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艺术_第1页
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艺术_第2页
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艺术_第3页
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艺术_第4页
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艺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贾祖璋科学小品的写作艺术科普大家贾祖璋是我国科学小品的奠基者和首创者之一。他的《花与文学》《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素描》《世界禽鸟物语》《生命的韧性》《碧血丹心》等科学小品集,都是玲珑精致的集束美文,不仅语言简洁而洗练、文笔清新而朴实,而且富有立体感和纵深感,令人“执卷流连,若难遽别”,因而广为世人传诵。他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获得全国新长征科普创作一等奖,《南州六月荔枝丹》《兰和兰花》《蝉》等作品多次作为范文入选大中专语文课本,影响深远。贾祖璋科学小品的艺术魅力就在于他既以绚烂多彩的自然界纷繁的生物为描写对象,细致入微地描绘了花鸟虫鱼瑰丽多彩的生态习性和生活史,以及生物世界种种珍闻趣事,又把丰富的科学知识、历史知识和文学知识融为一体,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做到情与景、抒情与形象、诗情与画意的有机结合,绘出一幅幅有声的画,咏出一首首无韵的诗,唱出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歌。科学小品首先是科学,科学性是它的基础。贾祖璋的科学小品在向读者传授相关知识时,十分注意讲究科学性。他在《南州六月荔枝丹》中介绍荔枝时,引用白居易“壳如红缯”一说,他解说这是诗人的比喻,缯是丝织物,光亮滑润,而荔枝壳其实是“粗糙”的;白居易说“膜如紫绡”,他指出是把壳内壁的花纹误作膜的花纹了。在讲到荔枝肉时,他又从植物学的观点指出,这不是果肉,而是“假种皮”,真正的果肉是丢弃的那层膜。在《块石艺灵苗》中引用宋代诗人杨万里谈水仙的材料,杨认为“千叶者乃真水仙”,作者辨说,单瓣是水仙花固有的、原始的形态,出现在前;重瓣是经过人工培养选择而成的、新生的形态,出现在后,杨的说法颠倒了水仙的发展过程。就这样,作者通过调查、观察、考证,用科学的态度不断纠正古人在相关知识上不确切或错讹之处,这就保证了传授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贾祖璋的许多科学小品都涉及到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重大主题。在《金鱼》《萤火虫》中批判“蚕子变金鱼”、“腐草化萤”,在《鸟类面面观》里,从分析麻雀的杂食习性及与农作物的关系,判别它对人类的利害,其中所体现的科学求实精神,对于今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野生动物、倡导科学、破除伪科学和迷信邪说等,都能给人有益的启示,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引经据典、大量引用古诗文是贾祖璋科学小品最显著的创作风格。他的许多科学小品不仅讲科学知识,而且讲科学故事和与之相关的诗词文赋。后者以娓娓动人的形象描述来帮助读者对科学道理进行感知和理解,使科普作品立体式地增加了丰厚感,既通俗易懂而又不失科学的严谨性。他的《一树独先天下春》引用故事、史料、诗文40余条,指名的作者30多人;《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20余条,作者近20人;《兰和兰花》引用20余条,作者10多人;年代则从商、周、宋、明、清而至于今。丰富的引证使这些介绍梅、荔枝的知识和分辨古人所说的兰、兰花的区别,以及兰花的种类和栽培起源的说明文既清晰准确,又形象生动,既有科学的真,又有艺术的美。他的《鸟与文学》,实际上是运用现代生物学知识整理我国古籍中有关鸟类记载的集纳。作者将历来与鸟类有关的诗词、故事、神话、言论一一搜录,对燕、黄鸟、画眉、杜鹃、鸥、鸳鸯等各种鸟儿的名称、种类、生活习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文学和文化的角度展示了“鸟文化”、“鸟文学”的斑斓图景。贾祖璋的许多科学小品如果抽去文中的古诗词,那么原本充满诗情画意的文章就会立刻变得枯燥乏味。古诗文精美的语句犹如一颗颗光彩夺目的宝石,镶嵌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增添了作品的美质、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让人体悟到:许多现今有成就有影响的大手笔,原来是得益于古诗词艺术营养的滋补。科学小品是散文的分支之一。散文的基本笔法有所谓“形散神不散”,看似东拉西扯、材料分散,其实却紧扣某个主题思想进行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贾祖璋的许多科学小品实际上就是科学散文。如《梅》,作者不是从梅的形态特征说起,而是先从“岁寒三友”入题,引陆游的《雪中寻梅》诗推出梅:“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正是花中巢许辈,人间富贵不关渠。”点出梅花高洁风雅的秉性,说明古人推重梅花的缘由,随后又举北宋林逋隐居孤山种梅养鹤和“梅妻鹤子”的故事,激起人们对梅花的兴趣。然后水到渠成地介绍梅的形态种类和不同特点,使读者在轻松欣赏美文的进程中增长了许多梅的知识。《碧血丹心》是一组别开生面的散文。它的写作正值中华民族存亡绝续的生死关头,作者以生物界的材料来阐述“多难兴邦”、“个体牺牲种族保持”等大道理,从中可以想见作者的拳拳爱国用心。虽然抗日战争与生物界的生存斗争不能相提并论,但在国难当头之际,生物学家结合自己的知识,为呼吁抗日救国竭尽绵力,其苦心孤诣无疑是值得称道的。李政道先生曾多次强调:“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的都是真理的普遍性。”在科学小品中,文学是为科学目的服务的,但这种服务绝不仅仅是赋科学内容以文学形式,而是赋科学以美学的理想。文学和科学一样,都是我们认识世界的眼睛。科学与文学能够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向纵深开拓,发挥着认识同一事物的特殊功能。贾祖璋融会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和文学的形象思维,生动地描绘和传播自然知识与人文精神,他的文学诉求将那些庞杂零散的材料凝聚成一篇篇有血有肉、有理有情、风姿绰约的美文。无论是婀娜多姿的水仙、梅、荷花、菊花,还是色彩华丽的金鱼、野雉,乃至蟹、蚕、蝉之属,在贾祖璋的笔下,其外观、体态、习性、生活,都被描述得十分传神,充满诗情画意。在《萤火虫》中,他用构成分析法对萤火虫活动的情景、场面进行了生动描绘;在《兰和兰花》中,他又用对照比较法说明兰(包括兰草、蕙草和泽兰)和兰花(主要有春兰、蕙兰和建兰)的区别和特性;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中,主体六个段落都采用这个电影歌曲名为发语词,分别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了花的色彩是由于它们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们作用的结果,这是化用诗歌的“重章叠唱”法;在《盆花成树耀眼红》中,他引用邓拓《燕山夜话》中对北方盆栽一品红的一段生动而含深意的描写后,发出如此感慨和议论:“在‘万花凋零’时,一品红能够独放异彩,直到‘春回大地’,才与‘群芳’揖别。而邓拓同志,却在十年浩劫初期,遽尔与万花一齐凋零,竟不及见百花再次齐放的光明灿烂的春天。哲人其萎,怅惘何似!”尤如匕首、投枪射向“四人帮”。由于美学理想的坚持和各种文学手法的综合运用,使他的作品不仅构思精美,而且文采斐然、摇曳多姿,并兼有杂文的犀利、论文的深刻、散文的情致、随笔的轻松、诗歌的醇郁。他的作品雄辩地证明: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科学,只有枯燥的叙述。从一个具体质点上左顾右盼、旁征博引、描写抒情、联想想象、对比照应、议论说明,给人以动态联系的概念,让人领略大自然蒙太奇的奇景和音韵,这是科学小品区别于其它科普文体的特色。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贾祖璋的科学小品文辞优美,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在《水仙》里作者这样开头:“水仙,有青翠光润的叶片,亭亭玉立的花梗,错落有致的花序,冰清玉洁的花瓣,鹅黄粉晕的花心,芬芳清幽的馨香,姿容色泽都令人可爱”。这优美的文字既是文学语言,又是科学描述,使得“凌波仙子”——水仙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鸟与文学》中作者写鹤:“鹤之形态,清癯秀逸;鹤之色泽,雪白玉润;鹤之飞翔,翩翩云汉;鹤之栖息,徜徉林泽;鹤之饮食,节省淡泊;鹤之性情,柔静幽娴;颇似一个潇洒风尘,放浪形骸的人,所以俗名称它为仙鹤。”读这样的文字,令人有清风拂面、清新怡人的愉悦之感,又有如进入了花的世界、鸟的王国。作为现代科学小品的先驱,贾祖璋以他深厚的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