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特种导学)《烛之武退秦师》【字词拓展】若1.像,如。《楚辞·九歌》:“旌蔽日兮敌若云。”2.至,及。《国语·晋》:“病未若死。”3.同,一样。韩愈《师说》:“年相若也。”4.代词。①你;你的。《史记·陈涉世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②他的。《论衡·实知》:“孔子生,不知其父,若母匿之。”③这样的。《晏子春秋·内篇问》:“公曷为出若言?”5.副词。①乃,才。《国语·周》:“必有忍也,若能有济也。”②仿佛,好像。《左传·定四年》:“若闻蔡将先卫,信乎?”③只,仅。《吕氏春秋·离俗》:“不若是而已,又欲以其辱行漫我。”6.连词。①和,与。刘禹锡《河东先生集序》:“有退之之志若祭文在。”②而。《史记·仓公传》:“慎勿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③或,或者。《左传·定元年》:“若从践土,若从宋,亦唯命。”④如果。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⑤虽,虽然。《战国策·秦》:“(齐、魏)为帝若未能,于以禁王之为帝有余。”⑥至于。《荀子·劝学》:“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7.助词。①形容词词尾。《公羊传·文十四年》:“力沛若有余。”②表语气。《国语·吴》:“明绍享余一人,若余嘉之。”8.海神名。《庄子·秋水》:“(河伯)望洋向若而叹。”说1(shuō)1.讲。《世说·德行》:“有人向张华说此事。”2.解释。《论衡·正说》:“儒者说五经。”3.道理;学说。《易·系辞》:“故知死生之说。”4.告诉。《国语·吴》:“使人说于子胥。”5.评议,谈论。《世说·品藻》:“时名辈共说人物。”6.责备。《红楼梦》九四回:“你便狠狠地说他一顿。”7.介绍。《红楼梦》五七回:“所以先说与兄弟了。”8.古代文体之一。如韩愈有《师说》,柳宗元有《天说》等。说2(shuì)1.向别人献计或进言,使之采纳自己的主张。《史记·高祖纪》:“使盱台人武涉往说韩信。”2.通“税”。止息。《诗·甘棠》:“召伯所说。”说3(yuè)1.通“悦”。①喜悦。《史记·萧相国世家》:“上乃大说。”②喜爱。《论语·雍也》:“非不说子之道。”③讨好。《左传·僖七年》:“郑杀申侯以说于齐。”辞1.口供,讼辞。《周礼·乡士》:“听其狱讼,察其辞。”2.告知。《礼记·檀弓》:“使人辞于狐突。”3.借口,口实。《三国志·周瑜传》:“动以朝廷为辞。”4.摒弃。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辞世却粒。”5.推辞,辞谢。《书·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亦指避开。《涌幢小品·巡狩》:“不辞劳苦。”6.告别;离开。李白《早发白帝城》诗:“朝辞白帝彩云间。”7.古代的一种文体。曹丕《典论·论文》:“王粲长于辞赋。”鄙.边远的村邑,边疆地区。彭端淑《为学》:“蜀之鄙,有二僧。”2.鄙陋,鄙俗,鄙琐。《左传·曹刿论战》:“肉食者鄙,未能远谋。”3.轻贱。《孔雀东南飞》:“人贱物亦鄙,不足留后人。”4.鄙薄,轻视。司马光《训俭示康》:“孔子鄙其小器。”5.自谦之词。王勃《滕王阁序》:“敢竭鄙诚,恭疏短引。”(恭疏短引:恭敬地写了这篇短序。)鄙人、鄙夫:①村野百姓,乡下人。《战国策·荆轲刺秦王》:“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②自我谦称。表示鄙陋。马中锡《中山狼传》:“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微1.幽深精妙。《荀子·解蔽》:“养一之微,荣矣而未知。”2.隐秘。《列子·说符》:“人可与微言乎?”3.昏暗不明。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入舟阳已微。”4.细心;小。《孟子·公孙丑》:“具体而微。”陆龟蒙《记事》诗:“固自婴微恙。”5.轻,轻微。《庄子·养生主》:“动刀甚微。”6.卑贱。《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始微时与萧何善。”7.衰败。《论语·季氏》:“三桓之子孙微矣。”8.亏,缺。张华《女史箴》:“月满而微。”9.伺察。《汉书·郭解传》:“解使人微知贼处。”10.暗暗地。《史记·魏公子传》:“(候生)微察公子。”11.略,稍微。苏轼《江城子》词:“鬓微霜。”12.无,没有。《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13.不仅,非但。《汉书·赵充国传》:“微将军,谁不乐此者?”14.古度量单位。十纤为微,十微为忽。亦以指极微小的量。《新五代史·伶官传序》:“夫祸患常积于忽微。”之1.往,前往。《战国策·赵》:“齐闵王将之鲁。”2.用。《战国策·齐》:“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3.代词。①他;他们。《三国志·诸葛亮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其,他的。《左传·僖二二年》:“子文以为之功,使为令尹。”③这,此。《庄子·逍遥游》:“之二虫又何知?”④用于自称,我。《史记·滑稽传》:“至为河伯娶妇时……幸来告语之,吾亦往送女。”⑤用于对称,你。《新序·义勇》:“子不吾与,吾将杀子,直兵将推之,曲兵将勾之。”4.副词。①已经。《国语·晋》:“八年之谓多矣,何以能久!”②便,就。《吕氏春秋·功名》:“见利之聚,无之去。”5.介词。①在。《说苑·权谋》:“防事之未萌,避难于无形。”②对,对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也。”③以,由于。《淮南子·缪称》:“膏烛以明自铄,虎豹之文来射。”6.连词。①表并列。和,与。《战国策·赵》:“昔鬼侯之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②表顺承。而。《老子》:“玄之又玄。”③表层进。尚且。《管子·戒》:“今夫易牙,子之不能爱,将安能爱君?”7.助词。①相当于“的”。《左传·哀六年》:“谁非君之子?”②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书·盘庚》:“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③用于动词和宾语之间,表示宾语前置。《左传·僖五年》:“其虞、虢之谓也?”④表示补充音节。《诗·君子偕老》:“玼兮玼兮,其之翟也。”【参考译文】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氾水之南。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从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送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郑国时),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作文万花筒】
“报国”话题作文材料1.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南朝·陈·江晖《雨雪曲》)不图私:专为国;重气节,轻生死。2.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明·陈子龙《出版在蓟北门行》)只该为国雪耻,何必在乎加官晋爵。3.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唐·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凤阙:汉建昌宫阙上有金凤,故号“凤阙”。今泛指朝廷。龙庭:指匈奴王庭。4.报国行赴难,古来皆共然。(唐·崔颢《赠王威古》)赴难:趋救危难。共然:同是这样。5.国耻未雪,何由成名?(唐·李白《独漉篇》)雪:洗去,除去。由:原由。国家的耻辱尚未洗刷掉,有什么原由去追求个人的名利?6.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唐·陈子昂《感遇》)感时:感慨时事。蒿莱:野草、杂草,比喻民间。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唐·王翰《凉州词》)边表现地将士豪放浪漫情怀、视死如归的精神。夜光杯:用白玉精制而成的酒杯。琵琶马上催:骑在马上演奏的琵琶在催促人们饮酒。8.壮士挥戈回白日。(唐·王翰《饮马长城窟行》)戈:一种古代兵器。回白日:使太阳倒行。形容壮士勇武过人。9.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终不还。(唐·王昌龄《从军行》)楼兰,本系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汉武帝时,楼兰曾袭击过汉朝使臣。后来,霍光将军派人前往楼兰,用计斩其首。这里借指敌人。上句极写戍边之久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人之强悍,边地之荒凉,但写得悲壮,而非低沉;下句并不是嗟叹归家无日,而是于长期的艰苦锻炼中发出坚定的誓言。10.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出塞》)但:只要。龙城:卢龙城,汉代李广曾驻于此。飞将:李广号称飞将军。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谓只要有李广那样的良将守卫边疆,就能使敌人无法进犯。11.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唐·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笳:胡笳,胡人的乐器。倚:靠着。明月当空,旷野隐隐传来哀婉的胡笳之声,想必是哪里作战,壮士们正在挥剑杀敌卫国呢。“倚剑白云天”,从伪作的宋玉《大言赋》“长剑耿耿倚天外”化出。形容战士形象的高大。苏轼《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倚天万里须长剑”与此意同。12.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唐·顾况《行路难》)13.弯弓征战作男儿。(唐·杜牧《题木兰庙》)赞美木兰女扮男装从军杀敌。14.从军乐事世间无。(宋·陆游《独酌有怀南郑》)表示了作者对杀敌报国的向往之情。15.壮心自笑何时豁,梦绕梁州古战场。(宋·陆游《秋思》)谓无法舍弃抗敌救国的雄心壮志,连梦境也萦绕着古代的战场。豁:舍弃。16.谁知蓬窗梦,中有铁马声。(宋·陆游《书愤》)谓无人能理解作者抑郁闲处,仍梦想着杀敌报国的心情。蓬窗:蓬草编成的窗户,指简陋房子。铁马:配有铁甲的战马。17.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宋·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谓在深夜风雨中还梦见自己象是骑着披上铁甲的战马,驰骋在北方冰封的原野上,横扫千军。作者僵卧孤村,仍念念不忘抗金,其爱国杀敌的激情可以想见。18.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金戈铁马:形容兵强马壮。气吞万里如虎:形容刘裕驰骋中原、收复失地的威势。颂扬南朝刘裕北伐的功业,寄寓抗击金人,收复失地的心愿。19.边城柳色连天碧,何必家山始有春。(宋·刘克庄《赠防江卒》)对防江士卒有慰勉意。春也在边城。20.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宋·岳飞《满江红》)胡虏、匈奴:均指边上的少数民族。21.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宋·陆游《夜泊水村》)抒写人生易老,报国无门的悲愤。青:黑色。22.一寸丹心惟报国。(宋·陆游《江北庄取米到做饭香甚有感》)惟:思、考虑。丹心:赤诚。23.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宋·陆游《太息·宿青山铺作》)铁石心:象铁石一样的坚强的心。24.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明·戚继光《望阙台》)秋叶丹:秋叶红遍。表达忠心报国的高尚情怀。25.离家自身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明·于谦《春日客怀》)尺寸功:微小的功劳。26.发为胡笳吹作雪,心因烽火炼成丹。(明·王越《断句》)谓长年戍守边疆,在战火中磨练得赤胆忠心。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管乐器。雪:喻发白。烽火:借指战争。27.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清·秋瑾《鹧鸪天》)谓女子也一样有着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龙泉:宝剑名。28.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清·秋瑾《失题》)哪怕作出巨大的牺牲,也要推翻封建王朝,全力挽回衰败的祖国的命运。29.不信乾坤长混沌,只千凭忠义无反顾任风波。(清·陈璧《和西顽行脚》)混沌:黑暗混乱。只要有忠义肝胆,不畏艰险,总会使国家转危为安。30.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清·顾炎武《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鬓华:两鬓花白。肝胆:比喻真诚的心意。表示一颗赤诚的心以及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祖国。31.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清·钱采、金丰《说岳全传》第39回)决心为国家献出生命而奔赴战场,赤诚之心可与日月争辉。3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出塞诗》)马革裹尸:原出《后汉书》马援语:“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我只知道在沙场为国家战死,何须用马革裹尸还葬!宋·陆游《陇头水》“男儿堕地志四方,裹尸马革固其常”意近。
【相关链接】(一)关于《左传》《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它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是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订,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比《春秋》多十三年,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其中“传”字在这里的意思是注释或解释经义的文字。(二)时代风云录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此之前,郑国有两件事触怒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流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暗中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也未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终于在两年后发动了这场战争。这次战争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秦晋为什么会联合围郑呢?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实际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晋国发动对郑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得力的盟军,秦与晋关系一直很好(晋文公借助秦的力量回国掌权,并娶了秦穆公的女儿);另一方面,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势在必行了。【重点剖析】1.词语积累(1)分析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①公从之(佚之狐的建议)②许之(人称代词,郑文公)③将焉取之(增加的土地,代词)④子犯请击之(郑国,代词)⑤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的)⑥邻之厚,君之薄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⑦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⑧夫晋,何厌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⑨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2)分析下列句子中“以”、“而”的含义。①君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之,是寡人之过也(连词,表承接)②敢以烦执事(介词,拿)③越国以鄙远(连词,表承接)④因人之力而敝之(连词,表转折)⑤以乱易整,不武(介词,拿、用)(3)分析下列句子中“夫”的含义。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名词,指男人、老师)②夫晋,何厌之有(助词,不译)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代词,那)2.写出下列句中划线字的通假字(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通“矣”)(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通“供”,供给)(3)何厌之有(通“餍”,满足)(4)阙秦以利晋(通“缺”,损害)(5)秦伯说(通“悦”)(6)失其所与,不知(通“智”,明智)3.指出划线词语的活用现象(1)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名词用作动词,驻扎)(2)既东封郑(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使……成为疆界)(3)若不阙秦(使动用法,使……缺)(4)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形容词作动词,损害)(5)肆其西封(形容词用作动词,扩张、延伸)(6)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使动用法,使……灭亡)(7)烛之武退秦师(使动用法,使……撤兵)(8)越国以鄙远(名词用作动词,把……当作边邑)4.古今异义(1)行李之往来(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2)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4)亦去之(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5.特殊句式(1)状语后置A.以其无礼于晋B.且贰于楚也C.佚之狐言于郑伯D.若亡郑而有益于君(2)省略句A.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B.(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省略主语)C.敢以烦执事(以之)(省略介词宾语,以之)(3)固定句式A.焉用亡郑以陪邻?(“焉用”译为“为什么要……,何必”)B.夫晋,何厌之有(“何……有”译为“……呢?”)6.课文悟读(1)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面前,先“避”后“受”,有什么作用?分析:这段文字看似闲笔,却有重要作用:一是交代了烛之武的境况,是一个不被重用的老臣。二是委婉地批评郑伯不能用人,但在关键时刻,作为国君尚能接受规谏,诚恳负责。三是点明烛之武深明大义,以解国难为重。这一内容粗线条地勾勒出烛之武的形象,为下文写他奔赴国难的义勇精神作了必要的铺垫。(2)烛之武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句话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分析:这句话表面上是谦虚,实际上是指责郑伯一直不任用他,埋没了他的才能。(3)晋文公最后以“不仁”、“不知”、“不武”三条理由退兵,你怎样看待晋文公的退兵理由?分析:其实,“不仁”是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才是实质。“知”通“智”,这个“智”,是理智,就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以乱易整,不武”,胜负之数,难以意料。晋的退兵,说到底,也是一个“利”字起作用。(4)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请举例分析这一写法特点。分析:文章注意伏笔与照应的地方较多,如:①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师埋下了伏笔。②“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的有关内容。③“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文章预后瞻前,巧施伏笔,简练而不失谨严,自然而耐人寻味。⑤文中“朝济而夕设版焉”,这里的“朝”、“夕”是否实指?分析:这里的“朝”、“夕”并不是实指,而是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事态变化之速。类似的如“朝闻道,夕死可也”、“朝令夕改”、“朝秦暮楚”、“朝为布衣,暮为卿相”等等。但也有实指的,如“朝为行云,暮为行雨”。如何区别,要视具体语言环境。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读《烛之武退秦师》有感罗明誉发生在鲁僖公三十年的秦晋围郑之事,在春秋战史上并不是一件特别重要的事,但这件事却成全了一个小人物--烛之武。对“烛之武退秦师”的事,《左传》、《史记》、《东周列国志》等史书都作了记载。如《史记·晋世家第九》:“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詹。叔詹闻之,自杀。郑持叔詹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闲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又如《史记·郑世家第十二》:“四十三年,晋文公与秦穆公共围郑,讨其助楚攻晋者,及文公过时之无礼也……郑人患之,乃使人私于秦曰:‘破郑益晋,非秦之利也。’秦兵罢。”其中以《左传》的记载最为详细。事因人而传也罢,人因事而存也罢,烛之武其人其事都应该是值得记取的。作为谋略,烛之武退秦师之事早已让无数人津津乐道,为历代谋略家所推崇。想当时,晋国挟周天子以令诸侯,已渐成中原霸主之势,因此,意欲兼并郑国绝非只是示威胁迫以解“无礼”之恨,实是成就国家大业之所需。在这国家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烛之武不劳一兵一卒,以一己之力退秦晋大军,其大勇大谋可见一斑。在此,我们来仔细探讨一下烛之武其人,应该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据冯梦龙编的《东周列国演义》记载,烛之武,考城人,是三朝老臣,但始终得不到升官,在郑国一直担任“圉正”(养马的长官),大概相当于《西游记》里所说的“弼马温”吧。被举荐使秦时,已年过七十,须发皆白,身子伛偻,步履蹒跚。应该说,这么一个糟老头,又长期呆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得不到好的待遇,就算有满身锋芒,也该消磨殆尽了吧。但烛之武使秦时,“夜缒而出”,孤身一人,也许还拄着拐,迎着秦兵而去,气定神闲,踌躇满志,西北风吹到他的脸上,须发飘飘,那神态,那情状,必定是十分潇洒的!他的潇洒来自他的自信,他的自信源于他的才华。当郑国被围之际,首先被郑国大夫叔詹向郑伯推荐的是佚之狐,但佚之狐显然缺乏自信,他对郑伯说:“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在关键时刻能被人记起,这说明烛之武虽然身居“圉正”,但他的才华应该是声名远播,得到大家的承认的。被郑伯召见时,他说:“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这话绝不是他的自谦,当然也不是他存心拒绝,他如果无意为之,是大可以不应召的,况且年岁也大了,正可以谎称病了什么的,何必要不辞辛劳呢?他应召而来,说明他早已打定主意了。但他当然知道趁机发发牢骚,摆摆架子,一来无碍大局,二来也可以发泄心中多年的怨恨,说不定还能赢得郑伯的愧疚和自责。艺高人胆大,聪明的他当然不会放过这难得的机会。但这机会只是属于有真才实学的人,徒有虚名不够自信的人是不敢这么“放肆”的。出使到秦军,见到秦穆公,烛之武面无惧色,娓娓道来,回顾历史,指出晋君言而无信,贪得无厌,对秦国忘恩负义;展望未来,若灭了郑,则肥了晋国,而无益于秦,而且晋壮大之后,必定会成为秦国的最大威胁。秦伯当然不愿意做“东郭先生”喽,于是不但退军,还派人帮助守卫郑国。烛之武可谓是个口悬河汉、舌摇山岳的人,他的一番话可真是:说时石汉皆开眼,道破泥人也点头。红日朝升能夜出,黄河东逝可西流。烛之武的成功就在于他正确把握天下形势,并且熟知历史,洞察秦晋之隙,然后凭他的三寸不烂之舌“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生活是一块磨刀石,只有不断砥砺自己,才能保持永远锐利的锋芒。烛之武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可见他的锐气未减;仍能建功立业,可见他的才华依旧。此前,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其间忍受的寂寞和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像的。但烛之武在这种怀才不遇的痛苦中,并没有自暴自弃,更没有妄自菲薄,而是以惊人的毅力在寂寞中图强,饱读经书,关心时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也是最为关键的时刻,“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完成人生的最后一击,为自己的一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时代铸就英雄。烛之武的时代早已过去,但烛之武的人生之路,至少还启示着今天的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即使暂处逆境,也应该不断磨砺自己,以至终成大器!【美文共赏】一段古文,一个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若我们仔细品味,往往能挖掘出许多值得人们思考的东西。本文就是对“烛之武”这个人物进行了挖掘分析,得出了“在平凡的岗位上应该爱岗敬业”,处逆境时,应该“不断磨砺自己”的启发,很有现实意义。解张勉郤克力战《左传·成公二年》癸酉,师陈于鞍①,邴夏御齐侯②,逢丑父为右③。晋解张④御郤克⑤,郑丘缓⑥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⑦!”不介马而驰之⑧。郤克伤于矢,流血及屦⑨,未绝鼓音⑩,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B11)),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B12)),左轮朱殷((B13)),岂敢言病?吾子((B14))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B15))?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B16)),进退从之((B17))。此车,一人殿之((B18)),可以集事((B19)),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B20)),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B21)),马逸不能止((B22)),师从之((B23))。齐师败绩((B24))。注释:①癸酉:指成公二年六月十七日。陈,同阵,列阵,陈兵。鞍:今山东省济南市。②邴夏御齐侯:齐大夫邴夏给齐侯(齐顷公,无野)驾车。③逢丑父为右:逢丑父大夫,在右边护卫,当助手。④解张:晋臣,即下文的张侯。⑤御郤克:给郤克(晋卿)驾驭车。⑥郑丘是复姓,缓是名。⑦余:我。姑:且,姑且。翦灭:消灭。写齐侯之骄傲轻敌,要先把晋军消灭了再吃饭。⑧不介马:马不披甲。介:甲,作动词。朝食:吃早饭。⑨伤于矢:被箭射伤。血流及屦:血一直流到鞋上。⑩未绝鼓音:没有使鼓声中断。郤克虽然负伤,但是仍然继续打鼓,督促进军。((B11))自始合:从一开始交战(合战,会战)。((B12))余折以御:我把箭折断了继续驾驭。((B13))左轮朱殷:左面的车轮都被血染红。朱:深红。血凝后变成深红。((B14))吾子:你。对人亲爱的称呼。((B15))子岂识之:你哪里晓得呢?((B16))师之耳目,在吾旗鼓:全军都看我们的旗帜,听我们的鼓声。师:军队。((B17))进退从之:前进后退都听从它(旗鼓)的指挥。((B18))一人殿之:有一个人在这里坐镇。((B19))集事:成事,完成胜齐之事。集:成。((B20))擐甲:即穿上军装(盔甲)。((B21))左并辔:把马缰绳并持于左手。右援枹:枹是鼓槌。援;引,助。((B22))马逸不能止:因为解张左手握着两条缰绳,不便驾驭,右手又拉着郤克的手腕,帮助击鼓,所以控制不住马了,马跑起来无法控制了。逸:奔驰。((B23))师从之:主帅的车既然向前奔跑不止,全军也就跟从着向前冲杀。((B24))败绩:大败。《左传·庄公十一年》:“大崩曰败绩。”译文六月癸酉,齐、晋两军在鞍摆下了阵势。邴夏给齐侯驾车,逢丑父在右边当助手。晋解张(张侯)给郤克驾车,郑丘缓在右边当助手。齐侯说:“我姑且消灭这些(晋军)以后再回来吃早饭。”(说着)马都没披挂上铁甲就向晋军驱奔而去。晋将郤克中箭负伤,鲜血一直流到鞋上,(但是仍然继续击鼓督战)没使鼓声中断。(他对张侯)说:“我受了伤,难以支持了。”张侯说,“自从一开战,我的手和肘就被箭射穿了,我把箭折断了还继续驾驭戎车,这左面的车轮都被血染成了深红色,我也没敢说一声难以支持。您忍耐着吧!”郑丘缓说:“刚一开战,如果遇到险阻,我都下来推车,你哪里晓得?不过你也真是伤得太重了。”张侯说:“全军的耳目,都集中在咱们的旗帜和鼓声之上,前进后退,都要听从旗鼓的指挥。咱这辆车上,只要有一个人坐镇(指挥),就可以完成打败齐国的大事。怎能够因为伤疼难忍就败坏了君国的大事呢?咱们披上铁甲拿起武器来作战,本来就下定了为国而死的决心,(现在的)伤势并没到死的程度,您还该坚持!”(说完后,张侯就)把两条缰绳合在一起,用左手掌握,右手就握着郤克的鼓槌和手腕帮助击鼓。(因为一只左手控制不住马)马就奔驰起来不能制止了。全军也就跟从(这奔驰向前的车,向前冲去),齐军被打得大败。【美文共赏】解张深知指挥者的旗鼓是全军的耳目,它不但可以指挥进退,而且也关系到全军的斗志与士气。因此,他虽然手肘中箭,但连拔都不拔,折断了就立即继续驾驭戎车。主帅郤克在身负重伤、血流到脚上的情况下,也能不绝鼓声。这种精神,都很可贵。当郤克实在支持不住,说出“病矣”时,解张不但不迎合主帅想要退却的心意,反而能鼓励主帅坚持指挥,而且还用负了伤的手,一边驾驭车马,一边帮助主帅击鼓。终于大获全胜,战败了气势汹汹的、声言打完胜仗再吃早饭的齐侯。看来,在最关键的时刻,指挥人员只要能坚持下去,只要能互相鼓励、互相支持与配合,是可以转败为胜的。他们之所以能坚持下去,是因为有“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的为国捐躯的思想和“师之耳目,在吾旗鼓”的责任感。这种精神转化为力量,终于战胜了强敌。文章虽然简短,但人物形象突出。让我为你唱支歌佚名冬季里一个停电的晚上,教室里黑黑的。坐在我右前桌的女孩梅向我娓娓地讲起这样一个故事:初二的那一天晚上,学校也像今天这样停了电。年轻的班主任胡老师留下全班同学,神秘兮兮地宣布说要搞一个活动。不一会儿他又变魔术似的发给每个同学一支小蜡烛,当所有的蜡烛都被点燃时,整个教室就笼罩在一种朦胧摇曳的温暖之中,红红的烛光映着每张兴奋的脸庞。胡老师说:“我们就在这个停电的晚上搞个烛光晚会,每一位同学都要准备一个节目,每一位同学都要上台表演。”那时候我是个很羞涩的小姑娘,像一只自卑的丑小鸭。所以我就紧张得不得了,不知道表演什么节目。晚会开始,没有同学勇敢地第一个走上讲台。然后胡老师提议由文娱委员第一个表演,然后抽签,抽到谁的学号谁就表演。文娱委员婕唱了一支《月亮河》。动听的歌声在烛光里飘荡,撩拨着每个人的心弦。我愈加紧张起来,开始搜肠刮肚地想节目。婕的《月亮河》唱完了,一片掌声在教室里响起。接下来就要抽签。我感觉到脸上发烫,不由得默默祈祷但愿不要抽到自己。胡老师叫了个25号,我松了口气,25号同学站起来朗诵了一首诗。对了,如果万一抽到我,我也朗诵一首诗吧,就那首《我爱黄河》,我非常喜爱的一首诗……这时候25号同学抽出了8号同学。8号同学走上讲台,轻轻地唱了支歌。我想我还是唱支歌儿吧。唱哪支歌呢?我开始使劲地回忆会唱的歌。又抽签了,我感觉到自己手心里满是汗水。抽出20号,我又舒了口气。唱支《洪湖水浪打浪》吧。对,就唱这支歌吧。20号同学站在讲台上,脸涨得通红。她是全班最内向、最羞涩的女孩,真不知她表演什么节目。20号同学站了好久,仍然红着脸一言不发,胡老师说那么大家把蜡烛熄掉,等到20号同学唱完一首歌再点燃,于是大家都把各自桌上的蜡烛吹熄。过了一会儿,一个很轻的声音在黑暗的教室里响起来,20号同学唱了一支《洪湖水浪打浪》……我想我唱《茉莉花》吧,别人唱过的歌最好不要重复。如果抽到我唱,我就也让大家把蜡烛熄掉,这样就不会太紧张了。又是一片掌声响起来。20号同学唱完了歌,又是抽签。如果抽到我,我就唱歌。抽出42号。42号同学于是讲了一个笑话。我想再抽到我我也不怕了,我准备好了呢。一片哄堂大笑声响起来,才知42号同学的笑话讲完了。抽签。现在我倒有点儿希望抽到我了,因为我将给大家唱支很好听的《茉莉花》。抽到30号……抽到22号……没想到一直没有抽到我的学号。我有点儿高兴,又有点儿失望。这次抽到的会不会是我?这次呢?每次抽签,我总是紧张极了。后来我干脆想,就抽个我的9号吧,反正我已经准备好节目了呀……然而直到胡老师说“由于时间关系,晚会就到此结束”为止,还是没有抽到9号,我很高兴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才发现一只衣角已被自己的手掌握得湿湿的了。拿着蜡烛走出教室的门时,我却感觉到自己心底在高兴的背后还隐藏着深深的失落,独自回到寝室,我竟然委屈得趴在被窝里哭了起来……梅把故事讲到这里,我们就这样沉默了。我怎么评论那个羞涩而自卑的小女孩呢?真的找不到合适的语句。其实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故事呀,在希望和不希望、高兴和失落之间……沉默良久,我说梅,那么在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生素c课程设计
- 盖板零件课程设计
- 保险行业会计职责总结
- 海底动物创意课程设计
- 咨询行业的营销工作总结
- 火葬场卫生整治工作总结
- 2024年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含答案
- 水务领域数字经济发展的研究计划
- 2024年认识图形二教案
- 2024年秋天的信教案模板
- 《红色家书》读书分享会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广东省春季高考数学仿真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解析+答题卡)
- 新媒体运营工作年终总结
- 【MOOC】电子技术-北京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米酒酿造工艺
- 点式高层住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0-3岁婴幼儿心理发展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4年秋杭州师范大学
- 2024年1月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
- 齐白石介绍课件
- 窥见中华文明之光- 高中语文统编版(2022)必修下册第一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2024年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