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1.gif)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2.gif)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3.gif)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4.gif)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习题课件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a646d6338fd1628670dab6eea798cb34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外古诗词诵读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多是在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作者简介一、峨眉山月歌李白文本理解文本背诵诗歌大意名句赏析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半轮明月高高悬挂在峨眉山前,青衣江澄澈的水面倒映着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只能依依不舍顺江去向渝州。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赏析:这位“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江行见月,如见故人。然而明月毕竟不是故人,于是只能“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了。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理解默写: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文学史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来纪念他。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约1400余首。作者简介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文本理解文本背诵诗歌大意名句赏析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歌唱。
现在正好是江南风景秀美的时候,在这暮春季节再次遇见了你。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赏析: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但在诗中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诗人的感慨是很深的,但写到“落花时节又逢君”时,却黯然而收,在无言中包孕着深沉的慨叹,痛定思痛的悲哀。理解默写:1.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国破家亡之际的深切感慨。《江南逢李龟年》中与此相类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为唐太宗功臣岑文本之孙。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天宝八载(749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757年)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作者简介三、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文本理解文本背诵诗歌大意名句赏析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赏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寄托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其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忧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垣断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理解默写:1.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2.《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表达诗人的思想之情,寄托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李益(748—约829),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年)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年)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作者简介四、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文本理解文本背诵诗歌大意名句赏析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回乐烽前的沙地洁白似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深秋白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惹得出征的将士一夜都在思念家乡。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赏析:
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月夜闻笛时的迷惘心情,映衬出夜景的空寥寂寞。“一夜”和“尽望”又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描绘了戍边将士浓烈的乡思和满心的哀愁之情。理解默写:1.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渲染心境的愁惨悲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八年级地理下册《7.1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听课评课记录 新人教版
- 【人教版】河南省八年级地理上册2.1地形和地势听课评课记录2新版新人教版
-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元朝的统一与拓展》听课评课记录
- 环境设计服务协议书(2篇)
-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第1框中学序曲听课评课记录(新人教版)
- 湘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2.1《学习与成长》听课评课记录
- 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回顾与反思》听评课记录10
-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听课评课记录2
- 苏人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6.1《共享发展成果》听课评课记录
- 部审湘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1 第1课时《平均数》听评课记录
- 2025年买卖个人房屋合同(4篇)
- 2025代运营合同范本
- 武汉2025年湖北武汉理工大学管理人员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家庭燃气和煤气防火安全
- 使用错误评估报告(可用性工程)模版
- 2024年高考全国甲卷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4月浙江省00015英语二试题及答案含评分参考
- 臭和味检测原始记录表
- 小学英语26个字母标准手写体卡片打印版
- 社区精神康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