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永生的眼睛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永生的眼睛“永生”是什么意思?

(永远活着,永远留存。)这里用“永生”形容什么?眼睛一、生字词语

多音字重{重复、重见天日角{重要zhòngchóng角色眼角Juéjiǎo

不顾一切栩栩如生热泪盈眶与世长辞重见天日夺眶而出突如其来不由自主不假思索笼罩流淌呵护捐赠遵从骄傲自豪角膜给予恢复屡屡孤零零疾病盲童酷爱搂住词语解释突如其来:突如是突然的意思,突如其来就是突然发生。本文指被突然而来的疾病夺走了生命。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本文是指父亲捐献母亲的角膜时态度坚决,毫不犹豫。栩栩如生:形容生动活泼的样子,本文是温迪的画技较高,画出的马就像活的一样。屡屡:一次又一次。遵从:遵照并服从。重见天日:比喻脱离黑暗环境,重新见到光明。本文是指盲人恢复视力、看到光明。

二、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述琳达的

为使

,决定

,琳达

,但听了父亲的话后,她由此转变态度,而后

了父亲的

,女儿为外公

,并希望自己也学外公捐赠角膜的故事。

三、内容探究角膜捐献

角膜捐献是指在逝世后捐出眼角膜以帮助因角膜病变而失明的人重见光明。眼角膜会因为外伤或感染而受损。损伤的部分因损伤而浑浊的角膜可以由叫做角膜移植的手术来替换,手术过程中,浑浊有病的角膜由捐献者健康的角膜代替。成功的角膜移植可以使视力恢复正常。所以,捐献眼角膜可以使因角膜病变而失明的人重见光明。

1、母亲去世后,父亲同意医院要去母亲的眼角膜,我的表现是什么?我为什么不同意父亲的做法?

“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

我痛苦难忍,不顾一切地冲进了自己的房间。“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

“不顾一切”“冲”写出了“我”很爱母亲,想用自己的力量使母亲“完整的离去”。

“一个人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体现了琳达父母为他人着想,无私奉献的高尚思想境界。

资料一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以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能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

资料二目前美国有超过84000多名患者登记等待器官移植,而且每13分钟就会有一个新的登记等待患者。2004年仅有30%的等待者获得了器官移植,而剩余的70%的等待者必须继续等待他们迫切需要的移植器官。不幸的是,每天有16个人会因为无法等到器官移植而丧失生命。

“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温迪是为自己的亲人帮助他人而感到自豪。温迪的言语,表明了她对器官捐献的正确认识,闪耀着她思想的光芒。

女儿温迪的话,让“我”顿悟:父亲留下来的不仅仅是一副眼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为他人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已经根植于后代,并将世代相传。

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

4、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他还留下了什么?

父亲遗留的不仅仅是一幅角膜,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帮助别人,无私奉献,关心他人的这种精神,这精神已经深深地影响了后代,将世代相传,5、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

答:这是爱的永生,是奉献精神的永生。

同学们,照片上这个小女孩叫小杨帆,就在不久前,小杨帆在青岛人民医院离开了我们,小杨帆的生命只有3岁半。这是她爸爸带着她在海洋纪念馆留的最后一张相。杨帆死后,她的父母替她把角膜捐给了两位盲人。小杨帆留下了光明,也留下了爱心。

他叫吴翼飞,是深圳的大学生。在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2004年因骨癌吴翼飞在北京去世;按照吴翼飞的遗愿,他的眼角膜被送回深圳;植入两名眼疾患者眼中。

4月20日20时40分,丛飞因病医治无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去世。37岁的丛飞生前立下遗嘱捐献眼角膜,以他最后的爱心之举,将光明永远馈赠社会、长留人间。

作为一名著名歌手,丛飞商业演出频繁,本应该生活富裕。但他10年来倾其所有,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资助失学儿童和残疾人超过150人,自己却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甚至不惜向生命借贷。

多名患者因覃艳捐献的眼角膜而重见光明。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覃艳用爱心照亮了世界!

张强国,一个21岁的小伙子,———黑暗里摸索14年的他,在移植覃艳眼角膜后的第二天,重见光明。课堂小结《永生的眼睛》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刻画了“我”的父辈为了他人能够更好的生活,尽自己最大所能来帮助别人延续生命、生活得更美好的可贵品德,并借此来教育“我”和所有的人。文章以“永生的眼睛”为题,富有深意。“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巩固练习一、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但……而且……宁可……也不……因为……所以……虽然……可是……1.《永生的眼睛》一课()使我感动,()引起我许多的想法。

2.父亲()死去了,()他那话语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3.()我们的捐献给了别人快乐,()这种做法是很高尚的。

4.()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帮助别人,()应当处处为自己的利益斤斤计较,这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