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1.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2.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3.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4.gif)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课件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361694cccca24c05a85a6de1b3ca674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时1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玻璃仪器的洗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当堂小练5布置作业6目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2学习目标返回1.了解人类对空气认知的化学史。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与方法。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习目标返回1.了解人类对空气认知的化学史。3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风是无形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返回新课导入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4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新课讲解1.空气成分的发现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发现的?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新课讲解1.空气成分的发5新课讲解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1)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曲颈瓶玻璃钟罩汞槽新课讲解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6新课讲解(2)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部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3)拉瓦锡又把汞表面所收集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内加热,得到汞和氧气,而且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余4/5体积的空气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新课讲解(2)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气7新课讲解思考1.拉瓦锡利用汞+氧气氧化汞的反应来进行实验,为什么选择汞?2.实验现象是什么?拉瓦锡得出了什么实验结论?加热反应容易发生,现象明显;汞是液体,所占空间小;生成的氧化汞是固体,所占空间小;氧化汞加热又可以分解……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新课讲解思考1.拉瓦锡利用汞+氧气氧化汞的反8新课讲解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2)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五氧化二磷点燃红磷+氧气
P
O2
P2O5新课讲解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五氧化二磷点燃红磷9新课讲解思考1.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新课讲解思考1.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红磷在封闭的容器10新课讲解思考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新课讲解思考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11新课讲解归纳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新课讲解归纳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12新课讲解归纳2.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新课讲解归纳2.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13新课讲解3.空气的组成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速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以上都是体积数,莫与质量混一起。
上述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新课讲解3.空气的组成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杂14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1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例C解析: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新课讲解典例分析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15
新课讲解
2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例B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氧气约占21%,所以通过图示可知R指的是氧气。新课讲解2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16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新课讲解二、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CO2等;2.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17新课讲解归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只有一种成分由几种纯净物组成组成性质固定不固定表示方法有化学符号无固定符号举例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05)空气,海水联系新课讲解归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只有一种成18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M和N之间是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例C解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稀有气体和氖气是包含关系。选项ABCDM化学性质空气稀有气体混合物N物理性质氢气氖气纯净物新课讲解典例分析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19新课讲解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过去,人们曾把氧气称为“养气”,那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1)供给呼吸,医疗、潜水等;(2)支持燃烧,气焊、炼钢等。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液氧燃料产生能量新课讲解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液20新课讲解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用途:用作保护气;做低温剂;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给食品包装袋充气、保护气冷冻剂制氮肥、化工原料新课讲解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给食品包装袋充气、保护气冷冻剂制21新课讲解3.稀有气体(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新课讲解3.稀有气体22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例D解析:空气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是氮气和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稀有气体。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下列空气成分中,化23四、保护空气新课讲解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少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四、保护空气新课讲解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24新课讲解1.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新课讲解1.空气污染的原因25新课讲解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新课讲解2.空气污染的危害26新课讲解3.空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空气质量日报(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新课讲解3.空气污染的防治27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PM2.5
例A解析: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返回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28课堂小结返回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纯净物和混合物氧气的用途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组成空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污染物空气的成分影响防治措施课堂小结返回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纯净物和291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A.N2 B.O2C.H2OD.CO22.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B.食品包装中充入防腐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寿命D.氮气支持燃烧D当堂小练DB1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D当堂小练DB303.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4.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D当堂小练CC3.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31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A.装置漏气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D当堂小练C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32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D当堂小练D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D当337.“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物收割后留下的桔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D当堂小练A7.“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物收割34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D当堂小练D返回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D当35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36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当堂小练5布置作业6目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37学习目标返回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氧气和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3.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4.掌握化合反应的判断。学习目标返回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8新课导入返回
有一种物质为人间的美景默默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知道它是谁吗?假入你去潜水,哪一种物品是必须准备的?为什么?氧气人类的呼吸潜水鱼的呼吸新课导入返回有一种物质为人间的美景默默的做出了巨大的39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新课讲解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不易溶于水;(4)三态转化:101kPa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新课讲解1.氧气的物理性质40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例D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41
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新课讲解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说明】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点击画面播放动画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42新课讲解
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新课讲解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43新课讲解实验内容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放热;有刺激性气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新课讲解实验内容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44新课讲解
实验3: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现象。点击画面播放动画新课讲解实验3: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45新课讲解【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大量热;(3)生成黑色固体。【实验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新课讲解【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氧气46新课讲解思考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比,现象是否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新课讲解思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47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B解析: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新课讲48新课讲解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氧气二氧化硫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点燃点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新课讲解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49新课讲解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A+B…
AB注意: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钢铁制品的生锈等。新课讲解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50新课讲解归纳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新课讲解归纳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化合反应不51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B.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D.氧化汞
汞+氧气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A点燃点燃返回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52课堂小结返回物理性质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课堂小结返回物理性质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53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D当堂小练BB2.下列物质在纯氧中燃烧会出现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B.铁丝C.硫磺D.蜡烛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D当堂小练B543.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4.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纯氧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铁丝在纯氧中不能燃烧,在空气中能燃烧C.石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也能复燃D当堂小练DC3.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55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C.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氧化,铁生锈也是剧烈氧化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D当堂小练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当堂小练A56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
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D当堂小练D加热点燃点燃返回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57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58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当堂小练5布置作业6目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59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2.理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3.能分辨分解反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返回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返回60新课导入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在工业上怎样制得氧气呢?在实验室中我们又如何制得氧气呢?新课导入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61一、实验室制取氧气新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2)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3)加热高锰酸钾(KMnO4)一、实验室制取氧气新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62新课讲解1.高锰酸钾制氧气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新课讲解1.高锰酸钾制氧气63新课讲解【实验原理】【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实验装置】(1)制取装置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新课讲解【实验原理】高锰酸钾64集气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导管
(2)收集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水槽集气瓶
排水法(较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新课讲解集气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导管(2)收集装置氧气的65【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药品;(3)固定装置;(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6)把导管移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
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实验现象】导管口有气泡不断冒出,将导管放入到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减少,气体不断增多,直至充满整个集气瓶。新课讲解【实验步骤】新课讲解66新课讲解思考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
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的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重心平衡,便于加热,防止加热时把铁夹的棉垫烧坏。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集气瓶里的水变成紫红色。新课讲解思考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67新课讲解
1.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集气瓶已充满氧气。2.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氧气。归纳氧气的验满和检验的方法新课讲解1.验满方法归纳氧气的验满和检验的68新课讲解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探究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点击画面播放动画新课讲解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69新课讲解(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新课讲解(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70新课讲解(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待试管中又没有现象发生时,再重复上述操作,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二氧化锰在此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新课讲解(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71反应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二氧化锰新课讲解【实验结论】过氧化氢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分解制取氧气。二氧化锰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只是一种催化剂,催化剂是一个反应条件。反应表达式:二氧化锰新课讲解【实验结论】72新课讲解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小试管中加热,用带火星的小木条检验。【实验原理】【实验装置】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新课讲解3.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73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组装好装置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B.加入药品后,直接将酒精灯火焰对准药品加热C.水槽中有气泡冒出时,立即收集气体 D.实验结束时,先移走酒精灯再从水槽移出导管A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解析:直接用酒精灯的火焰对准药品所在位置加热,试管受热不均,引起试管炸裂;待导管口有均匀气泡产生时开始收集;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
实验室可通过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制取氧气,下列实验74新课讲解
(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1.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催化剂(又叫触媒)。一变:二不变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在化学反应的前后不变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催化剂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新课讲解(二)催化剂和催化作用一变:二不变改变其他物质75新课讲解【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②没有催化剂并不是意味着不能进行反应,只是反应速率不同。③催化剂不能增多或减少生成物的总质量。新课讲解【注意】①一个反应的催化剂并不是唯一的。76新课讲解三、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温馨提示: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特点可以表示如下: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新课讲解三、分解反应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77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铁+氧气四氧化三铁B.镁+稀盐酸氯化镁+氢气C.过氧化氢水+氧气D.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二氧化锰点燃C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点燃二氧化78低温加压空气液态空气氮气先蒸发液态氧气蒸发新课讲解四、氧气的工业制法1.原理:利用液氧(沸点高)和液氮(沸点低)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2.方法
分离液态空气过程,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低温加压空气液态空气氮气先79
低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
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下列步骤:(1)从步骤②可以得出氮气的沸点比氧气的沸点
(填“高”或“低”。(2)工业上采用该方法制氧气,这一变化属于
变化。物理
返回低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工业上制取氧气主要有80课堂小结返回分解过氧化氢概念特点:“一变多”加热分解氯酸钾实验室制法制取氧气催化剂与催化作用分解反应工业制法加热分解高锰酸钾课堂小结返回分解过氧化氢概念特点:“一变多”加热分解氯酸钾实811.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②使高锰酸钾受热;③用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共热;④使二氧化锰受热.判断这四种方法()A.全正确
B.全不正确
C.①②③正确
D.只有①②正确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氧气,反应前后二氧化锰在固体混合物中质量分数是()
A.由大到小B.由小到大C.不变D.无法判断D当堂小练CB1.某同学设计了4种制氧气的方案:①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823.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D当堂小练C3.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当堂小练83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A.通电使水分解:水
氢气+氧气B.加热高锰酸钾分解: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C.加热氯酸钾分解: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D.过氧化氢溶液催化分解:过氧化氢
水+氧气加热二氧化锰加热二氧化锰通电D当堂小练4.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84D当堂小练5.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反应产生O2。实验室欲利用15%的H2O2溶液制取O2,则下列装置中,仪器选择和药品放置最合理的是()DA
B
C
DD当堂小练5.15%的H2O2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会剧烈85D当堂小练6.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时O2
,集气瓶装满水 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O2
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 C.用排水法收集O2
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O2
,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返回CD当堂小练6.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86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课时1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与玻璃仪器的洗涤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87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当堂小练5布置作业6目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88学习目标返回1.了解人类对空气认知的化学史。2.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掌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与方法。3.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4.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初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培养关注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学习目标返回1.了解人类对空气认知的化学史。89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首诗描写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风,风是无形的,空气流动形成了风。空气是一种什么样的气体?它是由什么组成的?返回新课导入唐朝诗人李峤写过一首小诗:“解落三秋叶90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新课讲解1.空气成分的发现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空气是由哪些成分组成的呢?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发现的?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新课讲解1.空气成分的发91新课讲解
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1)拉瓦锡把少量的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一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了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曲颈瓶玻璃钟罩汞槽新课讲解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92新课讲解(2)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气体既不能供给呼吸,也不能支持燃烧。他认为这部分气体全部都是氮气。(3)拉瓦锡又把汞表面所收集的红色粉末收集起来,放在一个较小的容器内加热,得到汞和氧气,而且得到的氧气加到前一个容器里剩余4/5体积的空气中,结果所得气体跟空气的性质完全一样。
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1/5。新课讲解(2)拉瓦锡研究了剩余4/5体积的空气,发现这部分气93新课讲解思考1.拉瓦锡利用汞+氧气氧化汞的反应来进行实验,为什么选择汞?2.实验现象是什么?拉瓦锡得出了什么实验结论?加热反应容易发生,现象明显;汞是液体,所占空间小;生成的氧化汞是固体,所占空间小;氧化汞加热又可以分解……一部分银白色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同时容器里空气的体积差不多减少了1/5。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新课讲解思考1.拉瓦锡利用汞+氧气氧化汞的反94新课讲解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放出大量的热;(2)等到燃烧停止,冷却到室温后,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五氧化二磷点燃红磷+氧气
P
O2
P2O5新课讲解2.实验室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五氧化二磷点燃红磷95新课讲解思考1.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红磷在封闭的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了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进入容器。新课讲解思考1.水为什么能够进入集气瓶中?红磷在封闭的容器96新课讲解思考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有什么性质?集气瓶中水上升至约1/5后,不再上升说明剩余的气体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溶于水。新课讲解思考2.集气瓶中的水上升到约1/5后,不能继续上升97新课讲解归纳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1)红磷熄灭后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2)装置漏气;(3)红磷的量不足;(4)有部分水留在导管中未进入集气瓶;(5)燃烧一定程度时,瓶内氧气含量小,红磷不能继续燃烧。新课讲解归纳1.进入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98新课讲解归纳2.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1)点燃红磷后,插入集气瓶的速度太慢,导致部分气体从集气瓶口膨胀逸出。(2)弹簧夹未夹紧,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部分空气从导管口膨胀逸出。新课讲解归纳2.进入水的体积大于集气瓶总体积的1/5的原因99新课讲解3.空气的组成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杂质体积分数78%21%0.94%0.03%0.03%速记口诀氮七八,氧二一,零点九四是稀气;还有两个点零三,二氧化碳和杂气;以上都是体积数,莫与质量混一起。
上述比例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新课讲解3.空气的组成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杂100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1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的是()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例C解析: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能证明空气中O2的含量。新课讲解典例分析1用如图装置进行实101
新课讲解
2
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例B解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氧气约占21%,所以通过图示可知R指的是氧气。新课讲解2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102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如:空气,海水等。2.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氧气(O2)、氮气(N2)、二氧化碳(CO2)等。新课讲解二、纯净物与混合物
1.纯净物可以用专门的化学符号来表示。如氮气、二氧化碳可分别表示为N2、CO2等;2.混合物中各物质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如空气中的氮气、二氧化碳等都保持着各自的性质。1.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其中各成分103新课讲解归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只有一种成分由几种纯净物组成组成性质固定不固定表示方法有化学符号无固定符号举例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05)空气,海水联系新课讲解归纳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比较纯净物混合物组成只有一种成104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叉等关系,如图所示概念M和N之间是包含关系。下表选项中,所列概念之间的关系符合图中所示包含关系的是()例C解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混合物和纯净物是并列关系;稀有气体和氖气是包含关系。选项ABCDM化学性质空气稀有气体混合物N物理性质氢气氖气纯净物新课讲解典例分析化学概念之间具有并列、包含、交105新课讲解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过去,人们曾把氧气称为“养气”,那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呢?(1)供给呼吸,医疗、潜水等;(2)支持燃烧,气焊、炼钢等。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液氧燃料产生能量新课讲解三、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液106新课讲解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2)化学性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3)用途:用作保护气;做低温剂;制硝酸、化肥的重要原料。给食品包装袋充气、保护气冷冻剂制氮肥、化工原料新课讲解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给食品包装袋充气、保护气冷冻剂制107新课讲解3.稀有气体(1)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等气体的总称。(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化学性质很不活泼。(3)用途:保护气、电光源激光技术、低温麻醉。新课讲解3.稀有气体108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下列空气成分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且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例D解析:空气中化学性质很不活泼的是氮气和稀有气体,能发出不同颜色光的是稀有气体。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下列空气成分中,化109四、保护空气新课讲解
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少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我净化能力,仍能保持空气的洁净。如果进入空气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数量超出了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空气的污染。四、保护空气新课讲解洁净的空气对于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110新课讲解1.空气污染的原因
工厂排放的烟尘废气;汽车、飞机、轮船排放的废气;居民炉灶排放的烟尘废气中,含有很多有害物质,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新课讲解1.空气污染的原因111新课讲解2.空气污染的危害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造成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形成酸雨(世界三大环境问题)等。新课讲解2.空气污染的危害112新课讲解3.空气污染的防治
防治措施:加强大气监测,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4.空气质量日报(1)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等。(2)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新课讲解3.空气污染的防治113
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是()A.氮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PM2.5
例A解析:氮气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项目。返回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以下不列入空气质量114课堂小结返回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纯净物和混合物氧气的用途氮气的性质和用途空气的组成空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污染物空气的成分影响防治措施课堂小结返回稀有气体的性质和用途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纯净物和1151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A.N2 B.O2C.H2OD.CO22.下列关于氮气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A.制造硝酸和氮肥的重要原料B.食品包装中充入防腐C.灯泡中充氮气延长寿命D.氮气支持燃烧D当堂小练DB1空气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气体是()D当堂小练DB1163.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空气是混合物C.氧气具有可燃性D.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4.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A.温室效应
B.白色污染 C.酸雨 D.臭氧层破坏D当堂小练CC3.空气是人类的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117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大的是()A.装置漏气B.药匙中放入的红磷量不足C.点燃红磷伸入瓶中时,没有立即塞紧瓶塞D.红磷燃烧结束后,没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弹簧夹D当堂小练C5.用如图所示的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118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D当堂小练D6.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D当1197.“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物收割后留下的桔杆的处理方法中,不符合“绿色化学”的是()A.就地焚烧 B.发酵后作农家肥C.加工成精饲料 D.制造沼气D当堂小练A7.“绿色化学”要求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对农物收割120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氧气易溶于水,使得鱼能在水中生存;②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粮食和食品仓库的保护气;③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作火箭的高能燃料;④由于稀有气体有惰性,所以常用作保护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②④D当堂小练D返回8.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及相关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D当121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2氧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22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当堂小练5布置作业6目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123学习目标返回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掌握氧气和常见物质的化学反应。3.掌握氧化反应的概念。4.掌握化合反应的判断。学习目标返回1.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24新课导入返回
有一种物质为人间的美景默默的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你知道它是谁吗?假入你去潜水,哪一种物品是必须准备的?为什么?氧气人类的呼吸潜水鱼的呼吸新课导入返回有一种物质为人间的美景默默的做出了巨大的125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新课讲解1.氧气的物理性质(1)无色、无味的气体;(2)密度比空气大;(3)不易溶于水;(4)三态转化:101kPa下。一、氧气的物理性质新课讲解1.氧气的物理性质126新课讲解典例分析
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略小于空气B.液态氧是无色液体C.氧气易溶于水D.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例D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下列关于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127
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实验结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新课讲解二、氧气的化学性质【说明】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点击画面播放动画实验1: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128新课讲解
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发生燃烧,观察硫在空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然后把盛有燃着的硫的燃烧匙伸进充满氧气的集气瓶里,再观察硫在氧气里燃烧时发生的现象。比较硫在空气里和在氧气里燃烧有什么不同。新课讲解实验2:在燃烧匙里放少量硫,加热,直到129新课讲解实验内容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蓝紫色火焰、火焰更明亮;放热;有刺激性气味【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剧烈。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点燃新课讲解实验内容现象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130新课讲解
实验3: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预先放入一些水,观察现象。点击画面播放动画新课讲解实验3: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131新课讲解【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2)放出大量热;(3)生成黑色固体。【实验结论】铁在空气中不易燃烧,在氧气中能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新课讲解【实验现象】(1)剧烈燃烧,火星四射;铁+氧气132新课讲解思考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比,现象是否一样?这说明了什么?
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主要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取决于氧气的含量,氧气含量越高,燃烧越剧烈。新课讲解思考物质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相133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氧气能支持燃烧 B.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在通常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D.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跟许多物质发生反应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B解析: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新课讲134新课讲解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氧气二氧化硫硫+氧气二氧化硫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点燃点燃上述几个变化中,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新课讲解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反应前的物质反应后生成的物质135新课讲解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2.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3.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叫缓慢氧化。A+B…
AB注意:生活中,缓慢氧化的例子很多,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料的腐熟、钢铁制品的生锈等。新课讲解1.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136新课讲解归纳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化学反应化合反应氧化反应新课讲解归纳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的区别化合反应不137
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A.磷+氧气
五氧化二磷B.氧化钙+水
氢氧化钙C.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D.氧化汞
汞+氧气新课讲解典例分析例A点燃点燃返回下列反应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138课堂小结返回物理性质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课堂小结返回物理性质氧气的性质化学性质化合反应氧化反应139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极易溶于水B.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大C.在-183℃时变成无色液体D.在-218℃时变成白色固体D当堂小练BB2.下列物质在纯氧中燃烧会出现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B.铁丝C.硫磺D.蜡烛1.对氧气物理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D当堂小练B1403.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烧的可燃物可以是(
)A.硫粉B.木炭C.铁丝D.红磷4.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红磷在纯氧中燃烧没有在空气中燃烧剧烈B.铁丝在纯氧中不能燃烧,在空气中能燃烧C.石蜡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D.带火星的木条在氧气中能复燃,在空气中也能复燃D当堂小练DC3.要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且不混入其他气体,在其中燃14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就是氧化反应C.铁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氧化,铁生锈也是剧烈氧化D.氧化反应未必是化合反应,而化合反应必定是氧化反应D当堂小练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当堂小练A142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氧化汞汞+氧气B.石灰石+盐酸
氯化钙+二氧化碳+水C.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D.木炭+氧气二氧化碳D当堂小练D加热点燃点燃返回6.已知下列四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14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3制取氧气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144目录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当堂小练5布置作业6目CONTENTS1学习目标新课导入2新课讲解3课堂小结4145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2.理解催化剂及催化作用。3.能分辨分解反应。
4.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返回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三种反应原理。返回146新课导入
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你知道氧气瓶中的氧气是怎样制取的吗?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跟很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有很多重要的用途。那么,在工业上怎样制得氧气呢?在实验室中我们又如何制得氧气呢?新课导入潜水员在潜水时总是在身后背着一个氧气瓶。147一、实验室制取氧气新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1)分解过氧化氢(H2O2)溶液(2)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MnO2)的混合物(3)加热高锰酸钾(KMnO4)一、实验室制取氧气新课讲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常用方法:148新课讲解1.高锰酸钾制氧气把少量高锰酸钾装入试管中,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1)加热试管,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2)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新课讲解1.高锰酸钾制氧气149新课讲解【实验原理】【实验药品】高锰酸钾(暗紫色固体)【实验装置】(1)制取装置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加热新课讲解【实验原理】高锰酸钾150集气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导管
(2)收集装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导管水槽集气瓶
排水法(较纯)氧气不易溶于水,不与水发生反应,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新课讲解集气瓶玻璃片向上排空气法(较干燥)导管(2)收集装置氧气的151【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装药品;(3)固定装置;(4)点燃酒精灯加热;(5)收集气体;(6)把导管移出水面;(7)熄灭酒精灯。
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实验现象】导管口有气泡不断冒出,将导管放入到集气瓶中,集气瓶中的水减少,气体不断增多,直至充满整个集气瓶。新课讲解【实验步骤】新课讲解152新课讲解思考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2.铁夹要夹在离试管口约1/3处。
4.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要在试管口塞上一团棉花。
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的水滴倒流,使试管炸裂。重心平衡,便于加热,防止加热时把铁夹的棉垫烧坏。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使集气瓶里的水变成紫红色。新课讲解思考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水蒸气在管口冷凝成153新课讲解
1.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集气瓶已充满氧气。2.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里,木条立即复燃,则证明集气瓶里的气体是氧气。归纳氧气的验满和检验的方法新课讲解1.验满方法归纳氧气的验满和检验的154新课讲解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探究实验】(1)在试管中加入5mL5%过氧化氢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分解缓慢,放出的氧气少。点击画面播放动画新课讲解2.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因为过155新课讲解(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现象。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新课讲解(2)向上述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把带火星的木条伸156新课讲解(3)待上述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种功能焊接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PP改性新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玻璃纤维仿形织物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水质监测系统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3 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2024-2025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新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三年级作文诗歌:乒乓球赛
- 2025年个体工商户雇佣合同(2篇)
- 2025年人才培训劳动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中学高三年级下学期班级工作总结(三篇)
- 2025年初级社会工作者综合能力全国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小型餐饮店退股协议书
- 第九讲 全面依法治国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两淮矿区地面定向多分支水平井钻进作业技术规程
- vc约起来史上最全180个知名投资人联系方式
- 中国酒文化英文介绍
- 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评估参考
- GB/T 14343-2008化学纤维长丝线密度试验方法
- 制冷操作证培训教材-制冷与空调设备运行操作作业培课件
- 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申报书
- 中交与机械竣工区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