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课件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课件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课件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课件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讲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讲诸子百家

三教九流:

三教:儒、道、佛。九流: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家、农家。后来也泛指宗教、学术中各种流派。还泛指江湖上各行各业的人,含有贬义。三教九流,五行八作。

十家九流儒、墨、道、农、兵、法、名、杂、阴阳、小说诸家(也有把纵横家列入其中的)。

第一节儒家

四书五经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四书中《论语》、《孟子》分别是孔、孟及其学生的言论集,《大学》、《中庸》则是《礼记》中的两篇。首次把它们编在一起的是南宋朱熹。

不过,在朱熹之前的二程兄弟已大力提倡这几部书了。他们认为,《大学》是孔子讲授“初学入德之门”的要籍,经孔子的学生曾参整理成文;《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之书,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笔之子书,以授孟子”的。四书集中表达了儒学的基本思想体系,是研治儒学最重要的文献。

四书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孔子、曾参、子思、孟子,所以又称“四子书”。

朱熹分别为这四部书作了注释,其中,《大学》、《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的注释因为引用他人的说法较多,所以称为“集注”。

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

文章就四书五经取题。开始先揭示题旨,为“破题”。接着承上文而加以阐发,叫“承题”。然后开始议论,称“起讲”。再后为“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以下再分“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四个段落,而每个段落中,都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共八股,故称八股文。

《书》,又称《尚书》、《书经》,为一部多体裁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春秋》:

孔子首开私人修史之风。

孔子把鲁国编年史加以整理修订而成。书中记录了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71年)到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因该书记载的时间跨度与构成一个历史时期的春秋时代(前770-前476)大体相当,所以后人就把这一历史时期称为春秋时期。基本上是东周的前半期。

隋唐以前,读书人看重的是《春秋》这部书,《论语》被重视,那是后来的事情。两汉时,《春秋》可谓五经之首,而《论语》则是当时的中小学教科书。到了宋代,《论语》才取得了“经”的地位,与《春秋》平行了。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述》中云:“余闻董生(董仲舒)曰:‘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诸侯害(妒害)之,大夫壅(阻挠)之。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为天下仪表。贬天子,退诸侯,讨大夫,以达王事而已矣。……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孔子撰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春秋笔法”。

《礼记》: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由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戴圣所编。前者所编的85篇本叫《大戴礼记》,至唐代仅余39篇。后者所编的49篇本叫《小戴礼记》,即今天我们所见的《礼记》。

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具特色。东汉末郑玄为《小戴礼记》作注,使其盛行不衰。唐代被列为”九经“之一,至宋被列为”十三经“之中,为士人必读之书。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十三经:

经学在南宋后通常包括十三部儒家著作,称为十三经。分别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榖梁传》、《周礼》、《仪礼》、《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三经是从先秦到南宋,经书逐渐增删的结果,历代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称为“经学”。一、先秦儒家及人伦思想(一)孔子与儒家学派的初创(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三)荀子的隆礼重法和性恶论

孔子生平:

孔子(前551.9.28-前479.4.11),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

孔子少时极为聪明好学,20岁时已非常渊博。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今1.9米),膂力过人,远非后人认为的文弱书生的形象,并且酒量超人。。曾官至大司寇。晚年周游列国,68岁返鲁国。孔子打破教育垄断,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学生多达三千人,其中贤人72人,后来很多成为各国高官栋梁。

孔子在世时已被誉为“千古圣人”。后世尊为“至圣”(圣人中的圣人)和“万世师表”。

孔子死后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孔子的思想言行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史记·孔子世家》及《四书》中。

《史记·孔子世家》片段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zou)邑。其先宋人也,曰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纥。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祷于尼丘得孔子。鲁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xu)顶(头顶凹陷),故因名曰丘云。字仲尼,姓孔。孔子贫且贱。及长,尝为季氏史,料量平;尝为司职吏而畜蕃息。由是为司空。已而去鲁,斥乎齐,逐乎宋、卫,困于陈蔡之间,于是反鲁。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鲁复善待,由是反鲁。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与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齐)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他日又复问政于孔子,孔子曰:“政在节财。”景公说,将欲以尼溪田封孔子。晏婴进曰:“夫儒者滑稽而不可轨法;倨傲自顺,不可以为下;崇丧遂哀,破产厚葬,不可以为俗;游说乞贷,不可以为国。自大贤之息,周室既衰,礼乐缺有间。今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详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君欲用之以移齐俗,非所以先细民也。”后景公敬见孔子,不问其礼。异日,景公止孔子曰:“奉子以季氏,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

(鲁)定公十年春,及齐平(鲁与齐国和好)。夏,齐大夫黎锄言于景公曰:“鲁用孔丘,其势危齐。”乃使使告鲁为好会,会于夹谷。鲁定公且以乘车好往。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请具左右司马。”定公曰:“诺。”具左右司马。会齐侯夹谷,为坛位,土阶三等,以会遇之礼相见,揖让而登。

献酬之礼毕,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四方之乐。”景公曰:“诺。”于是旍旄羽袚矛戟剑拨鼓噪而至。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举袂而言曰:“吾两君为好会,夷狄之乐何为于此!请命有司!”有司却之,不去,则左右视晏子与景公。景公心怍,麾而去之。有顷,齐有司趋而进曰:“请奏宫中之乐。”景公曰:“诺。”优倡侏儒为戏而前。孔子趋而进,历阶而登,不尽一等,曰:“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请命有司!”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景公惧而动,知义不若,归而大恐,告其群臣曰:“鲁以君子之道辅其君,而子独以夷狄之道教寡人,使得罪于鲁君,为之柰何?”有司进对曰:“君子有过则谢以质,小人有过则谢以文。君若悼之,则谢以质。”于是齐侯乃归所侵鲁之郓、汶阳、龟阴之田以谢过。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有喜色。门人曰:“闻君子祸至不惧,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乐其以贵下人’(身居高位礼贤下士而自得其乐)乎?”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卖羊羔猪豚的不随便抬价);男女行者别于涂;涂不拾遗;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归。

(卫)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君。寡小君愿见。”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不者,天厌之!天厌之!”居卫月馀,灵公与夫人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孔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于是丑之,去卫,过曹。是岁,鲁定公卒。

明年,孔子自蔡如叶。叶公问政,孔子曰:“政在来远附迩。”他日,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孔子闻之,曰:“由,尔何不对曰‘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他日,子路行,遇荷莜丈人,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子路以告,孔子曰:“隐者也。”复往,则亡。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楚)昭王将以书社地七百里封孔子。楚令尹子西曰:“王之使使诸侯有如子贡者乎?”曰:“无有。”“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曰:“无有。”“王之将率有如子路者乎?”曰:“无有。”“王之官尹有如宰予者乎?”曰:“无有。”“且楚之祖封于周,号为子男五十里。今孔丘述三五之法,明周召之业,王若用之,则楚安得世世堂堂方数千里乎?夫文王在丰,武王在镐(hao),百里之君卒王天下。今孔丘得据土壤,贤弟子为佐,非楚之福也。”昭王乃止。其秋,楚昭王卒于城父。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中原凡是讲习六经的皆以孔子为标准而是非),可谓至圣矣!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有教无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由!诲女(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的天命观: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五十而知天命。”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君子“畏天命,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孔子“礼”的思想:

《礼记·曲礼》说“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判定亲疏关系)、决嫌疑(解决误会)、别同异(区别同于不同)、明是非(辨明是非)也。”孔子重视礼,规定:“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还对礼的作用作出解释:“礼之用,和为贵”。即礼乐的作用是调和社会各个阶层之间的关系。由于孔的提倡,礼乐和仁义一样,成为儒家最为重视的根本观念。

孔子“仁”的思想: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仁是指一种美好的品德。在孔子看来,仁是礼的精神支柱;就个人修养而言,恭、宽、信、敏、惠等是实现仁的具体要求;从血缘关系上看,孝悌(ti)(朱熹注: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为弟。“孝悌”也作“孝弟”)是为仁之本;从人我关系上看,忠恕是为仁之道。“克己复礼为仁”,就是主张按周礼的等级制度处理人与人的关系。

孔子的仁的思想几乎包含了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孝与德也包括在仁之中。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朝闻道,夕死可矣!”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如果教育缺少人文关怀,忽视精神价值的培育,那么教育将偏离本质而产生种种恶果。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德不孤,必有邻。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述而不作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转述先哲的思想而不创立自己的思想,相信且喜好古人的东西,我私下把自己比做李耳和彭祖。)

——《论语·述而》

台湾至今仍保留着世袭制的官位。台湾唯一世袭制官位“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目前由孔子第79代嫡长孙孔垂长担任,不支薪水;具传承孔孟道统,肩负中华文化道统存续使命。2011年5月,孔家在台湾成立“中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协会”,由孔垂长任会长,出资者是孔垂长的舅舅于曰江,协会宗旨希望结合两岸乃至全球有志之士,共同发扬先祖孔子的伟大思想,将儒家思想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扩大儒学对世人的影响力,使儒学在21世纪发光发热。

全世界有哪一个家族的族谱可以向上追述及2500多年?直系下来,一路都有文献可考?没有!应该只有孔家了。

孔子死后,儒家一分为八,称为儒家八派。子思、孟子两派有承继关系,思想倾向基础一致,自宋代以后被尊为儒家正宗。荀子一派,与子思、孟子的思想有差别,当时也有很大影响。后来,统治者常常兼用荀、孟儒学以统治人们的思想。孔子荀子一派子思、孟子一派其他诸派(二)孟子的仁政说和性善论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人,孔子第四代弟子。曾周游列国,做过客卿。其学说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后被概括为“迂阔”,即空谈而不切合实际。因此而不被当政者采纳。晚年埋头著述,有《孟子》七章传世。在封建社会被尊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一代:孟子,孟氏尊奉为“始祖”二代:仲子,宋郑和五年(1115年)追封为“新泰伯”。七十二代:宪泗,字法鲁,光绪年间承袭世职,主奉祀事。七十三代:庆恒,字颂武,应承袭世职,因早卒,年仅二十一岁,未能承袭世职,由弟庆棠,字泽南,于光绪二十年代袭世职。至光绪三十一(1894年)年正式承袭。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由“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改称为“亚圣奉祀官”。七十四代:繁骥,字雪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承袭奉祀官。1949年去了台湾,1990年在台北病逝。七十五代:祥协,1990年接任“亚圣奉祀官”,现居台湾。

《三字经》节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孟母三迁

“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a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墓,躄(bi)踊(yong)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夏历每月初一)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之,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西汉·刘向《列女传·卷一·母仪》

五十步笑百步: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见梁惠王》

孟子的“仁政”说:

在经济方面,主张“制民之产”(使每一个人经济安定,每一个家庭经济富裕),反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在政治方面,寄希望于一种道德政治的理想——“王道”,与之相对立的暴力政治则被称为“霸道”。倡导“以德服人”的王道,力劝诸侯“以德王天下”。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载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孟子见梁惠王上》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泰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仁政”学说的基础是“性善论”。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善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善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shuo,熔化金属;销毁、消损)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视仁、义、礼、智为“四端”,即四种道德观念的端绪和萌芽:“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善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告子上》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其进锐者,其退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荀子的隆礼重法和性恶论

荀子(约前298-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在楚为官。免官后授徒著书,后人辑其著述为《荀子》32篇。荀子属于儒家的重要代表,但较为激进,既主张“隆礼”,又要求“重法”。

荀子学识渊博,继承了儒学并有所发展,还能吸收一些别家之长,故在儒学中自成一派。在人性问题,荀子主张性恶论,人性善是教化的结果。在天道观方面,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荀子对礼很重视,宣扬儒家的王道思想,认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荀子的“隆礼重法”:

荀子继承了儒家的传统,对道德与法律的互补关系也有一定的认识,主张“隆礼重法”,强调礼在为人、做事、治国方面的作用,认为礼是法的根据、法的总纲,而法是礼的体现、礼的确认。如果只讲礼义,不讲法度,只重教化,不重刑罚,就不足以维护统治。他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隆礼重法,就使荀子成为政治思想上以儒家到法家的过渡人物。荀子的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性恶”论包括三个环节:其一,把人性规定为先天的自然性,即性恶是天生的。“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又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所以,“凡性者,天之就也。”其二,认为人性与社会规范不相协调。“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息者,将有所代(代替尊长)也。夫子之让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其三,认为通过人为的努力可以转化所谓“恶”的人性,获得“善”的品质,“人皆可以为尧舜”,从而实现矛盾的转化。荀子“天人相分”、“人定胜天”的思想:

荀子比较彻底地否定了传统的天命思想。其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对于大自然,也就是天,他的看法是:“列星随旋,日月递照昭,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而生,各得其养而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

——《天论》

荀子《劝学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曝,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谿(xi,同’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生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qi)而望之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转下页)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脩,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经:指《尚书》),终乎读礼(礼:指《礼经》);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其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荀子·王制》二、汉代儒家观念

董仲舒(前179-前104),西汉名儒,中国思想史上影响重大的第一位经学大师。他刻苦好学,专攻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汉书·董仲舒传》曰:“仲舒少治《春秋》,孝景时为博士,下帏讲诵……盖三年不窥园,其精如此。”由此完成了经学巨著《春秋繁露》,并应诏进献著名的《天人三策》。

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天人三策》中的主要建议:

1.天人感应,君权神授。2.推崇孔氏,抑黜百家。3.春秋大一统,尊王攘夷。4.建立太学,改革人才拔擢制度。

董仲舒对儒学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他在第三次应诏对汉武帝的策问中,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为汉武帝所采纳。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建议的背景:

首先,汉初,诸子百家各派学说仍很活跃,不利于中央集权,不适应政治上大一统的需要。其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核心内容是把儒家学说抬高到“独尊”的地位,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再次,汉武帝推崇的“儒术”,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它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发挥,吸收了法家、道家学派“的一些思想,即所谓“霸(法家)王(儒家)道(道家)杂之”。最后,设太学,以“五经”为主要教材,大力推行儒学教育,是实行“独尊儒术”的必然结果。

在“义利”问题上,他主张道义高于功利,鼓吹“杀身成仁”和安贫乐道,以此来规范人心和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三、宋明理学:儒家新型态

源流:周敦颐——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一)宋明理学的起源(二)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三)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新在哪儿?它第一次融合了佛、道、儒三家学说,虽然仍然以儒家学派为主流,却有兼容的内涵在其中。宋明理学中有许多观点都和佛、道相关。例如,理学家认为天地万物都遵循一个理,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和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有异曲同工之妙。

而宋明理学中的心学则和佛教有莫大的联系,如“心外无物”,和佛教中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禅宗神秀)。”是一样的道理,都讲求一种源自内心的追求。

宋明理学的代表是理学与心学两大学派,但之所以能够合称为“宋明理学”,就在于他们同属一脉却又吸收了佛家、道家学说,都企图为当时政治服务。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指宋明(包括元及清)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名物:事物的名称、特征等;训诂:指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名物训诂就是对自然界、人类生活所存在的各种名物的考证研究)。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儒家经义和名理)兼谈“性命”(性:精神的生命,命:肉体的生命)为主,因有此称。

理学创始人为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至朱熹而集大成。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与朱熹对立的为陆九渊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命题。王守仁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张“明体心”、“致良知”。宋明理学是儒学继魏晋把儒学玄学改造之后,对儒学的佛(佛教)、老(道教)化改造;宋明理学是对隋唐以来逐渐走向没落的儒学的一种强有力的复兴。(一)宋明理学的起源

北宋是理学的形成与初步发展时期,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张载、程颐、程颢是其代表。南宋是理学进一步发展,以及朱学统治地位确立的阶段。

理学的兴起,首先与北宋时期州县学校兴起、书院林立有密切关系。

理学兴起的又一原因,则与宋代异族、异国的崛起,政治变革的冲突,社会生活的变迁密切相关的。

宋代四大书院:

公认的宋代四大书院有: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河南商丘应天书院。

一说是以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取代嵩阳书院。

理学的开山祖师——濂溪学派创始人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曾做过地方官,晚年在庐山下筑“濂溪书堂”,潜心学问,创立了理学思想体系。其著作流传至今的有《太极图说》、《易通》,还有一些诗文如《爱莲说》、《曲赋》等。周敦颐的“太极”说,已具备了理学的最高范畴——“理”的基本特征。

周敦颐青年时做一个县的主簿。有一个案子久拖未决,他到任后,只审了一次就弄清楚了,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不久调任,有个囚犯依法不当死,但主官王逵欲重判。王逵为人凶悍,人莫敢争,周敦颐一个人与他争辩,王不听。周敦颐即扔下笏板回了家,打算辞官而去,说:“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无为也”。逵悟,囚得免。

周敦颐继承《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提出了一个简单而又系统的宇宙构成论,说“无极而有极”,“太极”一动一静,产生阴阳万物。“万物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太极图说》)。圣人又模仿“太极”建立“人极”。“人极”即“诚”,“诚”是“纯粹至善”的“五常之木,百行之源也,是道德的最高境界”。只有通过主静、无欲,才能达到这一境界。他提出的哲学范畴,如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动静、性命、善恶等,成为后世理学研究的课题。

周敦颐生前并不为人们所推崇,学术地位也不高。人们只知他“政事精绝”,宦业“过人”,尤有“山林之志”,胸怀洒脱,有仙风道骨。死后,随着二程兄弟对他的哲学的继承和发展,他的名声才逐渐显扬。人们甚至把他推崇到与孔孟相当的地位。《宋元公案》中对于周敦颐的地位有这样的论述:“孔孟而后,汉儒只有传经之学,性道微言之绝久矣。元公(周敦颐的谥号)崛起,二程嗣之,又复横渠清大儒辈出,圣学大昌”。周敦颐是周恩来,周树人、周作人等人的先祖。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zhuo)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宋·周敦颐

关中学派—理学开创阶段的重要派别之一

张载(1020-1077),其著作仅存《正蒙》、《易说》、《经学理窟》等。世称横渠先生。张载的伦理思想,是在北宋的重整伦常纲纪,拯救理论危机的新儒学运动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从小聪明,少年丧父。21岁时就向当时主持西北军务的范仲淹上书《边议九条》,提出打算联合焦演组织民团夺回被西夏侵占的洮西失地,为国家建功立业。范仲淹召见并表扬了他。同时劝他道:“儒家自有名教,何事干兵”。勉他在儒学上下功夫。张载听从了范仲淹的劝告,回家苦读,历时十余年,终于悟出了儒、佛、道互补,互相联系的道理,建立了自己的学说体系。

张载认为,宇宙的本源是气。他说:“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浮与沉、升与降、动与静等矛盾的对立运动。”在认识论方面,他提出“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的区别,前者是由感觉经验得来的,后者是由修养获得的精神境界,进入这一境界的人就能“大其心则能体天下之物”。他主张温和的社会改革,实行井田制,实现均平。

他还提倡“民胞物与”(民为同胞,物为同类,一切为上天所赐。泛指爱人和一切物类。)的思想。

(二)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第二次改造程颢(1032-1085)

程颐(1033-1107)1.“二程”与洛阳学派

“二程”因在洛阳龙门的皋书院讲学,世称洛阳学派。洛阳学派子弟众多,是北宋影响最大的理学派别。“二程”哲学体系的核心是“理”或“天理”。洛学之著作,“二程”有《河南程氏遗书》25卷等。后人合刊为《二程全书》。“二程”的理学思想体系,为朱熹思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颍昌拜程颢为师,虚心求教。后来程颢死,他自己也有40多岁,但仍然立志求学,刻苦钻研,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睡着了。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一尺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杨时这种尊敬老师的优良品德,一直受到人们的称赞。正是由于他能够尊敬师长,虚心向老师求教,学业进步很快,后来终于成为一位全国知名的学者。各地的人,都不远千里地来拜他为老师,大家尊称他为“龟山先生”。

2.朱熹与福建学派

朱熹(1130-1200),江西人,后迁居福建。19岁中进士,曾做过官。在江西庐山建“白鹿洞书院”讲习经书,宣传理学思想。又在长沙“岳麓书院”讲学授徒。庆元四年,南宋宁宗下诏禁止理学,称“伪学之徒,改视回听”,订立了《伪学逆党籍》,致使朱门门前冷落,许多人甚至不敢以儒者自命。朱熹死时修改《大学·诚意章》。死后九年,朝廷解理学之禁,为其恢复名誉,下诏要学者习读朱子著作,将他所注“四书五经”作为科举教材,朱学遂成中国的正宗思想体系。

朱子简释

南宋时期,以朱熹为代表的福建学派,又称闽学、朱学或考亭学派,它以伦理观为核心,融儒、道、释为一体,给儒学赋予了哲理性和思辨性,从形式到内容都比较精致,形成以“理”为本的天人合一宇宙观,实现了对儒家的“有功于圣门,有补于后学”的第二次改造。朱氏一生著述甚丰,并大多保存。主要有《四书集注》、《大学章句》、《中庸或问》、《论语精义》、《孟子要义》等,合称《朱子大全》。他的语录被宋代黎靖德编为《朱子语录》140卷。

朱熹对“理”的理解与弘扬

首先,朱熹认为,“理”就是“天理”,“理”是至高无上的道德总原则。“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为君臣者有君臣之理,为父子者有父子之理,为夫妇,为兄弟,为朋友,以至于出入起居,应事接物之际,亦莫不各有理焉。”“未有君臣,已先有君臣之理;未有父子,已先有父子之理。”其次,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他认为:“理生万物,理在气先。”再次,在“理欲之辨”这个问题上,朱熹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四时读书乐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拨琴一奏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寻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南宋·朱熹(三)陆王心学对程朱理学的发展

陆九渊(1139-1193),人称象山先生,江西人。曾在国子监讲授《春秋》。他一生述而不作(述而不作,谓只阐述前人成说,自己无所创作),著述很少,有《象山先生全集》。1.陆九渊与他的“心学”

陆氏是心学体系的创始人,他提出了以“心”为本的思想。他认为:天理、人理、物理只在人的心中,“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他在承认“理”的至高无上的同时,提出了“心即理”的原则,来协调“心”与“理”二者之间的关系。陆九渊“心本论”的创立,使理学思想体系发生了重大分化,形成了陆学与朱学的对立。从此,理学分为两大派别。

中秋去铅山鹅湖书院游玩攻略-铅山鹅湖书中秋去铅山鹅湖书院游玩攻略-铅山鹅湖书

鹅湖之会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县鹅湖镇)鹅湖寺举行的一次著名的哲学辩论会。由吕祖谦邀集,意图调和朱熹和陆九渊两派争执。实质上是朱的客观唯心主义和陆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一场争论。它是中国哲学史上一次堪称典范的学术讨论会,首开书院会讲之先河。2.王守仁及其“心学”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筑室绍兴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曾任兵部尚书,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有《王文成公集》,共38卷。

王阳明曾以诸葛亮自喻,决心要作一番事业。他骑、射、兵法,日趋精通。明弘治十二年(1499)考取进士,授兵部主事。当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博学之士,但提督军务的太监张忠认为王守仁以文士授兵部主事,便蔑视守仁。一次竟强令守仁当众射箭,想以此出丑。不料守仁提起弯弓,刷刷刷三箭,三发三中,全军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

王守仁做了三年兵部主事,突患肺病,以病告归,结庐于会稽山龙瑞宫旁之阳明洞。故世称阳明先生。王守仁病愈复职后,因反对宦官刘瑾,于明正德元年(1506)被廷杖四十,谪贬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

刘瑾被诛后,任庐陵县知事,累进南太仆寺少卿。其时,王琼任兵部尚书,以为守仁有不世之才,荐举朝廷。正德十一年(1516)擢右佥都御史,继任南赣巡抚。他上马治军,下马治民,文官掌兵符,集文武谋略于一身,作事智敏,用兵神速。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1519年)拜南京兵部尚书,封“新建伯”。后因功高遭忌,辞官回乡讲学,在绍兴、余姚一带创建书院,宣讲“王学”。嘉靖六年(1527)复被派总督两广军事,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病逝于江西南安舟中。谥文成。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的“心学”的系统,包括“心即理”说、“知行合一”说和“致良知”说。王阳明同陆九渊一样持“心本论”。他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王阳明的“致良知”,有两个特点:第一,作为“天理”的“良知”,就在人的心中,不需要向外探求;第二,“良知”人人皆有,圣愚相同。所谓良知,就是“是非之心”。因此,就本性而言,人人都是圣人。所以王氏门徒又习惯于说:“满街都是圣人”。这正是孟子所谓“人皆可为尧舜”,或佛教所言:“人皆可以成佛”。

在王阳明之后,明清之际,在文化专制主义高压之下,知识分子开始醉心于考据。至清末,儒家已走上穷途末路。

儒家思想的负面影响:

以孔丘为创始者的儒家思想,是建立在以家庭为本位,以伦理为中心,以等级为基础的法律制度和意识形态。主张“礼治”和“德治”,也就是“人治”。儒家人治论的要旨在于:圣贤决定礼法;身正则令行;法先王,顺人情。儒家在礼与法的关系上强调礼治,在德与法的关系中强调德治,在人与法的关系中强调人治。自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成为思想意识形态的一极,后世无非是对它进行修修补补,它独霸中国二千余年。

封建思想实质上就是儒家思想,它至今仍然在现实社会中影响着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生活,并及于法律等各个层面。

物极必反,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单一的思想模式,造就的政治法律文化——那就是专制。历史证明,人治和专制是一脉相承的。要建立现代司法理念,这种本土环境法律思想的人治化,与强调以制度、规则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的法治观是格格不入的。儒家思想是建立现代司法理念的最主要的思想障碍。那就是法治观念先天不足。

第二节道家

一、先秦道家:老子和庄子

二、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三、道家的理想人格四、儒家与道家的互补

尝窃观阴阳之术,大祥而众忌讳,使人拘而多所畏,然其序四时之大顺,不可失也。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墨者俭而难遵,是以其事不可遍循,然其强本节用,不可废也。法家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名家使人俭而善失真,然其正名实,不可不察也。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儒者则不然。以为人主天下之仪表也,主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如此则主劳而臣逸。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羡,绌聪明,释此而任术。夫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骚动,欲与天地长久,非所闻也。——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一、先秦道家:老子与庄子

道家是“道德家”的简称,因《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五千言》《老子五千文》)而得名。

《道德经》是后来的称谓,最初称《老子》而无《道德经》之名。《道德经》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亲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

(一)老子与道教的起源

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之处异常鲜明。儒家是“入世之学”,主要讲的是政治教化,其作用偏重于社会,就个人而言,偏重于人的品格修养;而道家则是“出世之学”,主要讲的是宇宙人生,其作用偏重于个人,而且偏重于个人的精神层面。道家不想直接干与政治,也不想为世人构建一种伦理道德学说。在他们看来,任何人为的东西,不管是政治建制还是思想形态,都是人类作茧自缚,社会的混乱和人心的堕落,都是因为有了这些人为的制作。

道家对国家大事的关心表面上看来是冷淡的,但实际上同样有着强烈的政治关怀意识,只不过是不想直接干预政治罢了。在老、庄看来,要想国家安宁,必须无为而不争。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有一个误区,即大家认为老子很消极、避世。为什么认为他消极呢?因为老子推崇婴儿。《老子》里面有一句话:“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为什么“比于赤子”呢?第一,老子认为婴儿不会对外物构成伤害;第二,婴儿没有受到社会的污染,他的心是单纯的;第三,婴儿是柔弱的,不是强势的,他给每个人的感觉是很安静的状态。所以老子认为真正具有厚德的人是婴儿。向婴儿学习,是学习他的单纯之心、童心。

老子(约前571-前472),姓李名耳,字聃,楚国苦县曲仁里(今河南鹿邑县太清宫镇)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道教中被尊为道祖。被唐朝帝王追封为始祖,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武则天封其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据说老子曾任周王朝“守藏室之吏”,掌握史册典籍,后来隐居不仕。他学识渊博,相传孔子曾向他求教过“礼”。著有《老子》一书,因上篇讲“道”,下篇讲“德”,所以又叫《道德经》,有五千字。

老子思想之精华——辩证法、无为而治

上善若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思想体系

1.“道”是老子哲学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道”先于世界万物而存在,即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道”是世界的本源,天地万物都是由“道”产生出来的,即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2.他主张无为的政治,反对有为的政治。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治大国若烹小鲜。”“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3.他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蓝图是:

“小国寡民。使有仟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4.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只有统治者真正做到清静无为,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只有统治者真正做到无为、好静、无事、不欲,老百姓自然会安居乐业。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对中国政治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反对暴政,“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他还最早提出了“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平均思想,有着比儒家更彻底的民本思想。

5.老子有着深刻的辩证法思想

“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些对立统一的关系,都可以物极必反,互相转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片段:

第三章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xiàn)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第十八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九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二)庄子

庄子(前369-前286),比老子晚出生二百年。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与孟子同时,家境贫寒,曾居于陋巷,以织履为生,任过漆园吏,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现存《庄子》33篇,其中内篇7篇,乃庄周所作,外篇15篇及杂篇11篇,可能是庄周后学所作。

庄子于“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

——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庄子在老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向本体论的方向迈进,明确指出:“天大地大,没有道大”。庄子的社会观同老子基本相同,从根本上主张治国以道。庄子吸收了老子的思想,并进一步发挥,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逍遥游》、《齐物论》和《大宗师》三篇文章自成一体,构成庄子哲学思想的基础框架。庄子是个伟大的寓言大师。

逍遥游:北冥有鱼,其名为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è)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tiáo)与学鸠笑之曰:“我决(xùe)起而飞,枪榆枋(yúfāng)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chōng)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大宗师: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秋水》片段: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吾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庄子的寓言故事:

一、惠子相梁

二、观鱼之乐

三、朝三暮四惠子相梁

惠子相(xiàng)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lǐ)泉不饮。于是鸱(chī)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hè)!’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yé)?”观鱼之乐(《秋水》片段)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条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朝三暮四(《齐物论》)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狙之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简单评价:

老庄道家思想缺乏冒险和创新精神,并有贬低人类理性和进步的倾向;但绝不纵欲妄为,它主张顺应自然,不为利驱,不为物累,不为得喜,不为失悲,得之高瞻远瞩,失之以不变应万变,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二、道家思想在封建社会的演变1.稷下黄老学派2.汉初“黄老之治”3.魏晋玄学4.道教的产生与发展1.稷下黄老学派

稷下是战国时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稷门附近地区。约前374-前221年,齐国于此设置学宫,称稷下学宫,黄老道家代表人物皆出于此。邹衍、荀况、孟轲、鲁仲连、田巴、淳于髡、慎到、环渊、接子、田骈、邹爽等都曾于此讲学,是百家学术人物聚集之地,形成稷下学派,学说称稷下学,以黄老道家为主。黄老之学正是在这种宽松的学术环境中兼纳其他各家学说而形成的。

鲁仲连义不帝秦

—《战国策·赵策》

秦围赵之邯郸。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秦所以急围赵者,前与齐闵王争强为帝,已而复归帝,以齐故;今齐闵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此非必贪邯郸,其意欲求为帝。赵诚发使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胜也何敢言事!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鲁连曰:“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吾乃今然后知君非天下之贤公子也。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平原君曰:“胜请为召而见之于先生。”

平原君遂见辛垣衍曰:“东国有鲁连先生,其人在此,胜请为绍介,而见之于先生。”辛垣衍曰:“吾闻鲁连先生,齐国之高士也。衍,人臣也,使事有职,吾不愿见鲁连先生也。”平原君曰:“胜已泄之矣。”辛垣衍许诺。

鲁连见辛垣衍而无言。辛垣衍曰:“吾视居此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吾视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中而不去也?”鲁连曰:“世以鲍焦无从容而死者,皆非也。今众人不知,则为一身。彼秦,弃礼义,上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辛垣衍曰:“先生助之奈何?”鲁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齐楚则固助之矣。”辛垣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鲁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辛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鲁仲连曰:“昔齐威王尝为仁义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莫朝,而齐独朝之。居岁余,周烈王崩,诸侯皆吊,齐后往。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田婴齐后至,则斮之!’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卒为天下笑。故生则朝周,死则叱之,诚不忍其求也。彼天子固然,其无足怪。”

辛垣衍曰:“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十人而从一人者,宁力不胜、智不若邪?畏之也。”鲁仲连曰:“然梁之比于秦,若仆邪?”辛垣衍曰:“然。”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又恶能使秦王烹醢梁王?”鲁仲连曰:“固也!待吾言之: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纣以为恶,醢鬼侯;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侯;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于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曷为与人俱称帝王,卒就脯醢之地也?“

“齐闵王将之鲁,夷维子执策而从,谓鲁人曰:‘子将何以待吾君?’鲁人曰:‘吾将以十太牢待子之君。’夷维子曰:‘子安取礼而来待吾君?彼吾君者,天子也。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视膳于堂下;天子已食,而听退朝也。’鲁人投其钥,不果纳,不得入于鲁。将之薛,假涂于邹。当是时,邹君死,闵王欲入吊。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吊,主人必将倍殡柩,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邹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将伏剑而死。’故不敢入于邹。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然且欲行天子之礼于邹、鲁之臣,不果纳。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睹其一战而胜,欲从而帝之,是使三晋之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

“且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辛垣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

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仲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仲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

原始道家到战国中期分化之后,庄子一派属于正统道家,师承了老子天道自然思想。另一派则专门研究老子“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并有所改造与创新,从而形成黄老道家,也叫黄老学派或黄老之学,由老子学说和黄帝崇拜结合而成。其代表人物,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慎到、田骈、接子、环渊“皆学黄老道德之术,因发明序其指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说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申不害“本于黄老而主刑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