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医学专题-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_第1页
2022年医学专题-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_第2页
2022年医学专题-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_第3页
2022年医学专题-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_第4页
2022年医学专题-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突发急性(jíxìng)传染病疫情调查与处置德阳市疾病(jíbìng)预防控制中心刘怀志2012年7月第一页,共九十四页。前言(qiányán)突发(tūfā)急性传染病(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是指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需要对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的急性传染病。如:鼠疫、SARS、人禽流感、新发传染病等第二页,共九十四页。严重危害人类(rénlèi)的急性传染病鼠疫世界性霍乱大流行A型流感大流行埃博拉出血热SARS人感染(gǎnrǎn)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甲型H1N1流感O157:H7、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等第三页,共九十四页。鼠疫(shǔyì)历史上明确记载的第一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始于公元6世纪,源自中东,流行中心为近东地中海沿岸,持续近60年,高峰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1亿人。第二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史称“黑死病”,1348~1351年在欧洲迅速蔓延,3年内丧生人数达6200万,欧洲人口减少近1/4,此次“黑死病”延续到17世纪才消弭。第三次世界性鼠疫大流行。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duōɡè)国家,死亡逾千万人。此次疫情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

第四页,共九十四页。画家笔下(bǐxià)欧洲鼠疫图(第二次大流行)第五页,共九十四页。鼠疫(shǔyì)1910年10月-1911年2月,中国东北(dōngběi)发生鼠疫。疫情不仅横扫东北(dōngběi)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死亡人数达6万之多、震惊世界。1994年8月印度苏拉特市发生震惊世界的肺鼠疫暴发流行,发病人数近千人,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人间鼠疫流行,被称为“苏拉特风暴”。第六页,共九十四页。霍乱19世纪初至20世纪末,大规模流行的世界性霍乱共发生7次,1817~1823年,霍乱第一次大规模流行,从“人类霍乱的故乡”印度恒河三角洲蔓延到欧洲,仅1818年前后便使英国6万余人丧生。1826~1837年,霍乱第二次大流行,1846~1863年,霍乱第三次大流行,1865~1875年,霍乱第四次大流行,1883~1896年,霍乱第五次大流行,1910~1926年,第六次霍乱大流行。以上为霍乱O1群古典生物型引起1961年出现第七次霍乱大流行,始于印度尼西亚,波及五大洲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报告患者逾350万。为霍乱O1群埃尔托生物型引起1992年10月,O139群霍乱大流行,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部分地区,短短2~3个月就报告病例10余万,死亡(sǐwáng)人数达几千人,随后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1997年9月起,霍乱在非洲大规模蔓延,仅1998年的头3个月乌干达就报告病例11335例,肯尼亚报告病例10108例。第七页,共九十四页。近年(jìnnián)霍乱2010年10月中旬,海地北部(běibù)沿海地区首先爆发霍乱,随后疫情迅速向周边省份和邻国多米尼加蔓延。

WHO:截至2011年7月海地霍乱病例381236例,死亡5609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1年10月11日表示,中部和西部非洲今年已有8万5000人感染了霍乱,2466人死亡,使得这次疫情成为该地区历史上最严重的霍乱疫情之一。病死率极高,介于2.3%到4.7%之间

第八页,共九十四页。第九页,共九十四页。20世纪(shìjì)流行性感冒的三次世界性大流行1918-1919年:由H1N1亚型流感病毒引起(yǐnqǐ),死亡人数约5000万1957-1958年:由H2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100万人1968-1969年:

由H3N2亚型流感病毒引起,死亡人数约75万第十页,共九十四页。

H2N2流感(liúɡǎn)1957年-1958年亚洲甲型流感大流行

1957年2月在中国(zhōnɡɡuó)贵州暴发,其后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响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较1919年西班牙流感为低,约为总人口的0.25%(100万)

第十一页,共九十四页。

H3N2流感(liúɡǎn)1968年-1969年香港型流感大流行1968年7月香港突发流感,向东南亚、中东、澳洲、日本、美国蔓延,全球的死亡人数(rénshù)达75万人,其中美国就占3万多人

第十二页,共九十四页。埃博拉出血热1976年,在非洲扎伊尔出现,致死率极高50-90%刚果(1995年和2003年)加蓬(jiāpénɡ)(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2001年和2002年)乌干达(2000年)南非(1996年)美国德州(1989年、1990年和1996年)苏丹(2004年)第十三页,共九十四页。O157:H7出血性大肠杆菌(dàchánɡɡǎnjūn)肠炎1982年美国(měiɡuó)发生首起暴发1996年日本出现暴发流行,发病9000余人20世纪90年代末江苏、安徽等地流行,病例数高达2万余人,死亡177人1982年以来,世界多国相继发现感染病例第十四页,共九十四页。传染性非典型肺炎(fèiyán)2002年11月出现在中国广东佛山,并迅速形成流行态势2003年2月,来自(láizì)广东的1名医生(感染者)在香港一家酒店感染其他人,引起全世界范围流行23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病例8098例,死亡774人病死率9.56%第十五页,共九十四页。全球人禽流感病例感染(gǎnrǎn)状况

(2003年1月1日-2012年3月4日)Descriptionofthecontents

自2003年2月以来全球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591例,死亡349例,病死率高达59.05%。疫情影响全球3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ōuzhōu))涉及15个国家,报告居前五位的国家: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中国和泰国

2012年1月-3月4日报告确诊病例13例,其中死亡9例。确诊病例分布在埃及(5例),印尼、越南(各3例),中国、柬埔寨(各1例)其中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和泰国也是动物禽流感暴发疫情较多的国家。第十六页,共九十四页。猪链球菌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属于新发现(fāxiàn)的人畜共患疾病1968年丹麦首次报道人感染猪链球菌引起脑膜炎的病例,此后欧洲和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报道了200余例猪链球菌病例。1998年我国江苏省曾发生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爆发疫情,造成数万头生猪死亡,25人发病,14人死亡。2005年6月24日至8月6日,我省资阳、内江等12个市的37个县(市、区)相继出现人感染猪链球菌病例,共计发病204例,死亡38人第十七页,共九十四页。救治(jiùzhì)中的病例第十八页,共九十四页。2009年3、4月墨西哥、美国疫情4月15日,美国,CA,10岁男孩,确认(quèrèn)的首例4.25,WHO发布信息.4.27,WHO宣布大流行第四阶段4.29,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五阶段.6.11,WHO宣布进入大流行第六阶段.8.10,WHO宣布2009年大流行结束,进入后大流行阶段全球(quánqiú)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截至2009年12月27日,共有超过208个国家和地区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bàogào)了经实验室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超过12220人死亡第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突发(tūfā)急性传染病特点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危害重、病死率高流行地域广,跨国界、洲界流行社会(shèhuì)、经济损失巨大第二十页,共九十四页。疫情(yìqíng)发生前的准备(一)掌握(zhǎngwò)国内外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动态

国家相关信息发布、上级通报、WHO和外国卫生机构官方网站、文献报道、新闻媒体

掌握本地区传染病疫情情况和异常健康事件

网络直报系统、症状监测、舆情监测建立有效的监测预警系统(早期发现和识别),及时开展异常健康事件的调查第二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疫情(yìqíng)发生前的准备(二)制定应急预案地区总体预案、部门或单位预案制定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确定各部门职责与任务制定疫情调查(diàochá)处置工作方案、防控技术指南

应具体、将疫情调查处置工作落到实处疾控、临床专家和专业队伍建设第二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疫情(yìqíng)发生前的准备(三)及时了解和掌握新发传染病的诊疗、预防控制和实验室检测技术,巩固提高其他突发急性传染病实验室诊断技术加强实验室能力建设设施设备、仪器试剂、检测技术实时开展突发急性传染病应急处置(chǔzhì)与检测技术培训开展相关研究第二十三页,共九十四页。赴现场(xiànchǎng)前的准备(1)任务来源:上级指示、当地请求、其他部门请求、国际组织邀请、疫情发展与防控形势需要组织成立调查(diàochá)处理工作组明确调查目的和具体调查任务

不明原因疾病多学科专家组成

病因明确的相关领域专家组成

联合调查组负责人可由本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或有卫生行政官员担任重大事件或不明原因疾病可成立省、市、县三级人员组成的调查组较大或一般事件成立市、县两级人员组成的调查组第二十四页,共九十四页。赴现场(xiànchǎng)前的准备(2)协商或明确职责当地和调查组能提供什么资源谁指导日常调查工作谁对调查进行(jìnxíng)监督和最终负责各种收据如何分头收集,谁负责分析谁写调查报告,向谁报告寻求合作实验室支持其他专业支持根据了解的现有信息,对暴发疫情性质作出初步估计第二十五页,共九十四页。赴现场(xiànchǎng)前的准备(3)根据现有信息,制定调查工作(gōngzuò)方案、设计调查表(格)(随调查深入可修订,完善)现场工作设备、参考资料的准备实验室现场检测设备、采样管、诊断试剂等个人防护用品、药物、疫苗等疫点疫区处理器械交通保障后勤保障经费预算第二十六页,共九十四页。赴现场(xiànchǎng)前的准备(4)首次会议疫情的回顾及最新发展确认最初(zuìchū)的接触者确定能提供服务的人员确定可能出现的敏感问题第二十七页,共九十四页。调查第二十八页,共九十四页。现场流行病学调查(diàochá)的目的根本目的

及时控制疫情蔓延,确定病因,尽快寻找(xúnzhǎo)传染源和传播途径,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控制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

调查与控制同时进行,边调查、边处理!第二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现场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调查的类型个案调查暴发(bàofā)调查专题调查病因调查、自然疫源地调查、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等第三十页,共九十四页。流行病学现场(xiànchǎng)调查

-疫情发生地基本资料的调查收集发生在农村地区或社区行政区划地理地貌、自然环境、气象、经济状况人口数、居民户数、人口流动、风俗习惯、饮水饮食、媒介生物、环境卫生状况、家禽家畜养殖等情况当地传染病数据(shùjù)、医疗机构、医疗条件、免疫规划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或单位学校、托幼机构或单位的总体情况:单位性质、总人数、卫生设施、医务室、卫生防病制度等年级、班级(单位内部机构设置)情况,住宿、饮水、食堂、环境状况第三十一页,共九十四页。个案(ɡèàn)调查个案调查对发生的单个病例、疑似病例或健康(jiànkāng)带菌者(甲类传染病)的调查调查内容

1.人口学信息:姓名、性别、民族、国籍、年龄、职业、住址、通讯方式

2.临床信息:发病日期、症状、体征、临床诊疗情况等

第三十二页,共九十四页。个案(ɡèàn)调查内容3.流行病学史:(询问时间范围:一般为发病前该病的最长潜伏期)3.1病前暴露史与类似病例或病、死动物接触史(接触方式、时间长短,具体时间)在外就餐或参加群体性聚餐史饮水(yǐnshuǐ)史病媒生物叮咬史外出史(地点、交通工具)第三十三页,共九十四页。个案调查(diàochá)内容3.流行病学史3.2发病前和隔离治疗前的活动史:工作、学习、生活(shēnghuó)情况,就诊情况外出史、交通工具密切接触的人群、一般接触的人群、吐泻物污染的场所(地点)或水源3.3免疫接种史第三十四页,共九十四页。个案(ɡèàn)调查的方法询问:患者、患者家庭成员、邻居、同事、老师、同学、诊疗患者的医护人员

个案调查尽量由患者自己回答现场观察

肠道传染病重点调查饮食饮水(yǐnshuǐ)卫生、粪便管理、苍蝇密度与滋生地、群体性聚餐(餐厅或家宴)举办场所卫生情况呼吸道传染病重点调查居住密度、房间通风状况、聚集性群体活动等情况人畜共患疾病/自然疫源性疾病重点调查患者与病媒生物、家禽家畜、野生动物等的接触情况以及其种类、密度等情况现场采样与检验第三十五页,共九十四页。个案(ɡèàn)调查在突发急性传染病

防控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诊断是or否根据调查划定疫点、疫区确定密切接触者追溯传染源,查明传播途径,判定传染来源密切接触者和环境等采样检测的依据(yījù)制定防控措施的依据之一第三十六页,共九十四页。暴发(bàofā)调查传染病暴发疫情的定义

暴发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短期内,突然发生多例同一种(yīzhǒnɡ)传染病病人或多例相同(类似)临床表现的病例

局部地区如何理解,定位?如何与聚集性病例区分?第三十七页,共九十四页。如何发现暴发(bàofā)和流行?通过定期分析疫情监测数据通过区县医疗卫生单位和人员的报告(bàogào)通过和临床人员的交流通过新闻媒介从公众获取从企业、学校和政府机构等获取1第三十八页,共九十四页。暴发调查(diàochá)的目的迅速查明暴发原因采取应急(yìngjí)处理措施控制和扑灭疫情丰富应对今后暴发疫情的防控经验提高应急处置调查能力第三十九页,共九十四页。已知未知已知调查+控制+++调查+++控制+未知调查+++控制+++调查+++控制+来源(láiyuán)/途径病因(bìngyīn)值得(zhídé)花时间和精力调查吗?第四十页,共九十四页。现场流行病学暴发调查(diàochá)的步骤组织和准备确定暴发或流行的存在核实诊断建立病例定义(临床诊断标准)核实病例并计算病例数描述三间分布确定高危人群建立假设并通过分析验证假设修正和再验证假设实施预防(yùfáng)和控制措施调查结果的报告和交流第四十一页,共九十四页。确定(quèdìng)暴发或流行的存在建立基线资料将目前的数量与以往基线进行对比观察到的数量超过了预计的数量该地区出现多例原因不明疾病的病例有什么可能导致报告增多的任何因素可能的人为(rénwéi)原因当地医疗机构的快速调查访谈报告程序、病例定义以及人口数量发生了改变第四十二页,共九十四页。暴发和流行可以(kěyǐ)突然发生

第四十三页,共九十四页。有些暴发(bàofā)和流行则是缓慢发展的

第四十四页,共九十四页。有些暴发(bàofā)可能在高本底水平上发生第四十五页,共九十四页。核实(héshí)诊断目的(mùdì)在于明确诊断,排除误诊实验室差错方法调查救治医疗机构诊疗情况探访、检查病例查阅病历核实实验室检验暴发疫情不是每个病例都要做实验室检测检测15-20%的病例即可第四十六页,共九十四页。病例定义的构成:1.流行病学信息(xìnxī):时间、地点、人群2.临床信息:症状、体征和临床检验等3.实验室检测信息原因不明要分层进行(jìnxíng)病例定义确诊临床可能、疑似病例注意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有机(yǒujī)结合建立可操作的病例定义第四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病例定义可有多个(duōɡè)水平非病例(bìnglì)疑似病例Suspect可能(kěnéng)病例Possible临床病例Probable确诊病例Confirmed特异性敏感性第四十八页,共九十四页。敏感性和特异性依赖于目的(mùdì)诊断和治疗病人:可能(kěnéng)病例现场调查开始阶段:疑似病例寻找病因:确诊病例常规监测和登记:中等水平内部或外部使用:对外报告确诊病例第四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病例定义(dìngyì)举例背景2009年7月17日下午,某镇卫生院报告1例疑似霍乱病例,快诊阳性,县CDC随即开展(kāizhǎn)现场调查和处置至18日,又有6名腹泻病例就诊所有病例均于7月13-14日参加了同一次宴席,但传染来源尚不明确第五十页,共九十四页。病例(bìnglì)定义举例疑似病例:7月10日以来,该镇居民中出现腹泻者(不少于3次/日)可能病例:疑似病例中腹泻性状为水样便或米泔样便确诊病例:粪便、呕吐物或肛拭子标本(biāoběn)中分离培养到霍乱弧菌者第五十一页,共九十四页。核实病例(bìnglì)并计算病例(bìnglì)数目的努力找到所有可能的病例排除非病例方法系统地进行病例搜索(sōusuǒ)开展个案调查建立病例调查信息一览表第五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病例(bìnglì)搜索具体方法暴露人群的入户调查(健康巡查、采样)查阅医疗机构门诊日志、住院(zhùyuàn)登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调查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晨检、午检疫区医疗机构加强疫情报告深入开展公众防病宣传,出现症状主动就医第五十三页,共九十四页。描述(miáoshù)流行病学分析(三间分布)统计分析病例的时间、地点和人群分布是暴发调查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任务(rènwu)之一详细卫生事件的基本特征,可明确高危人群、提出有关病因、传播方式等方面的假设第五十四页,共九十四页。时间分布(fēnbù)---流行曲线(1)流行曲线分析可以简单明了(jiǎndānmínɡle)地显示疾病的流行强度,有可能发现潜在的相关事件流行曲线的形态能够提供疾病在人群中传播模式的线索流行曲线可以清晰显示事件所处状态(上升期、下降期、流行已经结束),可以用来预测近期该病可能还有更多(少)的病例发生的基础可以用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第五十五页,共九十四页。与曲线相距较远的病例异常值,可以提供重要的病因线索早期病例可能是与暴露无关的病例,或是暴发的来源,或是暴露早于其他病例的人。晚期病例可能也与暴露无关,或是长潜伏期病例,或是二代病例,或是暴露晚于大多数人的人群。这些局外(júwài)病例应该进行仔细检查,假如他们是暴发的一部分,则他们的暴露因素可能就是病原流行(liúxíng)曲线(2)第五十六页,共九十四页。流行曲线(qūxiàn)类型点源连续性的同源(tónɡyuán)人-人传播(chuánbō)点源连续传播第五十七页,共九十四页。一次点源暴露(bàolù)的图形快速(kuàisù)上升快速(kuàisù)降低左右不对称第五十八页,共九十四页。持续(chíxù)同源暴露

快速(kuàisù)上升平台(píngtái)第五十九页,共九十四页。人传人(chuánrén)暴露

原发病例(bìnglì)缓慢(huǎnmàn)上升周期快速下降第六十页,共九十四页。点源暴露(bàolù)的暴露(bàolù)期的推算平均(píngjūn)潜伏期最大潜伏期最短潜伏期第六十一页,共九十四页。地区(dìqū)分布按地理特征绘制有助于建立有关(yǒuguān)暴露地点和暴露因素来源和途径的假设可帮助确定传播方式WORKHOUSECARNABYSTREETMARSHALLSTREETREGENTSTREETGREATPULTENEYSTREETBREWERYBERWICKSTREETBROADSTREETSILVERSTREETXXXXXPOLANDSTREETGOLDENSQUARENSEWPUMPBPUMPPUMPCPUMPAPUMPDistributionofcholeracasesandimplicatedwaterwell---GoldenSquareareaofLondon,August--September,1848流行病学(liúxínɡbìnɡxué)之父约翰.斯诺首次利用病例标点图第六十二页,共九十四页。金广场(guǎngchǎng)附近的宽街水泵第六十三页,共九十四页。人群(rénqún)分布描述病例特征,有助于提出与危险因素有关的宿主特征。人口统计学特征:年龄、种族、性别(xìngbié)

社会经济状况教育程度、职业、宗教信仰、婚姻状况及其他个人变量(如血型、免疫状况、患病情况等)第六十四页,共九十四页。确定高危人群(rénqún)及地区

综合发病数、发病时间与地点以及病例一般症状,可以确定疾病流行是如何引起的。如:通过(tōngguò)三间分布描述只有特定区域人群(某学校、某工厂、同一供水用户、同一起聚餐的人群等等)才有发生某种疾病的危险及时对确定的高危人群及高危地区落实相关预防控制措施第六十五页,共九十四页。建立并验证(yànzhèng)假设(一)暴发疫情为基础,假设应该着重对传染源、传播方式、导致(dǎozhì)疾病的暴露因素进行设想产生假设的方式对疾病自身的了解(对熟悉疾病的常见病因)与病例的交谈现场查看第六十六页,共九十四页。

建立(jiànlì)并验证假设(二)目的是描述并解释相关问题综合分析临床(línchuánɡ)、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假设可能的暴露因素,找出致病危险因素设立比较组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考虑因果关系第六十七页,共九十四页。

评价(píngjià)因果关系的标准关联的强度:RR和OR关联的时间顺序:暴露(bàolù)在前,发病在后关联的可重复性:与其他研究的一致性关联的合理性:生物学上言之有理因子去除后发病率下降因子与疾病的分布相一致剂量-反应关系关联的特异性第六十八页,共九十四页。用事实验证(yànzhèng)假设流行病学调查和统计学得出的最可能的暴露因子还必须与临床表现、实验室结果、其他流行病学资料来验证假设,就是说:设定(shèdìnɡ)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是否与该病已知事实相吻合第六十九页,共九十四页。

深入调查深入调查实施前提:分析流行病学研究还不能揭示真正的危险因素重新思考假设,开展新的调查,从而(cóngér)发现新的传播途径或传播模式第七十页,共九十四页。

报告(bàogào)与交流简单、明了、有序初步报告调查方法调查结果(流调和(tiáohé)实验室)下一步工作建议致谢最终报告完整和最终的数据:专业、行政报告,经验总结讨论交流调查成果:发表、会议交流、媒体资料归档第七十一页,共九十四页。处置第七十二页,共九十四页。突发(tūfā)急性传染病处置目的有效控制突发急性传染病疫情,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消除(xiāochú)影响,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第七十三页,共九十四页。处置(chǔzhì)组织机构指挥部:应急处理指挥领导机构医疗卫生组流行病学调查组消杀灭组临床诊断救治组信息、宣传组实验室检测(jiǎncè)组交通卫生检疫组(视需要设置)后勤保障组第七十四页,共九十四页。控制措施要点(yàodiǎn)强化疫情监测、分析研判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尽量降低或消除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因素划定疫点、疫区,并落实疫区内预防控制措施,必要时采取疫区封锁措施(乙丙类传染病一般不需要)实施交通检疫(甲类或国务院确定(quèdìng)并公布的其他传染病)第七十五页,共九十四页。做好疫情(yìqíng)监测、报告与分析研判网络直报系统突发事件相关信息报告舆情监测专病监测社会举报做到早发现、早调查、早处理。开展(kāizhǎn)风险评估,疫情分析与趋势研判第七十六页,共九十四页。根据调查结果划定(huádìnɡ)疫点、疫区疫点是指发生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发现病原携带者的地方;或被其吐泻物等污染的场所;或检测出病原体的场所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情况、自然村落等特点来划定疫区,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村或几个村、一个乡或毗邻乡;在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社区或一个街道为范围划定疫区鼠疫大、小隔离圈、警戒(jǐngjiè)圈、封锁区域第七十七页,共九十四页。疫点、疫区内开展的主要(zhǔyào)防控工作第七十八页,共九十四页。管理(guǎnlǐ)传染源(一)隔离治疗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隔离治疗病原携带者(甲类传染病)管理期限:最长传染期,不同的传染病期限不同,同时(tóngshí)参考实验室病原检测结果设立定点医院或专门的隔离治疗点(场所)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分区治疗疑似病例最好单间观察治疗原则上采取就地隔离、观察和治疗措施第七十九页,共九十四页。管理(guǎnlǐ)传染源(二)染疫动物管理:扑杀染疫家禽,病死家畜进行无害化处理具有经济价值同时不是患烈性传染病的染疫家禽、家畜可进行治疗处理野生(yěshēng)染疫动物管理:患烈性传染病的动物、无经济价值的染疫野生(yěshēng)动物采取杀灭措施疫区的家禽家畜或动物原料必须进行检疫才准许外运病媒生物控制药物杀虫、灭鼠等第八十页,共九十四页。暴露(bàolù)人群/密切接触者管理应急接种预防性服药医学观察隔离留观居家集中留观时间:1.最后接触之日算起到该病的最长潜伏期2.根据实验室检测结果决定,如霍乱:采取留观措施后,每日采样(cǎiyànɡ)一次检测,连续2次病原检测阴性可解除。(根据病种不同决定采样(cǎiyànɡ)频次)第八十一页,共九十四页。追踪(zhuīzōng)协查情形:暴露人群中有的外出或回到居住地密接(mìjiē)接触者不在疫情发现(生)地怎么办?请求上级发协查函处理:接到协查函的县级疾控、医疗机构负责调查、检测和医学观察(留观)第八十二页,共九十四页。溯源调查商业流通领域产品(chǎnpǐn)

与疫情发生有关的病、死家禽家畜带菌(染菌)海水产品(鱼、虾、甲鱼等)被病原体污染的蔬菜、食物、饮品等及时调查,及时通报,及时消除危害第八十三页,共九十四页。常见的疾病的传播途径经空气传播:经飞沫(fēimò)、飞沫(fēimò)核、尘埃传播经水传播:饮用水、疫水接触传播经食物传播食物本身含菌、食物被污染经接触传播:直接接触、间接接触传播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机械性、生物性传播经土壤传播医源性传播器械、生物制品垂直传播经胎盘、上行性、分娩非医源性血液及注射传播切断传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