伦理失范:媒体所秉承的原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被怀疑、破坏、或者否定,逐渐失去对媒体的约束力,而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尚未形成,从而使得媒体缺乏某中明确的规范约束形成的一种媒体乱象的状态。表现:虚假新闻;有偿新闻;低俗炒作;渲染血腥灾难暴力色情;不恰当的隐性采访(暗访与偷拍);失语漠视;媒介逼视;媒介偏见;媒介歧视;社会责任弱化(内容的取向、低俗化、娱乐化);媒体越权。对策:自我约束;行业自律;互相监督;加强教育;制定规范。58*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传媒论理:传媒从业者在采集、发布、*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178:1新文化报于2013年4月7日以“178:1”为题报道了老人早市买菜因病摔倒178人通过只有一人帮助的新闻,霎时间网络舆论哗然。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等栏目通过调查,分别发出了还原事实真相、传递事件正能量的报道。原来老人倒地后,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有人维护秩序,行人在老人身边经过时有很多人过问,得知老人有可能是脑部疾病,不能随意搬动,于是便小心地有序通过,为抢救开辟了一条绿色通道。快速又无声的视频记录反映不出事件的真相。个别记者和媒体未经调查误读误报,导致严重偏离事实轨道,误导了舆论。59*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178:124*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

2002年山西一金矿发生爆炸事故,当地负责人为了掩埋事故真相,对前来采访的记者送了红包和物品,这些记者在其职责范围内利用其职权“唯利是图、编造新闻”收取“封口费”的做法,没有坚持报实情、讲真话,维护新闻的真实性。这种受贿行为是严重违反记者职业道德的。60*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25*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

2010年3月30日《重庆时报》和《华西都市报》分别报道了中国作协在重庆举行会议时,有的作家入住五星级酒店,甚至是总统套房,吃的是2000多远一桌的宴席等等奢华的行为。而事实真相确实全体与会人员入住的都是宾馆平日标准的客房与自助餐,并没有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奢华,而是简约要求。在此报道出现不久,《华西都市报》与《重庆时报》均发表致歉信,向作协与广大读者道歉,说明自己的报道失实,有违新闻真实性原则。

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2010年7月7日《甘肃日报》在新闻报道中向受众传达了“西安市已经被确定为国家第五个直辖市”的相关消息,社会舆论哗然而起。两日之后,《甘肃日报》果断发表《重要更正》,对该则新闻报道进行了更正,并向读者致歉。新闻出版行政部门也对其下达了《警示通知书》。61*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中国作协作家团入住总统套房

*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金庸去世

2010年12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官方微博发表了金庸因中脑炎合并胼胝体积水,于2010年12月6日19点07分,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报道一经发出,有关人士便指出该传闻为假消息。当天深夜,《中国新闻周刊》副总编、新媒体总编辑刘新宇便在新浪微博上承认编辑未做任何审核而草率转发,并真诚接受大家的批评,其本人也提出辞职申请并获准。

62*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案例:金庸去世

2010年1*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越权或失当

媒体越权有多种表现,如媒体审判、媒体逼视、舆论绑架、策划新闻、侵犯隐私等。新闻炒作、媒体歧视等表现了媒体报道失当,“杨丽娟事件”是媒体越权和失当的典型案例。媒体逼视指由于新闻媒体的过度报道,使得处于媒体创造的新信息情境下的被曝光者只能接受社会舆论无形压迫式的关注和期待。媒体对杨丽娟追星事件的连续性介入性报道形成了对刘德华的“媒介逼视”。舆论绑架意味着通过媒体公开报道后的舆论压力,对被点名者进行道德胁迫。2006年媒体点名向公众人物募捐,反映了媒体社会角色的错位和对权力的滥用,甚至侵犯了公众人物的财产自由处分权、隐私权、名誉权。

媒体歧视指媒体“不能够平等地对待分布于不同社会地位维度上的人群,歧视弱势群体即处于阶层低端和社会边缘位置的人群。”在新闻报道中农民工的社会形象错位问题上,媒介的城市视角是其重要原因。防止媒体歧视,要破除传统观念的束缚;处理好媒体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关系;加强记者的职业操守;加强人文关怀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等。63*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越权或失当28*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逼视的表现方式:高频率报道——造成压力时间长——效果强程度深——增加不安全感内容上——把私人时间与公共利益相关联感情参与——影响受众报道尺度——偏离事实,产生:仇富仇官、愤世嫉俗、操纵民意、道德挟持、干预司法、----64*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媒体逼视的表现方式:29*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王菲与李亚鹏婚姻的报道王菲与李亚鹏令人意外的离婚,不仅让粉丝们大叹“又不相信爱情了”,更引发了媒体一场火爆激烈的新闻大战。当事人身边人的说法,离婚现场的照片,离婚原因,孩子的归属,返京所乘坐的航班,下飞机后的表情,都成为媒体竞争的焦点。中国娱乐八卦花边异常发达,一点不逊色于国外同行,偷拍的专业程度,话题的娱乐程度,狗仔的无耻程度,窥私的无聊程度,与国外同行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65*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理王菲与李亚鹏婚姻的报道30*第三节职业道德与职业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